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唐史》和《大国崛起》读后感
先进的文化思想是推动进步的火枪手
——阅读《唐史》和观看《大国崛起》有感
无论是籍籍无名的边缘小国还是声势显赫的泱泱大国,在历史发展的悠悠长河中,为了摆脱被时代淘汰的危险,无不积极寻求着引领国家走向辉煌且长盛不衰的道路法则,寻找着崛起的大国之路。在这风风雨雨的漫长探索中,阅遍着无数兴衰成败的国家更迭,不管强弱盛衰,都会涌现出灿若星河般的杰出人物,他们用先进的文化思想孕育出了新时代的降临,并创造出无比辉煌的业绩。
在阅读了二十四史中的《唐史》和观看了《大国崛起》后,最大的感悟莫过于具有走在时代前沿的创新先进思想的重要性,犹如一名枪法神准的火枪手,击破腐朽落后的围墙,创出一片新天地。而对于一个国家而言,那便是一直苦苦寻觅的通向强国之路的钥匙。
从《大国崛起》和《唐史》介绍中让我了解到:在葡萄牙恩里克王子命令开辟海洋航线的先进思想指挥下,从而依靠新航线和殖民掠夺与西班牙一并成为称霸16世纪海域的大国;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对海洋探险和贸易的鼓励以及对新思想的开明治国态度造就了这个地处边远的岛国的早期辉煌;美国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摒弃自由经济,加大了政府管理经济的力度,通过一系列新政措施,使美国逐步走出困境,也由此开创了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共同作用于经济的混合经济模式;在1868年,明治维新在“求知识于世界”的维新纲领指导下正式开始,大久保利通以拿来主义的方式推进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开办大量官营工厂,并大力扶持民营企业,日本国家工业化正式展开;而中国唐太宗李世民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开明皇帝,接受亡隋的教训,震慑于农民起义的余威,虚心听取魏征等诤臣的建议,居安思危,励精图治,出现了天下升平“贞观之治”的景象。各国的杰出人物无不为自己国家的强大富强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是国家由弱到强的关键转折点。
由此可见,先进的思想文化是推动经济、政治发展的催化剂。通过回顾几百年来各个世界大国的发展之路,除了拥有统一的军事力量和民族凝聚力外,重视思想文化的繁荣、重视科学和教育、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同样是重中之重。毕竟历史的足迹告诉我们依靠单单依靠殖民的掠夺和武装革命斗争都只能带来一时的繁荣和昌盛,就如同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的拿破仑最终不能笑到最后一样。
在我看来,我特别欣赏英国女王伊利莎白一世这个终生未嫁的君主的高瞻远瞩,作为一名女性却具备了带领国家摆脱贫苦困境从而登上世界舞台的能力。虽然当中她为了鼓励海洋贸易暗中鼓励海盗的行为在当今看来有点不道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她成功的治国之策给英国带来的强盛和富裕。同时如果不是她的思想进步与开明,促进了思想启蒙运动,英格兰文化也不可能在此期间达到了一个顶峰,涌现出了诸如莎士比亚、弗朗西斯·培根这样的著名人物。除此之外,武则天是我另一个比较欣赏的历史人物,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女皇帝,撇去历史学家对她的批判不说,不得不让我佩服的是她在当时那样一种男尊女卑思想严重的社会氛围下一步一步攀上权利最高峰的睿智,从武则天的治国方针可以看出她也并非只有美貌的女人,她用先进思想铸造了一个属于她的王国,创造了一个历史神话。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无论是达到国家大事的前进发展,小到个人的提高进步,我们都不应该停滞不前。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更需要用先进的文化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走善于学习但绝不简单模仿别他人的道路,只有具备这样的创新进步的思想,才不会在这种逐渐激烈的竞争中被历史淘汰出局吧!
