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博士个人年度总结
XX博士个人年度总结
陈老师:
您好!
光阴荏苒,转眼间来xxx就快一年了。想来惭愧,来了这么久还没有做出来什么成果,一直都想向您汇报工作呢,但是总感觉还没有做出来什么,不好意思,怕会令您失望,呵呵!在xxx的这段日子,虽然没有做出来什么,但也学到了很多,非常感谢您硕士期间对我科研技能的训练,如果没有您前期的这些培训,估计我会更难以进入博士期间的课题。虽然现在进展有点慢,但是有了前期的一些基础后,我明白,接到一个课题,我该怎样去处理接下来的一些科研工作。总体感觉还算可以,学到一些东西。
说到这,不仅使我想起,我刚入学的时候很迷茫,因为当时就听说研究生和本科生学习方式不一样,搞科研会很难,发文章更难,甚至有人还说很难毕业。另外,更重要的还是要选好导师,当时我也不了解,所以也就不知道该怎么去选,我入学的时候是自费,感觉自己基础又不好,怕很多导师都愿意接受公费的学生,如果我选不到好的导师愿意接受我的话,我怕我进入状态很难。我一直很感谢xxx老师,是他让我认识您这么好的老师,也很感激您能接纳我作为您的学生,我感到非常的荣幸!
想想我研一刚开始对科研什么都不懂,当其他课题组的同学还都是一片迷茫不知道该干什么的时候,您已经给我们每个人安排了适合自己的课题,让我们能够很快进入角色,在您的耐心指导下,我们每个人的科研进展都比较顺利。但是这可辛苦您了,呵呵。因为当时我们什么都不懂,是您帮助并且教给我们怎样去调试和运行程序,给我们讲述一些科研思想,指引我们正确的走上科研之路。最开始写文章,我们不知道该怎样去写,又是英文的,文章的结构框架,逻辑顺序都不会。刚开始我们每个学生的论文,几乎写的都是乱七八糟的,没有逻辑,没有结构,有时候自己看自己的文章就感觉不知道在说什么,抓不住重点。但是您仍然不厌其烦地给我们每个学生都认真的修改,包括英语语法都要帮我们进行修改,一遍,两遍,三遍。而且还边修改边教给我们以后该怎么写,文章框架该怎么搭建,哪一部分该怎么写,写什么等等,这些使我终生受益!每当我同学说他们写文章的时候不知道该从何下手,结果出来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写,不会整理的时候,那时我就感觉自己特别的幸运,我说:我们老师都手把手的教我们的,一点一点的给我们讲文章的框架结构以及该如何去写。他们都好羡慕我,来了一句:“你们老师真好,好羡慕你哦”,我当时特高兴,为我能拜读在您的名下而骄傲(尽管我学的也不好,呵呵!)。而且您总是处处为我们着想,为了让我们能够顺利读博以及有助于奖学金的评定,你把自己的排名放到文章的后面。真的很感谢!
其实, 您不仅交给我们如何做学问,做科研以及如何培养锻炼自己的科研能力,而且还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您除了跟我们聊科研, 还会给我们讲一些关于人生及做人的态度。您学术思想丰富,治学态度严谨以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这些对我无形的影响与熏陶,使我终生受益!“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学生永远都不会忘记您的教诲。我感觉每个人都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身边帮助过你的每一个人。您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样那么的无私,关心照顾自己的孩子,处处为我们着想,不仅考虑学生的现在而且考虑学生的未来。为了能让我们学到更多的东西,接触不同的学科领域,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为以后能够在工作岗位上顺利发展打下基础,您根据个人情况给我们联系其他的导师把我们送到了不同的地方继续深造。非常感谢您把我送到xxx老师这里,xxx老师也是一位非常好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好老师和您一样处处为学生着想。xxx老师学识渊博,学风正派,为人正直,待人诚恳。嘿嘿,我想想就感觉自己好幸运,能在影响我人生的最重要的两个阶段遇到两位这么好的老师,真好!!在此,我真诚的说一句: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
呵呵,本来是向您汇报工作的,现在却有感而发不知道怎么就写了这么多,嘿嘿。现在开始正式汇报我的工做吧。
……
就到年终了,我大概写了个文章的框架,也算是近段时间的工作汇报吧,里面的一些数据,结果,文献还没有整理好,暂时先发给您看一下,请您多指点,多给点建议。谢谢!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做成PPT,请见谅!
顺祝:您及家人新年快乐!!
