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赣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调研报告
赣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融入中心城区、提升四化水平”的的发展战略,扎实推进以五大片区建设为主战场的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围绕建设“赣州乃至全省宜居和休闲养生后花园”目标和“一年拉框架,两年见成效,三年展风貌,五年大变样”的总体要求,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成倍扩张,2007年以来,城镇化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达到46.5%,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2.1倍,达到15.2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14.68万人,规划控制区面积由12平方公里拓展为94平方公里,城市品位日益提升,功能日益完善,一座特色鲜明、充满活力、文明和谐、宜居宜业、富有魅力的客家新城正在贡江河畔崛起。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情况
1.规划先行,基本做到县城发展空间规划的全覆盖。近年来投入1600多万元,组织编制了各类规划270余项,通过编制县城总体规划、城市空间发展概念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各类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完善了城市规划体系,城区规划控制区覆盖面积达到94平方公里,目前我县已基本形成以总体规划为统领,形成了总体规划、专业规划、概念规划、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街景规划融为一体的层次鲜明、结构合理的城市规划体系,目前,我局正在加紧编制四大片区城市设计及控规编制、圩镇概念规划、赣县城乡统筹规划、赣县城乡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赣县住房建设规划》(2010-2012),以形成更加完善的规划体系。这些规划较系统的梳理了城乡空间,对今后我县城乡发展形态、方向、动力、产业布局、基础设施配套、公共设施均等化将起到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指导作用。
2.发扬“5+2”、“白加黑”、“晴加雨”精神,快速推进项目建设。在2009年建设54个重点项目的基础上,2010年我县安排了城镇化建设4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约52.4亿元,年度投资约23.2亿元。2011年我县安排了新型城镇化重点项目30个,总投资达到54亿元。为顺利完成任务,全局干部职工坚持“一线工作法”,把办公场所搬到指挥部、项目部和工地上,创新运作模式,城镇化快速推进,到目前为止,城南片区已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第四小学、小街小巷整治杨仙大道、贡江大道、赣新大道东延、客家名人公园、健身公园、文体中心、文昌阁、文体中心一期、客家文化城升级改造工程竣工。目前,经济行政服务中心、文体中心二期、客家名人公园二期、城南五条道路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之中。其他四大片区也在加紧建设。
3.狠抓了村镇建设和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统筹推进。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重点开展了新农村规划建设,加强了圩镇卫生洁化、环境美化、园林绿化、街道亮化、管理规范化及农村危房改造等工作,使村镇环境面貌得到较大改善。一是完善了管理机构。按照“划片分区、统筹管理”的原则,县城新设了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分局。在乡镇则撤销了原分散在各乡镇的规划管理所,重新设臵了江口、大田、南塘、田村、王母渡、湖江、五云七个规划建设分局,由我局垂直管理,每个规划建设分局原则上按6-8人左右配臵,村镇规划管理工作人员编制扩增到46人;二是理顺了村镇管理体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属地管理职责,除规范了项目报建审批程序外,并建立了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违法违章建设,原则上村庄规划区村委会书记、主任为第一责任人,负有
发现和制止违法违章建设的首要责任;乡镇分管领导、驻村干部为直接责任人,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为主要负责人,规划建设分局和国土所主要负责圩镇的规划巡查执法,村庄规划区内只负责法律手续的完善;三是完善了城乡规划执法联动体系。为有效地遏制违法违章抢建之风的蔓延,我县整合规划、国土、城管三个部门执法力量,在梅林、茅店、储谭三个乡镇分别设立了联合执法中队,专职负责查违拆违工作。将县城规划控制区94km范围内的房屋
2进行了全面普查登记,共登记房屋6225栋,为今后房屋拆迁提供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继续执行规划执法巡查制度,每日安排执法队员到规划区内巡查,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从源头上对违章建设进行防范。在其他乡镇,一般的违法违章建设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牵头,汇合乡镇规划、国土、城管力量查处;对重大违法违章建设,则由县农工部牵头,整合县乡两级力量集中进行严厉查处。2010年,全县城乡规划区共查处违法违章建设97起,强拆违法违章建筑94栋,强拆面积10064.91平方米。
4.狠抓了建筑行业管理和服务,进一步规范了建筑市场秩序。今年以来,我局进一步强化了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红”“黑”名单制度,双公示工作,进一步强化工程招标投标监管,进一步推进了建筑节能工作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
5.启动了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正努力探索赣县特色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径。今年,市委市政府把储潭列为全市城乡统筹示范区,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现正按照边干边试,以点带面,整体联动的思路,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市
场机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管理机制“六个一体化”,推进示范区“三个集中”,即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农民向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按照“两分两换”的办法,加速示范区建设,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臵,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活动,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乡统筹发展的水平还不高。尽管我县新农村建设和村镇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乡村基础设施薄弱,服务功能较差,供需矛盾还比较突出,城乡统筹的进一步推进有一定困难。城乡统筹发展的水平还不高。尚未建立起科学的城镇体系,小城镇还不能担负起城市之末、乡村之首的凝聚和辐射作用。新农村建设点多面宽,缺乏长远布局。
2.乡镇规划管理及执法网络不健全,存在一些不按规划的违法违规建设行为。我县虽然健全了乡镇规划管理机构,配备相应人员编制,但县乡规划管理职能关系没有理顺,乡级管理人员偏少,由县建设局、乡镇规划所构建的二级规划管理网络还难以真正向村及自然村延伸,管理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规划管理缺位,导致存在一些违法违规建设现象。
3.征地拆迁对项目推进产生较大影响。城南区域项目多,征地拆迁任务还比较艰巨,目前城南片区在建道路及其他十几个项目因征地拆迁未完成而无法推进,对工程建设有一定影响。今年,国务院出台了一些取消行政强拆的政策,征地拆迁难度更大。
4.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资金缺口较大。这一两年来,城镇化快速推进,上马的项目越来越多,资金投入量大,而我县财政力
量有限,融资渠道不广,融资平台建设不完善,对下一步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造成一定的影响。加之,现行财政紧缩,融资更加困难。
5.专业人才缺乏。随着我县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对专业人才(如城市规划、造价等)的需求量仍然较大,现有力量比较薄弱。
6.土地指标制约城镇化快速推进。赣县每年分配到的用地指标仅300余亩,与其他县没有区别,远远不能满足中心城区东辅城的发展要求和发展现状,已成为制约我县城镇化快速推进的主要瓶颈。
7.融入中心城区中,特大城市范围内各类规划的衔接有待加强。目前我县实施的有关规划与中心城区的相关规划在衔接方面存在某些方面的脱节。赣县县城作为中心城区东辅城,新一轮赣县城市总体规划市核定的建设用地规模仅17平方公里,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求。
8.总指挥部综合调控作用未充分发挥。特别是对项目的统筹策划、资金运作、项目管理作用发挥不够。
9.老城区品质有待进一步提升。老城区建筑密度过高,绿化、广场、公厕、市场、文化设施短缺,特别是城中村连基本的消防要求都难于满足。
三、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目标、重点和举措
今后五年是“十二五”规划发展之年,也是我县加快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和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县将牢固树立“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和“融入中心城区,提升四化
水平”的发展理念,按照“世界客家摇篮、休闲养生福地”、“ 赣州乃至全省宜居和休闲养生后花园”的定位,五年内建设成为25万人口以上中等城市为目标,按“一年拉框架,两年见成效,三年展风貌,五年大变样”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城南、城北、义源、开发区、储潭城乡统筹发展实验五大片区建设,加快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全面提升我县城镇化水平。
(一)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强规划的引领调控作用 1.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按照“世界客家摇篮、休闲养生福地”的定位,五年内以建设25万人口以上中等城市为目标,按照四大片区功能定位,逐年完成县域城乡统筹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四大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片区重点项目修建性详规、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给排水专项规划、旅游规划、集镇总规、建制镇控规、新农村建设规划等城乡规划,把握科学性,体现时代性,突出地域特色。在规划中充分挖掘和展示赣县深厚的客家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自然环境特色,始终围绕我县客家文化、禅宗文化、休闲文化和生态文化来打造和提升城市建设品位,做到独特的文化与现代城市建设理念相融合,为融入中心城区奠定坚实的基础。
2.注重以人为本。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强规划的引领调控作用,以城市社区和行政村为单位,多安排教育、医疗、文化、卫生等与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功能设施,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缩小城乡差距,共享文明发展成果。
3.注重区域发展总体协调。以“融入中心城区、提升四化水平”为目标,围绕“世界客家摇篮、休闲养生福地”的定位,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坚持走赣县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城镇化健康协调发展。从构建200万特大城市的高度,充分发挥我县作为中心城区东辅城的资源优势、交通优势、区位优势和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融合与对接,建成真正的赣州市“后花园”。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中心城区为依托,以县城为重点,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乡布局。分区域、分层次控制开发强度,优先加强县城概念规划控制区域的开发,增强县域中心的凝集力和辐射力;对江口、吉埠、南塘、田村、湖江、五云、沙地、王母渡、韩坊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镇要重点开发。
4.关注民生,全面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我县牢固树立关注民生就是关注发展,改善民生就是加快发展的理念,坚持规划向民生工程倾斜、新增财力向民生工程倾斜,全面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扎扎实实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在项目建设前,按照安臵先行的原则,优先搞好安臵区规划配套建设;在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承载能力过程中,着力提高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新建了职校、三中、四小、五小、文体中心等文教设施,正在加快建设
县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院、第三人民医院以及博物院、图书馆、规划馆;为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我县正在以每年10万平米以上的规模大力推进廉租住房、公租房、新市民公寓、经济适用房和老年公寓建设,通过保障房的建设解决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又让更多的引进人才和打工工人留得住、有发展。
(二)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强城乡统筹一体化建设
1.加强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网络化建设。按照“一年拉框架,两年见成效,三年展风貌,五年大变样”的总体要求,整体推进城南、城北、开发区、义源、储潭城乡统筹发展实验区五大片区建设,推进城市快速扩张。在十二五期间计划实施城市建设200个重点项目,完成城市建设投入100亿元。按照“市政基础设施优先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优先发展、生态环境优先建设”的要求,先后实施城市连接线、贡江大道、客家大桥、县城南北互通等城市交通项目,形成与中心城区、周边县市自然衔接、内外交通便捷的城市路网。加快输变电站、污水处理厂、学校、医院、老年公寓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推进城乡交通、通信、供电、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和网络化。
2.以城乡统筹发展为引领,加快构建新型城镇化体系,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构建“县城-辅城-中心镇-特色旅游区-一般圩镇-中心村”六级城镇体系,突出江口东辅城和田村、吉埠、南塘、王母渡、五云、湖江六个节点,形成各县特色的圩镇,力争到2010年末,建成江口、南塘、五云、沙地、王母渡、田村、吉埠、湖江8个1万人以上的小城镇;把湖江、宝莲山风
