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圳“名思”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学“名思”,思教法
——深圳“名思”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12月5日至12月7日,我十分荣幸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小学语文教师到深圳听课学习活动。听了三天的课,我真的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让我充分领略了课堂教学的无穷艺术魅力。现在就这次学习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一,课堂注重朗读,而且采用了多种形式地读。老师把朗读当作理解文章的必要途径,借助朗读反复欣赏感悟文章的语言美。在朗读中体会语言的魅力,学生从中也深刻理解了文章的内涵。如管建刚老师在教《春联》这一课时,他利用多种方法朗读对联来理解春联的特点。又如薛法根老师在教《鹬蚌相争》这寓言时,他利用分角色朗读来理解这个故事的内容。听了这两节课,我深深地体会到读通书是训练阅读的重要方法。
第二,课堂严谨、科学。我喜欢王崧舟老师在《孔子游春》这一课时,做到“环环相套,丝丝入扣,滴水不漏。”教学设计是那么合理,流畅。特别的是练习写句子,出示一半句式,让学生练习写另一半,如“看到习习的春风,想到
”。他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同时也容易背诵课文。这样的课堂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趣。我还喜欢王老师的教学语言,王老师的语言亲切,自然,简洁而准确,他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带着学生在课文的创设的情境中遨游,带领学生感受课文。这样的课堂是一种享受。
第三,生字教学新颖。如赵志祥老师在教《赵州桥》这课的生字时,他先让学生读生字,然后根据词语的意思让学生听写词语或者看老师的动作来听写词语。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学得有兴趣,也容易识记生字。我听了这节课,我感受到教学方法要不断创新才能引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第四,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如崔峦教授所讲的在阅读教学中,应文本而异,应从文本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崔教授所讲到的要阅读训练注意的十一点。其中“课文重点词换一换”,“好的句式练一练”,“文章结构理一理”,“顺着文本拓展写一写”,“展开想像写一写”这几点要求,我觉得非常好,可以多种形式进行阅读训练。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经常运用这样的教法。
第五,老师自身要多读书。因为张鹰校长说过,多读书才能在课堂上及时捕捉信息,敏锐作出反应,渗透教学思想。所以以后,作为老师,我也要多读书,多读书才能使人知识渊博。
这次深圳求知识之旅,使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在此,我要感谢学校和何老师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多对比,多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第二篇:参加名思教研心得体会
《全国小学数学“深度学习与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未
来课堂》——心得体会
2015年11月21我有幸参加了在中山市举办的“全国小学数学深度学习与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未来课堂教学研讨峰会”。本次研讨会采用了观摩课,深度说课,课间点评、主题报告等丰富多彩的研讨形式聚焦前沿,演绎深度
在观摩会中,大师们的报告使我们受益匪浅,他们的思想和观点引领我们朝着更高、更深远的方向思考数学教学问题;名师们精心的设计,灵活的课堂,精彩的互动,智慧的语言,无不让我由衷地赞叹和敬佩。名师们在数学课堂中表现出的知识视野,文化底蕴,创新思维,人格魅力也让我叹为观止。经过这次的活动,我收获良多。
名师们的教学艺术让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课堂上,名师们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强,十分注重学生的回答,能捕捉学生的回答作为课堂精彩的资源。很有目的的引领学生走进学习,每一步的教学目的性很强,没有多余的工作。交给学生学习交流时,沉得住气,给足时间。听着听着,深度学习和数学的核心素养我渐渐明白了。后来听了著名数学教育家吴正宪老师和徐长青老师的短短解说报告,我更加肯定我的思考了:深度学习其实就是把时间交给学生,把课堂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学习成果大胆交给学生研究出来;数学核心素养就是让学生通过数学的探究,喜欢学习数学。
