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主学习模式
“自主参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山西省大同市实验小学 王文敏
学生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主体,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尝试建立的“自主参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是指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知识、发展智能、完善人格。
一、模式产生的背景
我近几年来听了大量的语文课,发现比较成功的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学生的参与率高、参与度深、参与面广。但是这样的课毕竟是少数。
对此现象,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近几年来,小学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情况有所改善,究其原因是教师在课堂上加大了语言文字训练的份量,即教师的训练意识在增强。但是语文教学中的“三个为主”原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还得不到充分贯彻,课堂上训练的全过程是由教师控制的,理解教师为主导是重“主”而不重“导”,教学过程大多是学生的被动参与,被动接受的过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事实上,很多语文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总是站在“教”这个角度去设计每一个环节,试图用自己的教去代替学生的学,应付学生的考,而不置换一下角色,当作学生想一想:这篇课文我要学什么?怎样学?如何学得更快?„„忽略学生的自主参与,一味加大课堂上的训练量,将课文拆成零散的部件,不加品味地读、填、问、抄、背,其实是变相的填鸭式教学,是教师的急功近利行为。鉴于此,着眼于学生的身心、智能的健康发展和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我尝试建立了“自主参与”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二、模式的指导思想
模式的指导思想简言之就是: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人人都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
1、在参与中获得知识。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参与动手、动口、动脑,完善他们的语文基础知识结构。通过读,能背诵课文,积累语言材料;通过思,能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品味文章的思想内涵;通过记,能消化吸收课文中的字、词、句、段、篇等知识要素。
2、在参与中发展智能。语文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获得充分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我的教学模式不仅要讲授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在参与中完善人格。参与是一个人生存的一种基本能力。“课堂教学对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引自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的确,对小学生进行长期的、正确的参与行为训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对他们将来形成良好的生活工作态度、道德情感、社会责任感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参与作为一种行为方式,存在于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参与作为一种人格品质,完善于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因此,参与过程本身就包含着一系列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要求。我的教学模式意图使学生在自主参与的同时,学会知识、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存,最终能主动发展。
三、模式的基本特征
“自主参与”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点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模式的构建不单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更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同时还要体现模式比较鲜明的个性特征。基于以上观点,我将模式的基本特征用下图来表示:
教师活动特征:导入激趣—导读提示—导引点拨—导情设境—导标反馈—导练拓展
学生参与特征:唤起参与—自读质疑—精读评议—披文入情—自我小结—举一反三
认知动态过程:认知准备—整体感知—深入理解—情感内化—理性加工—巩固运用
当然,这模式的上述特征只反映教学中各环节的基本关系,具体到每一篇课文或每一节课是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因时而异的,可作适当的调整。
四、模式的操作程序
1.导入激趣。语文课的课前导入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形象、多样、新颖、简洁,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驱动学生的学习需要。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善于运用电教媒体、实物、挂图、范读、游戏等手段,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参与的欲望,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产生良好的教学心态和学习心态,心理准备充分,做到“课伊始,趣亦生”。如执教《林海》一课前,我将《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的投影片和《林海》一文的投影片重新组合成连续抽动片出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既获得了视觉上的满足感,又感性地认识了兴安岭“岭多、林广、花艳”的特点。