景区、白鹭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闻名的旅游特色集镇和度假区,充分发挥这些节点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3.加速推进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实现以点带面,整体联动,探索出一条赣县特色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径。市委市政府把储潭列为全市城乡统筹示范区,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这是一项开拓性工作,我县将借鉴别人的经验,大胆先行先试、敢闯敢试、边干边试,按照以点带面,整体联动的思路科学规划,做到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市场机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管理机制“六个一体化”,推进示范区“三个集中”,即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农民向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按照“两分两换”的办法,加速示范区建设,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臵,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活动,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赣县特色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径。
4.实现精明增长。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准入标准,有效遏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强化土地的规划和年度计划管控,严格用途管制,健全节约工业、商业项目用地标准,建立规划、国土、发改、工信、环保、招商局共同把关的用地机制,严格执行用地门槛标准,确保土地的集约节约高效利用。
5.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重点加强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大重点流
域水污染防治力度,有效控制城市大气、噪声污染,加强重金属、危险废物、土壤污染治理。严格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强化执法监督。以旅游景区、林相改造为抓手,打造大地园林化景观,建设名副其实的山水生态绿色赣县,休闲之都、宜居宜业之都。
6.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将工业园区作为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打造,合理配臵各类基础设施,完善生产生活服务功能。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大户集中的原则推进城镇化。工业园区应成为引人入城的主阵地,园区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充分就业,实现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园区配套建设新市民公寓、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降低进城农民定居门槛,每年建设新市民公寓、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10万平方米以上,并将此项政策逐步向重点小城镇延伸。
7.走市场化城镇经营之路。赣县正处在城镇化高速增长期,仅靠县财政的投入是十分有限的,需解放思想破解资金难题。需积极探索BT、BOT等项目经营模式,引导、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最终需求。要明确界定政府投资范围,做大做强政府投融资平台,注重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其竞争力和扩大再生产能力。
8.培养城镇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我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调整税费和土地、水、电等要素价格政策,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
策和体制环境。加快建设星级宾馆、高档酒楼、大型超市等城市现代服务业项目,提升城市服务水平;积极发展旅游业。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推动赣县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从而提升城镇的服务承载力和发展潜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传承赣县悠久的客家文化、禅宗文化,发展休闲、娱乐等新型文化业态,满足多样化社会需求,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城市文化品位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深入开展“三城同创”活动,实现建设速度与质量的协调,以精品意识提升城市品质和管理水平。
“三城同创”是抓好城市管理,提升城市环境品味的重要活动载体。我县将坚持按照质量为先、建管并举、新老并重、城乡一体、严格执法的思路加强城市各项建设管理,使城市不见“脏乱差”,城市品位和质量有很大提升。第一,要按照市委市政府治赃治乱治堵的总体工作要求,以及“一花为主、多花结合、四季有景、规模种植”的园林特色,搞好城市“绿化、香化、彩化”工作。第二,大力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和林相改造工程,大力发展生态低碳经济,确实保护和改善赣江源头水源,创建一批生态园区、生态乡镇、生态村庄,使其各具特色,形成城南樱花、湖江杜鹃、麂山红枫、白鹭梅花等特色景区,也形成我县特色的旅游资源。第三,抓好市容市貌和交通秩序整治,提升市民素质,让群众生活更加文明有序。第四,要加快市政路网、景观灯饰配套设施建设以及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加快城市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长效化建设,力争早日成功创建文明县城,卫生县城、园
林生态县城,打造良好的宜居宜业人文环境,实现宜居和休闲养生后花园的创建目标。
第二篇: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调研报告
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调研报告
一、无锡城镇化发展态势的总体评估
自上世纪80年代始,伴随着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无锡在国内较早地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新路子。近10年来,我市着力构建“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和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发展格局,具体可以概括为“一张图、两置换、三集中、四对接”:“一张图”即全市城乡规划体系全面覆盖,“两置换”即探索开展了以农村住宅置换城镇住房、以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工作,“三集中”即大力推进了农业向规模经营和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区集中、工业向开发园区和工业集中区集中、居住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四对接”即加快实施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民主法治四个方面的城乡对接、同步建设。
历经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无锡模式”不仅在省内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引起高层领导的关注,但是与全省和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我们同样也面临一些不容忽视和回避的问题,在当前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浪潮中具有重要的样本意义。
(一)突出成绩
1、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到2012年,我市城镇化人口比例达到72.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左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左右;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89平方公里,位居全省第三位,全国第十五位。与2002年数据相比较,两项指标分别增长了67.2%和66.1%,增速喜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进一步驱动经济、消费、投资的增长,以近三年数据为例,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平均带动GDP增长90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账31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6亿元。
2、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连续实施“三年城市建设行动计划”,旧城改造和城市重点片区建设加快推进,农村“三集中”成效显著,城市总体框架基本确立。推进道桥、水利、电力、通信、环保、信息化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综合功能实现跃升。建成城市快速内环,高速公路密度达到世界发达地区水平,镇村公交通达率100%,城乡路网体系日趋完善。沪宁城际、京沪高铁无锡段通车,宁杭高铁宜兴段建成,地铁一、二号线开工建设,城市集聚辐射能力大幅提升。
3、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改善。2012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63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438元,分别是2002年的3.17倍和2.81倍。10年新增城镇就业122.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以内。城乡五大类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均达98%以上,市区在全国率先实行城乡一体的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低保标准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市域城乡并轨。市区危旧房、城中村改造超过1000万平方米,全市6320个村庄完成环境整治,占到全市村庄总数的70%以上,位居全省第二。
4、生态宜居水平明显提高。全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稳定达到90,在全国率先建成生态城市群,被《2013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评为“内地宜居第一城”。累计投入治太资金330多亿元,顺利实现“两个确保”和水质改善目标。深入实施“蓝天工程”,加快工业布局调整,扎实推进节能减排,主要污染物减排和单位GDP能耗降幅全省第一。污水处理厂全面提标改造,全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3.9%,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40%。市区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4.51平方公里,林木覆盖率达25.3%,建成国家森林城市。
(二)主要经验
1、规划引领。坚持规划先行的理念,以科学的规划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统筹区域发展。按照建设特大城市、城乡互动发展的要求,全市一盘棋科学编制了城乡融合、相互衔接的全市城镇布局总体规划,“一体两翼、七区一体”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框架基本确立,全市形成以中心城区特大城市为主体,江阴(澄江)、宜兴(宜城)两个大中城市为两翼,江阴华士、宜兴官林、锡山东港、惠山洛社等十二个城镇组团为纽带的“1+2+12”三级城镇体系。在此基础上,以网络化为基本点,统筹编制了节约集约的土地利用布局规划、“半小时都市圈”交通结构规划、“沿江、沿路、沿湖”产业结构规划和12个新市镇、182个农村新型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城乡规划的全覆盖。
2、产业推动。把优化产业布局、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作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构建产城融合的良好局面。以“城市南进、产业北移”和“城乡统筹”为契机,加快推进产业向县城镇和重点镇园区集中集聚,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县城镇、重点镇和新型社区集中,逐步形成以传统工业强镇江阴新桥、交通枢纽新城锡山安镇、生态旅游强镇惠山阳山、产业转移承接强镇滨湖胡埭为代表的四类重点镇发展模式。产业的集聚转移和更新换代,促进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带动农村种植业、养殖业和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而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和基础设施向城郊和农村地区延伸覆盖。
3、设施先行。大力统筹城镇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的基础设施网络,电力设施、路桥通达、公共交通、有线宽带、信息服务、饮水安全、污水处理七大网络体系基本建成,实现了城乡大贯通、大接轨。“十一五”以来,全市仅农村道路建设就投入超过200亿元,新改建农村道路3000多公里,全市所有乡镇实现车辆15分钟内驶上快速干道,30分钟内驶上高速公路的“1530”发展目标,以市中心为原点,全市绝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小时生活圈”。
4、政策惠民。我市坚持城乡一体、同城待遇的价值取向,把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作为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事业,促进农民向市民转化。大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市、县(市、区)、镇、村四级就业管理服务网络,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和纯农民养老保险,推动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保障、农村住宅置换城镇住房、农民身份转变为市民身份的“两置换一转化”改革,全市共转化84.36万人、置换城镇社会保障52.66万人。同时,积极探索外来人口服务政策创新,率先在国内以立法的形式,规定无锡居住半年以上约185万非户籍人口享受与近470万户籍人口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三)存在问题
主要是后继乏力,产业支撑不强、推进成本高企;发展不均,公共投入不均衡、居民待遇不均衡;理念滞后,发展理念滞后、管理理念滞后。;机制不畅,城市规划编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规划、交通规划等缺乏有机衔接,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管理服务跟不上建设发展的步伐。
二、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若干建议
(一)切实提高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质量,从注重形态上的城镇化转向注重质态上的城镇化:
一是要从土地城镇化转向人口城镇化。推进人口城镇化的意义要远大于土地城镇化,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镇人口统计增加和城区规模面积扩大,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二是要从粗放城镇化转向精细城镇化。从国际经验来看,50%的城镇化率是城镇化由加速推进转变为减速推进的一个重要拐点,一旦越过这一拐点,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强化城市管理、优化城市服务将成为城镇化的核心。
三是要从模式城镇化转向差异城镇化。如江阴市新桥镇是传统工业强镇,毛纺服装产业领跑全国,全镇农田80%实现规模经营,近90%企业进驻园区;惠山区阳山镇是生态旅游强镇,依托中国水蜜桃之乡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休闲和旅游度假产业;新区江溪街道是商贸商务强镇,2012年完成服务业收入110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9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亿元。
