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情况汇报
关于我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情况汇报
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意见》,并于2011年4月11日召开“两化”工作动员大会后,县住建局根据县委政府安排,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方面,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和专班,制定了工作方案和措施,具体工作正在实施中。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前段工作开展情况
1、明确了工作指导思想。根据荆门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明确了我县新型城镇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以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对接“两圈”、推进城镇化、建设“生态京山”为目标,以服务京山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以优化县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为主线,以提高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整体水平为根本,注意城镇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城镇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城镇综合功能,加速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
2、确立了总体目标。至2015年,全县城镇人口达到40万人左右,城镇化率达到55%。①中心城区:到2015年,实现东西对接,形成以新市城区为主中心,永兴镇区为副中心的京山新城区。新城区总建成区面积发展到45平方公里,其中永兴镇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永兴中心镇区人口规模发展到3-4万人;新市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发展到20万人,基本建成中等城市,京山实现撤县设市;成功创建“国 1
家园林县城”,争取启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②重点镇:到2015年,宋河镇镇区人口达到4-5万人,钱场镇镇区人口达到3-4万人规模。③特色镇:坚持把产业化作为推进城镇化的核心,选择区位优越、实力较强、条件较好的建制镇建成特色镇,到2015年,曹武、绿林、孙桥、三阳、雁门石、石龙、坪坝、杨集等镇区居住人口达到1-1.5万人规模,永隆、罗店镇区居住人口达到2万人规模,建成各具特点的特色城镇。④中心村(原管理区小集镇)和中心社区:每个镇选择7-8个条件较好、人口较多、交通较为便利的行政村和社区,作为中心村、中心社区重点进行扶持、建设,到“十二五”末,全县争取有25个行政村达到全省“宜居村庄”标准。
3、开展了相关工作。一是科学编制了城乡规划。目前,我县14个建制镇已有13个镇完成了总规修编工作,城乡规划编制在数量和质量都上了一新台阶,规划设计上坚持了兼容并蓄、突出地方特色的原则,充分体现了我县山水园林城市建筑设计风格;全县405个行政村已有392个村完成了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90%,在全市范围内属于完成较好的县。二是加快了小城镇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于2011年5月,经我局积极争取,县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制定出台了《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小城镇环境卫生管理》文件,明确规定各镇镇长是小城镇建设管理和环境卫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并要求将建设中收取的配套费、土地净收益、城市维护税等首先用于小城镇管理,然后再用于建设。同时确定每季度对小城镇环境卫生进行考核,对工作抓得好的给予奖励,对抓得差的给予通报批评。三是启动了宜居村庄的建设。根据省、市建设部门要求,我县已申报并启动了五个宜居村庄示范点的建设(即:雁门口镇瓦庙村、三阳镇 2
岔河街村、钱场镇刘岭村、孙桥镇陈集村、宋河镇同升村)。今年雁门口镇瓦庙村和三阳镇岔河街村两个宜居村庄有望建设完成,村民乔迁新居,省住建厅将验收合格后每个居民点给予50万元的资金补助。四是乡镇小区建设正在起步。截止今年5月底,已有罗店镇、宋河镇、三阳镇、钱场镇、雁门口镇、永隆镇等镇已开始高标准、高品位的建设新型小区,开发面积达到了18.5万平方米,此举不仅改善了小城镇的人居环境,同时也提高了小城镇的品位。五是县政府从2011年开始,在将小城镇管理建设纳入全县经济社会目标考核的基础上,加大了小城镇管理建设考核的权重,将该项指标的考核分数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3个百分点,考核获得前三名的镇,县政府将给予单项奖励,激发了各镇加强小城镇建设管理的积极性。
二、存在的问题
1、工作发展不平衡。多数镇建设有计划,管理有目标,规划起点高,但也有少数镇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认识不高,无明确的建设计划,管理工作不能到位,处于被动应付。
2、小城镇建设受到资金的瓶颈制约。有的镇无卫生管理设施、设备,按照县编办核定的住建分局的管理人员有些还不能到位。
三、今后的打算
