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脉诊心得:脉诊总纲是阴阳-切脉象.
脉诊心得:脉诊总纲是阴阳-切脉象
脉诊心得:脉诊总纲是阴阳 2010-03-05 17:36:48 来源: 收集于网络
显示次数:
编辑:未知
进入论坛
一、脉诊总纲是阴阳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问曰:脉有阴阳者,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伤寒论·辨脉法第一》)这可是张仲景《伤寒论》正文开宗明义第一句话!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也是脉诊的总纲。《内经》作者和张仲景都己明确地作了结论。所谓“脉诊虚实为纲”,舍其本而竞逐其末,虽景岳亦是千虑之失。
总纲之下,方是浮沉迟数虚实,可以称为提纲。概念清楚,法度缜密。以上几乎是常识性的内容,没有什么争议。是谓知其要者,一言而终。
若言人之虚实,则“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若言病之虚实,则“邪气盛则实,正气夺则虚”。阴虚则热,阳虚则寒。遇疑似不定时,合色脉以万全。察色诊脉以定病位之表里脏腑,病情之寒热虚实,或从证、或从脉,岂是偏取沉按一法耳? 虚劳病可说是“虚”,《金匮要略》对本病尤详于脉,“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脉象大,或者极虚,都可能是劳病的脉象;“……脉浮者,里虚也”、“男子脉虚沉弦……此为劳之使然。”脉浮或者脉虚沉弦,也都是劳病的脉象;它如:脉浮大和浮弱而涩、极虚芤迟和诸芤动微紧、虚弱细微、脉大等等。都是要我们临证必须脉证合参。
脉有真假,凡阳证见阳脉者多实,阴证见阴脉者多虚,这些皆为脉证相符,所谓真也;假指脉证不符,实证见虚脉,虚证见实脉。例如今之临床教学,同学们感受最深莫如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脉象,本病辨证属虚,属于《金匮要略》的“虚劳、亡血失精”一类,当无异议。其脉数而弦大,随其病情加重而剧,倘通过治疗,症情好转,脉亦逐渐减弱,若脉微细和平,血色素常可达90g/L以上。这正是:脉有真假,识得假时假即真。
再举一个病例:一新加坡来南大读博士的35岁比丘尼于2003年11月求诊,彼邦地近赤道,在南京冬日特别怕冷,手足冻疮,破溃不堪。右脉弦细左脉微,手足清冷,足部脱袜后,足前部及后跟,已有受冻的痕迹。当时,随诊学习的同学,都以为是当归四逆汤证。结果我给出的却是四逆散方加味。众皆不知何故。余谓“诸君,厥者极也,阴阳气不相顺接,极造其偏,手足逆冷。有热厥有寒厥。何以得知?是舌质红绛起红点,少津而口干。左脉微,假象也,当舍脉从舌。”诸君问:这是“假脉”?回答这个问题是非常困难的,仿《金刚经》法解决疑难:“是假脉,非假脉,是名假脉。”
盖肝主疏泄,敷布阳气,倘肝气阻遏,阳气不能布于四末,而肢冷,而冻伤。此脉右弦细左微,正是肝气阻遏,阳气郁于中之脉象。12月复诊,虽气温一降再降,而手足温,两手寸关皆现浮滑带数之脉,阳气畅达无碍矣。
二、脉诊易学而难精
脉诊是中医的一部分,中医是中国文化一部分,中国文化,无论中医、中国画、中国书法、京剧、围棋、气功、太极拳,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易学而难精。
脉诊,浮沉迟数是很容易的,尤其是迟数,老师学生都会有相同的感觉。难在三部九候和微、涩、散、革、结、代、芤、牢、伏等。
由于人的各项生理效应产生变化都极其灵敏,脉诊所得有时无法重复,师生授受时,难以手把手地教。正是“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过去的不可得,现在的留不住,转瞬即逝的感觉,常常在师生间无奈地发生。不过我们在临床带教前,师生都作了充分沟通,尤其是在对老年患者诊脉时,久按或换人再按,多发生变化,老师按寸微,学生按寸关都弦;老师按弦而带涩,学生没有涩的体会,老师再去重按,真的没有涩的感觉了。如此等等。
