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密码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2 07:36: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堂密码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堂密码心得体会》。

第一篇:课堂密码心得体会

读《课堂密码》心得体会

下冶一小 卢丽霞

本书主要从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的生成性、教学情景等方面,通过一些好的、差的案例来阐述了如何才能上好课,怎样的一节课才能真正符合新课改要求。这本书很好地解决了教师的困惑。下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我读本书的一些感受。

一 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教学实际上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这里的教育活动不仅仅指教师的教,还包括学生的学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必须从三方面入手:

1.教师的教

教师在备课之前必须了解学生的基础,备课时要吃透教材,弄清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及时调控师生的作用,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课堂教学焕发主动、自主、探索的活力。在教学中,教师用肯定和奖励的评价方法,妙用竞争方法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课堂教学“活”起来。

2.学生的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勤于多问。学生只有自己会思、会问、会学,才有可能与别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学生个体的潜力得到发挥时,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除此之外,学生要敢于实践。通过实践,借助一定的操作技能,使主观见之于客观物质世界,使之在实践中完成学习过程。

3.师生互动

课堂上师生之间除了认知信息的交流外,还有情感交流。良好的情感交流能够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下学习。

二 课堂的生成性

1.抓住契机──做有效生成的催发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从宏观课程的观点看,课堂中的各种因素:教师本人、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中的各种信息,都可看作是宝贵的教学资源。而师生在围绕着教学内容展开的真情互动中,相互启发,相互感染,相互促进,从而求知的欲望被激发,情感的闸门被打开,思维的火花被点燃。这样,师生间的互动对话的过程可以催发、生成许多教学契机。对于动态的数学教学资源,教师要善于抓住并加以利用,从而使课堂充满活力。学生在课堂上有灵感出现,有智慧的火花迸发,要把它转化为可生成的资源,需要教师敏锐地加以捕捉、放大。否则,契机稍纵即逝,而且无法复制。

2.做生成信息的提炼者

教师在真情呵护学生纯真、稚嫩的童心,积极诱导学生使他们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的同时,必须加强引导,及时调控,充分发挥教师“参与者、组织者、指导者和激励者”的作用,为“生成性资源”定向导航。在课中准确洞察学生心灵的秘密,敏捷地捕捉学生在课堂稍纵即逝的变化;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见机而作,适时调整。而不能随波逐流,要有拨乱反正的胆识,要有取舍扬弃的智慧,要在课堂上不断锤炼,炼就一身扬沙拣金的提炼功夫,使学生能在活而不乱、趣而不俗、新而不谬的空间里畅所欲言,自由放飞,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拓展延伸──做生成资源的拓展者

新教材中提供了一些思考题,可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在教学时要适当地将教材进行拓展、延伸、给学生一片新的天地。这样可以有效地开拓学生的思路,增长他们的见识,培养他们求异思维与创新能力。

三 教学情景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教学正是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艺术。在教学中创设生动的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以积极的态度主动探索。良好的教学情景能充分调动学生。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是提高教学实效的一条重要途径。作为教学活动组织者的教师应有对教学内容的多种理解和认知,尊重学生认知能力的不同,以情景创设的多样性去实现学生不同的学习选择,以多样的交互去激活学生的主动性,提供学生多种学习的起点和多条学习的路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也将不断优化教学情景使学生达到最佳的情绪状态,让他们的潜在智能、创造性充分获得发展.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而课堂教学是我们达到此目标的有效途径。怎样使课堂更为有效,我想《课堂密码》会给你正确答复。

第二篇:课堂密码心得体会

《课堂密码》心得体会读了周彬老师的《课堂密码》一书,犹如给自己的心灵注入了一股清泉,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课堂,更为重要的是今后的课堂教学又有了新的指引。《课堂密码》从打造“有效课堂”、营造“有趣课堂”、塑造“有序课堂”、课堂中的“学生”、课堂中的“教师”五个方面打开“课堂困惑”之门。让我深深感觉到:莫把课堂只当课堂;莫把课堂只当教学;莫让课堂止于安静。以学生为师,在学生的心灵中教书,既愉快又有成就感;以同事的课堂为友,会尊重同事的劳动成果,更乐意向同事的课堂学习。不是把听课、评课当作一项任务,而是希望能够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才能发现课堂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整本书紧密围绕我们的课堂教学,针对课堂教学中的一些问题,通过一些好的、差的案例来阐述了如何才能上好课,怎样的一节课才能真正符合新课改要求,向我们阐述了实用的教育理念。

