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原-读《心灵自由之路》有感
读《心灵自由之路》有感
最近一直在读克里希的《心灵自由之路》,读了很久,才有了那么一点点的感觉,才有了一点点的领悟。
克里希在第一章《自由》中说:“我们即将开始我们的探索。但是,开始探索之前,我们必须先要自由。要一开始就自由,而非最后才自由。因为,我们必须先自由,才能够探索、研究、检视。要看得深,不但先要自由,而且还要有规律。自由和规律是在一起的。”“‘规律’最根本的意义是‘学习’。学习和自由是在一起的。”我很认同克里希的说法,的确,我们需要自由,就像鱼儿需要谁才能生存一样,没有了自由,我想人类应该就会慢慢的失去所拥有的一切。只有拥有了自由,我们才能按照自己的思想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才能不断的进步。自由和规律是一体的,而规律和学习又是一体的,很自然的可以推断自由和学习也是一体的。只有拥有了自由,我们才能好好的去学习,只有好好的学习了,我们才能把自由的理念不断的推广,不断的加深。我们所要拥有的自由不仅仅是外在的自由,更重要的是内心的自由。我们的内心总是被一些我们所厌恶的东西所占据着,比如说恐惧、嫉妒、痛苦、偏见等,这些都是阻碍我们内心自由翱翔的一堵墙。我们要克服这些阻碍我们思想的“魔鬼”。其实恐惧并不存在,只是因为我们的心理产生了作用而有了恐惧的感觉,当我们站在悬崖边或者高楼上,我们就会产生恐惧,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战胜了自己,就可以战胜我们认为不可战胜的事物。
在第五章《我们生活为什么不平静》中克里希说道:“我们找不到一种不但没有冲突、悲惨事物、混乱,而且还充满爱和体贴的生活方式。”
千百年来,人来一直在寻求和平安定的生活,每个时代都在朝着和平前进,可是为什么知道现在我们的生活还是不平静呢?我觉得我们的生活不平静是不可改变的,因为人是有思想的。就好比我们可以有快乐与恐惧一样,这都是思想的产物,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快乐与恐惧。假如我们没有喜怒哀乐之分,那我们就是一个木偶,一个没有思想的躯壳,这种存在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我们的生活总是会不平静的。人与人之间总是会产生冲突,我们的世界总是会发生悲惨的事情,但是不要忘了,爱与体贴也同样的存在与我们身边。
以前我认为生死有别,活着的人于死去的人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因为活着的人还有思想,而死去的人她的思想已经停止,比如用医学上的说法来说,死去的人是没有生命迹象了的,而克里希在书中说 :“死是活的一部分。死是一切由自己的需求投射的理想,死是过去的一切,死是经验。”这样看克里希说的也是正确的,我们都是正确的,只是各自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克里希的“死”是相对于过去的时间而言的。人的生命有时间构成,时间过去了,人也就死去了,我们不断的在死去,一点点,一点点,我们可以毫不在乎的放弃这一点点的时间,因为它太渺小,相对于整个生命来说,可是最后我们终将后悔当初是如此的“大度”。我们完整的生命这是有这一点点不令人注意的时间构成的,我们需要完整的生命,所以即使再短暂的时间我们也不能放弃,因为我们不能放弃我们的生命。有人说:“如果你很快乐,就不必读克里希的书,因为读了也读不出所以然。但如果你有深刻的困惑和切肤的痛苦,那就来仔细读读他的书吧。因为这里有救赎。”虽然我不知道别人为什么有这样的感慨,但是我觉得不管你快不快乐,都可以读一读克里希的书,认认真真的读一读,会有很大的收获。
数学系信计一班
吴杜
学号:201014100109
第二篇:马原论文读实践论有感
读《实践论》有感
《实践论》总体上是对实践的彻底、全面、而深刻的剖析。用浅显易懂的话语,解释和
概括有些很晦涩难懂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定义,这是实践的总结,是认识的深化。
在中国共产党内,曾经有一部分同志长期坚持教条主义,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生吞活
剥马克思主义的只言片语;另有一部分经验主义的同志据守于片面,看不见革命的全局。这
两类错误思想曾经在一九三一到一九三四年间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了纠正错误
思想,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三七年七月通过《实践论》一文,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立场出发,具体地论述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
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这种正确思想的确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实践论指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只是将认识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而实际上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
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所以,人就有了各种
各样的社会实践形式,从而也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认识。实践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改造
客体的物质活动。因而,认识的形成自然就有了目的性和主观性。在阶级斗争的年代,阶级
斗争的实践活动造成了认识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因此,要正确地把握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才能正确了解
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一言以概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其次,毛泽东在《实践论》一文中将实践过程中认识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称
为感性阶段,即对事物感觉和印象产生的阶段,感性认识是事物之间片面的、现象的、外部
联系的东西;第二阶段为理性认识阶段,这个阶段在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中产生了概念,所以
