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使命呼唤担当,榜样引领时代
使命呼唤担当,榜样引领时代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2018年6月27日,党中央决定,追授郑德荣、钟扬、李泉新、许帅、姜仕坤、张进、张超等7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这是通过树立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新时代典型,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进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见贤思齐、锐意进取,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的重要部署和举措,对于新时代党和国家工作的顺利推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确立什么样的典型,就明确什么样的标准;树立什么样的榜样,就体现什么样的导向。郑德荣等7名同志有的是大学里的名教授,有的是企业中的总经理,有的是主政一方的县委书记,有的是救助管理站的基层站长,有的是年轻的军人,有的是经验丰富的反腐斗士。这些来自祖国各地各行各业,事迹迥然不同的榜样们,却有着共同的内心——信念坚定、许党报国、为民造福,共同的表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因为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共产党党员。
他们有着坚定的信仰,崇高的道德。他们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使命呼唤担当,榜样引领时代。古人说“见贤思齐”“见善如不及”。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看到郑德荣等7名同志的事迹后,深受触动。他们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模范践行者,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光辉典范,是新时代党员干部信念坚定、许党报国、为民造福的杰出楷模。我一定要向他们学习,把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先进事迹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奋发有为,扎实工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第二篇:使命呼唤担当 榜样引领时代——郑德荣等7名同志事迹简介
使命呼唤担当 榜样引领时代——郑德荣等7名同志事迹简
介
使命呼唤担当 榜样引领时代
——郑德荣等7名同志事迹简介
毕生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郑德荣同志事迹简介郑德荣,男,汉族,吉林延吉人,1926年1月出生,1952年11月参加工作,195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5月3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92岁。郑德荣把一生献给了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宣传事业,把传扬红色理论作为责任和使命,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5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在全国率先主持建立毛泽东思想研究所,主编的《毛泽东思想史稿》开创毛泽东思想史科学体系的先河。他发表的多篇论文匡正了传统学术观点,有些则开拓了新领域或提出了独到见解。在生命最后几年,即便一直受结肠癌病痛折磨也不放弃任何一次传扬理论的机会。“要不忘初心,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是他唯一的遗嘱。他把传承红色基因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把党的创新理论贯穿学术研究全过程。他给博士生上的第一课不是讲授专业知识,而是明确政治标准,要求学生首先在政治上、道德上成为共产主义战士。他致力于培养学生独立的科研能力,实行“读书、思考、讨论、答疑、交流”开放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掌握前沿、开阔视野、活跃学术思想,打好坚实专业基础,培养的49名博士,多人成为业界的领军人才。他始终将研究创新融入生命,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在党的重大纪念活动均著文参会,正面发声。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年届九旬仍信念弥坚,将研究方向拓展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领域,承担国家级项目1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21篇。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召开前夕,他多次拔掉氧气管,在病榻上向学生口述反复修改论文并入选理论研讨会,把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事业坚持到了生命最后一刻。把爱的种子播撒在祖国雪域高原——钟扬同志事迹简介钟扬,男,汉族,湖南邵阳人,1964年5月出生,1984年8月参加工作,199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原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组织部选派的第六、七、八批援藏干部。