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访工作存在问题
人事信访工作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伍双保
近年来,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民主意识的增强,干部职工利益冲突和观念碰撞等问题引发的各类矛盾不断显现,并大量通过信访渠道表现出来,使人事部门面临较大信访工作压力,人事信访工作形势严峻。
一、人事信访工作存在问题
1、信访总量大,任务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近年来,人事部门接收、接访干部群众的来信、来访不断增加,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去处理,加重了人事部门的工作负担。而且信访所反映的内容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如党政机构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引发的人员分流和安置问题,早期国有集体企业离岗辞退人员的社保问题,有些问题往往既无现成的相关政策法规可以依据,也无解决的成功先例可以借鉴,处理稍有不当,就会影响社会稳定。
2、涉及经济利益的诉求问题突出,解决难度大。当前干部工资福利、企业军转干部解困、机构改革人员安置、干部身份确认等方面的信访问题较突出,涉及特定群体最现实的、最直接的经济利益。由于这类信访事件牵涉面广、时间跨度长、政策性强,人事部门难以给予一个明确的答复,难以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
3、上访呈组织化、连锁化和择机化。大多数干部群众集体上访事先有预谋、有策划,有核心人物、统一的口径。不同地区的干部职工为谋求共同利益串联上访;而且他们惯于选择在党和国家重要政治活动日、节假日和重要场所进行上访,以制造影响,向党政机关施压。如在两代会、国庆节、元旦期间,都是信访活动高发期。
二、人事信访问题的原因分析
1、人事制度和机构改革产生的矛盾和负面影响而引发上访。近几年来,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党政机构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医疗保险改革等各项改革的不断推进,冲击着部分人的切身利益。产生了诸如人员安置、分流下岗、经济补偿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一些干部职工思想观念未能及时转变,心态失衡,产生逆反心理而上访。同时,一些改革政策可操作性不强,一些改革配套政策相对滞后,对改革产生的新问题缺乏预见性,致使一些涉及干部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未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从而引发干部群众上访。
2、政策法规的更新,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无法在现有政策下得以妥善解决。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人事政策法规不断更新替代,新旧政策具体程序和做法上的差异,使到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按当时政策可以解决,但按新政策却不能解决,一部分人企图钻政策空子,要求按新政策解决而不断上访诉求。此外,尽管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在当时已按政策作出明确规定,但现在当事人在趋利心理作用下,又要求“翻案”,重新处理而上访。
3、个别干部群众不懂政策法规,存在偏激心理,屡次上访反映和申诉。一些干部群众“信访”不“信法”,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只有上访才能解决问题,将一些本应通过司法程序去解决的问题推到人事部门解决。更有甚者,一些信访人存在心理、精神方面的缺陷,产生偏激心理,为达个人目的,夸大事实反映问题,提出与政策法规相悖的要求,执意按自己意志去解决,从而出现了信访“顽固户、钉子户”。
4、人事信访工作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一些人事干部特别是基层人事干部对国家人事政策学习不深,理解不透,掌握政策有偏差,未能对上访者作出较合理的解释,或不按规定答复,造成越级上访。二是一些单位化解人事矛盾和纠纷的能力不强,思想不够重视,认为这是人事编制部门的事情,将问题上交,许多应在本单位解决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造成重访、缠访、集体访增多。三是人事信访机制不够完善,下级与上级、基层与机关、人事部门与非人事部门之间未能形成整体合力。
三、做好当前人事信访工作的措施和办法
(一)深化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人事信访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1、要强化守土有责、接访为民的意识。人事部门作为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面对复杂的信访形势,能不能做好信访工作,直接体现政府的执政能力。如果一个地方的人事信访不正常,信访问题成堆,干部上访不断,势必影响和干扰改革发展。人事部门必须坚守阵线,增强执政为民、接访为民的意识,确保在干部管理上不出“乱子”。
