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血透室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
血透室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
摘要:分析影响血透室护士身心健康的危险因素: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心理性因素,针对不同的原因给予相应的防护对策,减轻职业危害,维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血透室;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499-01
血透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险区之一,透析室护士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决定要不可避免的受到一些危险因素的影响,给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现结合实际情况就血透室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讨论如下。
1血透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
1.1生物性危害:众多研究表明,发生被感染病人污染的锐器伤是导致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最大的职业危害,血透室护士因工作的特殊性,随时都可能不可避免的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1]。而通过血源性传播的传染病有肝炎?p梅毒?p艾滋病等多种疾病。另外锐器损伤是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工作中难免被锐器如:针头,剪刀,安瓶等刺伤出血,目前已证实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而传播。危害最大,最常见的(HIV,HBV,HCV)。这些病毒的传播途径中,它们透过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的效率最高,一次即可感染[2]。
1.2化学性危害:血透室常使用较高浓度的化学消毒剂。如:过氧乙酸,次氯酸钠,伦拿灵,这些消毒剂易挥发。长时间的吸入或直接接触混有高浓度消毒液的空气时,可引起头痛、头晕、胸闷、咽喉干痒、皮肤过敏。透析粉可致刺激性干咳;每日的机器表面擦拭消毒和地面的消毒;尿毒症患者呼吸产生的氨臭味;透析室是一个相对密闭的工作场所,以上因素导致工作环境空气质量差,长时间的吸入可损坏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
1.3物理性危害
1.3.1紫外线的伤害:我院透析室空气消毒用紫外线,紫外线照射对人的眼睛和皮肤具有刺激性,易引起头晕、恶心症状。消毒产生的臭氧可引起呼吸道过敏,如果直视可造成结膜、角膜发炎。
1.3.2噪音污染:血透室噪音主要来源于水处理系统,血透机的报警和机器运转时产生的声音,另外空调、电视、心电监护仪、病人痛苦时的呻吟声,噪音会引起人体的应激反应,常导致头痛、头晕、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烦躁、焦虑、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还会降低语言的清晰度。
1.4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影响血透室护士身心健康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血液透析是一项高风险的技术操作,患者多为危急重病人,加之是体外循环,所以病情变化快,需要护士密切观察各项指标,随时准备处理,精神始终是处于高度集中状态。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的出台,新透析技术的不断出现,要求护士必须不断更新知识,迅速掌握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基层医院条件有限,动静脉直穿病人较多,血管的破坏加大穿刺难度,给护士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不配备专业工程师,机器出现故障必须自己排解;遇到急诊随叫随到,休班时完全达不到放松状态;患者对透析排班,机位不满意发脾气,以上这些因素导致护士精神高度紧张而使身心疲惫,容易发生差错。
2防防护措施
2.1生物因素的防护:医院必须对护士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常规培训,建立防治交叉感染,特别是病毒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等感染性疾病在血液透析患者中传播的标准化操作规程。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内瘘穿刺针、动静脉管路、透析器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规定处理。安全处理锐器,遇针刺后应立即轻轻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流动水冲洗
(黏膜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然后用消毒液(如75%的酒精)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3]。阳性病人实行专区、专机、专人透析。被HBV或HC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建议在24h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于其后1-3月再检查,仍为阴性可给予皮下注射乙肝疫苗[3]。护士应每半年进行乙肝和丙肝标志物监测,阴性者注射乙肝疫苗。遵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研究表明,有医务人员手传播细菌而导致的医院感染约占30%[4]。
2.2化学因素的防护:血液净化中心布局应合理,具备空气消毒装置、医用空调,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护士应掌握化学消毒剂的理化性质、配制方法、准确浓度及注意事项,配制消毒剂时戴口罩、帽子、手套、防水围裙、护目镜。消毒液及时加盖,避免挥发后对人体造成危害。
2.3物理因素的防护:紫外线消毒时室内不能留人,消毒结束通风换气。水处理应有良好的隔音条件,工作人员做到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关门轻,做好仪器设备的保养和维修,使之处于功能完好状态,加强巡视,减少报警发生率,减轻噪音污染。
2.4心理因素的防护:护理管理者合理使用人力资源,加强科室人员的配备,采取科学的弹性排班,使护理人员在休班时能达到完全的放松状态。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安排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舒展因紧张工作带来的心理疲惫,确保工作时思路清晰,注意力集中。护士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善于观察,积累经验,对透析治疗操作要娴熟,避免因业务不熟而产生心理压力。学会调整心态,稳定情绪,保持舒畅的心情。