听了6节课,几乎都有请学生上台展示的场景,这与我们的“贵生课堂”想到一块了。但是,他们请学生展示都只是一名学生,而且甚至一位学生在台上呆上十多分钟,其他学生都成了看戏的。而我们的“贵生课堂”面对的是全体,以小组为单位,展示的时候由小组派代表汇报,究竟派谁由组内成员推荐,很民主。可以是一位上台,也可以是多位,甚至是全组人员上台,都是根据内容和实际的需要定夺。这样的课堂才是民主平等的。想想才觉得我们的核心理念太好了:安心、自由、开放;平等、尊重、包容。这样的课堂哪个孩子不喜欢?我们未来的课堂不单单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的各种能力,锻炼孩子们的胆识,提升孩子们的思想。只有“贵生课堂”理念下的课堂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所以,为了孩子们的大好前程,我们坚定信念走下去,会走得越来越好。
一天的的观摩历程,无论是精彩的观摩课,还是深入浅出的专家报告,使我好好品味了一次精神的盛宴,俗话说:“学,然后知不足。”我将以这次活动为起点,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不断找差距,从而不断提高我的课堂教学水平。
第三篇:2017年12月深圳名思教研学习体会
2017年12月深圳名思教研学习体会
李婷
这次活动,让我开阔了视野,近距离一睹了名师的风采,活动结束之后,我感觉收获很大。活动特邀小语泰斗崔峦先生,当代散文八大家林清玄大师,著名朦胧派女诗人舒婷女士,中国小语名师王崧舟、赵志祥、窦桂梅、张立军,还有中山市教研室的梁雪菊老师和爱尔兰绘本大师克里斯·霍顿等海内外名师、专家参与了高峰论坛。三十多位名师、专家或以课堂教学展示、或以主题报告的形式,为现场3000多位听课教师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传递了崭新的教学理念。回顾三天的学习所得,我感受到了新的语文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创新,收获很大。
它直面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深化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课程设置直击课程整合、积极语用、绘本教学、国学传统经典、群文阅读等多种实践观点与创新行动,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培养、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本次活动全面覆盖高、中、低各年级以及各种课型,延续名思教研的品牌追求:摒弃大而空,追求小而精,成果接地气,突出实用性,让听课老师拿来就能用。其中,许嫣娜老师的《朱德的扁担》、窦桂梅老师的绘本课《没头脑和不高兴》和张立军老师的三首送别诗群文教学让我印象最深。
先说被学生誉为“糖果老师”的许嫣娜老师的课。她语调亲切柔和,善用童语以及时刻用言语提醒孩子们良好习惯的养成给了我们低年级老师一个很好的示范。这节课她讲的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朱德的扁担》,开头用一首富有节奏的小诗复习导入并且十分注重孩子们朗读节奏的指导,在读文感悟朱德精神时,善于通过对文中关键字词句的提问及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朱德精神内涵的理解,从孩子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许老师恰到好处、润物无声的教学艺术。这堂低年级示范课给了我很多的教学启发。
再说窦桂梅老师的绘本课——《没头脑和不高兴》也为绘本教学提供了蓝本。这次是第二次听窦桂梅老师的课。王林老师点评说:这次发现窦老师的教学风格大变。因为她原来给人印象深刻的课诸如《秋天的怀念》《背影》等等都是较为深沉含蓄的,如今的低年级绘本教学让他看到了越来越年轻的窦老师。是的,从我两次观摩窦桂梅老师的课,她蹲下来的教学姿态让我印象最为深刻。虽然身为校长,但我看到的是始终注重和孩子平等对话、耐心倾听孩子语言、注重保护孩子自尊心的好老师形象。在这节课中,她将绘本学习的其中三种方式“听读、默读、演读”作了引导。在课的结尾部分,她设置了悬念,进行了其他章节的一些剧透,激发孩子们课后继续往下读,读整本书的欲望。另外,她还给出了不少读书建议:阅读计划、阅读地图、班级电台分享等等。无疑,从这节课里,她想告诉孩子们和在场的老师们,语文课要注重课内外的连接,语文课只是一个引子,真正需要用功的是课后的积累。王林老师说,从低年级起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读整本书的意识及习惯是相当必要的。窦桂梅老师的课让我再次感慨:大师课之所以叫大师课,首先是大师站在的高度不一样啊。
最后说北京小语研究会秘书长张立军老师的古诗群文教学。群文阅读这个词,最早是从蒋军晶老师的书看到的。这次能观摩到这样创新的课堂,非常荣幸。张老师这次选取了《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和《芙蓉路送辛渐》三首送别诗。他从生活中三次和友人送别的场景为切入点,分别让学生联想三首古诗中具有相同意境的诗句,设计巧妙。群文教学不必面面俱到,对教师的提炼能力及对文本的巧妙处理能力要求较高。除此之外,张老师还特别注重对学生从古诗转化到生活中的话别,活学活用及诗句积累的能力。张老师的语言之高明让我大为惊叹。他语言幽默、善于和学生调频。犹记得,他通过两次提问“在默读古诗的一分钟内你(又)做了什么?”综合几个学生的回答告诉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由此可见对学习方法的指导是相当必要的: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的回答:看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遍、从这首诗联想到同朝代的李白、想到了诗的场景„„)
