《大败局》带来的感想

时间:2019-05-12 07:01: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败局》带来的感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败局》带来的感想》。

第一篇:《大败局》带来的感想

《大败局》带来的启发

《大败局》中的一个个败局经过吴晓波先生的述说与剖析,其中的智慧不仅对经营企业有益,而且对于个人的发展也大有裨益。我读《大败局》,其中一个个败局给我了丰富的启发。大败局之爱多。爱多崩盘在吴看来,最大的问题即财务模式。没有一个相称的财务体系作为支撑相当危险,这是优质中企频频被猎杀的主要原因。其中涉及到制度建设的问题,尤其是忽视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

以前看到材料讲华为的发展过程中就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的企业制度,并且发展出自己的企业制度。对于“一夜崩盘”有制度缺陷的内因,有外部无序的环境外因,更有深层的人文的缺失因素。

何伯权的五大反对:“讲求享受,不再拼搏”“轻视学习,自以为是”“坐吃老本,不求进步”“只顾小我,各施其政”“不自量力,冒险急进”。人在发现过程中也是,能做到的终究是少数,大多数人永远是那80%。面对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学习是自己唯一的法宝。

大败局之玫瑰园。

吴说暴利就像一个带刺的玫瑰,往往人们只看到了她的美,而忽视了她是带刺的。形形色色的人都想通过玫瑰园大赚一笔,几乎都铩羽而归,最后被一位几乎是半文盲但是舍得、坚韧和极具眼光的人摘了桃子。少帅里有位先生告诉张作霖书有两种,张学良更适合直接去读最难的那种,现实也是能提供不同档次的书的家庭不是一般草莽能够创造的。所以在有机会读这本有字书的时候,务必学点儿本事,因为无字书是相当难读的。

王石说:市场是很公平的,你怎么从暴利赚的钱,你得再怎么陪进去。追逐暴利,会有有两张恶果:一是风险极大,往往带来灭顶之灾,高利润与高风险成正比,一把赢不代表把把赢;二是浮躁心态,一心只想一夜暴富,小利往往看不上眼,反而会失去许多机会。如果钱不多,你就不会盲目投资,不允许你犯大错误。如果你的战略目标不清楚,又没有控制能力,钱多了反而坏事。

大败局之飞龙。

一个充满诗意及理想主义者,终究很难在商场长久。对于规律与秩序,每个在其中混的人都必须遵守游戏规则,否则终将会被踢出局。理想主义者的一大危机在于当现实与自己的预期相左时,自己往往会执拗于自己的想法,逆潮流而动,往往会自乱阵脚做出错误的决策来。

大败局之瀛海威。

此局引入互联网这一阵地,关键问题之一是创业者与管理者的区别,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创业者需要问问自己企业将来之方向与自己预期相符否?自己真的适合管理好这个企业吗?也许结果与自己预期差的很远,但是没办法这就是市场的残酷之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这是毋庸置疑的。对于是采用引领潮流,创造市场需求,即采用先发制人的方式。还是采用后来发力,待市场稍成熟再出手的稳健手段,这些要看自身的实力了。但是,没有市场的技术终究是徒劳,技术抑或产品不能离开市场来空谈。

大败局之三株。

吴又介绍了一个传奇保健品帝国~三株的崩溃史,在市场之处,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发展混乱程度令人咋舌。此局引入了政商关系,就是在当下这方面的度依然是难以把握,但是其处理的好坏与公司的发展生气攸关。

三株崛起迅速,原始积累无疑是血腥与肮脏的。东方农民战争特征的营销模式,一直企图通过保持战斗状态来维持企业的发现展。然而,没有一个企业能够始终处于战斗状态,它终究会产生疲态,必然会产生摩擦,必然陷入激情的过燃和早耗。就像一个人一样,当自己进去一个相对成熟的环境,周围的人都与自己不相上下时,想象当初那样通过保持战斗状态来继续使自己前进,是不太现实的。此时,必须要更有耐心,平稳持续的前进才是正道。

曾有一个关于富翁为什么会成功的调查,一个最普遍的回答是:成功的秘诀在于诚实、有自我约束力、善于与人相处、勤奋和有贤内助。个人具有诚实的品质,不代表其做生意时会是诚实可靠的,然而本身不具有诚实的品质,其做生意必然不会诚实。吴说诚实也许并非指个人的禀性,而更在于一个企业或团队的共同素质,一种生存基因。

此局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急躁、功利、凶猛决然、见到猎物就上、从不顾及生态,这种“狼文化”的明天是什么样?狼文化让中国的企业家迅速把任何一个可能的领域变成价格战的“红海”,太多的产业在很短的时间内被砍杀成一片焦土。自2000年以来中国公司被一种奴役式、麻痹式的洗脑文化所笼罩,而企业家们更希望用这种文化来改造员工。台湾明基公司的董事长—李焜耀,对于此这样认为:苍狼最终在历史上的下场都是会消失的,因为草原总会有被吃尽的一天。最后能够生存下来的不会有狼,只有懂得生活文明的人类,用更文明的手段、更有文化的思考、更具有历史观的企业经营模式,才有条件继续生存下来。此外,中国企业家关于对手的观念一如“红海”,好的企业需要好的对手,在相互激发下会创造出令人惊奇的成绩来。

大前研一说“中国有太多的机会,以至于中国的企业家无法专注于一个领域,不能在某一领域做出卓越的成绩。”

大败局之太阳神。依旧是在保健品行业,短短四年时间,太阳神就由万丈雄心面临万丈深渊的境地,在危急时刻更需要团结一致,“空降兵”终究也无法力挽狂澜。太阳神在这个竞争激烈、缺乏理性和诚信度、永远不按牌理出牌的保健品市场风暴之中,太阳神也许是行业中最规范、最守信和充满理想主义的,然而在如此的乱世之中,这样的秉性是如此的脆弱和被动。自己可以选择变的像所有玩游戏的人一样,为了赢无所不用其极;也可以选择转移战场,开创另一片天地。