2、导读提示。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在整体上让学生初步感知全文,了解课文内容,引导、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的导读提示非常明确: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如在教学《趵突泉》一课时,我的学生回答了:①我知道了大泉纯洁、活泼、鲜明,小泉多而且比大泉有趣;②我不知道课文为什么说“只有自然才有这样的力量”。③我还想知道这大泉为什么叫“趵突泉”。„„这些问题有的是重点,有的是难点,有的学生可以自行解决,有的则成为老师讲授新知的切入点。此环节适合各个层次的学生,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使学生沉浸于主动探求新知的愉悦之中。
3、导引点拨。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先精心设问,让学生“碰壁”、“遇险”;接着组织课中评议,并适时点拨;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中理解,理解再读,品评课文的语言美、结构美、思想美,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动积累,运用语言。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我挑选了学生自提的一个问题设疑:为什么把邱少云比作千斤巨石?在评议中,有的说:“巨石太重不动,邱少云还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有的说:“石头本身是不会发出声音的,邱少云也没发出一声呻吟。”更有一个同学说:“巨石是烧不化的,邱少云也是烧不化的。”这个同学的发言立即遭到其他同学的反驳,认为邱少云在烈火中肯定会被烧化。一阵深思之后,我发话了:“邱少云的身体是会被火烧化的,但是他的什么不会烧化呢?”“精神。”有一位同学很快领悟到了,令其他同学恍然大悟。
4、导情设境。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进入课文角色,创设情境,带着学生一起去体验文章所表达的感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这种感情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因素。如在教《凡卡》一文读到“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这句时,我创设了一个想象情境,让学生遐想凡卡甜蜜的希望实现了的情景,再把学生拉回现实中来,让学生在这希望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中体验作者同情凡卡的悲惨命运,憎恨当时的黑暗社会的感情,并引导学生将其内化为“爱憎分明”的情感因素。
5、导标反馈。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依据课前的既定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理性加工,自我小结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所用的学法,并将结果反馈给老师,培养学生学习新知的能力。如在学习《泊船瓜洲》一诗后,我引导学生逐步小结出学习古诗的方法:抓字眼—解诗题;想意境—明诗意;反复读—悟诗情。
6、导练拓展。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依据目标设计有层次、多形式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顺向迁移。如教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后,我让优生全文仿写,中等生和后进生进行段落仿写,结果人人都能完成当堂练习的任务,我也能当堂评价。课后,我还布置学生去图书室查阅有关小兴安岭的书籍,更多地了解小兴安岭。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的课堂教学水平、教学效益都在不断提高。学生也很喜欢听我的语文课,学习语文的能力提高很快。
“自主参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山西省大同市实验小学
王文敏
第二篇: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初探
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初探
摘要: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在自主学习模式倡导下不断要求进步,让学生变成一个自主学习者,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的语文学习中,让自己的学习方式有了新的活力,学生有自己清晰明确的认识,并且丢自己的语文学习负责。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反省,在不断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合理调整。关键字:自主学习、模式探究、总结
一、自主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任务,要求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根据这一方针,2001年7月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阐述课程的基本理念时,更进一步地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求“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自主学习被放在了首位。
语文界已有教师关注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学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用的教学模式。如钱梦龙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指导思想。“主体”、“主导”、“主线”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概括:“学生为主体”是我们考虑问题的基点,“教师为主导”是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条件,而“主体”和“主导”的关系又辩证地统一在一个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结构之中。综观许多优秀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凡卓有成效的教学设计,无不体现着“三主”的教学思想。自读课、教读课、作业课、复读课是较为合理的基本课式。“四式”实际上是四种不同的训练形式,是指四种“课型”。简要地说,“三主”是组织语文教学过程的指导思想,“四式”是体现这个过程的基本程式;而教学效率的提高,则取决于教师正确的“导”和学生主动的“读”。据此,钱老师把他的这种方法叫做„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简称“语文导读法”。
