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博物馆实习总结
博物馆实习总结
1.时间、地点、描述
实习时间:3月17日-5月9日
实习地点:xx省xx县博物馆
描述:参加博物馆日常业务工作
2.所实习的单位情况概述
xx县博物馆外观气势宏伟,内部格局整齐壮观,设计极具现代化,把现代风格与历史的韵味结合起来为我们呈现不一样的景观。馆内以专题的形式展示了xx县的历史发展成就,以文物遗迹证实历史的存在,这样史与物相互结合促进了后人对xx文化的学习。
3.实习过程及实习内容的叙述
参加博物馆的日常业务工作,包括博物馆官方网站的日常维护工作;实时更新资讯工作;文物藏品的保护管理工作;客串讲厅讲解员工作。
负责网站官方网站等的正常运营,并且提高博物馆的影响力和关注度,包括日常内容编辑、发布、管理、维护等等。通过官方微博对近期活动安排进行公告,并进行页面维护。此外,还要对文物进行合理包养和管理,确保馆内的正常运营。当周六日或者节假日客流量较大时,还需要及时帮忙,在馆内大厅帮忙解说,缓解解说员的压力。
4.收获、体会,学校教学与实际的差距,实际中需要什么?
说实话,这次的实习与我所学的专业并不是很对口,但是也收获了很多东西。最直接的更加深刻了解历史,增长了历史知识。了解xx的文明发展、历史轨迹、文术文化、建筑风格,并且增强了区域的自豪感。而在日常工作中所需要的随机应变能力,比如网址突然奔溃;客流量极大时对突发事件,临时需要扮演解说员身份。。这些都是在学校在课本上无法学习得到的,只有通过实践,慢慢积累经验,让自己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足够冷静地去处理。在工作中也要注重与同事领导之间的人家关系处理,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是能安心工作的前提条件。这个在课本也是学习不到的。不过课本给我的最直接的就是知识,很多历史知识都是通过课本了解到的,很多网站维护知识也是从课本中学到的,但只有理论还远远不够,所谓实践出真知,还要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我想平时的学习就是缺少了一点实践吧。
5.不足、建议、教训
对于这次实习,我觉得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拓宽专业知识。而当前我们大学生的任务就是学好自己的专业,使自己有一技之长,因为只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才能为以后的发展提供专业性的指导。并且要培养创新思想,拓展思维,对于博物馆很多人都认为是老旧的,但是在我看来也需要创新,只有不断的加入新的元素,博物馆才能继续在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当做存活下去。所以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和较好的学习能力接受和领会新的思想,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只有创新才能创造出社会需要的东西!
实习时间虽短,但实习的过程让我受益匪浅!不仅丰富了我的历史知识,增强了我的社交能力,应变能力,更让我对自己的价值观和历史使命有了新的定位,促使我要更加努力学习和奋斗!
第二篇:博物馆总结
2010年秋季学期,三年生民俗博物馆设计,时长8周半(其中包括第一次大课,中间一次讲课,最后一次评图,以及最后2周内一些其他科目考试干扰)。
简单总结一下课程的前几周。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逻辑整理”阶段。教师在这个阶段需要做的不是要求学生在设计中提出的概念多么精彩,而是需要帮助学生分析他们的概念是否合理,是否可以向具体的建筑转化。
分析现实生活中的设计,我们会发现大家觉得很好的建筑的概念并不一定都是惊天动地的。他们中有的设计概念也许非常简单,这些建筑的精彩之处往往在于设计深化过程中成功地将设计中面对的问题都一一巧妙地解决了。这让我们认识到,不找到一个让自己满足的概念就不深化的意识,在以设计实践为培养目标的设计教学中是不全面的。
在实际课程中,只要学生提出的概念不是明显无法传递、无法操作的,就可以鼓励深化。本次课程中,有的同学提出了将基地旁边社区中人引进博物馆。因为这些社区中的人缺少活动的地方,设计就可以在这里设置广场,让他们在这里开心地玩。虽然这种无论基地大小、无论基地在哪里,见了一个基地就要做个广场的作风往往过于主观,但在我们这个项目中,既然容积率也允许,确实没有太大的不妥。因此最后的设计中只要能做到维持城市空间的品质,也就应该得到支持。假如我们以这种方式来讨论概念,概念就可以比较迅速地被明确,不需要占用教学中太多的时间。所以,我们说课程的前期阶段是“逻辑阶段”,而不是概念阶段。因为在这个阶段中,我们要做的不是找概念,而是对概念发展的逻辑进行梳理。这个工作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对概念的主次等级进行清理,不让次要等级上的概念干扰最主要的概念,有点类似坚壁清野的工作。同时我们要找到概念得以同建筑设计中的其他各个要素进行结合的途径。
比如前面提到的广场概念的设计,假如在深化的过程中,建筑的布局及内部空间等因素与“广场”没有关系,或者设计者找不出一个将建筑的其它因素同概念联系起来的方式的话,这个概念也就失去了意义。此时,设计者脱离概念而构想出来的空间、建筑形式无论多么有趣,都是无法让概念成立的。在这个具体的设计中,设计者计划区分出使用博物馆的人与那些可能在广场中活动的居民,让他们处在各自独立的空间中。但是在某个特定的空间时刻,这两批完全没有关系的人群虽然身处属于自己的场合内,但突然地可以相互看见。我们可以想象,那些自发地在广场中跳集体舞的居民,成了民俗博物馆中展品及展厅的背景。参观者身处于一种类似于半私密的空间中(因为博物馆空间都是有管理,不是随意进出的),但是眼睛里却可以看见公共的,自发的,不受管理的,当地的活动,感受到一种在半私密与公共之间的心情跨越,从而让他们在博物馆中的参观活动产生新的感知。这些博物馆的参观者又成了天天在此跳舞的居民们日日相似娱乐活动中总在变化着的观众群。这样,设计者将概念与建筑的其他方面纠集在一起,使概念得以成立。那个原本貌似没什么新奇的概念,在逻辑整理的过程中也就显得越来越强了。