因此太阳神的掌门人怀汉新惨痛的呼吁“对于任何一个行业内部的企业来说,维护行业的整体

信誉非常重要,没有自律精神,无异于短期内自毁长城”。同时,对于一个团队一样,如果不严格的维护信誉,终究团队的信誉会被毁掉。与太阳神同时崛起的娃哈哈,娃哈哈最初也是在保健品行业,但是在保健品市场最为火爆的时候,娃哈哈转型了进军饮料市场,面对这个充满诱惑与血腥味的市场,宗庆后非常理智。在多元化的道路上,有计划的尝试,在风险可以掌控之内,找到企业发现的路。同时,也确实是跑的快的不一定是跑到最后的,稳健的向前也许更需要定力与智慧。

完成原始积累的企业常常会盲目扩张冒进:微观精明、宏观盲视(规划企业的发现蓝图时候,忽视宏观经济的走向,致使中长远经营策略的失误);自信过度、危机淡漠(已成功的企业对自己的决策过于自信,往往忽视市场变化,忘记了是市场决定其企业的生产规模与发展方向);理想宏大、盲目扩张(缺少专业的训练,见钱眼开,盲目追求多元化,掉进自己挖的陷阱里面)

《兰徳手册》似乎每一位杰出的领导者都遵循这样的“惯例”:一旦他们征服了一个难题,他们往往对已经到手的成功失去兴趣而去寻找下一个更大的挑战。而这样的“惯例”常常被视为一种美德而被人津津乐道。这是他们杰出之所在,可也常常是他们走向滑铁卢的开端。

真理有时确实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前提是自己要能够判断出什么时候是这样。保持长青的唯一秘诀就是不断创新。

大败局之南德。

牟其中这位疯狂的企业家,自身模糊于政治与商业的界限,一心追求资本运营。到处许下宏愿,但只是炒作概念,终究人神共愤。

此局所值得讨论的问题有两点:资本运营与产品运营的关系;政商关系的处理。

资本运作讲求技巧,与政策与时机关系很大,当然可以通过资本运作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财富或者损失大量财富。然而,通常来讲资本运作是为更好的进行商品运营,其是作为一种补充手段,说到底财富是靠生产产品来创造。它并不是什么最为高级的经营形式,也不是万能钥匙,说到底企业管理是一个连续反馈的过程,没有什么捷径,以浮躁的心态终究做不出卓越的企业来。

政商关系如何处理,才能保证既利于企业的发展,自身又不会深陷政治而遭遇灭顶之灾。若干年前,柳传志提出在商言商,王健林的亲近政府,远离政治。企业家获得政治称号之时,一定不能够忘记“一旦自己的企业垮掉,自己可能什么也不是了”。政商关系很重要,关键是要顺势而为。

大败局之亚细亚。

绝世的经商天赋,然而必须承认往往人都有自己的局限,也许你善于营销策划,或者组织生产;可能不会管理,不懂得财务管理。而往往一时的成功,会使自己产生无所不能的错觉。在这个时代,商业已然离不开科学的分析。并且,企业从来就是一个因为创造效益而存在的机构。一家没有效益的企业,无论你其它方面是如何出色,都是无法做大做久的。

企业的发现需要实干,需要严密的组织,严格的控制成本,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做到合理才有可能为企业的壮大营造好的环境。企业的核心必须做好,华而不实终不能长久,因为大家都不是傻子。企业家的工作就是创新,是创造性的打破旧有的体制。创新,并不意味着破釜沉舟般的冒险,相反,需要一种健康、理性的精神,需要系统化的论证,需要有效管理,需要建立在有目的、有规划的认知基础上。杰出的企业家能够把握现在,预感未来。

虽然是败局,但是他们那一代的企业家依旧是值得尊敬和纪念的,他们深知旧有体制的不堪,具有“虽百死而无悔”的不无悲壮的批判精神,然而他们缺少职业化、系统化的训练,缺少对国际最新商业趋势的系统了解和清醒认识。但是他们为后来人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要从中找到重新出发的信心。如哈耶克所说“如果我们要建成一个更好的世界,我们必须有从头做起的勇气-即使这意味着欲进先退。”

大败局之健力宝。

大的背景是产权明晰的问题,深层原因就是利益分配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权力实在是太大,如果李经纬先生处理的艺术一点儿,也许结局不会那么糟糕。李经纬先生的个性或者说他过于自信自己的能量,没有选择妥协沟通。吴晓波对李经纬先生一生的总结“一瓶魔水,廿载豪情,从来中原无敌手;半腹委屈,十年沉默,不向人间叹是非”。是时代的悲具,也是性格的悲具。

大败局之科龙。

据吴晓波的观察,很多企业的大败常常与两个因素有关:违背基本的商业规律;企业家个人欲望的膨胀。其败局依旧在于产权的明晰问题,但是潘宁的命运显然比经纬先生要好一些,潘宁先生更能拿得起放得下,对于政府力量估计的更足一些,才最终能够善终。

同时,必须承认经营企业不是一件可以任性的事情,优质的公司如果经营不善,也会沦为垃圾企业。顾雏军非常善于把握时机,但是过于自负,欲望过于膨胀终酿成悲剧。

时代发展,初期有善于做广告的,有善于组织生产的,现在有善于倒腾企业的财务报表的,有善于玩弄资本游戏的。财务报表可以很光鲜,但在光鲜的外表之下,是否隐藏有大量的关联债务,不去审计是不会清楚其财务状况的,因此不能被报表所忽悠。科龙也是时代的牺牲品,否则中国家电领域也许会是另外一个天地。

