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年民乐团艺术实践报告推荐
XX年民乐团艺术实践报告推荐
201x年2月15日服工112班全体学生怀着异常激动的心情对沈寿艺术馆,南通博物馆,蓝印花布博物馆,纺织博物馆进行了简单而又细致的参观,我深深感受到南通市能人辈出带给我们的精神滋养,更能感受到我国文化的源远流长,接下来就着重介绍沈寿艺术馆。
在文化宫旁,濠河北岸有一条林荫小道,柳荫深处,有座面向濠河的青砖小瓦、红漆门窗的两层楼建筑,这里就是沈寿艺术馆。早在1914年此处为张謇创建的中国最早的刺绣艺术学校女工传习所(女工,又称“女红”、“女功”,旧指妇女从事的缝纫、刺绣等技艺)。现在面对濠河的八角形大门上,镌有“绣园”二字。进门后走进小院,竹丛、盆景,显得十分幽静。门厅内两盆素洁的兰花,映衬着洁白如玉的沈寿半塑像,面庞清秀,庄严文静,给人以亲切之感,在胸襟上还塑有一枚奖章,象征她往日的业绩与辉煌。看到沈寿塑像就想到她平淡而又辉煌的一生,这个天资聪颖,又爱专研的古董商之女对刺绣有着天生的热爱,她在姐姐沈立的带领下,七岁弄针,八岁学绣。起初,她绣些花草之类,主要是一些实用性绣品。后来就将家中收藏的名画作为蓝本,开始绣制艺
术性作品。十六七岁,她便成了苏州有名的刺绣能手。结婚之后夫妻俩一个以笔代针,一个以针代笔,画绣相辅,相得益彰。
沈寿艺术馆收藏了一批刺绣艺术精品,主要有:明清时代的民间刺绣,沈寿及其嫡传弟子的珍贵刺绣作品。品种繁多:有平绣、盘片绣、双面绣、打籽绣、彩锦绣、乱针绣。作品题材十分广泛:有人物山水、花卉翎毛、飞禽走兽。当我看到看到她绣的
《八仙上寿图》、《耶稣像》、《倍克像》、《无量寿佛》、《万年青》、《花鸟册页》、《生肖像》、《观音像》、《文蛤图》、《柳燕图》时,无不为之倾倒,惊叹这位苏绣大师,以其超人的智慧,灵巧的绣手终于把传统的苏绣工艺提高到了更为绚丽神奇的艺术境界。陈列室中还陈列了不少古今名画的绣品,如韩熙载的《夜宴图》、张萱的《宴乐图》及《荷香鸭肥》、《蛤蜊图》,古朴典雅,生机盎然,几可乱真。其中有一幅沈粹缜女士绣的张謇手迹,堪称传世精品。” 在沈寿艺术馆里,有沈寿亲自设计绣制的两件真品真迹!一件题为《马头》,1918年绣制。她把一根根细细的丝线再劈成八丝、九丝,甚至十二丝来刺绣顺风飘拂的马鬃,使人一眼看去是那么空灵、飘逸;那马眼则用擞和针法,掺杂深浅不一的黑白丝线,由外眶往内圈逐渐收拢,从而使瞳孔显得更加炯炯有神。另一幅为《蛤蜊图》:粗细不等的黑色丝线,在玉白的绸缎上勾勒出蛤蜊的外壳及一道道贝纹,活像一幅铅笔素描,简洁、明快而富有立体感,为沈寿于1916年设计绣制。
进入新世纪,沈寿艺术馆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和各界人士的关心,在“弘扬民族文化,打造文化城市”思路的指导下,经过沈绣艺术传承人卜元馆长卓有成效地努力,开拓创新,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令人瞩目的成就。XX年,沈寿“仿真绣”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充分证明了沈绣的独特艺术价值和它在国家乃至世界的艺术地位。XX年5月,沈寿艺术馆成立“中国沈绣艺术研究中心”,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打造精品,把“中国沈绣”这一艺术品牌推向国际市场。美国、日本、韩国、德国、英国、瑞士、挪威、瑞典等国家的艺术家或国际友人、港澳台同胞等纷纷前来艺术馆参观交流。不少瑞典、德国、英国的友人,每年都要来沈寿艺术馆学习中国刺绣,亲自体验和感受中国传统手工艺术,从中获得乐趣。
接着我们又来到南通博物馆,一进大门就被其气势折服。门前一棵百年大树的沧桑更是衬托出博物馆的文化氛围之浓,历史氛围之久。
南通博物苑是中国地方综合性博物馆。民族实业家张謇于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九日(公元1905年1月14日)创建。是目前保存下来的中国人最早创办的博物馆,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光绪三十一年十二月九日(公元1906年1月3日),张謇又将兴建中的公共植物园规划为博物苑,占地23300平方米,后扩大为71800平方米,建立了中馆、南馆、北楼和东楼。苑内有4个陈列馆,陈列自然、历史、美术、教育四部分文物与标本。中馆为三开间中式平房,上部加盖一间二层尖顶小楼。南馆平面凸字形,为一座西式二层楼房。北楼为五开间二层中式楼房。东楼为一座中式楼房。苑内种植树木花草,饲养鸟兽,并有亭榭、假山、荷池等园林建筑。1912年改称南通博物苑。苑内文物、标本来源于各地人士和寺院捐赠、售予。1914年编印的《南通博物苑品目》,共收录文物、标本2973号,1933年增至3605号,每号一件至数件不等。
南通博物苑的藏品以历史文物与自然标本并重,总数近5万件。历史文物以见证地方历史的文物为主,时间跨度自新石器时期直至当代;自然标本既有反映南通地区动物、植物等自然资源的藏品,同时也广集国内外珍贵的岩矿石、化石及珍稀动植物标本。馆中最主要的就是动植物标本。有些动物虽然已经绝迹了,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标本中一窥其真面目。有些化石标本虽然已经看不出原始形状,但是为我们研究那些动植物提供了有效的来源。
南通博物苑继承张謇“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
