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外事办全年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思路1
外事办全年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思路1 外事办全年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思路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扬州外事工作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在省外办的关心、指导和支持下,在XX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把扬州打造成“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基地”这一目标,不断拓展外事活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新路子,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任务。
一、2011年外事工作基本情况
1、深入推进友好交往
1.为扩大我市对外合作与交流,为国家总体外交和地方
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我办在加强与日韩等周边邻国的交往基础上,不断推动向欧美地区纵深发展,努力开拓对外交往渠道。精心规划国际友城布局,巩固深化已结好的友城关系,积极拓展新的友好交往渠道。目前我市的友城交流合作,已涵盖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体育等多个领域。扬州与美国肯特市“青少年友好使者”交流项目已开展16年;日本唐津市、韩国XX市和XX市的“三国三市”的中日韩友好城市围棋邀请赛已成功举办13届。自2001年起,崔氏宗亲会每年10月均派代表团来扬祭祀祖先,今年是崔氏宗亲扬州祭享先祖崔致远十周年,韩国儒教协会理事长崔根德率领崔氏宗亲会100多人来扬参加了“中韩·扬州友好交流日暨崔致远告由祭”,以及扬州-韩国友好交流“十年回眸”图片展开幕式。2011年扬州的对外交往总的来说是层次高、人数多、影响大,先后接待了朝鲜领导人金正日、总理崔永林,克罗地亚前总统梅西奇等党宾国宾,意大利驻华大使严农祺和驻沪总领事德卢卡,挪威驻沪总领事博雄,印度驻沪总领事戴思锐,韩国驻沪总领事安总基等国外驻华使领馆官员,内河航道国际主席大卫·白灵杰等国际组织的贵宾,欧司朗光电半导体亚洲公司总裁dr.felder,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迈尔斯,韩国光伏巨头topengineering公司会长金原南等世界500强企业负责人以及来自友好城市、友好交往城市的重要贵宾。全年共接待来宾约1800人左右。一年一度的“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邀请接待了来自美国、克罗地亚等11个国家的境外18个团组、近60名宾客;尤其是第五届“运博会”,成功邀请了内河国际、联合国人居署等22个国际组织和国外机构的专家代表;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米迪运河、里多运河等18条运河的20个国外运河城市;缅甸仰光市、美国肯特市、韩国龙仁市等9个国外友好城市和友好交往城市;南非开普敦、土耳其安卡拉等13个《首尔宣言》会员城市,共160多位外宾齐聚扬州,进一步提升了扬州的国际知名度。
2、重点服务招商引资
1.围绕我市“三新一网一书”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
转型升级,想方设法开展招商引资,全年完成注册外资4000万美元以上,超额完成了市政府赋予的招商引资任务。(1)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拓展境外招商空间。3月配合XX省“苏港现代服务业合作推介会”,在香港开展“2011中国扬州(香港)现代服务业合作推介”;紧盯大项目,特别是世界500强等大企业,知名企业面重点招商,7月和10月分别在德国、英国和美国开展专题招商、在日韩进行系列招商等大型招商活动。今年在市领导两次出访欧洲和美洲期间,安排了西门子,欧司朗,爱立信,高露洁等十多家500强企业进行接触,加强联系,与ibm、西门子、南华集团建立密切的常态性联系。赴日韩拜访期间,XX市经贸代表团一行130人,先后拜访了日韩35家国际知名企业,结识了新朋友、集聚了新项目、吸引了新投资,在日韩召开的两场推介会共有35个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达11.5亿美元。今年还会同市商务局、各经济开发区XX县(市、区)以及外向型企业,先后多次到美国、欧洲、日韩、东南亚、澳洲、拉美和港澳地区,围绕新兴产业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为我市经济进一步转型发展奠定了基础。
(2)提供优质接待服务,打造招商引资强磁场。2月和3月中国驻菲律宾大使刘建超、上好佳名誉总裁施龚旗和中国区总裁施学理来扬考察了广陵食品工业园,讨论了在扬州建设上好佳食品工业园或者投资经济型酒店的设想,商谈了在XX区投资建立合资食品厂可能性;3月日本《产业时报》社组织的日本工商考察团共20人先后考察了XX璨扬光电有限公司、扬州艾迪森光电有限公司、晶澳(扬州)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电动汽车充电站和智能电网馆,客人一行对扬州的投资环境非常满意,纷纷表示回国后会向企业决策层积极进言,将扬州作为未来投资的重点意向地区。经衔接联系,4月,扬州名城建设公司与香港南华集团签定一份意向性投资协议,涉及港币5000万,折合美圆约643万。6月10日—11日,印度驻沪总领馆总领事戴思锐率29名印度企业家专程来扬举办“中印商务与投资(扬州)说明会”,与扬州的相关企业进行对接洽谈,年内已有多项意向逐步落实。
(3)锁定重点对象,定点定向服务。选择重点园区和一批资信好、实力强、外向度高、成长性好的民营企业,作为外事政策指导、信息咨询等服务的重点对象,定点挂钩,对重点服务的民营企业负责人出访实行一条龙服务。大力推进开展apec商务旅行卡业务,积极酝酿apec商务旅行卡平台的建设,成立了apec商务旅行卡协会,为民营企业家沟通信息、互通往来提供了平台。apec商务旅行卡方便、快捷、高效,赢得了广大企业、持卡者,特别是已持卡出国的人员的普遍赞誉。为更好地服务在扬外企,每年都会同市有关部门,与在扬韩商、日商、港商等外企代表举行工作座谈会,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及时传递市场拓展信息,帮助解决帮助解决医保卡、游园卡、子女入学等生活问题。今年还在日本和香港先后成立了“日本(东京)-扬州同乡会”,“香港同乡会”,让更多外资企业找到“娘家”。
3、多形式宣传外事工作
一是采用新模式。今年以来,在侧重广泛宣传的同时,点面结合,对有影响的来访嘉宾普遍进行专访。“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扬州晚报·和昌名人大讲堂”等活动中,陆续专访了克罗地亚前总统梅西奇、意大利驻华大使严农祺、挪威驻沪总领事博雄、巴拿马驻华商代处首席代表莫福杰、印度驻沪等重要嘉宾;第五届“运博会”暨“首届全球设计城市峰会”期间,组织全市媒体专访了我办邀请来扬包括外交部部长助理吴海龙、国际内河航道主席大卫·白灵杰在内的几乎全部中外嘉宾。连篇累牍的大幅报道并配发图片,进一步强化了外事宣传效果,扩大了外事工作的影响。二是利用新载体。充分利用扬州晚报社《今日扬州》画刊“外事风采”栏目突出展现今年重要外事活动场景、重点人物。共完成6期《今日扬州》画刊“外事风采”栏目的摄影照片组稿任务,推荐照片73幅。三是增加新窗口。充分发挥网站的作用,在市信息中心的支持下,遴选了2010年外事工作、“4·18”、“运博会”等大型外事活动的资料照片中116幅,组合成3辑“外事要闻回顾”,以浮动广告形式,在外办网站上播出,加深了全市各界对近期重点外事工作的印象。四是探索新形式。为配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做好群众性礼宾礼仪知识普及工作,自5月11日起,外办与扬州晚报社在《扬州晚报》“社会”栏目联合推出“教你学礼仪”漫画专栏。专栏每周一期,周三刊出。专栏推出后,在全市市民中引起了一定反响。五是力求新突破。继续多方动员全系统人员撰写宣传调研文章,稿件被采用率、采用刊物层次和稿件质量均有提高。中央类核心期刊《当代世界》采用1篇;全国友协《友声》杂志采用4篇;《友好城市》杂志采用1篇;《XX外事》采用14篇,配发照片31幅。市委《扬州内参》采用1篇;市政府《扬州政讯》采用2篇。市文明办《XX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简报》采用简讯1篇。11月还将配合协助市委宣传部外宣办为《当代世界》12月扬州运博会专刊组稿。六是扩大新影响。先后邀请外交部前副部长徐敦信、博鳌秘书长周文重、中国联合国协会副会长张小安、日本新京剧院院长等多位名人做客大讲堂,向XX市民讲解国际形势、东南亚形势、中东形势等社会关注重的热点问题,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七是注重新动态。日本大地震发生后,邀请《扬州日报》、《扬州晚报》分片记者专文宣传日本震后全市对日开展的工作,又通过连线采访扬州在日本的研修人员,追踪报道日本地震动态和在日扬州人情况。
4、有效履行出国来华管理职能
今年以来,在继续抓好宣传因公出国境政策规定的同时,严格出访计划申报,实行经费先行审核。按照“确保经费不超,确保出国人数不超”的要求,要求各地、各部门根据出访任务需要,制定较为详细的年度出访计划,先行上报。本着总量控制、适当调整的原则,按计划出访。同时,在出访任务申报前,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对出访经费先行审核,实行一团一报的审批制度。较好的坚持了会审与会签相结合的审批制度,严把出国关。严格按照因公出国(境)授权范围和审批程序进行审批,从不越权审批,从不违反程序审批。尤其是“会办制”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原则上每星期召开一次出国(境)会办会,对受理的因公出国(境)团组进行会审,严格按照中央、省、市一系列文件规定,对团组的出访任务、目的、人员构成、出访经费、国别及在外时间等进行了规范而又严格的审查,确保各项材料齐全、有效、真实、统一,提出会办意见后,再履行下一步程序,较好地履行了因公出国(境)任务审批的职能。今年以来,会办会审力度明显加大,对出访任务不够明确、人员构成不太合理等团组,坚决予以调整、压缩;对一般性考察、访问、参会等无实质性内容的团组和人员,坚决不予批准;对我市参加中央、国家部委等组团的,除培训外,原则上不同意参团。注重行前教育,加强对境外活动管理工作。把护照检查作为因公出国(境)办理程序之一,把出访团组是否遵守外事纪律作为境外活动情况的重要检查内容之一。对全市出访团组实行一团一检查,一季一通报。与此同时,apec商务旅行卡办理、领事认证和因私签证工作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今年1-10月份,我办下发任务批件105批501人次;下发任务确认件21批29人次;确认省批件227批273人次;上报请示件67批484人次;发出291批408人次的邀请来华签证通知函电;办理护照(通行证)签证418批1251人次;办理因私签证651批1194人次;办理apec商务旅行卡7批14人次;代办领事认证174份;办理保险461人次。
5、加强机关建设,凝聚发展合力,努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洁型机关