教育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每位老师一个漫长的教与学的旅程,需要多少次的心路历程才能够积淀一点智慧,激发一种感悟,开拓一片视野。可见,《课堂密码》一书是周彬老师对自己课堂教学的一次深度思考与剖析。从周彬老师的身上,我感受到了很多。下面结合本书与自己的工作实际,我就以感受最深的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

一、用宽容为教育开路

看完此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周教授在第四辑课堂中的“学生”中的第二点“用宽容为教育开路”。周教授说:“面对一群调皮的学生,你是惩罚他们,还是表扬他们?”调皮肯定是不对的,学生也不应该调皮。从道理上讲,当然惩罚学生。可是,惩罚真的可以消除学生的调皮吗?有多少调皮的学生没有接受过惩罚呢?在教育实践中,被惩罚次数越多的学生,往往越有胆量去调皮;越是调皮的学生,被惩罚的次数往往越多。所以,虽然不敢说惩罚会导致学生更加调皮,但也无法证明惩罚可以消除调皮。教育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知道调皮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相信绝大多数调皮的学生早就意识到了调皮是错误的。教育真正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消除调皮行为,而惩罚并不能达到这个目的。站在学生那面,就意味着并不是去纵容他们,而是接受学生的现状,理解学生的现实。意味着教师既不可能直接改造学生,也不可能替代学生,而是做学生的欣赏者与鼓励着。教育一个人,并不是让你去改造他,而是让你去塑造他。改造是站在学生的对面,挑出学生身上的刺与不足,然后再为学生嫁接上美丽的花朵,塑造是站在学生的那面,通过发掘学生身上的潜力,改进学生身上的不足,从而在学生身上培育出美丽的花朵。” 看到周教授说的这段话,我感触很大。不由得让我想起自己曾经读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孩子在赵老师上课没收了他的脸谱纸牌后写下了:“赵老师你不得好死”的纸条。赵小华老师从“举报人”手中拿到这张纸条时,显得非常平静。她把这个已经吓得瑟瑟发抖的孩子叫到办公室。出人意料的是,赵老师不但没有大发雷霆,而且还为孩子耐心地纠正错字,因为孩子把“得”写成“的”,把“好”写成“号”了。她让孩子把写错的字写三遍,然后,依旧平静地告诉这个孩子:“其实每个人都是要死的,或早或晚都会死,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活着的时候不好好的读书,到死的时候就会后悔。你还小,有些话你可能还听不懂,以后你会明白的。你可以回教室去上课了!”结果,这个孩子满脸泪水,连连说道:“对不起,赵老师。”读了这个故事,我被赵小华老师的一颗宽容的心感动了。宽容是金,它是一名教师必备的德行,它来源于老师对学生的热爱。这种宽容之爱,让老师走进学生的心田,理解他们,爱护他们,能让孩子们走进老师,听之信之,身心健康地成长。

宽容是高山,它能容下鲜花,也能容下荆棘;宽容是大海,它能容下江河,也能容下小溪;宽容是丝丝春雨,它能融化顽固的冰层,唤醒沉睡的爱心。尊重学生的独特之处而能有一种兼容之心,是一种宽容;承认学生的长处而常怀赞赏之意,是一种宽容;了解学生的过失的起因,并给予原谅,常留信任之心,是一种宽容;体察学生的痛苦和难处,而抱有同情之心,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是一种宽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多给学生一次宽容,你就能多开心窗一扇,就能拥有一份生活的温馨,收获一份成功的喜悦。

二、深陷课堂教学的“忙碌之井”