2017年9月25日,在赴内蒙古为民族干部授课途中遭遇车祸不幸去世,年仅53岁。钟扬同志坚定执着、不畏艰险,毕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每年跋山涉水数万公里盘点西藏高原植物资源,收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历时3年将全世界仅存的3万多棵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西藏巨柏逐一登记在册,为国家和人类储存下绵延后世的基因宝藏。他攻关10年,在上海成功引种红树林,创造了世界引种最高纬度,为海岸生态打造了新的屏障。他16年如一日把生命最宝贵的时光献给祖国雪域高原,帮助西藏大学成功申请西藏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一个生态学博士点、第一个生物学教育部创新团队,培养了藏族第一位植物学博士,带领西藏大学生态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一流学科名单,填补了西藏高等教育一系列空白,将西藏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成果推向世界。他心怀大爱、因材施教,把每个学生都当成宝贵种子,精心呵护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深受学生崇敬和爱戴。他梦想“为每个少数民族培养一位植物学博士”,热心科普教育,培养的少数民族学生遍布西部省份,成为民族地区教育科研的骨干。他淡泊名利、勤勉务实,从不追求职级待遇,担任生命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后,探索推出系列改革举措,受到同行广泛关注和好评。他用逐梦的一生、拼搏的一生、奉献的一生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和人格力量。执纪坚如铁 担当铸忠诚——李泉新同志事迹简介李泉新,男,汉族,江西丰城人,1958年2月出生,1976年2月参加工作,198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江西省委第三巡视组原组长。2016年5月31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年仅58岁。2015年3月,李泉新率领巡视组在对南昌市西湖区开展巡视时,收到群众反映原区委书记周某的信访件。刚开始,各种阻力就接踵而至,家属受到匿名恐吓短信。压力面前,他义正辞严:“一查到底,出了问题我负责!”在他的感召和组织下,深入了解印证周某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并及时移交省纪委。他结合深化政治巡视,积极探索巡视工作规律,依纪依规创新“挖老矿法”“捅天花板法”等多种发现问题线索的方式。每轮巡视工作结束,他都要组织召开务虚会,总结规律,集思广益。每轮巡视他都反复告诫组员,“巡视组是监督别人的,千万不能让别人在背后戳脊梁骨!”2015年,在对县(市、区)巡视“回头看”期间,所巡视地方的一名区委书记被人举报。通过调查了解,这名区委书记在干部群众中口碑较好,个人没有涉嫌贪腐问题。对此,李泉新既肯定他的成绩,又一针见血指出其他问题,还结合自身实际,教方法、传经验。几年来,他为多名党员领导干部澄清了问题,保护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2016年3月,李泉新住院第二天就强烈要求出院,不顾医生反对和家人劝说,拔掉针头,坐4个多小时的长途车连夜赶到被巡视单位。接连3天,他一边打点滴,一边布置工作、调阅材料、找人谈话,天天忙到凌晨。就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一边输着液,一边叮嘱同事:“问题线索要了解印证清楚……你们要张弛有度,注意休息……病好后,我还要和你们一起战斗!”生为难者解困扰 死为他人送光明——许帅同志事迹简介许帅,男,汉族,河北磁县人,1979年11月出生,2002年9月参加工作,200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河南省安阳市救助管理站原站长。2016年9月1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年仅36岁。许帅同志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人生追求,心里始终装着困难群众。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他主动请缨奔赴灾区参加救援工作,不顾自身安危,始终冲在应急救助、发放物资、安置受灾群众的第一线。他放弃了原本稳定的机关工作,主动向组织申请到救助管理站工作。他说:“在地震灾区,我亲身感受到了救助别人的意义。我愿把救助工作作为我毕生的事业”。数九寒天,他带队24小时上街巡逻,劝导露宿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来站接受救助,3年救助1.5万人次。他把受助人员当作亲人一样对待,在救助站设立了活动室、康复室等,常把自己设想成受助人员,感受温不温暖、方不方便、安不安全,不断改进站内设施。他敢于担当、锐意进取,提出“医助结合”的工作设想,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在站内设立医疗安置区,毅然将40多名站外托养的智障患者接回照料,为他们营造温馨、舒适的“家”。他积极与公安部门对接,通过DNA血样比对为受助人员寻找亲人,让许多家庭得以团圆、流浪者不再流浪。他乐观豁达、恪尽职守,即使身患癌症,依然顽强地与“病魔”赛跑,生命最后时刻还想着开个班子会,研究救助站二期工程建设。他说:“死亡并不可怕,人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他把共产党人的大爱全部奉献给了群众,去世后捐献了遗体和眼角膜,完成了“救助生涯的最后一站”。