大败局之德隆。

实业与金融进行整合,唐万新在资本市场尝得一口鲜后,遂进军股票市场。通过向市场释放利好消息,抬高股价,再去向银行贷款,短贷长投,维为系运转又私募资金,终究崩盘,中小股民损失惨重。也因此,也许是吴晓波此前讲的,中国股市从一出生就是畸形的,想在里面赚钱,还不如赌博。市场上的信息实在是鱼目混珠,股市不是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看到金融玩家越来越高明,普通人没有专业的知识不经科学的分析,是很难做出明智的判断的。其中产业整合的策略是有可取之处的,形成产业集群,有助于降低成本,同时也便于协同创新。再中国当下,除了炒作新的概念,关键是有没有可操作性的方式作为支撑。

商业是一场总是可以被量化的智力游戏,商业是一场与自己的欲望进行搏斗的精神游戏,但归根到底,商业是一场有节制的游戏。而所有的天意或宿命,其实都是企业家性格的投射。

大败局之中科创业。想起毕业之时,吴大帅请少博、恺子和我吃烤肉时谈及做为新一代股民的炒股心得,还赚了不少喔!看完中科创业的发展史,明白老吴所言不需,如果他眼光独到、善于把握时机,在股市赚一笔是可能的。

然而,在吴敬琏眼里“中国股市很像一个赌场,而且很不规范。赌场里面也有规矩,比如说你不能看到别人的牌。而在中国股市里,有些人可以看到别人的牌,可以作弊,可以搞诈骗。坐庄、炒作、操作股价可说是登峰造极。”

中科创业如果不是内讧,其操作股价的勾当将会继续下去,而受伤的是散户,小股民的财富被无情的掠夺。就像吴晓波引用米兰昆德拉的话“事情总比你想象得要复杂”,进去股市需谨慎,各种专家的分析没有谁敢保证不是又一个“吕梁”。

大败局之华晨。

政商关系这是中国企业家面临的最头大的问题,处理不好瞬间步入万丈深渊。有人讲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的商业决不会进入“政治归政治,经济归经济”的状况,相反,政商关系密切度会越来越高。因此,企业家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处理好政商关系。

大败局之顺驰。

孙宏斌的才智过人,非常具有远见,洞察力超强。有一个问题是企业的发展速度问题,要学会取舍。有时候,必须在“快速的成长”与“健康的成长”之中做出抉择;有时候,你不得不寂然自问:此时此刻,我是否必须成长。成长无疑需要梦想和勇气,而拒绝超出能力的的成长需要更大的理智与决断。

发展速度超常规,往往隐藏巨大的风险。企业只有具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或者说比较好的竞争优势时,才会有生命力。

大败局之铁本。表面上死于宏观调控,实则是因为是民企。民营资本不能越位,要远离国有资本。做为一个企业家,戴国芳没有政治敏感度,缺少对宏观调控的理解。最终处理的时候,也是法罪错位,而证据讽刺的是还是自己亲手递交的。政治不够成熟,不要动人的奶酪。

胸怀理想,还要认清现实才有出路。

大败局之三九。

战略正确也无法保证企业发展顺利,在其前提下战术执行力也必须到位才能保证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大前研一:“中国的机会太多,以致很难有中国的企业家专注于某个领域。其实,进去入一个行业,先专业化,然后全球化,这才是赚钱的唯一途径。”他本人认为:在面对未来的激烈竞争,个人或者公司,唯一的生存之道是专业,任何企业家对自我的培训,必须向专家化的方向开展。其著作《专业主义》值得找来看看。

大败局之托普。

人性都是趋利的,本来文质彬彬的书生,在尝到了资本的甜头之后,毅然决定进入资本市场,没有实业做为支撑,一路靠炒作概念攻城掠地,本来有机会真正做成一番事业的,无奈理智早已被金钱与荣誉的光环所侵蚀,一味追求“短平快”,终究走的太远无法回头。

所以人任何时候都得有理想,不时需要反思反思,认真的反思一下自己,也许能够及时的纠正错误的航线。要清楚精品都是需要时间与心血去打磨的,唯有气泡只要一口气就能够成形,但是气泡经不起一丝的风雨。

如果不了解中国商业的潜规则,会很难发现光环笼罩下的神话。托普的危机在于宋如华对托普失去了控制,他善于创造概念和攫取资源,但是没能够将手中的资源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力。在吴晓波先生看来,缺乏对现实的控制感和控制艺术是很多不可一世的企业家的致命弱项。企业决策常常很难进行量化判断,企业家的决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他对市场、公司走向的判断和对自己的经营行为有没有“控制感”。不懂,就没有控制感,而没有控制感的经营注定会失败,区别只是早晚的问题。一切伟大的治理都是从学习控制开始的。

第二篇:《大败局》有感

中国企业的失败

所有前人的失误或许不会完全重演,但是所有即将发生的悲剧中都无一例外地有着前人失误的痕迹。

失败是一个过程,而非仅仅是一个结果;是一个阶段,而非全部

-------吴晓波

看了吴晓波《大败局》里的一些篇章,个人认为,一个企业的成功固然令人激动、兴奋,但是为失败的企业找原因并进行深思、反省更让人钦佩、尊敬。对本书的理解我着重在案例的分析,都是因为字数的限制,案例只能选两个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两个来详述。在《大败局》这本书的字里行间,你不难感受到作者吴晓波的热情。他在书里提到,至少采访过500家以上大大小小、各行各业、知名或不知名的中国企业,他还曾经或深或浅地参与到一些知名企业的新闻、行销策划中,目睹了无数激动人心的辉煌和令人揪心的跌落。光是这些,吴晓波老师就已经足够赢得我们所有人的尊重了,谈这些只是想在这里歌颂一下吴晓波老师的敬业精神。

说回中国企业,我对中国企业的了解也是从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中得到的,从改革开放初期,到后来90年代,21世纪,各行业各领域企业的发展。中国企业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我个人认为都是缺乏经验的,所以存在的问题如此之多,失败的企业如此之多也就是在理解范围之内了。除了探求中国企业失败的原因,我们更多的还是在问题的解决和未来灾难的防范上做出更多的努力。从而尽量让自己在经济大浪中顺风顺水。