一是完成了机关新“三定方案”的定岗定职。按照新的“三定”方案,采取轮岗交流的形式,对中层干部进行了交流轮岗,制定了办中层干部轮岗交流实施方案,经过动员部署、推荐测评、党组研究、履职表态4个程序,优化了干部结构。与此同时,对每个处室,每个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了重新的界定,制定了包括处室、个人职责,处室、个人全年工作计划等内容的工作手册。确保职权明确,进一步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完成了出国签证服务中心两个副主任竞争上岗工作,进一步完善了签证中心的领导机制,为签证中心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三是完成了招录事业单位人员的工作。根据外事工作的发展需要,为配合快速发展的脚步,储备更多的优秀人才,本年度加大招聘工作,翻译中心招聘了阿拉伯语、英语2个语种3个职位。签证中心招聘中文、计算机、韩语3个职位,为外事工作的发展增添了新的血液。四是注重干部员工的培养教育,提升素质。先后选送3名人员分别到韩国、美国、欧洲等友好城市学习交流,提升外语人才的外语水平。先后选送2批3人次到外交部的领事司学习见习,提升领事认证、护照签证的办理水平。继续开设“全员大讲堂”,凡是人员外出学习培训、出访等活动,均采取ppt的形式,人人走上讲台,人人都当教员,达到了互相学习,互相提高的目的。邀请市委党校、机关部门的领导、开发园区的招商专家来办作专题讲座,提升全体人员的政治素质、保密意识和招商知识。五是开展“读党史、唱红歌”专题活动。结合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把“读党史、唱红歌”贯穿于上半年的全过程,以自学为主、集中学习为辅的方式组织大家通读、精读了党章,学习了有关材料,进行了党史知识测试,撰写了学习心得。按照人人上台的要求,全员唱红歌,在市级机关党建二片的唱红歌比较中获得了第三名。六是大力配合做好全市其他重点工作。积极投身全市创建文明城市建设,全体人员争当志愿者,纷纷走上路口做文明出行劝导者,走进社区宣传文明创建知识,走到包干路段打扫卫生。积极做好“三下三联三交”工作,帮助XX市浦头镇双丰村解决了8万元的造桥经费,协助XX区文峰街道渡江南路社区宣传创建文明城市的有关知识,整理杂物,打扫卫生,深入社区看望社区的困难户,并资助社区资金13000元,为挂钩企业XX区扬州万福压力容器有限公司的发展提供优质的外事服务。七是大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抓好廉政准则的学习贯彻,与所有中层干部签定了廉政承诺书,扎实抓好廉政教育,继续开展警钟一小时教育活动,制定完善了因公出国境经费使用、机票订购等规定制度,确保了全体人员廉洁做事。
二、2012年工作设想和安排
2012年扬州外事工作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地方外事“两为”服务方针,发挥外事工作优势,积极为国家总体外交服务。探索外事工作的新渠道、新载体,充分利用对外联系广、层次高、渠道多、信息灵的独特优势,努力寻求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新的突破口。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对外事工作的领导。年内争取提议召开市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切实把党委管外事的各项职能落到实处。尤其是要进一步提高各地、各部门对外事工作的认识,建立健全各县(市、区)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大对县(市、区)外事工作的重视程度,在人力、财力、物力给予倾斜,着力解决县(市、区)外办人手少、经费少、工作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要进一步提高市级机关各部门对外事工作的认识,充分发挥相关职能部门在对外交往中的作用,努力构建大外事的格局,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加强对因公出国(境)管理政策规定的宣传,提高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对部门人员参加上级机关的组团把好第一关的意识,确保全市因公出国(境)管理规定落到实处。二是努力开拓对外交往的新途径。友好城市是我们对外交往的基础,也是扩大交往的基地,为此在新年度要本着“巩固老友城,发展新友城”、“合理布局、优势互补”的原则,在现在友好交往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友城交往的质量,扩展友城交往的内涵,提高友城交往的成效,使全市友好交往再上一个新台阶。要进一步合理布局友城。要紧紧围绕经济、历史文化、运河三个方面的因素来建立我们的友好城市。目前我们在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印度、以色列、埃及、巴西、海湾国家等均没有友好城市,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在以上国家建立友城方面求突破,2012年争取首先在英国、法国、土耳其和印度等国家取得有效进展。要着力做好友好城市交往工作,把友城的交往列入全市年度交往的总体计划,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排市领导到有关友好城市城市访问、交流、洽谈。特别是要结合全市的中心工作来开展友好往活动,要逐步提升友好交往中经济、科技交往的含量。要着眼我市对外开放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动我市与外国政府、议会、民间、企业、科教、文化等各界的互访往来,着力提升全市对外交往的质和量。要紧紧依托国际会议拓宽对外交往的渠道,要充分利用“世界运河大会”2012在扬州召开的有利时机,精心做好“世界运河大会”和“第六届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的邀客工作,按国际水准来做好会议的接待、组织实施工作,推动多边交流,促进共同发展。
三是着力增强服务经济的新举措。随着我市对外经济合作的不断扩大,外办服务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鉴于省外办已成立国际经济合作促进处的实际,拟在适当的时候向市委、市政府提高外办增设国际经济合作促进处,专司服务经济之职。充分发挥外办与国外交往多、接触渠道广、了解信息灵等优势,放大外事资源效应。想方设法掌握各种经贸信息,努力做好招商引资和牵线搭桥工作。认真抓好项目信息的遴选储备,抓好合作意向项目的继续推进,抓好已签项目的跟踪服务,促进更多项目,尤其是世界500企业的大投资大项目落户我市,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积极扶持全市优势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促进我市对外贸易持续增长。要继续加大办理apec商务旅行卡的力度,年内召开XX市apec商务旅行卡协会成立大会,以此为契机,加大服务企业的力度。
四是创新对外宣传的方式方法。围绕“让世界了解扬州,让扬州走向世界”,创新宣传手段,充分利用在我市举办重大国际交流和市级领导出访、出席外事活动、参加国际会议等时机,精心策划和组织宣传活动,展示扬州魅力,推介扬州优势,树立城市形象。要充分发挥网站、媒体、讲坛的作用,继续与相关的媒体合作,立体式的宣传推荐扬州和扬州的对外交往工作。
五是着力提升外事管理的新水平。要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各级关于因公出国(境)管理的一系文件、规定,进一步规范全市的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着重抓好“承诺制度”的落实,确保人数、经费两项指标不超标,确保不超时、不绕道。要着力抓好领事认证、apec商务旅行卡、因私签证的开拓工作,做到数量上升、效益攀升。要着力做好涉外事件的协调处理工作,为外宾、外商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投资、学习的环境。
六是切实加强机关建设。建设学习型机关,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打造一支高素质复合型外事干部队伍;建设服务型机关,以抓制度建设、抓执行力来实现机关运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和谐型机关,提高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积极引导干部职工自觉做到廉洁自律、干净干事、一身正气;建设创新型机关,以创新的思路谋全局,以创新的举措求突破,以创新的方法抓落实,努力增强外事工作为扬州的国际化城市建设服务的能力。
第二篇:市政府外事办工作总结暨来年工作思路
市政府外事办工作总结暨来年工作思路
市政府外事办工作总结暨来年工作思路 2010年工作总结
2010年,我市外事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外交部、省外办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转型升级”这一主线,按照“改革突破年”和“创新提升年”的要求,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圆满完成世博外事工作,全力谋划海外宁波周活动,积极推进外事服务民营企业“走出去”,有效规范涉外事务管理,外事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外事工作科学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围绕世博外事,不断创新外事服务外交大局工作
1、认真做好国宾党宾等重要团组的访甬接待工作。全年共接待越南总理阮晋勇、斐济总理姆拜尼马拉马、多哥总统福雷、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总统查兹、菲律宾副总统卡斯特罗等国宾团组5批128人次,接待省部级来宾团组22批331人次,党宾团组2批20人,这是我办历史上接待重要外宾团组数量最多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及全办上下的通力合作下,圆满完成了上述接待任务,有力地配合了国家总体外交,有效地对外宣传了宁波。
2、积极做好世博会宁波主题论坛的相关工作。出席此次论坛的外宾层次高、范围广、人数多,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我办积极做好高规格国际论坛相关工作。顺利地完成多批次重要外宾的接待工作,共参与接待来自联合国、欧盟和国际电信联盟等3个国际组织及菲律宾、沙特阿拉伯、美国、巴西、尼日利亚、摩尔多瓦、新加坡、西班牙、韩国、中非等10个国家的21批境外演讲嘉宾57人,其中国家副元首团组1批、部级以上团组8批;接待来自坦桑尼亚、尼日利亚、以色列、印度、美国、德国、奥地利、马来西亚等30多个国家的世博参展方代表70余人;配合接待境外记者7名;安排省、市领导会见境外重要嘉宾、协调落实论坛重要活动现场礼宾翻译服务10余场次。
3、认真完成世博环沪护城河的涉外安保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建立市外办世博环沪护城河的涉外安保工作机制,加强与市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世博期间全市邀请外国人来华审批管理,加强境外非政府组织在甬活动的管理,加强外国记者在甬采访活动的管理,加强外国使领馆在甬活动的管理,加强涉外突发事(案)件的处置,加强节假日重点涉外区域、部门的管理,实现涉外安保工作有序、有力、有效,为宁波世博环沪护城河安保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围绕重大活动,不断创新外事服务地方中心工作