名”的办馆理念,尤其注重科普教育和科学研究活动,积极进行文化传播,除利用自身阵地,还将展览办向社区或学校。形式多样的教育工作,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近年来南通博物苑先后被定为江苏省“学校德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等,成为人们了解南通、亲近科学、接受文化熏陶以及旅游休闲的理想场所。创办人张謇咏叹的“濠南苑囿郁璘彬,风物骈骈与岁新”,正得到真实的体现。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从日本丰田进口的纺纱机,因为日本已经没有那种机器了,日本政府试图高价收购回,但是没能够得逞。
南通博物馆的精华就是张謇故居,那是一座西式洋房,门前有座张謇的雕像,可惜我们没法进入,就不一一介绍了。
下午我们参观了蓝印花布博物馆,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是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元新于1997年创建的,是我国第一家集收藏、展示、研究、生产、经营为一体的专业博物馆。蓝印花布馆竭尽全力弘扬和
201x年12月18日晚,音乐学系13级学生舞台艺术实践晚会《唱响青春 舞动年华》在艺术学院音乐排练厅成功举行。莅临本场实践晚会的领导老师有:徐小玉主任,李娜主任,孙磊老师,程鹏老师,呼啸老师,何甲麒老师,杨晨玉老师,冯甲庆老师,于振明老师,刘桢老师,樊一凡老师,以及广大音乐爱好者和我系学生。
这次的艺术实践,我们是以舞台表演的形式来向大家展示我们自己的艺术风采。由我们自己的特长组织了这样一场音乐会,其中不乏有西洋乐器与民族乐器乐器的独奏、重奏、合奏等,还有声乐独唱、歌曲串烧、舞蹈小品及串烧、情景剧、京剧演唱等节目。
晚会的节目丰富多彩,开场由艺术学院合唱团带来激情洋溢的女声合唱《回娘家》拉开整场晚会的序幕;紧接着是音乐133班宋怡君、孙琴鸣、李佳欣等同学带来的舞蹈串烧《舞动年华》,让在场的观众透过舞蹈看到青春的自己;接着是由崔景彬、郭亚凯演奏的《天空之城》赢得在场热烈的掌声;吕玉聪、吕华青等同学带来情景剧《闺蜜》引起现场观众欢声笑语及掌声不断;接着由杨婉君、赵文同学带来的群舞《一抹红》也得到了在场观众的肯定;随后的国粹京剧《沙家浜》片段《智斗》由我们班吴奥博、徐静怡、周佳丽同学倾情演唱;二重唱《默默倾听》由王晴等同学带来,把现场激情再次点燃;歌曲联唱由刘晶、石钰晓、朱芳会带来,把现场激情带到更加热烈;接着由朱明明、胡亚东等同学带来小品《拍戏**》,引来大家阵阵欢笑;随就是我和同班同学带来的钢琴四手联弹《军队进行曲》、《斗琴》把全场气氛带动起来;接着的由陈丽媛、侯亚歌等同学带来的歌曲《小手拉大手》,张丽媛、路书晓带来的《爵士风》走向高潮;随后魏琼瑶、郭亚楠同学的歌曲《共筑中国梦》更是把现场气氛推向最高潮,全部演员上台谢幕。在此次的艺术实践中,我参加的是钢琴重奏节目。我们所演奏的曲目是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于1822年前后完成的《军队进行曲》。要了解其音乐,我们必须先了解一下这首乐曲的作曲家。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了600多首歌曲,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他作品。他的交响
曲中较重要有第四、第五、第八、第九交响曲,其中第八交响曲是一部浪漫主义抒情交响曲,因只写了两个乐章而被称为《未完成交响曲》,他的作品还有d小调弦乐四重奏《死与少女》、钢琴五重奏《鳟鱼》、舒伯特以抒情的旋律闻名,而且总是能够自然流露、浑然天成。作品为活泼的快板,D大调,2/4拍。乐曲开始有六小节序奏,非常形象地模拟军号的音响和小军鼓敲击的节奏,嘹亮而宏伟。全乐队合奏的号角式音调开始,气势雄壮。接着,轻快的主部主题由小提琴奏出,并逐步发展成生气勃勃、威武雄壮的进行曲,使人联想到雄赳赳、气昂昂的行进队列。第一部分是带有反复的单三部曲式结构。A段主题英武雄壮、生气勃勃,具有军乐队式的号角齐鸣的效果。富于跳跃感的伴奏音型O X X X X | 如同小军鼓的敲击,节奏强烈而具有感染力,使心情沮丧的人听了也为之振奋起来。反复一次后,经过短小的过门转入a小调B段,呈示出抒情主题,与A段形成鲜明对比。然后再反复A段。第二部分A段转G大调,由第一部分主题音乐变化而来,旋律富有歌唱性。B段接着转入同名g小调上,音型、节奏基本相同,但色彩显得更加绚丽,描绘街头人群向士兵们挥手致意和投掷鲜花的场面。随后,又回到G大调主题A段。音乐的第二段是一个与第一主题对比鲜明的抒情性主题,被称为是舒伯特创作的最美丽的旋律之一。后面这个主题经过作者巧夺天工的多次转调,充分体现了舒伯特在旋律发展方面的天才与技巧,历来为世人所赞叹。
这次的艺术实践与以往最大的区别的在于自己的亲身感受有所不同。在以往的艺术实践过程中我们都是去各地参观博物馆、大剧院,所有的欣赏过程都在于自己所看到;而这次的艺术实践从最初的曲目的选择以及排练,再到最后的演出,都是自己亲力亲为。能够使我们自己真正的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我们钢琴重奏讲究的就是团队之间的合作与默契,通过这次实践使我认识到团队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局限于我们几个人之间,要想使演出能够圆满成功,也在于和班里其他同学应加强沟通和交流。所以怎样加强与别人的合作呢?很多时候,合作的成员不是我们能选择得了的,所以,很可能出现组内成员各方面能力参差不齐的情况,此时就需要很好的凝聚能力,能够把大多数组员各方面的特性凝聚起来,同时也要求有很好地与不同的人相处与沟通的能力。所以,学会与他人合