案例一:秦池:没有永远的标王

当姬长孔刚到秦池酒厂的时候,秦池一年的销售额还不足2000万元,员工倒有500多个,举目四望,企业前途一片茫然。甚至1993年前后,孔府酒家以其浓郁的文化背景和独特的广告定位在全国市场立住脚跟。在这样的竞争对手面前,寒酸的秦池几乎找不到一点抗衡的机会。于是姬长孔把目标投放到了东北三省。在1995年秋,在东北小有名气的秦池的销售额达到了1亿元,11月8日,姬长孔出现在了梅迪亚中心,最后山东秦池酒厂以最高标价竞得标王。在1996年的竞标中,秦池志在必得,也无路可退,因为若果秦池第二次的标每种,那么其销售量就会急剧下降,所以第二次也顺利竞得,不过标价确实为其利润6.4倍的3.2亿元,可谓天价啊!

到了1997年,一则关于“秦池白酒是用川酒勾兑”的系列新闻报道则把秦池推进了无法自辩的大泥潭中。而这时,那些在标王制造“运动”中的稳收其利的人们也站到了秦池的对面。这就是1997年的秦池,它可能是全中国最不幸的企业。早它君临巅峰之际,身边站满了弹铗高歌的人们;而当暴风雨来临时,甚至找不到可以依靠哭泣的肩膀。①

当,秦池完成的销售额并不是预期的15亿元,而是6.5亿元,再一年,更下滑到了3亿元。从此一蹶不振,最终从公众的视野中消失了。② 用北京策划人王克历对秦池五大危机分析作为其失败原因的总结是:

一、传媒主导秦池进展,这种发展的来势之猛,令人始料未及,所以,这种发展本身还没有进入“增长战略”的层次;

二、过分急速的增长可能导致市场与企业不相适应的局面,或使企业营销失控而超出企业现实规模;三,企业的迅速增长可能计划企业管理更不上企业发展规模的矛盾;

四、短期的过快增长可能导致企业紊乱、没有效率,并因此对企业长期发展造成伤害;

五、发展的概念不单是市场份额是扩大,不单是产品产量的增加,而是一起也全方位进步为特征的。③吴晓波《大败局1》

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就是:任何一家企业做宣传时,一定要量力而行,有多大面烙多大的饼,不能盘子做得很大,资金落得很少。然而从企业理财的角度我们必须做到:第一、固定成本的存在使企业在产生经营杠杆作用的同时,也带来相应的经营风险。第二、财务管理的重点在资产负债表的左边。第三、合理的资金调度需要以资产结构的平衡、资本结构的平衡以及资产负债表左右双方的结构性平衡为前提。④

案例二:玫瑰园:在没有路标的花园里

在1992年,由刘常明的香港飞达公司更昌平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合资开发的飞达玫瑰园经北京政府批准兴建。虽然刘常明凭借权力背景赢得了这一项目,可是他连一点楼盘开发的经验都没有,也缺少源源不断的开发资金。

日后业内人士分析,刘常明其实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认认真真地早别墅,他无非是拿玫瑰园设个局,企图炒一把楼花圈一笔钱就溜之大吉。事实也似乎正是这样,玫瑰园自轰轰烈烈地开盘以后,便没有真正地破土动工过。刘常明雇美国规划师拿出了一套十分精致豪华的规划图和别墅设计图,然后频繁地刊登广告,四处招商,他像一个狡黠的猎人把一块天大的馅饼挂在半空中,等着猎物自己撞上门来。⑤

果然猎物很快就来了。邓智仁以香港利达行40%的股权作抵押,通过4家公司集资1亿港元,首期动用6000万港元,以投资的形式购买了北京玫瑰园2万多平方米的别墅,并借此成为该项目的销售总代理。⑥

开局的第一碗开胃羹实在是太鲜美了。邓智仁认定这就是他苦觅已久的大金山,是他成为“李嘉诚第二”的开山之作。就在这时,发生了刘常明挪用首批购房款的大丑闻,邓智仁处心积虑,步步进逼,通过一连串的股权转让,最终以8000万港元冲抵债务整体收购玫瑰园的开发权。刘常明空手套白狼,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1994年初,欠下巨额债务、心态失衡的刘常明在家命归西天,有传是吸毒过量,有传是自杀身亡。⑦

就在运作期间,邓智仁以闪电之势在京城房地产屡屡出手,赢得无限风光。他挣得万通新世界广场的销售总代理权,依循以往经验,像轰炸机似的在北京媒体上刊登连篇累牍的万通新世界广告,其阵势之浩大令人目瞪口呆。⑧

几天时间内,万通新世界预售款就超过1亿,而当时的万通新世界的地基词刚刚开挖。在整个项目过程中,邓智仁的利达行仅收取佣金就达1亿元。邓智仁一战成名了。

可是,在法人、董事长的宝座上还没坐暖屁股,邓智仁就突然发现,刘常明提供给他的许多批文竟多出违规,玫瑰园的销售许可证是刘常明打通高官关节由北京市特批的,可是审批文件则是昌平县的地方文本而并未得到北京市政府的复核,其中绝大多数为越俎代庖之作,也就是说,玫瑰园的合法地位尚有待重新确立。此外,刘常明留下的一大堆烂帐也超乎了邓智仁的想象。⑨

就在邓智仁为玫瑰园的合法身份四处钻营的时候,中国经济“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规律再度应验。由于各地脱离实际大上工程,以致通货膨胀提前来临,宏观景气突然逆转,中央在无奈之下提出了“宏观调控,治理整顿”的方针,并严令停建“楼堂馆所”,像玫瑰园这样的外销别墅项目首当其冲。银根紧缩导致业已开工的玫瑰园停停建建,陷入进退无度的窘境,邓智仁只有拿利达行的钱一次次地给玫瑰园输血,那些他十分轻易地赚来的钱现在又十分轻易地掏了出来。