因为脉象难以重复,所以近代以来的多种脉象仪都以无声无息而告终。科研得奖而不能推广应用的另一原因,是脉诊分左右手、寸关尺、三部九候。我曾欲与脉象仪研究课题负责人李枝教授合作,验证胸痹“阳微阴弦”与冠心病临床脉图的关系,李枝教授无奈地摊开双手,“我们的脉象仪只有一个点,力难胜任。”再者,该脉象仪课题进行时,请了几位老中医专家,为健康学生或患者搭脉,同一人之脉象,一个专家一个说法,有时相差甚远。
这种困难自古以来就是如此,所以古人对于脉诊的论述特别详尽,使用譬喻、使用描述,语言也特别生动,目的要你心领神会。《内经》强调悟而后通神明:“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三部九候为之原,九针之论不必存也。”笔者以为,这种慧悟、目明心开、神乎神,是渐进渐悟的过程,必须以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为基础,纸上得来,终归是浅。再者,平心静气,专心一意的定力是获得慧悟的一个重要条件。
三、脉诊必须三部合参、脉证合参
临床工作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每看一个病人,都有一个独立思考再创造过程,其功力大异其趣。
举寸部脉微为例:一妪寸部脉微,诊为中气下陷,以其关尺微细,其病为胃下垂。另—50余岁男性患者寸口脉微,诊为胸痹,以其关尺脉弦,此类患者病常被怀疑为冠心病,查心电图,有的有部分导联T波、S-T段异常,有的正常。
有病人左寸微,但右寸浮滑甚至浮上鱼际,左关尺弦,诊为心气虚兼有肝阳上亢,肝风或风痰挟相火上旋。其病为冠心病并患有高血压病(有学生问:肝阳何以弦到右寸?师答:木火过旺,金石俱焚。或许可以圆其说也)。促脉为脉来急数而有不规则的间歇,促而有力者为阳热亢盛之证,促而无力者多为气虚将脱之象;结脉为脉来缓慢而有不规则的间歇,有阴盛、气结、寒痰、瘀血等多种主病;代脉为脉来缓慢而有规则的间歇,间歇时间较长。为脏气衰微或气滞血瘀之证。
第二篇:脉诊学习心得
脉诊学习心得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其中我以为以切脉最为主要,也最能反映一个中医大夫的水平。确有医者以三指决死生,按脉而知病恙。且不说中医其他何等神奇,只此一招就可知病在何脏何腑,实在是中医文化之重中之重。,然而我又确见不少家父同门,从医多年仍不能领会脉诊之精要,只为“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之流,实在让我心痛。又觉《中医诊断学》里脉诊部分实在不怎么样,遂在家父指导下潜心研读《濒湖脉学》,实践理论结合。通过一段时间总算初涉脉诊门路,浮、沉、迟、数、滑、弦、濡、弱也大概分清,对《濒湖》也略有心得,特别写来希望大家探讨。
首先,学习脉诊一定要对其有信心。中国医学发展几千年,脉诊的手法理论都很完备,其能存在如此长的时间,客观上说明他一定是有效的,一定能指导我们诊断治疗疾病。否则,脉诊早就被时间冲刷干净了,更不会有历代医家的继续发掘。虽然现在西医大行其道,以至于中医院校本身都有很多人怀疑和非议脉诊的科学性,但我想告诉大家:夫难事,必为我能而他人不能者。没有潜心学习研究的人,永远领会不到脉诊的精华,永远达不到“从脉辩证”的最高境界。而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自古有之,其言其行大可当笑话看来。所以,如果各位想在中医学真的有所造诣,脉诊绝对是不能省略的科目。
其次,说说我认为该学什么内容。现在的中医诊断学脉诊部分前后的总论不错,提供很多指导性的东西,像“举按寻”的手法介绍,三步九侯的所指,甚至是“独处藏奸”的道理都很重要。可是具体叙述29种(《濒湖》里是27种)|卖相时,写得实在不怎么样,反倒不如《濒湖脉学》有意义。很多东西都是把《濒湖》缩抄,翻译成白话文,再加几句说明,可到底其脉整体和部分显现的意义如何却没有提。比如滑脉,临床上所见极多。书中说到主病:多见于痰湿食积和湿热。可寸滑和迟滑有什么不同?关滑寸滑又有什么不同?三部俱滑呢?很多重要的问题没有说明。临床很多病人很可能是一手关部浮滑,寸部浮滑带有弦意,尺部沉滑,如此又该怎么辩证呢?总之,我实在认为学脉学一定要背《濒湖脉学》,没有坚实的根基,一辈子都不能从脉辩证。