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结合我县“十二五”规划,今后,我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按照“坚持适度规模、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特色、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进行,预计到2015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人口到20万人,基本达到中等城市规模;宋河、钱场2个重点镇以建设荆门十强工业强镇为重点,以工业园区建设为支点,以商贸物流为基 3
础,建设工业企业、区域商贸物流和农村转移人口集聚的优势区域。到2015年,镇区形成3-5万人的居住规模;其余11个特色镇按照产业主导、特色突出、规模发展、功能齐全的要求,五年内分别集中建设1-2处融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宜居于一体的规模新区。到2015年,条件好的镇建成区面积达到3平方公里以上,其他镇不少于2平方公里,每个特色镇人口达到1-2万人。100个农村新社区以30个城中(郊)村、50个原管理区小集镇、20个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为基础,按规划引导农村人口和各种生产要素向农村新社区集中,着力建设一批配套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彰显京山生态特色的农村新社区。
四、需提请县委常委会研究解决的问题
1、小城镇规划编制和村庄规划编制经费紧张,按照《城乡规划法》要求,规划编制经费应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要求县委研究解决镇、村规划编制经费问题。
2、乡镇建设分局成立后,按编办的要求,是76人编制,目前实际只到位60人,造成有的镇只有1-2人工作,管理人员缺乏,要求县委研究解决人员缺位问题。
第二篇:2009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汇报
2009年全南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主要经验做法
全南县地处江西省最南端,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县内共设6个建制镇、3个乡、86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19万人,县城所在地为城厢镇和金龙镇。近年来,我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实施“对接珠三角、建设新全南”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建设“实力全南、活力全南、魅力全南、和谐全南”目标,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城市功能得到了稳步完善,城市吸引力、凝聚力和城市载体功能不断增强,全县城市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推进,截止2009年11月,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0.91%,县城建成区面积7.36平方公里,城镇人口7.65万人。现就2008年以来推进城镇化主要工作措施报告如下:
一、城市规划建设方面
(一)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谋划项目。
“没有一张城市建设的美好蓝图,城市建设就无从下手。”为了拿出一个高标准、有品位、符合全南特色的城市建设规划蓝图,我县先后聘请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高标准完成了《全南县县城总体规划》、《全南县绿地系统专项规划》、《一江两岸城市设计》、《金龙大道城市设计》、《南海大道城市设计》、《梅子山公园城市设计》等规划编制;聘请上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县城新城B区、上山水口围桥至车站北路等4.66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聘请江西师范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了龙源坝、陂头、社迳、龙下、中寨、南迳、大吉山等7个乡镇总体规划。
随着功能清晰完善的城市规划网络体系的建立,我县充
分挖掘自身特色,科学谋划城建项目,突出抓好公共性、功能性、基础性强的城建项目。围绕在全县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确立的目标,充分做好“一江、一山、一街、一路”四篇文章,使得城市整体功能得到了优化,城市品位快速提升。如一江两岸系列工程,今年元宵节有2万余人在桃江观看了烟火晚会。又如,建设投资600多万元兴建的橡胶坝工程,使桃江由原来的一条普通小溪,通过改造成为了一条蓄水面积达330亩、3.9公里长的绿色长廊,既改善了环境,又治理了水污染……
这些项目的实施,使城市功能得到了优化和完善,推动了全南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通过两年努力,使全南城市建设品位进入了全市的先进行列。
(二)坚持项目带动,提升城市环境
城市是人类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龙头,城市特色显现,直接影响城市形象,为此,我县根据县域位置和特点,确立了“园中建城、城中有园”的城市建设思路,通过实施“提升一条街、开发一座山、拓宽一条路、治理一条江”等四个一工程,大力弘扬“诚信务实、奋发图强”的全南精神,积极构建以桃江为轴心,新老城区功能配套一体的城市发展新格局。2008年以来,投入城市基础设施资金8100万元,分别完成了桃江两岸1400米花岗岩护栏安装工程、桃江北岸人行道及园林景观工程、下圩至南海大桥油路改造、滨江路二中桥至含水桥道路硬化及排污管网建设。启动了体育中心、南海农贸市场、污水处理设施和城市供水管网、黄龙大桥等工程建设。2009年,我县以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为着力点,着力提升城市环境竞争力,确立了南海大道沿江段拆迁改造及河堤改造工程,桃江北岸下