2、要强化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意识。人事部门要主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正确处理干部群众的内部矛盾,协调平衡干部职工的利益关系,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独特作用。人事部门要克服信访工作繁杂、厌倦、影响正常工作的错误思想和认识,树立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的观念,把人事信访工作纳入人事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主动去做好信访工作。
3、要从密切党群、干群的高度去认识信访工作。人事信访工作是党的干部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书记强调,不重视信访就是对干部群众没有感情。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解决好干部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从而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树立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二)要切实抓好信访各个环节工作,努力解决信访突出问题。
1、要在抓好解决首次来信来访问题上下功夫。要采取信访首问首办责任制的方法,对首次的来信来访,由接信或接访人专人专办到底,专人跟踪落实,办结汇报。对反映较简单的问题,能直接处理的,则采取电话联系、约谈信访人等形式及时处理。需协调才能处理的,要积极与其他部门如劳动、社保、财政沟通,联合处理。要严格执行首次来信来访程序,按《信访条例》的要求去答复,力争首次来信来访告知率、交办率和办结率达到100%,防止相互扯皮、处理拖沓或不当而产生复访。
2、要在抓好解决信访热点难点问题上下功夫。人事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迅速摸清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存在的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隐患,重点抓住信访老户、钉子户,抓好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如早年镇党政机构改革、事业站所的改革、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等问题。要健全和完善信访联查联办制度去应对信访热点难点问题。要充分发挥人大、政协、信访、专项工作小组及有关职能部门督查督办的作用,提高处理信访突出问题的可信性、有效性和针对性。
3、要在抓好防范信访源头上下功夫。政府每出台一项人事政策法规,每进行一次人事制度改革、机构改革,人事部门都必须超前工作,认真调查研究,充分征求干部职工的意见,充分考虑干部职工的承受能力,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分析干部职工可能出现的思想情绪,收集干部职工的工作、思想、生活等方面的信息,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信访动态,积极预防,切实做到摸得准、抓得早、控得住,力求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建立良好的信访秩序,提高信访工作整体水平。
1、以深入贯彻实施《信访条例》为契机,推动信访工作规范化建设。《信访条例》是规范信访工作、维护信访秩序的重要行政法规。人事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实施这一条例。要建立人事信访工作机制,规范工作程序,要建立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制度,把各有关职能部门纳入其中,形成合力,营造统一领导、部门协调、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要抓紧制定与《信访条例》相配套的、符合部门实际的规定、办法,切实把《信访条例》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2、加大依法治访力度,规范信访秩序。要建立健全领导接访日、领导下访和领导阅批来信制度,逐步开通电子信箱、投诉电话和负责人专线电话,拓宽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要尽快建立人事部门上下级之间,与同级政府部门之间互联互通的信息系统,逐步开通网上信访、网上信访事项查询、网上答复和网上政策解释宣传新业务,为信访人在当地信访提供方便。要深入开展信访法制宣传活动,让干部群众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合法表达合理诉求。对无理取闹、寻衅滋事的非正常信访活动,坚决依法处理,决不能让“信上不信下、信利不信理、信访不信法”的错误思想和行为蔓延。
3、加强对上访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诉求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把依法按政策办事与以情以理感化结合起来,用人性化、法制化的思维处理信访问题。要认真做好上访者的思想教育工作,教育他们要识大局、顾大体,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觉悟,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四)加强人事部门自身建设,提高做好信访工作的能力