第二篇:大国崛起读后感--唐雯竹
《大国崛起-日本》读后感
最近阅读了《大国崛起》这套书中的两本,这套书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解读15世纪以来500年的时间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日本等国家相继称霸世界,并日益成为超级强国的历程,从政治、经济、思想、宗教、艺术、军事、外交等多个角度分析大国兴衰的成败得失,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日本的崛起。
提起日本,中国人就会有种特别的情绪,因为我们就会想起那段中国被其欺压凌辱的不堪回首的历史。为何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人口众多的中国会被一个只有弹丸之地、曾经蒙昧落后的日本欺压半个世纪之久呢?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这个国家崛起的背后有其深刻的原因。首先日本非常重视教育和重视人才的培养。日本前文部大臣荒木万夫曾经指出:“从明治以来,一直到今天,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战后经济的发展非常惊人,为世界所重视,造成此情况的重要原因,可归结为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说:“战后日本物质资本存量几乎荡然无存,但其国家财富中的重要部分——具有知识水平的人还大量存在。” 日本重视教育的历史可上溯到明治维新时代。早在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学法令》时,就在《学制布告》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口号,要在全国做到“邑无不学之户,家务不学之人”,接着,1886年明治政府宣布在全国实施义务教育,大约经过30年的努力,终于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了初等教育,其速度之快在世界教育史上是首屈一指的。而且从年代上看,日本也是世界上最早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比美国早4年,比法国早10年。正如日本前内阁总理大臣福田赳夫在一次施政演说中所说的:“人是我国的财富,教育是国政的根本。”这应该是日本崛起奇迹的根源。而我们中国对教育的重视仅仅是近二十年的事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也不过十多年,总体上我国在教育的投入和重视方面与日本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日本崛起,还得益于日本人追求至善、精益求精。日本民族真正利害之处,便是那种追求至善、追求完美的专业精神。无论做什么,皆力求最好,精益求精。此种精神之背后是谦逊的学习态度,不懈吸取他人长处之开放胸怀。盛田昭夫说:“日本企业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取得飞跃进步,奥妙就在于企业经营者始终认为日本在一切领域中都落后于他人,从而产生一种紧迫感。他们情愿以欧美各国的学生自居,坚持交学费,学习经营手法,吸引新技术。”"在日本,人们始终不懈地追求效率和生产率的提高,即使是对螺丝刀这样简单的工具也毫不例外。其实这也是教育的力量。由此我又想到正在进行的世界女排锦标赛,在六支进入决赛的女排队伍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日本女排,这是一支平均身高最低、进攻不强却防守技术最好、打不垮别人却能拖跨别人的最为顽强的队伍,她们常常以全面的防守和高昂的斗志将强队拖入决胜局而最终拖跨别人斗志自己获胜。因而有日本队参与的比赛常常是很精彩和激烈的。我想这也许就是日本人不甘落后、积极进取、精益求精的特点的表现,这样的特点使日本女排显得格外抢眼,也许会让她们走得更远。大国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就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中国要想跻身于世界强国的行列首先就要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培养,以提高国民素质,其中教师就任重而道远。
历史组 唐雯竹
第三篇:大国崛起读后感
《大国崛起》观后感
该大型历史剧主要讲述了近代以来在世界史上占有重大地位的九个国家,他们代表着世界的最新文化和最优越的生产力,是世界主流文化和经济的代表。讲述了这九个大国的相对的兴盛和衰落时期,并对各个国家造成这种现象做了简单的说明。通过各国的发展历程,让我们学习经验、吸收教训,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更重要的目的在于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如何才能够加快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脚步,我们不仅要了解当前的各国的状况还应该了解各国的历史。从而结合中国当前的情况,取长补短,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下面就各个大国的发展历史顺序,简单叙述一下我对每一个国家的兴衰的认识。