作,发挥团队精神在具体生活中的运用,可以使我们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使我们今后的工作更加良好地向前发展。
通过此次艺术实践,使我们大家深受教育和鼓舞,团队精神就是新时期的一种集体主义的升华和集体主义内容的扩展,我们在实践过程中的分工与合作就是离不开团队精神的支持,没有团队精神的支持就很难有我们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团队精神的实质就是一个班集体的凝聚力的所在。这次实践活动,丰富了我们的实践经验,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我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感觉,其中夹杂着兴奋、快乐、彷徨,真的什么感觉都有,作为一个21世纪的大学生,实践活动是引导我们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并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我们要抓住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机会;提升我们的修身同时,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自己的目标,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华东音乐体会报告课程名称: 课程名称:音乐体会报告 题目: 题目:有关艺术节后的心得体会 学生姓名: 学生姓名:刘燕心 学 号:10094114专业班级: 专业班级:音乐学 10-1 班中国石油大学音乐系艺术实践报告有关艺术节后的心得体会
一、摘要 在艺术节的整个活动中,从他的前期准备,开始实施直到最后的 演出这一系列的时间中,我虽然是其中一块节目的演员,可我的更重 要的一个角色,是一名观众。我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看”着整个 活动的流程以及他的进行。在节目日趋完善的过程当中,我的心中,不得不说,触动很大,对于大学的生活,也改变了很多。与其说是艺 术实践报告,还不如说是我的艺术实践心得报告。他让我更加的理解 了作为一名音乐生的职责,他的价值,他的功用,同时,他让我更加 的体会到了我的大学生活,更加的知道大学,并不是像那些偶像剧中 表现的那样 那美丽的邂逅,那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故事。大学,她 更重要的魅力,其实是他内在蕴含的精神。他更像一位父亲,健壮、庞大,把你拢入他的怀中;他更像一位母亲,慈爱、温柔,让你拥有 回家般的感觉;他更像一位老师,孜孜不倦的向你传授他的精神、他 的内在。关键词 :学习旁观者 心理 变化 感受
二、正文 准备了将近一个月的艺术节就这样的落下了帷幕。现在的我还能 回想起几个月前排练的日子。那样的一段时光,那样的一种感触,不 得不成为进入大学的一笔意想不到的财富。还记得高考复习阶段,每当坚持不下去时,就回想别人跟我说过中国石油大学音乐系艺术实践报告的大学生活。还记得在高考结束之后,每当空闲时就会畅想即将到来 的大学时光。可是进入大学之后,一系列的活动、学习把我 “打击的” 无所适从。日子也一度低迷。一直到,看到师哥师姐们办节目,办活 动,办晚会。这些让我真正的知道了什么才叫组织,这才知道了并不 是单单参加个什么就可以得到的。这近一年的大学生活,我收获最多 的恐怕就是知道了幕后与台前的真正区别。才真正意义上的体会了什 么才是幕后工作者。从前只是听说过幕后工作者不像台前演员那样的 光鲜亮丽,却无法真正的理解他们;从前我总是不明白为什么导演,制片会比演员还重要; 从前我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要费尽心思的写策 划。直到上了大学以后。在艺术节中,我看到了老师们为着晚会、为着一系列的问题思考,费心;我看到了师哥师姐们为着节目、为着演出的安排,忙碌;我看 到了我亲爱的同学们为着
排练、为着班级的荣誉,努力 这一切的一切,都令作为一个旁观者的我感到那样的感动。我第一次这么深 刻,真实的理解“什么叫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什么叫做前期 准备,什么才是真正的幕后工作者。曾经的我只是觉得“策划”就是 计划而已,只是对于本次活动的一个想法、一个预计,却不觉得他有 多么的重要。还记得刚入学的时候,一个师哥说过:没有策划你无法 办好任何一场活动。当时的我听了这句话后觉得: 天哪,策划好重要,我一定要学好怎么写策划。没过多久,一场活动,交给我了个任务: 写一份拉赞助的策划。上网搜了一些后发现,策划并没有什么神奇的 地方,都是大同小异的。慢慢的,对于前期准备就失去了曾有的热情。中国石油大学音乐系艺术实践报告转眼间就到了艺术节的准备期间。短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却让我的 各个思想方面都有了很多的转变。让我重新直到了策划的奇妙,让我 对于那句“策划是用你有,去寻找你没有的,是一种思想的沟通、情感的交流!”下面我将通过几个节目说明对于一个更多是旁观者的 身份的我从中学到了些什么: 《梦里寻他千百度》
