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3 11:26: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范文模版]》。

第一篇: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范文模版]

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

近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发布。按照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规划》明确了未来一个时期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是指导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规划》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所在。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我们大致用了30多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近百年的城镇化历程,成就举世瞩目。1978─2013年,全国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3.7%,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深刻变革,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与此同时,人口城镇化不彻底,成为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目前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受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影响,被统计为城镇人口的2.34亿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内部出现新的二元矛盾,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问题日益凸显,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风险隐患。

以人为本体现在发展目标和具体规划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目标上,《规划》提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着重强调了要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的问题,在今后一个时期,要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规划》还提出,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具体部署中,要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兼顾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城镇间异地就业人员和城区城郊农业人口,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对政府自身的改革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出了日益迫切的更高要求。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城镇化率在50%左右的阶段,社会矛盾将进入一个集中释放期。比如英国19世纪中期的“宪章运动”,美国20世纪初期的“进步运动”,以及近年来在北非等地方爆发的社会冲突和社

会动荡,都是发生在城镇化的这一历史阶段。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以城市为主要载体和人口聚集地的现代社会,同时也是一个带有高度不确定性特征的风险社会,是一个“权力”和“权利”矛盾日渐凸显的变革社会。在这样的背景下,贯彻好以人为本要求,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调整和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有效地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第二篇:以人为本推进城镇化

以人为本推进城镇化——

城市,不仅仅是高楼大厦(两会进行时)

人民日报记者 陆娅楠 卞民德 杜榕

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特大城市要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大中城市要加强和改进人口管理,继续发挥吸纳外来人口的重要作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根据实际放宽落户条件。

坚持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出特色、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原则,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健全城镇建设标准,强化规划约束力。

——摘自“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

连日来,代表委员对“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关于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的讨论不断深入。城镇化进程中,钱往哪儿投,人往哪儿走,劲儿往哪儿使,利为谁谋?代表委员们集思广益,始终离不开一条主线——以人为本,让更多人更幸福地生活。

规划切忌“大跃进”

不搞“表面化”,实现质的升级,提高幸福指数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到2015年,城镇化率由“十一五”末的47.5%提高到51.5%,提高4个百分点。很多代表委员注意到,这4个百分点的预期性目标比“十一五”时期的实际速度要慢0.5个百分点。

“这个目标意义深远,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要以人为本,追求科学发展。”作为一线执行者,江西省宜春市市长龚建华代表认为,城镇化进程离不开对人的服务。“„积极‟就是要顺应工业化加速发展、农业机械化率提高的大趋势,主动为人口就业结构调整做好服务;„稳妥‟就是要解决好城镇化快速发展带来的民生、环境等问题,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

“十一五”,城镇化为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重速度、轻质量的问题也开始显现。代表委员纷纷表示,“十二五”关键要在“人的城镇化”上实现质的升级,加快从“土地的城镇化”向“人口的城镇化”转变。

要转变,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城镇吸纳就业能力,城镇化不能“表面化”。“城市空间的扩张、人口的单向集中,只是城镇化的表面特征,生产方式的变更才是城镇化的内在动力!”山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复明代表注意到,一些地方被征用土地长期闲置,进城

农民却很难充分就业。“新型城镇化必须与新兴工业化有机结合起来,让失地农民能就业敢创业。”

要转变,必须重视资源环境保护,夯实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城镇化切忌“大跃进”。“城市是为人而建的,水源、土地的承载能力与食品供应的保障能力,都是最基本的宜居指标。高楼大厦工业园不是城镇化的全部内容,相对于经济总量增速,群众满意度更应成为城镇化评价指标!”江苏徐州市委书记曹新平代表说。

方式杜绝“假大空”

放宽落户条件,改善公共服务,走中国特色城镇化之路

“农民都进城了,那农村的土地山林谁来种?老弱病残的生活谁来管?不想进城的农民怎么办?进城的„农二代‟怎么算?”山西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党总支书记张家胜代表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他呼吁,城镇化必须充分考虑三农问题,对农民利益的保障决不能说空话、说大话。

城镇要发展,尊重农民意愿、兼顾农民利益的理念不能弱。进不进城,农民说了算;进城之后,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政府要实打实地办。“十二五”时期,探索出一条切实维护农民利益、统筹城乡发展的中国特色城镇化之路,刻不容缓。

城镇要发展,破除制度障碍、改革人口管理的步伐不能慢。城镇化的实质是农民转化为市民,动力在改革。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陈立昶代表说,户籍制度在城市捆绑了养老、医疗、教育等利益,在农村捆绑着宅基地、承包地、林权等权益。如果流动人口既得不到城市户籍的利益,又要失去农村户口的利益,城镇化很难有质的飞跃。“„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把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作为重要任务,放宽落户条件,这是户籍制度改革的破冰,将促使我国城镇化进程取得突破性进展!”