第一集:海洋时代。本集主要讲述了最初的两个大国葡萄牙和西班牙。他们是欧洲最先形成的两个国家。他们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在与都是统一的国家,都是通过海洋发展起来的,都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航海家,都极大的促进了世界的海洋事业的发展,逐渐让人们认识了世界的全貌,将各个大洲都联系到了一起。为世界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开辟了道路。但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并没有开启合法的通商之路,而是依靠殖民掠夺使自己迅速的富裕起来,空有大量的黄金而没有民族的工商业,从而造成物价上涨,最终造成了衰落。
从中可以看出一个国家要想富裕起来,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一个稳定统一的社会是一个国家赖以发展的前提。抓住机遇,积极主动的探索世界,发现机会,才能够获得财富,同时,不思进取最终会被历史淘汰,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所以,当前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民族的团结统一,稳定边疆各民族是我国当前任务中的重中之重。其次,要重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当前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去发展经济。
第二集:小国大业。本集讲述的国家是荷兰。土地面积极为狭小的荷兰位于欧洲的西北部。荷兰人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商业信用,通过商业运输获得了大量的财富。他们有灵活的大脑建立了股票交易所,通过这个方式将闲散的资金聚集起来获得更大的利益。发展港口事业,迄今为止,鹿特丹港仍是世界第一大港。重视经济的发展,拥有商业的头脑,并拥有良好的信誉,这也许就是荷兰作为一个面积小国却仍能跻身于世界大国的重要原因。从中我们可以学习荷兰这一方面的经验。当前缺乏信誉使得经济受到的损失很严重,即交易费用,没有一个良好的信誉的市场,不仅会给各个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成本,同样,也会我国成为的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绊脚石。因此要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下建立可靠的信誉机制,营造一个互信的市场经济氛围,加强对市场中的‘假’、差、劣等失信产品的监督,加强对违背合同的企业进行惩治。
第三集和第四集讲述的大国是:英 国。但凡提起英国,我们都会想到工业革命,事实上工业革命的确使英国一度成为世界中最富有最强大的国家。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对海洋探险和贸易的鼓励、开明的治国态度和处理社会矛盾的妥协手段,从而形成了一个相对宽容的社会环境,这使得英国不断的走向成功,并为工业革命的开始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由于英国的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的日渐成熟,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手工工场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从而刺激了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同时为了鼓励发明创造,英国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专利法》。此时的英国在内在和外在的条件的刺激下,通过工业革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的国家。
通过观看英国的崛起和相对的衰落,使得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经济、创新、文化环境三者之间的重要关系,中国需要提高当前的生产力水平,就迫切需要提高我们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需要改善我们的文化环境,改善我们的教育方式,从而达到培养出具有创新型的人才。
第五集:激情岁月。本集讲述的大国是法国。法国的发展经历和英国有相似的地方都是有一个具有强权的开明的君主带领着国家开始最初的辉煌探索,进而形成的启蒙思想在法国得到了普遍传播。在此环境下国家也迅速的发展起来。但是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以及当时欧洲各君主国的绞杀使法国产生了长期的动荡。这时,拿破仑为首的势力出现,开始了用用武力征服欧洲的方式再次将法国带向颠峰。但是,但凡非正义的事业最终会给挑起者带来灾难,最终使得法国将曾经的辉煌毁于战争。直到二战以后法国才不断的恢复了往日的光荣。