一是努力提高学习创新能力。人事部门要以打造学习型部门为目标,加强学习和调查研究,掌握人事信访的各项规律。通过学习创新观念、创新思路、创新机制,对现有的信访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工作手段加以改进,如信访人员的电脑化管理、网上信访,逐步实现信访管理的科学化。二是努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增强法制观念和依法行政理念,认真学习掌握人事政策法规,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和《信访条例》,自觉运用法律手段管理人事编制事务,确保自身不因违反人事政策法规而成为投诉对象。三是努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能力。要时刻保持高度的敏感性、主动性,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提高用唯物辩证法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提高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提高协调处理信访问题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努力成为做好信访工作的行家里手,全面提升人事信访工作水平。
(作者为高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事局局长)
第二篇:信访工作亮点及存在问题
千斤乡信访工作亮点及存在问题
一年来,乡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平安千斤,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贯穿“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一主线,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积极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全乡社会安定、人民安居。2010年全乡共发生信访问题*起,其中属乡内自排查信访**起,已全部调处结案。
亮点:
一、抓组织网络,构建“大调解”阵地。
一是成立组织机构。为了加强对信访工作的组织领导,乡党委、政府成立了以专职副书记为组长,综治办专职副主任为副组长,派出所、司法所、民政、国土、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乡的信访工作工作。以乡群众工作站为平台,形成各类信访案件统一由群众工作站受理、分流、调处、督办、报结、回访的调处机制。使组织网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二是明确职责分工,配齐配强人员。为便于工作开展,将信访办与综治办、司法所的力量进行整合,在综治中心合署办公,共同负责日常工作。同时按照工作的实际需要和各部门的职能,整合内部资源,发挥综合优势,每天安排一名素质高、业务精的职能部门同志在办公室值班,实行联合办公,联动联调,专兼职结合,保证了每起信访案件有人问、有人管、有结果。三是加强群众工作站硬件设施建设。投入近成元添置了办公用品,并配备电脑,做到了各项制度、标牌上墙。四是健全信访网络。以乡群众工作站为龙头,以村调委会和矛盾调解员、信息员、法制宣传员为基础,其他调解组织形式为补充,在每个村委会都设立了群众工作室,明确村委会主任为村群众工作室主任,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衔接、配合联动的基层信访工作网络体系。
二、抓责任落实,构建“第一责任人”格局
一是狠抓责任落实。坚持乡、村、组三级矛盾纠纷排查制度。
乡里每半个月排查一次,村每旬排查一次,村民组随时排查。乡、村、组三级,层层签订责任状,对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形成了“层层有事管,事事有人管”的综治工作格局。二是坚持领导亲自抓。领导亲自参与、亲自抓是工作上台阶的关键。按照“一个案件、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要求,落实信访责任制度,强化责任落实,实行“谁家孩子谁家抱”。把信访问题解决在乡、村一级,化解在萌芽状态。2009年12月23日杨**等4名群众来到乡政府办公室,请求解决群众因机构改革后办事难的问题。收到信访件后乡党委书记要求2009年12月24日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走访调查,并于12月30日乡党委书记组织财政、计生、国土、派出所、民政、信用社、沙石中学、沙石卫生院及相关村的村干部、部分群众、老干部代表召开座谈会,研究解决沙石群众办事难的问题。对群众反映的办事难的问题逐一进行办理,同时也得到了群众的支持,避免了一次集体上访。三是坚持会议交办信访案件制度。不定期召开会议交办信访案件和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处理矛盾纠纷问题。特别是在一些敏感期集中处理矛盾纠纷,比如春耕大忙前着重处理水利、田土权属纠纷,清明节前着重处理坟山纠纷。
三、抓纠纷调解,牢筑“第一道”稳定防线