1、全力谋划海外宁波周活动。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认真总结海外宁波周活动的成功经验,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主动服务“扩大外需、提升产业”这一中心,精心谋划2010年海外宁波周活动。围绕推进项目、吸引外资、开拓市场、扩大外贸的目标,依托友城平台,在德国、意大利、瑞士三个国家的多个城市组织实施了“2010欧洲?宁波周”活动,先后开展宁波—德国经贸合作交流会、宁波—科隆石化与新材料产业对接推介会、海外工程师招聘洽谈会、宁波—意大利服装产业合作交流暨服博会推介会、宁波—瑞士产业推介对接会等系列活动,组织市内20多个政府和企业团组百余人赴会,邀请中外相关城市政府领导及使领馆官员、工商会负责人、企业代表、媒体与会,重点推介了我市投资环境和投资优势,推介重点区域和合作项目,为进一步扩大我市对外开放、拓展国际发展空间、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积极配合市外经贸局等部门成功在日本、韩国举办“东北亚?宁波周”活动。坚持务实、精简、专业的原则,紧紧围绕我市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的战略部署,在韩国、日本开展了经贸、教育、人才智力、旅游等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
2、精心筹划市领导出访工作。按照中央、省、市有关精神,认真做好市领导的出访服务工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巴音朝鲁率领xx市代表团访问印度、以色列,出席宁波—印度经贸交流恳谈会,考察以色列英飞尼迪公司,推进宁波与以色列风险投资公司的合作。市委副书记、市长毛光烈率xx市代表团访问克罗地亚和意大利,考察上述两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举办专题经贸合作座谈会,与当地政府官员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就进一步拓展双方在经贸、港口、工业设计、服装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进行洽谈,进一步推进我市与国际友好城市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市政协主席王卓辉率xx市代表团访问南非、埃及和希腊,与南非西开普省议会就两地开展经贸往来与合作进行深入探讨,与埃及商会联合会签署加强经贸合作备忘录,考察了埃及市场情况,拜访了希腊马拉松市政府,并就欧洲大丰公司与宁波大丰公司的进一步合作进行洽谈。
3、认真做好重大涉外活动的服务工作。积极做好使领馆工作,共接待37国驻华使领馆官员32批128人次来甬访问,其中大使7人次,总领事18人次,不断巩固与各国驻沪领馆的良好合作关系,扩大在节能环保、智慧城市、轨道交通等新兴产业及重大项目的交流。积极配合市有关部门认真做好浙洽会、消博会、服装节、能博会等全市重大涉外活动的服务工作。主动指导县(市)、区相关涉外活动的服务工作,参与xx市的塑博会、xx市的弥勒文化节、xx县的开游节、xx区的亚洲国际桥牌邀请赛、xx区的港口文化节等。积极发挥友城资源优势服务我市重大涉外活动。组织邀请我市6个友城在浙洽会友城馆设立展位16个,邀请9个友城政府和经贸代表团参加浙洽会,积极推动双边经贸交流与合作。协助美国佐治亚州相关投资促进部门在我市举办投资美国政策和寻求美国合作伙伴专题推介会。组织我市企业与韩国大邱、日本长冈京和德国亚琛的企业家代表对口洽谈。积极发挥使领馆资源优势服务我市重大涉外活动。浙洽会、消博会期间,我市共接待了8个国家18名领馆官员来甬出席活动。协助市经委邀请英国驻沪商务领事等参加2010中国(宁波)能博会。会同市外经贸局在上海举办新春招待酒会,邀请16个国家驻上海总领事馆的总领事、领事及部分国家的驻沪商会、跨国企业及经贸促进机构驻华代表等近百位嘉宾出席活动。协助厄瓜多尔驻沪总领馆在我市举办厄瓜多尔美术作品展。派遣2名人员参加以色列莫沙夫培训项目。
三、扩大对外交往,不断创新对外友好交流工作
1、优化布局,协调发展。今年我市与越南海防市、爱沙尼亚塔尔图市、克罗地亚里耶卡市、墨西哥科利马州加强了联系。与墨西哥曼沙尼约市签署建立友好交流关系协议书,与越南同奈省签署加强友好交流与合作备忘录,与克罗地亚里耶卡市签署了加强经贸和港口交流与合作备忘录,与贝宁经济首都科托努市建立友好交流关系获省外办批准。与日本广岛和韩国釜山市的交流取得重大进展。坚持重心下移,充分调动县(市)、区对外友城交往的积极性,共同做好对外友好交流工作,不断提升宁波城市国际化水平。一年来,推动xx市与日本柳川市建立旅游友好城市关系,xx市与匈牙利考博士堡、xx市与以色列塔马市、xx县与匈牙利贝凯什乔包市、xx区与美国佐治亚州底克普郡签署友好交流意向书。截至目前,县(市)、区结好共16对。今年我市被全国友协授予“国际友好城市交流合作奖”,我市友城德国亚琛市获得全国友协授予的“对华交流贡献奖”。进一步推动多级结好,完善多层次、多领域的友好交流与合作:效实中学与美国密尔沃基皮亚斯学校建立友好合作,宁波工程学院与巴西桑托斯工程学院建立联系,鲁昂工程师学院与宁波大学、宁波工程学院签署友好协议,奥地利萨尔斯堡技术学院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德国亚琛应用技术学院与xx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建立联系,东钱湖与法国安纳西湖建立友好关系。配合省外办、省教育厅开展“千校结好”活动,在日本广岛市和韩国大邱市举办教育合作交流会,推动友城学校与我市大中小学建立友好关系。推动新西兰西泉中学代表团、韩国大邱岭南大学代表团、法国鲁昂市大学生代表团、德国亚琛圣阿休拉高中来我市访问,开展学校间的友好交流。积极开展中学生暑期修学活动,推进与日本学校友好交往。截至目前,已促成12所国外友城中小学与我市中小学建立了友好关系。
2、交流广泛、合作深入。全年协助安排我市出访友城团组32批次266人,共接待友城团组78批次,947人次,其中省级团组7批253人次,友城市级团组15批260人次。接待了新西兰怀特克里市市长、意大利佛罗伦萨市市长、挪威斯塔万格市市议长、德国亚琛市市长、奥地利维也纳新城市市长、美国巴吞鲁日市市长、韩国顺天市市长、日本广岛市市长、日本神户市副市长、澳大利亚西澳洲上议院议长、日本静冈县知事和议长、意大利维罗纳市议会主席、韩国顺天市议长等一批友城市长和议长。认真做好法国国民议会议员,西澳州议长议员、新西兰怀特克里市议员、日本静冈县议长、意大利佛罗伦萨市议员的工作,阐述发展友好关系的重要性。积极利用新西兰怀特克里市市长鲍勃?哈维来访的机会,开展涉外敏感问题工作,希望他们支持我国在敏感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了国家、省、市领导的批示肯定。
不断加强友城间的经贸交流与合作。依托国际友城,在意大利、德国等组织实施了“2010欧洲?宁波周”活动的多项专题推介会,推进在工业设计、服装产业、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同时,通过友城商会、工业联合会等经济组织向我市商会和民营企业提供投资和贸易信息,促成日本长冈京市企业家在我市投资建立工进马达有限公司、挪威斯塔万格企业家在我市设立高科技企业孵化中心等经贸投资项目。不断加强友城间的文化交流。积极推动我市在法国鲁昂和奥地利维也纳新城举办“宁波文化周”活动,组织“十里红妆”剧组赴上述城市演出,与当地市民开展互动交流,积极宣传宁波地方文化,扩大我市国际影响力,为我市文化精品节目“走出去”奠定了良好基础。“宁波文化周”活动得到了省委宣传部部长茅临生的充分肯定。积极组织xx市代表团参加波兰比得哥什市文化节,组织xx市艺术代表团参加韩国大邱市民节,邀请波兰比得哥什民族歌舞团、摇滚乐团来我市访问演出,丰富我市人民文化生活。在德国比勒费尔德市和法国鲁昂市举办宁波风情图片摄影图片展,增进当地人民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了解。协助组织24名局级领导干部赴英国诺丁汉大学进行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研修。组织法国鲁昂、德国亚琛等友城专家来我市讲学。组织近20名医生赴德国亚琛、法国鲁昂等相关医院进行短期培训。
3、民间交流,不断丰富。发挥友城民间交流平台的作用,拓展对外民间交往渠道,丰富民间对外交往内容。先后接待全国友协副会长李建平和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秘书长李利国的来访,接待匈牙利匈中友协代表团、日本静冈县及宫城县日中友协代表团、意大利意中友协客人等友协代表团的来访。与马其他-中国友协、匈中友协、德中协会、奥中友协、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意中协会及南非开普敦省议会、埃及商会联合会、意中友好合作委员会等友好组织建立了密切联系。组织实施“人民友谊贡献奖”颁奖活动、施特劳斯金人像揭幕仪式、第二节国际大学生节等活动。协助组织cctv英语风采大赛、奉化弥勒文化节溪口高峰论坛、“外国友人看xx”等活动。组织市武术代表团、市中学生代表团分别赴日本交流访问,邀请意中友协专家来甬讲学,引进国外优质留学项目,为市民赴国外留学开拓渠道,协助宁波大学、市职业技术学院、市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开展对外交流。进一步完善友协理事联络沟通机制,组织友协理事赴xx省友协、xx市友协、xx市友协和xx市友协等进行学习考察,通过寄送《文化交流》、《宁波外事》等刊物加强日常沟通与联络,进一步调动友协理事积极性。
四、坚持规范有序,不断创新涉外事务归口管理和服务工作
1、积极完善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按照中央有关文件精神,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制止因公出国(境)旅游专项治理工作。继续执行党政人员因公出国计划审批与总量控制管理相结合的审批管理原则,做到有序审批、计划派遣、规范管理。全年共审批确认因公出国(境)2520批7265人次,其中党政人员出国1935人次,比去年同期出国(境)减少3.8%。加强因公出国(境)联席会议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外办四家联合审核机制作用,按照各单位职能共同审核把关。完善财政先行审核制度,对因公出国(境)党政团组实行硬约束。加强邀请函电的对口审核把关,对邀请函电实行再审核确认制度。加强出访热点国家(地区)党政团组的审核把关,加强党政出访团组人员、任务的对口审核把关,有效制止一般性考察团组。加强外事纪律教育工作,积极探索行前教育、事后监督等方面的新举措,编印《出国报告汇编》2期。按照中纪委、省外办要求,切实做好因公出国(境)有关数据的月报、季报、年报统计工作。积极探索优化审核审批程序,探索市政府举办大型境外活动审核及护照签证服务机制,确保境外经贸活动顺利举行。
2、积极做好全方位出国服务。根据外交部的统一部署,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领导以及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确保因公电子护照项目的立项审批、财政拨款、机房建设等工作顺利推进。根据外交部和省外办关于外事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服务的意见,为加快推动我市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提升外事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外事工作实际,提出我市外事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服务的实施意见,已由市政府办公厅发文转发全市。共办理因公出国(境)2931批7958次,其中因公签证2074批7023人次。积极发挥外事工作渠道优势,大力拓展代办因私签证服务力度,共代办因私签证4635批7839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4%和16.8%,较好地满足企业和市民的“走出去”进行经贸、文化、旅游等对外交流的需求。积极推进apec商务旅行卡的申办工作,为我市企业“走出去”提供便利,今年新增11人成功申领apec商务旅行卡,截至目前,我市共有75人申领apec商务旅行卡。严格按照外交部的有关规定要求,认真总结经验,在把好关的同时,积极服务企业在邀请客商、专家“请进来”方面的需求,办理邀请外国人来华邀请函电7082批10825人次。积极与xx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建立全面合作关系,不断优化领事认证服务,为外贸企业提供便利。截至目前,办理领事认证1877批3822份。不断加大翻译工作力度,做好各语种翻译业务,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做好涉外服务配套工作。共翻译各类外文资料2225批3473份。