四是要从单个城镇化转向组团城镇化。必须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在区域城市化中的集聚辐射功能,以及新市镇承接上级城市辐射和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纽带作用,使城与镇、镇与镇、镇与村之间形成链式发展、互动组团的局面。
(二)充分放大新型城镇化的正面效应,缩小城乡二元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上:
一是要放大新型城镇化对于扩大内需的正面效应。新型城镇化意味着更多的农村居民转化为城镇居民,意味着各种生产、生活需求增加,意味着城镇化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新型城镇化还应引导出现个性化、标准化、高端化等多样的消费结构,推动消费水平的升级、需求层次的分化和需求结构的转变。
二是要放大新型城镇化对于优化功能的正面效应。新型城镇化必须在优化城镇功能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切实增强城乡基础设施的网络化水平和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和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水平。
三是要放大新型城镇化对于保护环境的正面效应。“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道路”是新型城镇化的根本要求,“天蓝、水净、地绿、气清”的生态环境是城乡居民的共同期盼,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切实提高规划和建设水平,是实践“人的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四是要放大新型城镇化对于保护耕地的正面效应。快速的城市化使得大量农村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另外农民的大量进城导致部分农地遭到闲置荒芜,有限的耕地日益紧张。
(三)扎实解决新型城镇化的重点问题
一是规划问题。要突出重点发展。结合行政区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合理调整现有城镇规划布局,通过乡镇建制的撤并、重组,做大规模,完善功能,重点发展一批城关镇、中心镇,充分发挥其连接城乡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要实现统筹发展。要根据无锡城乡发展实际,统筹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的要求,不断深化、落实、完善“1+2+12”的三级城镇发展体系,制定好阶段性目标和工作措施,确保整体落实。
二是就业问题。要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努力实现城乡劳动者就业政策统一、就业服务共享、就业机会公平。首先,以产业带动就业。大力吸引成熟并且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落户到城镇,并与当地服务业相互支撑,实现“建设一个园区,集聚一批企业,支撑一批城镇,带动一批就业”的良性循环。其次,因地制宜地培育农村新型民营企业。积极培育农村新型民营企业,促进人才、资金、技术、市场等要素向这类企业集聚,合理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开发和集约化发展,使更多的失地农民就地安居乐业。
三是资金问题。要开辟多元融资渠道。要研透用足融资政策,广泛开辟银行贷款、投行基金、地方债券等各类融资通道,对涉及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方面的融资还可以借鉴国际上的金融工具。要改革现行投资管理方式。要做好“民”的文章,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投资主体作用。要在“改”上求突破,一改基础设施政府喜好大包大揽的局面,二改社会领域市场准入门槛过于严苛的现状,三改公用事业民间资本参与不足的问题。四是制度问题。要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扩权强镇,逐步推进项目审批、城市管理、人事任免等方面的权限下放,在财税分配、资金投入、用地计划等方面优先给予保障。不断健全城乡一体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教育、卫生、住房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整体设计和有机衔接。要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大力推进外来人员管理服务创新,构建与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大力推进新型社区建设,形成综合治理、社区警务、治安防范、纠纷调处、社区矫正及信息收集等于一体的社区管理新格局。
第三篇:利川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调研报告
利川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4-3-2
4信息来源:利川网
卢智勇 姚武廷
内容摘要:新型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产业结构升级、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生产方式由乡村型向城镇型转化的综合过程。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关键词:城镇化;成效;做法;对策
利川以加快城镇化进程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旅游兴市为支撑,严格执行《利川城镇总体规划》,合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大力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南新区和产业集聚区建设、旧城区改造、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着城镇化发展水平不高、城镇体系不够合理、产业支撑能力弱、城乡基础设施滞后、城镇发展方式粗放、制度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面临新形势,必须把握机遇和挑战,明确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趋势,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利川新型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
一、主要成效
利川市是湖北西大门,国土面积4607平方公里,总人口约92万,下辖7镇5乡、2个街道办事处、2个开发区,575个行政村。近年来,利川立足州域副中心城市定位,出台了《关于加快城镇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意见》,确立了围绕“一个总体目标”(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武陵明珠、锦绣利川”),坚持“两个突出”(突出抓好城乡建设管理、突出抓好城乡产业发展),推动“三个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中心村集中、土地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集中),建立“四个体系”(政策保障体系、土地保障体系、融资保障体系、组织保障体系),推进“五个一体化”(城乡规划、城乡建设、城乡产业、城乡公共服务、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工作思路。明确了通过5—10年努力,打造中国西部清凉城、生态旅游示范区、特色产业聚集地,建好湖北“西大门”、重庆后花园的发展定位。提出到2015年,市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8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0万,城镇化率达到38%;到2020年市城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0万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0%的发展目标。
(一)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按照“拓展新片区、改造老城区、延伸主轴线、构建大外环、打造景观带、做大产业园”的总体思路,大力实施新区拓展工程、城市畅通工程和住房保障工程,启动了城南15公里绕城公路建设、行政中心搬迁和教育城建设工程,新区建设步代加快,城市骨架进一步拉大。采取成熟一片改造一片的办法,分步对北门、化肥厂等旧城区实施了改造,形成了大北门、东方城等新的商贸服务区。城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清源大道改造、黄石大桥、基斯顿大桥等一批重点城建项目顺利实施,城市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建设加快推进,城镇低收入居民、困难职工和进城农民住房难题逐步解决,城北、城西、城东停车场和龙船调主题公园、观山公园等配套设施加快建设,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综合承载力明显增强。目前,城市规划区面积已拓展到160平方公里,主城区建设用地面积达22.5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5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5万,城镇化率达到33.85%。
(二)集镇功能不断完善。按照“特色立镇、产业强镇、旅游兴镇”的要求,把特色乡镇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政策,分层次、分、有重点的发展小城镇,使之成为区域性人口集聚中心、产业集聚中心和商品集散中心,促进了小城镇发展提速,增强了乡镇的集聚能力。充分发挥谋道镇省级口子镇、重点镇、旅游名镇、特色镇的试点引领作用,全力打造新型城镇化示范点。为支持谋道镇发展,明确一名市领导亲自挂帅,完成了谋道集镇、苏马荡旅游度假区和所有村庄规划的编制,向国家发改委申报了谋道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项目。为加强对苏马荡旅游景区开发支持力度,多次召开现场会和专题会,及时解决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谋道特色镇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与此同时,激活民间资本推进南坪集镇改造,启动元堡集镇新区建设,将凉雾列入城市组团,打造元堡、凉雾、南坪3个城市卫星镇。加快培育汪营、柏杨坝、忠路、团堡等区域中心镇,重点建设了毛坝、文斗、建南、沙溪等边贸口子镇。
(三)村庄环境更加舒适。以新农村建设、国土整治、扶贫开发、小流域治理、危房改造、特色民居改造和宜居村庄建设等项目实施为载体,积极推动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加快了农村社会形态向城市社会形态转变。因地制宜搞好村庄建设规划,加大了特色民俗村寨的保护力度,调整区域村庄布局,着力抓好农村住房建设管理、特色民居和危房改造,村容村貌逐步改善。整合项目资金,在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和景区沿线打造了夹壁、塘坊等一批小康示范村。结合生态家园建设和“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户”活动,加强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改造,绿化、美化、净化农家田园,白泥塘、野猫水等8个村被评为“省级生态村”,白泥塘、水井和野猫水等3个村被省政府命名为“宜居村庄”,龙潭、朝阳2村被省政府命名为“旅游名村”,提升了村庄综合功能和品位形象,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更加舒适。
二、主要做法
一是突出城镇意识引领。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契机,组织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学习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法律法规,组织市域规划区内的村主职干部进行城乡规划专题培训。引导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从思想上、理念上充分认识到城市是最大的发展资本,城镇是最大的发展平台,深化城市意识和城市观念,树立以城镇发展引领全市发展的执政理念,增强城镇建设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凝聚了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城市发展共识。
二是强化城镇规划约束。坚持把城市和农村放在一张图上,将4607平方公里市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确定了以主城区为核心、中心镇为支撑、中心村为节点的城乡一体化空间布局。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了主城区核心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确立了中心城区“一心、四片、一组团”空间格局。正在编制城南新区规划、集镇村庄规划,《利川市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式批准实施,完成了6个乡镇总体规划修编、14个乡镇(办事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402个村镇规划编制工作,实现了全州首个村镇规划全覆盖的县市。
三是全力推进城建项目。累计投资近60多亿元实施城市建设项目112个,启动了滨江北路东段、西段道路工程,南环大道东段、西段道路工程,中等规模城市初具雏形。围绕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城区断头路,完成了滨江北路、南路道路及景观工程,清源大道改造工程,启动了江源路等工程建设。不断改善市民住房条件,建成商品房12223套、各类保障性住房6547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718户。围绕“四点四线”,紧扣土苗文化特征,突出传统建筑风格传承与创新,大力实施特色民居改造,累计投入改造资金2亿多元,改造特色民居10000多户。围绕完善城镇功能,加强城乡给水、排水和燃气设施建设,启动了城区排水、给水、排污等工程建设,推进集中供水工程向农村延伸,增强城乡水资源供给能力,城区污水处理率达4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6%,燃气普及率达86%,供水普及率达90%。围绕提升城市建设品位,实施了滨江北路东段道路景观工程、腾龙洞景区接待中心、火车站游客集散中心、腾龙一桥二桥附属工程、民族风情街、腾龙国际酒店及基斯顿酒店等一大批项目。巩固“四城同创”成果,保护生态环境,实施行道树新栽补植、立体绿化、板块绿化和城区鲜花布景工程,城市绿化面积增加到300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36.6%、31.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8.6平方米。
四是塑造城镇品牌形象。坚持集约化管理城市,完善“9+1”综合执法模式,集中开展市容秩序综台整治。网格化管理城市,对市容环境秩序实行定人、定岗、定时、定责、定奖惩“五定”管理,对居民店铺门前实行包秩序、包卫生、包绿化“三包”管理,对主要街道实行责任分段管理,形成了领导挂帅负责、部门齐抓共管、市民人人参与的管理格局。市场化管理城市,通过公开招标,使环卫管理层和作业层彻底分离。创新环境卫生费收费体制,对居民垃圾处理费采取“以水代收”新模式,达到应收尽收。法治化管理城市,严格执行“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制度,所有建设项目一律实行“流线型”审批管理。出台了《建制镇及乡集镇建房规划管理办法》、《城市规划区私人建房规划管理暂行办法》,按照“依法依规、疏堵结合,分类处理、公平公正,建立机制、常态管理”的思路和“以人为本、依法治理、尊重历史、科学稳妥”的原则,市、镇、村三级联动,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纪律整治“三违”,保证了城建工作顺利开展。
五是破解城镇建设难题。坚持以城建城、以城兴城,内挖潜力、外靠市场,走市场化发展之路,实现城市资源配置容量和效益的最大最优化。按照“一个口子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市场机制,出台《利川市2012年土地征收实施方案》和《利川市城区集体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土地收储计划、收储程序和补偿安置办法。成立土地交易储备中心和征地拆迁安置工作指挥部,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做好征地拆近安置工作。按照“政府出政策、业主负全责、配套搞建设”的工作思路,加强土地资产经营管理,盘活城市土地存量资产,采取BT、BOT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推进无形资产有形化运作,将主要大街广告经营权、公共设施冠名权等无形资产,通过转让、拍卖、租赁等形式进行包装运营,最大限度发挥无形资产的经济效益。