在新的项目面前,建筑师们总会思绪万千。但是这些思考的结果,或者说“概念”在等级上如何排列秩序,如何迅速地对它们进行检验,从而决定哪个方向是主线,另外一些方向是不可行的,还有另外一些概念可以放到下一个层次中去实现,等等。这样主动地对自己的思考进行整理的能力是每位建筑师都要具备的。
在教学中,仔细地听学生讲出他们的初衷后,老师经常是可以帮他们整理思维的逻辑的。但毕竟每个人最终都要靠自己来完成这个过程的工作。所以学生除了发展设计外,也许更应该在这个过程中,以旁人的心态来观察及回味,看看教师帮助你的逻辑是什么,脱离了这个帮助的话,以后如何可以自己摸索。
这个阶段中,也会存在语言与愿望之间的距离。学生不一定能准确表达出真正心里想的东西。这种言不由衷的状态也是非常普遍的。也许只有不断不断地追问,问到其没有退路,真正的可以作为起点的依据才开始展现。
从任务本身来看,这个课程也有自己的特点。
每个任务都有不同的训练角度。比如,“社区图书馆设计”是一个功能性相对较强的任务。现实生活中人们如何阅读,如何利用图书馆的空间,现状图书馆的使用给了我们什么启发,都是值得仔细观察,然后落实到设计里面来的。从这一点上看,类似于社区图书馆设计这样的课题就有可以是一个从对功能的分析为概念出发点进行设计的任务。或者它起码可以说是功能安排在设计各因素中占了很大份量的一个设计。辅导设计的时候,无论学生的概念从什么角度出发,你最后总可以用功能来将它检验一番。能通过就成,不通过,概念就要修正。
相对来说,这个博物馆的设计在功能方面没图书馆来得严格。用功能作为最主要标准来衡量概念也就显得不很合适。但由于建筑在城市稠密区,离30-40年代留下来的联排住宅比较近。建筑同场地周围邻居的关系,建筑中的人同周围普通人的关系问题就在设计中显得比较重要。如何保证邻居的私有领域感,但又让参观建筑的人有一种身在居住区内的感觉。目前看来,这种关系应该是检验设计概念的主要砝码。
总结一下中间几周。
这是一个概念基本成立后磨合阶段。也就是在前一阶段的逻辑整理清晰后,如何将涉及建筑的各个要素的进行提升的过程。
概念成立了,概念对于建筑相关因素的作用也明确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建筑中的各个相关因素都参加进来进行调整。
各个因素中,建筑所形成的城市空间,建筑与周围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是首先需要解决的。日照、人流、建筑在体量上与周围建筑之间的的关系、建筑在整个城市街道或者自然环境中的地位等问题都是不能含糊的。建筑在特定城市环境中有
一些特定的体量策略,课程时间紧的话,教师有必要在课程最前期就给学生进行场地分析,然后向学生表明立场。作业必须符合这个立场。
在实际课程中,我感觉建筑各个因素中,对于学生相对比较难理解的是内部空间性格设计的部分。我碰见的大多数学生比较善于处理平面及外部造型设计,对于内部空间的设计则多缺少意识,并显得束手无策。我感觉,这主要是他们在前期的训练中过度地被平面及造型两个信息约束,缺少主动地对建筑空间进行还原,并对其进行想象的意愿。也许,剖面、透视、空间草图、大模型等手段是可以帮助这方面的设计,但也许只有不断地对身边空间的体验进行总结,进行反思,才能从实质上改变对室内空间设计束手无策的状态。另外,同其他各个因素一样,内部空间的感知也是无法被独立起来想的。它同样需要同其他因素一同想,同样需要被糅合进由各个因素交织起来的建筑之中。
另外一个需要简单讲一下的是结构。我感觉“空间结构”这个词比较能说明问题。这个词包括了几层意思。首先,空间不是画到哪儿就肉到哪儿,空间本身是有一个组织体系的。空间是串联的,还是大的明亮空间里的小黑房间,还是有一个巨大的空间统治着的系列空间,……?“空间结构”这个词就说明了这个问题。然后,我们说的结构不仅仅是平面图上看见的柱网,它其实是一个空间的网络。只有从空间上才能理解它的逻辑。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这个词是说,结构与空间是一体,空间的秩序就是结构的秩序,你是无法将它们分开的。
另外的诸如功能、形式、流线等等的因素先不多讲。
这周有一位同学完成得不错。我问怎么做的,同学说:我目前的设计看上去结果很简单,其实我花了很长的时间。
这就是这个阶段的本质——“磨合”。概念已经有了,环境怎么做老师也交代了立场,功能需要完美,结构的逻辑要清楚,空间又要有感觉,外部造型还不能太土了,等等等等。所有这些都要满足应该怎么做?能做的就是花很多时间磨合。对于各个要素来说,只有你退点我进点,你换种思路,我再调整点点,最后获得一个平衡。在这个阶段应该没有太多的惊喜,唯一的惊喜也许就是当你把各方面都
摆平后,你突然觉得事情怎么就这么简单的一种惊喜八。对于那些进展尤其顺利的人,这个阶段最需要的是为设计找到限制,利用这些限制来制约其他部分,从而使建筑经历足够的磨合。
总结一下再后面的过程。