圩段河堤、道路及园林景观和绿化工程,二中桥至老年体协沿江河堤建设等31项重点工程项目,一座“显山露水”、独具魅力的山水园林城市已初露端倪。
(三)坚持多元化筹资,冲破资金瓶颈。
在资金筹措方面,我县采取了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方式,近年来,已累计投入4亿元实施了污水处理厂、2万吨自来水扩容、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等52项民生工程,没有1个工程项目出现资金短档的现象或影响工作进程。其主要融资方式有:(1)卖地筹资:加强土地的包装策划,积极做好土地出让的前期包装策划工作,通过对项目进行概念性规划设计,明确项目名称、主题、功能及目标市场等,挖掘被掩埋的土地价值,把土地的招拍挂活动变成项目的招商活动。2006年之前,我县土地价格平均才20—30万/亩,经过这两年的环境优化,土地已上升至60万元/亩,翻了一番多,这笔资金成为全南城市建设的第一桶金。(2)储地融资:目前,我县共储地1700亩,其中已出让300亩,余1400亩,这些土地都在城市核心区,为我县争后劲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3)推行BOT、BT模式融资:如通过BOT模式,建设了四星级宾馆工程;通过BT模式,融资10亿元,拟建玉坑片工业园区。(4)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如争取资金200万元建设2万吨自来水厂扩容工程、争取资金800万元建设日处理1万吨一期污水处理厂工程、争取资金200万元建设南迳镇自来水厂建设工程等。
(四)坚持解放思想,优化减化程序。
一是全党动员,全民动手。通过不断解放思想,营造氛围,上上下下形成了一心一意谋发展,议发展,思发展,促发展和支持项目建设,服务项目建设的良好氛围。县委、县
政府主要领导对县重点工程建设高度重视,对重点工程建设亲自部署、亲自调度、亲自督察,经常过问。二是建立机制,强势推进。建立了“五个一”工作机制。即:一个重点项目、一个挂点县领导、一个责任人、一套工作班子、一个实施方案。把所有的重点项目都落实到了个人,一般的事情由项目责任人(牵头单位负责人)负责;综合性、重大问题由项目领导小组拍板,现场指挥,切实解决了责任不到位问题。三是统一政策,规范运作。在项目具体操作上,实行“四统一分”,即: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标准;统一规范合同;统一工程招投标政策;分项目法人组织实施。为进一步规范各项工作,我县先后下发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既要求体现快节奏、高效率,又必须按法定程序履行必须报批的相关手续。在办理审批手续时,做到快事快办、特事特办,尽可能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待办时间,确保了重点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
二、城市管理方面
(一)领导重视,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不断完善
1、加强了组织领导,不断推进城市长效管理。2008年,成立了由县长任主任的全南县城市管理委员会,进一步加强了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协调等工作。同时,通过不定期邀请老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普通市民召开城市管理工作座谈会,以及召开部门协调等联席会议,有效的破解了城市管理难题,加强了各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2、完善了城市管理规章制度,实现以制度促管理。由县政府先后制定并印发了《关于加强城市管理的若干规定》、《全南县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暂行规定》、《全南县户外广告管理办法》、《全南县园林绿化管理办法》、《全南县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城市管理规章制度;县城市管理部门还逐步完善了公交车运营、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生活垃圾袋装管理等方面制度建设;通过规章制度不断完善,促进城市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效落实。
(二)创新工作,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1、强化部门联动机制建设,建成了四级管理网络。结合我县三城联创工作,将城市管理职能分解到乡镇、居委会和社区以及各路段责任单位,并制定了《全南县城市市容秩序和环境卫生责任区域划分与管理实施方案》、《全南县城区河道卫生清理整治实施方案》、《全南县市容协管工作方案》等一系列城市管理制度、措施,通过任务划分和责任分解,形成了各部门相互协调、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齐抓共管格局和“人民城市管理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良好氛围,有效克服了城市管理部门力量不足的困难,使城市管理工作由城管部门单一管理转变为镇、居、社区依法综合管理,通过网络内各管理部门的共同参与,较好的整合了资源,激发了群众参与热情,逐步形成了“行政指导、依法治理、大众参与”的网络管理体系。
2、加强联动体制建设,建立健全了城管、公安联动系统。一是完善了综合执法联动机制。适应新形势下城市管理需要,抽调公安、交警、交通、工商等部门执法人员参与城市管理,组建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伍,并通过加强各部门监督、协调,进一步强化了城市管理力度。二是充分发挥公安部门在城市管理执法中的保障作用,县城市管理部门与县治安联防大队紧密配合,将城市管理相关职能纳入治安联防大队工作职责,治安联防大队在24小时不间断巡查中,对发现的各类城市管理问题进行劝导、纠正,并向城市管理部