3、积极做好外宣工作。切实加强我市国际形象推介,配合市委宣传部进行在甬外籍人员对宁波国际形象的认可度调查,联合xx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举办“在甬外籍人士与宁波国际形象论坛”。依法有效做好外国记者来甬采访的管理与服务,积极参与全市重要活动的涉外宣传及境外记者接待工作。全年共协调安排37批境外媒体来甬采访,涉及15个国家25家新闻媒体42名记者。组织各县(市)、区外办参加全省境外记者采访接待工作培训。做好《宁波画册》、《中国?宁波》(2010版)、《宁波荣誉市民》(第三期)等全市外宣品的英文翻译工作。
4、加强在甬外国专家和外籍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组织实施对在甬外国专家的慰问、表彰、协调和服务工作。积极组织“茶花奖”评选表彰工作和外籍荣誉市民候选人的推荐工作。今年共评选茶花奖6名,茶花纪念奖12名。经推荐,法国鲁昂宁波友好城市委员会主席勒马尚、意大利佛罗伦萨市原副市长高力荣获我市“荣誉市民”称号。举行新春民族音乐会,邀请在我市工作的近400名外籍专家及其家属参加。与市外经贸局、市妇联共同举办在甬境外女性庆“三?八”联谊活动,共有53名外籍及港澳台妇女参加。组织外专聘用单位代表队参加第二届天童国际登山比赛受到好评。在假日前期,通过书面通知、上门走访等方式,及时掌握外籍人员动态,强化各地区、各部门对涉外安全工作的重视和力度。
5、加强涉外案(事)件处置工作。积极会同市有关部门,推动涉外事件处置工作规范化操作,全年共妥善处理各类涉外案事件30余起。加强领事保护联动机制建设工作,建立健全领事保护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研究领事保护工作动态,制定应急预案,妥善处置10余起领事保护突发事件,认真做好外交部领事司和涉外安全司领导来我市调研接待工作。酝酿建立我市境外非政府组织(ngo)活动管理联席会议机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境外非政府组织在甬活动的服务和管理工作。
五、努力“创先争优”,不断创新机关各项工作
1、推动服务型、学习型机关建设。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市委“创先争优”活动的统一部署,按照千局万站优化服务环境、文明机关创建、民主评议机关、外商投资企业服务月等活动要求,努力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促进“外事为民”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工作作风的进一步转变、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外事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我办连续三次被授予“xx市级文明机关”荣誉称号,我办下属单位xx市国际交流服务实现蝉联省级、市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针对外事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和新要求,认真加强调研,切实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继《因公出国服务手册》、《涉外礼宾实务工作手册》之后,又形成了《涉外事(案)件处理操作手册》、《企业涉外服务指南》等业务性操作手册,进一步推动我市外事工作科学发展。
2、推动机关党建带群团建设。坚持把推进党建工作同推进外事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党建带工建、妇建、团建,以提高做好新形势下外事工作的能力为重点,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建设和谐外办。截至目前,全办共获得国家级表彰1项,省级表彰2项,市级表彰30项,共有35人次获得省、市级各类表彰。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按照“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的要求,创新方式方法,推进外事干部学理论、学知识、学业务,完成市委组织部的干部挂职锻炼工作和市外办中层干部试用期考察工作,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市人事局的统一部署,积极稳妥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注重在实践中加强干部能力锻炼,先后在外交部和兄弟副省级城市外办的配合下,圆满承办第十届全国副省级城市外办联席会议,配合外交部领事司在宁波顺利举办中法签证座谈会,配合省外办成功举办《xx外事年鉴(2011)》通讯员培训班。2011年工作思路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外事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牢牢把握主题主线的发展导向,牢牢把握“六个加快”的战略决策,牢牢把握破难促调、创新开局的工作基调,在“十二五”起好步、开好头,意义十分重大。为此,2011年我市外事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外事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顺应党委政府对外事工作的新要求和干部群众对外事工作的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围绕市委、市政府“六个加快推进”的总体部署,认真开展“思进思变思发展,创业创新创一流”主题活动,进一步提高外事“两个服务”能力,不断推动外事工作科学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适应形势变化,推动外事工作谋划再有新举措
1、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对外事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根据市领导的调整变化,适时调整市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争取召开市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我市外事工作新情况,部署外事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任务,不断争取市委、市政府对外事工作的领导。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对外事工作的重视的支持,使我市的外事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2、认真谋划外事工作的科学发展。按照十二五规划的新部署,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新要求以及我市作为对外开放综合试点城市的新目标,外事工作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进行认真思考,学习借鉴兄弟城市外事工作好的经验和做法,加强与计划单列城市外事工作的横向比较,积极谋划外事工作服务“两个大局”,特别是服务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措施。
3、开展县级外事机构建设调研。结合新形势对大外事工作格局的新要求,切实推进县(市)、区外事机构建设工作。把加强县(市)、区外事机构建设作为外事工作的重大课题,进行专题调研,为下一步机构改革争取有利条件做好参谋,使大外事工作格局不断完善和提升。
二、围绕重大活动,推动服务外交大局再有新进步
1、认真做好重要外宾团组来甬接待工作。积极抓牢后世博效应,争取更多的党宾国宾团组来宁波考察访问,洽谈经贸、文化等合作项目,进一步提升宁波城市形象和国际知名度。
2、精心筹划市领导出访工作。按照中央有关精神,认真做好市主要领导的出访服务工作,建立项目跟踪责任机制,确保市领导出访成果的落实。
3、切实加强与外交部、中联部、国港办等的联系。按照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主动加强与外交部、中联部、国港办、省外办的联系,积极争取对我市外事工作发展的支持。
三、突出服务经济,推动服务经济工作再有新进展
1、进一步谋划好2011年海外宁波周活动。突出重点,服务中心,办好境外宁波周活动,为开放型经济发展服务。不断拓展交流内容,创新活动举办方式,提高活动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和广泛性,加强部门联动,增强办会合力,推动活动取得实质性成效,做好后续信息跟踪服务,将海外“宁波周”打造为扩大我市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
2、进一步实施好外事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服务工作。继续按照外交、省外办和市政府关于外事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服务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市民营企业“走出去”实际,不断创新服务举措,丰富服务内容,确保我市民营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享受更多外事成果。
3、进一步发挥外事资源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友城资源优势,在保持双方高层互访的基础上,积极促进我市与国外友城在经贸、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人才培训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宁波国际化水平。通过举办市情介绍会、走访、参加驻沪总领馆举办的国庆日、协助部分外国驻华使领馆在甬举办各种活动等形式不断巩固良好合作关系,实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四、明确工作目标,推动友好城市工作再上新台阶
1、不断创新友城工作目标。按照全省友城工作会议的要求,继续紧紧围绕“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战略,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交往和友好城市工作新格局,推进友好城市工作可持续发展。不断拓展渠道,加大重点国家和重要区域的交往力度,力争实现每年新增加1~2对友好城市或友好交流城市,进一步优化友城布局。坚持重心下移,不断推动县(市)区的对外结好工作。按照全省千校结好计划,努力推动我市学校、港口、医院等对外结好。
2、不断推进友城间的实质性交往。一是组织好友城结好周年庆祝活动。二是组织好友城间的文化交流活动。重点是继续与市有关部门在友城组织“宁波文化周”活动,推动我市文化走出去,扩大宁波影响。三是组织好友城间的经贸交流活动。
