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试卷(汇编)

时间:2019-05-12 07:58: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哲学与人生试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哲学与人生试卷》。

第一篇:哲学与人生试卷

哲学与人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里是强调()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与认识互相决定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理是()A、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B、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C、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的联系着 D、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的联系着

3、某同学由于自身努力不够,成绩不好,总是抱怨老师、班风、校风,该同学()A、扩大了内因的作用 B、忽视了外因的作用

C、客观总结了教训 D、忽视了内因,夸大了外因

4、下列哪个成语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A、量力而行 B、自知之明

C、不自量力 D、妄自菲薄

5、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体现了()。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

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 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

6.”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的做法()①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②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③否认了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特殊性之中 ④肯定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7.社会发展最根本的规律是()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C.个人动机与物质手段的矛盾运动 D.个人活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

8.下列选项中属于个人的主观条件的是()A.个人的体质 B.个人的学业基础 C.个人的家庭情况 D.人个的性格

9.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蒋敏等517名同志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雷勇等5名同志被追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这表明()A.个体为社会创造的物质财富越多,人生价值就越大 B.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是统一的

C.实现人生价值,意味着获得更多的社会荣誉 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10.下列体现了矛盾观点的有()。

①金无足赤,人无完人②刻舟求剑③夜郎自大,目中无人 ④祸兮福之所倚 A.① ③ B.① ④

C.② ③ D.① ②

11.“知人知面不知心”主要是告诫我们()A.知人知面就行了 B.一个人的外表容易认识

C.认识一个人的外表就可以了

D.不要轻信一些人的外表,要透过其外表看其本质

12.塑料袋出现百年以后,被人们称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之一。目前,我国每天要用掉各种塑料袋20亿个以上,塑料袋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成为“白色污染”的祸首,严重危害了自然环境。这表明()

①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任何事物都有好有坏 ④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都是新事物,这是因为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都是()

A.吸取旧事物的精华 B.强大和完善的

C.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 D.有新的名称和旗号

14.哲学上所讲的规律是:﹙ ﹚

A.事物运动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B.自然规律

C.社会规律 D.思维规律

15.人生行动是运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实现﹙ ﹚的过程.A.目的和理想 B.方向和目标 C.路线和计划 D.计划和方案 16.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 ﹚

A.联系的观点和物质的观点B.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C.意识的观点和矛盾的观点 D.运动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 17.1999年9月,英国BBC广播公司通过新闻网页举行公开投票,有公众推选过去一千年中最伟大的思想家。前三名依次是:马克思、爱因斯坦、达尔文。他们推选的依据应当是()

A.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程度 B.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依赖性 C.个人活动摆脱社会发展规律制约的程度 D.个人活动是否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

18.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说明()A.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B.物质决定意识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

19.“刀子嘴豆腐心”、“笑里藏刀”,这表明要了解一个人,必须()A.透过假象抓住对真象的认识

B.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放弃感性认识或不经过感性认识,直接抓住理性认识 D.假象不反映事物的本质

20.关于矛盾的正确说法是:()

A.矛盾既存在于事物内部又存在于事物之间 B.事物自身既对利用统一的关系

C.矛盾仅仅存在于社会人类之中,自然界不存在矛盾。D哲学上的矛盾就是生活中的矛盾,两个概念是一样的

21.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不是对旧事物的全判抛弃,而是“扬弃”,这里“扬弃”是指: ﹙ ﹚ A.既克服了旧事物消极过时和腐朽的因素,又保留了其中积极的合理因素并增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势性。B.全是新事物,完全抛弃旧事物 C.全盘否定旧事物,全面扶持新事物 D.继承旧事物中合理的因素。

22.人生发展同样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这句话是说()A.人生发展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曲折发展过程 B.人的发展有时是前进的,有时是倒退的 C.人生发展只有上升,没有下降

D.人生发展复杂多变,只有成功不能失败。

23.人生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两种境遇是:()

A.顺境和逆境 B.前进新与曲折性 C.前进与落后 D.进步与后退

24.人生发展包括的重要两个方面是:﹙ ﹚

A.生理发展和精神发展 B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 C.物质发展和精神发展 D.个体发展和集体发展