门通报市容情况。同时,县城市管理部门在日常执法巡查中,及时向公安机关反馈相关治安巡查情况,实现了城管、公安部门联动,有效加强了城市管理日常监管。
3、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创新了城市管理理念。一是加大了队伍建设力度,在16名执法队员的基础上,招聘了多名城市管理临时工作人员,协助执法队员参与城市管理,有效扩大了城市管理执法队伍规模,强化了城市管理力度。同时,通过组建“夕阳红”市容监督员、城市管理“文明志愿者”、50名老年市容协管员等城市管理协管队伍,与城市管理部门“八小时内”和“八小时外”的创新管理模式有机结合,大大增强了城市管理部门全天候管理力量,县城市容市貌管理水平大幅度提升。二是大力推行市容、环卫、市政、园林综合整治活动。集中城市管理部门车辆、人员,分成几个组每周对县城街道开展一次市容、秩序、环卫、市政、园林、公交等综合整治大行动。整治行动规模大、人员多,整治效果明显。三是城市管理部门通过实行“八小时内”与“八小时外”工作制度,打破了常规上班作息时间,将系统人员划分到两个时段上班,“八小时内”人员实行“错时工作制”,即提前半小时上班,推迟半小时下班;“八小时外”执法人员负责早、中、晚三个未上班时间段的市容整治,通过定管区、定点位、定路线、定时段、定人员、定标准的“六定”措施加强了城区市容秩序监管。四是实行了城市管理晚间巡查与双休日值班制度,城市管理部门集中部门全体力量,分组于每周一至周日晚间6:40至21:30和每周六、周日正常上班时间开展市容巡查整治和值班工作,有效维护了城区晚间和双休假期内的市容环境。五是探索市容管理新方法,户外广告管理取得新突破。对街道临时横幅广告实行科学管
理,将过去街道上的广告悬挂在行道树上高低不平、长短不一,影响市容美观的行为取缔,在县城含江路段专门规划设置了32对横幅广告悬挂旗杆,采用不锈钢杆制作,统一了长度和高度,达到了悬挂方便、美观的目的,做到了既注重广告的宣传性,又注重了广告的观赏性,得到了市民普遍称赞。六是拓宽了城市管理宣传渠道,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热情高涨。县城市管理局在县电视台开办了《城管视点》电视专栏,该栏目重点反映城市管理工作动态,褒扬城市管理中涌现的先进典型,曝光违反城市管理规定的违规行为。通过专题报道与系列报道相结合,让市民更加直观地了解城市管理,理解和支持城市管理,为城管与市民沟通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热情不断高涨。同时,结合开展“城管走进校园、社区,携手共建美好城市”、“小手牵大手共创文明城”等系列宣讲活动,让广大学生、居民积极参与到城市管理工作中来,不断提高我县城市管理水平。
4、推行综合验收制度,不断提升市政、路灯管理水平。一是推广了建设工程综合验收工作。由县规划建设、房管等部门共同把关,对房地产开发项目实行综合验收。工程项目竣工须经城市管理部门对建设工程的市政、园林、环卫、市容等方面设施建设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相关部门方可为开发商办理房产手续,推行综合验收有效加强了建设工程在市政、园林、环卫、市容等设施建设方面的监管力度,有力推进我县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二是加强市政、路灯巡查力度,通过每周巡查与每月综合巡查相结合,加强城区市政、路灯设施监管,及时做好市政、路灯设施维护工作,确保城区市政设施无缺损、无堵塞、无坑洞、无积水、无隐患“五无”
和养护维修质量好、路面平整顺畅好、管网排水功能好“三好”,确保城区亮化率达标。
5、更新园林绿化理念,加大园林绿化建设投入。一是创新理念,增加了木制盆栽建设投入,结合城区各路段实际情况,对无法有效种植绿化树木的路段,采取盆栽形式进行绿化,较好地解决了寿梅路、含江路、平安路、南海大道绿化难问题,通过见缝插绿,增加了城区绿量。二是突出植物造景,加大绿化建设投入。围绕“小家碧玉式山水园林城市”目标,对县城“一江两岸”、出城口和公共绿地绿化实行分期分批改造。对县城百年广场、文化广场、百盛塔、滨江路等路段进行绿化改造的同时为各路段移栽了部分胸径20cm大树,安放了景石80多吨,并为景石刻字,增强文化韵味,营造了绿树成荫,景石成趣的优美城市景观。“一江两岸”景观建设采取高标准、严要求建设,将沿江两岸道路改造为大理石铺设,配套建设了大理石栏杆、休闲亭宇、休息桌椅,沿江绿化实现花草树木、景观灯具科学合理搭配,初步建成了休闲设施齐全,绿化品味独特,园林、环卫、路灯设施齐全,集休闲娱乐观光为一体的良好公共场所。三是开展绿地率清查活动,强化小区、庭院绿化建设。对2005年以来已完工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小区的绿地率进行了全面清查。对绿化不达标或发现存在园林绿化违规事实的,责令开发商不打折扣的做好绿化整改工作。通过社区、居委会动员各住宅小区住户通过义务植树、苗木认养,盆栽绿化等方式强化住宅小区绿化;对县城各单位庭院绿化进行了全面规划设计,通过提供技术指导,有效提升了单位庭院绿化水平。
三、房屋拆迁方面
随着我县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为满足打造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的要求,近年以来我县分别实施了桃江北岸老纸厂路口至南海大桥、桃江北岸老纸厂路口至下圩坝、滨江路解放桥至贸易广场、新城集贸市场和新城B区等地块的房屋拆迁工程,共拆迁房屋161栋。今年实施了南海桥至百得火机段房屋拆迁工作,有效地保证了城市建设的推进。
(一)加大宣传,营造良好的政策舆论环境。根据县政府公布的城区房屋拆迁货币补偿基准价格认真做好拆迁相关的配套工作;通过新闻媒体、编制拆迁信息,以及展牌宣传等多渠道多方式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及时公布拆迁信息,引导并逐渐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监督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明确任务、稳步推进城市化进程。
