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原学习感悟
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一点感悟
原来曾经对马克思主义原理有过一定的了解和学习,但直到上了大学之后,才对马克思主义原理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认识。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而严谨的理论体系,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几个主要的组成部分的的直接理论来源: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2.英国古典经济学创始人是威廉.配第,古典经济学提出了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的思想,关于把价值区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观点。马克思严密论证了劳动价值论,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3.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尖刻的嘲讽和无情。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直接理论来源,是同一历史时代的产物,因此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的,它们对马克思产生的影响也不是各自孤立地单独发生的,而是综合的、相互交织的。
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认识论有着深刻的感触。在人的思维模式的中的最高层次便是辩证逻辑思维,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由整体划分为不同的部分,因而我们有能力去除或者升华不足与缺憾。人无完人,我自己身上存在不少的优点,但同时也有缺点存在。不能因为有优点就忽视缺点的存在,也不能因为缺点就自我否定。一分为二的看待组成我这个整体的各个部分,我想要有更好的整体,所以我想要完善自我的各个方面。辩证的看,才能更好的审视我们自身,因为我们不再是不可变的一个所谓整体,而是可以对部分进行否定而达到对于未来的肯定。
有时候会觉得,曾经的观念被自己所否定,但是今天又再次否定了之前的观念。会觉得很奇怪,似乎是反复的否定,又重新回到了事情的原点。但事实并不会是这样原地踏步回到原点的情况。可能看起来似乎是返回了原来的观念,但对这个观念的深度和广度已经有了更多的认识。这种否定之否定的一种螺旋上升方式正是事物进步的一种常规方式。我们在不断的否定不正确的,谬误的部分,因而使整体得到进步。不断的发现自身的谬误,并不断否定,因而我们能得到成长。如果我们不能区分出自己的不足,而是只能笼统的对待,我们只能止步不前,得不到真正的进步。
高中的有一段时间,总是有很多对于未来的幻想和期待,难免会有些落不到实处来,学习就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当时就是觉得茫然失措起来,不知该怎么办。恍惚了有一段时间,直到突然对播音主持感兴趣起来,才开始真正的脱离慵懒,努力学习起来,最终也才有机会能坐到大学的教室里。所有的东西都只有实事求是的落到实际中才能有可能达成自己的梦想,幻想大概最后也只能幻灭吧。空想总是会缺乏行动,只有行动起来才能发现原来没有那么困难,或者那么容易,但只要我开始,我就相信我一定能做好我想要做好的事情。
想想要是当时没有一个对未来的方向,可能现在就不知道要在哪里飘来飘去了吧。如果当时做出了另外的选择,可能就是别样的风景了吧。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就要承担什么样的后果。结果肯定是与原因相呼应,不可能有无因之果,也不会出现无果只因。现在选择了奋斗和努力,将来应当会有不错的结果吧。要是恍惚间恍惚了这几年,也许就要重蹈高中时的迷茫了。我不想要错过这四年时间,也许以后就没有这样闲适的时间来让我任性的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为了自己想要的结果而脚踏实地的努力起来,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
所有的事情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切入和观察,从不同的侧面认识这个世界。原来的视界局限在了一个小小的地方,每天都只有学习的份,而没有时间真正去认真看看这个世界。这四年,我想要更多的去看看这个世界,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体验不同的风景。去真切的认识这个世界,而不是只停留在书本上。
在学习的路上也要走的更远些,因为我发现了许多我未曾深切体味过的知识。辩证唯物主义,如果真的能切实用在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上,整个生活也许会变得更不一样起来。
第二篇:学习马原思感悟
学习马原的内心感悟
高新帅
2012552044 12级建筑2班
在本学期的不断学习中,我逐渐的了解并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明确了自己的人生三观,即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找到了正确的方法来处理并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即运用哲学的两面性的观点去分析生活,找出生活的共性和个性,并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从而使自己更好更快的成长起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学习这门课对于学习其他课程有一个领导和指导的作用。之所以是如此而言,是因为他教会了我举一反三的方法,辩证统一的思想,认真分析问题的态度。其实我觉得学习这门课程对我最大的益处,不仅仅在于学习到了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让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许多,分析和解决生活和学习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之所以我把思想觉悟的认识放在第一位,是因为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支配人的行为。所以思想觉悟的认识才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认知,是迈向哲学大门的关键的历史性的一步。