六是提高城镇承载能力。坚持以业兴城、以城拓业,充分发挥工业化的要素聚集和产业支撑作用,壮大城市经济实力,提高中心城区、中心集镇、中心村的支撑力、影响力和辐射力。突破性发展资源型工业、绿色现代农业和生态文化旅游业,加快特色优势资源开发步伐,培育特色支柱产业。抓好大型风电场建设和水电站建设,初步建成湖北省风力发电规模化示范区和清洁能源示范区。抓好优质茶叶、优质大米、特色蔬菜“三大绿色食品”精深加工,扶持加工制造龙头企业,提高农副产品产业链和附加值。抓好腾龙工业园、汪营农业科技园、石坝国际产业园、忠路烟花爆竹产业园、谋道化工与石材工业园等“五大产业园”建设,铺路搭桥、筑巢引凤。抓好腾龙洞争创5A级景区、佛宝山整体开发、大水井综合开发、齐岳山综合开发、苏马荡创省级度假区“五大精品景区”建设,增加旅游接待能力,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稳步增长。抓好城市文化建设,发挥文化传媒中心的集散地作用,扩大“龙船调”、“肉连响”等文化品牌影响力,抓住电视连续剧《大水井》拍摄播放的机遇,塑造以土苗民族文化为特色的城市文化,丰富城市内涵,铸造城市之魂。
三、主要问题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虽然有了一个良好开端,但由于地处武陵山区,耕地利用面积少,城镇建设规模偏小,工业经济基础薄弱,农产品加工企业实体经济不强,还处于较贫困状态,严重制约了城镇化的推进,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城镇化标准和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一)城镇化水平较低。2012年,利川城镇化率33.85%,分别低于全国(52.07%)、全省(53.5%)18.22个百分点和19.65个百分点,在全省区(县)综合实力位次靠后,城镇意识、城市文化与其他城市的差距较大,建市27年来,利川城镇发展不断提速,城镇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从市域情况看,国土面积4607平方公里,92万人,城区非农业人口只有15万人,乡集镇人口超过2万的不多,占全市城镇总人口20%左右;从建成面积看,建成区面积为15平方公里,且块状不一,大小各异,辐射带动能力弱,起不到大的辐射带动作用,整体上仍处于“大农村、小城镇”水平;从功能定位看,绝大多数乡镇属于集贸型、农贸型集镇,主要为周边农村提供商品交换和物资集散,二三产业欠发达,缺乏产业支撑,进入城镇的农民就业和生计难以保障,制约城镇化发展。
(二)城镇化质量不高。利川城镇化发展水平滞后,不仅体现在城镇化人口率低,而且在城镇基础设施、城镇居民生活等指标也不高,城镇化总体质量不高。虽然随着沪渝高速公路、宜万铁路建成通车,渝利铁路、利万高速公路建设顺利推进,利川的发展大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各项基础设施得到同步推进。但由于我市地域面积大、乡镇数量多、高山地势多,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十分落后。大部分村镇难以筹集足量的资金用于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基础设施明显跟不上经济发展要求。2012年,全市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38000万元,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只有0.15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176元,居全省第80位,全州第8位;农民人均纯收入4513元,居全省第70位,全州第4位。城镇建设水平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关乎民生的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较多。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分割,大批农民工在城镇打工、生活,却买不起房子,不少农民工就不了医、孩子上不了学等。
(三)城镇经济实力弱。由于我市二三产业相对滞后,城镇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80个建制区(县、市)排名中处于靠后。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为36.4∶25.7∶37.9,农业比重只为36.4%,低于全省14.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0.9%,在全省居78位,居全州最后一位。从全市经济结构看,农业的占比过大,工业的占比过低,工业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速度、规模和水平,结构不优导致我市经济发展速度偏慢;从产业结构看,农业比重偏高,二、三产业比重偏低,由于全市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缺乏产业支撑,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吸纳能力不强,很难解决农民进城就业问题。
(四)工作机制不健全。就目前来看,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还缺乏有效的工作机制。表现在没有明确的统合机构,各部门围绕涉农工作各自为政、项目各自管理、资金各自下拨、分块吃饭格局,不能形成合力,重点不突出。另外,因乡镇七站八所综合配套改革,人员的身份发生变化,影响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造成人浮于事,且多次上访,影响了城镇化进程的推进。
三、对策和建议
党的十八大把“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标志之一,摆在了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为此,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必须思虑周全、审慎小心,以人为本、尊重民意,立足特色、打造品牌,科学规划、分期实施,切不能操之过急搞“大跃进”。
(一)认清战略意义,增强推进城镇化信心。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产业结构升级、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生产方式由乡村型向城镇型转化的综合过程。城镇化是我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一是扩大内需的战略选择。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将扩大内需由工作方针提升到发展战略的高度,凸显扩大内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目前,我国最大的内需是城镇化、最雄厚的内需潜力在城镇化,因为城镇化既能增加投资又能拉动消费,是扩大内需的必然选择。二是加快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建设就是经济建设,城市投入就是产业投入。城镇化和工业化是现代化的两个车轮,缺少工业化,城镇化就没有发展动力;缺少城镇化,工业化就失去发展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可以做大做强城市,更好地发挥带动作用,培育和壮大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特别是发展小城镇的农村社区加速各类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工业化提供更多发展空间,提供强有力的载体和支撑,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推进工业化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演进,实现工业经济的快速提升。同时,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可以加快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三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利川是农业大市,山大人稀,农村人口多,耕地面积少,“三农”问题是制约城镇化进程的最大障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践证明,只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才能破解用地刚性需求与保护耕地硬性约束难题;只有拓宽工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空间,才能减少农村人口、推动农业规模化生产和组织化经营,才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和综合生产能力,尤其是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重要节点,这既能够促进农村扩大投资、增加消费,又能够促进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增长点。四是实现富民强市的必然选择。城镇化的推进、城市活力的增强、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对一个地区和城市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一般意义上说,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带动消费提高、投资增加、GDP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当前,我市经济总量小,发展水平低,要实现科学发展、务实发展、赶超发展,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加快实现富民强市步伐,必须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同时,以农村社区建设为切入点的新型城镇化主要参与者是农民,最大受益者也是农民,这为解决农民这个最大群体的民生问题,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
(二)立足特色规划,打造城镇个性风格。突出规划引导,积极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职能,把城镇空间优化与产业空间拓展有机结合起来,立足本地特色,统筹规划建设各类创新载体,引导创新要素集聚,以科学合理的规划来规范和推动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规划的科学性,按照“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城乡协调”的总体要求,围绕少数民族浓厚的民俗、民风特色,因地制宜,重点实施,突出打造城镇个性风格,谋道镇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典范。增强集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聚集功能,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促进合理布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体现特色,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在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统筹协调和综合调控作用,形成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格局。同时,要维护规划的严肃性,规划一经确定,就必须严格依法实施,不能随意变更。
(三)强化产业支撑,增强城镇发展动力。产业支撑是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工业经济是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强大的工业经济是城市自身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后劲,必须坚持以新型工业化支撑新型城镇化,以新型城镇化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城镇化从量到质的提升。要以重大项目为载体,大力发展支柱产业,扩充产业链,建设产业群,形成产业层次高、核心竞争能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新型工业支柱产业格局。一是加快发展优势产业。充分发挥现有基础和优势,按照“提速发展、提升档次、提高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的要求,加强城镇战略规划研究,重点发展山药、烟叶、畜牧、茶叶、大米、莼菜、地道药材、能源、建材等特色产业,培育发展各个乡镇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骨干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用区域发展政策指导城镇空间布局、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避免趋同发展、低水平竞争,带动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二是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发挥腾龙工业园、汪营农业科技园、石坝国际产业园、忠路烟花爆竹产业园、谋道化工与石材工业园的产业集聚作用,以产业发展繁荣城镇经济,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中,不断增强城镇经济的支撑能力。三是突出旅游产业地位。以建设全国知名旅游城市为目标,紧抓生态文化旅游圈、武陵山试验区建设契机,围绕做大做强生态旅游这一支柱产业,落实一乡一品,突出特色,以大项目、大投入、大联动、大营销促进旅游产业大发展,将旅游业培育成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实现旅游业带动其他产业,促进城乡整体性发展。四是激活其他产业发展。要发展乡镇资源开发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商贸流通、农家餐饮、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交通运输等服务业的同时,培育扶持生态旅游、中介服务、社会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要依托城镇,发展面向农村的服务业。
(四)整合资源配置,增强城镇发展活力。要协调好城乡资源流动和配置关系,引导城市资源要素流向农村,引导农村劳动力资源进入城镇,在促进城乡资源合理流动中切实解决城乡资源配置失衡问题,为城乡协调发展创造基础条件,推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吸纳转移农村劳动力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顺利实现农民向城镇转移,着力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迅速改变目前我市城镇化建设滞后的局面。深化城镇投融资体制改革,动员各方力量多渠道、多形式筹集建设资金,实现城镇建设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要本着“谁投资,谁受益,谁担风险”的原则,合理确定有关各方权益和应承担的义务,打破政府垄断城镇建设和管理,对城镇供水、供气及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行市场化、产业化运作方式,采取BT、BOT模式建设,变政府对公用行业的直接行为为间接的监管,集中精力加强对公用事业的数量、质量、价格和服务的宏观监管。充分研究国家、省对武陵山试验区的相关政策,进一步解放思想,以经营城镇的理念,努力破解城镇化建设用地难、融资难等难题,大力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村水利设施等重点建设,制订科学的规划,逐步推进,分阶段实施,不断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以项目为龙头,实施捆绑式使用,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促进城镇建设快速发展。
(五)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强化城镇道路交通网建设,要以城区为枢纽、乡集镇为节点,建立起干支衔接、通畅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建立完善的城镇水、电、气系统,要切实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增强供水能力、供水质量和重复利用率,完成城镇电网改造,提高供电质量和稳定性,鼓励开发利用太阳能、沼气、风能等清洁、经济、高效的新能源。建设优美舒适和谐的城镇生态环境系统,加强城镇污染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城镇排水系统,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加大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建设力度,抓好城镇污染治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积极治理污染严重的企业。城镇新区建设要确保绿化用地,保证绿化建设和项目建设同步实施,努力提高城镇绿化质量更高水平,努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城镇生态环境系统。统筹建设城镇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视城镇防灾减灾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应急能力和防灾救灾能力。加强社会福利设施配套建设,统筹安排社会服务、老年设施建设。加快城镇信息网络建设,抓好覆盖城乡的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现代化信息网络建设,加快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应用,逐步形成进入千家万户的区域性信息高速公路。