拆迁过程中做到“四合法一到位”,即项目合法、程序合法、主体合法、补偿标准合法和补偿资金到位,从源头上减少拆迁纠纷,切实维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管理、规范拆迁行为、全面提高拆迁工作质量。
对于拆迁人,除对其进行拆迁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外,在日常管理中督促其严格履行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在规定期限内支付拆迁补偿金,完成产权调换的各项手续;对于房地产评估机构,严格按照省《条例》第十九条之规定选取,每份评估报告都要求照《房地产评估规范》的标准撰写,并至少有一名房地产估价师签章;对于拆迁实施单位及拆迁人员,要求他们持证上岗,经常对其进行安全施工教育,确保了我县城市房屋拆迁零事故率。四是对于补偿资金的监管,所有
拆迁项目的补偿资金全部纳入我们与银行共同监管的范围,并实行专款专用。
(四)热情服务、妥善处理、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坚持以“实事求是、依法处理,区别对待、限期解决,属地管理、有利稳定”为工作准则,在处理拆迁矛盾、解决拆迁纠纷和群众反映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上,始终坚持特事特办,急事快办,难事巧办,笑脸相迎,客气接待,在接待中坚持做到五个及时:一是对政策有明文规定的及时答复;二是对重大复杂的疑难问题及时汇报,明确以后及时回复;三是对属于职责交叉的事项及时与有关部门会商,在规定时间内作出答复;四是对领导和上级转批的,及时进行研究处理,真正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着落;五是拆迁工作没有休息日,只要责任单位或拆迁户有要求,做到随叫随到,及时为拆迁户做好各项工作。
第三篇: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如何推进城镇化发展
兽医学院
陈嘉琪
201330730502
我国城镇化的历史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其不仅可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高农民生产和收入水平,而且有助于扩大消费、拉动投资,释放更大的内需潜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用好新型城镇化这个强大引擎。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向城市流动的30多年,也是改革的30多年。从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可以说是推动城镇化的最大动力之一。改革开放前,通过严格的城乡户籍隔离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自由迁徙”受到严格限制,加上大量的城市知识青年下乡,出现了“逆城镇化”倾向。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起到关键作用,党的十四大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后至90年代中期的几年间,中国经济进入黄金发展期,涌进城镇的农民工规模急剧扩张,每年增加约2000万人。数以亿计的农民工成为“中国制造”的主力军,为中国经济创造了巨大“人口红利”。城镇化由此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城镇化和工业化、现代化相互促进,城镇化率从1990年的26.41%提升至2000年的36.22%。有专家认为,20世纪90年代的十年,经济体制改革带动了城镇化的进程,打造出“长三角”这样快速工业化、现代化、开放型的核心区域。
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后的今日,“重物轻人”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中国经济也开始面临增长困局,城镇化和改革同时走到了新的路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改革”和“新型城镇化”的论述引人注目。李克强提出,把城镇化最大潜力和改革最大红利结合起来,形成叠加效应,中国经济就有长久持续的动力。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未来10年,是中国转型发展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关键时期。以人口城镇化为支撑,走向公平可持续,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二次转型与改革的战略目标。
事实上,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涉及一系列亟待突破的改革,包括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行政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其中,土地制度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的呼声最为迫切,通过这两项改革,将进一步打破农村和城市、农民和市民之间的藩篱。2013年,国务院同意建立由发展改革委牵头的经济体制改革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协调解决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重大问题,研究论证重大改革方案等。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成立这样一个联席会议制度,被看作是为了此后进一步改革作出准备。党的“十八大”把新型城镇化提到一个新的高度,种种政策信号表明,城镇化已成为党和各级政府关注的重中之重和政府的重要政策着力点,并将成为中国核心国家战略。
如何有效的推进新型城镇化?