在设计大的走向基本定下来后,再后面就是深化了。深化过程中,除了基本的平面、立面、剖面、模型外,也想办法要找到最适合自己方案的一些工具。比如透视、内部空间气氛图、轴测、大模型或局部模型、展开面、展开剖面、轴测分解图、蒙太奇街景图、细节构造图、用不同材料做的模型比较、城市环境的剖面等等。每个设计都有最适合自己深化的一些工具。一般来说,针对象我们这样规模(5000平方米以内)的一个项目,1/100比例的模型可以突破多个设计的盲点,就象讨论中有的同学所说的,再小的模型基本只能讨论外部形式关系及基本空间逻辑,1/100的模型已经可以传递出很多内部空间的感觉了。将有故事的模型人放进模型里以后,你就可以想象出你所塑造的内部空间可以给人的粗略感知。有的同学说,他做1/100模型的时候感觉就是1/200的模型放大,没有从中获得特别的推进。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也许就是以前做惯了用来俯瞰,用来看看外表的模型,一旦做了可以凑近了看内部空间,琢磨内部光线、尺度的模型后,还是缺乏利用它们的方法吧。在这个阶段结束时,设计的平、立、剖图纸应该达到设计深度的要求。在深度满足的前提下,平、立、剖图纸可以根据各自的条件进行单独的深化,以形成对整体设计深化的反馈条件。比如,在这个设计中,假如我们将自己建筑的立面放在街道的连续立面中之后,我们也许会发现设计的一些不协调的地方。这时就需要对自己的立面进行调整。这样的调整同时要将建筑的其他要素纠集起来一起动。最后在总体上,在各个因素都能成立的前提下,形成新的立面。这也就是推进的主要模式。
交图前过程总结。
沟通非常频繁(每周2次交换意见)的小组式(10人以内)9周教学在交图前2周,学生的作业应该是不会有太大的颠覆性工作了。这首先因为前期的沟通已经非常多了,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应该已经解决。也许有的设计不怎么感人,也许有的设计有点点思路不那么清晰,但是,所有的针对方案的讨论,在最后的2周内不应该再有大的反复工作。另外,也因为设计需要足够的表达、表现的过程,并通过这个阶段的工作将思路再整理一次,并以表达为手段进行新的深化。
比如在为1/100模型选择拍照一个最重要角度,为室内透视设置光线,安排内部人物行为的时候,学生可以再一次对自己设计中的本质进行提炼。理想的话,这种提炼还能反馈到设计中,使设计有新的微调。
在这个阶段中,可以要求学生不断地将排好版的图纸草稿打印按出图要求出来(打印黑白的A1图纸成本是10元以内),在实际的图纸上指导学生画图、排版、构造技术、图纸表现方法。以前总觉得,课程中学生的设计已经非常好了,但是最后拿出来的图纸却很让人失望。就差一步,给人的感觉却相差很大。这只要也是因为缺少这样一个最后的图纸深化阶段。这个阶段中,也是指导构造及建造设计的最好时机。可以放大到1/50的剖面是可以很好地讨论这个问题的。对于学生来说,想在这个阶段获得实质性的指导,也要每次都将自己的文件整理打印成图。只有在一次次,多轮回的意见交流中,图纸才能逐渐饱满充实。对于设计的学习也就在这样来来回回之中获得了。当然这是指10人以内小组形式的课程。在很多地区,设计课程都是50人一组的指导。那学生就完全没有这种机会了。
我们的课程上,到了这个阶段,老师来了以后常常没事情做,坐在那里没学生来找。要知道,很多50人一组的设计课程中,学生很少有机会跟老师直接交流。身在小组课程中的同学们,实在是要多多珍惜啊。假如老师没有要求,同学也可以主动将图纸排版排好,打印出来,给老师看。以获得这个阶段的必要指导。将
设计拖到这个阶段来做,将图纸工作放到最后匆匆完成,实在不是一种好的工作方法。
我对比过一下我们的比较好的毕业生同马德里理工比较好的毕业生,他们处理图纸图面方式的异同。我感觉,我们的毕业生明显有一种态度,他们会觉得图面的设计、将设计呈现出来的方式,这些都不怎么能算设计。只有建筑的设计才算设计。与此相反,我碰见的几位马德里理工的好的毕业生则非常小心地对待这个问题,用表达小心地维护自己的设计,一点也不会马虎。长而久之,你就会觉得他们的图面怎么总是那么漂亮,我们学生的图面怎么总是很土。我觉得本质上不是一个审美的问题,而是一个态度的问题。
在交图前的过程中,我感觉教师有比较把设计呈现也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态度传递给学生。
第三篇:博物馆总结
2015年工作总结
巩义市博物馆
2015年在文物和旅游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博物馆积极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进一步落实免费开放政策,在改善基础设施、开展业务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未成年人教育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全年共举办临时性专题展览6次,“三贴近”巡回展4次;发表有关博物馆的信息、文章25篇;举行消防演习3次;接待游客30万余人,圆满完成2015年目标任务。现将全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防范意识,确保文物安全
1、认真贯彻落实巩义市文物和旅游局安全生产的各项方针政策。结合本馆安全工作实际情况,制订了完善的《消防紧急疏散预案》、《防汛应急预案》等方案,实行人防、技防和消防相结合的原则,长期坚持制度化、科学化、人性化管理模式,确保文物安全。
2、签订安全、消防目标责任书。安全保卫工作实行逐级责任制,谁主管,谁负责。展厅看展人员、监控室、门岗实行岗位责任制,定岗定责,签订目标责任书,并且对新进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进行严格培训后上岗,消防器具管理落实到人,增强了职工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3、结合我馆实际情况,制定了详实的学习计划,并组织消防知识培训学习3次(4月、6月、9月),按照目标要求,制定演习方案,完成消防演习3次,大大提高了职工的安全忧患意识和实战经验。4、4月—7月对监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确保新监控室和摄像头及时有效地投入使用,并组织保卫科全体人员学习新设备操作流程,掌握使用方法。
5、每月坚持安全检查一次,并做到检查有记录。对监控镜头进行每月清洗一次,定期对消防设施和院内消火栓进行了维护、保养。
6、加强门岗内保人员管理,做好来客登记、车辆出入登记、夜班值班巡逻等。
7、对消防池、消防加压泵进行维修、更换;针对馆内线路老化问题进行改造。