周彬老师指出:“有的人一生都很忙,也显得很聪明,但最终却一事无成”;有的人一生过得悠然自得,也显得很平实,却还能成上几事。”这种现象现实生活存在不少,本人颇有同感。书中谈到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现在给你一个桶,让你把细沙、沙砾和石块装进桶里,目标是装得越多越好。有两种装法:一种是

先装细沙,再装沙砾,最后装石块;另一种是先装石块,再往石块的缝隙处填沙砾,最后向桶里倒细沙。第一种装法自然是只能装细沙,于是石块被打碎为沙砾,沙砾又风化为细沙,于是有着装不完的细沙;第二种装法总是能够把石块装些进去,还能够有效地把沙砾和细沙一起装入。这就告诉我们,在分配有限的时间时,不但要看到眼前的事,还要看到那些虽然离我们较远,但对我们影响甚大的事。虽然这些事不会对我们产生直接的影响,但对我们后续的影响却是无限的。当然,很多人会为自己选第一种装法辩护,我沙都装不完怎么可能去装石块呢?这就等于说,我们穷得连房子都买不起,那有钱投资呢?我看完这段话,也是有这样的想法:我沙都装不完怎么可能去装石块呢?但静下心来思考,我的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有时推脱自己的教学任务忙,其他工作忙,哪有时间看书呢?但是在今天这个时代,一个不投资的人自然是买不起房子,一个不再看书的人,什么信息都没有,必然会在每堂课中都处于挣扎状态。要上好一堂课是非常容易的,但要每堂课都上好却是非常困难的。是不是每堂课都上好了,学科教学就肯定搞好了呢?如果课堂之间是割裂的,而且每堂课都是很精彩,那么学生反而会因过度的课堂刺激而丧失对学科教学的整体把握;如果课堂之间是有机整合的,哪怕课堂略有缺陷,也不失整堂课教学的有效性。所以,从课堂教学能力向学科教学能力的转变,需要课堂教学经验在量上的积累,但更需要教师学科教学能力在质上的突变。前者需要教师潜入课堂教学之中,后者需要教师跳出课堂教学。教师忙,这是公认的。如果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学会合理安排事务的重要性,也许我们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密码》这本书,作者从方方面面讲述了课堂上成功的密码,我想,它会让我们在一线的教师的职业生涯上受用一辈子的。它让我们对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有更为清晰的把握,对课堂教学本身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是我们一直寻找指导我们课堂教学的密码。我想,如果能让我的学生置身于生命化的课堂,学生定会如沐浴春风而乐此不疲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会反复地研读《课堂密码》,解读其中密码,让自己的课堂成为“学生有序、教师有趣”的场所。

第三篇:课堂密码心得体会

《课堂密码》心得体会读了周彬老师的《课堂密码》一书,犹如给自己的心灵注入了一股清泉,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课堂,更为重要的是今后的课堂教学又有了新的指引。《课堂密码》从打造“有效课堂”、营造“有趣课堂”、塑造“有序课堂”、课堂中的“学生”、课堂中的“教师”五个方面打开“课堂困惑”之门。让我深深感觉到:莫把课堂只当课堂;莫把课堂只当教学;莫让课堂止于安静。以学生为师,在学生的心灵中教书,既愉快又有成就感;以同事的课堂为友,会尊重同事的劳动成果,更乐意向同事的课堂学习。不是把听课、评课当作一项任务,而是希望能够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才能发现课堂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整本书紧密围绕我们的课堂教学,针对课堂教学中的一些问题,通过一些好的、差的案例来阐述了如何才能上好课,怎样的一节课才能真正符合新课改要求,向我们阐述了实用的教育理念。

教育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每位老师一个漫长的教与学的旅程,需要多少次的心路历程才能够积淀一点智慧,激发一种感悟,开拓一片视野。可见,《课堂密码》一书是周彬老师对自己课堂教学的一次深度思考与剖析。从周彬老师的身上,我感受到了很多。下面结合本书与自己的工作实际,我就以感受最深的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