(六)彰显民族文化,融合城镇现代文明。利川是世界优秀民歌《龙船调》的故乡,是八百里清江的发源地,这里巴楚文化水乳交融,民族风情浓郁,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历史悠久,保存有大量古遗址和名胜古迹。旅游资源丰富,景点众多,境内有一个洞——世界容积量最大的溶洞腾龙洞;一座寨——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美的土家古寨鱼木寨;一棵树——被称为植物活化石的“水杉王”;一口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群落大水井。为此,要注重在保护中传承,在保护中开发,将文物保护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实现文化保护与城乡建设双赢。要注重夯实文化发展载体,积极建设文化标志性工程。要持续加大旅游休闲度假区、多功能体育文化馆等工程的建设力度,进一步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要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共融,在传承和弘扬优秀地域文化传统的同时,积极吸收现代文明,展示现代城市气息,以创建文明卫生城为契机,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乡镇等活动,提升居民素质,凝聚人心,搞旺人气,提升城乡建设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
(七)完善政策机制,积极促动新型城镇化。城镇化进程与政策和制度的安排密切相关,必须注重改革创新,着力营造劳动力资源合理流动的政策环境和各类资本向城市聚集的投融资机制,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一是要落实激励机制,让农民自愿上楼。农民长期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习惯一时难以接受,一旦失去了耐以生存的土地,将无法生存,是农民不愿进城的主要原因。凭什么优势让农民安心进城,必须解决进城农民医疗、社会保险、就业、教育等一系列问题,彻底消除农民生存的后顾之忧。二是要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点,进一步开放对农民进城的落户限制,特别要对进城农民的合法地位予以承认和保障,使在城镇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三是要整合社会资源,大力发展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有一技之长的进城务工者,提高农民非农劳动技能,增强农民离开土地到城镇生活的信心。四是要积极探索市场化投融资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城镇建设,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和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总之,城镇化是推进人口聚居、产业、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政府服务等全面协调发展的过程。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发展水平,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需要不断深入研究探索的重大课题。我们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抓住机遇,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推动新型城镇化高效、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2、2012年湖北省统计年鉴;
3、《中共利川市委、利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意见》;
4、《利川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利川市人民政府);
5、《2012年利川市政府工作报告》(利川市人民政府)。
(本文荣获“学习十八大精神建设美丽利川”征文活动三等奖)
第四篇:新型城镇化调研报告
湖南省汨罗县白水镇城镇化建设调查报告
胡尊国
一、相关理论
城镇化的逻辑起点是人口、土地和资金的流动,这三大要素的“流动能力”引起城镇规模经济、专业化、交通运输、市场贸易的变化,进而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城镇化的空间地理分布形态。要素流动最终呈现的形式是生产结构、就业结构、消费模式以及居住方式的四个转变。
二、调查方法与程序
我们首先预想新型城镇化建设可能面临的财政支出、土地产权及产业形成问题,并制作出问卷,然后对白水镇新镇容、西长村以及闵家新村的经验和实际做法进行实地调查和访问调查,发现可取的经验并分析成功的原因,而后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分别对这种新型城镇化模式地提出了设想和个人建议。
三、现状与背景
(一)白水镇经济地理现状:白水镇位于汨罗境内东南部,距长沙70公里,距岳阳90公里,距汨罗市区22公里,距湘阴20公里。面积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万亩,辖2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350个村民小组,共7556户,总人口36176人,其中农业人口30062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镇域有河名白水江,源出玉池乡白鹤洞,由东南向西北流经镇域,注入湘江,白水镇因其而得名。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第二批建设宜居小镇、宜居村庄示范名单,汨罗市白水镇西长村榜上有名。住建部此次公布第二批示范名单,共确定全国45个镇为宜居小镇示范、61个村为宜居村庄示范。宜居村庄示范要求田园宜居、村庄宜居和生活宜居。
(二)西长村:距汨罗市区15公里,村域面积4.25平方公里,辖20个村民小组、农户407户,全村共1642人,人均年收入达13100元。西长村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全村森林绿化率、覆盖率达90%以上,全村有珍贵树木800亩,油茶林800亩,苗圃200亩、垂钓中心50亩、休闲娱乐场地50亩,果蔬基地250亩,休闲娱乐产业50亩,是湖湘地区珍贵苗木种植、销售和生态休闲旅游基地。西长村采取村村联办的方式建有小学和幼儿园,还即将与湘雅医院共建养老山庄,成立了农房安全管理小组,定期对村属农房安全进行评级评价,对危房进行改造升级。近年来,该村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后获得“全国美丽乡村”“全国休闲农业与旅游星级园区”“ 湖南省农村新型集中社区建设试点村”等荣誉。
四、白水城镇化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78—1990 年,由于临近火车站等区位优势,周边几个城镇的人口集中商品批发,物流,贸易等活动,同时当时的乡镇企业经济,诸如纺织厂,氮肥化工厂等具有一定效益。第二阶段: 1990—2004 年,改革开放后,镇国有企业受到沿海产品和技术冲击,其间年均增长率急剧下滑,最终企业全部倒闭,政府财政陷入严重困境,教师、乡镇政府职员工资无法支付。
第三阶段: 2005—2015年,镇领导班子换届给白水镇提供了新的发展转机,镇政府坚持规划引领思想,已经编制完成2012-2020年近期发展规划和2021-2030年远期发展规划,着力打造宜居开放型城镇形态,实施“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能人参与”的策略。
白水镇发展的路径可能出现诺瑟姆所谓的“S”道路,即城镇化率在30%之前,是小马拉大车,走得很慢;城镇化增长率从30% 会城镇规模迅速扩大。
五、白水城镇化策略与发展
白水城镇经济之所以发展较为成功,是因为在这个地理空间上形成生产结构、就业结构、消费模式和居住方式的“城镇化”,主要是下列三个条件推动:(1)地理区位优势或距离缩短
地理区位或距离是指商品、服务、劳动力、资本、信息和知识穿越空间的难度程度:对于商品和服务贸易所谓“距离”,最关键的含义是城乡之间、不同城市之间贸易活动的时间和交易成本,就小城镇而言,大城市之间外围城市具备被产业辐射的优势。此外,沿海港口、河流水运、铁路交通枢纽位置特别重要,白水镇就具备这样的区位优势,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均跨镇而过,同时距长沙70公里,距岳阳90公里,距汨罗市区22公里,距湘阴20公里又是其天生的自然条件。此外镇政府还进一步通过完善本地基建投资来减少交易成本和通勤时间,具体做法是:硬化道路、场坪4.6万平方米,喷涂交通标志1200平方米,安装监控22处,改造电网8000米,架设路灯480盏等。(2)密度的提高
白水镇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国防科大外场训练基地入驻,通过该基地科研活动、后勤供给、学术会议等拉动当地的消费,逐步形成要素集聚机制,促进人流、物流、资本流、信息流的地域集聚,使得规模经济的效应越明显,生产集中到一个地方的动力就越强,从而实现生产密度的提升;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也是市场潜在需求最大的地方,贸易更容易实现。(3)开放度的增加
开放度的提高是要打破对商品、服务、资本和知识跨地区流通的限制性因素,对白水镇而言最容易着手的就是引导社会资本流入本地。首先,政府主动出面与在外地经商本籍人士沟通,寓外乡友回乡投资,比如,建设西长村就是由徐伟平。杨建伟、戴海波三个本地老板牵头,村组群众以土地入股模式。依靠广大民众强烈的自我创业、自我发展的欲望,发展民营经济和“草根经济”;打破人口流动的界限,吸引外镇人口定居买房。
有限度的政府公共职能对于以上三个条件是一个必要的补充,但这个“度”应该在一定范围内,即需要更好地让市场力量得以发挥,让人口、土地和资金的流动更加畅通,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时, 决定城市增长的不再是本地的资源禀赋, 而是城市本身集聚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能力。
六、白水镇具体措施
(1)财政收入主要是土地出让收入,也就是所谓的土地财政,通过土地挂牌新建商品房,吸引周边镇或外出务工人员回家置业。2014年镇总财政收入3500万元,其中一半地税收入、土地出让收入近1000万元左右,其他地方税种年800-900万元,转移收入420万。
(2)成立城镇自治委员会,该成员由本地有影响力人士构成。建立规范的有地方特色的环境整治方案,成立环境管理小组,聘请保洁员日产日清,每户门前有垃圾箱,道路两边摆放垃圾桶1000多个,统一制作门店招牌600余块,建设了新的3个绿化广场或公园。
(3)树立西长村、闵家巷村示范村榜样,以基础社会建设为抓手,以文明屋场创建带动整个西长村发展,建立西长生态农业科技园、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如鸡鸭野外放养养殖,提高附加值。促进生态旅游发展,珍稀树木花草为龙头提高乡村观光农业的档次。闵家新村接待中心为基础的农业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产业开始启动,辅助以民俗建设和筹建高级疗养院。
(4)西长村土地流转3000亩,农民入股农业公司,获得收益分成。同时引进了农林综合开发公司湖南青果公司,与种植珍稀林木花草,包括红豆杉,竹柏,罗汉松,日本樱花,美国红枫,紫薇,红叶石楠。(5)村务公开,民主管理。
六、白水镇的困境与思考
(一)从财政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白水镇还是没有摆脱土地财政的漩涡,尤其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缓慢,房地产市场进入转型调整期,这种投融资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担忧的。
(二)不管是新型城镇化还是农村社区建设,土地问题是核心问题。全省、甚至全县的城乡统一的土地交易市场没有看到有重大突破,自下而上地推动土地政策的变革和社会的发展的路径是受阻的。
(三)“半城镇化”或“不完全城镇化”仍然是白水镇没有摆脱的困境,大量本地农业转移人口离开祖辈耕种土地到外地或县城务工获取收入来源,他们在白水城镇购置住宅仅仅为了方便小孩就近读书,其社会保障、认同感和归属感都处于非常初级阶段。
(四)无产业支撑的过度城镇化受外界经济环境影响极容易变为“空城”,而且白水镇存在产业结构雷同, 特色产业不明显, 主导产业不突出等现象。城镇长期繁荣发展与产业发展有直接的关系,以美国旧金山附近的小城镇帕洛阿尔托为例, 该镇是一个只有5.6 万人的小城镇, 在发展过程中, 依托毗邻斯坦福大学的优势, 发展包括电子、软件和生物技术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 成为世界上最充满活力的小城镇之一。
(五)对回流劳动力缺乏具体政策或做法,这次人口回流历史转型格局值得关注。人口回流过去20多年,流动人口从内陆走向沿海,目前基于中国已经到来的老龄化、中国特有的人口流动方式(与国外不同,中国的人口流动是以单个劳动力为单位,而不是以家庭为单位),可以预计,未来20年,跨省流动人口将减少,省内、市内和县内人口流动将增加。2008年以后,人口回流的趋势开始变得明显,初步判断,这将是中国新一次、大规模的人口在空间地理的重新流动和配置,也将显著影响中国未来的城镇化格局。
(六)应该借鉴和吸引“重庆地票”的经验,加快土地改革的步伐。重庆地票是一种权利凭证,将闲置、废弃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包括农村宅基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村公益事业用地等)复垦并经过土地管理部门严格验收后所产生的可交易和转让的用地指标。通过交易购得的“地票”,可以纳入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增加等量城镇建设用地,并在“落地”时冲抵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和耕地开垦费。通过“地票”交易,外出务工的农民把老家闲置的农村宅基地、基本用地转化为一笔可观的收入,在城镇购房或租房、消费,帮助农村沉睡的土地资本实现价值。
如果存在这样的猜想:白水镇的开发商是否能买入白水镇某其它行政村的地票,将其用于白水镇郊区土地开发?如果能实现顺畅交易过程中,白水镇建设土地“占补平衡”仍然能够得以保持,增加了建设用地但整体耕地并没有减少。同时又能为白水镇其它村民闲置的土地提供的收益机会,又能扩大镇区面积及人口规模,加剧进一步集聚。
第五篇: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必然要求,是推动驻马店加快发展的战略选择。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进程,市政协于2012年下半年组织开展了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题调研。对这次调研,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给予了有力指导。各县区和市直相关单位积极参与配合,给予了调研活动大力支持。这次调研活动于2012年7月中旬开始,10月底结束,分九个课题进行,通过听取汇报、实地察看、组织座谈、统计分析、集中研讨和外出考察等形式,全面了解了我市城镇化建设现状,认真总结了经验,深刻查找了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现将调研的综合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城镇化建设的现状
撤地设市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立足驻马店实际,着眼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加强组织领导,持续推进改革,狠抓工作落实,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2012年10月1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近期还将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实施意见》和多项配套措施,必将进一步加快我市新型城镇化进程。