25.人们要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培养科学的()

A.行为习惯 B.工作方法 C.思维方法 D.认知态度 26.下列关于人生目标的说法不正确()A.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只要符合个人实际就行 B.人生目标要在社会发展中不断校正

C.人生目标的确立关系到人生奋斗的方向,一旦确立就要坚持到底,不能多变 D.正确确立人生目标要靠自己的不断学习和不断提高

27.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航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到达彼岸。这说明()

A.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 B.理想是人们的主观想象

C.理想是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 D.理想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28.理想信念是一种()现象

A.精神现象 B.物质现象 C.经济现象 D.逻辑现象 29.理想变为现实需要()条件。

A.有政治理想 B.自觉的责任 C.有道德观念 D.生活有追求 30.信念是()等的有机休统一体。

A.心理和认识 B.认识和情感 C.情感和意志 D.意志和认识 二.分析题。(每题10分,共40分)

1.19世纪法国著名的小说家莫泊桑在一部小说中需要细腻地描写一个被踢过的感觉,但他本人没有这种体验,觉得实在是难以下笔。于是他信步走到大街上,迎面正好遇到一个乞丐。莫泊桑迎上前去,言辞恳切地说:“喂,请踢我几脚吧?”那乞丐被说的莫名其妙,愣住了,以为他神经不正常。莫泊桑继续赔笑,又从口袋里掏出钱说:“你踢,我给你钱。”那乞丐见钱一把抓了过去,伸脚踢了莫泊桑的屁股一下。莫泊桑忍痛揉着屁股,跑回屋子,飞快地记下了这一真实被踢的感受。

“莫泊桑花钱买踢”的事例说明认识的来源是什么?这对我们的人生成长有什么启迪?

2.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栋高楼。”第三个人边干活边哼着小曲,他满面笑容开心地说:“我们正在建设一座新城市。”十年后,第一个人仍在在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里面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结合“三个工人砌墙”的事例,请你谈谈确立目标对我们人生成长的必要性。

3.面对我国就业政策的改变和严峻的就业形势,有的同学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没赶上“包分配”的好年头;还有的同学把对现状的不满都归罪于家庭,说什么:“不怨天,不怨地,就怨爹娘不争气。”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哪些条件?怎样对待这些条件?

4.大家盼望已久的班级篮球比赛开始了,高三(2)班是夺冠呼声最高的班级,因为这个班级的队员在身高、技术上占明显优势。赛场上,高三(2)班的队员在全班同学的欢呼声中,都想给大家露一手,却把比赛前制定的方案抛在了脑后。特别是参加过全市中学生篮球比赛的队长张明同学,一抢到球就急着突破上篮,由于缺乏其他队员的配合,几次都被对手拦截了。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场上队员情绪急躁,互相指责和埋怨,最后出人意料地输掉了第一场比赛。(1)高三(2)班输掉比赛的原因是什么?(2)在后面的比赛中要想获胜,应该怎么做?(3)谈一谈个人如何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附答案:

一.1.---5.CDDAC 6.---10.CBDBB 11.---15.DCCAA 16.---20.BAABA 21.---25.AAACC 26.---30.AAABB 二.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完成。主观感受也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也要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毛泽东说过:“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2.人生目标可以规划人生发展;人生目标可以推动人的进步;人生目标可以激发人的潜能。

3.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既包括人生环境的客观条件,也包括个人的主观条件。国家的就业政策、就业形势,个人的家庭环境都都是客观条件,都会影响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但在客观条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个人不应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而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素质越高,人生就会有更大的价值。

4.(1)队员想出风头,没有团结起来。(2)要紧密团结,队员之间要配合。

(3)历史发展和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集体不论大小,团结起来才有力量。团结可以使集体欣欣向荣,因此生活在集体中的每个人都要维护集体的团结,互帮互助。这样个人的作用才能够在集体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我们生活在集体中,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需要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牢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在学习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绝不做损害集体荣誉和利益的事。

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更应该体现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在生活中要懂得关爱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维护集体的团结,增强集体的凝聚力。要尽职尽责地完成集体分配的每一项任务。要积极发挥个人的特长,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以创造性的劳动和优异的成绩,为集体增光添彩。