一、用宽容为教育开路

看完此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周教授在第四辑课堂中的“学生”中的第二点“用宽容为教育开路”。周教授说:“面对一群调皮的学生,你是惩罚他们,还是表扬他们?”调皮肯定是不对的,学生也不应该调皮。从道理上讲,当然惩罚学生。可是,惩罚真的可以消除学生的调皮吗?有多少调皮的学生没有接受过惩罚呢?在教育实践中,被惩罚次数越多的学生,往往越有胆量去调皮;越是调皮的学生,被惩罚的次数往往越多。所以,虽然不敢说惩罚会导致学生更加调皮,但也无法证明惩罚可以消除调皮。教育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知道调皮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相信绝大多数调皮的学生早就意识到了调皮是错误的。教育真正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消除调皮行为,而惩罚并不能达到这个目的。站在学生那面,就意味着并不是去纵容他们,而是接受学生的现状,理解学生的现实。意味着教师既不可能直接改造学生,也不可能替代学生,而是做学生的欣赏者与鼓励着。教育一个人,并不是让你去改造他,而是让你去塑造他。改造是站在学生的对面,挑出学生身上的刺与不足,然后再为学生嫁接上美丽的花朵,塑造是站在学生的那面,通过发掘学生身上的潜力,改进学生身上的不足,从而在学生身上培育出美丽的花朵。” 看到周教授说的这段话,我感触很大。不由得让我想起自己曾经读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孩子在赵老师上课没收了他的脸谱纸牌后写下了:“赵老师你不得好死”的纸条。赵小华老师从“举报人”手中拿到这张纸条时,显得非常平静。她把这个已经吓得瑟瑟发抖的孩子叫到办公室。出人意料的是,赵老师不但没有大发雷霆,而且还为孩子耐心地纠正错字,因为孩子把“得”写成“的”,把“好”写成“号”了。她让孩子把写错的字写三遍,然后,依旧平静地告诉这个孩子:“其实每个人都是要死的,或早或晚都会死,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活着的时候不好好的读书,到死的时候就会后悔。你还小,有些话你可能还听不懂,以后你会明白的。你可以回教室去上课了!”结果,这个孩子满脸泪水,连连说道:“对不起,赵老师。”读了这个故事,我被赵小华老师的一颗宽容的心感动了。宽容是金,它是一名教师必备的德行,它来源于老师对学生的热爱。这种宽容之爱,让老师走进学生的心田,理解他们,爱护他们,能让孩子们走进老师,听之信之,身心健康地成长。

宽容是高山,它能容下鲜花,也能容下荆棘;宽容是大海,它能容下江河,也能容下小溪;宽容是丝丝春雨,它能融化顽固的冰层,唤醒沉睡的爱心。尊重学生的独特之处而能有一种兼容之心,是一种宽容;承认学生的长处而常怀赞赏之意,是一种宽容;了解学生的过失的起因,并给予原谅,常留信任之心,是一种宽容;体察学生的痛苦和难处,而抱有同情之心,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是一种宽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多给学生一次宽容,你就能多开心窗一扇,就能拥有一份生活的温馨,收获一份成功的喜悦。

二、深陷课堂教学的“忙碌之井”

周彬老师指出:“有的人一生都很忙,也显得很聪明,但最终却一事无成”;有的人一生过得悠然自得,也显得很平实,却还能成上几事。”这种现象现实生活存在不少,本人颇有同感。书中谈到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现在给你一个桶,让你把细沙、沙砾和石块装进桶里,目标是装得越多越好。有两种装法:一种是