随后,人们纷纷议论,北京玫瑰园的失败,其中来自一个网友的点评是:邓智仁是北京楼市的一个另类,他的特立独行和唯我独尊,让他在京城地产界显得鹤立鸡群。⑩

还有些是针对邓智仁的评论说:平心而论,1994年邓智仁先生完全有资格大言不惭地留下这一番宏论。因为他当年代理的北京万通新世界广场,仅佣金就高达1亿人民币,并且创造了该项目租金至今无人能破的辉煌记录。特别值得一体的,是邓智仁先生当年阐述的另一个重要观点:邓智仁先生认为,他的结论,决不单指大陆发展商的个人素质。在他看来,单纯发展商的局限,就在于不可能接触很多的发展商,发展商总是只能面对自己。而利达行由于首先是中介行,他邓智仁先生可以面对一百个大规模的发展商。一百个发展商为他提供的信息,尤其是提前6个月的信息,使他的判断绝不会陷于主观。邓智仁旋风,当年确定于中介的“青萍”之末。[11]

玫瑰园是一个漠视道德、没有游戏规则的暴利年代的经典故事。那些曾经在暴利年代叱咤一时的人们是幸福的,因为他们随时可以攫取到超乎想象的利益;可同时他们又是不幸的,因为那些攫取到的利益又随时可能轻易地随风逝去。[12]

玫瑰园带给我们的启示更多的是要想获得利益,必须通过正常正当的手段来达到目的,那些钻空子走漏洞的不法分子迟早有一天会尝到自己种下的恶果,还有当然就是在买卖中,我们必须对卖方有足够的了解,就好像玫瑰园,邓智仁完全不知道玫瑰园是“违章建筑”,这样的投资风险难以预测。

References:

①、②、③都出自吴晓波《大败局1》

④出自http://wenku.baidu.com/view/2fdec3db7f1922791688e8cd.html《秦池酒厂案例分析》 ⑤⑥⑦⑧⑨出自吴晓波《大败局1》

⑩出自http://wenku.baidu.com/view/7160b121aaea998fcc220eba.html《北京玫瑰园的失败》 [11]出自《邓智仁旋风和旋风后的思考》 [12]出自吴晓波《大败局1》

第三篇:《大败局》读书笔记

《大败局》这本书听老师和同学推荐了好久,可是一直没有机会认真地阅读,借这次课程的机会,我得以仔细地读了这本书。吴晓波以一个记者的态度和写作手法令我对这些曾经辉煌一时,但最后都惨淡收场的企业有了不同以往的解读。这本书中描写了10个企业,10个企业家和10段企业从成长到辉煌到失败的惨痛历史。

一、秦池:曾经的标王

1994年迅速占领在“三北”地区,1995年11月8日,姬长孔以6666万元的天价成为了第二位“标王”。1996年秦池又以3.212118亿元的天价手机号码竞得标王。1997年 “川酒入鲁”、“白酒勾兑”等各种小道消息将秦池推进了泥潭。由于传媒整合策略的紊乱导致了秦池之败,如今看来,真可谓“成也造名,败也造名。”看完这个企业的失败故事,我突然有点同情秦池和姬长孔的遭遇。能一夜成名并且有明显的利润增加对于任何一个企业都是一种诱惑,可是似乎“标王”的魔力太过强大,在把一个企业捧到最高点之后就会反噬它的“能量”,最终结果可想而知。

二、巨人:最终倒下了

1989年史玉柱在获得了他的“第一桶金”之后成立了巨人公司,1992年巨人已经成为中国电脑行业的领头军,史玉柱也达到了他的事业巅峰。可是随着巨人大厦的建造,巨人也开始走上了一条失败之路。史玉柱以其过度的自信,投资十几亿打算建造70层的巨人大厦,致使巨人在财务上出现很大缺口。后来史玉柱进军保健品和药品行业,开始走多线经营、俱荣俱损的大冒进路线,妄图用保健品的利润来填补建造大厦的资金缺口,但现实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好。尽管史玉柱也曾总结巨人在管理上所犯的错误,但是公司的财务、管理上的问题日益突出,没有危机处理的意识,史玉柱本人又急功近利,再加上他一向崇尚“零负债”,在巨人突发财务危机时,没有人帮助他摆脱困境,以上种种原因造成巨人最终倒下了。

三、爱多:步“秦池”后尘

“标王”似乎是个不好的头衔,继秦池之后,爱多随之覆灭。从1995年胡志标开发了第一台VCD开始,爱多的业绩一直在不断攀升中,直到1997年以2.1亿夺得第四届“标王”。这之后的 “阳光行动B计划”是爱多开始走下坡路的开始,这是因为这个计划根本就缺乏可操作性和财力的支持,胡志标本人也没有考虑过爱多长远的战略问题,直到爱多覆灭,甚至连一个切合世界的两年规划都没有,而爱多进行多元化经营是胡志标战略上的又一个错误。但是爱多一夜覆灭的致命伤还是财务运转,融资的困难和公司运转资金夺得不明流失使爱多的财务管理十分混乱,这一切都与胡志标没有为爱多制订出一个正确的、切合实际的长远战略有关。

四、玫瑰园:娇艳的玫瑰下藏着刺

玫瑰园仿佛一个“魔咒”,为它的主人带来的不是幸运,而是倾家荡产的下场。它的开发商刘常明以其在北京政界的畅通关系,成为了玫瑰园的第一个主人,但是他的下场确实因为挪用公款又欠下巨额债务而自杀身亡。第二个主人港商邓智仁,因为刘常明生前提供的是违规的批文,加上财务纠纷、中国经济宏观景气突然逆转、资金周转不灵而负债累累和他本身的管理不善,最终让邓智仁不得不将玫瑰园转手他人。这个人就是陆苍,其实这时玫瑰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应经很明显,但是陆苍仍认为自己可以收获这朵玫瑰,所以接手玫瑰园连同它的6.5亿元负债,最终陆苍也因为后续资金不足而失败了。玫瑰园的建造者梁希森成为了玫瑰园的最终守护者。