第三,说说我对《濒湖脉学》的初感。体状诗和相类诗是描述和区分脉象的,熟记他们可以加深对脉象的理解和分辨能力。“滑脉,往来前却,流利辗转,替替然如珠之应手,辘辘如欲脱”,类似的话只有熟记后,才能在见到滑脉时恍然大悟:滑脉原来如此。等临床一段时间,大部分脉象自己就有所明了,这时脉象到手便能有直观的感觉了。但一定要隔断时间就重新记忆一下,会有更深的感悟。主病诗分两部分,一是此脉大体主病,二是三部主病。以浮脉为例:第一部分“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居,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第 二部分“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不流通。”我起先也很疑惑为什么有两段内容,是否第一部分说病因,第二部分说症状?后来通过和家父的讨论,以及对古本《难经》(都退色了,我真佩服我父亲的爷爷保存书籍的能力)的考究,我们一致认为:第二部分说的是每个分布的症状和部分病因,而第一部分是总纲,是三部都出现同种脉象时的分析,同时更是作为可能出现的病因病机蕴含在第二部分的每部主病中。例如,“寸部浮,症状可能是头痛目眩,病因可能是内风”,这是对第二部分第一句理解,但这里说的症状和病因是可能出现的,而第一部分的内容:“浮迟为伤风,浮数是热邪,浮紧是寒邪束表”给我们提供了更广泛的思路,从第二部分提到的寸部脉浮可能出现的症状的基础上,让我们在更广范围的病因中思考疾病本质。所以我认为:第一部分是某一脉象的总纲,任何分步脉象背后都是总纲带领的病因病机。有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病因不同,这时第一部分说的往往是导致第二部分内容出现的更深层原因,即第一症状病因。他与第二部分的第二症状病因联合起来,成为整体,是我们发现疾病变化的根本所在。但因为脉象变化繁多,如何从众多病因病机中发现要旨,必须长时间的实践才行啊
第三篇:脉诊学习心得
脉诊学习心得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其中我以为以切脉最为主要,也最能反映一个中医大夫的水平。确有医者以三指决死生,按脉而知病恙。且不说中医其他何等神奇,只此一招就可知病在何脏何腑,实在是中医文化之重中之重。,然而我又确见不少家父同门,从医多年仍不能领会脉诊之精要,只为“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之流,实在让我心痛。又觉《中医诊断学》里脉诊部分实在不怎么样,遂在家父指导下潜心研读《濒湖脉学》,实践理论结合。通过一段时间总算初涉脉诊门路,浮、沉、迟、数、滑、弦、濡、弱也大概分清,对《濒湖》也略有心得,特别写来希望大家探讨。
首先,学习脉诊一定要对其有信心。中国医学发展几千年,脉诊的手法理论都很完备,其能存在如此长的时间,客观上说明他一定是有效的,一定能指导我们诊断治疗疾病。否则,脉诊早就被时间冲刷干净了,更不会有历代医家的继续发掘。虽然现在西医大行其道,以至于中医院校本身都有很多人怀疑和非议脉诊的科学性,但我想告诉大家:夫难事,必为我能而他人不能者。没有潜心学习研究的人,永远领会不到脉诊的精华,永远达不到“从脉辩证”的最高境界。而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自古有之,其言其行大可当笑话看来。所以,如果各位想在中医学真的有所造诣,脉诊绝对是不能省略的科目。
其次,说说我认为该学什么内容。现在的中医诊断学脉诊部分前后的总论不错,提供很多指导性的东西,像“举按寻”的手法介绍,三步九侯的所指,甚至是“独处藏奸”的道理都很重要。可是具体叙述29种(《濒湖》里是27种)|卖相时,写得实在不怎么样,反倒不如《濒湖脉学》有意义。很多东西都是把《濒湖》缩抄,翻译成白话文,再加几句说明,可到底其脉整体和部分显现的意义如何却没有提。比如滑脉,临床上所见极多。书中说到主病:多见于痰湿食积和湿热。可寸滑和迟滑有什么不同?关滑寸滑又有什么不同?三部俱滑呢?很多重要的问题没有说明。临床很多病人很可能是一手关部浮滑,寸部浮滑带有弦意,尺部沉滑,如此又该怎么辩证呢?总之,我实在认为学脉学一定要背《濒湖脉学》,没有坚实的根基,一辈子都不能从脉辩证。