三天的名思教研学习一晃而过,但它留给我的思考和启发却是长久而深刻的。正如《中庸》所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此后,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会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增加自己的专业素养,让自己也在教学和教研中浸润成长,独树一帜。
第四篇:名思教研学习之心得体会
名思教研学习之心得体会
周灿
为了帮助教师准确把握高考改革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趋势,进一步推进我国小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交流小学英语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名思教研于2014年10月23-25日在广东省河源市举行了“高考英语改革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深化改革的趋势与对策观摩研讨会”,我校冯胜花、周灿、徐茜、曾甜、王梦等五位英语教师有幸参加了此次教育教学研讨会。
在研讨会上,与会名师通过15节示范课、多個学术报告、6次深度评析,向我们深刻阐述了高考改革背景下小学英语教育发展方向和教学技巧。各位教育教学专家讲授的内容不单单在理论上有依据、在实践中有实例,而且又能从实践中回到理论,找到焦点,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提高我们的认识,升华我们的理论水平。其中,我校参与此次研讨会的五位老师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阅读教学和绘本教学内容。
阅读教学和绘本教学体现了反转教育与传统教育对碰中的优势。在示范课上,与会名师打破传统的“满堂灌”和单纯的单词、语法教学模式,采用学生最感兴趣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故事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他们的英语思维。他们通过让学生不断地猜测故事的发生情节,留下很多悬念,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脑、动手、动口、大大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优美的图片和老师自然的引导中理解故事,享受图画,享受故事,享受英语阅读学习带来的乐趣。
通过培训,我们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看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也从中体会了一些平时被我们所忽略的问题。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一定不再满足于现有经验,并将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总结,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努力前行。
第五篇:名思教研学习心得
“名思教研”肇庆学习心得体会
“成就与挑战”两岸三地数学教育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成果研讨峰会,2014年12月11—13日在肇庆学院体育馆举行,为期三天的学习,听了19位来自两岸三地的专家名师的课例与主题报告,真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让我充分领略到各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都具有无穷的魅力。
台湾的吴如皓老师的《数学魔术》课中,我感受到台湾地区数学教学注重从数学学习中感受到什么,他们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预测策略,提问,从而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静心思考的习惯。大陆大部分老师教学过程注重肢体语言,激励的语言去鼓舞学生,多用分类比较,把无形的数学转化为有型的教学,让学生动起来,当着孩子的面去捅破数学的外衣。而无论哪个地方的名师,在教学过程,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点:引导学生提问。李一鸣老师说 “有问题的学生是没问题的,没问题的学生是有问题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难度,要鼓励学生自己大胆地提出问题。“装傻是一种基本的教学艺术”。