一心只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姜仕坤同志事迹简介姜仕坤,男,苗族,贵州册亨人,1969年12月出生,1990年8月参加工作,199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贵州省晴隆县委原书记。2016年4月12日在出差期间突发心脏病不幸去世,年仅46岁。姜仕坤同志是贵州大山里成长起来的干部,深知贫困山区群众的疾苦,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是他人生的夙愿。在晴隆县工作6年多时间里,他始终以对党的赤诚之心、对人民的公仆情怀,投入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任劳任怨、恪尽职守,赢得贫困地区群众的信任与爱戴。他经常白天进村入户,在农村访贫问计,到企业调研座谈,足迹遍布所有乡镇、村居,晚上赶回城里开会到深夜,以近乎痴迷的状态,探索晴隆精准脱贫的道路。他说:“脱贫攻坚,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我们等不起、慢不得。”在他主导下,晴隆大力发展山地旅游业,点亮史迪威公路“二十四道拐”这张名片,做活“羊、茶、果、蔬、烟、薏”六大特色产业文章,实现经济、生态、扶贫“三效”同步。面对破旧的县城环境,他带领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在县城扩容改建中让群众得实惠。在他任职的2010至2015年,晴隆全县生产总值从20.89亿元增加到55.13亿元,财政总收入从3.4亿元增加到7.63亿元,贫困人口从16.5万人下降到7.91万人。他工作多年来,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帆布公文包,用了四五年不舍得换,运动鞋穿到褪色泛白不舍得扔。他一心扑在工作上,社会交往简单,严格要求家属子女,从不干涉建设工程招投标等经济活动。他在贫瘠的土地上破局开路、耕耘坚守,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晴隆脱贫攻坚事业。国企“铁汉” 改革“闯将”——张进同志事迹简介张进,男,汉族,重庆巴南人,1965年4月出生,1987年7月参加工作,199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重庆船舶工业公司原副总经理,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重庆前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执行董事、总经理。2016年6月26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年仅51岁。2004年张进担任重庆前卫仪表厂厂长以来,把“公司的事当作着自己家里的事来干”,把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国有企业和国防现代化建设。12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前卫公司营业收入增长12倍,利润总额增长20多倍,走出了一条具有前卫特色的多元化发展道路。他秉承“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前卫军工精神,是出了名的“铁汉”。2005年,在接到某重点型号军品紧急订货任务,要求三年完成500套产品后,他向军方立下军令状,最终提前半年完成任务。2009年,为完成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下达的演练任务,他连续64天吃住在车间,坚守一线,靠前指挥,践行了一个船舶军工人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为我国海军装备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十多年来,张进通过借力借势、多元合作,将原来产品单一的前卫厂打造成集军品、燃气计量、水务计量、风电控制系统、海洋石油装备、高压电能计量、IT配套的七大产业群,进一步壮大了公司发展实力。张进对待工作、对待职工温暖如火,但对待自己却近乎苛刻。上任后,他主动向党委递交个人廉政承诺,提出要带头接受大家监督。上下班他带头自己驾乘私车,并要求生产采购等部门“凡是以我亲戚、同学等名义来接洽业务的人员一律不接待。”他在公司推行“阳光分配”,让领导干部的收入由组织人事部门统一管理,不参与本单位任何其他形式的分配。他把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共产党人精神永远留在国企职工群众心中。筑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张超同志事迹简介张超,男,汉族,湖南岳阳人,1986年8月出生,2004年9月入伍,200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原一级飞行员。2016年4月27日,张超同志驾驶歼-15飞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训练时,面对突发故障,全力挽救战机,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9岁。张超很小就树立了翱翔蓝天的人生理想,矢志强军报国。入伍12年,他苦练精飞本领,先后飞过8型战机,每次改装都当“领头雁”。在某新型战机改装中,仅用一个月时间啃完2000多页的教材和资料,提前4个月完成改装任务,和战友们一道创造了多项纪录。在舰载机飞行训练期间,考核成绩全部优等,比计划时间缩短2年完成上舰前的几乎全部训练内容。在实战化对抗中,撰写2万余字的训练心得,总结编写歼-15飞机某科目训练教学法,为舰载机形成作战能力贡献了宝贵经验。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凭着迎难而上的闯劲,顺利完成双机纵队斤斗、海上超低空飞行等高难科目。2011年6月,在气象条件不符合最低起降标准的危机情况下,主动请缨,开辟生命通道,示范引领6架战机穿云破雾,在大雨中安全降落。成功处置飞机空中液压油泄漏、左发动机骤停等突发险情,在应对一次次危险中展示了顽强意志和作风。在海上维权中,先后20多次执行战斗起飞任务,数十次带弹紧急起飞驱离外军飞机。张超孝老爱亲、体贴妻女,在战友眼里,他浑身透着真诚,连续一个月热心帮助住院战友补课,多次登门解答战友请教的技术问题,自己省吃俭用却经常捐钱救助战友,用人格力量昭示着生命大美。