1、梦里寻他千百度》 有关《梦里》,这是我们全班女生的一个集体的扇子舞蹈。舞蹈 内容很简单,就是沂蒙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过程,以山东秧歌为动作 素材,继承传统又赋予创新,通过舞中的三个人物—幼年、青年、老 年的衔接,表达整个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之深意,歌颂了山东大姑娘们 大方、率真的性格。还记得班长最初给我们大家看这个舞蹈的时候,我们都为它的编排,演出效果而惊讶,同时也对自身产生了疑问:我 们能做到么?这么难的一个舞蹈,我们可以么?其实,在此之前,我 们也看过了《寻·梦》、《毕业照》,也曾想过比如说音乐剧,话剧 等形式的节目,可最终,这些想法也都夭折了,只剩一个《梦里》。可能当时大家都觉得对于拿下这个舞蹈,难度系数 是很高的。而还记得,选出节目的一周后系里就要求我们拿出一个大 概的轮廓或是新的想法。涉及到学分,同样的,这是一个全系的活动,一个上好的机会还有就是,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于是,虽然心里都 有些情绪,不过还是不约而同的决定要拼上一把。为了饰演好这个作 品,我们也查了一些有关这个作品的相关资料,资料上写到“这个舞 蹈作品运用山东胶州秧歌‘拧、碾、扭、韧、抻’的动律特点,来描中国石油大学音乐系艺术实践报告写她们的喜悦之情和对家乡的爱恋”; “运用节奏力度的变化,夸张、对比、重复、对称递进等构图变化的艺术手段,是舞蹈变换丰富,贯 穿始终”,原版二十五个人(我们用了二十个人)如同一个小的整体在 一个方块的队形上,手持红扇,单单是凭一个简单的队形不挪动一步 脚步,的大胆的创造思想,可谓是前无古人,再加上队形的层次起伏 变幻万千,给人一种整体的美感,让人们赏心悦目,陶醉在沂蒙山秀 美的风景之中。运用翻扇,跨旁平转扇等明快、舒展富有韧性舞姿动 作,表现出人们对生活渴望与毫不掩饰的情感宣泄。其次,该作品舞 蹈动机的形成,是通过节奏变化,空间站有层次的变化而实现动作形 态的变化与发展的。该作品的空间占有层次的变化是采用了一人高立 独舞众人在低空间相称,和波澜起伏的层次变化等空间的运用来实现 动作形态的发展。此外,其构图设计的变化也很是精赞,是采用了较 为集中地队形,在舞台的中后方,波澜起伏,煞是好看。”期间,最 累的恐怕就是王伟璐跟姚惠邦两个了,课间,他们扣动作;排练时,他们一遍一遍的示范、讲解。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一周的时间,整块 4 分多钟的舞蹈,我们排了 1 分 40 秒。周五的系里审核时,就 这短短的 1 分 40 秒,向系里相信了我们,这个舞蹈,我们可以拿下。又过了一周,舞蹈真的排了出来,虽然还很不完善,虽然还有很多需 要改善的地方。可当邦邦说“最后造型…好,就这样,结束了”的时 候,我们集体高呼。从来都没有想过这样的一群我们,几乎都没有什 么舞蹈功底的我们能排出这样的一支舞蹈。现在回想那段时间,真的 是有空就去舞蹈房排练,有的时候,一个舞蹈房甚至会有 3 队排练的中国石油大学音乐系艺术实践报告队伍。不只是我们,那段时间,在整个活动中心的楼里,随处、随时 都可能听到各种方式,各种乐器,各种探讨的声音… 《梦里》 的排练,让我学会了很多,看到了很多,也体验了很多。那个时候,大家都很累,而《梦里》的动作里有很多都是跪地,大幅 度蹲起等动作。很多人膝盖青了紫了一大片,很多人到最后站在那里,腿就不由的打哆嗦,还有两个排舞的璐璐跟邦邦,他们比我们承受着 更大的压力跟职责。可是,真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最终,我们赢 了,赢得了自己,也赢得了大家的好评。
2、情歌小串烧 说来,这是一个没有选上参加艺术节的一个节目。可是,我却对 他影响深刻。是因为这是我们宿舍的那几个姐妹们排出来的,有着特 别的情愫?我觉得,更是被她们那 4 天的行为所折服。那个时候,大 家都在排练《梦里》,也都在想还有没有什么更好的 idea。
某天的午 饭后,初晓敏突发奇想,说可不可以加上班里的男生一起来一个情歌 小串烧。用了一天的时间,她们一起,探讨出了一个可行性比较高的 方案。不得不说,在创意上,晓敏的确有她独挡的一面。那个时候大 家都在排节目。本来就因为排《梦里》而变得十分忙碌的她们,若想 让节目见成效,真的是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跟经历。思考节目形式,编排剧情跟舞蹈动作,音乐的剪辑以及各个成员的配合,歌曲之间的 衔接都需要时间上的支持。记得那个时候,下了课,宿舍的其他三人 准备去吃饭时,她们三个就去排练,中午不回宿舍,晚中国石油大学音乐系艺术实践报告上又几乎是踏着熄灯铃回去。看着她们如此这般的为着心中的那个目 标去奋斗,我的心里在佩服的同时又升起了一丝的惭愧。是什么支撑 着她们?是梦吧,是那份奋斗的心与激情。我是看着她们的节目一点 一点的丰富,一点一点的进步的,虽然最终她们也没能被选上参加艺 术节的开幕式。可是,我相信,拥有这样的一个梦并且愿意为之付出 努力的她们,终有一天她们会登上那个她们梦想中的舞台!