通过了解法国的兴衰历程,第一点使我们明白一个国家的稳定发展必然离不了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周边环境的动荡会影响国内的局势,所以中国不仅要处理好与周边各国的关系,还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周边各国实现稳定。第二点是一个国家只有走正义的道路,走合法的道路才能够使自己走向真正的辉煌,通过战争的,不合法的手段最终会害人害己,损人不利己,不可能保持长久的辉煌。所以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对的,是世界的主流,也是正确的方向,只有以此为前提,中华民族才能实现真正的伟大复兴。
第六集:帝国春秋和第七集:百年维新,分别讲述的大国是德国和日本。将这两个国家放在一起叙述,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地方。他们都很注重教育和科技,使得他们的经济发展的特别迅速;都是一个战争的国家,好战的国家,都参与了二战。并在二战之后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
通过对德国和日本的经历,使我们更加明白,教育和科技的重要性。德日两个之所以能够在二战后快速的得到恢复,其重要原因是他们对教育和科技的重视。因此,中国需要提高对教育的重视,提高教育的普及率,提高教育的质量,加大对科技的研发的投入。
第八集:寻道图强和第九集:风云新途,分别讲述了俄罗斯这个国家在封建社会和步入社会主义社会这两个时期的繁荣。在封建社会中的发展史:俄国沙皇彼得一世通过向他国的学习用强硬手段推行了一场社会变革。从穿衣、吃饭,到科学教育、商业活动、军队建设等方面推进了俄罗斯的文明进程。随后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引进欧洲的启蒙思想,重视教育,并试图起草法律,一度将俄国走向繁荣。但改革无法触动农奴制。步入社会主义的发展史:十月革命后苏联成了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苏联经济逐渐复苏,在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苏联一跃成为工业强国,令当时正处于经济危机中的欧美各国惊叹不已。
俄罗斯的发展尤其是在苏联时期的发展是很值得我国去思考和引以为鉴的,虽然苏联最后解体了,但这并不代表着社会主义的解体,因为苏联的快速发展中隐藏着社会危机,我国要吸取教训,走出僵化、教条,形成一个实事求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
第十集:新国新梦和第十一集 :危局新政,这两集讲的美国。国从独立战争到南北战争使得美国步入了一个统一的资本主义国家,是一个得益于战争和科技的新生国家。美国率先带入电气时代,对发明和创新的制度性保障成为这个国家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当世界各国忙于世界大战时,美国却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这使得大批的科学家的涌入,并获得了大量的战争订单,解决了一度的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美国历史新的转折点,美国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并由此开始主导世界。美国的崛起的历程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兴盛,要重视科研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当现有的经济制度下要根据经济发展情况调整经济体制,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存在着很多弊端,我国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发展合适我国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不断的协调,不断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综上所述,一个大国的崛起需要很多的因素支撑,但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发展经验,我国应该去学习成功经验,也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去掌握。同样,不同的大国的崛起也有共同点一个统一的国家,和谐的民族关系,重视科技和教育,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根据发展的需要适时的调整相关体制,有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发展合法的经济贸易,发动非法的战争必然导致该国的衰落。我们要想更快的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就必须懂得以上道理,走和平发展道路,重视科技,实现国内稳定,民族团结,周边环境稳定的良好局面,重视教育和科技,坚持走符合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道路。
第四篇:大国崛起读后感
《大国崛起》读后感