第三篇: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事迹心得:使命呼唤担当,榜样引领时代
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先进事迹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要引导党员、干部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奋发有为,扎实工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不忘初心,为人民服务。姜仕坤离开了,但他用生命和行动诠释了“四有”干部,为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形象的党课,在他身上,有许多宝贵的精神和崇高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与铭记。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百姓对领导干部的期许,能否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是衡量领导干部是否合格的试金石。作为一名干部,我们要时刻心系群众,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自觉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永葆人民公仆的本色。
追寻真理,高举信仰的旗帜。“在马言马、懂马信马、传马护马”。细数郑德荣的一生,他用毕生的实践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伟大,彰显了一名马克思主义者的高尚情操。他坚定地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把一生都献给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面对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诉求,他笔耕不辍,始终以过人的政治胆识、巨大的理论勇气去回应质疑,坚持用真理作为前行的坐标。对真理的渴求,让郑德荣坚定了自己的信仰信念。
坚定信仰,努力拼搏进取。学习钟扬坚韧不拔的精神。钟扬一生在xz,一年行走三万多公里,在采集种子和教学的过程中条件险恶,,四千几百个日日夜夜的追梦,四十万公里坎坷路程的跋涉,十七种高原反应的抗争。钟扬教授一生不为名,不图利,生活简朴作风优良,以先进的党性、优良的作风、高尚的追求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服务工作,以绿叶的精神做好本职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钟扬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
这7名同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模范践行者,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光辉典范,是新时代党员干部信念坚定、许党报国、为民造福的杰出楷模。我们要像他们那样对党绝对忠诚,始终爱党、信党、护党、为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第四篇:演讲稿使命呼唤担当
使命呼唤担当,精神引领未来
武凤彦
对比篇:
1998年,我这只燕子落脚于龙镇农场这片土地,与学生一起住宿于这排平房宿舍里,如今它已是文化墙壁,启示传统,宣传德育;1999年五月里,我带着我的学生参加第一幢住宅楼——万米楼的奠基礼,如今场区家属楼成排成列的站立、还有别墅很美丽;曾几何时周末休息吃饭去的是18家的彩色木板房子里,它已被宽敞的水泥路取替、安全桥梁架起。
你是否还能记起?曾经的我们上道扫雪、凿冰,而今有了铲雪的大机器;你还记得曾经的夏日三点,成车的人去铲地,现在都靠大马力和打药机、飞机更是大助力。
我们农场虽然没有翻天覆地,但绝对是旧貌换新颜,日新月异!改革开放这四十年里,我们农场创造新战绩:粮食产量屡创新高,不断增长的是GDP,优势产业糯玉米,出口到加拿大,路灯盏盏把马路照亮,环境优美树木成行,青年快乐,老年健康,餐桌一日更比一日强!
这不是什么辉煌诗篇,这只是把事实展现,让你、我、他,我们农场人民看得见。使命呼唤担当:
在今秋再获丰收之际,十九大的召开吹响了新征程的号角,“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党在新时代发出的号召,是新时代党对人民的承诺。我和我的朋友们也向全场人民承诺: 我们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保护农场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我们共同打造平安农场新格局。(公安局,消防队)我们实施健康农场战略,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医生)
三农问题关系国计民生,虽然我们农场正面临改革的关键时期,但我们也会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场、爱农民的工作队伍。(农场干部)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我是教师我承诺:强师德,建师风,提素质,努力让我们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我们农场全体党员同志,一定会与农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把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这是我们场长的意愿,相信一定会实现!