先装细沙,再装沙砾,最后装石块;另一种是先装石块,再往石块的缝隙处填沙砾,最后向桶里倒细沙。第一种装法自然是只能装细沙,于是石块被打碎为沙砾,沙砾又风化为细沙,于是有着装不完的细沙;第二种装法总是能够把石块装些进去,还能够有效地把沙砾和细沙一起装入。这就告诉我们,在分配有限的时间时,不但要看到眼前的事,还要看到那些虽然离我们较远,但对我们影响甚大的事。虽然这些事不会对我们产生直接的影响,但对我们后续的影响却是无限的。当然,很多人会为自己选第一种装法辩护,我沙都装不完怎么可能去装石块呢?这就等于说,我们穷得连房子都买不起,那有钱投资呢?我看完这段话,也是有这样的想法:我沙都装不完怎么可能去装石块呢?但静下心来思考,我的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有时推脱自己的教学任务忙,其他工作忙,哪有时间看书呢?但是在今天这个时代,一个不投资的人自然是买不起房子,一个不再看书的人,什么信息都没有,必然会在每堂课中都处于挣扎状态。要上好一堂课是非常容易的,但要每堂课都上好却是非常困难的。是不是每堂课都上好了,学科教学就肯定搞好了呢?如果课堂之间是割裂的,而且每堂课都是很精彩,那么学生反而会因过度的课堂刺激而丧失对学科教学的整体把握;如果课堂之间是有机整合的,哪怕课堂略有缺陷,也不失整堂课教学的有效性。所以,从课堂教学能力向学科教学能力的转变,需要课堂教学经验在量上的积累,但更需要教师学科教学能力在质上的突变。前者需要教师潜入课堂教学之中,后者需要教师跳出课堂教学。教师忙,这是公认的。如果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学会合理安排事务的重要性,也许我们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密码》这本书,作者从方方面面讲述了课堂上成功的密码,我想,它会让我们在一线的教师的职业生涯上受用一辈子的。它让我们对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有更为清晰的把握,对课堂教学本身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是我们一直寻找指导我们课堂教学的密码。我想,如果能让我的学生置身于生命化的课堂,学生定会如沐浴春风而乐此不疲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会反复地研读《课堂密码》,解读其中密码,让自己的课堂成为“学生有序、教师有趣”的场所。

第四篇:课堂密码心得体会

《课堂密码》心得体会读了周彬老师的《课堂密码》一书,犹如给自己的心灵注入了一股清泉,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课堂,更为重要的是今后的课堂教学又有了新的指引。《课堂密码》从打造“有效课堂”、营造“有趣课堂”、塑造“有序课堂”、课堂中的“学生”、课堂中的“教师”五个方面打开“课堂困惑”之门。让我深深感觉到:莫把课堂只当课堂;莫把课堂只当教学;莫让课堂止于安静。以学生为师,在学生的心灵中教书,既愉快又有成就感;以同事的课堂为友,会尊重同事的劳动成果,更乐意向同事的课堂学习。不是把听课、评课当作一项任务,而是希望能够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才能发现课堂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整本书紧密围绕我们的课堂教学,针对课堂教学中的一些问题,通过一些好的、差的案例来阐述了如何才能上好课,怎样的一节课才能真正符合新课改要求,向我们阐述了实用的教育理念。

教育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每位老师一个漫长的教与学的旅程,需要多少次的心路历程才能够积淀一点智慧,激发一种感悟,开拓一片视野。可见,《课堂密码》一书是周彬老师对自己课堂教学的一次深度思考与剖析。从周彬老师的身上,我感受到了很多。下面结合本书与自己的工作实际,我就以感受最深的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