(一)统一价值观,是有效推进城镇化的前提
推进城镇化,首要的是政府和企业形成统一价值观,通过考察、培训等方式,使参与城镇化建设的各方认识什么是城镇化,如何用市场化推进城镇化,共同研究需要达到的发展目标,以及双方合作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如配套政策的支持、组织领导机构、双方责权利的划分等。如此,城镇化建设必然能够实现“政府得发展、百姓得实惠、企业得效益”三方共赢的良好愿景。
(二)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法规和政策,创新金融产品,是顺利实施城镇化的保障 既然城镇化不同于房地产开发,则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法规和政策程序就十分必要,如城镇化项目立项和土地指标获取、土地出让收入分配政策、金融服务规范等。
1.与建设项目有关的部门,如发改委、建设和规划部门、国土部门等,有必要抓紧研究出台与城镇化建设相适应的管理程序,保障城镇化项目顺利推进。
2.为适应市场化运作需要,土地出让收入分配应本着“谁投资谁收益、合作共赢”的原则,建立分配机制,保障实施主体的积极性。
3.要使金融机构能够为城镇化项目提供全方位服务,则首先需要在行业类别上重新定位城镇化,使其区别于房地产,以便金融机构能够不受现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约束,为城镇化项目提供服务。其次,针对城镇化项目的金融产品创新,也是金融部门需要研究的课题,如项目贷款形式、抵押物标的设定等。
(三)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有力支撑
我国地域广阔,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差异大,发展方向不尽相同。如何实现城镇化的个性化,使区域发展既符合当地实际,又符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功能定位,并从考核机制上建立有针对性的考核目标,从根本上消除政府短期行为的动机,使政府真正由经营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是中央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课题。
如何以新型城镇化助推地方城市发展:
(一)注重产城融合,城乡发展一体化。
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产与城的关系,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以产留人,避免因缺乏产业支撑而导致的“空城”困境。一是基础设施一体化。坚持现代化元素与市民内在需求相统一,统筹推进交通、信息、能源、环保、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坚持“地上”和“地下”相结合,既做好“显绩”工程,又做好“隐绩”工程。加强市域、市际间基础设施对接,强化区域基础设施协调与共享。科学布局加密型紧凑型城市,大幅度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二是镇村发展工业化。实施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同步推进的策略,加强城市和农村之间土地和资本的流动,把工厂办到农民的家门口,发展壮大村镇集体经济,农村就地变城市,农民就地做工人、做老板,使城镇化发展与农民切身利益紧密相连。三是优势产业集群化。坚持走集聚发展之路,引导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梯度发展,促进各类企业向城市、园区、经济带集中,逐步在有条件的农村片区形成一批规模较大、层次较高、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产业集群,实现规模效益和集群效应。建立一批符合乡镇实际、具备发展潜力的产业基地,促进产业链条向前端设计和后端服务延伸,做强做优制造优势特色产业。大力支持产品开发、技术创新、检验检测、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行业平台建设,为乡镇产业发展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四是城市发展组团化。优化城镇片区主体功能,推进区域统筹,加强资源要素、产业发展、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行政资源的整合,推动城市空间从分散到集聚,从多组团到大组团,从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加强城市对接区域发展,融入大城市群,突出城市发展个性,形成城市之间合理分工、布局。
(二)注重创新驱动,城市运营绿色化。
创新驱动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要正确处理城市扩张与城市更新的关系,大力推进城镇产业创新和管理创新,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城市。一是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采取政产学研结合、校地合作、协同创新的方式,由地市投入资金、提供研发用房,由高校院所投入技术、人才、品牌、专利等无形资产,推动高校研发与地市需求的无缝对接,构建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凝聚创新资源,培育创新载体,建设一批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产业基地和创新产业集聚区。对应“国家制造2025战略”,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推动城市产业低碳化发展。二是加快城市管理创新。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全面深化改革结合起来,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城乡统筹规划管理机制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机制。推进“互联网+”城市信息化管理,加快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创新应用,统筹实施“智慧环保”、“智慧医疗和教育”、“智慧城管”、“智慧交通”等重大信息化工程,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和资源集约化利用。三是加强环保治理创新。按照让人和城市融入大自然的发展理念,明确城市发展的边界,严格落实生态红线规划管控。创新城市环境治理制度,持续加强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的治理与修复。强化对山麓、滨水地区的开发建设控制,推进森林进城、森林围城,保护农村自然生态田园,塑造具有地方特色、望山见水、疏密有致的城乡风貌。利用边角闲置地块和景观岸线等,建设方便市民休闲活动的社区公园,打造“快节奏、慢生活”的宜居生活空间。
(三)注重共建共享,公共服务均等化。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惠及全体人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是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任务。一是优化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投入,积极完善“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社会协同”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建立健全“城乡一体、保障广泛、覆盖全面、水平适度”的社会保险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设施一流、网络健全、内容丰富、参与广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渠道多样、本外共享、优质均衡、城乡协调”的地方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二是推进优质公共服务向基层社区全覆盖。针对基层社区公共服务先天投入不足、供给机制不完善、专业水准不高等问题,统筹规划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把治安、环卫、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费用纳入市财政统筹范围。将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法律仲裁、心理疏导等基本公共服务延伸至基层社区。创新基层公共服务网络,完善社区服务信息化平台,建立社区政务服务中心,承接政府下沉到村(社区)的行政工作和公共管理任务,有效推动村级行政事务、自治事务和经济事务“三分离”,减轻村(社区)的经济负担。引入专业化、社团化、公司化运作的服务机构,提高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三是统筹推进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异地务工人员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推进包括异地务工人员在内的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是政府应尽的义务。必须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参加社会保险年限等条件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探索基本公共服务同城同待遇批次清单和阶梯式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具体途径,逐步将异地务工人员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共享范围,有效解决异地务工人员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读书、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让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四)注重社会和谐,城乡社会治理法治化。
加强和创新城乡社会治理,是当代政府必须履行的核心职能,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一是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强化农村(社区)党组织、自治组织、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各类组织的独特作用,建立“党组织领导、村委会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创新探索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围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和谐人际关系,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集体协商和共同治理模式。大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完善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目录和清单,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不断完善社会组织规范管理和服务机制。建立健全专家咨询和论证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积极拓宽居民参与渠道。二是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方式。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积累的矛盾以及经济社会转型产生的矛盾错综复杂,基层社会治理和矛盾纠纷化解压力大、任务重、挑战性强。必须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创新社会治理的方法和手段。建立融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居民调解于一体的大调解机制,建立集组织领导、预防调处、快速处置于一体的大预防机制。坚持全程跟进、适时介入、果断处置,构建政府主导下的劳资矛盾多元化化解的源头治理机制。深入开发大数据在社会舆情、治安防控、应急保障、公共安全等社会治理方面的应用,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三是破解基层社会治理关键问题。正确把握和处理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正确把握和处理法治与德治、自治的关系,正确把握和处理继承与改革、创新的关系,推出地方城市基层治理整体设计方案,切实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围绕创新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基层重大社会事务协调、村镇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基层民主和依法治理等关键环节和重大问题,进行有效改革,建立完善充满活力的基层自治体制机制。在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异地商会建设、企业诚信经营等方面,创新推广积分制管理,大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五)注重多元包容,常住人口市民化。