(一)城镇规模进一步扩大。我市加快推动中心城区发展和新区建设,加大县城建设力度,城市框架不断拉大,产业、人口聚集效应进一步显现。截至2011年底,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65平方公里、人口60万人;9个县城建成区面积接近15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20万人。目前,全市城镇人口达到280万,城镇化率达到31.54%,比“十五”末增加了13个百分点。按照市第三次党代会及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着力构建文化特色鲜明、产业布局合理、环境优雅宜居、发展活力旺盛的四级现代城镇体系,修编了新一轮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提出了大驻马店市空间发展构想,确立了“一核三极”、“一环三带”的城市发展格局。同时,修编了县城总体规划,完成了小城镇规划,从发展空间、建设布局等方面提出了县域城镇未来发展构想。
(二)城镇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近年来,我市逐年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仅2011年全市城镇基础设施就投资61亿元,其中中心城区19亿元。加快市区和城镇之间的路网建设,完成了中心市区开源大道、铜山大道等60多条市政道路的新建和改造,2011年新建和扩建城际间及城镇间道路290公里。相继建成了天中广场、会展中心和图书馆、科技馆、群艺馆、博物馆等一大批公共服务设施,完成了置地公园的升级改造,市体育中心已开工建设。加强城市水、电、气、暖等设施建设,市中心城区新建和改造供水管网110公里,铺设燃气管网25.7公里、供热管网47公里,保障能力提高了1倍以上。加大城市环卫设施建设力度,中心城区新建了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加大了公厕和垃圾处理站建设力度,城市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80%。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十一五”期间新增绿化面积约135万平方米,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4%、40.2%。同时,各县也更加重视县城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加快了道路、公园、园林绿化和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步伐,县城建设水平都有了较大提升。
(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一步展开。2007年,全市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开展“百村示范”工程。特别是2011年以来,在过去规划建设100个新农村示范村的基础上,积极搞好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在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旅游景区和乡镇政府所在地周边规划了97个高标准、规模大的新型农村社区,其中由新农村示范村调整扩大的社区46个、新规划的社区51个。坚持政府主导,突出规划引领,搞好试点先行,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集体筹建、村企共建、农民自建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市51个新规划的新型农村社区已相继开工,累计投入各类资金21亿元,建成住房11466套,在建6910套。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开局良好,势头强劲。
(四)产城互动力度进一步加大。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我市积极推动产城互动,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有效带动了产业集聚。2011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狠抓招商引资、项目带动,大力实施产业集聚发展,围绕产业发展定位和现有产业集聚优势,引进了一大批规模大、效益好的项目落户各产业集聚区。全市12个产业集聚区总规划面积150.5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80.44平方公里;累计入住企业超过1055个,完成投资1016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59.2亿元,其中2011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0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0亿元。产城互动格局的形成和城市功能的完善,增加了对外来资金的吸引力。2012年上半年,我市共引进省外资金项目182个,合同利用省外资金增幅、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幅、实际利用省外资金增幅分别居全省第二、第三、第四位。
(五)城镇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近年来,我市积极适应城镇快速发展的需要,下大力提高城镇管理水平。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探索方法途径,城镇管理趋于规范。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通过对中心城区和县城市政设施、市容市貌和交通秩序进行集中整治,对乡镇卫生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推进“平安驻马店”建设,下大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提升了城市的文明形象。驻马店市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市等称号,平舆、确山、泌阳三县获得全国卫生县城称号。(六)配套改革进一步推进。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努力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格局。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户口登记条件,一些县区坚持农村人口进城保持原有土地承包权、宅基地、计划生育、各种补贴政策不变,吸引了更多的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我市城镇人口增加近100万人;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落实就业培训,城镇新增就业38万人;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3.94万套,提高了城镇低收入家庭和新进城人员的住房保障水平;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全面实行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全市城镇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74万,新农合参合率达98.2%。
二、我市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全国、全省平均发展水平相比仍然处于落后状况。2011年,我市城镇化率达31.5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除城镇化水平有较大差距外,还存在不少的现实困难和问题。
(一)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新型城镇化与过去传统意义上的城镇化相比具有新的内涵,更加注重城乡统筹、产城统筹、经济社会统筹、外延与内涵统筹。从调研的情况看,目前不少干部群众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不少模糊认识。一是对新型城镇化意义认识不够、摆位不正,不能正确看待新型城镇化在推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二是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认识不清,对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缺乏全面的理解,仍然固守传统的思维定式,片面认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多修路、多盖楼,搞城市扩张。三是对推进新型城镇化缺乏信心,认为驻马店推进新型城镇化难度大、急不得,等靠思想严重,思想认识的不到位直接影响我市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
(二)城镇建设基础差、规模小。一是中心城市发展相对滞后。相对于全市1.5万平方公里的地域面积、880多万的总人口,中心城区建成面积明显偏小,常住人口数量明显偏少,特别是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功能不够完善,对周边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有限。二是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比较缓慢。与周边县特别是先进地区相比,我市县域城镇发展比较滞后。所辖9个县城平均建成区面积不到17平方公里、县城平均人口仅13万人。各乡镇政府所在地建设规模更小。全市75个建制镇平均居住人口不到8000人,86个乡政府所在地大多数为传统的农村集市。县城和小城镇发展缓慢,难以有效发挥产业、人口的承接承载作用。三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难度大。我市农村总体布局分散、经济发展滞后。全市现有行政村2730个、自然村22193个、人口600多万人,平均每个行政村8个自然村、每个自然村人口270人。乡镇和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民收入偏低。这种状况致使人口向社区聚集难度增大,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务繁重。
(三)规划引领作用发挥不够。一是老城区规划落后,新城区规划落实不够。老城区规划层次偏低,功能重叠,造成了人口过于密集。已建成的新城区规划布局不尽合理,住房过于密集,公共服务设施不配套,缺乏地域和文化特色。如中心城区北区虽然高楼林立,但商场、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不配套。二是县城总体规划层次偏低,修编不够及时,没有做到“三规合一”,对县城框架拉大、产业集聚区建设和争取土地、项目等扶持政策带来了诸多限制。三是规划执行不够到位。规划宣传力度不大,依规建设的意识不强。执行规划不够严肃,存在随意改变规划的现象。对规划执行监管力度不大,没有形成合力,违规建设问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四)产业支撑能力不够强。我市作为传统农区,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尤其是有利于增加财税收入和扩大城镇就业的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导致城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强,新型城镇化发展后劲不足。2011年,驻马店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7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4.1个百分点,在黄淮四市分别低于商丘、信阳2.9个百分点、1.4个百分点。一是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我市主导产业发展规模小,产业链条短,竞争力不强,对财税增长的贡献不大,促进就业的能力不足。县域经济发展比较缓慢,非农产业扩张乏力,小城镇尚未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支撑。二是服务业发展总体水平偏低。饮食、交通、运输、仓储等传统服务业提升步伐缓慢,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服务业发展滞后;企业规模偏小,布局分散,缺乏实力强、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和大项目。城乡商贸业市场体系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现有市场发展规模小、层次低,在城镇快速发展中规划和建设跟进不够。目前,全市第三产业在整个三产中所占比重仅为29.7%。三是产业集聚效应发挥不够。部分产业集聚区在前期引导企业入住时,未着眼产业集群发展,使众多关联性不强的企业“扎堆”。特色园区、专业园区建设相对缓慢,影响了产业集群发展。
(五)保障措施跟进不够。一是城镇化建设资金短缺。我市经济发展基础薄弱,财力有限,财政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投入明显不足;目前市场运作的机制不完善,企业参与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社会融资难度较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多数农村家庭无力搬迁建房。资金短缺是影响和制约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最大瓶颈。二是城镇化建设用地保障难度大。目前,城乡之间人地挂钩、土地置换等政策不完善,对失地农民补偿标准低,相关保障跟进不到位,城镇周边村庄拆迁难,给城镇建设用地保障带来很大困难。三是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户籍制度改革进展不快,限制了农村人口进城落户;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农民进城享受的社会保障与原有城镇居民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农民不愿进城。保障性住房建设多数位置较偏,入住者上班、上学、购物不够方便,入住率不够高。四是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实现城乡居民平等就业的相关制度还没有全面建立,新进城人员就业保障政策仍不完善;城镇学校、医院、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比较滞后,入学难、看病难和文化娱乐难的问题依然存在。
(六)城镇管理缺乏创新。一是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城镇管理机制不健全、社会组织参与不够、制度规定不够到位,存在着职责不明、分工不细、运作不规范等现象。对城镇执法部门考评机制不完善,不敢管、不愿管的问题突出。城市社区建设滞后,服务和管理职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二是城镇监管不够到位。目前,我市中心城区和县城车辆违章行驶及停放、交通护栏随意开口、经营商户乱搭乱建和店外经营、小商小贩占道摆摊和沿街叫卖、建筑和生活垃圾乱堆乱倒、乱贴乱发广告的现象随处可见,城市管理秩序比较混乱。公安、城管等职能部门人力不足,监管不能做到全时制,处罚不够严格,致使城市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有些现象呈蔓延趋势。三是城镇居民文明素质有待提高。城镇居民缺乏“人民城市人民建”的观念,法规意识、自律意识、监督意识、文明意识不强,城市文明风尚还没有真正形成。