《大国崛起》是一本气势恢宏的书。花一周时间读完,仔细品味,过程中有很多感悟与惊喜,感悟在两三年之后再次接触这几个大国的沿革变迁,确实好的书多次读每次都是不同感觉;惊喜在我好久不读历史书了,这次读这本书竟然发现我在半年之后,还是对这些历史有着较充分的兴趣,半年前读了本关于宋代的简约介绍的历史书。《大国崛起》是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解读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崛起历史的书。书中提到的9个国家的崛起历程,带给人的不仅仅是国家崛起的震撼,更多的是一国家如何在顺应发展潮流中通过经济的崛起从而实现国家崛起的思考。《大国崛起》浓缩了海洋时代上出现的各个强国发展的精华,让我再次感受的强国的不易。
葡萄牙,论面积还不如中国的许多省份,15世纪时还不到100万的人口的小国,当初仅仅是为了获取香料这个简单的愿望,却开创了真正意义上走向全球的大航海时代。他的成长,如同一艘小船经历了海上的大风大浪,日益看到耸立在海中央明亮的灯塔,最终成为了第一代世界大国。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的昌盛并不是以人口、面积来衡量的,葡萄牙所展示的就是他磅礴的勇气和不屈的傲气。他用他磅礴的勇气和不屈的傲气向全世界证明他们的力量不可小觑。
德国,在这个教育普及的国家中仅柏林洪堡大学就有29位科学家加冕过诺贝尔奖。我们从中可知,国家总在不断的发展,而人类短暂的生命永远也无法比拟一个国家漫长的历史,人类渺小的功绩永远也无法比拟一个国家的莫大的荣耀。所以,培育下一代的人才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自强的精神,才有自立的可能,才能赢得其它国家人们的尊敬。中华民族,在很多地方需要学习别国。我们有韧劲,却缺乏思考、也缺乏自省;我们有力量,却缺乏动力,也缺乏勇气。恰似德国在二战后勇于反思和敢于悔过的行为,最终才得到了全世界的原谅与支持,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集中营纪念地长跪忏悔,真实地展示了这样的精神。那么只有正视历史,直面失败,历史才不会重演,成功才会到来。在务实上,我们做的比起别国也差的很远,搞浮夸,搞假政绩,搞表面繁荣等等无用的行为,根本不能从本质上,从实际上提升我国的国力。所以我们始终只能从面积和人口上说是一个大国,而从人均数据上讲却不能说是一个强国。
对于中国乃至任何一个国家强大的战略,我有个简单的体会:
一是重视科学和教育。回顾五百多年来大国发展的历程,思考九个大国崛起的关键因素,其中都离不开重视科学和教育,尤其是德国。德意志民族诞生了黑格尔、康德、马克思、贝多芬、歌德等思想界和艺术界的伟人,而位于柏林的洪堡大学就有29位科学家加冕过诺贝尔奖。精心培育下一代是历届德国政府的重要任务。二战后德国迅速崛起,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创造了高度的物质财富和社会文明。德国再次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一大批杰出的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尤其是工程技术领域,这也奠定了德国现代工业的基础。今天,德国生产的汽车、电子、通讯等产品遍及全球,世界各国的青年学子都喜欢到德国留学,今天德国的经济发展和文明程度令人叹服。
二是选择适合本国特点的发展道路。在于几百年来,西方主要大国的强盛无不是在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选择了适合本国特点的发展道路,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放眼欧美大国,无论是葡萄牙、西班牙通过海洋冒险成就霸权,抑或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制度创立商业帝国,还是率先发起工业革命推动自由贸易而成就的大英“日不落”帝国,以及法、德两国的随后兴起等,这些强国的崛起都离不开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英国君主立宪制、法国大革命、美国南北战争以及德国俾斯麦的改革等无不如此。而位于大西洋彼岸的美国的崛起、日本和俄罗斯的后发制人,除了自觉的赶超意识,也都曾经历了制度转型的阵痛。所以,国家的强弱、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主要看政治上是否具有进步性。三是靠实力说话。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不单是丛林准则,亦是政权更迭和历史发展过程的不二法则。弱国无外交,我们都了解中国最屈辱的那段近代史,因为闭关锁国,因而闭塞视听,因此夜郎自大,然而,也正是他们口中的蛮夷倭寇未开化的不屑之流,用坚船利炮,轻易就敲开了自诩的所谓泱泱大国的国门,让中国丧权辱国,我想对现在中华儿女的民族自尊心都还是有影响。于国而言,实力就是综合国力,乃政治、地域、科学、技术、军事、经济、人口等的概括和整体评价,井底之蛙看到的永远是自己头上的一小片天空。
同样于企业而言,实力也就是核心竞争力。说起房地产,人们总是想到万科;讲到IT,大家自然会想到微软;就连小孩吃快餐,首先想到的还是肯德基。因为它们在本行业内确实做得出色。