二、搞好优质服务,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职能
1、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需要出发,先后举办了《席治森书画展》、《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首届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展》等临时性专题展览6次;深入巩义米河第二初级中学、回郭镇卢医庙小学、芝田镇中心小学等进行巡回展4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充分发挥博物馆窗口单位职能,举办讲解员比赛2次。今年,博物馆迎来了河南省文化厅副厅长曲径、故宫博物馆冯小齐、香港考古学会副主席刘佩蓉等领导学者前来指导工作,圆满完成重大接待任务。另外还接待巩义二小、巩义四小等3万余名学生团体参观学习。
3、宣教部制订学习计划,通过多种渠道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每天坚持练习发声、吐字、绕口令等,苦练基本功,做到吐字清晰、发音标准、因人施讲,讲解员素质不断提升。
4、全年共讲解二百余场,接待全国各地的游客30万人次,无游客投诉事件。
三、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
1、积极做好博物馆文化宣传,鼓励职工撰写发表各类信息及专业文章25篇,及时对外宣传我馆的工作动态,将馆藏的精品文物介绍给大众,提高了我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在“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文化遗产日、科普宣传周等重大节日,紧紧围绕活动主题,积极组织举办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活动当天,在馆门前悬挂宣传横幅,摆放宣传版面,营造良好氛围;免费发放《文物法》、《巩义旅游》等宣传资料;设立咨询台,组织文物专家进行免费鉴宝;免费提供讲解服务;邀请巩义市电视台、巩义广播电台记者做现场采访,在新闻媒体上广泛宣传报道。活动共接待观众10000余人,发放资料2000余份,免费鉴宝100余件。
四、注重科学研究,做好藏品管理
1、在藏品保管工作中,严格按照《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的要求,做到“制度健全,账物明确,鉴定确切,编目详明,查用方便”。坚持每周一进行库房安全检查,在提用文物时,严格办理出入库手续,对新进的文物经鉴定后及时登录文物藏品总账及分类账,并建立文物纸质档案及数据库。2、2015年共接收个人捐赠文物4件;接收局安全科收缴瓷片6袋;接收文物科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采集“三普遗址标本”80袋。
3、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库房安全检查、文物库房清查工作,对上级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整改。
4、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做好“盛世风华——洛阳唐三彩特展” 赴台展出有关工作。
5、做好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完成文物影像采集10000余件(套),完成文物数据上传9000余件(套)。
五、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临时中心任务
1、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相关工作。及时完成文字资料报送工作、悬挂文明旅游宣传标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宣传版面10余块,营造良好创建氛围、定期对绿化带进行修剪,每周一清理卫生死角,彻底打扫馆内卫生,创造良好的参观环境。
2、做好巩义市创建2016-2020年全国科普示范市验收工作。10月11日,验收工作组莅临我馆实地查看,对我科普工作开展情况给予肯定。
3、按照《河南省文物局关于开展2014博物馆检查备案和免费开放绩效考评工作的通知》要求,完成材料上报工作。
六、存在问题
1、库房通风、除湿设备落后,常年温湿度达不到标准,以致部分陶器出现病毒、霉斑、脱彩;青铜器出现氧化、锈蚀;字画受潮、发霉等现象。
2、展陈方式陈旧;无残疾人无障碍通道。
七、2016年工作计划
1、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每月25日前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全年组织消防演习3次以上,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前制定应急预案,切实做好消防安防工作,确保馆藏文物安全无事故。
2、加大《文物法》宣传力度,配合文物和旅游局举行大型宣传活动。组织实施2016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11.9”消防安全宣传日等宣传活动。继续推进博物馆建设“三贴近”,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全年举办专题性临时展览6次,开展“三贴近”巡回展览4次。