3、不断推进民间友好交流。加强与全国对外友协、市有关部门的合作,广泛推进民间友好交流,积极组织市民进行各种对外文化交流、青少年交流等友好交流活动,增进人民友谊、推动双赢发展。促进和规范我市民间组织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认真做好市对外友协理事换届工作。
五、适应形势要求,推动涉外管理服务工作再上新水平
1、完善因公出国(境)管理与服务。继续执行党政人员因公出国(境)计划审批与总量控制管理相结合的审批管理原则,做到有序审批、计划派遣、规范管理。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出访管理,完善因公出国(境)的行前教育、事后监督等措施,提高因公出国(境)管理的成效。切实加强邀请函电的审核把关。
按照外交部的统一部署,积极争取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切实抓好因公电子护照项目的实施推进工作。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因公护照项目实施后的新情况、新要求,确保我市因公护照和签证工作顺利平稳过渡。
2、建立健全在甬涉外案(事)件管理工作机制。按照《xx市涉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要求,完善涉外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网络,加快形成分工明确、反应快捷的处置机制,增强全市涉外事件处置合力。建立健全在甬外籍人员管理和服务工作机制。根据全市社会管理综合试点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在甬外籍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在甬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工作机制。深入研究在甬境外非政府组织(ngo)管理可行性措施,协调、统筹境外非政府组织在甬活动管理与服务工作,促进与境外非政府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
3、加强境外宁波籍人员和机构安全保护工作机制建设。针对领事保护工作的新情况、新要求,加强领事保护工作,保护我市境外机构和人员安全。
六、实践创先争优,推动机关各项工作再出新成绩
认真开展好“思进思变思发展,创业创新创一流”主题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优化服务,推进工作。坚持把推进党建工作同推进外事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新形势下外事工作的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为主线,以开展实践好“创先争优”活动为重点,以创建“群众满意服务窗口”活动为抓手,深入推进第七轮文明机关创建工作,继续争创和巩固省级、市级文明单位荣誉,不断强化外事队伍建设和基层网络建设,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坚持以党建带工建、妇建、团建,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共同营造健康和谐的工作氛围,进一步推动我市外事工作科学发展。
第三篇:金融办全年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思路
金融办全年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我办在市委、市政府和XX市金融办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点,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组织、协调、服务职能,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优化创新思路,深化金融改革,拓展金融产品,完善金融服务,加大企业帮扶和不良贷款化解力度,为支持我市地方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金融保障。
一、2013年工作总结
受宏观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和XX市企业风险进一步加剧等重大因素的影响,我市经济金融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仍保持总体稳健的运行态势。截至10月末,全市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24家,机构网点185家,从业人员2936人。各项存款余额967.58亿元,比年初下降4.81%,各项贷款余额1007.45亿元,比年初增长3.21%;经批准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4家,月末贷款余额17.67亿元,开业以来贷款累计发放100.17亿元;民间借贷服务中心1家,借入借出登记5.28亿元(其中借出登记2.14亿元),累计成交1.44亿元,预计年末累计成交将达2亿元;民间资本管理公司1家,累计投资项目84个,投资金额3.53亿元;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1家,引入相关机构,服务32家企业。保险机构28家,其中财险公司18家,寿险公司10家,从业人员2200多人,保费收入14.49亿元;证券交易额729.81亿元,期货开户数258户,期货交易额2176亿元。
(一)扎实推进金融综合改革工作 1.加快地方金融组织建设
(1)延伸民间借贷服务中心试点。一是引导XX市民间借贷服务中心在虹桥镇设立乐清首家分支机构,有效实现服务延伸;二是协助联系速贷邦等5家中介机构以及众志担保、房地产评估所、农行、农合行、住建局、车管所等有关单位入驻中心,目前可办理机动车抵押贷款、房产抵押贷款、担保公司担保贷款等业务;三是引入人行征信系统,协调有关部门就中心开展农房抵押贷款、顺位抵押贷款等业务和征信查询等事项给予政策支持。
(2)扩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一是华仪小额贷款公司已正式营业;二是乐商回归企业乐清精实汽配有限公司发起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的申报材料已经XX市金融办转报省金融办,力争12月底前开业;三是在外乐清人企业厦门富承电子有限公司即将完成在乐设立公司的有关手续,计划以新设的公司作为主发起人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四是正泰小额贷款公司完成增资扩股,合兴小额贷款公司正在积极开展增资扩股有关工作,预计在12月底前完成;五是小额贷款公司2012年的扶持优惠政策落实已经财政等相关部门审核,年内将予以落实;小额贷款公司三年扶持政策已处于意见征求阶段,年内将出台。
(3)推进民间资本管理公司试点。引导东铁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开展业务创新,加强对项目投资的分析、评价,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降低投资项目资金风险,帮助一批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问题。稳步推进第二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的筹建工作,目前已确定发起人,筹建申报材料已报XX市金融办审核,年内将完成筹建并开业。2.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1)强化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全力打造小微企业融资综合服务中心。完成6家金融业企业进驻总部经济园(一期)的协议签订工作,引入光大银行、杭州银行等8家小微企业专营支行以及1家证券公司、1家保险公司,进一步提升金融领域服务水平。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和民间借贷服务中心各引进6家证券、投资等中介机构。引导XX市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与国泰君安、日本岗地集团大中华区公司、XX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等海内外著名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促进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与上海安罡投资公司合作,为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进行私募债融资提供服务。各类平台通过多种形式为1349家小微企业提供相关金融服务。通过“2013XX•台湾合作周”活动,向台湾企业家推介XX市金融招商项目“滨海新区台商总部基地”。(2)加快农村合作银行股份制改造进程。一是制定并上报XX乐清农村合作银行股份制改革总体方案,目前已获省金融办批复,正在准备申报材料,年底前完成改制并开业。二是充分发挥筹建工作小组作用,对筹建总体方案、打包股金处置、清产核资方案及结果、定向募股方案等重要事项进行协调。三是指导农合行依法开展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工作。四是完成增资扩股工作,资本净额超过27亿元。
(3)深化金融服务。一是继续推进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和中小企业专项信用贷款工作。截至10月末,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累计共74笔,保险金额2923万元;累计发放中小企业专项资金5.059亿,余额4200万元。二是开展中小企业票据服务公司试点工作。在乐清日报上发布了开展试点工作的通知,加大对意向申报企业的宣传和培训,严格准入条件和审核程度。目前,已确定中小企业票据服务公司发起人,正在筹备组建相关事宜。三是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推出“循环贷”、贷款无缝对接、不良贷款上划、拉长中小企业贷款期限等创新做法,支持我市实体经济发展。四是小额贷款公司创新推出农户联保贷款、妇女创业就业贷款和惠农贷款等新型担保贷款方式。3.优化地方资本市场培育
(1)加快有限责任公司转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一是分类推进,制定方案。根据企业股改的不同目的,分类推进企业股改工作。协调相关部门配合企业做好股改的可行性分析,制定股改方案,明确时间表和具体操作程序,加快股改。二是紧抓落实,跟踪服务。落实干部分片负责有关重点镇、街道的股份制改造工作。及时收集、梳理汇总股改企业反映的问题,协调相关部门予以解决,免除企业的后顾之忧。三是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整合各类券商、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资源,建立中介目录,形成竞争机制,为股改企业提供多项自由选择,从而降低成本。四是持续跟进,强化服务。对于已经成功股改的公司,在积极落实政府承诺的优惠政策的同时,督促企业强化内部管理、规范经营行为,使股改企业走上更加规范、更加科学的现代化发展轨道。截至10月末,100多家企业纳入了“企业股改信息库”,3家公司完成股改工作,3家企业完成在温州股权营运中心托管工作;13家企业启动股改。预计12月底前将累计完成20家股改任务数。(2)推进企业多渠道上市工作。开展拟上市企业调研,走访重点拟上市企业,汇总拟上市企业在上市过程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协调相关部门及时帮助解决,推进企业上市工作进程。目前,我市上市公司5家,国家证监会已受理1家企业上市申报材料;香港联交所已受理1家企业上市申请材料;另有13家企业被XX市金融办列入拟上市企业名单,5家企业申报XX市第5批拟上市企业。