3、音诗画《蚁族》 音诗画《蚁族》 对于师哥师姐朗诵的《蚁族》,是我在整场晚会中最喜欢的一个 节目。从大三专场到这次的《蚁族》,师哥师姐师姐总是带给我很多 的震撼。在这之前,我一直都知道,朗诵,是很能调动听众感情的一 种表演形式。可是,我敬佩的是,朗诵在他们里面,是那样的真实,那样的情真意切,他们配合的是那样的默契…每每听到他们的朗诵,仿佛都能够静下心来,听他们讲那故事。虽然知道,这是稿子,这只 是演出,可心还是会跟着剧情而走。直到现在,我们有的时候在宿舍,还会学着师哥师姐念起《蚁族》的稿子,模仿他们的朗诵方式…这,也许就是我先前领受不到的艺术的魅力吧。就像我曾经不觉得古筝曲 子能有什么感情的变化,也无法从舞蹈中看到它想要表达的意境、情感…直到上了大 学,一点一点的学习,观摩,回想我所参加的每一场演出。原来它们 是那样的丰富与不同。中国石油大学音乐系艺术实践报告
三、总结 曾经的我,锋芒毕露,什么都想争到前面去,生怕少了些什么。现在的我,好像沙滩上的鹅卵石,圆润了许多。不同的是,鹅卵石的 圆润,更多的是靠海浪的冲击,而我则更多的是因为进入大学后才发 现自己其实懂的东西太少了,太表面了,太理想化了。而师哥师姐们 的经验,以及带着我们参加一场又一场的演出,让我这个尖
锐石子的 外面不断地被裹上新的外衣,让我少走了许多的弯路。让我学会了如 何去看别人怎么做。现在的我对于舞台,仍然有那样的一种冲动想要 上去,可,更多的却愿意付出时间、精力在策划书的编写,前期工作 的准备以及后期结束的收尾上面。现在经历那么少的我,这样下去究 竟是对是错,究竟适不适合我,现在看来还为期过早,就让将来、让 现实来验证吧。中国石油大学音乐系艺术实践报告实 践 报 告 评 阅 意 见实 践 报 告 意 见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成绩
艺术实践报告
专业:艺术设计
班级:美术092
姓名:宋庆鑫
实践报告
于10月13号10:00到达北京,开始了为期7天的艺术实践活动。开始了对北京的了解,开始了对北京风的了解和探索。
中国美术馆——
“百年风云·壮志丹青——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 为隆重纪念辛亥革及命100周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中国美术馆承办的“百年风云·壮志丹青——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近300件作品荟萃一堂,展示了海内外美术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宣传辛亥革命伟大历史意义、缅怀辛亥革命先驱精神的美术创作风貌。
展览作品类型包括中国画、书法、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画等。展览以“壮志”、“追怀”、“心声”三大篇章形成有机结构.其中“壮志篇”展示的是辛亥革命仁人志士和历史文化名人孙中山、黄兴、于右任、何香等当年的书画作品。这一篇章中,孙中山、黄兴等人作为辛亥革命领导者、参与者,以书法这种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艺术形式作为表达革命理想的手段,既达到了抒怀壮志的效果,又起到了鼓舞民众、宣传革命的作用。在参与辛亥革命的人物中,还有一批近现代中国艺术史上举足轻重的艺术大家,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这些艺术大家在青年时代投身于时代革命洪流的壮志热情。其中既有被誉为“中国油画第一人”的李铁夫,还有近现代一代书法宗师、当代草圣于右任,以及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在风雨如磐的岁月里,辛亥先驱以书画披肝沥胆,吐露心声,作品立意深邃,大义
以艺术形式表现重大历史主题特别是以美术形式讴歌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变革中表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杰出人物在历史变革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中国美术的优秀传统。本次展览表达了辛亥革命先驱和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自强不息、大义凛然、不怕牺牲的革命情怀,展现了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共同奋斗的光辉历史,同时也反映了海内外美术家心向祖国、与时代同行的精神风貌。
内容大多关切国家、民族和苍生,笔墨间洋溢着寻求真理、报效国家的激情和民族浩然正气。他们在传统文化上普遍深厚的学养,使他们的作品同时蕴含着超迈与儒雅的风仪。这些作品在当年曾起到启蒙社会、激励民众的作用,穿过历史的时空保存今日,更让人睹物思贤,把卷畅神,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它们也形象地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书画艺术的时代特征,展现了20世纪初期中国书法和绘画艺术的新面貌。
“追怀篇”荟萃了中国美术馆及相关艺术机构所藏表现辛亥革命的主题创作.本次展览在深入研究辛亥革命主题既往创作的基础上,从主题性和艺术性两个角度精心选择作品,形成有关辛亥革命主题创作的首次大规模汇集展示。
孙中山先生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者,他的形象在辛亥革命主题的美术作品中屡次出现,不同时期的孙中山形象也构成了展览中的亮点。
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艺术家对历史投以深切的回望,以真切的情感感受历史,通过深入生活收集和提炼素材,精心构思,再现了历史的特定瞬间,在人物造型上深入刻画,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特征与精神面貌,是融历史的真实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视觉佳作,既展现辛亥革命从酝酿到爆发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也彰显出中国现实主义美术创作蓬勃的生命力与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个展览的一大特色是邀请了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和海外华人近百位艺术家进行书画创作。他们缅怀先贤,抒发胸臆,表达了炎黄子孙实现祖国统一、振兴中华的共同愿望。这些绽放出墨彩芬芳的最新作品汇集一堂,让人们感受到艺术家炽热的情感和各具情彩的艺术风格,谱写了海内外艺术家对这次展览主题同声应和的佳话,描绘出中华盛世的时代华章。整个展览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亮点纷呈,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水平。
中国国家博物馆——
首先感受的还是它的“宏伟”:它依旧是带着沉稳的浅黄颜色,伫立在阳光灿烂的蓝天下,给人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也领教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正面像”带给人的那种难言的震撼力:12根立柱威严耸立;前面是高度近两层楼的台阶,其长度更是要走将近一分钟的距离!闪着金色光芒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几个题字镶嵌在高高的立柱右侧??心里却被一种莫名的自豪感带动的有些微微颤抖:这座建筑不正是我们当代中国的象征吗?