3、加强库房管理,做好2016年文物接收、清理、上帐、建档工作;做好新出土文物列表待鉴定工作;做好未上级别文物的上帐工作;做好对文物库房安全检查工作。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
4、加强业务人员技能培训,提高服务质量,树立窗口形象。2016年进行讲解比赛2次以上;积极选拔优秀选手参加2016年讲解员大赛;优质完成上级下达的参观接待任务;做到全年无游客投诉、上访。
5、加大宣传力度,搞好宣传报道,2016年全年在巩义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发表宣传文物工作的新闻报道20篇以上(其中郑州市级以上5篇);撰写专业文章5篇。
6、做好博物馆陈列展览服务提升工作。
7、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实行财务公开制度。严格执行廉洁自律五项规定,实行政务公开,财务公开。
8、完成文物和旅游局交办的其它临时工作任务。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馆在确保馆藏文物安全的前提下,不断完善服务设施,坚持以人为本,深化免费开放工作,为我市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打造山水宜居城、现代工业城、历史文化城作出积极贡献。
2015年11月12日
第四篇:博物馆实习报告
国立科学工艺博物馆之寒假实习报告
苏敏贵
-实习机构的介绍-
公司的背景及规模
国立科学工艺博物馆不仅是国内大型博物馆之一,就其建筑规模而言,在世界上亦是名列前矛的,建立一座博物馆并非如此简单的一件事情,必须通过重重关卡与考验,民国六十八年由行政院订颁十二项建设计画,将兴建博物馆列为中央文化设施项目之一.民国七十三年三月奉行政院核准成立国立科学工艺博物馆筹建规划小组,八月组团赴欧美日等国考察科学博物馆;民国七十五年七月奉核定成立国立科学工艺博物馆筹备处,专责办理筹建工作;民国七十六年招集国内的建筑师设计蓝图,後来甄选出三间建筑师事务所,负责建筑工程之设计监造工作.民国七十八年十月结构工程动工兴建,单是整体建筑物建造完成就花了大约53亿新台币,而18个常设展示厅共花了大约17亿新台币才完成;当初兴建时所使用的钢构都是经过特别设计且测量过的,想说让这个博物馆能够撑个百年以上,因而挑选粗大且耐压大的钢筋,光建筑的材料费用就花了大约10亿元左右;其地板的载重量为每平方公尺为1200kg.民国八十一年起空调工程,水电工程,建筑装修第一期工程,电梯工程,智慧型资讯设备工程,建筑装修第二期工程,教学中心工程,景观工程及展示制作工程等陆续发包兴建,工程之进行达七年之久;民国八十六年七月科技教育中心启用;民国八十六年十一月正式对外开放十个常设展示厅;民国八十七年十一月十八个常设展示厅全部对外开放.其科工馆整体的设计分为四大部分,由一个三角形,两个四方形,一个圆形及三个四方形所组成的几何造型图案,而一条约一百七十公尺长的中央走道,贯穿连接各个展示厅,整体的建筑物是一气喝成打造出来的,但也因此失去了空间变化的趣味性,并易造成观众的疲劳感.科工馆与一般博物馆的最大差别在於其楼层数多,共有地上七层,地下三层,对於整馆的展示面积约一万一千坪,占了总楼地板面积的36.8%.科工馆在提供建筑师的资料理,即订定展示基本空间大小为1155m,且以方形为原则,而一般展示区的楼面高度以7~9米为原则等,因此科工馆每个展示厅空间基本面积约有350坪.馆内展示厅高度的设计为9米,大约两层楼高,再扣除楼地板厚度及管线厚度,净高约为6米半~7米左右,所有馆内的展示厅都是设计一样的高度,虽具弹性,但却缺少空间的变化.为了方便各个展示厅能够自由的发挥展品以及方便让设计上没有阻碍,将展示厅内的柱子都移到墙壁内隐藏起来,这样一来就没有空间上的限制存在.全馆设有三座大型货梯,以载重能力而言,在国内博物馆界都堪称数一数二,其设在圆形馆,二方馆及三方馆,都各有一座大型的货梯.在设计方面科工馆也是有他独特的一面,馆内有两处透光且为活动式的采光玻璃天窗,一处在三角形大厅上方,另一处在圆形馆上方,皆可自由的打开,在设计上有两大特点就是(1)建蔽率达5%(指垂直投影的面积),(2)显示它的科技性-空间桁架.另外电话,洗手间,饮水机等,设计规划与电梯及楼梯同一区域,对观众而言,是一个很容易记忆及寻找的目标;对导览人员而言,在介绍各项设施时,也是很容易对观众说明.科工馆本身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分成南北两区.北区为博物馆之主体建筑,包含办公区,展示区,剧场等;南区则为科技教育中心,主要办理科技教育活动及蒐藏,而配合北区展示之教学活动也是目标之一,而科技教育中心的建立,是国内博物馆的首创.主要市场及业务
国立科学工艺博物馆是属於政府的文教机构之一,教育性质颇高,对於收费的标准并不是很高,科工馆并非属於营利性的事业,且发现入馆参观的民众大都是抱持著学习的态度,求取知识的欲望也很高,这样的学习精神,有助於科工馆能够更致力於科技教育的研究…等等.科工馆内设有十八个常态展示厅,三个临时展示厅与立体电影院,设有两处大型的出入口,并各设有售票处,可以独立售票,展示厅与立体电影院的门票费用是分开的,方便民众可以自由选择想观看什麼!科工馆的开馆时间为早上09:00~下午17:00,售票口只售票到16:00,时间过後就不再售票了.当初科工馆就将目标观众群锁定在国中,小学的学生,相关的活动,学习单及课程安排…等都设定在国中小学的程度,依照程度设计相关课程,学生们才不会有所学习上的障碍及困难.科工馆最主要的参观客源来自於:学校,安亲班,补习班,幼稚园,旅行社团体,一般团体,家庭及散客…等,若以成团的方式入馆,可以事先办妥预约手续以方便馆方作业,且还可以有免费的导览解说服务!
科技教育组常常会不定期在科技教育中心举办有关於科技教育活动或相关的电脑课程,招收的对象大概都以国中小学的学生为主,课程的难易度会依照学生的年龄来做为区分,但有时候会开立有关於亲子活动的课程,可以让家长与小朋友共同参与活动,藉由课程与活动之间的互动更可以互相培养更良好的亲子关系!