它是事物全体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东西。两种认识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理性认
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
识。“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
地感觉它。”,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有感性
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所以认识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到
深的过程,无论认识什么事物,都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够被认识。
关于认识,《实践论》中还着重指明了两个要点:
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
识通过整合和改造,将感性认识的表面事物和外部现象深化到概念和本质的阶段,所以,认识开始于经验。
二、认识有待深化,这也是认识论的辩证法。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只注重于感性认识便是犯了“经验论”的错误。所以在我们接受外界事物的同时,不要只是盲目的学习,我们要经过自己的大脑思考判断外界事物的正误,对外来事物选择性吸收,在经验和理性的基础上去认识。
然而认识的过程并非只有认知这两个阶段。《实践论》把认识进行了更深两层的探讨,第一层是马克思的哲学认为认识不在于去懂得事物的规律性,还要用规律去解释世界以及更能动的去改变世界。认识从实践开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但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接着,第二层探讨说明认识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去完善,纠正,直到认识被所有实践都证实的时候,它就成了真理。然而,无论什么时候,事物内部的矛盾和斗争也是向前推动和发展的,所以毛泽东提出真正的革命领导者需要善于随事物发展改变自己的主观认识,适应新情况的变化。如果过于守旧,不会适应事物发展,就会成为顽固的右倾机会主义;反之,过于幻想超前,就会成为“左”翼空谈主义。不管左倾还是右倾,都是把主观和客观相分离,认识和实践相分离。总之又回到了本文的主题,就是要把知和行相统一,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发展真理。
我们要始终坚持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脱离实践的认识则会导致严重的损失。1958年“ 大跃进”以至后来的“文化大革命,都是违背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没有清楚的意识到社会的发展状况和主要矛盾,所以导致在国家建设中出现了严重的障碍,阻碍了乃至倒退了整个国民经济。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党中央又一次拨乱反正,纠正了党内众多错误思想,重新恢复和确立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为内容的党的思想路线。
虽然新中国的成长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如今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随着社会发展,我们的认识也不断推移和发展;共产党以“实事求是“为精髓,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在实践中探索。一代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沿着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带领中国人民在实践中发现和发展真理,把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具体的统一起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
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我们的任务是改造客观世界和自己的主观世界,让认识和实践相统一,不断向前推动着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发展!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实践论》,人民出版社,1991年2月
第三篇:读《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有感1000字
读《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有感1000字
龙猫先生
1关于作者
李笑来,是连续跨界创业者,做过销售、英语老师、留学机构合伙人。
目前是区块链专家,专注于区块链的投资。著有《把时间当作朋友》、《托福核心词汇21天突破》等书。
2关于专栏
本次与此前的书有所区别,这是一个专栏,并且是用一年的时间打磨出来的作品,订阅者同样跟随作者的脚步,进行了一年的学习、成长与进步。
关于专栏,与其说是实现财富自由,不如说是关于财富观念的升级,即“财商”.因为作者认为财富这个东西,最为核心的是对其观念的升级,若是没有升级观念,那么人无法做出准确的思考,也无法做出正确的行动。
作者列举了52个看似与财富毫无相关、实则息息相关的观念,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观念与社会上流行的观念往往是相反的,也会让人感觉到不适,因为它是反认知。
3书中的两点摘要
通读专栏,我发现作者主要围绕以下两点来开展:
第一,什么是财富自由?
第二,如何实现财富自由?
第三,为此,你需要做些什么?
1)什么是财富自由?
我们一看“财富自由”一词,自然会联想到有一天再也不用为钱发愁,有钱想干就干嘛。
这很正常,但实则对此的片面理解。
作者给出的定义是:有一天你再也不用为金钱出售自己的时间。
怎么来看?
我们去工作赚钱,就需要付出我们的时间,一天8个小时,那么企业就是购买我们的时间。
如果有一天,我们不需要为金钱出售自己的时间,那就意味着你有能力、有实力地安排自己的时间。
换言之,你已经有了足够钱,用来购买属于自己的时间,并且用钱来购买他人的时间。
2)如何实现财富自由?