就我个人而言,开设思想政治这门课,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武装当代大学生的头脑,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确立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奠定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学习理论最重要的是让我们青年学生能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注意的信仰。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由此我认为,这门课在整个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理论与实践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所以,我们大学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理论联系实际而言,关键在于:
一、要联系社会实际,二、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当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社会的主题,促进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我们不得不联系国际、国内的情况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在我们学生的现实生活中试试可以用到在生活中运用这些原理来解决问题,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大学生不仅是处在一个思想比较成熟的阶段,而且也是处在一个思想可塑的阶段。
下面我谈一点简单的对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
一、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能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不符合事实本质规律的错误认识,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2、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还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即既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丰富和发展认识;又要把已有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特别是要充分发挥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
3、反对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反对把人们的思想观点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反对不以认识为指导的盲目的实践。反对只承认实践决定作用忽视认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认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
二、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
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如果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三、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
1、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这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四、历史唯物主义
把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贯穿到人类社会历史领域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以往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主义一统天下。马克思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统一起来,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这是马克思除剩余价值理论之外的又一大发现,是哲学历史上最伟大[1的变革。
第三篇:学习马原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心得
经济2班 潘步云 2013401035
高二那年,站在“文”“理”的岔路口,我怀着对物理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无奈和对政治第四册《哲学原理》的好奇走上了“文科”这条“不归路”。
是的,起初对“哲学”是好奇的,觉得它是神秘的,甚至神圣的。但第一单元的学习就明确告诫初学者,不可以把哲学简单化,亦不能神秘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闪烁着哲学的智慧之光。是高三那一年的习题真正让我见识到曾经熟悉的那些诗词成语、名言警句亦或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小情景都蕴含着不易察觉的哲学原理,当时感慨哲学好强大,马克思很厉害,仅此而已。
来到河北大学,进入经济学院,原以为是远离历史,远离政治的,没想到只是远离了地理。本来觉得再学近代史,再习马克思对于一名文科生来说定是无聊乏味的,但经过这么多周的学习,渐渐发现有种“旧时新知”的味道,没有了高考标准答案的限制,没有了完全统一的思想桎梏,没有了严肃不苟的紧张氛围,大学的课堂是畅所欲言、多样开放的,大学的每位老师是有自己独立的思考的,大学里似曾相识的知识也会是颠覆的。就拿对《原理》的学习来说,它比高中书本中的内容更深刻、更全面,而它的讲师也就是沙老师您会以独特的视角从历史与现实中拈来实例。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真理性与伟大前瞻性我绝无异议,甚至通过深入学习了剩余价值理论等曾只是耳闻的内容后更是对其产生一种仰望式的崇拜!一个可以把一种社会形态深入骨髓式的挖掘的人,该具有多么坚韧的意志力,敏锐的观察力与认真的实践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让我树立了最根本的世界观——唯物主义,而不是盲目地信奉GOD;是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让我真正明白无产阶级的伟大性——创造剩余价值;是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让我具备了实事求是的重要品质——不轻易评价一个人,不盲信一条空穴来风的信息„„