刚那种莫名的自豪感,却旋即被眼前开阔、明亮的广阔厅堂给迷住了:那是一个和建筑外观几乎一样高、一样长的大厅,百米左右宽,乳白色的基调,间或有浅咖啡色的墙壁装饰,整体感觉非常明亮、优雅,却又让人意外的感觉到安静——这在一个人多又大而封闭的建筑内部是不容易做到的。环顾四周,我看清了各个展览的导引图,移步向前,我并没怎么留意左边买纪念品的柜台,就左转去寻觅“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和“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展馆。大多数展馆都在三层。巨大、宽敞的台阶直通建筑的高处,上行和下行两条扶梯把台阶分隔开。沿扶梯上去右转进入一条敞开式走廊,然后是一个被走廊分成两半的展厅——比较大,而且初看之下,只能感受到黑暗中散发着点点亮黄色的光芒——那是这个展厅左侧的佛造像在灯光下的视觉效果!踩着厚厚的地毯,流连于魏晋、隋唐,及至宋代、清代的造像之间,那残留在石造像上的华丽色彩、巨大然而缺损或者裂隙的“背光”,以及每一尊佛像的迷人神态,都让我深深为之感叹。造像馆对面是青铜馆。隔着昏暗的走廊,一方巨大、颜色深邃的商代青铜鼎正对着一尊两米高的宋代菩萨造像!也许只有在那种环境的感染下,你才能直接的感受到中国古代的人民是多么富有造诣,他们对神的敬仰,对安定生活的渴望,都活灵活现的通过石像、青铜传达的淋漓
尽致!我站在这青铜鼎和造像之间时,我突然感受到课本中“中华五
千年”的具体意义:一个宋代,一个商代,都放在当代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里!文化,跨越了时间、空间,毫无保留的向每一个愿意去了解和赞叹她的人散发着她们各自独特的魅力!带着对石造像和青铜器那种质朴的感怀,我进入了下一处国博的长设馆:中国古代瓷器艺术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瓷器特有的白色光芒。瓷器馆不大,玻璃展柜里陈列着从汉代到清朝,每个时期最具特色的珍品。有元青花大洗,有五颜六色的明代五彩瓷,有纹饰带着西洋味儿的外销瓷,有世界闻名的法门寺秘色瓷;从起初颜色灰暗、厚重的汉代瓷壶,到近百年之内官窑制作的晶莹、精致的杯盘??
一个八零后爸爸抱着他三五岁的儿子,正谆谆教导着:“这是龙泉窑??.;这是釉里红??;这是耀州窑的??”孩子的小手轻轻指点着玻璃柜里瓶瓶罐罐,似懂非懂的重复着那些词汇——这一幕令我深受触动,仿佛看见文化化身成真实的血脉,代代相传。
国家博物馆真是一个汇集各方精华的地方!无论从历史、文化,古代还是现代,都有能打动你的内容。我带着这样的感慨走进了国博最著名的展馆:复兴之路馆。走出国博的时候,我心里带着这种种的感慨,回想古代中华灿烂的文明,回想国外美术的趣味以及与中国的不同,回想中国的近代历史——走出国博的时候,我回头看了看那依旧宏伟的建筑,突然又想起初见它时心里的那种种莫名的自豪感。这自豪感从何而来?因为这座建筑:中国国家博物馆,是我们中国的象征,但不仅是当代的,更是从久远走到今天,那全部的岁月的象征。它象征着中华文化、中华民族;象征着中国政府、中国的人民回归自我、面向世界的风貌;它象征着过去,更象征了未来!
我想,在中国的首都有这样的一座建筑,可以说真的是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自豪的一件事呢!--故宫
故宫,这座美丽的城中之城,以前曾经在电视上看过。今天,我们亲身来到了这里,每往前去,都有美丽迷人的景色。故宫的建筑宏伟华丽,红墙黄瓦,镶金嵌银,加上过道走廊的白玉栏杆,十分华丽壮观。每前进一处,每一个院落,都展现出庄严豪华、神奇优美、五彩斑斓的景色。
故宫的每一处,都是十分华丽的;故宫的每一个角落,都是豪华的。
“午门”这建筑房屋,十分雄伟,威严。人在这里,仿佛感受到了当年皇家的磅礴气势。从这里进去,新的院落又把人引去了新的世界,我们漫步游走:或漫步宽阔的神圣的院坝,或迈步豪华的长廊。
在故宫,一路观赏皇家的文物。这些文物,陈列在一间间的屋子里,每一间屋的展品,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皇帝穿用过的衣服、皇冠,有皇帝使用过的马鞍、弓箭、宝剑,有皇帝用过的笔墨与书写的日记等等。
在这一间间的陈列室里,你可以观赏到皇家使用过的日常生活用品,可以观赏到各地给皇家进贡的宝物与艺术珍品,可以观赏到皇帝自己的发明与创造。
在故宫,你得一路前行,不然,很多的景物你就观赏不到。因为,故宫太宽太大了,要想看得仔细,没有几天的时间,是根本不行的。
由于我们时间短,只能走马观花似的浏览一下,有很多的地方,根本就没有走到,根本就没有观赏到那里的美丽景色。
面对耀眼的建筑与白玉栏杆,人就眼花缭乱。这些美丽的景色,会使人情不自禁的留影纪念。
我们还来到了皇帝的御花圆,在这里,我们欣赏了曾经是皇帝消遣过的风景,御花圆好大好宽,里面有亭子,有各种树木,有假山有石洞,这里风景秀丽优美,让人流连忘返。
在御花园里,我们以古树为背景,以铁制造古大鼎为背景,以假山为背景留影纪念,只要心情愉快,就留影一张。
在故宫,游览的人是那么的多,进进出出的,一群群一串串的。有的穿着相同服装,好象是一个团队;有的是自由格式,就象是一个家庭。每一次留影,都会有游览的人走进你的画面来。
在御花园里,也非常的热闹,就象赶集一样。人在园里走,象在仙家游。以前的皇帝真是会生活,他们把天下老百姓的钱财都拿来修建自己的乐园,让自己过着神仙一样的日子。怪不得这些皇帝,都没有能逃脱人民的反抗而灭亡的凄惨命运,历史上,有哪一个王朝不是被人民的推翻而灭亡的呢?