科工馆的两大卖点:一是礼品中心,二是餐厅,也算是馆内的收入主要来源之一.礼品中心在馆内及馆外共设有三个据点,有两处位於馆内大厅的一角及地下一楼的圆形馆广场,另一处位於馆外地下一楼的微风广场旁;在圆形馆的据点主要是贩卖有关特展的礼品及相关产品Ex:铁道特展&大熊猫特展;礼品中心贩售的内容有包括:有特色的纪念品,恤衫及其它推广性物品,益智游戏,科学丛书,录影带,幻灯片及模型…等推广本馆之功能及教育.关於餐厅方面,设有两处,一处位於馆内二楼靠近行政区,另一处位於地下一楼的微风广场旁.位於二楼的咖啡厅有提供156个人宽敞的座位空间,并提供咖啡,冷热饮,精致茶点,简餐…等,是为了让观众有一处驻足休闲的场所而设立的;在地下一楼的餐厅大约可以容纳500人左右,内设有员工餐厅,点菜餐厅,自助餐厅,因为出,入口独立,未购馆内参观门票民众亦可直接进入使用.各部门组织介绍
秘书室
傅宪成主任
相关业务:水电设备,空调,安全,资讯系统,视听图书,采购,文书等.公共服务组
王长华主任
相关业务:宣传,行销,票务,公关,观众服务,导览解说及园艺景观等.科技教育组
黄俊夫主任
相关业务:科技教育活动规划及执行科技文物蒐藏研究,出版,义工管理等.展示组
吴佩修主任
相关业务:展示规划,设计,制作,评量,更新维修管理,剧场营运管理等.-实习的工作内容-
实习单位的简介(包括组织图)
科技教育组简称为科教组,属於科工馆内的四大行政部门之一,科教组本身具有教育科学的意味存在,主要的业务包括:科技教育活动规划及执行科技文物蒐藏研究,出版,义工管理等.科教组原本在科技教育中心(南馆)设有办公处(室),但去年将办公处迁至对面的北馆,将原本开放给观众使用的视听室改为科教组的办公处,这样大规模的搬迁或许有他的意义存在,也许是为了行政上的方便有所考量,而且有许多的活动都是为了配合特展的展出而设计的,相对的,在搬运器材或道具时比原本在南馆方便多了.科技教育中心位於科工馆的南基地,是一座地上两层,地下一层的建筑物与老人活动中心,儿童福利中心为邻,功能有举办教育活动,蒐藏科技文物,作为集会场地,科技教育中心设有科技实验室,电脑教室,亲子教室等专业活动,并会定期办理各项科技教育活动.图2-1科教组之组织图
主任
活
动
小
组
行
政
小
组
技
术
小
组
蒐藏研究小组
研
究
人
员
研
究
员
副
研
究
员
助
理
研
究
员
研究助理
工作内容及其作业流程(包括前置作业)
每天所接触到的工作林良满目,常常支援东支援西的,所以此章提到的是本人较常接触到的工作项目,以及有一定的流程顺序并有实际参与.一开始刚进来接触到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闸口发蒸气小火车加价票,其实这一项工作我们三位实习生最主要是在发加价票并跟观众说明如何使用加价票,也要顺带说明购票地点及活动地点,因为搭乘蒸气小火车的活动是办在馆外并非馆内,有遇到很多搞不清楚的观众会直接从口袋掏出零钱向我们购票,或者以为活动办在馆内一直找不到活动地点,有这种类似的情形发生时,我们的职责就是向观众解释清楚,从不清楚直到让他们问到满意为止.其搭乘蒸气小火车的活动为了是要搭配铁道展的展出所办的活动之一,当铁道展结束而活动也都会跟著结束,蒸气小火车的工作内容,我们有参与过的有加价票的制作及到闸口发加价票,而负责开小火车的工作另外有请工读生帮忙,在制作加价票时我们会将A4的原版拿到快速影印机器复制影印,完了之後,每一小张的加价票要同时盖上日期章,小火车证明章及时间限制章三种印章,每个日期所需要800张的份量,全盖完後必须把A4的纸裁成10等份(80张A4*10小张),裁完後就等到该日期到了再发给观众,如果遇到假日或过年人潮多时,会有不够发的情况发生,此时必须向卖小火车的售票处索取观众使用过後的票,一直回收利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每逢假日是我们馆内最忙的时候,在第三临展厅前就有举办有关於蒸气火车的动手做实验活动,相关的材料都必须事先准备起来EX:吸管,而我们的准备工作就是加工原有的材料,举个例子,水笛所需的材料就是吸管,我们利用铁夹和打火机,用铁夹住吸管的尾端,再用打火机燃烧尾端让它固定封死,每次准备的量都不一定;做好的材料就先存放起来,等到需要用才拿出来;活动当天的工作就是将所有的材料和道具全部运往该活动地点,利用长桌当作是我们设摊的桌子,将材料和道具准备妥後就可以让观众大展身手试看看!我们最主要是要让民众了解此项游戏的原理为什麼会跟蒸气火车有著息息相关的关联并做解释,我们还会帮忙协助观众完成该游戏,偶尔还会发生蛮有趣的事情呢!
其实我们有做过很多的工作,帮过很多人的忙,下面本人就大概列出几项作为代表:
到科技教育中心(南馆)帮忙带小朋友活动,并协助小朋友完成作品.准备(猎杀U571 看电影学科学)的教学材料,并帮忙带活动协助小朋友完成作品.检查科学实验活动所需的道具,是否有无损坏,并清点,检查材料包是否有无漏放材料进去的.拓印,烫金,熊猫面具的现场教学指导.做有关於有拿学习单小朋友的问卷调查,观察小朋友运用学习单的状况及对展示厅所展出的内容大概吸收多少而做份统计.帮忙协助布置爱丽斯的梦幻仙境---闯关游戏的场景.公司相关规定
每天上班时间08:30;中午休息时间12:30~13:30;下班时间17:30.以签到的方式,证明出勤状况,若有事情未能出勤必须提前向主管报备徵询许可.执勤时,必须穿著黄色背心及佩带工作证.执勤时,不能在馆内食用或饮用任何食物,除喝开水除外.※因为馆方第一次接到实习生,所以公司相关规定方面并无完整规划出一套制度来,其本章的内容主要是写实际规定我们实习生的一些事项.-个人心得-
优缺点(各举两点以上)
优点:(1)由於科学工艺博物馆是属於政府单位的文教机构,所以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都很单纯.(2)有专业的工作夥伴指导我们,我们也比较放心多去学习多去吸收新的知识.(3)我们的主管很乐意的帮助我们完成实习报告,他们拿了很多资料给我们供作参考,本人也很顺利的完成报告.缺点:(1)当初在签定实习机构时候没有很明定其工作内容,有时觉得无法发挥自己最擅长的才.(2)当初在签定实习机构时候虽然有很清楚的写著『中午无附便当』,但我们几乎每天出勤且又是服勤一整天的,车资都我们自掏腰包了,当然希望能给我们便当吃,所以爸妈都在为我们抗议为什麼中午不附个便当给我们吃呢!