三、关于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一)发挥规划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规划是城镇建设的龙头。规划科学是最大的财富,规划不周是最大的浪费。在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抱着对城镇发展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质量,引领新型城镇化持续发展。1.加快形成完整的规划体系。一是确立新的城镇规划理念。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规划的前瞻性,确立持续发展的理念;要围绕优化空间发展布局、综合利用土地资源和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确立统筹兼顾的理念;要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确立和谐发展的理念;要在注重学习借鉴的同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确立广开言路的理念;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确立改革创新的理念。二是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着眼构建覆盖城乡的新型城镇化体系,按照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走向和现实需要,突出顶层设计,着眼推动可持续发展,科学制定和完善新型城镇化总体发展规划,明晰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定位和发展目标,引领新型城镇化高品位、高层次发展。三是同步编制和完善专项规划。依据全市新型城镇化总体发展规划和中心城区发展规划,制定完善中心城区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详细规划;参照中心城市发展规划,及时修编县城总体发展规划;加快制定完善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制定完善与城镇建设相配套的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等专项规划。在编制规划中,注重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土地综合利用规划的衔接,努力形成完善的规划体系。2.注重城镇规划的质量。一是注重长远。对城镇布局的规划,对城镇路网、园林绿化、公共服务设施等规划要着眼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既要照顾眼前,更要立足长远,坚持高起点规划,确保今后30年甚至更长的时期不落后。二是体现特色。把驻马店地域特点、天中文化特色体现在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之中,彰显城镇建设的个性,提升城镇建设的文化内涵,避免城镇建设千城一面、千篇一律等同质化问题发生。三是打造亮点。在全面提升规划标准的同时,应重视城市标志性地带、标志性景观、标志性建筑的规划,努力打造城市建设的亮点。3.加大规划的执行力度。一是建立完善规划管理机制。严格落实《规划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规定。建立完善“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管理机制,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下大力解决规划变更随意性大的问题。二是加大对规划执行的监管力度。坚持严格执法,进一步加大对违规问题的查处力度,对违章建筑要坚决予以拆除,对规划区域内居民随意建房、突击性栽植林木等现象坚决予以制止。建议充分发挥规划委员会的作用,加强规划执行工作的协调;整合规划、住建、国土、环保等部门的力量,成立综合执法局,推行集中执法、网格化管理,提高规划监管的综合性和有效性。三是切实加强规划的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规划法》和相关政策规定的宣传。及时向社会公布各项规划,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建议规划建设城市发展展览馆,使之成为对外展示驻马店城市建设成就的“名片”、宣传城镇规划的平台。(二)加快构建新型城镇体系
新型城镇化最显著的特点是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推进,推动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我市要立足自身实际,加快构建覆盖全市城乡的以中心城市和县城为中心、以小城镇为支撑、以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点的新型城镇化体系,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1.着眼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继续推进中心城区建设。一是推动区域组团发展,拓展中心城区发展空间。针对驻马店中心城区地域狭小、发展空间有限的实际,以建设豫南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加快推动中心城区和遂平、确山、汝南三县组团发展,努力打造中心城区和周边三县产业互补、交通一体、服务共享、生态共建的空间发展格局。建议加快周边组团三县“撤县设区”申报进度,逐步消除行政区划带来的不利影响。二是加快新区建设步伐,形成中心城区发展新亮点。按照新区发展总体规划和区域功能定位,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建设标准,加快发展高端服务业、生态旅游业和生态居住区、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区建设,把新区打造成中心城市建设的“名片”,发挥新区在城市建设中的示范引导作用。建议科学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铁商务中心区,探索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经验。三是重视旧城区的改造,努力提升服务功能。坚持新区、旧城区发展相衔接、相协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建议按照“内疏外扩”的发展思路,加大旧城区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力度,合理调控主干道两侧土地的开发,增加城市绿地、公共服务场所面积,打造生态宜居环境。2.着眼提高承接承载能力,加快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县城和小城镇是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重要节点,在推动产业、人口集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县城建设上,要突出优化空间发展布局,进一步提升承接承载能力。修订完善县城总体发展规划,扩展发展空间,拉大城市框架。下大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强化服务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建设品位。重视各县城新区建设,带动旧城区人口向外迁移和农村人口向县城转移,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目前,我市泌阳、平舆、西平等县在加快县城建设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比较可行的发展路子,建议市委、市政府总结他们的经验,在全市予以推广。在小城镇建设上,要突出服务功能的完善,提高服务农民、带动乡村的能力。市委、市政府关于率先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发展万人以上新型农村社区的决策部署是正确的。建议科学制定小城镇行政区域建设、商贸市场建设、产业园区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规划,完善小城镇建设功能,提高服务当地农民、带动乡村发展的能力;结合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总结探索推动小城镇发展的路子,加快我市小城镇建设步伐。
3.着眼强化战略基点作用,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是科学规划布局新型农村社区。针对我市农村地域宽广、东西部地区地形差异大等特点,要科学规划新型农村社区,合理确定社区规模。建议在城郊村、乡镇政府所在地、产业园区、旅游景点等公共服务设施较好的地方规划万人社区,在偏远农区和山区、丘陵地带规划5000人左右的社区。二是突出新型农村社区发展重点。根据我市实际,借鉴外地经验,在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上,建议突出三个方面:①依托城镇建社区,特别要把乡镇政府所在地作为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重点。②依托产业建社区,有效解决企业发展用地和失地农民就业问题。③依托强村建社区,通过先行先试探索广大农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子。三是全面统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建议对住房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建设以及社区就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四是以农业产业化带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建议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和省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规定,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村生产方式转变,引导农民向社区集聚。五是坚持实事求是、遵循规律、稳步推进。坚持分类指导,选择部分城郊村、乡镇政府所在地、重要景区、经济发展基础好的村庄搞好试点,探索路子,逐步展开。对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应按照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群众的意愿稳步实施,不搞一线平推,不搞强制推进。
(三)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1.加强城镇路网建设。建立快捷、方便、安全的综合交通体系是现代城镇发展的重要标志。要以中心城市为枢纽,以县城和乡镇集镇为节点,以新型农村社区为网点,建立起干支衔接、畅通快捷的综合交通体系。一是加快城镇路网建设进度。高水平、高标准编制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将中心城区道路向周边组团县城、重要旅游景点延伸,将县城道路向周边乡镇延伸,将乡镇道路向各中心村延伸。二是提升道路建设水平。按照新区主要干道8车道、次干道4~6车道的标准规划建设,并增加道路绿化面积,为未来拓宽道路预留空间。建议对旧城区的道路进行升级改造,逐步取消主要干道上的绿化带,最大限度地拓宽路面;对背街小巷加快治理,提高城市路网密度;尽快在乐山大道、解放大道、文明大道等人员、车辆流动量大的路口建设立交桥,最大限度地分流车辆和行人。三是加强停车场、公交站点等配套设施建设。结合旧城区拆迁,在车辆流动大、容易发生堵塞的路段开发建设地上和地下公共停车场;搞好中心城区新汽车站的选址和规划,尽早将雪松大道市客运站迁出主城区;加快各客运中转站的建设,减少周边县和城镇客运车辆在主城区的运行;增加城市公交线路和里程,逐步向组团县城、周边乡镇和旅游景点延伸,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
2.建设完善的城镇水、电、气、暖供应系统。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供水能力和重复利用率。针对中心城市快速发展中用水需求量不断增大的实际,建议加强板桥库区和薄山湖库区的环境保护,确保水质不受污染;加快薄山湖到中心城区的引水工程建设,弥补板桥水库枯水季节中心城区供水不足的问题;加大中心城区和县城自来水厂和供水管网的建设力度,进一步扩大供水量。把推动饮水工程纳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提高社区供水水平。要加快电网改造进度,提高城镇和农村社区供电的质量和确定性。加快中心城市和县城供暖、供气管网和场站建设,逐步向城中村、中心城区和县城周边乡镇、新型农村社区延伸,扩大供应面积。在广大农村大力实施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工程,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在建设、改造上述设施建设中,中心城区和县城要高度重视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统一规划和建设地下管网,实现供电、供水、供气、供暖和通信管线地下化,解决“拉链马路”和因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3.加快防洪和环保设施建设。在城市防洪设施建设上,重视现有河流的治理,规划开挖新的河道和沟渠,提高城市泄洪能力。提升新区排洪管网的规划建设水平,加快改造旧城区现有排洪管网,提高城市道路和居民居住区排洪能力。增加城市绿地和城市内湖面积,注意选用透水能力强的建材,提高蓄洪能力。在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也要充分考虑提高防洪能力,加强防洪河道和配套设施建设。在环保设施建设方面,要特别注意城市产业集聚区和城市居民集中居住区的排污管网及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加快城市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增加街道和农贸市场垃圾箱的数量,充分利用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生活垃圾;高度重视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搞好污水和垃圾收集及处理设施建设。
4.统筹建设城镇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一是优先规划建设中小学和幼儿园。在城市新区建设、老城区改造和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重视中小学、幼儿园的规划。中心城区和县城应按照城市发展进程跟进建设中小学和幼儿园,确保新增居民和进城农民子女能够接受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建议采取切实措施,尽快解决老城区学校过于密集和大班额的问题。针对目前农村小学生向乡镇、中学生向中心城区和县城流动的趋势,扩大中心城区、县城初高中建设规模,加大乡镇政府所在地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建设力度。按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模和学校、幼儿园建设标准,科学规划、高标准建设小学和幼儿园,满足广大农村学生就近就读、入园的需要。二是完善医疗卫生设施。扩大市、县两级中心医院建设的规模,加快规划和建设我市儿童、传染病、肿瘤等专科医院。加强乡镇医院建设,增加医疗设备,加强医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水平。重视和加强城市社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医疗卫生保健机构的建设。加强城市养老康复机构的建设,并重视城市社区和新型农村社区福利院、敬老院、老年活动场所的规划和建设。加快我市高等医科专科学校的规划、申报工作,满足我市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对人才的需求。三是加快推动科技、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继续加快中心城区体育场馆建设的进度,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建设更多的全民健身活动场所。加快完善市科技馆、博物馆、群艺馆内部设施,逐步实行免费对外开放。加强县区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园区和体育场馆建设。重视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广播、电视、网络和农家书屋、文化大院等文化设施建设。(四)强化新型城镇化的产业支撑
产业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加快我市经济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1.提升产业集聚区建设水平。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在进一步完善道路、水电、污水处理设施的同时,加大产业集聚区商务、物流、通信等设施建设;加快产业集聚区周边学校、医院、电信、邮政、超市、公园、文化娱乐场所和供气、供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视周边房地产的开发和廉租房建设,为企业职工提供全方位的生活保障。二是搭建融资平台。完善银企合作机制,积极运用银团贷款、融资租赁等方式支持产业集聚区大项目和大企业生产经营。加快中小型企业融资性担保和小额贷款机构的建立与发展,提供税收减免、担保补贴等优惠政策,引导金融资源有效配置和民间资本规范运作,为企业提供金融担保和小额贷款,满足企业融资需求,缓解企业发展资金压力。市、县区两级财政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提高担保公司的资金规模。三是创新工作机制。一方面,要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服务质量。建议针对当前市、县区各产业集聚区机构编制小、人力不足等问题,扩大编制,补充人员,提高服务企业的能力;针对市、县区产业集聚区建设规模的不同,有区别地赋予社会管理、征地拆迁等职能。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中介服务机构,大力发展服务型的出口代理商、技术信息中心、质量检测控制中心等群体发展机构,建立法律、会计、审计、仲裁、信息咨询等服务机构,形成功能健全、网络覆盖、服务到位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
2.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着眼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一是科学搞好规划。依托驻马店劳动力资源、农产品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制定特色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建议中心城区和组团县应重点发展医药、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等特色园区;其他各县应根据各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重点建设产业园区,如皮革加工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区、食品加工园区、纺织和服装加工园区等。二是努力把特色园区做大做强。依托产业集聚区建设特色产业园区,综合利用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优化园区企业布局,实现上下游产业衔接,减少资源浪费。搞好招商引资,扩大园区发展规模,拉长产业链条。加强园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综合保障能力,重视科研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品竞争力。