3小结
职业安全是近年来医护人员日益关注的问题,血液室的职业危害有其自身的特点,护士应充分认识到所存在职业危害,完善防护措施是减少潜在危险的有效途径。医院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安全培训,增强自觉、主动的自我防护意识,以维护自身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ZK(#〗王秋莉.血液透析室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J]黑龙江医药,2010,23(5):841
[2]王萍,范晓莉,职业性HIV感染不容忽视[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1):673
[3]陈香美主编.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7 ?v3?w11
[4]范文,黄娥,段文生,等.医务人员手卫生与洗手依从性现状及管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
第二篇:血透室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
血透室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
摘要: 血透室作为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存在着大量危害健康的因素,因此血透室护士较其他科室护士存在更多潜在的危险因素,面临着更多的职业危害,成为潜在职业危害的高危人群,本文通过对血透室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的总结,防护知识的探讨,以提高相关部门和血透室护士自身对血透室职业危害的认识,建立更为健全的防护措施。
职业危害
1.1 生物性危害
血透室是肾病终末期患者和中毒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场所,护士在抢救患者或做操作的过程中,频繁的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因此职业性感染是最主要的生物性感染,职业感染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病毒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而进入体内。尿毒症的患者,中毒患者,常有呕吐,腹泻,贫血患者常有输血,很多急诊患者未明确的诊断,抢救患者时紧张的氛围,以及透析器材的复用,都使得护士不可避免的接触到患者的体液,分泌物,血液。另一途径:锐器伤是职业感染最重要的感染途径,护士工作的过程中经常接触到不同的锐器:针头,剪刀,玻璃。特别是针头:动静脉穿刺针,注射针头,采血针。因此锐器伤是院内常见的职业伤害,据相关文献报道,护士发生锐器伤占医院锐器伤总数的42%~70%,52%的护士在工作中有过锐器伤经历,95%是被污染的锐器刺伤[1]。而被污染的锐器则是导致医护人员发生血源性感染的最主要的职业因素,目前已证实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而传播。危害最大,最常见的(HIV,HBV,HCV)。这些病毒的传播途径中,它们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的效率最高,一次即可感染[2]。由于血透室的特殊性,工作过程中被污染的几率更大,据世界卫生组织目前公布的资料:目前中国检测发病的艾滋病毒感染者为14.1万人,我国目前人口中乙肝感染率高达60%左右,乙肝病毒携带者已有1.3亿[3]。有关报道显示,美国透析室工作人员肝炎感染率2.0%,比一般居民高4倍[4]。可见透析室护士面临着严重的生物性危害。
1.2 化学性危害
因为血透室广泛使用化学消毒剂。如:过氧乙酸,次氯酸钠、84消毒液、戊二醛、甲醛。这些消毒液使用浓度较高,却血透室作为一个相对密闭的工作场所,在使用这些化学消毒剂的过程中,护士不可避免的长时间接触这些消毒剂,挥发在空气中可经过呼吸道,皮肤,黏膜而吸收,易至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皮炎,结膜炎,接触高浓度的消毒液可灼伤皮肤,滴入眼睛可导致短暂失明,持续大量接触这些有害因子,会导致人体肝肾器官的损害,而且有致癌的危险,透析液的挥发可引起刺激性的干咳。在这样局限的空间里,各种消毒剂的挥发,造成空气混合性的污染,而护士又要长时间的呆在这样的空间里,由此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另外,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都得戴手套,而手套上的滑石粉对肌肉组织有一定的危害性:血管瘀血,组织增生,并且可在肌肉组织内长期存在[5]。
1.3 物理性伤害
因血透室的空间有限,且配备众多的机器、仪器、设备。使得空间较为狭小,而透析机工作时各种情况的报警声、患者的呻吟声、电话铃声、反渗机、电脑、电视机、空调、人员流动等等,这种嘈杂混乱的工作环境,容易使人产生强烈的生理应激反应,使护士容易烦躁、焦虑、紧张,长时间在这种高噪音环境中工作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烦躁、听力下降等。用于空气消毒的三氧消毒机释放出的臭氧对人的呼吸道,眼睛,皮肤都有刺激性,长时间接触会导致人体皮肤癌变和肺气肿。与此同时,各种设备存在着一定的辐射,都对护士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严重的危害.1.4 环境、心理、社会性的危害
1.4.1 作为血透室工作的特殊性,要搬运患者,搬运透析液,搬床,这些对于护士来说都是一个严重的体力问题。血透室地面采取的是耐腐蚀性的地板,地面光滑,很容易导致护士摔倒致伤,因此护士不可避免的要面临一些意外的发生:创伤、腰背部扭伤、肌肉拉伤,甚至骨折。还有经常加班加点的工作,使得护士的躯体长时间疲劳。这些由于工作环境而造成的躯体上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
1.4.2 心理社会危害是血透室护士最主要的危害之一。血透室的工作量大,技术性强,急、危重症病人多,使得护理工作人员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迅速掌握并熟练操作技术。工作过程中,机器出现各种情况,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动静脉穿刺的高难度,为了避免任何一个环节发生突然事故,护士必须异常集中注意力。护士的家庭压力、社会地位、待遇、业绩、人事制度、职称评定,以及各种各样的躯体危害都会增加护士的心理负担,给护士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使得护士精神紧张、身心疲惫,而影响工作热情及工作质量。
防护措施
2.1 生物危害的防护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血透室工作人员防护知识,预防院内感染的学习。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医院管理规定,科室规章制度,正确的操作规程从事治疗。充分了解每个透析病人的检查结果,养成工作时采取个人防护措施的习惯: 着长袖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手套,换鞋,透析器材复用过程中戴防护面罩,眼套,防水围裙。工作服每周清洗,口罩每日清洗消毒,每周更换一次,拖鞋每周用84液浸泡消毒,一旦污染立即更换,尽量穿袜子。为防止锐器伤,操作时戴手套,还应该做到尽量不回套针帽,传递各种锐器时尖端朝向自己,拆安瓿时用纱布包裹,分离针头时用钳子,针头及时放入锐器盒中,不要随意弄弯或弄直针头,对与明确HIV、HBV、HCV患者的透析器材尽量不复用,对于烦躁或不合作的病人请求他人的帮助,采取相应的方法,一旦发生锐器伤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流动水下冲洗,用碘伏或酒精消毒包扎[6]。在伤后48小时内填写护士锐器伤报告表上报,视锐器的污染情况作相关检查,注射相应的疫苗,如为HIV、HBV特殊病毒污染时,24小时内上报,进行检测,并注射抗病毒血清和疫苗,周期性复查6个月,平时,医院应该加强对护理工作人员锐器伤的重视,特别是血透室这样高危环境下的护士,应定期组织检测血液中的抗体情况,落实疫苗的注射。