城镇要发展,改善公共服务、加强权益保护的政策措施不能少。“要让农民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进而调动其参与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教育机会、职业技能、居住条件等都应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江西师范大学校长梅国平委员说。

“城镇化过程中最难把握的是均衡,必须实现的也是均衡。只有让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居民各得其所、共建共享,城镇才更有生命力!”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主任袁进琳代表说。

功能预防“城市病”

强化规划约束力,提高城市管理服务能力,重视小城镇建设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考验着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然而,一些大城市已经染上了“城市病”:马路宽了,交通堵了;街道宽敞了,生活不便了;人口进城了,垃圾围城了;旧城拆掉了,千城一面了……

“真正的城镇化建设不仅要有城市的规模框架,还要有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等综合指标。”龚建华认为,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必须拒绝浮躁,“要坚持规划先行,把城市建设的„宪法‟做扎实,形成坚强的产业支撑和服务管理支撑,否则再漂亮的城市都只是一座空城。”

与发展速度相比,更应强化规划的约束力,绝不能“规划墙上挂,建设打哈哈”。“城镇化归根结底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过程,每个城市的规划,都应把居民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居民因城市而自豪。”梅国平去过国内外很多城市,最深切的感受是每个城市都必须找准定位,走特色之路。“城市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才是城市的灵魂。”

与设施建设相比,城市管理服务能力亟待提升。“城市„三分建、七分管‟。目前很多城市的管理还是项目制、短期式、多头管。例如交通拥堵、小商小贩的治理,都是以„堵‟代„疏‟,忽视群众需求,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因此,推进精细化、信息化、动态化的城市管理服务迫在眉睫。”曹新平说。

与扩张大城市相比,发展中小城市与小城镇更应受到重视。“现阶段应将小城镇作为重点,改善公共资源配置,构筑新型城镇体系。”陈立昶建议,借鉴国外经验,把高等学府转移至小城镇,加速当地要素聚集能力。“让年轻学子服务小城镇,爱上小城镇,留在小城镇,也许是城镇化的另一条路径。”

降低进城的三道门槛

(两会时评)

蔡继明

在“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战略摆在了重要位置。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的城镇化率要从47.5%提高到51.5%。这些战略部署,标志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将向历史新高度进发。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从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10年的47.5%,但仍然远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水平,甚至低于50%的世界平均水平。目前47.5%的城镇化率“成色”还不是很足:其中既包括了1.45亿左右在城市生活6个月以上、但没享受到和城

市居民同等公共福利和权利待遇的农民工,也包括约1.4亿在镇区生活但仍然从事农业生产的户籍人口。总体上说,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还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和工业化进程。

“十二五”时期,要把我国城镇化率提高到50%以上,不仅意味着我们要把庞大数量的农民工及其家属转变成城市居民,也意味着要让他们享受与城市原有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各项权利。这无疑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也将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壮举。大量“农村人”成为“城里人”,就必须大力降低农民进城落户的门槛。

深化改革是铺平进城之路的根本力量。应该通过推进土地制度和住房制度改革,打破政府对土地资源配置的垄断和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建立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逐步缩小行政性征地的范围,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做到与国有城市建设用地同地同权同价。这样,就不仅可以使农民分享到工业化和城镇化所带来的土地增值,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还能促进保障性住房惠及进城务工的农民,从而降低农民进城落户的第一道门槛。

制度完善是保障农民权益的关键所在。应该进一步完善农地和宅基地的退出机制,一方面赋予农民承包地和宅基地完整的用益物权,使进城务工多年并有了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能够通过土地市场将承包地和宅基地有偿转让,从而获得一笔进城落户的安家费或创业资金;另一方面可以采取宅基地换房、承包地换社保的方式,降低农民工进城落户的第二道门槛。

充分就业是解决生计问题的基本条件。事实证明,中小企业能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在融资、税收、土地、准入、政府采购等方面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就能为进城务工的农民提供充分的就业岗位,这就降低了农民工进城落户的第三道门槛。

此外,还要使进城务工的农民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医疗保障权利、最低生活保障权利、失业救济权利等。

以人为本而不是以高楼大厦作为衡量标准的城镇化,才是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城镇化,也才是名副其实的城镇化。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

第三篇: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如何推进城镇化发展

兽医学院

陈嘉琪

201330730502

我国城镇化的历史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其不仅可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高农民生产和收入水平,而且有助于扩大消费、拉动投资,释放更大的内需潜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用好新型城镇化这个强大引擎。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向城市流动的30多年,也是改革的30多年。从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可以说是推动城镇化的最大动力之一。改革开放前,通过严格的城乡户籍隔离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自由迁徙”受到严格限制,加上大量的城市知识青年下乡,出现了“逆城镇化”倾向。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起到关键作用,党的十四大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后至90年代中期的几年间,中国经济进入黄金发展期,涌进城镇的农民工规模急剧扩张,每年增加约2000万人。数以亿计的农民工成为“中国制造”的主力军,为中国经济创造了巨大“人口红利”。城镇化由此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城镇化和工业化、现代化相互促进,城镇化率从1990年的26.41%提升至2000年的36.22%。有专家认为,20世纪90年代的十年,经济体制改革带动了城镇化的进程,打造出“长三角”这样快速工业化、现代化、开放型的核心区域。