第三,说说我对《濒湖脉学》的初感。体状诗和相类诗是描述和区分脉象的,熟记他们可以加深对脉象的理解和分辨能力。“滑脉,往来前却,流利辗转,替替然如珠之应手,辘辘如欲脱”,类似的话只有熟记后,才能在见到滑脉时恍然大悟:滑脉原来如此。等临床一段时间,大部分脉象自己就有所明了,这时脉象到手便能有直观的感觉了。但一定要隔断时间就重新记忆一下,会有更深的感悟。主病诗分两部分,一是此脉大体主病,二是三部主病。以浮脉为例:第一部分“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居,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第 二部分“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不流通。”我起先也很疑惑为什么有两段内容,是否第一部分说病因,第二部分说症状?后来通过和家父的讨论,以及对古本《难经》(都退色了,我真佩服我父亲的爷爷保存书籍的能力)的考究,我们一致认为:第二部分说的是每个分布的症状和部分病因,而第一部分是总纲,是三部都出现同种脉象时的分析,同时更是作为可能出现的病因病机蕴含在第二部分的每部主病中。例如,“寸部浮,症状可能是头痛目眩,病因可能是内风”,这是对第二部分第一句理解,但这里说的症状和病因是可能出现的,而第一部分的内容:“浮迟为伤风,浮数是热邪,浮紧是寒邪束表”给我们提供了更广泛的思路,从第二部分提到的寸部脉浮可能出现的症状的基础上,让我们在更广范围的病因中思考疾病本质。所以我认为:第一部分是某一脉象的总纲,任何分步脉象背后都是总纲带领的病因病机。有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病因不同,这时第一部分说的往往是导致第二部分内容出现的更深层原因,即第一症状病因。他与第二部
分的第二症状病因联合起来,成为整体,是我们发现疾病变化的根本所在。但因为脉象变化繁多,如何从众多病因病机中发现要旨,必须长时间的实践才行啊
第四篇:脉诊总结
伏脉:邪厥痛(谐音:谢绝痛)牢脉:牢寒疝癥积(老和尚真急)
涩脉:痰食滞瘀,精血少(谈十只鱼,精血少:和十只鱼谈恋爱,必然精血虚少)结脉:结气血(虚衰),阴盛气结寒痰(瘀)血(这样记比较押韵)代脉:动脉病症加脏衰
促脉:痰脏痈,阳瘀食(贪赃用,养鱼食)弦脉:痰弦疼(弹弦疼:弹弦的手指很疼)紧脉:紧积(食积)寒痛(紧急喊痛)
主痛证的脉:紧伏代动弦(警服带动弦:取警服时带动了琴弦)主湿证的脉:细缓濡滑(喜欢如花)主宿食的脉:滑涩紧促(花色紧簇)
主寒证的脉:结迟牢紧(劫持牢警:劫持了牢狱里的警察)主痰证的脉:结涩弦滑促(劫色嫌话粗)既主虚又主湿的脉:缓濡细
第五篇:脉诊心得一二三
脉诊心得一二
一、脉诊总纲是阴阳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问曰:脉有阴阳者,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伤寒论·辨脉法第一》)这可是张仲景《伤寒论》正文开宗明义第一句话!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也是脉诊的总纲。《内经》作者和张仲景都己明确地作了结论。所谓“脉诊虚实为纲”,舍其本而竞逐其末,虽景岳亦是千虑之失。
总纲之下,方是浮沉迟数虚实,可以称为提纲。概念清楚,法度缜密。以上几乎是常识性的内容,没有什么争议。是谓知其要者,一言而终。
若言人之虚实,则“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若言病之虚实,则“邪气盛则实,正气夺则虚”。阴虚则热,阳虚则寒。遇疑似不定时,合色脉以万全。察色诊脉以定病位之表里脏腑,病情之寒热虚实,或从证、或从脉,岂是偏取沉按一法耳? 虚劳病可说是“虚”,《金匮要略》对本病尤详于脉,“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脉象大,或者极虚,都可能是劳病的脉象;“……脉浮者,里虚也”、“男子脉虚沉弦……此为劳之使然。”脉浮或者脉虚沉弦,也都是劳病的脉象;它如:脉浮大和浮弱而涩、极虚芤迟和诸芤动微紧、虚弱细微、脉大等等。都是要我们临证必须脉证合参。
脉有真假,凡阳证见阳脉者多实,阴证见阴脉者多虚,这些皆为脉证相符,所谓真也;假指脉证不符,实证见虚脉,虚证见实脉。例如今之临床教学,同学们感受最深莫如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脉象,本病辨证属虚,属于《金匮要略》的“虚劳、亡血失精”一类,当无异议。其脉数而弦大,随其病情加重而剧,倘通过治疗,症情好转,脉亦逐渐减弱,若脉微细和平,血色素常可达90g/L以上。这正是:脉有真假,识得假时假即真。