信访问题是中国客观存在的,关键在调处和化解,及时、妥善地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是保持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今年,我乡按照上级提出“矛盾纠纷化解年”的工作要求,在调处和化解上狠下功夫,确保社会稳定。一是及时介入,积极稳控。对我乡两起涉法涉诉信访问题2007年7月26日王店村杨**在新县城关京九路被董**驾驶无号牌二轮摩托车撞成重伤,导致杨母亲徐**多次上访。2008年以来乡主要领导多次对徐**进行约访,并尽力帮助杨**治病,2008年以来乡主要领导共为其筹措救助资金**万余元,并从生活上给予帮助。2010年经乡政府多次协调法院与**达成协议给予徐**万元为杨**治病,徐**就此事息访。2007年6月20日上午,年仅5岁的张**在横过公路时被胡**驾
驶的轻型货车撞伤,此事也引发张**父亲张**多次上访。知道情况后乡信访办及时介入,从民政部门、慈善机构等地方多方为张*治疗筹措资金,并从生活上给予照顾。2010年5月经多方协调,张**与胡**达成赔偿协议,由胡**每年给予张*医疗费5万元,分5年付清。虽然两起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很特殊,当事人多次扬言要到北京上访,由于我乡对信访工作重视,两起涉法涉诉信访的案件没有一人到市以上上访。二是制度健全,责任到位。对信访工作,我乡严格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将信访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内容,作为奖惩的主要依据之一,将信访工作摆在第一位。
四、抓制度建设,健全四个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领导接待日和主要领导阅批制度。每个工作日安排一名科级领导干部接访,双休日或节假日由值班带班领导负责接访,并有接访记录;主要领导定期不定期到信访办阅批信访案件,切实提高结案率。二是坚持定期约访和带案下访制度。对一时解决不了的信访案件,对信访人定期约谈,了解信访人动态,做好稳控工作;对掌握而未引发上访的矛盾纠纷及时介入调解,消除信访隐患。三要实行包案调处制度。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每起纠纷具体落实到每个包案责任人身上,做到“四定”、“三包”,即定包案领导、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定办结时限,包调处、包跟踪、包反馈。四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将人民调解工作纳入年终设考核和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奖优罚劣。对出现“民转刑”事件,要追究包村领导、驻村干部和村干部的责任。
存在问题:
1、学习不够,基层信访工作人员业务知识有所欠缺;
2、案卷整理不够规范。
第三篇:信访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一、存在问题:
二、对策建议:
第四篇: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字体:大中小】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逐渐深化和社会关系的逐步调整,各类复杂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信访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一些问题已经阻碍了信访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作为一名乡镇信访工作领导干部,笔者结合农村信访工作实际,对当前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如下思考:
一、当前农村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个别领导干部对信访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一是认为抓信访太牵扯精力,影响抓经济建设,把信访工作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二是认为上访群众多是“刁民”,对他们采取哄、拦、卡、压的办法,把政府机关与人民群众对立起来。三是认为信访工作是信访部门的事,由信访部门处理就行了,把自己与群众割裂开来。四是认为信访部门是“救火队”、“挡箭牌”,有事时想到,无事时忘掉。
(二)地区性的政策因素增加了信访工作的难度
一是个别政策的制订远离实际,脱离群众,造成了群众对政府的不满。二是对新政策出台后可能出现的情况预见不够,准备不足,造成政府工作被动、形象受损。三是政出多门,口径不一,造成操作困难、群众不满。四是执行政策不及时,不到位,损害了部分群众的切身利益。
(三)群众思想观念上存在误区
一是信“上”不信“下”。有问题不找基层政府和具体部门,认为只有找上面的大部门、大领导才能解决问题。二是信“多”不信“少”。其一是认为不论什么事,多找几个部门和领导反映总不会错,多多益善。其二是认为参与信访的人越多问题解决得就越快。三是信“闹”不信“理”。不管有理无理,先闹再说,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四是信“访”不信“法”。即使是典型的涉法问题,也要到政府部门上访解决。
(四)个别干部素质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造成群众不断上访