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后的今日,“重物轻人”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中国经济也开始面临增长困局,城镇化和改革同时走到了新的路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改革”和“新型城镇化”的论述引人注目。李克强提出,把城镇化最大潜力和改革最大红利结合起来,形成叠加效应,中国经济就有长久持续的动力。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未来10年,是中国转型发展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关键时期。以人口城镇化为支撑,走向公平可持续,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二次转型与改革的战略目标。

事实上,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涉及一系列亟待突破的改革,包括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行政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其中,土地制度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的呼声最为迫切,通过这两项改革,将进一步打破农村和城市、农民和市民之间的藩篱。2013年,国务院同意建立由发展改革委牵头的经济体制改革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协调解决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重大问题,研究论证重大改革方案等。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成立这样一个联席会议制度,被看作是为了此后进一步改革作出准备。党的“十八大”把新型城镇化提到一个新的高度,种种政策信号表明,城镇化已成为党和各级政府关注的重中之重和政府的重要政策着力点,并将成为中国核心国家战略。

如何有效的推进新型城镇化?

(一)统一价值观,是有效推进城镇化的前提

推进城镇化,首要的是政府和企业形成统一价值观,通过考察、培训等方式,使参与城镇化建设的各方认识什么是城镇化,如何用市场化推进城镇化,共同研究需要达到的发展目标,以及双方合作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如配套政策的支持、组织领导机构、双方责权利的划分等。如此,城镇化建设必然能够实现“政府得发展、百姓得实惠、企业得效益”三方共赢的良好愿景。

(二)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法规和政策,创新金融产品,是顺利实施城镇化的保障 既然城镇化不同于房地产开发,则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法规和政策程序就十分必要,如城镇化项目立项和土地指标获取、土地出让收入分配政策、金融服务规范等。

1.与建设项目有关的部门,如发改委、建设和规划部门、国土部门等,有必要抓紧研究出台与城镇化建设相适应的管理程序,保障城镇化项目顺利推进。

2.为适应市场化运作需要,土地出让收入分配应本着“谁投资谁收益、合作共赢”的原则,建立分配机制,保障实施主体的积极性。

3.要使金融机构能够为城镇化项目提供全方位服务,则首先需要在行业类别上重新定位城镇化,使其区别于房地产,以便金融机构能够不受现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约束,为城镇化项目提供服务。其次,针对城镇化项目的金融产品创新,也是金融部门需要研究的课题,如项目贷款形式、抵押物标的设定等。

(三)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有力支撑

我国地域广阔,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差异大,发展方向不尽相同。如何实现城镇化的个性化,使区域发展既符合当地实际,又符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功能定位,并从考核机制上建立有针对性的考核目标,从根本上消除政府短期行为的动机,使政府真正由经营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是中央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课题。

如何以新型城镇化助推地方城市发展:

(一)注重产城融合,城乡发展一体化。

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产与城的关系,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以产留人,避免因缺乏产业支撑而导致的“空城”困境。一是基础设施一体化。坚持现代化元素与市民内在需求相统一,统筹推进交通、信息、能源、环保、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坚持“地上”和“地下”相结合,既做好“显绩”工程,又做好“隐绩”工程。加强市域、市际间基础设施对接,强化区域基础设施协调与共享。科学布局加密型紧凑型城市,大幅度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二是镇村发展工业化。实施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同步推进的策略,加强城市和农村之间土地和资本的流动,把工厂办到农民的家门口,发展壮大村镇集体经济,农村就地变城市,农民就地做工人、做老板,使城镇化发展与农民切身利益紧密相连。三是优势产业集群化。坚持走集聚发展之路,引导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梯度发展,促进各类企业向城市、园区、经济带集中,逐步在有条件的农村片区形成一批规模较大、层次较高、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产业集群,实现规模效益和集群效应。建立一批符合乡镇实际、具备发展潜力的产业基地,促进产业链条向前端设计和后端服务延伸,做强做优制造优势特色产业。大力支持产品开发、技术创新、检验检测、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行业平台建设,为乡镇产业发展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四是城市发展组团化。优化城镇片区主体功能,推进区域统筹,加强资源要素、产业发展、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行政资源的整合,推动城市空间从分散到集聚,从多组团到大组团,从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加强城市对接区域发展,融入大城市群,突出城市发展个性,形成城市之间合理分工、布局。