再举一个病例:一新加坡来南大读博士的35岁比丘尼于2003年11月求诊,彼邦地近赤道,在南京冬日特别怕冷,手足冻疮,破溃不堪。右脉弦细左脉微,手足清冷,足部脱袜后,足前部及后跟,已有受冻的痕迹。当时,随诊学习的同学,都以为是当归四逆汤证。结果我给出的却是四逆散方加味。众皆不知何故。余谓“诸君,厥者极也,阴阳气不相顺接,极造其偏,手足逆冷。有热厥有寒厥。何以得知?是舌质红绛起红点,少津而口干。左脉微,假象也,当舍脉从舌。”诸君问:这是“假脉”?回答这个问题是非常困难的,仿《金刚经》法解决疑难:“是假脉,非假脉,是名假脉。”
盖肝主疏泄,敷布阳气,倘肝气阻遏,阳气不能布于四末,而肢冷,而冻伤。此脉右弦细左微,正是肝气阻遏,阳气郁于中之脉象。12月复诊,虽气温一降再降,而手足温,两手寸关皆现浮滑带数之脉,阳气畅达无碍矣。
二、脉诊易学而难精
脉诊是中医的一部分,中医是中国文化一部分,中国文化,无论中医、中国画、中国书法、京剧、围棋、气功、太极拳,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易学而难精。
脉诊,浮沉迟数是很容易的,尤其是迟数,老师学生都会有相同的感觉。难在三部九候和微、涩、散、革、结、代、芤、牢、伏等。
由于人的各项生理效应产生变化都极其灵敏,脉诊所得有时无法重复,师生授受时,难以手把手地教。正是“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过去的不可得,现在的留不住,转瞬即逝的感觉,常常在师生间无奈地发生。不过我们在临床带教前,师生都作了充分沟通,尤其是在对老年患者诊脉时,久按或换人再按,多发生变化,老师按寸微,学生按寸关都弦;老师按弦而带涩,学生没有涩的体会,老师再去重按,真的没有涩的感觉了。如此等等。
因为脉象难以重复,所以近代以来的多种脉象仪都以无声无息而告终。科研得奖而不能推广应用的另一原因,是脉诊分左右手、寸关尺、三部九候。我曾欲与脉象仪研究课题负责人李枝教授合作,验证胸痹“阳微阴弦”与冠心病临床脉图的关系,李枝教授无奈地摊开双手,“我们的脉象仪只有一个点,力难胜任。”再者,该脉象仪课题进行时,请了几位老中医专家,为健康学生或患者搭脉,同一人之脉象,一个专家一个说法,有时相差甚远。
这种困难自古以来就是如此,所以古人对于脉诊的论述特别详尽,使用譬喻、使用描述,语言也特别生动,目的要你心领神会。《内经》强调悟而后通神明:“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三部九候为之原,九针之论不必存也。”笔者以为,这种慧悟、目明心开、神乎神,是渐进渐悟的过程,必须以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为基础,纸上得来,终归是浅。再者,平心静气,专心一意的定力是获得慧悟的一个重要条件。
三、脉诊必须三部合参、脉证合参
临床工作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每看一个病人,都有一个独立思考再创造过程,其功力大异其趣。
举寸部脉微为例:一妪寸部脉微,诊为中气下陷,以其关尺微细,其病为胃下垂。另—50余岁男性患者寸口脉微,诊为胸痹,以其关尺脉弦,此类患者病常被怀疑为冠心病,查心电图,有的有部分导联T波、S-T段异常,有的正常。
有病人左寸微,但右寸浮滑甚至浮上鱼际,左关尺弦,诊为心气虚兼有肝阳上亢,肝风或风痰挟相火上旋。其病为冠心病并患有高血压病(有学生问:肝阳何以弦到右寸?师答:木火过旺,金石俱焚。或许可以圆其说也)。
有一右肺癌手术、化疗后患者,右寸芤,余部细数。此患者经补土生金中药为主调治2年,两寸恢复对称。
有病人脉诊得寸尺俱微,关脉细弱多为阴阳俱虚。若关脉弦、沉弦、沉细弦,多为阴损及阳,见于晚期高血压,伴心肾功能损害,或者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病变、心肾功能、关节、神经、视力等损害。
由此可见,即使是寸口脉微,也不全然是阳虚气虚,也有很多阴虚,甚至火旺的。所以脉诊必须三部合参,脉舌合参,脉证合参,与现代理化检查合参,方可“万举万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