五、飞龙:龙没有腾飞起来

有诗人气质的姜伟以其成功的营销战略和“广告炸弹”的方式打开了中国保健品行业的市场,飞龙在1994年成为保健品行业的龙头,仿佛这条巨龙真的腾飞了。可是,当进入稳定期的时候所有的弊端和矛盾马上就一一暴露出来。没能在香港上市使飞龙丧失了一次融资的机会,这也为飞龙的失败埋下了伏笔。接下来姜伟的“三招臭棋”使飞龙彻底坠地了,这

位爱反思的企业家当时一定没想到是他冲动而缺乏深思熟虑的休整使飞龙走向衰落。飞龙的管理混乱:财务状况一片狼藉,广告策划一盘散沙,员工创业激情涣散,再加上姜伟在所谓“整风运动”中完全是闭门造车,脱离实际,根本不关注产品的质量和市场变化。最终飞龙在“抢注商标”后元气大伤,没有逃离失败的命运。

六、瀛海威:“领跑者”的盲目

作为本书中唯一的一位女企业家,张树新可谓巾帼不让须眉。瀛海威也算是开创了中国网络业的先河。在建立公司之初,张树新的营销战略使瀛海威成为了中国互联网的领跑者。但是她死抱住所谓的技术创新而忽略了市场需求,这是她失败的根本原因。当中国互联网市场发生变化时,瀛海威没有进行战略的调整而是一味沉溺在自己品牌的宣传上,这给了后来者以追赶的机会。最终,瀛海威在一场“惊天哗变”中结束了它引以为傲的领跑者的命运。

七、三株:做人做企业都要诚实

三株创造了许多中国保健品行业的神话,至今它的许多做法仍为许多企业效仿。吴炳新和吴思伟父子用一套独一无二的行销模式和丰富的拓销经验将三株打造成了“振兴民族工业”的企业,在一个不规范的市场用一些不规范的做法,获得了不可思议的成功。但是就在“三株帝国”创造了许多神话之后,虚假广告、产品质量这些许多企业的致命伤同样也出现在了三株身上,一个帝国就如此轻易的被打垮了,不得不让人们惊叹,同时也意识到,诚实是一个人和一个企业成功的最大的秘诀。

八、太阳神:多元化之路不可轻易走

将太阳神和娃哈哈做一个对比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两位个性明显的企业家在战略上的不同。20世界80、90年代是中国保健品行业的“开荒期”,许多企业家都想自爱这个行业发迹,太阳神和娃哈哈当属其中的佼佼者。太阳神引进的“CI战略”使它迅速成为了名牌企业,也在销售上取得骄人的业绩。这使得怀汉新产生了将太阳神打造成中国的“可口可乐”的欲望,他在新产品和新市场的开发商漠不关心,使太阳神的两大支柱产品逐渐老化,市场逐渐衰退。而随后怀汉新提出的多元化之路就是太阳神通往悲剧的道路。怀汉新无视宏观经济的整体走向,致使他的经营策略与之相背离,再加上他过度自信,没有危机意识,盲目扩张,最终断送了太阳神的多元化之路。

九、南德:中国的“堂吉诃德”

牟其中是一个投机家、诈骗犯、疯子,而且还是一个空想家,这是我看完这个故事的感受。牟其中用罐头换飞机所得的钱作为他的原始资金积累。这匪夷所思的成功让牟其中自己也有了莫明其妙的自信。他不断在不同的地方、不同领域投资,是牟其中和南德在中国名声大震,可是究竟这些项目有无盈利只有他自己知道。四大错位使牟其中逐步走向失败:角色的错位让牟其中以为自己是一个政治家而不是企业家;改革主张与利益的错位使南德的经营状况出现混乱;某之中到处许诺却又多重失信使他沦为了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骗子”。

十、亚细亚:“空手套白狼”不是那么容易

亚细亚在中国零售业史上曾经有过多么辉煌的历史,可是现在我们只能把它作为一个反面教材让后来人引以为戒。王遂舟可以说是一个很会营销的企业家,他的许多营销策略和服务理念至今仍是经久不衰。可想而知,在当时亚细亚几乎是一夜之间就获得了消费者极大的认同,王遂舟用“商业文化”打造了这个中国的零售帝国。但是,在华丽的外衣下,亚细亚内部经营管理确实杂乱无章,缺乏监督约束机制,而王遂舟对企业盈利居然并不看重,这无疑是亚细亚最致命的缺陷。而王遂舟也犯了许多企业家都有的错误:自信心膨胀,他之后做出“连锁经营”的战略判断彻底将亚细亚送上了一条不归路。

在我看来,除去玫瑰园和牟其中的南德,其他的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营销策略的成功导致信心极度膨胀,以致对市场挖掘无所不用其极,而在管理规范化上只想不做,他们似乎想着把所有的竞争对手全部打趴下,然后再回头整理内务。有点先攘外后安内的感觉。

第四篇:《大败局》读后感

《大败局》读后感

10财管 兰翔宇

那一个个天才的点子,一次次伟大的成长,一场场注定失败的结局,一种种令人扼腕的凋零,在那个经济刚开始复苏的年代,你方唱罢我登场地一个个上演着传奇。看着陌生的企业名号,感慨于这些商业帝国的转瞬即逝,似是隔了毛玻璃般地不真实。

读《大败局》,讶异于企业成功之迅速容易,似乎只需过人的胆识,在那个鼓励经济发展的年代都可以食得一杯羹,颇具雄心胆略的开始,狂风暴雨般的结束,一夜之间任何一个辉煌的企业都有可能倒在血泊之中。一个企业是一个领军人思想灵魂的体现,企业的文化正代表了企业家的内涵修养。尽管当年的企业家们倒在了不敏锐不知收敛,倒在了贪婪欲望妄自尊大,但是,谁没有这些缺点呢?