一是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只重视抓经济、谋发展,不注重社会效益,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不够重视,甚至对群众的上访征兆置若罔闻,既不想办法解决问题,也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把群众“逼”上上访之路。二是一些领导为出政绩,不顾群众的实际承受能力,办一些诸如“形象工程”之类的违民意、失民心的事,引发群众集体上访。三是个别领导干部摆不正位子,放不下架子,遇到问题不主动与群众沟通,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从而激化了矛盾,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对立。四是一些领导干部不能严格自律,办事不坚持原则,甚至以权谋私,引发群众的强烈不满。
二、做好农村信访工作的对策措施
面对当前的形势,必须采取以下措施,把做好信访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
(一)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了解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密切关注群众的思想动向,掌握第一手材料,有针对性地解决好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从而实现变群众上访反映问题为领导干部主动下基层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变被动应付为主动预防。各职能部门、基层单位,尤其是信访部门,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拓宽信息渠道,了解社情民意,及时获得预警性、超前性、深层次的上访信息。在此基础上,客观分析问题,制定工作预案,服务领导决策,把信访苗头消除在内部,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初始。三是变单纯信访为综合治理。信访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把群众信访问题都看成是信访部门的事。大多数信访是反映某个部门、单位或某几个部门、单位的问题,这些问题最终还要靠这些部门和单位来解决。只有各部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认真履行职责,才能真正解决群众的信访问题。
(二)加大宣传疏导工作的力度,努力做好上访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第一,要教育群众依法有序上访,要让群众明白处理信访问题在基层而不是在上级,解决信访问题靠法规而不是靠领导。第二,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第三,要疏与堵相结合。对于一般性的群众上访,采取教育疏导的方法,以求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对于恶意纠缠、影响机关正常工作秩序造成不良后果的上访,必须坚决批评制止,情节严重、影响较大的,可移送公安部门依法查处。
(三)以诚相待,认真做好日常信访接待
一是态度要亲和。接待来访,自始至终都要态度亲和,语气平和,切忌简单粗暴。来访群众一般都是来自基层,他们是弱势者,或是反映情况,或是提出建议、意见以及诉讼请求,或是因有困惑与困难希望得到帮助和解决。接待人员的一个微笑、一句关心的话,都能让他们感到温暖和亲切。二是要耐心倾听。听是一门学问,良好的倾听能最大限度地取得上访者的信任和释放他们的怒气。对来访群众讲的每一句话都要仔细倾听,即使是表述不清晰的来访者,也要不厌其烦地边问边听,弄明白原委,让上访者将情绪发泄完后再解释政策,给予答复。三是要详细记录。对来访的情况进行规范的记录,对口头形式提出的投诉请求,应当记录信访人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和请求、事实、理由,并让来访者在记录上签名确认,让对方在你的认真记录过程中感到你对他的尊重和对上访事项的重视。四是要语言准确。在表述上要准确、严谨、形象,让上访者听后无歧意,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要使用普通话,虽然普通话不及地方方言让群众感到亲近,但却更规范,更能让上访者感到是在国家机关中反映情况,而不是自己家里闲聊,让上访者自觉注意自身行为的规范,不放任。五是要及时答复。对初访者的及时解答能较好地防止重复访和越级访。对能一次性答复的问题要及时答复,同时注意讲明讲透有关政策和法律规定,不要留下模糊不清的概念给上访者,不能让无理缠访者心存侥幸,要让有理者心中踏实,信任政府,相信政策。
第五篇:信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定稿)
信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随着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群众维权意识的日益增强,以及国家打造“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宗旨,使得同样作为三个“一票否决”之一的信访体制,却日益暴露出其种种弊端和不适应性。信访的传统优势和作用不但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反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纵深发展的趋势,信访现状呈现“上访总量居高不下,上访内容复杂、涉及面广,群访、越级访等极端不良上访行为增加”的被动局面,使原本意在解决、疏导矛盾的信访本身却成了矛盾积聚、上升的通道,最终将导致政府和法律的公信力和权威的下降。