课堂组织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只用“师问生答”的传统交流形式,要学会“装傻”,要更多地使用“生生互动”的交流形式,让学生自己教会自己。“师问生答”只是应答,“大问题”是对话,小组里头商量商量,交流交流。我印象最深刻是这吴如皓老师和顾志能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给学生的一个做法:把自己看到的用一简短的话写下来,然后思考,可以预测,可以质疑,可以交流„„我相信他们教出来的孩子肯定很会总结,思考。另外无论哪一位老师的教学还是报告中,都充分注重培养学生当小老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老师仅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自由创谈,谈自己的体会。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分享质疑。学生积极性很高。以上是其中的几点大感受,现在来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1、外出学习比在学校闭门造车收益要快要直接。人无完人,教无定法,每个学校老师的教学都有优缺点,我们可在学习听课当中汲取自己需要的东西。从这次学习当中,我明白到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不应求全,而应求联,数学基本技能的教学不应求全,而应求变。
2、课堂教学真实。在我们的观摩课教学中我总是觉得雕琢,事先准备的痕迹太过浓重,当然我所说的并不是不备课一点准备都没有,而是不应该把每一句话每一个答案都要事先给学生灌输,害怕在作课中出现纰漏,我就看过一位新老师上学校公开课时曾经那样,她在上课前不停的灌输给学生,然后在作课时,她的每一句话,学生的每一个答案都是准备好预设好的,而不是适时生成的,虽然按部就班成功的完成了一节看似完整的课堂教学,其实却缺少了真实性,多了几分虚假。听了那么多老师的课后,我觉得在教学中他们做到了真实的教学,首先教师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暴露思维的真实,例如徐长青老师的《数与形》,顾志能老师的《分数乘除法的联系》,吴如皓老师的《数学魔术》,沈洋老师的《小数的意义与性质》的集体辨析,黄爱华老师的《较复杂的平均数问题》等等课例中,在他们的教学中没有一种固定的答案,而是拓展了思维的空间,这样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即时生成的答案各式各样,让人找不到雕琢的痕迹,很真实。其次,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凸显个性的真实。
3、创设的教学情境贴近生活。教学情境的设置来自于生活,引入非常自然。虽说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要设置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情境,而是尽量贴近于生活,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便于思考操作,同时也能在生活中加以应用。
4、亮点让课堂教学生辉。
能让听者有畅所欲言的欲望的课就是一节好课,能够让听者回去就可借鉴操作的也是一节好课,我觉得一节好课并非是很完美的,哪怕只有一个亮点,能够引起大家共鸣,我觉得都是好课,其实那些名师的课并不是像我想象中的那么好,而且在我们学校应用起来未必就很实用,但是在他们教学的过程中,练习的设计中,大都采用了层层递进、小组合作,并让学生进行质疑,我感到了教学的效果非常好,这就是一个亮点,使这节课生辉。
5、专家理论讲座,指明方向,引领未来。
这次邀请了很多位来自两岸三地的数位名师、专家及教授作专题报告并附有他们的论文及想法。如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梁贯成教授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教学》,他用图表的方式清楚显示美国,新加坡,台湾、香港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瑞士等等几十个国家的教育情况,通过比较华人地区的数学教学成绩比较理想,但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郑毓信老师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维的教学》防止规律泛滥化,要把知识看成一个包。陈洪杰副主编的《复习课给孩子什么机会?》,朱国荣老师的《挑战性学习任务的设计及其教学》,黄爱华老师的《大学问教学》等,无不体现这数学教学现状及为我们指引了数学教学的大方向。张齐华老师说得很好:回归数学的本源,可以让数学学习更接近真实,更具有打动人心的数学力量;回归儿童的立场,可以让数学学习更富有生命气息,让课堂能够更大向度地向儿童开放,向生命开放。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多对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并真正地达到教育的理想境界——“寓教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