还有魏书生先生的“课堂六步教学法” 现代教学力求使学生在一定条件下,用最少时间去争取学习的最好效果。为了探索更好的课堂教学结构,魏书生创立了六步教学法:
1、定向。确定本节课的学习重点。魏书生教学的重点是由学生提出的。
2、自学。学生自学课本,独立思考,自己解决问题。保证各类学生都有所得。
3、讨论。学生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记下来,前后左右四人一组互相讨论。
4、答题。分组讨论仍没有解决的问题,提交全班解决。
5、自测。学生根据定向内容,拟出一组十分钟的检测题,自测、互测,抢答。
6、自结。学生口头总结本节课的过程和学习收获。在六步教学法中,突出强调的是自学。
另外陈钟梁的“问题教学法”、洪镇涛老师的“语文教学八字法”等,都就激发学生学会学习做了不少努力,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他们的探索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应试教育的烙印,学生的“自主”也只能是一种“带着镣铐的跳舞”,现在,当我们的课程改革进行到第八次,当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的时候,当前所未有的挑战摆在我们的面前的时候,我们要想抓住这时代赋予的机遇,弥补前人的遗憾,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成长,成为具有独立人格,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人,就没理由不把这场学习的革命深人下去。而相关的研究已经进行到什么程度,具体到语文学科,学生如何自主学习,教师又在其中起到何种作用,这些问题没弄清,实行起来就难免有偏差,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此予以重视,展开深人的探讨,力求使课程改革的观念深人人心,措施切合实际,使改革的步伐迈得更快些、更扎实些。
什么样的学习才是自主的学习?近几年阐述得比较完整的当属齐莫曼的定义。他认为,当学生在元认知、动机、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为了进一步解释什么是自主学习,齐莫曼还提出了一个系统的自主学习的研究框架,分别从六个方面说明了自主学习的实质:自主学习的动机是内在的或自我驱动的;学习的方法是有计划的或已经熟练达到自动化程度;自主学习者对学习时间的安排是定时而有效的;他们能够意识到学习的结果;他们对学习的物质环境是敏感的,并能够随机应变;他们对学习的社会环境同样保持着敏锐的感觉。
二、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经过两年来的不断探索和实践, 笔者精心设计了符合学生实际、切实可行的初中语文 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的模式。基本教学流程如下: 设疑激趣
自主探索
质疑问难
拓展延伸。现概述如下:
(一)、设疑激趣, 唤起学生阅读期待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教师应独具匠心地设计一些激疑性、探究性、迁移性、发散性问题, 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 为 自主学习作充分的心理与智能准备。让学生在我要学习意识的强烈驱动下, 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情境之中。在此教学环节, 创设、营造一个愉快、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每一个学生喜爱学习, 这就要求教师以真挚饱满的情感投入教学, 以感染、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录像、音乐等手段, 为学生创设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 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开启他们的情感闸门, 使他们在课一开始就集中注意力, 形成最佳状态。例如, 在学习何为的《音乐巨人贝多芬》这篇课文时, 我先播放钢琴曲命运交响曲的片断, 用音乐的强大震撼力感染学生, 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陶冶学生的情操, 激发他们想了解此曲子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 启发学生思维
语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创造问题情境和条件, 提供辅导材料, 通过学生多种感受和经验,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在这个步骤中, 教师既是学生活动的示范者, 又是一名普通的学习者;教师要善于调查研究, 善于启发引导。当学生思维断裂时, 要引导衔接;学生思维散乱时, 要帮助梳理;学生思维堵塞时, 要进行疏导;学生思维模糊时, 要适当点拨。通过观察和检测, 准确把握学生探索中出现的问题, 并正确归因。
学生是学习生活的主体, 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 进行探索。让学生在自学讨论中充分享受 我能做出来, 我能讲给别人听, 我能与别人争论, 我能自己总结归纳等成功的喜悦。例如, 在学习《黔之驴》一文时, 我先组织学生自学课文, 设置几个能初步感知课文的问题: 驴的外表有哪些特征? 驴有哪些习性? 作者主要写了它们哪个方面的习性? 学生经过紧张的自学与思考, 回答相当积极, 能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且从中获得科学知识, 提高了从文中筛选有用信息的能力。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 我让学生对于勒叔叔的形象发表看法。有说他是浪荡子, 有说他是有点良心的, 有说他值得同情的, 有说他是令人厌恶的。讨论中我始终深入到学生中间, 密切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变化, 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正确把握于勒的典型性格及作品的深刻主题。