精神引领未来:
使命呼唤担当,精神引领未来,我们农场人民正在新时期历史使命引领下,立下愚公移山志,建成万里沃野良田,圆了美好生活梦想!伟大梦想激发我们的使命感,伟大斗争铸就我们的政治勇气,伟大工程强化我们的决心恒心,伟大事业召唤我们的责任担当。我们曾用“五字连心”把农场人的心儿牵,“两学一做”活动蓬勃开展,这我可没有胡编,摄像机的镜头捕捉瞬间,我们农场的领导干部指导到田间,步入百姓心间,关心冷暖。我们是谁?我们就是农场的党员、干部,“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博大写入胸怀间;“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壮志豪情荡漾心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坚定信念,这是农场人民的呼唤,这是我们农垦人的精神追求,无私奉献,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体现!我们就是增强民主意识,发扬民主作风,接受人民监督,当好人民公仆的领导班,我们带领农场人民共把平安、美丽、和谐家园建!
十九大的报告是我们的新指南,用心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政治和大局上向核心看齐,在学习思考实践领悟中融会贯通,在考验和磨砺重提高觉悟。以梦想点燃激情,以实干创造业绩,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勇担当,创造幸福美好新诗篇。
聚精会神搞建设,凝心聚力谋发展。我们农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在王书记为核心的领导下,架农场职工之浆,扬十九大之帆,开创农场新航程!这不是什么口号乱喊,也不是什么壮语豪言,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创造美丽和谐的农场明天!
第五篇:演讲稿使命呼唤担当
使命呼唤担当,精神引领未来
武凤彦
对比变化篇:
1998年,我这只燕子落脚于龙镇农场这片土地,与学生一起住宿于这排平房宿舍,如今它已是文化墙壁,启示传统,宣传德育;1999年,我带着我的学生参加第一幢住宅楼奠基典礼,如今场区家属楼成排成列的站立、还有整洁美丽的这里;曾经18家已销声匿迹,如今它已被宽敞的水泥路取替、安全桥梁架起。
你是否还能记起?曾经的我们上道扫雪,而今有了铲雪的大机器;你还记得曾经的夏日三点,成车的人去铲地,现在都靠大马力、打药机、飞机更是大助力。
我们农场虽然没有翻天覆地,但绝对是旧貌换新颜,日新月异!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里,我们农场不断创造新战绩:粮食产量屡创新高,不断增长的是GDP,优势产业是龙绿,出口国外了不起,路灯盏盏似巨龙腾起,环境优美的小区,青年运动、老年舞起,餐桌一日更盛一日!
这不是什么辉煌诗篇,这只是把事实展现,让你、我、他,我们农场人民全看见。使命呼唤担当:
在今秋再获丰收之际,十九大的召开吹响了新征程的号角,“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党在新时代发出的号召,是新时代党对人民的承诺。我和我的朋友们也向全场人民承诺:
我们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保护农场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我们共同打造平安农场新格局。(公安局,消防队)我们实施健康农场战略,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医生)
三农问题关系国计民生,虽然我们农场正面临改革的关键时期,但我们也会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场、爱农民的工作队伍。(农场干部)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我是教师我承诺:强师德,建师风,提素质,努力让我们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我们农场全体党员同志,一定会与农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保障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富民强场的意愿,一定会实现!精神引领未来:
使命呼唤担当,精神引领未来。伟大梦想激发我们的使命感,伟大斗争铸就我们的政治勇气,伟大工程强化我们的决心恒心,伟大事业召唤我们的责任担当。我们曾用“五字连心”把农场人的心儿牵,“两学一做”活动蓬勃开展,我们农场的领导干部指导到田间,步入百姓家园,关心冷暖。我们是谁?我们就是农场的共产党员,当好人民公仆的领导班,我们带领农场人民共把平安、美丽、和谐家园建!
十九大的报告是我们的新指南,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勇担当。我们农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在王书记为核心的领导下,架农场职工之浆,扬十九大精神之帆,开创农场改革新局面!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创造美丽和谐的农场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