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还体现在当集体荣誉和利益受到损害时,敢于积极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严重损害集体利益的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篇:《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试卷

A.理论 B.金钱 C.信念 D.行动

《哲学与人生》测试卷 12.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体现了()。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 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

1、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13.“拔苗助长” 的错误主要在于:()A、量力而行 B、听天由命 C、不自量力 D、妄自菲薄 A、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B、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 2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C、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实说明()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 ,直到变害为利 B、人们能够自觉地认识事物的规律,从而指导自己的行动 C、规律隐藏在事物内部,人类智慧不很难企及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的联系着 B、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的联系着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4.“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字是指()。A.主观愿望 B.客观规律 C正确观点 D.客观实.际

5、下列属于联系的特点的是()①稳定性 ②客观性 ③复杂多样性 ④普遍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6、在对待人际关系上,积极的态度表现为()①合作 ②接纳 ③和睦 ④和谐⑤排斥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7.为防止雷雨对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影响,北京市气象部门从闭幕式当日14时起,启用8架次飞机分别进行催化消云作业,有效解除了北京境内的险情。这说明()。A.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受限制的B.人可以任意改变和废除自然规律 C.人可以认识、利用自然规律D.人可以创造自然规律 8.下列不符合对待挫折和逆境的要求的是()A.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B.要正确看待过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C.要有坚定的信念 D.要求我们要消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和逆境 9.下列不属于的是益友表现的是()A.正直的人 B.诚信的人C.见闻广博的人 D.好背后诋毁人得 人

10、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以下关系特征()①平等互处 ②宽松的人际环境③友善和关爱 ④相互真诚信任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人生最好的老师和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是()

D、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14、下列运动观错误的是()。A.物质是运动的B.运动是绝对的 C.运动是相对的 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15、“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A、事物是运动的 B、事物是变法发展的 C、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D、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16、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道:“陈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说出了这样一条哲理()A、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C、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阻挡不住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

D、事物内部的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因

17、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一朵骤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一片漂浮的白云。运用辩证法观点看这首小诗,我们领悟到()A、矛盾着的两个方面相反相成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部分影响着整体,制约着整体功能的发挥 D、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18、地震是对人类生存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地球上每年仅7级以上的大地震就有十几次。打开一幅地震分布图,可以看到,历史上的地震发生地并不是均

匀分布的,而是集中在某几个地带上。如果把这些地震带再与地质构造图做一比较,就不难发现它与地壳的断层带关系特别密切。这说明()。①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②人能够认识客观规律 ③规律是主观的,确定不移的 ④客观规律依赖于意识的发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把马克思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体现了()

A、物质和意识的统一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统一 C、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D、理想和现实的统一 20、计算机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有益的信息,也带来了许多毫无价值的信息,甚至传播一些有悖社会道德的信息,这启示我们()A、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B、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

C、要重视事物的变化

D、要解决矛盾就要认识矛盾的特点

21、“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的联系着B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的联系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22、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说明了()A人际和谐的重要性B物质决定意识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

23、《孙子兵法》“投之亡地而后存,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一观点表明()A、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的 B、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

24、新事物是指()

A、最强大、发展最快的事物B、最新出现、又有最新的形式的事物C、最新出现,又最受欢迎的事物D、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

25、“欲速则不达”说明()

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比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B、要取得事业成功,必须按常规办事 C、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D、要提高办事效率,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31.怎么样选择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32..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对我们有什么要求?

33、怎样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34、如何培养自己的信心?

35、鸡蛋是如何变成小鸡的?