四是学习与创新。无论哪个大国的崛起,没有一个不曾历经过学习与创新这个积淀的过程。大国的崛起,也同时证明了学习与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永动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一直讲了几千年,从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到近代严复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再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活到老,学到老”。
1871年12月,日本派出48人的“岩仓使节团”历时两年,访问了美欧12个国家。每到一国,团员们都本着认真学习的态度,对该国的情况进行细致的研究,使节团回国之后,编辑了长达100卷、共2110页的《美欧回览实记》,以欧美之行的收获为基础,日本政府提出了“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富国强兵”三大政策,作为指导国家建设的总方针,引着日本向强国之路迈进。日本在二战后能迅速重新崛起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是他们积极向西方学习的结果。
五是人才兴国。国家兴盛,需要人才。对于人才的重视,我们可以看英国的例子,当年牛顿去逝后,英国为这位出身低微的科学家举行国葬,皇室成员、亲王亲自为他抬棺。这在当时等级森严的中国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国家应加强对知识分子的重视。
21世纪,我国无论从人口还是地域面积上来说都是名副其实的大国,然而这样得天独厚的大国特质却让我们在大国崛起的道路上远远落在了包括日本以及许多欧美资本主义小国的后面。这让我们不得不在“大国”的问题上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身份,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像是一个高大魁梧却步履蹒跚的人,卖力的走着自己的一条路。然而,可曾想过,我们地域辽阔,但却地大物薄,我们资源辽阔,但是人口密集,使得人均占有量仅仅是其他国家的几十分之一,如果把那些发达小国家比作独生子女家庭,那么我们国家就是拖着十几口人过日子的大家庭,我们要用同样的一份口粮去养活十多口人,这样想来,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啊!我们承载着大国之难,带着庞大的人口一步一个脚印的在发展道路上走的虽然艰难,但是一步一个脚印。
我们没有他们轻松的步履,是因为我们从未遗弃前进队伍中任何一群的落后者,从未卸下身上的责任,走在队伍最前列的人总会回过头,向后头的大部队伸出援助之手,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和谐的,全面的,我们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绝不是只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在发展的道路上,超速度的快感只能造就虚华世界的表象,只有统筹兼顾的大国风范才支撑得起大国沉重的脊梁。
我们既要向世人展示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优良传统,作为世界猪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因为拥有五千年的深厚底蕴,我们可以充满自豪地历数家珍:长城、兵马俑、“四大发明”、丝绸之路等等,我们也要向世人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有了这些成就,我们才有实力来承办奥运会,建成以鸟巢、水立方等为代表的美轮美奂、巧夺天工的奥运场馆和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并决心把她组织成一次恢宏壮丽的盛会。我们看到,奥运会精彩的开幕式有中国元素,也融入了世界的色彩。
读史使人明智,读史使人感悟,读史催人奋进。《大国崛起》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大国崛起》给世界各国提供了如何奋力崛起的前车之鉴。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中的大国,应高举改革开放大旗,走现代化发展之路,学习借鉴先进国家经验,创自己独特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早日实现大国崛起之梦。
第五篇:《大国崛起》读后感
《大国崛起》读后感
《大国崛起》这部纪录片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将500年来9个世界性大国兴衰更替的历史故事娓娓道来,将它们从小国成长成世界大国的辉煌过程一一再现。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分析大国的兴衰、成败与得失,让我们在了解世界大国发展的同时,也让我们对中国的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深深思索。