一、用宽容为教育开路

看完此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周教授在第四辑课堂中的“学生”中的第二点“用宽容为教育开路”。周教授说:“面对一群调皮的学生,你是惩罚他们,还是表扬他们?”调皮肯定是不对的,学生也不应该调皮。从道理上讲,当然惩罚学生。可是,惩罚真的可以消除学生的调皮吗?有多少调皮的学生没有接受过惩罚呢?在教育实践中,被惩罚次数越多的学生,往往越有胆量去调皮;越是调皮的学生,被惩罚的次数往往越多。所以,虽然不敢说惩罚会导致学生更加调皮,但也无法证明惩罚可以消除调皮。教育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知道调皮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相信绝大多数调皮的学生早就意识到了调皮是错误的。教育真正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消除调皮行为,而惩罚并不能达到这个目的。站在学生那面,就意味着并不是去纵容他们,而是接受学生的现状,理解学生的现实。意味着教师既不可能直接改造学生,也不可能替代学生,而是做学生的欣赏者与鼓励着。教育一个人,并不是让你去改造他,而是让你去塑造他。改造是站在学生的对面,挑出学生身上的刺与不足,然后再为学生嫁接上美丽的花朵,塑造是站在学生的那面,通过发掘学生身上的潜力,改进学生身上的不足,从而在学生身上培育出美丽的花朵。” 看到周教授说的这段话,我感触很大。不由得让我想起自己曾经读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孩子在赵老师上课没收了他的脸谱纸牌后写下了:“赵老师你不得好死”的纸条。赵小华老师从“举报人”手中拿到这张纸条时,显得非常平静。她把这个已经吓得瑟瑟发抖的孩子叫到办公室。出人意料的是,赵老师不但没有大发雷霆,而且还为孩子耐心地纠正错字,因为孩子把“得”写成“的”,把“好”写成“号”了。她让孩子把写错的字写三遍,然后,依旧平静地告诉这个孩子:“其实每个人都是要死的,或早或晚都会死,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活着的时候不好好的读书,到死的时候就会后悔。你还小,有些话你可能还听不懂,以后你会明白的。你可以回教室去上课了!”结果,这个孩子满脸泪水,连连说道:“对不起,赵老师。”读了这个故事,我被赵小华老师的一颗宽容的心感动了。宽容是金,它是一名教师必备的德行,它来源于老师对学生的热爱。这种宽容之爱,让老师走进学生的心田,理解他们,爱护他们,能让孩子们走进老师,听之信之,身心健康地成长。

宽容是高山,它能容下鲜花,也能容下荆棘;宽容是大海,它能容下江河,也能容下小溪;宽容是丝丝春雨,它能融化顽固的冰层,唤醒沉睡的爱心。尊重学生的独特之处而能有一种兼容之心,是一种宽容;承认学生的长处而常怀赞赏之意,是一种宽容;了解学生的过失的起因,并给予原谅,常留信任之心,是一种宽容;体察学生的痛苦和难处,而抱有同情之心,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是一种宽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多给学生一次宽容,你就能多开心窗一扇,就能拥有一份生活的温馨,收获一份成功的喜悦。

二、深陷课堂教学的“忙碌之井”

周彬老师指出:“有的人一生都很忙,也显得很聪明,但最终却一事无成”;有的人一生过得悠然自得,也显得很平实,却还能成上几事。”这种现象现实生活存在不少,本人颇有同感。书中谈到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现在给你一个桶,让你把细沙、沙砾和石块装进桶里,目标是装得越多越好。有两种装法:一种是

先装细沙,再装沙砾,最后装石块;另一种是先装石块,再往石块的缝隙处填沙砾,最后向桶里倒细沙。第一种装法自然是只能装细沙,于是石块被打碎为沙砾,沙砾又风化为细沙,于是有着装不完的细沙;第二种装法总是能够把石块装些进去,还能够有效地把沙砾和细沙一起装入。这就告诉我们,在分配有限的时间时,不但要看到眼前的事,还要看到那些虽然离我们较远,但对我们影响甚大的事。虽然这些事不会对我们产生直接的影响,但对我们后续的影响却是无限的。当然,很多人会为自己选第一种装法辩护,我沙都装不完怎么可能去装石块呢?这就等于说,我们穷得连房子都买不起,那有钱投资呢?我看完这段话,也是有这样的想法:我沙都装不完怎么可能去装石块呢?但静下心来思考,我的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有时推脱自己的教学任务忙,其他工作忙,哪有时间看书呢?但是在今天这个时代,一个不投资的人自然是买不起房子,一个不再看书的人,什么信息都没有,必然会在每堂课中都处于挣扎状态。要上好一堂课是非常容易的,但要每堂课都上好却是非常困难的。是不是每堂课都上好了,学科教学就肯定搞好了呢?如果课堂之间是割裂的,而且每堂课都是很精彩,那么学生反而会因过度的课堂刺激而丧失对学科教学的整体把握;如果课堂之间是有机整合的,哪怕课堂略有缺陷,也不失整堂课教学的有效性。所以,从课堂教学能力向学科教学能力的转变,需要课堂教学经验在量上的积累,但更需要教师学科教学能力在质上的突变。前者需要教师潜入课堂教学之中,后者需要教师跳出课堂教学。教师忙,这是公认的。如果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学会合理安排事务的重要性,也许我们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密码》这本书,作者从方方面面讲述了课堂上成功的密码,我想,它会让我们在一线的教师的职业生涯上受用一辈子的。它让我们对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有更为清晰的把握,对课堂教学本身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是我们一直寻找指导我们课堂教学的密码。我想,如果能让我的学生置身于生命化的课堂,学生定会如沐浴春风而乐此不疲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会反复地研读《课堂密码》,解读其中密码,让自己的课堂成为“学生有序、教师有趣”的场所。