2.2 化学伤害的防护
除了生物性的防护措施外,定期开窗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降低室内化学消毒剂的浓度,认真检查化学消毒剂的存放,防漏出,溢出。在室内尽量戴口罩,减少呼吸道的吸收,如不小心,溅到皮肤或眼睛应在流水下反复冲洗,鉴于手套上滑石粉的危害,尽量在医用手套下面戴一层薄膜手套。
2.3 物理伤害的防护
空气消毒时,人不要留在室内,各种仪器进行正确使用,定期检查维修,保持室内安静,减少流动人员,水处理的房门随时关上,对于不可避免的机器报警,病人呻吟,可以在透析前认真做好机器和管路的检查,透析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尽量减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也可适当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和病人采取有效的沟通,护士养成良好的心里应对技能和业务水平,沉着、冷静的采取有效方法,应对各种应激源。
2.4 环境、心理、社会的防护
2.4.1 负重、搬运重物时寻求他人帮助,并正确运用人体力学原理和技巧,保护自己,进入血透室更换鞋子,上班时可穿弹力丝袜,防止下肢静脉曲张,对于加班加点,科室应合理调整人员配置,及时调整减轻护士的体力消耗,合理提供休息时间,缓解紧张心理,稳定家庭生活。
2.4.2 医院实行人性化的管理,改善护士工作环境,满足其健康的生理需要[7],确实关心血透室护士的家庭、工作、心理、生活、学习,积极组织新业务,新技术的培训,加强透析室的管理,最大限度控制医源性感染,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国家和医院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给于一定的防护工具的配置和适当的应用激励因素,一定限度上缓解工作人员的心理压力,使预防与防护贯穿于整个医疗护理过程中,大大减少其职业危害,使血透室护士在工作中得到满意和激励,调动自身内在积极性,提高对工作的热情度。
小 结
血透室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给血透室护士的身心带来很大的危害,很多不可避免的危害可以通过相应的措施而减小其危害性,但这些措施不仅只是需要护士有着自我防护的意识和采取自我防护的措施,更重要的是国家和医院相关部门对这个薄弱点的关注,从而降低血透室护士的各种职业危害,保障身体健康,更好的为医学事业做出贡献。
第三篇:浅析血透室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
浅析血透室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
更新时间 2011-4-15 8:55:47 点击数
238
分享到:
摘要: 血透室作为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存在着大量危害健康的因素,因此血透室护士较其他科室护士存在更多潜在的危险因素,面临着更多的职业危害,成为潜在职业危害的高危人群,本文通过对血透室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的总结,防护知识的探讨,以提高相关部门和血透室护士自身对血透室职业危害的认识,建立更为健全的防护措施。
关键词: 血透室护士;职业危害;防护 职业危害
1.1 生物性危害
血透室是肾病终末期患者和中毒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场所,护士在抢救患者或做操作的过程中,频繁的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因此职业性感染是最主要的生物性感染,职业感染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病毒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而进入体内。尿毒症的患者,中毒患者,常有呕吐,腹泻,贫血患者常有输血,很多急诊患者未明确的诊断,抢救患者时紧张的氛围,以及透析器材的复用,都使得护士不可避免的接触到患者的体液,分泌物,血液。另一途径:锐器伤是职业感染最重要的感染途径,护士工作的过程中经常接触到不同的锐器:针头,剪刀,玻璃。特别是针头:动静脉穿刺针,注射针头,采血针。因此锐器伤是院内常见的职业伤害,据相关文献报道,护士发生锐器伤占医院锐器伤总数的42%~70%,52%的护士在工作中有过锐器伤经历,95%是被污染的锐器刺伤[1]。而被污染的锐器则是导致医护人员发生血源性感染的最主要的职业因素,目前已证实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而传播。危害最大,最常见的(HIV,HBV,HCV)。这些病毒的传播途径中,它们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的效率最高,一次即可感染[2]。由于血透室的特殊性,工作过程中被污染的几率更大,据世界卫生组织目前公布的资料:目前中国检测发病的艾滋病毒感染者为14.1万人,我国目前人口中乙肝感染率高达60%左右,乙肝病毒携带者已有1.3亿[3]。有关报道显示,美国透析室工作人员肝炎感染率2.0%,比一般居民高4倍[4]。可见透析室护士面临着严重的生物性危害。
1.2 化学性危害
因为血透室广泛使用化学消毒剂。如:过氧乙酸,次氯酸钠、84消毒液、戊二醛、甲醛。这些消毒液使用浓度较高,却血透室作为一个相对密闭的工作场所,在使用这些化学消毒剂的过程中,护士不可避免的长时间接触这些消毒剂,挥发在空气中可经过呼吸道,皮肤,黏膜而吸收,易至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皮炎,结膜炎,接触高浓度的消毒液可灼伤皮肤,滴入眼睛可导致短暂失明,持续大量接触这些有害因子,会导致人体肝肾器官的损害,而且有致癌的危险,透析液的挥发可引起刺激性的干咳。在这样局限的空间里,各种消毒剂的挥发,造成空气混合性的污染,而护士又要长时间的呆在这样的空间里,由此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另外,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都得戴手套,而手套上的滑石粉对肌肉组织有一定的危害性:血管瘀血,组织增生,并且可在肌肉组织内长期存在[5]。
1.3 物理性伤害
因血透室的空间有限,且配备众多的机器、仪器、设备。使得空间较为狭小,而透析机工作时各种情况的报警声、患者的呻吟声、电话铃声、反渗机、电脑、电视机、空调、人员流动等等,这种嘈杂混乱的工作环境,容易使人产生强烈的生理应激反应,使护士容易烦躁、焦虑、紧张,长时间在这种高噪音环境中工作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烦躁、听力下降等。用于空气消毒的三氧消毒机释放出的臭氧对人的呼吸道,眼睛,皮肤都有刺激性,长时间接触会导致人体皮肤癌变和肺气肿。与此同时,各种设备存在着一定的辐射,都对护士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严重的危害.1.4 环境、心理、社会性的危害