一个国家,要有敢拼敢闯的勇气。纵使前路漫漫、迷雾茫茫使人看不清方向,纵使前路满是泥泞、荆棘遍布阻挡了前行的道路,一个国家都应该勇往直前,拿出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的勇气,将双手化为利剑,披荆斩棘,为明天劈出一条坦途。在我眼中,葡萄牙与西班牙就是这样的国家。葡萄牙与西班牙原本只是偏居在欧洲大陆西南角上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而他们却让原本割裂的世界联系在一起,也是他们所引起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除去本身的地理优势、国内政局相对稳定等因素,最重要的还是他们那敢拼敢闯的勇气。他们在面对茫茫大海不是无谓的喟叹,而是选择面向大海,驶向大海。一次航行,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他们不仅得克服物质资源的匮乏,还得抵御疾病的侵袭,对亲人的思念,海上的漂泊以及对未知的恐惧。航行不仅得克服心理和生理上的障碍,甚至会为航行付出生命的代价,连身为船长的麦哲伦都不例外。一次航行,就是对未知的一种探索,就是与命运做搏击,只有拥有敢拼敢闯的勇气的国家才有可能到达胜利的终点。
一个国家,要尊重科学。当前国家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要提高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还需要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而英国无疑是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英国人对于才能的尊重最能体现在牛顿身上,英国上流社会的人们普遍认为上帝创造了世界,而牛顿发现了上帝创造世界的方法。牛顿去世后,被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威斯敏斯特教堂不仅是宗教圣地,更是英国王室的活动场所。从11世纪胜利王威廉开始,除爱德华五世和爱德华八世外,其他英国国王都在此加冕登基。王室的结婚、葬礼等仪式也在这里举行。威斯敏斯特教堂不仅是20多位英国国王的墓地,也是一些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军事家、文学家的墓地,其中有丘吉尔、牛顿、达尔文、狄更斯、布朗宁等人之墓。在牛顿出殡那天,成千上万的民众涌上街头为他送行,抬棺椁的是两位公爵三位伯爵和一位大法官,这些无一不体现了人们对牛顿的尊重。参加葬礼的伏尔泰感慨到:“走进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人们所瞻仰的不是君王们的陵寝,而是国家感谢那些为国增光的最伟大人物建立的纪念碑,这便是英国人民对于才能的尊重。”
除牛顿以外,瓦特的成功也是离不开英国对于人才的尊重的。《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话:“英国也许会让一个不成功的商人离开,却不会让一个将会带来无限商机的发明家走出自己的视野。因为它早已准备好了,将聪明才智纳入实用轨道的各种机制,这些机制就如同一张巨大而细密的网,将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和技术都搜罗到了英国。”当年瓦特开始研发高效的蒸汽机时,历经无数次失败,许多投资都打了水漂,投资人也因此破产,不巧瓦特的妻子又去世了。倒霉到极点的瓦特在悲观、贫困、苦闷和失望之余,打算离开英国这片伤心地,偷渡到俄国去,在冰天雪地中了此残生。而在此时,博尔顿听说瓦特长期研制新型蒸汽机的事情,便极力挽留瓦特继续干下去,博尔顿给瓦特提供试验车间和厂房,并拍着胸口保证,将来蒸汽机所带来的收入的一半归发明人瓦特所有他甚至让出了自己的老房子给瓦特一家居住。正是这种对人才的尊重,才让瓦特成功发明了蒸汽机。
一个国家,要虚心求教、不断学习。日本在中国人眼中一直就是一个弹丸小国,国小民穷,而它们却也是一个十分好学的国家,在各大陆还是孤立的时候,他们以中国为师,学习中国的文学、医学、茶艺等。在荷兰成为世界强国时,在长崎兴起了兰学,日本的士族阶层纷纷用荷兰语来研讨欧洲近代的天文地理医学等新兴学科。当佩里来时,日本人虽然对开国还是开战有争议,但最后还是以欢迎的态度迎接了佩里,在佩里展示的工业成品中,日本人也深深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一天夜里,两个日本青年爬上船,用手比划着告诉佩里,他们想去美国,去看看美国为什么这么强大,这样做,在当时的日本,按律是要被杀头的。他们的举动让佩里十分惊讶,佩里在日记中写道:这两个日本人的求学精神让我感动,如果日本人都像他们一样,那么日本一定会变得和美国一样强大。在之后的时间里,日本不断派人考察国外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制度,不断派遣留学生学习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科学技术,一步步成为世界大国。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有自强的精神,敢于拼搏与追求;要保有对科学对人才的尊重,用科学带动国家的发展;要学习请教,不断学习,唯有学习才能使人民使国家不断进步。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大国崛起》就是最好的一面历史之镜,让中国人看到了其他国家的崛起,看到了自己的落后。它像灯塔,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让我们有了正确的航向;像助推器,让我们有前进的动力,不断为中国复兴之梦而努力;像警世钟,让我们不会因一点点成就就骄傲自满,而会不断前进,取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