人的城镇化是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人的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工作环境的提升是城镇化建设的根本要义。一是有序拓宽人口市民化通道。以优化积分制和企业自评人才入户为重点,优化调整外来务工人员入户政策。推行以居住证为基础的户籍制度改革,优先解决好进城时间长、工作时间长、可以适应城镇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人口市民化问题。加快户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依法依规保障本市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原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地经营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实现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待遇一体化管理。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健全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体系。二是培育多元包容的城市精神。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融入地方城市人文精神,化为市民的内在准则和行为习惯。大力培育和塑造具有开放开明、兼容特质的包容文化,增强地方城市文化对外来务工人员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大力培育塑造地方城市精神,精心宣传推介地方城市形象,增强外来务工人员对城市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大力倡导和弘扬平等、友爱、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使本外人口和谐相处,构建本外融合型社会。推进基层文化站、图书馆等文化设施的建设,广泛开展便于社会各群体参与展演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使外来务工人员有好书读、有好讲座听、有好展览欣赏、有好平台展示,营造和谐、兼容、共享的文化氛围。三是大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坚持经济与文化双翼齐飞,以文化建筑延续城市文明,加强城市工业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历史文化资源的保存,增强城市文明的积淀。依托图书馆、公共电子阅览室等时间全天候、空间全覆盖的图书馆网络,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发动市民共建学习之城。依托绿道网、森林公园等,引导市民参与环保行动,践行绿色环保生活理念。加快构建个人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罚机制,提高市民的诚信意识。以空巢老人、困难外来务工人员及子女、残疾人等特殊人群为服务重点,组织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健全内容丰富、效果明显、机制健全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推进城镇化,需要从意识上和行为上进行重新认识,并且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政策,使参与城镇化进程的各方主体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第四篇:第八篇 推进新型城镇化
十三五规划纲要
第八篇 推进新型城镇化
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第三十二章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常住人口市民化激励机制,推动更多人口融入城镇。
第一节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推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优先解决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新生代农民工落户问题。省会及以下城市要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的落户限制。推广专业技术职称、技能等级等同大城市落户挂钩做法。大中城市不得采取购买房屋、投资纳税、积分制等方式设置落户限制。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以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连续居住年限等为主要条件,实行差异化的落户政策。强化地方政府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主体责任。
第二节 实施居住证制度
全面实施居住证暂行条例,推进居住证制度覆盖全部未落户城镇常住人口。保障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享有义务教育、公共就业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等国家规定的基本公共服务。鼓励各级政府不断扩大对居住证持有人的公共服务范围并提高服务标准,缩小与户籍人口的差距。
第三节 健全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机制
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建立财政性建设资金对城市基础设施补贴数额与城市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并支持引导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第三十三章 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加快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纵轴,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布、协调发展的“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
第一节 加快城市群建设发展
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提升山东半岛、海峡西岸城市群开放竞争水平。培育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发展壮大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引导北部湾、山西中部、呼包鄂榆、黔中、滇中、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形成更多支撑区域发展的增长极。促进以拉萨为中心、以喀什为中心的城市圈发展。建立健全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推动跨区域城市间产业分工、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协调联动,实现城市群一体化高效发展。
第二节 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
发展一批中心城市,强化区域服务功能。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加快提高国际化水平,适当疏解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强化与周边城镇高效通勤和一体发展,促进形成都市圈。大中城市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延伸面向腹地的产业和服务链,形成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节点。科学划定中心城区开发边界,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
第三节 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镇
以提升质量、增加数量为方向,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引导产业项目在中小城市和县城布局,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推动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配置。加快拓展特大镇功能,赋予镇区人口10万以上的特大镇部分县级管理权限,完善设市设区标准,符合条件的县和特大镇可有序改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小城镇。提升边境口岸城镇功能。
第三十四章 建设和谐宜居城市
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加大“城市病”防治力度,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努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城市。
第一节 加快新型城市建设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调节城市规模,实行绿色规划、设计、施工标准,实施生态廊道建设和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建设绿色城市。加强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数据和物联网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发挥城市创新资源密集优势,打造创业乐园和创新摇篮,建设创新城市。提高城市开放度和包容性,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延续历史文脉,建设人文城市。加强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管制,建设密度较高、功能融合、公交导向的紧凑城市。