同时随着眼界的变宽,作为一名大学生更是要具备“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我意识到哲学不是马克思一家独大,在读过朗达·拜恩的《秘密》等系列后,我觉得唯意志主义也有它们存在与发展的必然道理,我们不能用主流价值观偏废其他一切,更不能丢掉我们弘扬马克思主义的初衷——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维护人民的利益,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而种种社会不良现象让我痛感,这也许是难以更易的政治体制、教育模式等等的积弊,同时也是实现“中国梦”的路障与绊脚石,我们要么除掉它们,要么绕过它们,但前进的方向决不能变。在这一过程中,诚如马克思所言: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我坚信着,期待着。
其实你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这样一种约束力和信仰,学习《原理》还是很必要的,由此树立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秘密》和《What the Bleep Do We Know》这两部电影后,2009年1月10日,我又到购书中心买下《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1号买书时发现的,也是我10号再去购书中心买书的原因),并意外购下两本之前就有兴趣要读的书——《当下的力量》(The Power Of Now)和《少有人走的路》(The Road Less Traveled)。
第四篇:学习马原心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免试心得
----信息1102 蔡姣行
1110650226 从初中起就不喜欢政治,虽然每次政治考试成绩会数一数二,但那都是我咬咬牙,恨得痒痒的费时间背的.平常老师一大堆的政治理论,我也弄不懂它们到底有何意义,对我有何意义就更不知道了.惟一明确的就是学政治,保证思想正常,别做危害社会的事,这就是我对它真谛全部的把握了.我没有政治细胞,我不适合政治,就因为这个原由,我高中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理科,虽然有老师叹息我绝好的历史思维和地理天赋,但我就是一匹倔强的野马,自己的决定就是最后的决定,其他人的话只能是建议.所以现在有时我还会感叹自己入错行了.大学以前,对政治,我敬而远之.绝谈不上喜欢.这玩意 对我而言,就是一种折磨时间的奢侈品.但进了大学,这种潜移默化的思想就慢慢得转变了,再也不会与人说我讨厌政治了.因为大学里的政治课再也不是单调的纯理论教育了,联系实际,直击社会热点,与学生进行多种互动学习.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可以通过时评、实践教学、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来思考和传达那些政治理论在我们生活中的体现,用专业的术语来解释实实在在的生活,瞬间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让我们不再认为它们是高高在上只能用来膜拜的神祗了。原来它们也是平民,与我们一般平凡的在存在于这个包罗万象的社会中。它们就是我们的一群精神伙伴,只是先前我们并没有发觉它们的存在。把它们剥离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陌生而拒绝与之交流。
对于这学期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我选择免试学习。在先前的课程中我也尝试过免试学习,需要通过各种考核,在那个过程中发了我一大堆的时间,途中甚至有动摇的念头。因为免试费的时间和精力绝对比笔试多,笔试到了结课时发点时间背一背就行了,操作简单,手法明确。而免试却是一个未知方程式,自行设计变量和等式,还要想一套漂亮的方法在几百双眼睛的焦点下展示解答过程,太容易,太繁索的解答自己都没脸面上台去。
因此免试就是一个动态的未知数,在不同的时刻得输出不同的函数值。仅管非常明白免试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但还是经不住它的“诱惑”,因为自行设计精彩那将是是一件多么有趣和好玩的事啊!所以这一次我仍是一如既往的“顽固不化”,好玩的就绝不放过。
虽然说是好玩,但从中学到的却更多。把学习娱乐化,实现孔夫子的“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学习模式,这又何偿不是一种好事了!
因为免试要准备时评,准备课件,准备讲稿,准备话题等,为了让我讲得内容生动有趣,能有实际的意义和丰富的内涵,因此每次准备时我都会浏览大量的材料,从中筛选我满意衷意的话题,然后再重点阅读相关材料,从中提炼我想要的材料,所以不仅大把大把时间流逝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而且眼睛和身体都会很累,最糟糕的是还没有效率。我随手就能拈出一大堆让我放弃的理由,但到目前为止我还是那个坚持在位置上的小强,没有退却,没有放弃。
虽然有一系列的弊端,但是通过这种方式,我接触到了大量的我所不知道的新事物,我的知识结构是在更新的,我的知识内容是在扩充的。有一个理由就足够支撑我去办一件事,更何况这还是一箭几雕的好事,我何乐而不为了?如果我的时间不用来做这事,那么也许就只是如其他同学一样与周公进行简单的约会,时光就悄悄地从指间流走了还不曾知觉。
通过各类材料的准备,我的PPT制作水平也随之水涨船高了,美学设计知识也得到了应用和提升,克服困难的信念也更坚定了,学习的热情也更浓了,看等社会事物的观点也更深刻了,分析问题的角度更加多样化了„„
通过免试学习,让我受益匪浅,真得非常感谢我们的钟老师给我们提供如此好的机会来挖掘自己,在这里真诚的表示谢意!
第五篇:马原学习感想
马原学习感想
院系班级:艺术设计1102班 姓名:赵熠
从高中就开始接触马克思的哲学了。当初只是把它当做应对考试的必备知识,并未从心里体会过它的内容和深层的思想。第一学期结束时,作为大一新生的我们开始了第一次选课,看到参考课表里的“马原”时,我甚至都没再多看它一眼,只是按照参考课表上的信息选了它,再没想过与它相关的任何任何。
过完寒假,乘着北上的火车,回到象牙塔里继续学习。说实话,那会真的想去上第一节课,看看老师什么样的就行了,以后去不去的吧,看心情。但是,就是那一节课,就是那见证奇迹的一节课,我对类似“马原”啊,“毛概”啊这样的“政治洗脑课”有了重新的认识。
在我原来的印象中,这种课都是一个很老的教授,像讲述回忆录一样的说着“那个年代”的事情,不停地教育我们资本主义有多么多么的腐败,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要抵御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之类的。可是老师并没有提及这些,还给我们放了很多感人的电影,搞笑的段子和善良的人们的事迹。老师本人也很亲切,我对这门课的抵触心理渐渐消失了。虽然说不上真的喜欢上了这门课,不过我开始认真的去想马克思的那些看似与我们并不是那么近的哲学了。在上课的时候,晚上熄灯躺在床上的时候,坐在学校的湖边休息的时候,我都会时不时的想一想马克思说的话,还有老师给我们讲述过的故事。
我们现在的年龄,处在一个很尴尬的时段,除了理想以外什么都没有,又想做一些事情。很纠结,很不爽。但无论如何,人生就是这样的,谁都会有这样的阶段。马克思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对啊,好事多磨,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这门课真的让我豁然开朗了很多,不只是教给我了一些哲学思想,他打开了我的思路,让我开始认认真真的去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