(三)、质疑问难, 加强学法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交流中去感受, 去发现问题, 让学生将自己对文本的困惑或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 通过教师的提示点拨、启发引导, 通过师生的交流与对话, 使问题得到解决。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搜集教学反馈信息, 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引导学生解决疑难, 提高思维与表达能力。提示点拨。当学生在 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了问题、疑难, 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拨, 从而使教与学形成一种相互协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我认为, 教师的提示点拨要紧扣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在学生不懂或似懂非懂处, 在学生忽略而与教材重点、难点关系紧密处给予适当的点拨。例如, 我们在学习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时, 学生往往很难理解。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这句话, 此时教师就应给予提示, 使学生对作品的背景有所了解, 让学生明白此处是作者对荒谬思想的讥讽。引导质疑。爱因斯坦曾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或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之处, 故意地弄出错误来, 让学生发现错误, 提出纠正的建议, 教师 坚持错误, 学生据理力争, 最后在事实胜于雄辩的情况下, 让学生尝到争论胜利的喜悦。这种师生争论的过程, 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例如: 我们在学习《斑羚飞渡》时, 我故意指出只有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才能激发潜能, 这是一条规律。学生经过学习、思考、探索, 认为这并不是绝对的, 经过争论, 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从而使学生对课文的主题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在此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表扬敢于提问的学生, 不管问题大小、价值如何, 都应给予鼓励。其次, 创造条件教给方法, 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四)、拓展延伸, 发展能力
教师精心设计一些典型的、具有开放性和发散性的练习, 包括观察、表达习题等, 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通过口头的、书面的表达和动手操作表达等方式, 帮助学生及时整理、归纳有关知识, 使之系统化, 并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 在学习文言文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归纳重点的文言知识, 学习现代文后可以做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迁移性的课外阅读训练等。如在学习李森祥的台阶时, 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文中的父亲在你的心中树起了怎样的形象, 此情此景你想对你的父亲说些什么呢? 引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唤醒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达到了迁移的目的。布鲁纳认为: 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在语文教学中, 我运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重视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 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为学生创设最佳学习的精神状态, 鼓励学生大胆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如何加强初中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所谓 “自主学习”,就是 “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 ”的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自学、质疑、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获得语言文字综合训练的阅读实践活动。它的核心是启迪学生的思维 ,从而达到主创造性的学习。它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 ,并觉得富有挑战性 ,感觉到自己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 ,使学习过程有情感的投入 ,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有效地促进自身的发展 ,是真正有效的学习。那么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笔者在实践层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创设融洽、和谐的自主学习环境