《圣经》中说,阳光之下并无新事。研究好历史,就掌握了发展的命脉。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一家企业的成功源于企业家大胆的决策,却也毁于这种近于疯狂的冒险。做事太过分,看不起保守作风而仓促行事,害怕竞争者可能比自己走得更远或爬得更高,所以采用激进的战术挤走竞争者。

秦池为夺得标王一掷亿金,在所有的媒体面前都营造了其硬汉的形象,广告的轰炸在初期市场份额的占据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在企业发展稳定之后需要转变战略的时期却成为其发展的绊脚石。过于注重外界宣传,忽视企业本身的发展,缺乏对产品本身的关注,只注重企业自身形象未能及时向消费者解释更为先进的制酒技术,以至于媒体曝光时,一时竟没了任何主意。成,因其广告宣传,败,亦因其执着于宣传造势。

亚细亚细致的服务,精心奢华的装饰,提供了舒适的购物环境,这些无疑会为企业形象加分。然而只注重这些表面的工作,忽略了与供货商的联系,产品的质量,消费者的真正需求,自身资金的控制,这些真正决定企业成败的事情,最终造成了它走向消亡。成,因为周到的服务,败,亦因为过于执着于浮华的表面。

有些事情,做得过于极端,就必然会导致失败。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对外界环境保持敏感,做出精准的判断,适时地做出合理的决策,尊重生存的秩序,才能获得更为长远的发展。生存于既定规则之中,我们唯一能够做到的事情就是调整自己以适应这个世界,妄图以一己之力改变整个社会的规则更会加速自身的灭亡。如果人人都不按理出牌,那么还要牌里干什么?一个老是不按理出牌的人,终将被游戏规则所淘汰。

企业存在的唯一理由是获取利益。作为为数不多的女企业家之一,张树新具有女性特有的浪漫主义情怀。在那个互联网还未发展起来的时代,一切都如同在迷雾中前行,然而盈利生

存却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经济基础。振兴民族企业固然重要,但都应建立在企业能存在的前提之下,瀛海威制作的网站,对宣传革命教育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却忽略了当下人们的需求,因而也不可避免地走向破产收购之路。

巨人在史玉柱的带领下,一直在走急速扩张的路线,这在初期为企业在市场上争取到了很大的利益,然而在外商的冲击之下,史玉柱未能做出有效的判断,采取应对这一变化的措施,稳定发家产业和已有项目,与外资合作资产股权化获得技术支持,而是走了当时最不可取的一步棋——执行战线转移的战略目标,采取多线开战的方式,继续其急速扩张,最后衍生出经济泡沫。正如小孩学步一样,先为学会走时,便想要跑,结局可想而知。由此可见,要想发展,需优先发展拳头产业,在支柱产业的引领下,逐渐稳步扩大生产,实现对其它行业的渗透,在试探中前行,切不可急功近利,缺乏对环境最基本的经济敏感。

生活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必须要承认企业受政府领导的事实。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民营企业需打通政治这一关。企业公关更是许多企业家多年来苦心经营的一项任务。在得意之时发出在民族工业中究竟是企业重要还是政府重要的质问,是过于理想主义的幼稚体现,也是这种领导人的浪漫主义情怀,限制了企业更深一层的发展。

不信不立,不诚不行

第一代中国企业家是浮躁和幼稚的,更是值得尊敬的,他们用激情创造财富,在短期内获得发展,却缺乏长远的战略目标,草创企业家们大部分都被时代所淘汰。企业的立足跟本在于产品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一旦被披露这种产品基于不实,企业所创造的财富顷刻间便可幻化为泡沫。

直至今日我依然在质疑保健品的真实可靠性,但鉴于国家权威认证的药品批号,也在这为时不长的生命内将信将疑地购进过许多保健药品。问及周围朋友,也对这样的产品持有怀疑态度。即便是科技如此发达的现在也难以消除这种怀疑,更何况是当时国门刚刚被开启,市场上充斥着假冒商品的年代。一旦这种怀疑被证实,消费者的恼羞成怒亦可想而知。飞龙用广告将保健品鼓吹成为包治百病的狗皮膏药,把充满不实之词的印刷品广告撒得随处可见,在迅速地树立起一个品牌的同时又迅速毁掉一个品牌。没有规范的行业行为,缺乏基本的道德意识和对广大消费者的人文关怀,树立了不良的行业标杆,整个保健品市场运作形成恶性竞争,包括后来伟哥的出现,姜伟蒙蔽了几乎所有消费者的眼睛。这一点上,他城府狡猾。然而他又勇敢地进行自我检讨,在不适当的时间深刻剖析自己的失误,从这一点来看,他又浪漫诗意。他集中了商人的精明计算与文人的理想主义,却丧失企业家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他的错误决策,让飞龙最终不被现在的我们所听闻。

气忌盛,心忌满

得意之时莫忘形,毛爷爷曾教导我们,胜不骄,败不馁。企业的竞争许多时候是经营者心态的竞争。大败局案例中,大多数企业的倒下,都是因为得意时忘了行,取得了暂时的成功就去追求更大的享受而被一时的欢喜蒙蔽了眼睛,看不到企业发展存在的决定生死存亡的问题。