(1)同样的温度和湿度下,为什么鸡蛋只能变成小鸡,鸭蛋只能变成小鸭,而石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2分)

(2)同样的鸡蛋为什么在不同的温度下,结果不同?(3分)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26、运动

27、发展

28、矛盾

29一切从实际出发:

30、顺境

第三篇:《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试卷

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

2012年秋学期《哲学与人生》期中测试卷

班别 姓名 学号 成绩

10、人生最好的老师和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是()

A.理论 B.金钱 C.信念 D.行动 1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体现了()。

温馨提示:所有题目,一律在答题卷中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A、量力而行 B、听天由命 C、不自量力 D、妄自菲薄

2.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实说明()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 ,直到变害为利 B、人们能够自觉地认识事物的规律,从而指导自己的行动 C、规律隐藏在事物内部,人类智慧不很难企及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的联系着 B、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的联系着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4.“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字是指()。

A.主观愿望 B.客观规律 C正确观点 D.客观实际

5、在对待人际关系上,积极的态度表现为()①合作 ②接纳 ③和睦 ④和谐⑤排斥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6.为防止雷雨对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影响,北京市气象部门从闭幕式当日14时起,启用8架次飞机分别进行催化消云作业,有效解除了北京境内的险情。这说明()。A.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受限制的B.人可以任意改变和废除自然规律 C.人可以认识、利用自然规律D.人可以创造自然规律 7.下列不符合对待挫折和逆境的要求的是()

A.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B.要正确看待过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C.要有坚定的信念 D.要求我们要消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和逆境 8.下列不属于的是益友表现的是()

A.正直的人 B.诚信的人 C.见闻广博的人 D.背后诋毁人得人

9、新事物是指()

A最强大,发展最快的事物。

B最新出现,有最受人欢迎的事物。C最新出现,又有最新的形式事物。

D符合客观规律,是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 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 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 12.“拔苗助长” 的错误主要在于:()

A、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B、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 C、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13、下列运动观错误的是()。

A.物质是运动的B.运动是绝对的 C.运动是相对的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14、“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

A、事物是运动的 B、事物是变法发展的 C、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D、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15、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道:“陈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说出了这样一条哲理()

A、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C、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阻挡不住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 D、事物内部的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因

16、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一朵骤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一片漂浮的白云。运用辩证法观点看这首小诗,我们领悟到()

A、矛盾着的两个方面相反相成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部分影响着整体,制约着整体功能的发挥 D、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17、把马克思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体现了()

A、物质和意识的统一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统一 C、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D、理想和现实的统一

18、计算机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有益的信息,也带来了许多毫无价值的信息,甚至传播一些有悖社会道德的信息,这启示我们()

A、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B、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 C、要重视事物的变化

D、要解决矛盾就要认识矛盾的特点

19、“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的联系着B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的联系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20、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说明了()

A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B物质决定意识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客观决定主观,主

观反映客观

38、矛盾

21、《孙子兵法》“投之亡地而后存,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一观点表明()

A、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的 B、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

39、规律

22、新事物是指()

A、最强大、发展最快的事物

B、最新出现、又有最新的形式的事物 C、最新出现,又最受欢迎的事物D、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四.简答题(共20分)展前途的事物

23、“欲速则不达”说明()

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比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B、要取得事业成功,必须按常规办事

C、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D、要提高办事效率,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4、某同学由于自身努力不够,成绩不好,总是抱怨老师、班风、校风,该同学()

A、扩大了内因的作用 B、忽视了外因的作用

C、客观总结了教训 D、忽视了内因,夸大了内因

25、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里是

强调()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与认识互相决定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二.评析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分)

26.新事物就是后来出现的得事物。---------------()27.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态。-------------()

28.任何事物都可以孤立存在。

29.想问题,做事情,凭主观愿望,就能成功。---------()

30.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可以不考虑社会发展实际,使自己的主观愿望适应时代潮流就行了。-----------()

31.不运动的物质是根本不存在的。------------()

3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33.自觉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根本特点。--------()

34.尊重客观规律,就能很好的发挥自觉能动性。------()

35.人的命,天注定。----------()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36、运动

37、发展

40.怎么样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41..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对我们有什么要求?

42.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我们向往的,那么作为中职生,应如何营造和谐的人际关

系呢?