课堂是教学的双边活动的主阵地 ,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实现主体性教学和培养创新精神的基本前提。托兰斯研究表明 ,创造性儿童往往因教师不能理解支持他们的思想而隐藏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从而对他们的创造性产生了严重的抑制作用。因此 ,教师尽最大努力创设一个充满关爱、平等自主、尊重个性的学习环境 ,支持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为创造性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语文教师要创设具有 “人文 ”特色的课堂硬环境 ,语文学科知识的人文性和学习过程的互动性很强 ,其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语文课堂学习环境的优化。语文教师还要营造 “人性化 ”的课堂软环境。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参与式自主学习,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情理交融 ,心灵交汇 ,充满 “人性 ”的精神环境。语文教师要重新定位师生角色 ,进行角色转换 ,塑造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注意沟通师生情感 ,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 ,要特别重视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精心设疑 ,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布鲁纳认为 ,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 ,要求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强调要自我思考和探索事物。因此 ,学生的自主学习,绝不是那种放任自流的自我领悟 ,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它能指明学生正确的学习目标 ,点燃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 ,触动学生思维交流的情感。如何设疑的研究就十分重要。1.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的迁移和拓展来设计问题、提出问题 ,既不能脱离课本教材 ,又要联系生活实际 ,不但能激发学生参与探讨问题的兴趣 ,而且也能使课本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 ,有效地延伸课堂教学。2.因材施教。设疑要注意难易的梯度 ,既能保护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他们分享学习的乐趣和成功 ,又能激发优秀生的求知热情 ,让他们体验学习的艰辛与挫折。如在教学《背影》一文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本文叙述的中心事件是什么 ?(车站送别)(2)中心事件发生的背景又怎样 ?(祖母去世 ,父亲失业 ,家院狼藉 ,典质还债 ,借钱办丧事)(3)中心事件最感人的一幕是什么 ?(买橘的背影)为什么 ?(学生自悟)(4)文中 “我”的几次流泪流露出什么感情 ?(5)体会父亲的质朴语言所蕴涵的深情。联系自己父母的平时话语 ,感悟其中的蕴意。学生通过自读 ,第一至第三题的前半题是大部分学习能够独立解决的 ,这也就完成了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 ,第三题的后半题至第五道题的前半题是课文内容的重点与难点 ,通过小组讨论 ,合作探究 ,来理解课文中父子情深的主旨。第五题的后半题是课文内容的延伸 ,通过自我交流 ,要让学生明白父母的爱是无微不至的 ,需要细细地咀嚼 ,要学会感恩。这节课或朗读,或解答 ,或讨论 ,或点评 ,或总结 ,既发展了学生的自主性 ,又启发了学生的参与性。
(三)、教给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埃德加 ·富尔所著的《学会生存》一文中指出 :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 ,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树立 “终身学习”的观念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 ,教师要善于 “授之以渔 ”,引导学生学会 “织网”“捕鱼 ”的方法 ,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获取无穷无尽的知识之 “鱼”,能掌握一些学习的基本方法 ,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 ,知道运用已有的条件去寻找解决问题、认识新事物、产生积极联想的途径 ,这是教给他们的一个发展受用的财富。一堂好的语文课,不是看教师教了多少 ,而是看学生学了多少,学会多少;教师能指点一条路 ,学生可循此去探索思考;教师能给予一点启示 ,学生可以有的放矢地去拓展知识;教师能引导学生归纳一些方法 ,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地去实践运用。比如:字词学习的方法、写字的方法、造句的方法 :或联系上下文意思理解文章内容 ,或用肢体动作演示理解 ,或查字典等等 ,学生积累了这些字词学习的方法 ,才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主要识字学词 ,不断扩大词汇量。对课文学习,可以先总体泛读 ,然后择其重点段精读 ,品词析句领悟审美;可以从审题入手 ,通过设疑直奔中心 ,有的可读后存疑 ,通过查找资料 ,上网获取信息 ,阅读课外书来提高语文素养;引导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包括《读者》、《故事会》、《演讲与口才》、《语文报》等鲜活的报刊 ,在阅读时指导学生写读后感和随笔等等。学生掌握的方法越多、越细 ,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越强 ,就可以去广泛地自学 ,把课内的学习主动迁移到课外去 ,并将所学的知识技能用来 解决新问题 ,加以创造性的发挥。
(四)、开展综合活动 ,为学生构筑自主实践舞台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因此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培养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创新实践的能力。如在教学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由学生自己讨论设计出这样几套活动方案 :第一 ,通过网络、书籍等方式寻找端午起源的说法,要求把找到的资料整理到综合实践活动记录本上。第二 ,采访身边的老人、长辈 ,调查端午的有关民俗活动 ,将采访的有关资料和平时过端午的经历 ,选择其中最感兴趣的一项记录在综合实践活动本上 ,要求能详细地描述这项民俗活动的经过 ,适当介绍它涉及到的物品 ,它的起源和它所蕴含的意义,自己对这种民俗的看法等内容。课堂上结合有关图书和课件进行民俗活动介绍。第三 ,先搜集有关描写端午的文学作品、诗歌、民谣等 ,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仔细去品味这些蕴含乡土生活气息的文字 ,将它们整理在综合实践活动记录本上,然后在课堂上展示。