第五篇:《课堂密码》心得体会(定稿)

读《课堂密码》心得体会

太平小学马小强

根据学校统一安排,我认真学习了教育学博士周彬先生的作品《课堂密码》一书,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打造“有效课堂”;营造“有趣课堂”;塑造“有序课题”;课堂中的“学生”;课堂中的“教师”。

对待课堂,现在最响亮的口号就是“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正是这句话,成为不少老师不懈努力的动机。我们在静下心来想这句话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在实践这句话的时候,会不会忽略学科的整体性呢?上好了每一堂课是不是就意味着孩子就能够学好这个学科。往往效果并不会有我们教师预期的那么好。所以如何处理好课题和学科的关系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我们需要有序,但又不能用权力和体力去管制学生。“我们需要成绩,但却不能从学生身上抢成绩;我们需要趣味,但又不能偏离学科来讨好学生;当我们不再用要什么就取什么,看不惯什么就改什么的心态来行事,而是尊重学生,尤其是学生的生活,尊重同事的课堂时,才肯呢过在有序的课堂中获得乐趣,在有趣的的课堂中获得成绩。”基本上所有的老师都是抓紧课堂上的40分钟时间,每天都为孩子们的学业而努力中,但是读到这里,我才明白孩子们的成绩并不是老师在努力就能够得到的。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需要用到因材施教。书中提到,因材施教至少有两个前提:一是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掌握学生的学习潜力与学习现状;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掌握的学生信息为原则,而不受其他原则的干扰。这两点对于我们来说是比较难实现的,我们不能与孩子们生活在一起,就连上课的时间也只有

每次40分钟时间,在课堂上也有每天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同样的内容也许大多数的孩子可以掌握,但对于个别孩子来说还是会有困难的,但是作为老师,我们也只能努力的拉着孩子继续学习。正如书中所说,因材施教是一个美丽的教育理想,但越是美丽,对孕育它的条件就越苛刻。

教学进度和学习接受度是课堂效率的重要保障。文中提出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并不是看课堂教学过程如何,而是看课堂教学产生的学习结果如何。不管课堂教学过程多么丰富多彩,多么受学生欢迎,如果学生对教师讲解的内容难以理解,难以接受,那么这堂课也是低效的。不管老师上课讲了多少知识,也不管是怎么讲解知识的,最终的判断标准应该是学生接受了多少知识。从上面这个公式可以看出课堂效率等于教学进度与学习接受度的乘积。两个因数都达到最大的时候,乘积就是最大的。因此要让课堂发挥最大的效率,肯定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努力和投入,教师一味地加快教学进度而不顾学生的学习接受度,或者学生只管个人的学习接受度而不顺应教师的教学进度,都很难让课堂效率最大化。

从“一个人在学习学科知识”的立场出发,就意味着必须把学生当作是一个整体的人来对待,这样可以在以下3个方面来加强学科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力。第一,学科教师要全面爱护与关心学生。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科成绩,还要关心学生的总成绩;不仅要关心学生的总成绩,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状况。师生关系的前提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师生关系缺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心与爱护,师生关系本身也就不复存在。如果连师生关系都不复存在,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活动也就无从谈起。“亲其师