1.4.1 作为血透室工作的特殊性,要搬运患者,搬运透析液,搬床,这些对于护士来说都是一个严重的体力问题。血透室地面采取的是耐腐蚀性的地板,地面光滑,很容易导致护士摔倒致伤,因此护士不可避免的要面临一些意外的发生:创伤、腰背部扭伤、肌肉拉伤,甚至骨折。还有经常加班加点的工作,使得护士的躯体长时间疲劳。这些由于工作环境而造成的躯体上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
1.4.2 心理社会危害是血透室护士最主要的危害之一。血透室的工作量大,技术性强,急、危重症病人多,使得护理工作人员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迅速掌握并熟练操作技术。工作过程中,机器出现各种情况,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动静脉穿刺的高难度,为了避免任何一个环节发生突然事故,护士必须异常集中注意力。护士的家庭压力、社会地位、待遇、业绩、人事制度、职称评定,以及各种各样的躯体危害都会增加护士的心理负担,给护士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使得护士精神紧张、身心疲惫,而影响工作热情及工作质量。
防护措施
2.1 生物危害的防护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血透室工作人员防护知识,预防院内感染的学习。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医院管理规定,科室规章制度,正确的操作规程从事治疗。充分了解每个透析病人的检查结果,养成工作时采取个人防护措施的习惯: 着长袖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手套,换鞋,透析器材复用过程中戴防护面罩,眼套,防水围裙。工作服每周清洗,口罩每日清洗消毒,每周更换一次,拖鞋每周用84液浸泡消毒,一旦污染立即更换,尽量穿袜子。为防止锐器伤,操作时戴手套,还应该做到尽量不回套针帽,传递各种锐器时尖端朝向自己,拆安瓿时用纱布包裹,分离针头时用钳子,针头及时放入锐器盒中,不要随意弄弯或弄直针头,对与明确HIV、HBV、HCV患者的透析器材尽量不复用,对于烦躁或不合作的病人请求他人的帮助,采取相应的方法,一旦发生锐器伤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流动水下冲洗,用碘伏或酒精消毒包扎[6]。在伤后48小时内填写护士锐器伤报告表上报,视锐器的污染情况作相关检查,注射相应的疫苗,如为HIV、HBV特殊病毒污染时,24小时内上报,进行检测,并注射抗病毒血清和疫苗,周期性复查6个月,平时,医院应该加强对护理工作人员锐器伤的重视,特别是血透室这样高危环境下的护士,应定期组织检测血液中的抗体情况,落实疫苗的注射。
2.2 化学伤害的防护
除了生物性的防护措施外,定期开窗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降低室内化学消毒剂的浓度,认真检查化学消毒剂的存放,防漏出,溢出。在室内尽量戴口罩,减少呼吸道的吸收,如不小心,溅到皮肤或眼睛应在流水下反复冲洗,鉴于手套上滑石粉的危害,尽量在医用手套下面戴一层薄膜手套。
2.3 物理伤害的防护
空气消毒时,人不要留在室内,各种仪器进行正确使用,定期检查维修,保持室内安静,减少流动人员,水处理的房门随时关上,对于不可避免的机器报警,病人呻吟,可以在透析前认真做好机器和管路的检查,透析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尽量减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也可适当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和病人采取有效的沟通,护士养成良好的心里应对技能和业务水平,沉着、冷静的采取有效方法,应对各种应激源。
2.4 环境、心理、社会的防护
2.4.1 负重、搬运重物时寻求他人帮助,并正确运用人体力学原理和技巧,保护自己,进入血透室更换鞋子,上班时可穿弹力丝袜,防止下肢静脉曲张,对于加班加点,科室应合理调整人员配置,及时调整减轻护士的体力消耗,合理提供休息时间,缓解紧张心理,稳定家庭生活。
2.4.2 医院实行人性化的管理,改善护士工作环境,满足其健康的生理需要[7],确实关心血透室护士的家庭、工作、心理、生活、学习,积极组织新业务,新技术的培训,加强透析室的管理,最大限度控制医源性感染,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国家和医院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给于一定的防护工具的配置和适当的应用激励因素,一定限度上缓解工作人员的心理压力,使预防与防护贯穿于整个医疗护理过程中,大大减少其职业危害,使血透室护士在工作中得到满意和激励,调动自身内在积极性,提高对工作的热情度。
小 结
血透室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给血透室护士的身心带来很大的危害,很多不可避免的危害可以通过相应的措施而减小其危害性,但这些措施不仅只是需要护士有着自我防护的意识和采取自我防护的措施,更重要的是国家和医院相关部门对这个薄弱点的关注,从而降低血透室护士的各种职业危害,保障身体健康,更好的为医学事业做出贡献。
第四篇:医院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
医院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
职业安全是医护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由于医院供应室护士长期从事回收、清洗污染后的医疗器械的工作,在操作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被锐器、利器、化学消毒液等割伤,刺伤及灼伤,严重的危害了供应室护士人员的身体健康,是控制医院工作感染的关键科室。为此,供应室护士人员必须重视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危害健康因素,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防护措施,以达到减少危害,保护自身健康的目的。供应室工作的主要危险因素
1.1 供应室护士的自身因素
供应室护士对职业损伤增加。如在清洗过程中为了操作方便不按照供应室操作程序和规章制度进行操作、不戴手套或手套破损不及时更换、不戴防护眼镜等
1.2化学因素
化学消毒剂如过氧乙酸、三效热源灭活剂、84消毒液等消毒剂,因具有较强的去污,去热源的功效,故常用于器械的浸泡消毒。但这些消毒剂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在使用过程中如操作不当,消毒剂挥发在空气中而被人体吸收后,可引发鼻粘膜及气管粘膜水肿,损害呼吸系统,导致流涕,咽部不适、咳嗽等症状,还可刺激人体双眼出现流泪、疼痛,视物不清等症状。在配比过程中如浓度过高可灼伤皮肤,部分人员在使用来苏尔消毒稀释液时,如不佩带手套,还可导致手指麻木、奇痒等症状,严重时这些消毒液还可导致接触性皮炎。此外,供应室因消毒灭菌需要,常使用多种化学制剂。长期接触此类制剂或使用不当,则会对使用者造成损伤。包括:(1)含氯制剂,此类 消毒剂有一定的腐蚀性 ,挥发性强,空气中含量过高时引起人体不适,接触则易损伤皮肤。(2)过氧乙酸,空气中含量超标时易引起头疼、头晕、恶心等中毒反应。(3)强酸强碱,供应室在清洁物品时常用强酸强碱,如操作不当,喷溅到皮肤黏膜上则可引起皮肤黏膜腐蚀和溃烂。(4)环氧乙烷,环氧乙烷灭菌以其温度低、渗透性强、腐蚀性小、灭菌彻底、有效期长等优点被临床广泛应用。环氧乙烷气体可刺激眼睛、呼吸道,引起流泪、咳嗽、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反应;皮肤接触时可引起皮炎和水泡,还有致癌、突变、致胎儿畸形等作用,孕早期孕妇接触环氧乙烷流。