信访不仅是人民群众表达民意,更是保障和维护公民自身权利,并对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进行一种民主监督的重要渠道,对于我国整个法制进程的推进和依法治国的实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信访体制正陷入运行困境。
一是信访功能的错位。首先,信访部门作为县委政府接待群众的窗口,更是县委政府做群众工作的重要渠道,可由于受理信访案件没有条件限制和要求,导致在实际操作时经常出现重复受理,浪费信访资源。而且信访部门仅有受理、转办、督办三项职能,并无执法权。但从实际操作看,信访部门更多的是承担着“救火队、消防员”的角色。如:控访,我们的信访干部就最有切身体会。每逢国家召开重大会议、举办重大活动等敏感时期,控访工作压力就更大,而且只能单靠劝说。若碰到难缠的,出于工作需要难免发生拉扯的现象,可上访群众往往就以报警相要挟。临川区曾经就一位领导(副区长)在北京控访,由于上访群众报警导致被抓的事情发生。其次,群众对信访功能误解严重,将司法与行政混淆,盲目信仰行政权力,更多的相信信访这一救济手段,并作为最后的希望所在,这在我们县一级更为突出。如常见的交通事故,只要双方协商一陷入僵局,死者家属就是上百号人的队伍硬闯行政中心,哭哭啼啼大吵大闹,有的甚至还与公安干警发生冲突。第三,过于注重领导接访。从中央到省、市都要求积极开展县委书记、县长大接访活动,甚至是要求县领导在信访部门坐班接访等等领导接访形式。虽然有利于县领导倾听群众呼声,对推动信访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具有一定效果,却带来一定弊端,造成上访群众趋上趋大的心理,认为只要找到主要领导、大领导,信访问题就能得到更快更好地解决。
二是信访政策本身存在矛盾。目前,国家一方面一直强调不能压制群众的正常上访,要充分保障群众等的民主权力;另一方面,国家又一再要求把各种问题解决在基层,要尽量减少甚至不能发生越级上访和重复上访。群众对这点也非常清楚,往往是牵住政府这个“鼻子”相要挟,造成政府在处理信访案件时会产生变通的情况。就拿我县“郭惠华信访案件”来说,其因反映与房地产开发商进行房产臵换问题,去年在全国“两会”期间跑到北京,以“如果不按她的要求解决就去跳金水桥、冲击中南海”等等向政府进行要挟,为了维护稳定,政府对房地产开发商只能进行施压,最后由开发商拿出100万元作为抵押才返回县里,而且后来也全部按其要求进行了解决。虽然说圆满解决了这个信访案件,但在上访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示范作用”,大家经常扬言要到北京上访,以此来给政府施压。
三是信访考核机制不合理。对信访工作实行目标管理考评无可厚非,可以有效监督各级领导干部在职务活动中公开、公平、公正的处理职权范围内的事情,对避免出现官僚作风和不公平现象有很大作用,但实行“一票否决制”,单凭赴京、赴省、赴市几个越级访登记数量来考评,根本无法全面反映一个县信访工作做的好与坏。同时,上级部门不管越级上访群众反映的事情是否有无理,只要进行了登记就予以通报。就拿我县的“经租房业主信访案件”来讲,这些人长期赴县访,要求归还他们五、六十年代被经租的房产。此问题已经省、市、县三级终结复核,而且国家建设部《关于“经租房”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第一条、第二条已经明确“经租房”所有权归国家所有,没有私房遗留问题,不存在落实私房政策。但他们前段时间还是跑到北京去了,像这样无理缠访群众,对于基层来说根本就是束手无策。
一个地方要发展,就必然会打破原有的利益平衡,由此引发新的矛盾和纠纷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这样一种信访体制下,群众往往是“信访不信法,信闹不信理,信上不信下”,信访活动的组织性和对抗性也有了明显增强,而且经常发生拉标语横幅、请愿静坐甚至围堵高速公路等现象发生,这与法治社会是格格不入的。要扭转当前这种信访运行所面临的困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试探。
第一,是调整信访体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法检两院及相关部门都设有信访机构,但缺乏统一的协调,往往会导致互相推卸责任的结果,这就无法实现信访制度应该发挥的功能。因此,基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际情况,可在各级人大设臵专门的信访委员会,建立一元信访体制,由其统一受理群众的来信来访。同时,并不是所有的信访工作都是由信访部门来承担,如控访是针对非正常访的,应由有执法权的公安部门来实施更为稳妥。
第二,是改革信访考核机制。信访工作要立足于解决问题,不能单纯的把上访人数多少、上访重大事件多少作为考评基层信访工作的依据,而应对各地的上访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同时,现阶段从上级信访部门反馈下来的越级信访案件,可以看出许多是无正当依据和理由的,若以此进行“一票否决”,这是值得商榷的,对基层政府不公,也是受委屈的。上级信访部门要变以信访量为主要指标的考核办法为以信访问题解决程度为主要指标的办法,并建立利益导向的信访工作考评机制。
第三,是强化司法救济功能。社会的公平最终是通过法律来维系的,而不是依靠社会的良知来维系。而从目前实践层面来看,信访救济其地位与司法救济相平行,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更高于司法救济,导致司法救济的功能被边缘化。为此,司法部门要简化程序,比如基层法院可建立流动法庭,既解决了实际矛盾纠纷,又对观看群众起到了警示教育的作用;同时,要尽量缩短诉讼持续的时间,降低群众的诉讼成本,并通过司法制度的改革,整肃部门风气,做到司法公正,使绝大部分信访案件回归司法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