第二节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备、安全高效的现代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城市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加强市政管网等地下基础设施改造与建设。加强城市道路、停车场、交通安全等设施建设,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严格执行城市新建居民区配套建设幼儿园、学校的规定。严格执行新建小区停车位、充电桩等配建标准。加强城市防洪防涝与调蓄、公园绿地等生态设施建设,支持海绵城市发展,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抗灾能力。
第三节 加快城镇棚户区和危房改造
基本完成城镇棚户区和危房改造任务。将棚户区改造与城市更新、产业转型升级更好结合起来,加快推进集中成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危旧住房和非成套住房改造,棚户区改造政策覆盖全国重点镇。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加强工程质量监管。
第四节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创新城市治理方式,改革城市管理和执法体制,推进城市精细化、全周期、合作性管理。创新城市规划理念和方法,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开发边界、开发强度和保护性空间,加强对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的规划管控。全面推行城市科学设计,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提倡城市修补改造。发展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建筑,提高建筑技术水平、安全标准和工程质量,推广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建筑。
第三十五章 健全住房供应体系
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优化住房供需结构,稳步提高居民住房水平,更好保障住有所居。
第一节 完善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
以解决城镇新居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对无力购买住房的居民特别是非户籍人口,支持其租房居住,对其中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给予货币化租金补助。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实现公租房货币化。研究完善公务人员住房政策。
第二节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优化住房供给结构,促进市场供需平衡,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在住房供求关系紧张地区适度增加用地规模。在商品房库存较大地区,稳步化解房地产库存,扩大住房有效需求,提高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比例。积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自然人和各类机构投资者购买库存商品房,扩大租赁市场房源,鼓励发展以住房租赁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化企业。促进房地产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开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发展旅游地产、养老地产、文化地产等新业态。加快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升住宅综合品质。
第三节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将居住证持有人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统筹规划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配套设施建设,确保建筑质量,方便住户日常生活和出行。完善投资、信贷、土地、税费等支持政策。多渠道筹集公共租赁房房源。实行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并举,逐步加大租赁补贴发放力度。健全保障性住房投资运营和准入退出管理机制。
第三十六章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推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提升县域经济支撑辐射能力,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间均衡配置,拓展农村广阔发展空间,形成城乡共同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 发展特色县域经济
培育发展充满活力、特色化、专业化的县域经济,提升承接城市功能转移和辐射带动乡村发展能力。依托优势资源,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村服务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积极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融入区域性产业链和生产网络。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集中。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提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水平。
第二节 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增强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科学规划村镇建设、农田保护、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加快农村宽带、公路、危房、饮水、照明、环卫、消防等设施改造。开展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和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和改善农村社会治理,完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深入开展“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新乡贤文化。开展农村不良风气专项治理,整治农村非法宗教活动等突出问题。开展生态文明示范村镇建设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加大传统村落和民居、民族特色村镇保护力度,传承乡村文明,建设田园牧歌、秀山丽水、和谐幸福的美丽宜居乡村。
第三节 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统筹规划城乡基础设施网络,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促进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生态环保设施城乡统一布局建设。把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和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并轨、标准统一。
第五篇: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范文模版]
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
近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发布。按照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规划》明确了未来一个时期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是指导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规划》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所在。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我们大致用了30多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近百年的城镇化历程,成就举世瞩目。1978─2013年,全国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3.7%,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深刻变革,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与此同时,人口城镇化不彻底,成为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目前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受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影响,被统计为城镇人口的2.34亿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内部出现新的二元矛盾,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问题日益凸显,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风险隐患。
以人为本体现在发展目标和具体规划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目标上,《规划》提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着重强调了要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的问题,在今后一个时期,要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规划》还提出,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具体部署中,要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兼顾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城镇间异地就业人员和城区城郊农业人口,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对政府自身的改革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出了日益迫切的更高要求。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城镇化率在50%左右的阶段,社会矛盾将进入一个集中释放期。比如英国19世纪中期的“宪章运动”,美国20世纪初期的“进步运动”,以及近年来在北非等地方爆发的社会冲突和社
会动荡,都是发生在城镇化的这一历史阶段。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以城市为主要载体和人口聚集地的现代社会,同时也是一个带有高度不确定性特征的风险社会,是一个“权力”和“权利”矛盾日渐凸显的变革社会。在这样的背景下,贯彻好以人为本要求,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调整和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有效地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