产率高达16.7%。
1.3物理因素
1.3.1机械性损伤
供应室除供应一次性物品外还担负着玻璃器械或金属制品的供应,在清洗过程中护士易被破损的玻璃或锐利的刀剪损伤,致使器械中残留的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造成危害。有文献表明,针刺伤时只需0.04ml 带有乙肝病毒的血液足以使刺伤者感染。因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污染的针刺伤而感染艾滋病的概率为0.3;被丙肝病毒污染针头刺伤而感染的概率为1.8;美国5 0万医护人员中,每年被注射针刺伤的人次高达80万以上,占从业人员的l6%。
1.3.2紫外线
紫外线灯广泛地用于医院各科室的空气消毒,如操作不当可灼伤眼结膜而引起双眼红肿,流泪,刺疼等症状。长期受到紫外线灯的照射还可导致皮肤色素沉着。紫外线能引起微生物细胞内成分的化学变化,使其遭到破坏而死亡。供应室空气及物体表面消毒常规使用紫外线照射,虽然尽量安排在工作间隙,但因工作需要常取放物品,护士经常接触紫外线,对人体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
1.3.3 体位供应室
护士在清洗、包装物品时,需取强迫体位长时间站立操作,颈椎病、腰肌劳损、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1.4液体因素
患者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已被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所污染,因部分医务人员对初步消毒的意识淡薄,对于使用后的器械未经初消就送往供应室更换,而供应室护士在消毒清洗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被锐利器割伤,刺伤,从而造成了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各种污染病感染的危险性,这样不仅严重地危害了供应室护士人员的身体健康,更是造成院内感染的潜在因素。
1.5生物因素
据研究,最具威胁的感染性疾病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艾滋病、结核杆菌、流感等,这些危险因子在血液、血液成分、伤口分泌物、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浓度较高。有关资料统计显示,经常接触血液或经常被针刺伤的工作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发生率比一般工作人员约高8倍。感染乙型肝炎的发生率为2.0%~4.0%;感染丙型肝炎的发生率为 3.0 ~10.0;感染艾滋病的发生率为0.2~0.5。供应室要回收注射器、输液器、穿刺治疗包等物品,这些物品都不同程度地沾有传染性血液、分泌物等,在接触时若不注意个人防护,不仅可造成自身感染,而且会成为传播的媒介进而导致医院内感染的增加。
1.6环境因素:
1.6.1高温、噪音:
供应室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时,一是散发大量的热量,二是噪音较大,致使供应室护士长期处于一个高温、潮湿、噪音超标的环境中工作,从而对健康造成危害,特别是听力下降。耳鸣是主要症状之一。
1.6.2洗涤:
洗涤工作是供应室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的工作环节,接触冷水不可避免,特别是寒冷的冬季,随时都可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故造成供应室工作人员患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的几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护士。
1.6.3粉尘:
供应室护士在制作各种敷料,棉签,棉球时,因纤维粉尘四处飞扬,随时都刺激着呼吸道,从而出现鼻腔,咽喉部刺痒,打喷嚏等不适应症状。
2防护措施
2.1化学性因素的防护措施
在浸泡消毒各类污染的器械时,不仅要选择合适的化学消毒剂,更要了解消毒剂的理化性质和毒副作用。在配制消收稿日期:2006-10-10毒稀释液时,应佩带口罩、防护眼镜、手套等防护用品,消毒。液存放容器必须加盖,一是可以防止消毒液挥发,二是可以保证其有效浓度,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对人体的危害,同时要定时开窗,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若工作人员出现头晕,咽部不适,皮疹,双眼疼痛流泪等症状时,应首先离开配制消毒液现场,并及时用清水冲洗眼睛,滴注润洁滴眼液,出现皮疹应服抗过敏药物治疗。
供应室护士应了解常用消毒剂的效能、毒性及进入人体的途径。按照消毒剂的使用范围、浓度进行配制,在配制过程中应戴口罩、帽子、护目镜、手套,穿长筒防水靴及防水围裙,防止消毒液溅到皮肤黏膜及眼睛上,取放物品后及时加盖,避免消毒液挥发对人体造成危害。环氧乙烷灭菌的一次性物品必须待残留气体充分挥发后方可入库,以避免残留的环氧乙烷对人体的损害。
2.2物理因素的防护措施
2.2.1 制定并完善防护制度强化护士的防护意识,根据各工作室要求,制定并完善防护制度,同时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去污处配备防水围裙、护目镜、橡胶手套、安装非接触式水开关及干手设施等。将医护人员职业防护知识转化为职业防护行为,养成职业防护习惯,掌握锐器刺伤时的处理程序,降低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程度。
2.2.2在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时,供应室工作人员尽量减少进出消毒房间的次数。若有急事需要进入时,应先将紫外线灯关闭或佩带防护眼镜后方可进入,禁止裸眼直视紫外线灯,以免灼伤眼睛。如灼伤眼睛,应立即滴注消毒眼药水,闭目休息。
2.2.3 供应室护士接触尖锐物应用持物器,尽量减少刺伤皮肤的机会,同时应掌握刺伤后的紧急处理程序:必要时上报并注射疫苗,以免发生医源性感染。紫外线照射消毒尽量安排在中午下班后人员相对较少时进行;消毒过程中如必须进入消毒房间,应先关闭紫外线灯,消毒结束后至少过3 0 mi n才能进入。供应室护在上作时注意节力的原则,经常变换身体姿势,避免疲劳,工作结束后可做颈、背、腰的保健操或局部按摩,做好自我健康,防止发生职业病。
2.2.3体液因素的防护措施在清洗各类污染器械时,经初步消毒后,应佩带手套进行清洗,如有操作不慎造成损伤后,应立即压住伤口,用清水充分清洗,必要时应进行及时的预防接种,避免重复挤压伤口,致使伤口局部血液回流。
2.3 生物有害因素的防护
回收物品均按传染性物品处理,定位放置“一,专人负责浸泡、清洁、消毒,并做好记录。清洗包装锐利器械时防止刺伤,一旦被刺伤立即进行伤口处理:挤出损伤处血液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聚维酮碘消毒,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72h内作HIV、HBV等基础水平检查;可疑暴露于HBV感染血液、体液时,注射抗乙肝病毒高价抗体和乙肝疫苗;可疑暴露于HCV感染血液、体液时,尽快在暴露后作HCV抗体检查;可疑暴露于HIV感染血液、体液时,短时间内口服大剂量AZT(叠氮脱氧核苷),尽快在暴露后检测HIV抗体,然后周期性复查。供应室要建立刺伤登记制度,并定期跟踪检查。
2.4环境因素的防护措施