故宫博物院是一个了不起的地方,这里集中国的悠久历史文化之大成,建筑房屋,院落布局等等都高雅别致,宏伟豪华,雄伟壮观,这里展示了中华民族文明的辉煌,展示了中华民的族智慧与伟大。
游览故宫,让人感受当年皇家的气派,也让人沉思历史的沉重,人类文明的文化,其实质就是劳动人民的血与汗所铸就。
不是吗?这些辉煌灿烂的文明,难道是皇帝们的个人作品吗?
王府井——
来王府井!东方广场、王府井百货大楼、王府井图书大厦、特色小店、历史古迹、花坛美景等让我轻松感受到了逛街、购物、休闲、美食、观影之旅,如同度假般品质的生活方式!
798——
过去对“798”早有耳闻,这次参观后,果然不同凡响。这里几乎都是年轻人,可谓中国年青的一代艺术家。这里展示着中国当代绘画与艺术。他们一反常态,弃去中国百年来的写实手法,手中不仅仅是画笔与雕刀,而是一切拿来为我所用。与世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他们运用各种艺术形式,揭示各种现象与心态。工厂的废弃物作为艺术品出现,体现一段远去的历史。人物的极度夸张反映一种社会心态。不同材质的装置烘托一种思维与观念。利用一种异想不到的构成,表达一种新的生活秩序。。。
作品虽然有些粗枝大叶,有点稚嫩,但敢与世界艺术大师站在一起,足以显示中国新一代艺术家的勇气与胆识。“798”已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缩影,在中国大雅之堂已崭露头角。深信在不久的将来必然会出现在世界版册。
首先,我没有想到798有那么大,没有想到里面各种设施非常齐全,有很多家不同风格的画廊,餐厅,咖啡厅,商店,书店等。没有想到,有这么多国外的和国内的朋友去旅游观光。总之,和我去之前的想像是完全不一样的,798给我的印象是,很惊讶!
第二篇:民管乐团工作总结
民管乐团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转眼间,民管乐团成立已有整整一学期。一学期,短暂又漫长,我开始审视团内的工作,希望这份总结能为新学期乐团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经过了一学期的训练,乐团的同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使我们在元旦晚会节目的排练过程中进展顺利。诚然,大家的努力不可忽视,而取得的成果也与团内的管理有关。
自民管乐团成立以来,我们的管理从未懈怠,由选拔到组成队伍,团长和队长都以高度的责任心、饱满的热情、集中的精力投身到团队常规管理之中。对于民管乐团的学生来说,时间就是效率。督促学生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同时强调要 紧紧抓住并充分利用训练的“有效时间”,注重时间的有效性,力争 时时有收获,天天有进步。而我们也在日常的训练中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训练氛围。通过制定严格的考 勤制度,明确训练过程中的纪律,确保训练最佳效果。在大家的努力下,我团总是以最快的速度凝聚在一起,面对一切困难,而所有成员也在这短短的一学期中收获良多。
然而,作为一个新成立的学生团体,我们在工作中并不能避免犯错。以我团成立的新部门“现代器乐队”和“常务人事部”为例,我们没有在这一学期中给予新部门成员足够的关注,也没有给他们合理的安排和分配任务,使新部门在乐团的发展中没有明显的建树。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会凝聚在一起,尽力解决这一问题,让团内的发展上一个台阶。对于一支成长中的学生乐团,民管乐团有着明确的定位,为了加快发展速度,我团成员通过多种方式在系部活动中展现自己的风采,收获了很多好评,这给了我们莫大的信心和鼓励,让我们对未来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期待。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我们相信,只有在正确的指导下不断地、刻苦地练习,民管乐团才能能 获得极大的成功!时光荏苒,一个学期马上就过去了,半年的训练时间里,我们有 做得好的,有做得不好的。做得好的,我们继续发扬,不好的我们在 以后的工作之中继续改进。我相信我们团的发展会越来越好,定不辜负学院的期待。
第三篇:民乐团训练计划
民乐团训练计划
民乐逐步成为我校艺术教育的一项规划,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上学期的基础上,本学期我们将加大力度创造性地开展训练工作,结合我校的实际,充分发挥活动课的作用,以活动促发展,争取使乐队的演奏水平达到最高水准。特作工作计划如下:
一、训练目标:
1、通过民乐训练、演出、竞赛活动中,用情——情感的体验,气——做人的正气,神——艺术的神韵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通过这学期的训练,将初步定下来的两个专题进行分组团练,一个季度后验收两个专题的培训质量,根据各分声部组长要求安排团员抽选专题中不同的乐曲进行排练,做到精品、创新、脱俗。
二、训练内容:
1、各器种学生的基本功练习。
2、器乐比赛自选曲目和汇报演出规定曲目的训练。
三、训练时间:每周三、日下午第五六节课