(二)注重创新驱动,城市运营绿色化。

创新驱动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要正确处理城市扩张与城市更新的关系,大力推进城镇产业创新和管理创新,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城市。一是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采取政产学研结合、校地合作、协同创新的方式,由地市投入资金、提供研发用房,由高校院所投入技术、人才、品牌、专利等无形资产,推动高校研发与地市需求的无缝对接,构建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凝聚创新资源,培育创新载体,建设一批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产业基地和创新产业集聚区。对应“国家制造2025战略”,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推动城市产业低碳化发展。二是加快城市管理创新。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全面深化改革结合起来,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城乡统筹规划管理机制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机制。推进“互联网+”城市信息化管理,加快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创新应用,统筹实施“智慧环保”、“智慧医疗和教育”、“智慧城管”、“智慧交通”等重大信息化工程,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和资源集约化利用。三是加强环保治理创新。按照让人和城市融入大自然的发展理念,明确城市发展的边界,严格落实生态红线规划管控。创新城市环境治理制度,持续加强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的治理与修复。强化对山麓、滨水地区的开发建设控制,推进森林进城、森林围城,保护农村自然生态田园,塑造具有地方特色、望山见水、疏密有致的城乡风貌。利用边角闲置地块和景观岸线等,建设方便市民休闲活动的社区公园,打造“快节奏、慢生活”的宜居生活空间。

(三)注重共建共享,公共服务均等化。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惠及全体人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是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任务。一是优化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投入,积极完善“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社会协同”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建立健全“城乡一体、保障广泛、覆盖全面、水平适度”的社会保险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设施一流、网络健全、内容丰富、参与广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渠道多样、本外共享、优质均衡、城乡协调”的地方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二是推进优质公共服务向基层社区全覆盖。针对基层社区公共服务先天投入不足、供给机制不完善、专业水准不高等问题,统筹规划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把治安、环卫、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费用纳入市财政统筹范围。将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法律仲裁、心理疏导等基本公共服务延伸至基层社区。创新基层公共服务网络,完善社区服务信息化平台,建立社区政务服务中心,承接政府下沉到村(社区)的行政工作和公共管理任务,有效推动村级行政事务、自治事务和经济事务“三分离”,减轻村(社区)的经济负担。引入专业化、社团化、公司化运作的服务机构,提高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三是统筹推进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异地务工人员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推进包括异地务工人员在内的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是政府应尽的义务。必须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参加社会保险年限等条件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探索基本公共服务同城同待遇批次清单和阶梯式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具体途径,逐步将异地务工人员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共享范围,有效解决异地务工人员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读书、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让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四)注重社会和谐,城乡社会治理法治化。

加强和创新城乡社会治理,是当代政府必须履行的核心职能,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一是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强化农村(社区)党组织、自治组织、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各类组织的独特作用,建立“党组织领导、村委会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创新探索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围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和谐人际关系,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集体协商和共同治理模式。大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完善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目录和清单,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不断完善社会组织规范管理和服务机制。建立健全专家咨询和论证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积极拓宽居民参与渠道。二是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方式。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积累的矛盾以及经济社会转型产生的矛盾错综复杂,基层社会治理和矛盾纠纷化解压力大、任务重、挑战性强。必须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创新社会治理的方法和手段。建立融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居民调解于一体的大调解机制,建立集组织领导、预防调处、快速处置于一体的大预防机制。坚持全程跟进、适时介入、果断处置,构建政府主导下的劳资矛盾多元化化解的源头治理机制。深入开发大数据在社会舆情、治安防控、应急保障、公共安全等社会治理方面的应用,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三是破解基层社会治理关键问题。正确把握和处理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正确把握和处理法治与德治、自治的关系,正确把握和处理继承与改革、创新的关系,推出地方城市基层治理整体设计方案,切实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围绕创新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基层重大社会事务协调、村镇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基层民主和依法治理等关键环节和重大问题,进行有效改革,建立完善充满活力的基层自治体制机制。在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异地商会建设、企业诚信经营等方面,创新推广积分制管理,大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五)注重多元包容,常住人口市民化。

人的城镇化是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人的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工作环境的提升是城镇化建设的根本要义。一是有序拓宽人口市民化通道。以优化积分制和企业自评人才入户为重点,优化调整外来务工人员入户政策。推行以居住证为基础的户籍制度改革,优先解决好进城时间长、工作时间长、可以适应城镇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人口市民化问题。加快户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依法依规保障本市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原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地经营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实现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待遇一体化管理。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健全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体系。二是培育多元包容的城市精神。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融入地方城市人文精神,化为市民的内在准则和行为习惯。大力培育和塑造具有开放开明、兼容特质的包容文化,增强地方城市文化对外来务工人员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大力培育塑造地方城市精神,精心宣传推介地方城市形象,增强外来务工人员对城市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大力倡导和弘扬平等、友爱、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使本外人口和谐相处,构建本外融合型社会。推进基层文化站、图书馆等文化设施的建设,广泛开展便于社会各群体参与展演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使外来务工人员有好书读、有好讲座听、有好展览欣赏、有好平台展示,营造和谐、兼容、共享的文化氛围。三是大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坚持经济与文化双翼齐飞,以文化建筑延续城市文明,加强城市工业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历史文化资源的保存,增强城市文明的积淀。依托图书馆、公共电子阅览室等时间全天候、空间全覆盖的图书馆网络,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发动市民共建学习之城。依托绿道网、森林公园等,引导市民参与环保行动,践行绿色环保生活理念。加快构建个人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罚机制,提高市民的诚信意识。以空巢老人、困难外来务工人员及子女、残疾人等特殊人群为服务重点,组织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健全内容丰富、效果明显、机制健全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推进城镇化,需要从意识上和行为上进行重新认识,并且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政策,使参与城镇化进程的各方主体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第四篇:第八篇 推进新型城镇化