作者给出的颠覆认知的52个观念,比如选择、成长率、鼓励、抱怨、学习能力、写作能力……
同时作者认为如果读者不主动升级自己的观念,不去思考与行动,那么永远只停留在知道52个观念而已。
其实,实现财富自由之路的最重要途径是思考与行动。
对作者提供的观点,作为读者的我们应该要学习、辨别、实践、反思,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观点进行批判、修订、增补、升级等。
更为重要的是要实践作者的观点,先不管正确与否,尝试去做着,在行动中的思考永远是最有效的。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与作者的观点进行比较,最后不断修正自己的行动。
由于这本书所涉及的都是观念层面上,因此所提供的方法也是这个层面上。
3)你需要做什么?
作者认为有以下三个点:
第一,你需要只字不差地阅读这个专栏。
第二,你需要不断地进行思考与行动。
怎么来看呢?
来看第一点,作者认为这个专栏不是随随便便阅读是可以的,()而是要一个字不差地阅读,因为这是作者二十多年才捣鼓出来的东西。
从时间价值上来看,十分重要。更为关键的是,这些知识都是与现实流行的知识相反,甚至让人感到不适,若是没有仔细阅读,便容易断章取义。
第二点的话,作者认为所有的改变都来自思考与行动,只有你深入思考了,你才能去行动。
如果你连思考都不清楚,怎么可能去行动呢。而如果你只是思考,但不行动,也是毫无改变。
4小结
这个专栏我文字版阅读了两遍,音频版听了两遍,每次重复都有所收获。
一个很重要的体验:每当我重复时,总会发现之前遗漏或者没有重视的地方,然后这次阅读就发现了,就立马查漏补缺。
读这个专栏,需要耐心,这是最大的阅读感悟!
第四篇:读《走复兴之路 原中国之梦》有感
读《走复兴之路 原中国之梦》有感
六年级方紫薇
记得在上四年级的时候,一天看故事书时,遇到一个陌生成语—“黄粱美梦”。我翻开成语词典,看到讲的是这样的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个叫卢生的人,在邯郸一家旅店住宿。卢生睡着以后便做了一场享尽荣华富贵的好梦。醒来的时候发现小米饭还没有煮熟,因而产生感悟。现在常用来比喻虚幻的梦想。这个成语故事我记忆非常深刻。
后来语文老师给我们发了《走复兴道路 圆中国梦》这本书,我就如饥似渴的读了起来,想看一下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中国,到底有个什么样的梦想。
看了《走复兴道路 圆中国梦》之后,我心里五味俱全,有说不出来的滋味。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自不易,是无数中华儿女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在一百多年前的清朝末年,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炸开了我们的国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又发动了侵华战争。我国军民伤亡人数多达3500多万,财产损失更是不计其数,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无数革命英烈同侵略者进行了殊死搏斗,开始了“中国梦”悲壮的第一乐章。
随着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梦”奏响了辉煌的第二乐章。
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六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实现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新篇章。中国人饱受屈辱,任人摆布的历史
一去不复返。开启了强国的新梦想。
纵观中国的发展历程,近百年的沧桑岁月都有强国之梦支撑着,激励着无数志士一刻不停为之奋斗。虎门销烟,武昌起义,卢沟桥抗日,新中国成立,东方红卫星上天,两弹试射成功,港澳回归,神舟升天,嫦娥落月等无数的事件,都深深的烙印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实现了一个个复兴之梦。
而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新的“中国梦”,是泱泱大国的复兴之梦,是炎黄之孙的强国梦,是每个家庭希冀和为之奋斗的远大的或者平凡的梦。而绝不是我记忆里的“黄粱美梦”。这一个个“中国梦”,发至十三亿人民之肺腑。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只要我们大家的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昂首阔步,开拓进取就一定能够圆中国梦!
评语:文章结构完整,做到了首尾照应,表现出了小作者对中国坎坷历史的认识和对中国梦的理解,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期盼。
(指导老师:张百平)商州区黑山镇双庙小学邮编:726008电话:0914-2771957
第五篇:读《复兴之路》有感
国庆有感
一年一度的国庆又到了,举国欢庆,国家繁荣,人民幸福安康,一派喜气洋洋。
新中国的诞生,使中国的每一个公民都骄傲起来。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庄严的宣告,这宏伟的声音,顿时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实施了改革开放这一举措。中国人民从此富裕了科技发达了军事强大了综合国力提高了。1992年那又是一个春天中国人民又富有了许多。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使中国发达了,祖国的综合国力居世界前列使香港,澳门回归。经过努力中国有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是中国虽然经历了风霜但她还是站了起来站立在了世界的东方。中国我为你自豪你永远是我神五,神六。神七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探月成功,北京奥运成功举办。向世界介绍了中国。
这就是中国的骄傲,中国人民的骄傲,我祝福你我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宿城区耿车中心校六(1)班杨杰
指导老师郭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