43、材料分析:

鸡蛋是如何变成小鸡的?(1)同样的温度和湿度下,为什么鸡蛋只能变成小鸡,鸭

蛋只能变成小鸭,而石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2)同样的鸡蛋为什么在不同的温度

下,结果不同? 以上问题请用所学的哲学原理进行分析。

第四篇:人生与哲学

一、哲学的定义

说句实话,在拜读《哲学与人生》之前,我还真没有深究过,在这里有必要先熟悉一下哲学的定义:哲学的原意是“爱智”。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

这种态度称为“爱智”。作者同时指出“爱智”的原则,“拥有智慧不等于爱好智慧”。爱智代表的是一种追求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特色就是一直保持心灵的开放。所强调的“过程”,要不停地质疑与询问,永远在等待着接受惊讶。这是否暗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导引、学生自学的认知理论的本源和基点呢?

既然“爱智”是一种追求过程,那么又是什么影响了我们去追求它呢?

“最先要指出的就是人的身体。因为人体是物质的,有惰性同时也是软弱的。这种软弱会妨碍人类拥有智慧。比如,有时候我们希望自己能够早起,却怎么也爬不起来,这时候会觉得身体实在是自己最大的敌人。身体如此沉重,就是因为它是物质,所以有惰性。又有时候我们很愿意帮助别人,这代表心灵上的美好,却可能因为需要花时间、花力气,所以懒得行动。由此可知,人的身体是软弱的。人应该减少身体的控制程度,亦即要让身体的惰性无法对个人产生影响力。如此,才能让心灵自由地追求智慧。

教师的重要工作不也包含了督导学生、引领他们走向事物的真善美、远离假恶丑、使学生们的素养日臻完善、成为有健全人格、健康世界观和积极人生观的社会公民。哲学名言名句汇总

哲学的意蕴就在于它以简单明了的词句表达深刻的意义,人的一生就是哲学的体现和体验。

------------------------思想不是你要它来它便来,而是由它自己决定它的来去。——叔本华

我除了知道我的无知这个事实外一无所知。——苏格拉底

水是万物之本源,万物终归于水。——泰勒斯

使一切非理性的东西服从于自己,自由地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去驾驭一切非理性的东西,这就是人的最终目的。——费希特

凡是现实(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存在)的就是现实的。——黑格尔

万物的和平在于秩序的平衡,秩序就是把平等和不平等的事物安排在各自适当的位置上。——奥古斯丁

凡是活着的就应当活下去。——费尔巴哈

假如进化的历史重来一遍,人的出现概率是零。——古德尔 客观世界只是精神原始的,还没有意识的诗篇 ——谢林

凡夫俗子只关心如何去打发时间,而略具才华的人却考虑如何应用时间。——叔本华

我们喜欢别人的敬重并非因为敬重本身,而是因为人们的敬重所带给我们的好处。——爱尔维修

人类的生命,并不能以时间长短来衡量,心中充满爱时,刹那即永恒。——尼采

真理是时间的产物,而不是权威的产物。——培根

权利的相互转让就是人们所谓的契约。——霍布斯

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康德

一切确定的皆否定。——斯宾诺莎

知识归根结底由经验而来。——洛克

没有物体,只有运动。——伯格森

一开始,问题就是要把纯粹而缄默的体验带入到其意义的纯粹表达之中。——胡塞尔

思就是在的思,„„思是在的,因为思由在发生,属于在。同时,思是在的,因为思属于在,听从在。——海德格尔

思最恒久之物是道路。——海德格尔

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荷尔德林

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非事物的总和。——维特根斯坦

人的意识屈从于物化结构。——卢卡奇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

科学家在思想中给予我们以秩序;道德在行动中给予我们以秩序;艺术才在对可见、可触、可听的外观的把握中给予我们以秩序。——卡西尔

物体的意义是通过它被己身看到的方向而确定的。——梅罗.庞蒂

我不能给自己或是别人提供那种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的快乐。这种快乐对我来说毫无意义,我也不能围绕它来安排自己的生活。——福柯

科学性的语言游戏希望使其说法成为真理,但却没有能力凭自己的力量,将其提出的道理合法化。——利奥塔

任何一种哲学思想只要是它能够自圆其说,它就具有某种真正的知识。——罗素

在任何事物中,美和善二者的本质特征都是相符的,因为它们正是建立在同一形式的基础上,所以善被我们颂扬为美。——托马斯.阿奎那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的首要价值一样。——罗尔斯