十三五规划纲要

第八篇 推进新型城镇化

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第三十二章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常住人口市民化激励机制,推动更多人口融入城镇。

第一节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推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优先解决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新生代农民工落户问题。省会及以下城市要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的落户限制。推广专业技术职称、技能等级等同大城市落户挂钩做法。大中城市不得采取购买房屋、投资纳税、积分制等方式设置落户限制。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以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连续居住年限等为主要条件,实行差异化的落户政策。强化地方政府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主体责任。

第二节 实施居住证制度

全面实施居住证暂行条例,推进居住证制度覆盖全部未落户城镇常住人口。保障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享有义务教育、公共就业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等国家规定的基本公共服务。鼓励各级政府不断扩大对居住证持有人的公共服务范围并提高服务标准,缩小与户籍人口的差距。

第三节 健全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机制

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建立财政性建设资金对城市基础设施补贴数额与城市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并支持引导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第三十三章 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加快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纵轴,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布、协调发展的“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

第一节 加快城市群建设发展

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提升山东半岛、海峡西岸城市群开放竞争水平。培育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发展壮大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引导北部湾、山西中部、呼包鄂榆、黔中、滇中、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形成更多支撑区域发展的增长极。促进以拉萨为中心、以喀什为中心的城市圈发展。建立健全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推动跨区域城市间产业分工、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协调联动,实现城市群一体化高效发展。

第二节 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

发展一批中心城市,强化区域服务功能。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加快提高国际化水平,适当疏解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强化与周边城镇高效通勤和一体发展,促进形成都市圈。大中城市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延伸面向腹地的产业和服务链,形成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节点。科学划定中心城区开发边界,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

第三节 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镇

以提升质量、增加数量为方向,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引导产业项目在中小城市和县城布局,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推动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配置。加快拓展特大镇功能,赋予镇区人口10万以上的特大镇部分县级管理权限,完善设市设区标准,符合条件的县和特大镇可有序改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小城镇。提升边境口岸城镇功能。

第三十四章 建设和谐宜居城市

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加大“城市病”防治力度,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努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城市。

第一节 加快新型城市建设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调节城市规模,实行绿色规划、设计、施工标准,实施生态廊道建设和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建设绿色城市。加强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数据和物联网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发挥城市创新资源密集优势,打造创业乐园和创新摇篮,建设创新城市。提高城市开放度和包容性,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延续历史文脉,建设人文城市。加强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管制,建设密度较高、功能融合、公交导向的紧凑城市。

第二节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备、安全高效的现代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城市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加强市政管网等地下基础设施改造与建设。加强城市道路、停车场、交通安全等设施建设,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严格执行城市新建居民区配套建设幼儿园、学校的规定。严格执行新建小区停车位、充电桩等配建标准。加强城市防洪防涝与调蓄、公园绿地等生态设施建设,支持海绵城市发展,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抗灾能力。

第三节 加快城镇棚户区和危房改造

基本完成城镇棚户区和危房改造任务。将棚户区改造与城市更新、产业转型升级更好结合起来,加快推进集中成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危旧住房和非成套住房改造,棚户区改造政策覆盖全国重点镇。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加强工程质量监管。

第四节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创新城市治理方式,改革城市管理和执法体制,推进城市精细化、全周期、合作性管理。创新城市规划理念和方法,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开发边界、开发强度和保护性空间,加强对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的规划管控。全面推行城市科学设计,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提倡城市修补改造。发展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建筑,提高建筑技术水平、安全标准和工程质量,推广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建筑。

第三十五章 健全住房供应体系

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优化住房供需结构,稳步提高居民住房水平,更好保障住有所居。

第一节 完善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

以解决城镇新居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对无力购买住房的居民特别是非户籍人口,支持其租房居住,对其中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给予货币化租金补助。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实现公租房货币化。研究完善公务人员住房政策。