个人由实习中获得的经验及感想
从一开始寻找实习单位时,老师就建议我到科工馆实习看看,当时实习单位给的条件写的很清楚「无薪资」,「无附中餐」,但老师说可以在那里学到很多东西,本人也就心动答应了.科工馆是我第二个实习单位,之前是在小垦丁牛仔渡假村-餐饮部门,但由於资料取得不完全,加上实习单位又很远,不方便再跑一趟,所以就无法顺利完成实习报告,这次的实习地点离家也较近,若有任何资料遗漏都可以近期取得,方便多了,这也是选择科工馆实习的原因之一!
能到科工馆实习本人觉得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一般人想要进去里面服务,打工也都是要通过重重的关卡,才能为民众服务;这次的实习合作是学校与馆方的第一次合作,本人认为蛮成功,顺利地完成(就我们科教组与实习生合作而言),我们尽可能表现良好,希望能帮学校取的更好的校誉及争取到下一次的实习合作机会!
当初填了科教组是刚好有剩名额,本人以为工作内容是在带小朋友活动之类的,後来去了科工馆正式工作後,才发现跟原来自己想像的工作内容有点出入不大相同,不过本人学到的东西比自己想像的还要多元化,而不是只局限於带活动…等,这一个月下来也是让我学到不少新的东西.未到科工馆正式实习前,我们提前一天去认识未来的工作环境及工作同伴,而带领我们的主管是科教组的研究助理员翁骏德(翁大哥)和助理研究员李慧贞(慧贞姊),翁大哥和慧贞姊当天为我们讲解很多有关科工馆方面的规定和工作内容…等,先让我们有初步的了解,而几个小时下来,他们给我的感觉就是有心想要帮助我们完成此次的校外实习,他们也是很民主,除了周一固定休馆外,还让我们轮流排休,但他们也先声明最好固定每天要有两个人出席,一个月下来,我们三个人都有做到他们所要求的,他们高兴我们也很高兴.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三个人在过年期间都没有缺席,从初二开馆到初五,当时人力超不足的,没有什麼志工要来馆内帮忙,我们三个人在过年期间忙到头昏眼花,中午也没得休息只能轮流吃饭,或许这是我们主管最称赞我们的地方吧!这也才解决他们最伤脑筋的问题.其实我们也不太会抱怨什麼的,只觉得双方都开心就好,本人对於我们的出席状况都还觉得很OK,没有故意不来上班,迟到和常请假…等,通常早上都是早到较多,因为交通工具上的问题,无法掌握的很恰恰好,每天都是搭火车再转公车到科工馆,无论上班或下班都是一样,一天大概要花掉三个小时在搭乘交通工具上,本人都会提早出门,不想利用因为交通上的不便来作为迟到的理由,本人认为最基本能做到的就要尽量做到;但关於早退的事情,我们都有先徵得主管的同意并先报备,是由於要赶火车,不得以提早出去等公车,且公车都15~20分才来一班,没搭上的话势必要搭更晚的火车才能回到家,回到家通常都是6,7点了,本人认为我们的主管是位很好沟通的人,只要要求合理,一切都OK!
第一天我们就正式上工,紧张的心情当然免不了,不过经过几天的训练,已经不再觉得很恐怖,只要摸清楚任何一切事物,再困难的事都能解决.本人曾被派到大厅闸口发蒸气小火车加价票,这样的工作我从未做过,刚开始发的时候我真的都不敢开口,会觉得很不好意思,不敢向观众解释加价票如何使用,且脸红的很厉害,但我看著志工婆婆用著很流利的口语在解释说明,深深觉得很佩服,心想自己也要慢慢学习如何开口,一而再再而三的反覆练习,至少有些许的进步,不完全停留在原地打转,观众也可以渐渐听懂我在说些什麼,接下来的几天我们的工作都是在闸口发加价票,当然也不会再害羞了;其实不要小看在闸口发加价票,本人觉得在那里发加价票算是学到最多东西的地方,可以训练自己的说明技巧,训练自己如何回覆观众的问题(因为观众好像把你当作服务台一样,一直从你身上找到他自己最想要的答案或资讯),还有帮忙协助观众如何通过闸口(因为有时候在闸口当班的工作人员太忙,我们都会主动帮忙他们,也不会造成太多的客怨问题),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就是有观众的小朋友没有购票,所以我们就不会发加价票给未购票的小朋友,但家长就会偷偷跑到我们身边向我们索取小火车加价票,起先是会跟他们解释为何不发给小朋友,如果他们死心了就不会再跟我们要,如果不死心的家长就会一直跟我们恳求,不得以有时会偷发给他们1~2张,因为看他们一直求我们,我们也不好意思不给,还真是有点为难我们.馆内在通常会把D.I.Y.的活动安排在假日较多,因为人潮多办起活动来也比较有趣,例如我们科教组有办过拓印,烫金,做熊猫卡片和熊猫面具…等,还有关於蒸气小火车的科学小实验,全部都让观众自己动手做看看,像过年前夕我们为了应景过年的气氛,就选择拓印跟烫金,蛮好玩的,当时我们三个实习生还先练习如何操作,还边做边念口诀,且每个过程都要背的苦瓜烂熟,因为主管说要考我们验收成果,後来还是没有考!其实本人比较怕说会有观众问问题,当然自己要先做点功课罗!