那隐藏着的宇宙本质自身并没有力量足以抗拒求知的勇气。对于勇毅的求知者,它只能揭开它的秘密,将它的财富和奥妙公开给他,让他享受。——黑格尔

能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伽达默尔

本文之外,别无它物。——德里达 存在就是统摄。——雅斯贝尔斯

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无知,粗浅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前,博学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后。——蒙田

谁占有法律语言谁就占有相关的资源和利益。——布迪厄 在这个世界上,平等地待人和试图使他们平等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总是存在。前者是一个自由社会的前提条件,而后者则象D?托克维尔描述的那样,意味着“一种新的奴役方式”。——哈耶克

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亚里士多德

惊奇是哲学家的感觉,哲学开始于惊奇。

第五篇: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从哲学看苦乐人生

姓名:侯刚 学号:20134615 13级自动化学院自动化专业摘要:当人类不断地探索宇宙的奥秘、洞察人生的意义,超越现实,向前提挑战,展望未来时,就产生了热爱和反思智慧的哲学,哲学问題和我 们的生活是思密不可分。哲学一旦脱离人生,将是空洞的;人生缺少哲学,将是盲目的。人生总是苦乐相伴的,从哲学看苦乐人生,才能真正体悟到生 命的真谛。用哲学的“反思”的思维方式思考苦乐人生,才能实现对苦乐人生认识上的创新、超越和发展。

自人类产生之日起,摆在人类面前的是千差万别、千变万化、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茫茫无限 宇宙和有生有死、有爱有恨、有聚有散、有得有失 的有限人生。在现实生活中,人类常常陷于得与 失、成功与失败、快乐与痛苦等困顿之中,也正是 经历困难的磨练,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的不断交替,人类一步步走出无知走出幼稚,一步步迈向成熟。古希腊的智者雜拉底说:“没有经过检 验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许多人开始警觉,对宇宙、满了无限的追问和苦苦的求索。

一、从哲学看人生。

当人类不断地探索宇宙的 奥秘、洞察人生的意义,超越现实,向前提挑战,展 望未来时,就产生了热爱和反思智慧的哲学。哲学 问题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我们的所在、所是、所 作和所思密不可分。哲学一旦脱离人生,将^洞 的;人生缺少哲学,将是盲目的。

哲学作为一门学问,是一种人生态度,这种 态度就是“爱智慧”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正如方东美先生所说广哲学不能 烘面包,但能使面包增加甜味。"当我们用哲学思 维来思考和对待人生,哲学引导我们用一放 心胸,寻求真理,印®价值的态度去看人生,看人 生的任何遭遇和苦乐,用新的视角来重估人生的 价值〇哲学不健“爱智慧的一种态度。哲学智慧是反思的智慧,批判的智慧,变革的智慧。它引导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敞开自我反 思和自我批判的空间,不断实现人类社会的创新、超越和发展。

面对苦长乐短的人生,如何坦然面对苦乐相 伴的生活呢?乐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欲念,是人类矢志不渝的追求,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动力;苦似乎是人类生活的“主食”,一旦食之,你就得为之付出代价。然而很多人还是在痛苦随时可能出没的生活中乐此不疲地坚持对乐的追求,这是为什么呢?哲学告诉我们:苦乐是人的最基本感觉和体验,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的矛盾的统一体,他们 的矛盾也反映了灵与肉的矛盾,反映了人生的基本矛盾,反映了人类文化的基本矛盾。苦与乐共同构成了姓的本质和全部,正所谓“苦乐人生”。

二、苦的存在价值。

所有的动物,包括人,从出生到死亡都要经历各种各样的痛苦,痛苦是生命个体自我保护和物种自保的基本条件,凡是对痛苦反应迟钝的动物最终都被自然界所淘汰。人对痛苦具有更强的反应能力,痛苦还可以增强人对外部事物的灵敏性,提高人的反应能力,防止面临危险而不自觉。假如我们的身体和心灵都没有了痛感,那就意味着人的死亡,“哀莫大于心死”说的就是麻木是最大的不幸。正是因为能反思和回味痛苦,能发掘痛苦的积极意义,才更强化了对痛苦的感受,获得了对痛苦的深刻认识。人只有在发现苦中有乐,苦尽甜来,才对自己、对生活、对前途有信心。