3.培大扶强重点企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大力发展食品产业。依托我市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培育十三香、大程集团、懿丰油脂等企业做大做强,出台优惠扶持政策,通过招大引强引进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食品加工企业落户我市,带动全市食品产业的发展。二是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做大做强。巩固做大优势原料药,重点发展特色原料药,未来几年力争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生物原料药生产基地。三是加快发展新能源、电子设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议加强政府引导,加大政策扶持,创新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模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合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4.加快发展服务业。建议在持续推动教育、医疗卫生、旅游、房地产业发展的同时,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努力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水平。针对我市传统服务业发展“小、散、弱”的实际,积极引进外地大型企业或集团,支持本地有实力的企业做大做强,提升住宿、餐饮、仓储等传统服务业发展水平。同时,要大力发展物业服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和社会化养老等服务业。二是着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技术研究和开发、信息技术服务、电子商务、商务服务等,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三是积极推进商务中心区建设。建议尽快出台加快商务中心区建设的政策措施,突出产业基础、产业特色和文化内涵,推进区域资本、科技、信息、人才高端要素向商务中心区集聚,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5.创新发展农村产业。在构建新型城镇建设体系中,应根据我市农村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农村产业发展,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为此建议: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针对我市农村农产品资源丰富的特点,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我市农村产业发展的重点。市、县区两级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乡镇和农村通过引进项目、动员在外务工人员投资、集体自建等形式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拉长农村产业链条,增加农业生产附加值。二是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结合各地实际,充分发挥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花生、芝麻、烟叶、食用菌、花卉、林果等种植业,发展肉牛、生猪、禽类等养殖业,特别是依托西部山区优势发展茶产业,与大中城市联合发展蔬菜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要突出集团发展、规模化生产、科技扶持,努力打造知名品牌。三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鼓励我市农村以社区为主体建立经济合作组织,开展市场营销、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农产品加工储藏和农资采购经营,从事交通运输、建材加工、建筑等行业,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五)完善新型城镇化建设各种保障
1.加快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城镇化的实质就是农民变市民,而户籍二元结构的存在限制了农民进城。建议进一步放宽条件,在个人自愿的基础上,把在城市有固定住所、长期从事非农职业的人员和在城市工作或缴纳税金具有一定年限的人员及谋求在城市就业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登记为城镇户口。把在城市周边失地的农民、乡镇政府所在地从事经商和非传统农村生产的农民转为城镇居民。对入住新型农村社区的农民及时转为城镇户口。建议在“三区两县”试点推行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划分中把汝南县纳入序列;加快城市周边撤镇设街道办事处、县区撤乡设镇的步伐,通过调整行政区域,推进户籍改革。
2.强化进城农民各种生活保障。不少农民想进城但又不敢进城,主要是担心进城后缺乏各种保障,生活质量不升反降。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高度重视社会事业发展,为进城农民提供有力保障。建议:一是提高住房保障。对已经转为城镇户口、符合条件的农民家庭与城市低收入家庭一样提供廉租房,允许在城市就业具有一定年限的农民工申请廉租房。鼓励企业建设职工公寓,切实解决进城人员住房问题。二是强化就业保障。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岗位的同时,通过减免费用为新落户城镇和进城务工人员进行就业培训,并在工资、工伤保险等方面提供保障。三是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各级政府应加大投入,逐步消除差异,实现社会保障均衡化,使农村居民进城后与城镇居民享受到同等的养老、医疗、失业和生育等社会保障;要允许由农村人口整户转为城市居民后,在一定时期内保留承包地、宅基地;要完善政策规定,为入住新型农村社区的居民办理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要保证通过城中村改造实现身份转换的农民继续享有附着在土地上的集体所有权,保证他们的利益不因拆迁受损失;要将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纳入城镇医疗、养老保障范围,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3.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一是进一步完善各级财政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投入增长机制,逐年增加对住房、基础设施建设和各种社会保障的投入。二是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土地交易等政策,获取土地级差收益,从土地资源的升值、房地产资源的增值中聚集资金。建议各级政府积极探索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部分转化为国有土地,增加土地交易收益,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资金保障;推动农民利用旧村拆迁腾出的土地,采取入股的形式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现代农业,使土地变资本、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股份。三是推动市场化运作,通过出让公共设施经营权、无形资产商品化、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与商业开发相结合、吸纳民间资本建设基础设施等形式筹措城镇建设资金。四是积极整合使用国家、省、市投入的专项资金,把涉农资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环境保护资金集中使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五是加强金融扶持力度,推行新民居贷款项目,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六是把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与从事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生产企业和个人的利益挂钩,通过增加农业生产补贴、减免有关费用、出让社区服务项目经营权、优先安排农田水利和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等形式,引导他们出资建设社区基础设施。六是针对我市不少农民长期在外务工,积累有雄厚资金的实际,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他们捐资、投资城镇和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4.创新土地保障机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而国家为保障粮食安全对城镇建设用地严格控制。我市各级政府要用活土地政策,努力破解新型城镇化建设用地难题。从国土部门了解到,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审核认定,我市耕地总面积比第一次调查净增近100万亩,其中可有图斑核查的37万亩,这些土地可用于占补平衡;按照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2020年新型农村社区聚集人口200万,可节省村庄居住用地35.7万亩;完成“十二五”期间国土部门规定的农村土地整治任务,我市可以形成挂钩指标6万亩。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好这些节省土地指标,可以基本满足城镇建设、工业发展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用地需求。建议各级政府依据国家和省出台的土地政策,完善我市相关配套措施,争取更多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用地指标。同时,要高度关注农村村庄拆迁复耕问题,针对农村住户分散搬迁造成村庄整体复耕难的实际,出台有关规定,保证转为城镇居民和入住社区群众的住房及时得到拆迁、宅基地得到及时复耕;要针对目前各级对城市郊区、乡镇所在地镇社区房屋和土地产权界定不明确、进社区农民与失地农民安置补偿政策存在差异等问题,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提高政府对土地的调控能力。(六)努力提升城镇建设品位 1.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着眼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挥驻马店地处我国南北交替地带,有山有水、气候温和、环境优美的优势,努力打造生态园林城市。为此建议:一是中心城区搞好城区内河流的升级改造,规划建设沿河绿色长廊。持续做好骏马河改造工作,加快拆除跨河建筑物,打通文化路和雪松大道之间的河道,拓宽两岸的道路,把现有儿童公园改造成滨河公园,真正把骏马河建设成为贯穿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畅通、绿化层次高、建筑特色鲜明的城市景观带。二是加大宿鸭湖的综合开发,依托其距离中心城区近、水域面积广的优势,开发建设集水上运动、观光旅游、特色养殖、湿地保护、防洪灌溉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项目,打造中心城市东部水城。三是加强西部山区生态资源的保护,加大金顶山景区的开发和建设力度,并把棠溪源、嵖岈山、金顶山、大乐山、薄山水库等景点贯穿起来,建设西部绿色山水旅游地带。四是全面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扩大城市道路、公园、游园、居住社区的绿化面积,提升绿化的层次。五是着眼防治“城市病”,发展城市低碳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借鉴先进城市的建设经验,充分利用水资源、太阳能、地能,引导市民低碳出行,减少污染排放。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促进绿化、太阳能应用上屋顶、进楼宇。
2.彰显城镇文化内涵。在推进新型城镇建设中,应注重天中文化的挖掘、整合和传承,使其体现在现代城镇的规划和建设中,努力打造人文天中、历史天中。建议:一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胜古迹、革命遗址的保护,充分挖掘盘古文化、嫘祖文化、重阳文化、梁祝文化、车舆文化和红色文化等内涵,构建独具特色的天中文化体系。二是充分利用现有历史文化遗存,通过规划建设文化主题公园、文化长廊、皇家驿站特色街、仿古建筑和城市雕塑、街道命名等形式,彰显天中文化特色,体现天中厚重的文化底蕴,提升城市建设的文化品位。三是积极推动“文化名镇名村工程”,打造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村镇。在旧城改造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对一些有纪念意义的街区要予以保留;对一些具有原始风貌、风格独特的村镇予以保护,加以改造利用。四是以传承、激活、嫁接、创新为路径,统筹规划和开发盘古文化、重阳文化、嵖岈山西游文化等节庆活动,开发和提升剪纸、泥塑、打铁花、木刻、麦秆编织等民间工艺,展示驻马店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民间风俗。五是充分体现民族宗教特色,大力开发和利用宗教文化,因地制宜建设民族商品、饮食一条街。
3.打造现代文明城镇。文明素质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灵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城镇文明形象的打造、居民文明素质的提高。为此建议:一是确立现代城镇的发展理念。在城市景观、建筑设计等方面充分体现现代文明发展的成果,对城市主干道两侧建筑的总体色调、外观装修加以规范。重视规划和建设城市标志性建筑。二是研究提出和持续打造驻马店精神。深入挖掘天中人民淳朴厚德、诚信文明、创新善为的特质,提炼出驻马店精神,唱响驻马店精神,以驻马店精神凝聚人心、提升形象。三是全力打造智慧天中。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并大力推动“三网融合”工程和智能交通、智能社区等建设。四是重视信用天中建设。加快构建现代信用体系,加强诚信教育,确立社会信用标准,推行公开信用评价,公布行业和个人信用状况,大力营造全社会讲信誉、守诚信的良好风气。
4.提升城镇管理水平。提高城镇管理水平是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必须高度重视。一是建立完善现代城镇管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城镇管理职能,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责任,下大力解决职能交叉、责任不明、合力不强的问题。改革完善城镇管理部门和个人工作考评机制,防止简单化,切实解决执法部门不愿管、不敢管的问题。积极推进城市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重视城市社区建设,充分发挥城市社区在社区自治、社区服务、社区教化、基层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以及整合社会资源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确立经营城市的理念。推行精细化管理模式,制定法规力求完善,实际运作力求规范,处罚违规问题力求严格,下大力解决好管理粗放的问题。注重常态化管理,从苗头抓起、从源头抓起,特别对一些城镇管理中存在的交通秩序不正规、经营秩序混乱、卫生环境差等重点难点问题要常抓不懈。创新城镇经营管理模式,建设数字化城镇,实现城镇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三是坚持建管并举。把城市硬件设施建设管理纳入城镇管理的范畴,以提高硬件设施建设水平促进城镇管理。如,在城市道路规划和建设上要突出人性化,提高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建设层次,增强通行能力;在城市卫生环境整治上增加设施,解决居民无处倒垃圾、收集不及时的问题。四是开展文明城镇创建活动。以文明城镇创建活动为载体,加大对城镇居民政策法规、公民道德和文明常识的宣传力度,宣扬先进典型,曝光不文明行为,增强公民文明观念,不断提升城市建设的文明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