(3)引导企业通过区域性股权交易平台挂牌。4家意向挂牌企业已经启动股改,力争12月底前完成2家企业挂牌任务。
(4)拓宽债券市场融资渠道。农行XX市支行作为主承销商,为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发行第四期5亿元短期融资券,累计金额20亿元。
4.加强地方金融组织监管
(1)建立健全地方金融服务中心相关规章制度和监管细则,明确分管领导和监管员工作职责和量化考核要求,采取每周一汇报、每月一总结等方式,及时分析问题,有力推动监管工作。
(2)加强现场非现场监管。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现场检查,督促地方金融组织规范业务流程和运作细则,建立健全登记信息保密管理制度、信息查询内部分级管理制度、业务考核及奖惩制度等。截至11月底,专项检查面达20%以上;推进非现场实时监管系统和备案登记系统等平台建设工作,建立报表报送考核制度,及时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强化监管和指导,及时防范风险。
(3)做好协调沟通工作。建立信息报送机制,做好新型金融组织月度和季度报表的上报工作。做好“温州指数”相关监测点的数据采集工作,已登记开展民间融资利率监测工作的企业有25家,按周报送采集的数据。
5.创新金融改革项目
(1)由中行XX市支行作为最大贷款份额(5.5亿元)的银团联合牵头行,正式启动签约乐清湾港区一期工程项目15.4亿元银团贷款并实现贷款投放。该笔贷款是今年以来XX市最大一笔固定资产项目银团贷款,也是XX市金融系统成功投放的首笔银团贷款。
(2)引导XX朗诗德公司全国首发“优先股”,计划筹集资金1.5亿元,预计年内将完成首批7500万元的认购目标。
(3)探索组建较大规模融资性担保公司。在XX日报上发布了引进主发起人的公告。目前,已初步确定主发起人,正在拟定一般发起人准入条件和评选办法,将向社会公开报名。
(二)深入开展企业帮扶和不良贷款化解工作
1.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建立企业风险化解协调会议制度和金融监管、金融审判联席会议制度,健全一周一动态汇报、半月一分析研判、每月一总结部署的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及时对经济金融形势进行分析研判,研究企业风险化解工作中的热点难题,以及重大金融纠纷案件的处置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全市共召开各类专题会议、协调会议100多次,成功协调企业银行债务金额10多亿元。
2.全面开展梳理排查。对排查中掌握的风险企业进行汇总梳理,建立帮扶处置科学评估机制,由企业帮扶组牵头,会同有关银行、担保企业,根据企业资产债务和生产经营状况,将风险企业分为帮扶类、关注类、处置类和破产类,针对不同类别,采取“齐步走”,综合各方力量,进行帮扶或处置。对有关单位或企业反映的风险企业案件,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所在镇(街道)进一步摸清、摸准、摸透企业风险状况,提出处置意见,由市企业风险化解协调会议会商后予以交办。3.加大风险企业帮扶力度。对于资可抵债且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成立专项工作组,采取“一企一组、一企一策”的方式,协调各方全力帮扶企业应对危机,引导企业主动承担担保责任、主动还贷,通过降低利率、平移债务,有效盘活不良贷款,同时,做好帮扶打击两手准备,一旦发现企业不积极主动配合、存在逃废债行为的,立即由帮扶转为打击。4.推进银行不良贷款化解工作。每月统计全市不良贷款清单,梳理不良贷款处置情况、预警企业新发不良苗头。对排查中掌握的风险企业进行分类汇总梳理,为化解工作提供信息支持。牵头各相关银行积极参与市政府帮扶困难企业和配合司法协调等各环节的工作,进一步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企业帮扶和处置不良贷款工作的职责,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采取清收、资产转让、向上级行划转、核销等手段化解不良贷款。经过艰苦努力,我市一批企业通过帮扶逐步走上正常经营轨道,一批企业通过快速处置保障了债权人利益最大化。目前,全市经济运行呈现积极向好的势头,工业强市创建取得了较好成效。
(三)金融招商引资成果丰硕
一是积极参加“世界乐清人大会”、“世界温州人大会”等各类金融招商引资活动,签约的精实小额贷款公司项目将引入资金6000万元。二是农村合作银行通过增资扩股引入在外乐商XX市轻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上丰集团有限公司等2家外部战略投资者共2.7亿元,原股东通过在外乐商企业增资4800万元,目前资金均已到位。三是华仪小额贷款公司引入资金6000万元(上市公司华仪电气出资额)。四是正泰小额贷款公司通过增资扩股引入资金3375万元(上市公司正泰电器增资额);五是厦门富承电子有限公司在乐新设的股份公司将引入资金1000万元。
(四)加强单位建设和内部管理
今年以来,我办以六型机关创建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了组织和管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效。
1.积极参加市委、市政府和上级金融办组织的各类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培训活动,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同时,还通过选调、社会招考等形式,充实加强了人才队伍。
2.狠抓工作的落实,提高行政效能。针对工作面大量广、任务重的实际,我办落实量化考核机制,狠抓各科室、地方金融监管服务中心的行政效能监察和督办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实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部署,做到工作有部署、有督查、有落实,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截至目前,各项工作均能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没有出现大的差错。
3.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单位上下班考勤制度、信息考核制度、请销假制度、保密制度等。积极参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各种活动,坚持“两个务必”,做到“五个力戒”,当好“六个表率”,坚持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做到干净做事,清廉从政。
4.其他工作。做好政务信息和调研材料的报送工作。截至2013年11月末,我办共报送各类信息简报37篇,被上级采用12篇,其中2篇被XX市政府办公室采用、1篇被省政府办公厅采用;向市领导报送企业风险化解工作专报15篇。积极组织并按时完成包括乐清县域金融**启示、乐清金融改革等专题调研。利用“中国乐清”网络平台,今年首次开设了金融办专栏,并增设了金融理财栏目,及时上传更新信息。
二、2014年工作思路
新的一年,金改任重道远,企业资金链、担保链风险仍将存在,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根本导向,正视困难,迎难而进,以破解“两多两难两化”为根本任务,着力搭平台、建机制、攻改革、强管理、优服务,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和金融风险化解工作,确保金融、经济、社会协调平稳健康发展。
(一)加大金改力度,推进金融组织和产品创新
1.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加强拟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建设,创造条件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挂牌上市,打造上市企业乐清板块。引导上市公司运用定向增发、配股、增发新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债券、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再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动我市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企业在“新三板”或者XX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分别通过定向发行股票、可转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等方式和利用股权、债权及其他权益类产品进行融资。继续推进中小企业改制规范,提升企业融资能力。
2.探索金融服务新产品。鼓励地方金融机构加大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引导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积极向上级行争取资金、授信管理等倾斜政策,并通过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满足合理资金需求。引导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围绕“支农支小”工作要求,合理把握贷款投放总量,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创新保险产品的服务领域,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推动责任保险拓面。加快证券、期货等业务创新步伐。3.大力推进新型金融组织创新发展。深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民间借贷服务中心等新型金融组织试点工作,引导新型金融组织探索业务创新,提升发展质量。进一步完善民间借贷备案与信息查询平台,强化征信服务等职能,丰富业务类型,实现增值服务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配合温州完善“温州指数”编制发布体系,及时提示和防范金融风险。
4.推动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小微企业融资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入驻总部经济园,做好已签约金融领域企业进驻总部经济园的相关协调工作。积极整合各类金融资源,利用现代、完善、高效的信息网络以及流程化的后台操作系统,为资本和项目、资本和企业、资本和市场、资本和资本提供专业化、标准化的对接服务,致力于打造现代化的投融资平台,完善信用平台建设。
5.强化政策和制度保障。加大对金改项目的政策支持力度,特别是在企业股改、新型金融组织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为金改各项工作顺利提供政策保障。定期召开会议商讨研究金改的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对改革项目进行分类梳理。强化多方联动,明确责任,扎实推进,形成合力。