第四 ,要求每人带来自己扎好煮好的粽子,以“吃粽子、话粽子来纪念端午节。第五,以“端午随写”为话题习作 ,要求真实地记下这次活动的有关端午内容的点点滴滴 ,内容可以按照这次活动的流程来记叙 ,记叙必须要与议论等表达方式结合在一起 ,对一些问题和现象写出最真实的感受和看法。本次综合性活动在老师的点拨下 ,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参与热情。他们自愿组织 ,自主策划 ,自行实践。这次活动增长了学生的知识 ,开拓了学生的眼界 ,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信心 ,提升了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 ,语文自主学习是新理念指导下的一种学习方式 ,它所倡导的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在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努力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 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师的引领下 ,让学生主宰自己的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 ,把更广的空间留给学生。作为教师 ,应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穿针引线,铺路搭桥,让学生在广阔无垠的知识空间自由翱翔。
四、注意总结反省,不断检测学习状况,进行合理调整。
这是自主学习中最关键的一步,是学生真正能够向内挖掘以审视自我及学习过程的地方。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弗拉维尔(Flavell)于1976年首先提出元认知概念,他指出元认知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关于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的认知和监控。实际上,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要实现自主学习,没有元认知能力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但研究表明,即使效率很高的学习者也不会总是意识到他们是否“清楚他们所知道的”,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使培养对象认识自我监控的价值,并促使其积极参与,逐渐承担监控自身活动的责任,同时对他们进行一些自我监控知识的直接指导。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与小组同学、教师的交流、探讨,结合自身语文学习水平及存在的问题,为自己作出一个切合自身发展条件的规划,并通过建立成长档案袋,填写自我监控表,完成阶段目标评估与调整,此时卷面成绩不再是唯一的评价依据,学生能从多个方面体会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激发起进一步学习的热情。学习离不开策略,但没有一种策略是适用所有人的,也没有一种策略是一开始就被非常完整执行的,因此既要注意吸取他人好的经验,又要结合自身情况做合理调整。以齐莫曼等人在培养学生写作技能的自我调节训练为例,两个不同水平的学生,一个缺乏基本的写作技能,一个语句表达虽然清晰,但内容往往缺乏深度。他们被要求写读书报告,并对每天的写作过程进行监控,内容包括所用时间、笔记条目、修改次数、自我效能感。通过自我监控和同学、老师的反馈,他们逐渐发现自己的疏漏,并不断予以改正,对写好报告的信心也随着对报告的修改充实而日益加强,并进而影响他下一步策略的定和实施。
当然学生要达到这些要求,除了他们自己的努力外,教师要承担的职责比以往是更艰巨复杂了,因为教师要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情景提供指导和帮助,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这比一味地灌输语言知识更具有挑战性。因此教师必须时时留心,注意不断学习,才能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教师的作用不仅没有削弱,相反是更加重要了,尤其是在开展自主性学习之初。如果通过我们教师的努力能使学生真心喜欢语文,无疑将使语文自主学习有个良好的开端,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学有所乐、乐于学习,相信夸美纽斯的一段话会我们有所启发,他说:“每门功课都应该这样开始,使它能引起学生的真正爱好,做法是,向他们证明它是如何的美好、有用、惬意,是如何需要。”‘川在这方面,语文课程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把语文自身的魅力展现出来而不是像以往我们常做的消解它。让学生在接触语文之初产生兴趣也许并不难,尤其是在新版教材日益注意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情感的今天,但难的是能否让学生长久地维持这种兴趣,并最终形成持久稳定的学习志趣,为语文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心智尚未成熟、情绪波动比较大的中学生来说,他们具有求知的渴望,希望能从教师的讲解中认识未知的世界,但他们也有展现自我的需求。因此,来自教师的关注和激励非常重要。据研究表明,很少有学生能形成推动他全部学习的强烈持久的求知欲望,特别是学习的早期,更多的学习动机是来自于希望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肯定的愿望。因此我们除了努力提高教学技能水平,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变的教育手段,增加语文课程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妨多给他们自行阅读、理解、探讨文章的机会,适时满足学生希望得到认可的需求,让他们多些成功的体验,使学习维持一个良性循环。当然我们也不能忘了提醒他们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以及应付出的心理准备。
第三篇:自主学习式模式
自主学习式模式
自主学习式模式的操作程序是:
(1)独立学习。在这个环节学生主要按“五步常规教学法”完成自学任务。这五步自学法是:查,查写作背景、作者生平和写作风格等资料。定,根据教师设计和课文前面的提示,明确学习目标。找,找出课文中易错的字、词和问题。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分,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初步划分段落。