对于高温、噪音、寒冷、潮湿等不利因素,可安装消音设施,房间应备有换气扇,四季装备热水管道,在洗涤间,对室内高温,潮湿可采取一些防护措施,如使用空间尽可能宽敞,安装排风扇,空调,冬季尽可能用热水洗涤,戴橡胶手套;为了减少超声清洗机,烘干机噪音的影响,尽量集中清洗器械,清洗人员离开房间,有噪音的房间随手关门;在灭菌间安装消音设备和遥控检测系统,高压蒸汽灭菌器前安装隔音板,可降低一部分噪音设立独立的gtN-间,制作各种敷料,棉球以及手术巾的折叠,必须戴13罩,防止损伤呼吸道粘膜并使用一次性手套,以确保供应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
2.5对于粉尘的防护供应室工作人员在制备各种敷料过程中应戴口罩,防止敷料纤维及粉尘吸入呼吸道而损伤呼吸道粘膜。3强化职业危害意识及保障体系供应室工作人员在执行各项操作过程中,首先要牢固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自觉遵守防护要求,要培养良好的严格的医疗操作程序习惯,在分类各种污染器械时,尽量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分类,对于锐利器,应放在防刺容器中,执行操作完毕后,应及时清洗消毒双手,口罩应分日更换清洗,同时要加强防护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硬件设施要到位,防护用品要充足,防护制度要落实等一整套防护保障体系。3 讨论
职业安全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供应室护士的职业防护应从预防人手,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教育,树立防护理念,规范操作行为。医院管理者应充分认识职业暴露的危害性,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完善监测系统,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尽可能完善医疗设备和防护设施。供应室工作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不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自身防护,从而达到将职业危害发生率降到最低、确保职业安全的目的。
第五篇:血透室护士工作总结
2013年血透室工作总结 2013年,血透室在院领导及护理部的关心支持重视下,在科内护士的共同努力下,较好的完成了自己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1明确血透室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并制订了透析紧急突发事件的处理预案,认真学习,要求血透护士都能熟练掌握,但是集体培训效果不佳,特别是新护士要花了时间,但效果不佳。最好是一对一授课,鼓励她们多看书,工作中针对问题反复提问,直到搞清楚。2血透室病人多,机器不足,经常加第四班,护士长时疲劳工作,加上病人都是重病人透析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意外,增加了安全隐患,科室现急需增加机器和护理人员。日常透析过程中相互协作,急诊透析时能够在第一时间赶到,无论是晚间急诊还是周日透析从没有推诿现象,也不因加班而影响次日正常工作。3.建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模式强化服务意识,亲近而有耐心的语言沟通,使患者有一种安全感,细心的讲解透析知识,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增强其治疗的信息,尽量减轻患者的负担,减轻心理压力,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生存质量,在没有家属陪.伴时,我们承担其家属的责任,递水,喂饭,搀扶,更衣,在长 期治疗过程中感化病人。4力求工作认真细致,血液透析具有较高的风险,作为护理操作者,既要树立正确积极的护理风险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最大限度的控制和避免风险,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更好地为病人服务。5注重护士业务水平的提高:随着透析患者的不断增多,依赖透析生存时间的延长,患者要求我们的服务质量与水平也在提高,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做到更细致入微的服务;另一方面要不断的学习巩固基础知识与扎实基本操作,同时还要拓宽视野更新知识,掌握先进技术,不断的与其他医院同行进行交流,积极参加院内各项业务学习与培训,支持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大专,本科学习,今年8月派送一名护士参加省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已取得专科证书。以及轮流选派护士参加各种短期培训班,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使她们丰富知识,开阔眼界。,6.做好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透析时患者血液处于体外循环中,护理安全工作为重中之重,所以要求每个护士都要严格坚守工作岗位,认真执行医嘱,执行查对制度,严格按透析处方设置各参数,并按一人操作一人核对,每班两人固定,护士分工并密切配合来完成透析患者的前,中,后护理工作,特别要保证患 者透析过程中的时时巡视与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发现透析不良反应,机器异常报警,穿刺部位渗血等情况并能及时处理,确保患者生命安全。6.做好水机、透析机的日常清洁与保养工作,做到医、护、技随时沟通,保持机器正常安全运转,保证患者安全和较高质量透析。7.保证透析液配置的无菌、浓度与质量。8布局的不合理,加上护理人员不足,对病人管理做得不到位,如病人等候期间进入上厕所,年轻护士对病人的管理缺乏主动性,怕引起纷争,缺乏卫生员导致
大量工作让护士去做,护士没有精力去做宣教。影响工作质量。9..随时征求患者及家属的意见,不断改进与提高。随着病人增加,储物柜不足,通过向院领导反应,及时增加了病人储物柜,方便了病人 9.做好各项消毒隔离工作: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是一类特殊人群,他们不但需要一个相对无菌的环境,更需要整套的无菌技术,所以护理人员要有严格的无菌意识,从透析液的配制,到治疗物品、机器的准备,再到內瘘穿刺及上下机的各项操作都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各种消毒液的配制要固定班次,按需,按量,按浓度配制,专用试纸检测浓度,严格按消毒时间,消毒方法执行机器的内外部,各种物品,空气地面等的消毒,使各项培养结果达标,并认真及时记录。
自2012年1月—2013年11月30日透析 次,其中血液灌流 次。血液透析滤过 次,crrt 11次,从未出现医疗差错事故,并在糖尿病人血液透析中如何观测血糖,防止低血糖休克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对透析中低血压进行分析,采取防范措施,以保证透析的充分。除了努力与成绩之外,本我们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新的一年,我们全科护理人员要努力跟上医院发展与改革的新步伐,以质量管理为主线,力求全面提升力争全新面貌,更好地为血透患者服务,为做好医院的护理工作增添一份力量。篇二:二0一四年血透室护理工作总结
血液透析科