(二)加强地方金融组织监管,维护经济金融稳定
1.健全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制订出台融资备案管理实施细则,加强事前监管和过程监管。加大新型金融组织监管力度,促进规范经营。加强地方金融监管队伍建设,完善地方金融非现场监管系统,结合现场检查等专项活动,加强对监管对象的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审核、存储和加工,初步形成立体式地方金融监管新模式。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拓展信用信息资源共享的范围,加强对地方金融业的运行分析和金融风险监测。
2.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协调银行业金融机构向上级行争取宽松的信贷政策和债务处置权限,探索推行资产简易快速处置新办法。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采取现金清收、期限调整、资产重组等多种手段加速化解不良贷款。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主办行为主,牵头各相关银行积极参与市政府帮扶困难企业和配合司法协调等各环节的工作。鼓励各类资产管理公司参与不良贷款处置。加强企业风险防范和诚信教育宣传,坚决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营造打击高压态势。强化信访稳控化解和舆情引导控制,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类次生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企业风险化解工作调研和经济金融形势分析。
第四篇:街道全年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计划
街道全年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计划
一、2013年主要工作总结
2013年,青阳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全市“五城同创”的总体思路和“深化项目落实年”、“三产跃升年”、“城市管理年”等工作部署,坚持以“争一流、抓重点、带社区、保民生、促和谐、增活力”为主线,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稳定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目标任务,荣获全市镇(街道)绩效评估第一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第一名、全省文明单位“三连冠”、全省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等荣誉。
(一)助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全年实现财政收入11.15亿元,比增1.15%,其中本级收入5.26亿元,比减10.36%,中央级收入5.88亿元,比增14.29%。限额以上批发零售销售额125.72亿元,比增56.9%,限额以上住宿餐饮营业收入4.84亿元,比增24.9%,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3.08亿元,比减2.3%。全社会固定投资10.41亿元,比增28.6%,其中工业投资1.39亿元,比减49.2%。
1、深化服务“二次创业”。落实党政领导挂钩联系企业制度,引导企业通过技术研发、更新设备、精益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扶持企业做大做强。鑫泰公司引进新型设备,年增产值1500万元。佳亿公司扩大生产规模,年增产值3000万元。普斯特公司购置先进生产线,预计年增加产值1亿元。落实各项惠企政策,2013年利郎公司税收增值返还奖励1700万,中石化化工销售(XX)有限公司税收增值返还奖励700万。落实“即征即奖”房产税、土地税奖励政策,共计3批次73家企业,其中4家已兑现奖励金共46.5万元。
2、推进园区转型升级。洪山文创园转型迈出实质性步伐,引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服装研究所等34家设计机构及141名设计师,业务范围基本涵盖晋江鞋、服、食品包装、制伞等产业,通过开设晋江设计网“淘设计”板块等形式,与100家以上的本地制造企业达成设计服务对接。国家纺织服装质检中心晋江分中心、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晋江分院、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晋江办事处等“国字号”科研机构相继入驻洪山文创园,XX市工业设计与时尚创意协会和XX市电子商务协会先后入园办公,园区成功协办2013“海峡杯”XX(晋江)工业设计大赛,入选了省级文化产业园区。
3、加快发展楼宇经济。新增注册资金百万元以上商贸企业246家,注册资金25.13亿元,其中兴证战略创业投资企业、万泰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浩盈进出口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注册资金上亿元。宝龙写字楼、明鑫、五洲、长成发、万兴、夜视明等商务楼宇相继建成,明鑫财富中心已招商29家,引进XX省首家民间借贷登记中心,浦发银行、厦门银行、泉州农商银行相继入驻。陈村金融广场建设全面启动,主体工程完成招投标,已有包括银行、保险、证券、期货等66家各类型金融机构意向入驻。
4、扎实抓好项目建设。2013年“深化项目落实年”重点项目25个,总投资99.51亿元,完成投资18.48亿元,完成计划投资额的125.78%,被评为全市“深化项目落实年”投资组织先进单位。其中,陈村金融广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8亿元,完成计划投资的360%。玉云企业总部大楼、宝马公司企业大楼、彬辉企业大楼、恒兴酒店二期工程、金郎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大楼、德盛制衣企业大楼、洪山文创园首批企业改造等项目超额完成投资计划。
(二)突出城建提速,城区环境持续优化
以晋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级生态市为契机,全面推进“美丽社区”、中心城区园林绿化、基础设施和生态景观建设,持续推进关键节点和重要区域改造,提升宜居环境。
1、加快片区改造建设。落实属地责任,积极稳妥地推进罗裳片区青阳区域征迁前期工作,入户率达100%。在45天动迁期限内,完成和平路拓改工程项目签订房屋221幢、完成率97.89%,签订空地27宗、完成率75%,腾空房屋205幢、完成率90.71%,拆除房屋148幢、完成65.49%。梅岭组团青华片区回迁工作基本完成,高霞新天地南片安置区、陈村片区安置房和宝龙城市综合体等项目主体建筑陆续封顶,兴隆路小区完成土地招拍挂。
2、强化环境整治提升。配合完成市区江滨路、华光路等路面“白改黑”工程,东华街、泉安路等主要道路立面整治相继竣工验收。开展“全民动员、绿化晋江”活动,重点做好“四旁四地”见缝插绿及晋江一中、洪山文创园等景观提升工程,完成绿化面积27亩。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创建,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完成洪宅垵屠宰场搬迁,实施青华、锦青、高霞等社区部分排污管网改造。出台《青阳街道环卫保洁工作绩效考评办法》,推进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实现全覆盖。
3、推进“美丽社区”建设。出台《社区运转保障经费补助方案》、《“美丽社区”项目建设补助方案》,全年累计投入社区运转补助资金160万元。集中推进49个社区建设项目,完成永福里“爱心援助站”、普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青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大楼开工建设。9个社区完成“十个一”服务设施配套,陈村、象山社区公共服务配套用房建设纳入罗裳片区改建项目统筹安排。阳光社区被确定为全市“美丽社区”建设示范社区,青华、青新社区被列入候选社区,霞行、青新社区被评为全市城乡建设示范社区。
4、提高城市管控水平。加大对承包清洗小广告的责任考评,签订“门前三包”责任状6000余份。强化城市管理,完善阳光路、帝豪广场等夜市管理,对市区主次干道的店外经营、占道经营、乱拉挂宣传布条、乱张贴进行重点整治,共查处占道摊点和店外店1059宗,乱设广告牌922宗,查扣灯箱广告牌657宗,查处“滴、洒、漏”车辆369辆次。加大“两违”查处力度,实行24小时巡查,共组织93场次拆除行动,拆除违章建筑171宗,面积约13000平方米。
(三)完善民生保障,社会事业协调并进
把教育、住房、社保等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和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作为重点,统筹协调,加快推进,社会文明水平进一步提高。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以创建“教育强市”为契机,致力做强“学在青阳”品牌。组织投入3600多万元,完成晋江一中改扩建工程,第二实验幼儿园、第二实验小学第二校区和艺术实验幼儿园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崇德小学、凤垵小学成立校董会,分别筹资220万元、180万元,青阳教育发展基金会累计筹资达1.55亿元。晋江一中、晋江侨中联合办学及第二实验小学“一校两区”探索产生良好效果。晋江一中高考取得佳绩,本一上线率47.2%,提升6.3%,本二上线率96.97%。南区中学“七率”位列全市前茅,一级达标上线率屡创新高。晋江一中通过“省校园文化先进校”验收,中和中心小学获评“省素质教育先进校”,青阳中心幼儿园被评为省示范幼儿园,各中小学、幼儿园师生750多人次获得市级以上奖励。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青华等11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完善升级,陈村、永福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加快建设,实现全覆盖。扩大低保覆盖范围,现有低保户224户452人,低保比例1.28%。2013年新农保参保14101人,参保率90.4%,新农合参合35136人,参合率99.74%。帮助群众解决住房问题,批准危房翻建43户,申请廉租房32户。完善特困人员帮扶,按每人每月400元标准聘请家政服务公司为10名孤寡老人提供每月不少于4次的上门服务。实施“春风计划”、“四帮四扶”,重点帮扶困难家庭8户,其中自主创业1户、助学7户。筹建青阳街道爱心慈善基金会,已认捐600多万元。
3、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完成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目标任务,街道机关荣膺省级文明单位“三连冠”,阳光、青新社区参评省级文明社区。建立街道、社区两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全覆盖。深化移风易俗,完善居规民约,大力倡导“文明餐桌”。扎实开展“道德讲堂”建设,积极参与“身边好人”评选,组织265人次参加无偿献血。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收缴非法出版物约600本,光碟约2000张。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宣传,成立街道农民体育协会,广场舞健身、灯谜会、南音演唱会等大众化文体活动蓬勃开展。