第二节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优化住房供给结构,促进市场供需平衡,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在住房供求关系紧张地区适度增加用地规模。在商品房库存较大地区,稳步化解房地产库存,扩大住房有效需求,提高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比例。积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自然人和各类机构投资者购买库存商品房,扩大租赁市场房源,鼓励发展以住房租赁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化企业。促进房地产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开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发展旅游地产、养老地产、文化地产等新业态。加快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升住宅综合品质。

第三节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将居住证持有人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统筹规划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配套设施建设,确保建筑质量,方便住户日常生活和出行。完善投资、信贷、土地、税费等支持政策。多渠道筹集公共租赁房房源。实行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并举,逐步加大租赁补贴发放力度。健全保障性住房投资运营和准入退出管理机制。

第三十六章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推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提升县域经济支撑辐射能力,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间均衡配置,拓展农村广阔发展空间,形成城乡共同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 发展特色县域经济

培育发展充满活力、特色化、专业化的县域经济,提升承接城市功能转移和辐射带动乡村发展能力。依托优势资源,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村服务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积极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融入区域性产业链和生产网络。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集中。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提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水平。

第二节 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增强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科学规划村镇建设、农田保护、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加快农村宽带、公路、危房、饮水、照明、环卫、消防等设施改造。开展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和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和改善农村社会治理,完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深入开展“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新乡贤文化。开展农村不良风气专项治理,整治农村非法宗教活动等突出问题。开展生态文明示范村镇建设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加大传统村落和民居、民族特色村镇保护力度,传承乡村文明,建设田园牧歌、秀山丽水、和谐幸福的美丽宜居乡村。

第三节 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统筹规划城乡基础设施网络,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促进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生态环保设施城乡统一布局建设。把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和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并轨、标准统一。

第五篇: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

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 袁喜禄 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副司长 二O一三年十一月

大家好!非常感谢有机会和大家交流对城镇化问题的一些理解和看法。推进城镇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意义的一个重大战略。城镇化不仅关系经济增长,也是关系未来结构转型战略性调整的一个重要载体。现在,各方面对城镇化也非常关注,无论是企业家还是地方政府都对城镇化寄予厚望。我们长期跟踪研究城镇化的发展问题,“十一五”开始编制城镇化相关规划,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城镇化进程中已经存在一些新变化和新趋势,这将对城市发展和投资建设带来较大影响。由于今年年底中央会召开城市化的工作会议,在此我不介绍具体的城市化规划,而是介绍一些新的理解和认识,希望对下一步大家理解新型城市化的内涵提供一些帮助。目前,这些新变化主要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推进城镇化的宏观经济背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金融危机之后,国内经济和世界经济都进入了增速放缓、结构转型的新发展时期。这与近十几年经济高增长的背景下推进城镇化大不一样。在这种背景下,有一个重要影响就是如何辩证认识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方面要认识到城镇化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未来城镇化也要受到经济增长放缓的约束。全球经济危机之后,普遍认为中国经济还有长期向好发展的巨大潜力,一个重要动因就是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斯蒂格利茨很早就说过,21 世纪影响世界的两大事件,一个是美国高科技,另一个是中国城镇化。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一个共识。虽然中国城镇化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在宏观经济放缓背景的约束下,城镇化自身发展也要受到一些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也有一定限度。在总体经济放缓背景下推进城镇化,不仅要解决未来城镇化面临的问题,而且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解决近十几年经济高增长阶段积累的很多结构性矛盾和问题。因此,今后推进城镇化面临的难度将更大。比如说就业问题,过去高增长阶段创造就业机会和空间更大。再比如农民工总量问题。在编制“十一五”城镇化发展规划时,我们认为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强大动力。当时有五六千万农民工跨地区打工,现在达到 1.49 亿,整个农民工两亿多,这是高增长遗留的问题。因此从这种背景来讲,今后城镇化不可能是爆发式的,而是一个积极、稳妥、渐进的过程。

另一方面,城镇化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也是逐渐释放的过程。2012 年中央工作会提出城镇化战略之后,很多地方调高城镇化的数值和指标,希望通过城镇化建设来带动新一轮经济增长。这把长期战略当成短期应急之举,忽视了城镇化的基本背景和内在规律,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就会脱离正常发展的轨道。

二、推动城镇化的动力机制面临新的转换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是推动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参与到整个全球化过程中,与中国作为全球世界工厂的这种分工格局地位密切相关。但是这些年我国没有顺势而为,丧失了推进城镇化的最好时机,造成了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脱节,或者说是工业化超前、人口城镇化滞后,形成了现在半城镇化的矛盾。因此,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要四化同步发展。这就是因为在全球化过程中,我国工业化更多是为欧美发达市场的消费群体提供服务,但是和国内城镇化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整个世界经济的分工格局在调整,未来制造业生产能力过剩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在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以往依赖出口、依赖工业和依赖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格局不可能持续。在工业化超前、人口城镇化滞后的背景下,依靠工业扩张推动城镇化也不可能持续。未来互动模式是要通过城镇化来消化庞大的