二o一四年护理工作总结 2014年里,血液透析科全体护理人员在院领导及护理部的领导以及全体科员的密切配合下,克服人员少,工作量繁重的重重困难,严格执行 “血液透析基本操作规程”,努力在管理与服务上下功夫、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有序的护理服务。以病人为中心,提倡人性化服务,加强护患沟通,提高病人满意度,避免护理纠纷。定期与不定期护理质量检查,保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全年护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健全制度,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制度,确保医疗护理安全。1.认真组织学习护理部年初重新制定的各级护理人员的职责,各类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2.结合二甲等级评审细则要求及血液净化室建立及资格认定要求,制定质量管理标准和严密的工作计划,完善嫩江县中医院医院血液透析室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范、各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护理紧急风险预案、透析患者饮食及护理等相关文件,按省血液净化中心下发的“血液透析规
范操作流程”规范了各项操作,对血液透析实行全程医疗质量管理。3.坚持查对制度,各项护理操作严格进行三查七对,强化执行医嘱的准确性,上机时双人核对医嘱和设置的各项参数指标,确保透析质量和病人安全,并保证全年无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二、加强学习,重视提高护士整体素质,优化护理队伍 1.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和技术操作培训:按年初业务理论学习和操作培训计划,组织护理人员业务学习,参加护理部组织的操作培训和考核,保证各项成绩达标。2.加强相关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血液净化专业技术水平,以全国2010版“血液净化操作规程”作为工作指南,黑龙江省省血液净化中心下发的“血液透析规范操作流程”规范各项操作,严格贯彻“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加强消毒隔离管理,确保患者透析质量和治疗安全。3.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学习尿毒症透析患者饮食、治疗和护理等相关知识,使全体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三、转变护理观念,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护患沟通 提倡人性化服务,提高人性化服务理念,从服务对象的特点和个性出发,加强主动服务意识,开展护理服务。1.我们透析科所面对的是一特殊的群体,由于该疾病患
病时间长且不能彻底根治,家属在漫长的护理过程中有某些不足时,易使患者产生失落感,对生活失去信心,同时由于透析时间长,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之要担负高额的治疗费用,更易产生轻生和绝望。因此,我们首先做到用自己的真心和爱心关心爱护每一位患者,细心聆听患者倾诉,努力理解患者心理,善于掌握每个透析患者的心理特点,以良好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交流技巧,赢得患者的尊重和信任。帮助他们正确对待疾病,患者改变对疾病的认识,从而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使他们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并取得家属的配合,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有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2.平时工作中注意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对每项应急工作都要做回顾性评价,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提高护理人员责任心和敏锐的洞察力,让其养成严谨、敏捷、果断的工作作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不忽略任何一点症状、不放松任何一个血透环节、不错过任何一次抢救机会。一年来,共透析治疗 5378人次,未出现一例护理差及错事故,全年无一例透析感染和传染病交叉感染事故。
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1、5月份我科新开展了,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净化治疗方法,十余位病人共接受30余次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在满足患者治疗需求的同时也为医院增加了经济效益。
2、派送1名护士参加全省“血液净化规范操作流程”短期培训班,不仅学到了新的理论,也进一步规范了技术操作。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血液透析科护理工作,在院领导和护理部的指导和全体科员的共同努力下,较圆满地完成了所担负的各项工作任务,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成绩尤如金秋累累的硕果,虽然美满,但都已悄悄落下,在品味成功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存在的诸多不足:在管理意识上还要加强管理大胆创新,持之以恒;健康教育还流于形式;在规章制度执行方面,仍有少数同志意识淡漠;在论文撰写、护理科研方面几近空白;病人的需要是我们服务的范围,病人的满意是我们服务的标准,病人的感动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优质服务是永无止境的。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刻苦学习,使服务更情感化和人性化,为医院的服务水平登上新台阶而不懈努力 2015年透析室护理工作计划
1、进一步加强和落实血液透析基本操作规程,严格按规程进行各项技术操作。
2、严格执行感染管理,做好消毒毁形工作,隔离透析间歇护理人员相对固定,进一步防止交叉感染。
3、定期组织护士学习在关法律、法规。组织学习医院有关的规章制度、血透室工作制度,使护理员在实际工作中懂法、守法、谨言慎行,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注重自我防护。
4、争取多派送护士出去参加,相关血液净化技术学习班,科内定期组织护理人员业务学习及各项技术操作培训,不断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
5、为确保患者透析质量,加强透析用水的配置管理,配液室护士相对固定,定期对透析用水进行监测,保证透析用水配置准确,各项监测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6、加强护理人员素质教育,实行人性化服务,给予患者亲人般的关怀,实行弹性工作制,确保患者治疗需求。二o一四年十二月四日篇三:血透室护士工作感悟
血透室护士工作感悟
血透室是一个特殊的科室,血透患者是一特殊的群体,这就决定了血透护士的特殊性。也许我这么说很多人不能理解,看起来不就是用机器给患者治疗吗?可这都是连续性而需要具有高度责任心和爱心、耐心的护理工作。