4、扎实开展计生工作。推动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新建XX、XX及XX市3个流动人口协作点。开展“生育关情暖冬行”,投入15万元慰问计生家庭452户。实施“生育关怀幸福家庭”项目,投入23.78万元为494名农村二女扎、独女家庭父母投保重大疾病保险。兑现奖扶政策,帮助4户二女户解决住房难题,资助4户计生贫困母亲发展生产,帮助5户计生贫困母亲申请计生小额贴息贷款。加大“两非”打击力度,破获4起非法胎儿性别鉴定案件,抓获7名犯罪嫌疑人。2013人口出生率16.06‰,政策符合率84.94%,出生人口性别比114.13:100,较好地完成市下达的责任指标要求。
(四)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安定稳定
以社会管理创新为抓手,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百日攻坚”等专项行动,努力构建安定稳定的社会环境。
1、探索社会管理创新经验。全面开展社区戒毒、社区矫正工作,巩固东片、中片、南片三个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负责辖区内135名吸毒史人员的管控和13名社区戒毒康复对象的治疗,接收刑释解教人员154名。在阳光、永福里、青新社区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基础上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13个社区共划分55个网格,按照“一格一专员”标准,配齐网格管理员及电脑设备,已录入人口10347人,录入地理标志信息1478份,入户核查1303户,服务群众316次,处理各类事件323起。协助物业小区建立业主委员会,探索“人户分离”的社区管理模式,理顺商品房小区与原社区之间管理和服务上的重叠,破解“入户难”、“入学难”。
2、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全年累计投入综治经费430余万元,加强巡逻队伍及硬件设施建设。完善视频监控网络,社区网络与派出所平台实现全面联网。组建由13名民警及50名协警组成的巡逻中队,挂靠青阳公安派出所运作,为127名社区巡逻队员配发服装、装备,实行统一指挥调度。全年共立刑事案件3379起,同比下降6.2%,其中“两抢一盗”案件1823起,同比下降8.5%。深化“平安先行”创建,评定平安先行社区4个、平安先行企业4个、平安先行校园7个。深入开展“百日攻坚”行动,共破获刑事案件137起,批捕78人,劳动教养7人,荣获XX市社会稳定综合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先进集体称号。
3、积极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构建“大调解”体系,成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联动中心,加强信访预警。认真做好国庆、各级“两会”等重要、敏感时期的信访化解和社会稳控工作,落实社青及对越参战人员稳控措施。认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市长专线交办件,及时将落实情况反馈给举报人。全年共协调处理各类信访件175件,开展主要领导接访22场,接访群众25批次,受理信访事项15件,当场解决11件。全面开展企业用工排查,进一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及时化解劳动纠纷,累计调外劳资纠纷352起,涉及金额116万元。
4、强化安全生产隐患整治。积极创建“安全社区”,进一步深化“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扎实推进“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加大“三合一”场所、“住宿与经营合用场所”整治力度,2013年共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37次,检查企事业单位3159处,发出整改通知书2014份,关闭取缔违规生产经营场所51处,工商处罚54起,罚款8万元,公安处罚11起,罚款15.5万元,行政拘留8人次。
(五)夯实基层组织,干部队伍更具活力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推进基层组织、干部队伍、党员队伍建设。
1、推进学习型、服务型街道建设。开展“增强忧患意识推动长远发展”大讨论,召开座谈会7场次,收集意见建议108条。依托“青阳大讲堂”开展党员干部培训,参训1200余人次。坚持周一机关干部学习例会制度,组织股级干部参加“晋江干部学堂”48人次。开展党员流动远教活动,展播12场次,观看党员、群众600余人次。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推行“一站式”政务审批,开展“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提升服务水平。推行“开放式民主生活会”,增强班子的“兼容”、“纠错”和“升级”功能,2012年整改落实情况测评满意率达100%。开展领导干部“四下基层”活动,每人挂钩1名困难职工、1名拆迁困难户、1户“春风计划”特困家庭、1名重点户。探索党代表工作室运行机制,每月10日、25日开放,组织党代表按时驻室接访党员、群众,收集意见建议。
2、完善党员干部队伍管理机制。实行股级干部民主推荐、竞争上岗和后备干部票决制度,增强干部选拔工作透明度。完善社区干部绩效考评,落实激励约束措施,促进社区“两委”、社区工作者积极履职、务实做事。在全市率先实行发展党员计生、综治、纪检、行政执法多部门联审制度,严把“入口关”,全年发展党员32名,转正66名。落实党员“十必访”制度,重新确认上报困难党员33名,组织慰问72人次,发放慰问金49400元。
3、延伸提升“135”机制,实施“领头雁”示范工程。推荐阳光、洪宅垵、象山等3个社区的党组织书记为“领头雁”工程培育对象。以阳光、青华为试点推进社区大党委运行机制,全面整合辖区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通过结对共建提升基层党建活力。投入40余万元建设阳光社区党建展馆,被确定为全市廉政文化建设精品工程。探索建立社区党支部(党委)、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四位一体”运行机制,破解管理难题。推行“六要”工作法,全面推行党务公开标准化,阳光、青华社区被确认为全市示范点。
4、加强提升非公企业党建水平。新组建2个非公企业党支部,筹备成立洪山文创园、青阳商会党支部。制定实施《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活动经费若干补助办法》,全年补助企业党建经费6.9万元。完善街道职工服务中心建设,扎实开展“面心实”活动,街道工委会被推荐参评“全国示范乡镇(街道)工会”。实施“菁才先锋、服务创业”工程,评选“菁才先锋”17名。重新筛选、聘用10名非公企业党务干部,指导利郎党支部开展“奉献you我,时尚先锋”活动,帮助达发党支部实施“跨区域党员远程教育培才工程”。
5、推进惩防体系和党风廉政责任制建设。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扎实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制定75项防控措施,修订完善12项配套制度。加大违纪案件查处,2013年立案6起,查处违纪党员6名,其中3名被开除党籍。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一律取消不符合规定的会议、活动、接待,杜绝公款购买月饼券、购物卡等行为,强化公务用车管理,从严控制人员外出,2013年各项费用支出同比下降21.84%。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街道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经济持续增长压力增大,产业转型还不够快,三产发展层次偏低,结构还不合理,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规模偏小,楼宇经济发展缓慢,商贸发展水平不高;二是部分项目建设进度滞后,高霞新天地北片区商业地块、江滨特色文化街区、利郎时尚创意产业园、崇德商贸广场等项目仍未开工建设;三是城市化水平低,社区发展不平衡,功能不够完善,无法满足跨越发展的需要,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仍然不足,中心市区集聚能力偏弱;四是社会安定稳定形式严峻,街道流动人口多、流动性强,社会治安、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历史遗留问题仍然较多,维护社会稳定压力大,等等。
第五篇:市政府外事办2010年工作思路
2010年的主要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
(一)工作思路:
2010年,我市外事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工作目标,充分发挥优势,搭建平台,服务发展,努力提高科学办外事的能力和水平,更好服务于中央总体外交和地方经济社会事业,为推动自贡“三个
发展”、在川南经济区次高地建设中加快发展做出贡献。
(二)工作目标:
(一)服从于中央总体外交,当好市委、市政府的参谋。地方外事工作是中央总体外交的组成部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央总体外交政策。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要确保及时向市委、市政府传递新的国际形势和外交策略,为市委、市政府涉及外事方面的决策提供意见、建议,把好外事政策关。
(二)服务于自贡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围绕我市招商引资、文化旅游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等全局工作,利用好第十六届国际恐龙灯贸交易会、十一届西部博览会等平台,组织开展各种对外经贸交流活动;充分发挥外国驻川、渝领事机构和我市常驻外籍客商、专家等的作用,推动我市对外招商引资和经济合作;在省外办和省友协的统一领导下,继续加大对外选派研修生工作力度,为培养我市经济、农业等各条战线的技术人才提供服务。
(三)服务于自贡充分对外开放合作。积极保持与俄罗斯、法国、美国等外国地方政府的联系,回应其对我市的友好关注,深化交流合作,推进国际友城工作;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办法,支持有实质任务的团组、对外开放合作和重要经贸招商活动的团组出访;高度重视、认真准备市级领导出访工作,通过高层出访推动自贡的对外开放和经贸合作。
(四)进一步规范外事管理。因公出国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计划、审批工作更加规范、快捷,确保无违反外事纪律的情况发生;加强境外非政府组织和外国记者管理;妥善处理涉外案件,为我市“走出去”的企业机构、劳务人员等的海外安全提供保护,营造良好的涉外环境。
(五)加强外事队伍的建设。加强外事干部的学习和培训,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学习其他地市州出国管理、国际友城等的先进经验;认真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市重要政策和文件精神,学习外事、外语知识,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