过剩产能,才能形成投资与消费的良性循环。有专家提出,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只有人口城镇化才能化解工业化超前、城镇化滞后带来一系列的结构性偏差。所以今后城镇化发展将会从以往工业化拉动经济增长、带动城镇化的模式,转向通过城镇化来消化过剩产能、支撑经济增长。

虽然背景发生了变化,但很多地区发展还是采取原有发展路径和模式,还是通过工业大规模招商引资的模式,这就忽视了整个产能过剩的背景。今后城市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是需要通过服务经济才能形成。

三、城市空间扩展的模式面临新的调整

这与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基本动力相关。我国各类工业园区、开发区的兴起是快速支撑工业化进程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空间扩展的重要载体。尽管这些年各类工业园区、开发区的发展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这种模式的无限扩大也带来很多隐患。比如说,在城市微观层面,城市功能布局不合理、城市经济难以健康发展,这是由于开发区模式和城市难以形成良性互动。整个开发区是工业为主,产业生态比较单一,基本上是生产功能区。这种空间上的隔离造成了开发区的一些死城,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往返运输。上海滨港新城是 200平方公里的产业用地,100平方公里的城市居住用地,这种相互分离模式造成了很多问题。所谓低碳城市、绿色城市的一个关键就在于怎么如何减少运输能源带来的消耗,而这种城市布局模式却是与之相违背的。

在全国层面,开发区也带来许多问题。与国外不一样,我国十几、几十,甚至上百平方公里的开发区非常普遍,这是造成全国土地浪费的重要动因。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工业化占用了更多土地,而城市用地非常小。另外,各地搞开发区都有优惠政策,这就带来了工业盲目扩张和产能盲目建设。第三个方面,开发区用地结构和土地政策不合理。基本上用工业的用地零地价和低地价,低地价的形成是靠城市居住、商业用地的高地价来弥补对工业的补贴。这助推高房价,也抑制城市消费和服务经济的发展。

在整个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未来城市的空间发展模式也面临着转型。今后通过开发区来拉大城市框架的模式不可持续。因此,未来要改变工业优先、招商引资优先、以物为本推进城镇化的倾向,要以人为中心推进城镇化。举个例子,城市经济发展和空间布局是密切相关的,光靠几个招商引资和工业项目不可能形成城市经济。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是国内工业园区的先河。很多地方学新加坡工业园区都没有学到真谛,都是单一的开发区。新加坡工业园区从规划开始就是城市开发区,不是单一的工业开发区架构。因此,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城市功能愈加完善,形成了产城互动。另外,我国台湾地区很早提出的工业园区再造也是按照“三生一体”的规划理念,生产、生活、生态一体。我国开发区出现这么多问题,在于整个规划理念和对开发区的认识还存在偏差。

四、城市化的空间格局面临重新塑造

城市化的空间格局是各类城市在空间布局组织上的形式,也是经济布局的一种模式。过去一直强调的概念是企业结构、产业结构,但是近年来我们逐渐认识到空间布局、空间结构,对区域、城市、国家都是重要空间布局的载体,这是形成经济运行效率、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空间布局的基础。这么多年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在于,无论是省区、市县、乡镇,无论条件好还是条件差,无论是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还是像珠三角、长三角环境好的地区,所有各级行政区都要在本行政区之内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从而导致国土空间盲目无序过渡开发。

从国际经验看,任何国家的人口、经济和城镇在国土都不是均匀分布的,都集中在少数地区。我国的实践经验表明,我国资源环境的区域差异更加显著,各个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差异巨大,不是所有地区都适合城镇化。前段时间我去东莞调研,东莞市长介绍了空间开发带来后果的经验,概括为三个方面,不仅有实践的意义,理论总结也是相当完备。第一,东莞是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个体招商引资形成分散开发的经典模式,但这使土地主体开发强

度非常高,达到 40%以上。因为土地资源分散浪费形不成规模经济,土地利用效率非常低。第二,分散开发带来的招商引资也是中小企业、低档次、低素质的产业结构,从而造成东莞大量外来流动人口的集聚,大量劳动密集企业集聚了大量低端劳动力。第三,大量分散企业也是造成了污染扩散,对生态的影响更长远,也难治理。未来中国城市化为什么要以人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因为这就解决了过去一直争论大中小城市谁更重要的问题。其实大中小城市谁更重要就跟企业家认识一样,大中小企业在一国经济中同等重要,是互补的状态。大中小城市也是一个概念,要发挥中心城市的核心带动作用,通过大量大中小城市形成分工与协作。目前规划了 21 个城市化地区,也是未来具有培育城市群潜力的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这是未来要转型升级优化提升的城市群地区。剩下的 18 个重点开发区域也是具有培育城市群潜力的地区,如长江中游、成渝、关中地区。未来要引导形成一种集中均衡的空间布局模式。所谓集中,就是在小区域以城市群为载体,形成规模效应、外部效应。所谓均衡,这些城市群在全国布局上要有相对均衡的分布。通过在中西部重点培育的城市群来带动中西部发展,从而促进城乡区域的协调。同时,这种战略布局的构架其实也是要调整过去人口经济布局过于集中在沿海少数地区,向中西部扩展内需空间。