痛苦让人摆脱死气沉沉的感觉,让人激动,让人奋发。赫胥黎说:“没有哪个聪明的人会否定 痛苦和忧愁的锻炼价值。”人在痛苦中走向反省,走向成熟。如果人能够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去对待和展望人生,他就能在人生的苦难中乐对人生的苦难。痛苦有助于形成人的忧患意识。痛苦是忧患之源,人的很多不幸莫过于对于悄悄降临的危险全然无知,一旦意识到危险的降临却又措手不及,从而错失良机。当然,有忧患意识并不是让我们将有限的痛苦无限的延伸,而是让我们更多的关注到将来,才能有备无患。

探讨苦的存在价值,就是为了正视痛苦和改 变痛苦。正确的认识了苦,在你遇到困难、痛苦、不如意的时候,你才能够不苦恼、不沮丧、不泄气,因 为你已经知道,有乐必有苦是必然的,所以你会平心静气的去分析遇到的困难,从而找出苦产生的根源。人不能因为苦而悲观、消沉,他应当相信在与痛苦抗争之中,以及在征服痛苦之后,生活中就会多些阳光,少些阴影。

三、如何在苦中寻找到生命的真谛——乐。

苦乐原来只有一线之隔,快乐是一种思想吗,思想快乐,你才是一快乐的人;快乐是一种情绪,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你就站在了快乐的一方;快乐是一种个性,有的人生来悲观,有的人一生豁达,快乐自然就跟着来了;快乐是一种美德,它不仅表现自己对世界的欣赏和赞美,也给周围的人带来温暖和愉快。避苦求乐是人生之必然,而多苦少乐却亦是人生之必然。活在今天,面对现实,驾驶自己,接受别人,热爱生命,让快乐成为你生命的本质,快乐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东西,重要的是在你的心里给快乐留一块空间。生活中并不缺少快乐,而是缺少发现感到快乐的心灵。一个成熟的人能把握自己快乐的钥匙,他不期待别人使他快乐,反而能将快乐与幸福带给别人。他的情绪稳定,为自己负责,和他在一趟种享受,而不是压力。大哲学家尼采说:“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我们说快乐是我们自己的权利,别人要让你不快乐,先要得到你的同意。

你快乐的钥匙在哪里?在别人手里吗?快去 把它拿回来吧!

下载哲学与人生试卷(汇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哲学与人生试卷(汇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哲学与人生

    浅谈柏拉图的哲学思想 这个学期通过哲学与人生选修课的学习使我对“哲学”这个以前看似很遥远并且从未涉足的领域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对于各个哲学家的哲学观点有了一定程......

    哲学与人生

    1. 从远古开始,人们就把“天”作为人类智慧追索的的对象,诗人屈原提出了172个“天问”的回答中,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 ) A.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B.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C. 万......

    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 十节课的时间,对于学习哲学来说真是太少太少了,也许我们才刚刚入门,也许我们还没有入门。不过经过十节课的耳濡目染,我也有一些属于自己的心得与体会。也许老师看了......

    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青春里的爱情 痴情的人永远都抱着这样的想法:连我自己都被自己感动,他有什么理由不被我打动呢?但坚持不懈的温柔只能证明你是一个坚持不懈或者温柔的人,仅此而已。 牵我双......

    哲学与人生(范文模版)

    《哲学与人生》的读后感《哲学与人生》这本书从苏格拉底到孔子,从存在主义到道家的智慧,从神话悲剧到文化视野,从审美到宗教等方面以哲学的角度省思人生。本书不仅是学习了许多......

    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教学计划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

    哲学与人生

    从哲学到人生 我生从何来,死往何处? 我为何要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我的出现对这个世界意味着什么? 是世界选择了我,还是我选择了世界? 我和宇宙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吗? 宇宙是否有尽头?时......

    哲学与人生期考试卷及答案(最终五篇)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哲学与人生》A(开)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分值30 20 20 10 20 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答在表格内) 题号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