信其道”讲的也就是这个道理。第二,教师要力求让“书面化的学科知识”生活化。学生是生活中的人,他对书面语言的理解与使用还需要锻炼,他对文字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很薄弱,而书面化学科知识的最大弱项在于,它的表达方式是书面语言而非口头语言,使用的是抽象思维而非具象思维。因此,学科知识生活化的过程,就是教师把学科知识从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从抽象逻辑转化为具象逻辑的过程。第三,要从学生的知识原点出发,引导学生走到学科知识的终点。教材所呈现的学科知识并不是对学生的初始要求,而是对学生学完教材后的最终目的。如果我们用最终目的去要求初始学习的学生,往往会吓跑了学生。

在教育广度上,教师教学生,是专业教练教业余选手而非专业选手。当专业教练教专业选手时,可以把专业选手描述成是“一个学习学科知识的人”。可是,对于学生来说,尽管学习是他们的专职工作,但在众多学科中喜欢上哪门学科,致力于哪门学科,并没有强制性的限制,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把学生称为业余选手,把他们描述成是“一个人在学习学科知识”。而专业教练教业余选手,第一步是如何吸引这些业余选手,以便让他们在专业学习这条路上更愿意走下去。只有他们愿意走下去了,才有机会发挥专业教练的专业价值。两相对比,专业教练教专业选手,走的是专业深度的道路,教学广度对他们的要求并不太高;专业教练教业余选手,就得先走教学广度的道路,因为教学广度是教师推进专业深度的前提与手段。

教师只有从对学科知识的过度关注中走出来,才可能以“人”的身份与学生交流,而不是以“学科知识”或者教材代言人的身份与学生交流。学生更愿意向一个“人”学习,而不愿意

向死板的、平面化的、抽象的教材学习。如果教师以“学科知识”或者教材的代言人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中,那么他也势必会获得死板、平面化与抽象的形象。

在《课堂密码》一书中有很多的道理都值得我们去慢慢深思,慢慢品味。在教育的道路上也许我们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在工作中,我们就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知识来引领我们的成长。

下载课堂密码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堂密码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堂密码》心得体会

    根据学校统一安排,我认真学习了教育学博士周彬先生的作品《课堂密码》一书,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打造“有效课堂”;营造“有趣课堂”;塑造“有序课题”;课堂中的“学生”;课堂......

    读《课堂密码》心得体会

    读《课堂密码》心得体会 学习了《课堂密码》一书,感受颇深,就像文中讲到:走近课堂,既不远离课堂,也不走进课堂,才发现课堂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对于文中讲到关于课堂管理方......

    课堂密码读书心得体会

    《课堂密码》读书心得2013年6月蟠龙小学教师龚云辉前段时间,阅读了培育室推荐书目《课堂密码》。这本由教育学博士周彬编写的书,开本并不像流行小说那样大,封面也平淡毫不起眼,......

    课堂密码

    2.学得好,还要考的好我们在学习与粗纯知识的时候,有没有为日后提取和使用他们而考虑哪? 一.从“知识储存”向“知识提取“的转变 考试前教师生怕有什么知识点没有讲给学生听,学生......

    课堂密码

    《课堂密码》读后感 曾贤 读了《课堂密码》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它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帮助, 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新的理念。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

    课堂密码

    读《课堂密码》有感 在寒假期间,我读了《课堂密码》一书,本书就像是解开课堂现象的密码,透视出了掩藏在课堂背后的谜团,指导着教师对自己的课堂实践,指导着教师如何有效的提高课......

    《课堂密码》读书心得体会[5篇模版]

    《课堂密码》读书心得体会(精选3篇)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课堂密码》读......

    课堂密码心得体会(共五则范文)

    读《课堂密码》心得 兴隆镇中心小学 李晓明 作为一线教师,一方面课程改革对我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考试仍然是社会和上级对我进行教学质量评价的最重要的依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