美国单位平方公里的 GDP 产出主要集中在少数的地区,比如东西海岸、五大湖地区,再加上一些新兴城市。而很多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比重比中国还低,有些州还不到 50%。所以美国各个地区同样都是高度发达、现代化,这就是经济的布局。过去日本经济能够长期占据全球第二位,主要是由于产业核心地区集中在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荷兰四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空间,同样也是六个城市网络。

过去我们关心经济在哪些产业产生,今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政府更加要注重空间调控、空间引导,更加关注 GDP 在哪些地区产生。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形成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基础,这也是空间布局的战略支撑,不仅是经济意义,更在于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五、制约人口城镇化的主要障碍变为更为复杂

过去推进城镇化面临是二元体制。二元体制的背后实质是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制度。体制背后是经济因素,是有没有能力给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基本社会保障。传统的体制障碍要逐渐消除。另一方面,人口城镇化面临新的经济门槛,概括为高房价。高房价是阻碍人口城镇化的新障碍,但背后实质又是制度的因素,这涉及到土地财政、城市发展新的投融资机制。高房价带来的问题非常明显,比如说内需潜力为什么不能形成,主要是由于农民工只是生产者,不是消费者。高房价之后作为普通的消费者要提高消费转型升级,这是因为十年前分房之后购买家具和新的电器,这是改善性消费升级,但是这些消费升级没有之后,升级的动力会被遏制。另外,我国富豪排行榜很大程度上是地产开发商,这在其他国家是不可思议的。江浙搞实业的企业家都转向房地产,这抑制了实体经济的转型。这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对内需和整个消费升级带来一种新的矛盾。推进城镇化,不是房地产化,但是房地产又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载体。无论扩大内需也好,还是增加投资的潜能也好,现在推进城镇化如果人不进城,投资和消费就不可能形成良性的循环。因此在新形势下,应该对房地产业有新认识,房地产业不是一个暴力的行业,它应该是为人提供一个在城市生存、发展、创业居住的空间和载体。只有以人为中心推进城镇化,才能摆脱过去一直把城市化当成城市建设的误区。这些年,我们一直在纠正几个偏差:一是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二是城市化不是简单的城市建设,是城市经济的繁荣过程。只有人在城市经济内部,城市化的内需潜力对投资和消费形成良性循环,才能形成一个畅通的通道,未来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才能有空间。

事实上,这么多年为什么大家一直说内需不行,或者说服务经济不行?举个例子,前段时间我去番禺调研。番禺利用了广州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对住房的需求,开发了很多房地产大盘,在珠三角非常有影响力。我讨论到番禹这么多房地产大盘,那是不是城市经济?总感觉就是一片一片高楼,人们晚上过来居住一下。城市经济是什么?人们要在这要居住、生活、娱乐、消费,要有一系列关系的交往,这就是简单的房地产开发形不成经济的原因。

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要强调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化,改变土地财政的约束,要形成新的城市投融资的机制,也包括强调以城市群为主体推进城市化。因此,我们要进行一些制度和机制上的改革。很多专家认为,城镇化是市场化的一个过程,认为政府在编城市规划、引导城市化进程,干预太多。我认为,我国的体制障碍,比如说二元结构的体制障碍,是因为制度形成的。打破这种制度障碍不可能靠市场机制解决,也必须只有政府自身改革和创新才能打破原有制度的束缚。

以上介绍了五个方面新的变化,给大家理解未来为什么强调人、强调一些新的城市化内涵,要绿色要低碳。人口进入城市后,既是城市发展的发动机或者是财富的创造者,也是资源环境的损耗者、影响者。在这种过程当中,怎么平衡城市化带来的益处,消除或者尽可能缓解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一系列矛盾和弊端,这是需要政府的政策和规划有一个更好的平衡。谢谢大家!

下载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州新型城镇化推进情况汇报

    **州新型城镇化推进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决策部署,立足区位特点,围绕拓展发展空间,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全面......

    全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讲话稿

    全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 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上强调,“城镇化是最大内需潜力所在,是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今天的会议非常重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刚才......

    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全]

    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来源:郑州日报 05:39:33 时间:2012-02-17 [ 大 中 浏览次数: 小 ] 1047 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产业结构升级、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生产方式由乡村型向城镇型转化的综合过程。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施方案

    xx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结合我县实际,经县委、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现就加速推进我县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情况汇报

    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市新型城镇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行动计划和工作推进机制及考核评估办法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县......

    2012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意见

    中共自贡市大安区委办公室 自贡市大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2012年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实施意见 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级各部门: 为全面贯彻落......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考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考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