(2)讨论与交流。根据教学重点,安排学生有组织的进行讨论,并请有关同学汇报学习情况,在群体交流中达到释难、解疑、明理的目的。
(3)评议归纳。评议归纳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学习内容的评议归纳。教师应指导学生回顾课文的结构,明确课文的知识要点以及训练的基本要求。二是对学习过程的评议归纳。教师应引导学生就自主学习的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运用进行总结、分析,并指出以后应注意的问题。
(4)巩固练习。根据课文要求,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练习,以巩固学习成果。
自主学习模式可采用“操作--领悟--运用”的教学策略,也可以采用“质疑--研讨--小结”的教学策略。但不管采用那种策略,学生的操作、质疑、研讨一定在前,教师的结论在后。实施这种教学策略,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运用于实践。从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作用看,整个教学过程主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作用只是定向、点拨。十分明显,这种教学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由于采用这种教学策略费时太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做好教学设计,精选教学内容,探索教学规律,指导学习方法。作为一种学习模式,“自主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自主地获得知识,并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可以有效地转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使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知识探索的导航者”。
第四篇:构建252自主学习模式定稿
《构建252自主学习模式,打造优质高效课堂》解说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多年以来,在沙洋县教研室的悉心指导下,李市中学通过加强学科建设,着力培养教师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教师教育科研素质,锐意打造新型的教师。
特别是2012年开始,我们怀着期待,掀起了一场课堂教学改革的大潮。在县局直接领导下,在教研室的专业引领下,我校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努力探索,确立了“252自主学习”课堂模式。李市中学数学学科组一路走来,解决困惑与矛盾,战胜坎坷与艰辛,脱颖而出,成为我校课改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图片一学校图片、二数学组及荣誉图片)
当今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我们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建构,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校的“252自主学习”课堂模式较好地实现了课堂优化。(图片三课堂图全景片)
首先是课前有“二备”:一备教案,以备课组为单位集体说课议课,一课一议,发挥集体智慧,研究教学重点、难点,设计课堂结构和教学流程。
二备学生,分析学情,研究导纲,设计练习,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目标和载体.(图片四)
其次是呈现在课堂上的“五学”:
1.自主学习。发放导纲,预习,做一做。2.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探究,议一议。3.引导学习。教师点拨、诱思,点一点。4.应用学习。课堂练习,迁移,练一练。5.总结学习。课堂点评,纠错,评一评。(图片五)第三是课后“二反馈”:学情反馈。检测学情,及时巩固、强化学习效果。教情反馈。反思教学得失,研究教学方法,促进课改落实和持续深入。(图片六)
在这一框架中,以“二备”为基础,以“五学”为核心,以“二反馈”为促进。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实践者,优秀的师资队伍是课改成功的关键。通过开展各种理论学习和教研活动,实现资源共享,挖掘教育功能,交流教改心得,探讨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打造出了一支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数学教师队伍。我校的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一、锻造教师团队,提升课改的支撑力(图片七数学组队伍)
1.贯彻课改理念,掌握课改精髓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推进课改,理念先行。我校在县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课改氛围。县局工会陈联富主席、原县教研室李启嘉主任、龚金喜书记等领导先后到我校实际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工作。2012年10月学校分四批,共选派教师200多人次,北上杜郎口,南赴荆州等地学习观摩,还选派多人参加国培置换学习,开阔了教师视野,增强了课改意识。(图片八)
2.健全三大机制,建设三支队伍
三大机制是(1)长效人才培养机制;(2)青年教师成长的激励机制;(3)专业成长引领机制。
“一枝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李市中学数学组历来注重教师梯队建设,着力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大力实施“青蓝工程”,采取师徒结对的形式,以传、帮、带、对青年教师加以指导、培养,通过听课、评课、示范等多种形式,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全组教师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每位教师每学期要研究一套资料、上好一节汇报课,撰写一篇教学论文。同时,每位教师都是能利用新技术、新媒体服务课堂,服务学生。
我校数学组一批批教师茁壮成长、脱颖而出,如沙洋县数学首席教师—喻礼珍,荆门市数学优质课评委库成员--董振华,荆门市数学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唐敏等等。(图片九)
3.坚持专业引领,助推教学改革