三株大规模无节制的扩张,如此巨大的帝国却因一起官司就一夜之间崩盘,其陨落速度不禁让人惊叹。吴炳新不考虑实际情况,一味追求利润的翻倍,超常的膨胀影响了企业运营的正常速度,决策过于极端。在自我检讨中,他亦指出,三株的决策采取的是中央集权制,决策权过于集中,同时相当一部分干部骄傲自满。营造这样一个巨大的帝国,以为本是固若金汤,因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而很是稳定,但却是带来了莫大的问题,人口过多造成资源的浪费,岗位重复严重,上级缺乏对下级的控制,上下级不能进行有效沟通,浪费问题极为严重,这些本应在繁冗沉闷的国企中出现的问题都一一出现在三株之中,引领人只一味沉浸在庞大队伍带来的幸福幻觉之中,忽视了如此冗杂的队伍其实犹如一盘散沙,一旦被冲击就会不堪一击。人最大的敌人是自我满足感,一旦觉着自身优秀看不到问题所在,终将会被自己毁灭。

这个世界只有锦上添花,没有雪中送炭

写到这里,忽然间惊觉,这些案例之中所有的企业都是在功成名就之时为人所追捧,却在破产的一瞬间被拉下历史的舞台,不走运的还要被人踩上几脚,拉入深渊。

一个朋友曾经在失意的时候告诉我,这个社会从来都没有雪中送炭,只有锦上添花,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变得优秀,吸引优良的资源以便更加优异。由此进入良性循环。世人的冷漠由此可窥一斑。生物都具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没有谁愿意让自己惹上一身麻烦。即便是再玫瑰花园拍卖之时,梁希森积极寻找商机的根源也还是降低自身损失,看重这个别墅区赚钱的希望。诚然一砖一瓦有许多割舍不掉的感情,然而企业的生存不能靠感情维系,雄厚的资金才能是最为中坚的力量。

成功的企业都具有共同的特质,失败的企业各有各的失败。曾经许多人有这样的看法。我亦是认为,成功的企业各有各的成功,时代的不同造成企业的不同,时局造英雄。也只有在那个特殊的时代才能造就这样一群悲剧英雄。商场如战场,谁能掌握商场的规则,制定有效的战略目标,谁才能在一次次残忍的商战中笑到最后笑得最好。

第五篇:《大败局》读后感

论《大败局》

------管理学院 13会展一班 张阳玉 《大败局》是吴晓波精选了9家著名企业的案例进行教案式解析,探寻中国企业“中式失败“的基因。详细分析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失败的著名企业的原因以及给后来者的警示分析了瀛海威、秦池、爱多、巨人、玫瑰园、飞龙、三株、太阳神、南德、亚细亚、健力宝、科隆、德隆、中科创业、华晨、顺驰、铁本、三

九、托普中国新兴企业盛极而衰的失败基因。

他们中的大多数企业都曾经创造过另所有中国人都为之震撼的,辉煌的成绩,以至于同行业中很多后来者至今仍无法启及。但他们的辉煌仅仅是昙花一现,在那个到处是商机的,另所有有志青年都为之燃烧激情的非理性年代,战略上或人性道德把握上的稍有偏颇就可能会葬送一个企业或企业家的命运,而非系统、非专业化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无疑更会使这种偏颇越走越远。这许许多多近乎悲壮的失败背后,却带给后人更多参考和解读的价值,提醒我们在现实面前不得不保持高度警惕,以免重蹈历史的覆辙,书中介绍的那些草创的企业家们,用一个个鲜活的失败案例,一次又一次地告诉了后来者一个道理: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仅仅靠一个创意或一则神话取得长久的成功,我们应该吸取教训,谨慎发展布局

并且《大败局》这本书给我们的经验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就是让我们知道了企业与供应商、客户、竞争者、政府、媒体等建立的市场链关系,企业与他们之间不仅仅是竞争关系,而且还是一种依存关系、合作关系。脱离或破坏市场链的行为,必然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自食其果。

《大败局》里纰漏了许多的大企业由于经营不善而造成的失败,这些启示将会给正在创业的人或者准备创业的人带来巨大的作用。

失败是后来者的养料。企业的发展是复杂的、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特别是在多元化的今天。

下载《大败局》带来的感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败局》带来的感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败局读后感

    《大败局》读后感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 廖秋杰 古往今来,历数朝代的兴衰荣辱,血雨腥风中夹杂着多少恩怨情仇,都是在无数次周而复始反复吟唱的一首首凄美之歌里铺就的哀伤......

    《大败局》读后感

    《大败局》读后感 《大败局》一书,作者吴晓波,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记者出身。本书被平稳“影响中国商界二十本书之一。 本书的主要目的便是探寻著名企业“中国式失败”的基因......

    大败局,读书笔记

    《大败局》读书笔记 之前一直就有听闻吴晓波的《大败局》 是本好书,但一直没有时间去看这本书,终于到了假期,有一点时间了,拿起了这本书,看完之后,其中让我感慨良多。企业家是一类......

    大败局总结

    大败局 在过去的20年里,对于中国的民营企业来说是一个充满激情,也是一个躁动的年代——中国企业经历了从神话到噩梦的轮回。他们的历程,给我们后来的企业和企业家以警示。 (一)瀛......

    大败局读后感汇总5篇范文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这事诸葛孔明的名言。名利场中,谁人能做到? 试读《大败局》,中国第一批明星民营企业,一个接一个的倒塌,一切都没有偶然。 这些企业家,好比打保龄球一样:第一次玩......

    大败局读后感(五篇模版)

    无怨无悔幸福一生 ——《大败局》读后感 读了《大败局》,颇为书中的英雄人物不尽如人意的结局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但细心分析,这些英雄们都有两个共同点,一是他们能力和胆识过人......

    大败局2读后感

    大败局2读后感 角度1从中国企业的诚信来看 今天看到抽屉里的南孚电池,不禁想起当年聚能环的广告。聚能环不过是个普通橡胶密封圈而已。如果把南孚电池的塑料皮撕掉,可以发现除......

    读《大败局》有感

    读《大败局》有感我主要看了《大败局1》中的巨人:“请人民作证” 文弱书生的豪赌天性 (史玉柱) 飞龙:被诗意宠坏 广告开道飞龙腾起 (姜伟)南德:一个“堂吉诃德”的中国版本 牟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