为了配合第二临展厅大熊猫特展,科教组举办有关大熊猫的D.I.Y.活动,做熊猫卡片跟熊猫面具,而准备卡片的材料我们都有参与,为了裁出漂亮的卡片,本人的手指还因此起水泡咧!因为要拿铁鎚敲敲打打的,还有同学因此而挂彩流血,不过看到观众很开心的制作卡片,也觉得很值得.去年年底第三临展厅展出的是「恋恋烟尘-铁道特展」,当然也有举办相关的活动,在假日时候主管就会请志工帮忙设摊跟顾摊子,设摊的地点选在展示厅前的广场,一方面可以吸引参观人潮,另一方面可以让观众利用科学小实验进而了解蒸气火车的各项原理及构造,教育性质蛮高的,其实所设的每一摊本人几乎都有自己去玩过,一方面是好奇,另一方面为了解决观众发问的问题,所以要自己先实验看看,我们还常遇到很勇敢的小朋友,为了我们送给观众的小礼物「纹身贴纸」,不怕汽球爆掉,连本人自己都怕的要死的汽球,所以证明了小朋友可以为了礼物而不顾一切去冒险,超勇敢的!
其实一个月下来觉得自己是学到不少东西,学到人跟人之间的互动关系,怎麼去协调…等等,是里面占最多最大部分的,不论是与馆员或者跟观众的互动,都是值得让我们去学习的新事物,当然在实习的过程中并不是每件事情都能顺心如意,也有如意或不如意的时候,当我们陷入困境有问题时,最希望找个人商量,那个人就是我们两位可爱的主管,他们两位帮助过我们很多,也替我们解决过很多事情,也许不只是他们两位,还有馆内的所有同仁们,工作夥伴们,真的很感谢他们!
从刚接触到新的环境後,要很努力地赶快融入工作环境中,要很努力跟上别人的脚步,这是本人觉得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因为当你穿著科工馆的背心和带著科工馆的工作证时,随时会有观众向你发出问题,为什麼呢 因为他们早已认定你是科工馆的一分子,应该可以从他们身上取得自己想要的资讯或答案,所以本人刚进来科工馆时,从不了解到了解,尽量让自己花最少的时间去了解及摸索,本人也成功了,至少观众丢出来的问题我都能很快的回覆他们,让他们得到最满意的答案,这也是让本人觉得蛮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本人真的很喜欢科工馆的工作环境,环境大又乾净且也很舒适,加上馆内的员工及志工待人处事都很融洽,本人也发现进馆参观的民众都很有礼貌有一定的水准,只要帮助过他们任何一件事情他们都会跟您说声「谢谢」,让我觉得倍感窝心.在这一个月来虽然学到不少东西,但不如我自己预期更想要学的东西,本来打算来科工馆学习训练自己的口才,不过反而倒是学到如何跟民众互动及相处和应对...等,也是一种蛮好的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训练!也是很谢谢学校能够提供这次的机会让本人学到别人学不到的东西!
建议(对学校及该实习机构)
对学校的建议
希望能替下一次的学弟妹争取到中午的便当,说实在的因为车资都我们自掏腰包了,所以藉由这次的合作希望能够为下次的实习生多争取一些福利!也希望我们实习的指导老师能够常常来探望我们,并多了解我们的工作情况,或者给予指导纠正…等.希望学校能够多争取实习机构或只实习名额,让学生有可以参考,选择的馀地.对科工馆的建议
可以建议学校或科工馆,大家互相建立一套实习制度,在未实习前先把工作内容用书面写清楚,在校的同学们也可以依照自己的专长及兴趣喜好,选择适当的实习单位及工作内容,也可以帮助同学发挥他自己的才能,馆方也可同时受益!就像义工一样,他们有他们自己的专才.
第五篇:博物馆实习自我鉴定
XX年9月和10月,我在xx博物馆实习。在实习期间,我获益良多。除了拓宽了自己的事业还锻炼工作能力,并提前体验企业单位的工作模式。虽然累,却快乐着。
一,丰富知识,学习予于实践
实习期间我像海绵般汲取博物馆里丰富的历史资料信息。尤其当我原有的知识于新知识链接起来,感觉就像脑袋瓜一下子通畅了。那种感觉特别畅快回味。同时越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越体味中国历史的精粹,就越发热爱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祖国。
在南博馆,我有机会把学校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我们小组发挥英语专业所唱,整理英文讲解稿,带外国游客参观博物馆并提供讲解。在十月中后旬,我们实习小组为博物馆十一月的临展“大唐余辉”长沙窑陶瓷展的说明词翻译成英文版。课文上和课堂上老师所说的理论终于得到实践印证了。翻译的时候,我为求“信达雅”回味翻译一个中文词查搜几本字典,然后到网上搜索从字典找出的那几个引文候选单词的常用情况,才断定该用哪个词。
二,认真工作,锻炼能力
我每天9点30分上班,下午5点30分下班,做到不迟到早退,不旷班,不请假。我的工作岗位主要有三个,咨询台、办公室、接待室。通常今天在咨询台工作,明天就去办公室,后天就轮到接待室。这种轮换岗位的工作方式可以让我接触不同的工作。咨询台是博物馆与客人交流的第一线。在办公室里,我认真有效的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我的翻译工作主要是在这里完成的。接待室的工作最灵活,在没有重要接待任务的时候,我可以自由活动,通常我会导游旅客和他们进行跨文化的交流。
三,走出校门,融入社会
社会是个大课堂,这里更多的是学习待人接物和工作规矩。
我觉得我很幸运。南博馆这里的工作人员都非常友善。他们已经成为我的良师益友。在实习期间,我常常和她们倾谈,她们教授我许多做人做事的原则,包括工作上和生活上。对此我万分感激。
南博馆实习时一个很有价值的课程,得到自我提升的同时让我更珍惜剩余的校园时光,知道自己的不足,查缺补漏,为日后就业作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