专业引领是有效推进课改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主要通过:(1)专家级讲座。2012年以来,通过特级教师讲学、协作体活动和县教研室教学视导等,引领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让老师们轻松地取到了真经,保障了我校课改的顺利进行。
(2)本校名师引领。我校的县数学首席教师喻礼珍、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改革中,创建了喻礼珍工作室。如今的工作室已成为我校数学教师疑难杂症会诊、交流教学心得、互相提携成长的重要平台。
二、变革教研方式,提升课改保障力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研究是促进教师成长的源泉。
1、将学校备课组、教研组的教研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切实做到务实求真
学校以教研组为龙头,每周举行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人员,定目标,使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
2、设置晒课平台,切实做到典型示范
我校精心组织的每年两次的全校性晒课活动,通过以晒促练,以晒促学,学校上下人人参与,形成了课改热、课改潮,让课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三、强化课改的常态意识,提升课改的推动力
1、建立小组学习机制,让自主合作学习成为常态。以导纲为指向,学习小组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通过做一做,议一议,让每次学习过程成为探究的过程。
2、改变学生依赖心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自己能做的事,不能依靠别人一定要自己做; 自己不会的事要尝试做,合作做,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真主人。
3、改变教与学的状态,变牵着走为并行走。
学生原来是在座位上仰望老师,现在老师走进学生中间,成为学生学习、交流的参与者、诱导者,让每个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
4、激活学习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通过“五学”,学生体验到了参与的快乐,探究的快乐、合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让每次课堂成为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
5、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将课堂交给学生。
6、强化评价机制,激发学生求知欲。
将个体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凸现学生的闪光点,生长点,让每次评价焕发学生学习的激情。
各位领导,老师们,春风得意马蹄疾,精耕课改遍地花。我们将高擎课改的大旗,不断拼搏进取、开拓创新,铸造李市中学数学教学的新辉煌。
第五篇:“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学习感悟
“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学习感悟
(校长远程培训作业)
杜郎口中学这种“三三六”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的教学方式很久以前就听说过,但当时在没有深入学习研究,加之觉得自己所在学校是小学,就没有从实际意义上理解这种教学模式的优越之处,直到去年在横水听了几节这种教学方式的课才真正发现了它的魅力所在。
这种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使课堂上的问题都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老师能够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宽松的学习氛围。课堂上不只看到教师的聪明才智,更看到了学生的智慧所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教师还要提出一些可预见性的问题、可拓展的部分、学生的易错点等,看似松散的课堂,其实正像放风筝一样,“线”在教师手上。能够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易。在内容丰富、紧凑严密的展示课中,我们不难觉察出教师的“功夫”在“课之外”。在较密集的“群体参与”,“容量大”的内容课上,教师的“穿针引线”、“起承转合”、“点拨”作用,以及其沉着的态度,从容的教态,对整个教学环节的控制,形成了高强度、高密度和高流畅性、高效率的课堂效果,可见都是教师课后的功力。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更加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但在实践中也带给我们许多困惑。我们之所以迟迟不能让学生这样学习,首先是我们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现状,我们所教的学生是小学生,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他们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大部分学生得在老师的督促之下学习,让他们按照自主学习的三个模块--“预习--展示--反馈”来进行学习几乎是很难完成。其次,这样的一个完善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只依靠一人完成,它需要一个勇于改革,开放进取的团队,一个好的备课组,教研组,一个学校好的教学风气很重要。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自己的观念已经落后了,我们应借鉴他人好的教学方式,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新的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应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主,老师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是课堂活动的引领者、组织者、帮助者,而实施和策划则由学生自己完成,正象学生所说的:“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人生我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