首先,血透室必须严格按《消毒隔离制度》定时室内空气消毒;机器设备的消毒、保养,保证室内安静少干扰,为患者营造舒适的治疗环境。再次,血透患者绝大多数都是尿毒症期的患者,他们的病变是一种不可逆的肾脏损伤,还有一系列的其它系统的并发症带来的巨大痛苦,他们只有依靠连续性血透治疗来缓解症状维持生命。透析过程中监护,护士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血流量的变化,静脉压的变化,透析液的温度、流量、浓度、破膜、凝血,还应注意一些危急情况,如:空气栓塞、溶血、心脏骤停、低血压等的病情观察及处理。血透室护士是不能离开病房的,因为很多情况的发生几分钟就可严重到不可挽回。可以这么说,血透室的护士和那转动的机器将伴随她们每一天,让你疏忽不得。血透室护士有这么一句话:只要患者的血一分钟没回到体内,我们的心就一分钟不能放下。尿毒症患者由于病程较长,心理护理是难点也是重点。每周几次的反复动静脉穿刺(16号针头),带来的肉体创伤及永远无法获得健康的精神创伤,使他们身心倍受折磨,并产生忧虑、恐惧心理。因此,必须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与家属诚恳交谈,认真地倾听他们的感受,鼓励患者:快乐是一天,痛苦也是一天,只要心脏在跳动,就会有希望。
血透室患者有什么事情都问护士和医生,大家了解的便当场解答,不懂的就去翻书查资料,然后再向患者解释,有些患者没有家属陪同,护士便为她们接水、订饭、清理呕吐物、协助床上排便等等。很多危重的病人,通过规范的治疗,充分的透析,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也就不用家属陪同。在透析治疗期间通过愉快的交谈,病人还能掌握很多自我保健知识。
血透室护士工作貌似很有规律,实际要经常加班加点,一年365天不能关手机。遇到危重病人、药物中毒等特殊任务时,无论是休息还是睡梦中,只要是患者的呼唤,毫无选
择赶往医院,第二天还要为早已躺在血透床上的患者忙碌。做久了血透护士,与许多家属和患者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护理与被护理,无形中上升为一种亲情、同情、信任和依赖。患者们经过4个小时的透析,下机时,他们全身轻松舒服,你会觉得极有成就感,心灵也得到莫大的安慰,当他们因为种种原因效果不明显,或永远离去的时候,我们都同样悲伤与不舍。
优质护理满足了病人的基本要求,丰富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服务内涵,起到了良好的消烦解忧,促进放松的作用。血透室将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到血透护理中,使患者感受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关爱,让患者受尽病痛折磨的身心,回到温暖的港湾。篇四:2012年血透室半年工作总结 2012年血透室半年工作总结
半年来,血透室在院领导及护理部的关心支持重视下,在科内全体护理姐们的共同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1、明确血透室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并制订了透析紧急突发事件的处理预案,认真学习,使血透室护士都能熟练掌握,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有据可查,能及时解决。严格查对制度,包括患者的预冲管理,血管穿刺,透析治疗及治疗参数的设定。积极参加院内各项业务学习与培训,支持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大专学习,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使我们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在日常透析过程中相互协作,由于科室病人多,机子少,无论是晚上急诊或是星期天加班从没有推诿现象,也不因为加班而影响次日正常工作。
2、做好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透析时患者血液处于体外循环中,护理安全工作为重中之重,所以要求每个护士都要严格坚守工作岗位,认真执行医嘱,执行查对制度,严格按透析处方设置参数,并按一个操作一人核对,每班两人固定,护士分工并密切配合来完成患者的前、中、后护理工作,特别要保证患者透析过程中的时时巡视与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发现透析器不良反应,机器异常
报警,穿刺部位渗血等情况并能用度时处理,确保患者生合安全。
3、做好水机、透析机的日常清洁与保养工作,做到医、护,保证患者安全和较高质量透析。
4、保证透析液配置的无菌、浓度与质量。
5、随时征求患者及家属的意见,不断改进与提高。
6、认真做好各项消毒隔离工作:严格按照各种物品、地面 等的消毒,使各项培养结果达标,并认真及时记录。半年来透析“2332”台次,其中透析滤过40冶次,灌流23台次。从未出现医疗差错事故,并在糖尿病病人行血液透析时如何监测血糖,防止低血糖休克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同时,对透析中低血压时行分析,采取防治措施,以保证透析的充分性。除了努力与成绩外,我们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下半年,我们全科护理人员要努力跟上医院发展的改革的新步伐,以“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的服务宗旨,以质量管理为主线,尽快增加机子,为更多的血透患者服务,为医院的上等达标增添一份力量。2012年6月30日篇五:2014年血透室工作总结 2014年血透室工作总结 2014年,血透室在院领导及护理部的关心支持下,在科内所有护理人员加班加点的努力下,紧跟医院二级评审的步伐,较好的完成了科内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1.积极组织科内人员去外院参观学习,重新修订血透室的岗位职责,规章制度,完善血透室的各项材料,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工作。修订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积极参加院内各项业务学习与培训,制定科内培训计划并组织科内人员认真学习,定期考核。2.做好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严格查对制度,包括患者的预冲管理,血管穿刺,透析治疗及治疗参数的设定,特别要保证患者透析过程中的时时巡视与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发现透析不良反应,机器异常报警,穿刺部位渗血等情况并能及时处理,确保患者生命安全。3.做好水机、透析机的日常清洁与保养工作,保持机器正常安全运转,保证患者安全和较高质量透析。
4.保证透析液配置的无菌、浓度与质量,并制定的相关的配置制度和流程。5.每月定期做患者满意度调查,征求患者及家属的意见,不断改进与提高。6与院感染科配合做好各项消毒隔离工作:加强护理人员的无菌意识,让无菌意识渗透到工作的任何一个环节,按规定严格执行机器的内外部,各种物品,空气地面等的消毒,使各项培养结果达标,并认真及时记录。2014年治疗透析5100余人次,血液灌流240余人次。总收入463万元,同比去年增收60余万元。
除了努力与成绩之外,本我们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新的一年,我们全科护理人员要努力跟上医院二级评审的新步伐,以质量管理为主线,力求全面提升,力争全新面貌,为医院的评审工作增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