四、训练地点:民乐团专门教室
五、训练计划与安排:
3月份:
开始训练,着重强调基本功练习,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复习规定曲目,新队员要学会规定曲目。
4月份:
对规定曲目进行背谱演奏,新老队员进行合奏磨合。5月份:
进一步训练规定曲目的合奏,强调节奏统一,音色和谐、优美,表演大方自然,争取达到理想的演奏效果。
6月份:
争取做到走出去请进来,根据我校民乐队的具体情况,选择一首适合艺术节比赛的曲目,将前期的识谱工作做好。
六、建立管理制度,保证训练得以顺利进行。
1、每周一次总结会,对在训练中认真刻苦、遵守纪律的队员进行表扬。
2、保证与督促队员的学习,提高队员的训练积极性及演奏技能技巧。
3、学期末进行总结,对在训练中表现突出的队员给所在班级加分,对经常迟到或无故旷课的队员给所在班级、部、个人扣分(根据态度与表现情况扣分)。
排练人:季然等
第四篇:2011年小学民乐团工作总结
2011年小学民乐团工作总结
“xx”国乐坊的前身是校民乐队,09年开展学校社团活动以来,正式更名为“步步高”国乐坊,社团下属两个分团:丝竹乐坊及弹拨乐坊。我作为乐团的指导老师,负责社团中“二胡声部、竹笛声部、电子琴声部”的排练工作。
社团进行改革之后,最大的变化就是采用由学生管理社团的形式来开展活动,指导老师将权利下放到各声部负责人手中,如记考勤、召开会议、组织排练、检查练习、后勤事务等,每个声部都设有一名声部长、一名副声部长及一名技术指导,这些管理人员配合老师分管声部各类事务,这样不仅方便老师管理和传达任务,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培养得力的领导人才,来更好的为社团团员们服务。
一、排练时间:
社团训练时间固定为每天上午早操时间及周二校本课程时间,下午放学后的时间安排小节目的排练。
周一:竹笛声部(13人)周二:二胡声部(19人)、电子琴声部:(10人)周三:竹笛声部(13人)周四:二胡声部(19人)、电子琴声部:(10人)周五:小节目及小合奏排练。
每次排练声部长都会严格记考勤,每个声部都制定有奖惩办法,对团员进行系统的管理。
二、排练形式及内容每个声部在指定时间及地点集合,训练的内容包括基本功、大合奏曲目、声部曲目及小合奏曲目,老师在场负责主要指导训练,声部长和技术指导辅助训练,排练曲目有《茉莉花》、《紫竹调》、《扬鞭催马运粮忙》、《赛马》、《战马奔腾》、《花儿与少年》、《卡门序曲》。
本学期,社团在原来的基础上吸收了一些新团员,因此在原先的训练形式中,又增加了“小指导老师”,老师在老队员中选出几名技术全面的同学,由他们一对一的教授新队员曲目,这样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新同学在“小老师”口传心授的辅导下,顺利的完成乐队保留曲目《彩云追月》、《快乐的啰嗦》、《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学习,这样既没有耽误乐队常规的训练计划,又使新队员迅速适应乐队排练,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三、排练成果:
一个学期下来,各个声部经过努力,均有作品呈献竹笛声部排练了齐奏《茉莉花》、《紫竹调》,《扬鞭催马运粮忙》
二胡声部排练了齐奏《赛马》、《战马奔腾》、京胡齐奏《夜深沉》
电子琴声部排练了小合奏《花儿与少年》、四重奏《卡门序曲》
另外,社团还排练了大合奏《花好月圆》及小合奏《步步高》
在“先启教育思想研讨会”期间,出色完成了接待任务,表演的节目 受到了专家及兄弟学校校长老师的称赞。
社团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些成绩,老队员成熟了,新队员成长了,老师给了他们较之以前更大的自由度,让他们自我管理,自我调整,不仅提高了专业技巧,同时还锻炼了管理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方面,如考勤制度及排练进度等等,但我想在我和团员们不懈的努力下,一定能克服困难,让社团的未来更美好。
第五篇:参加民乐团感想
参加民乐团感想
今天,我们来到南京艺术学院参加民乐团演出。这场演出现在回忆起来,仍然使我印象深刻。
首先,我们登上了表演台,大家准备就绪。此时,场下鸦雀无声,大家都聚精会神,注视着张老师。看张老师手一挥动,鼓声便随之响起,紧接着其它打击乐也跟着节奏响了起来,演奏开始渐入佳境。
打击乐结束了,就到我们民乐团了,笛子声部的乐手手指按着笛孔,做好充分的准备,专心致志地看着张老师,等待张老师发号施令。我们二胡组的人陶醉在这美妙的旋律中,竟也情不自禁的随着音乐旋律和节拍,摆动着身体。随着乐曲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所有人都沉浸在这优美的音乐声中......乐曲快接近尾声了,打击乐此时又奏响了起来,我们随着乐曲的节奏喊着 “嘿嘿”,让乐曲变得更加精彩。
通过参加这次民乐团演出,使我受益匪浅,我们之所以能演出的这么成功,是因为我们每天都努力练习,放弃自己空余玩耍时间的结果。宝剑锋冲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我们努力的付出,成功总会属于我们。
2015.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