XX年是我三十而立的第一年。今年的关键词是:人生定位、资源整合和路过爱情,在这特殊的一年中我在适应着我的定位和新的人生阶段。这一年很特殊,因为发生了很多事情,几乎没有时间喘息,甚至很多周末也都在忙碌中度过。三十而立的这个366天,我始终坚持着梦想,转化着压力,让每一天过得有别于前一天,让自己有别于前一天的自己,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强迫症。人生这盘的棋局,20几岁的时候我不知道何时开始,也不知道该何时结束。但现在我已经知道谁在我的棋局中,我又在何样的棋局中。30岁这一年增加了对人生的掌控力,这一年算是给接下来的10年开了一个好头。其实我要取的不但是眼前的论文、钱,爱情,还有我的梦想,未来乃至人生。
学业依然是这一年的重头戏,其中也经历了三次比较大的波折,期间有论文写不出来的时候,有文献看不进去的时候,也有和同门发生矛盾的时候,有晚上失眠的时候。其中的痛苦可能只有经历的人才知道。导师戏称是瓶颈期,后来还给我发邮件说:“任何工作都有一个相对疲劳期,过了这个阶段,则会是一个新的境界。目前需要做的是,坚持-坚持-再坚持,同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真的很庆幸自己碰到一个这么好的导师。坚持了这一年,学到最重要的技能就是如何把一个复杂科学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再一一解决,最终解决大问题。这一年的变化是学术水平上的提高,思路上的提高,是带队能力的提高,是整合能力上的提高,而这也将成为我未来在职场拼杀的利器。至于自己的论文,截止目前以第一第二作者累计发表5篇SCI,4篇中文核心,1篇国际会议,1篇EI,2篇国内会议,另外有5篇SCI和2个专利在审,2篇SCI在写作中。下半年也陆陆续续地得到了综合奖学金,“优博”,致新奖学金,宇图天下奖学金等称号,也算对前期工作的一个小小的肯定吧。目前毕业论文已有了比较大的突破,打破了一个瓶颈后也知道了下一个瓶颈的所在,目前正在为之努力。至于项目方面,年初的时候和沈老师一起写面上基金,从老师身上学习到了很多很好的东西了,比如研究进展和研究内容、意义如何缩小范围,如何把研究方案具体细化,如何去做研究路线图等等。在论文写作这块,很难忘记那些熬夜写response的时刻,有几次回家路上在大巴上还看文献,甚至有时候去看同学的路上也在用ipad看文献。论文写作这块,可以说我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最终的单纯翻译,到后来的简单写作分析,再到现在的全面提升。热爱写作的我也终于也能找到发挥的一片天空。在团队建设这块,陆陆续续的带了三个本科生,三个硕士生在做课题,在他们身上我能看到很闪光的东西。我相信他们每个人都是特别的一个,虽然会被不理解的人骂有时也会被老师批评,但骨子里我是欣赏他们的。结果还不错,本科生中了一个本基项目,中了一个国创项目;本科生给我的感谢信中提到:“国创申请书改了十多次,每一次都有陈磊师兄的意见,在截止日期的那个中午,师兄没有吃饭就把我叫出去,一边吃饭一边亲自帮我们改申报书,所以我们才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有那么大的提高。同时在我们答辩前也给了一些有用的指导,还在答辩当天给我加油去了。”看到这些,真心为他们高兴。三个硕士生每个人都在写SCI,一个还拿到了优秀毕业论文,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一个团队前进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分享和成长真的让人感觉很快乐,可能这就是我当初离开发改委,来高校的原因吧。
在工作方面,这一年做的比较少,但一切都在正确的轨道上。最重要的应该是建立一个非常优秀的团队,并且真正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咨询公司,期间所做的项目也基本实现了这几年的财务自由,蚊子姐姐说在大学做工作前必须实现的是财务自由,要不人在温饱都解决不了的前提下不会有太多的激情和精力去做科研,可以说这两年半的收入基本把读书这三年的机会成本给磨平了。从开展新事业的方法,主要开展了三部分工作:首先,和瑞典某公司建立了较好的联系,瑞典的理念非常好,也正好是未来城市非点源的发展方向,深入下去应该会有很多的契合点,看来城市非点源污染和LID设计和城市规划还是蛮紧密的;只是我的英语口语确实应该提高了,很多专业单词在嘴边愣是忘了怎么发音;关于TY,很干练,但主要学到的还是她能在复杂的环境中提炼出最核心的信息量,这点必须多向她学习,不愧是清华的高材生。第二师大作为我国的中学教材编制基地和高考培训基地,开始重点关注教育这个市场了,XT这个好兄弟让我对于未来的所有想象又瑰丽了一些,还有XW,似乎也让我看到了整合这个产业链的机会和前景;第三,作为一个标准的吃货,在家那边开一个饭店曾是我的梦想,唐山的哥们们也让我看到了这方面的希望。我很喜欢和大家聊起这些可能性,也很高兴自己还是有冲劲,敢打敢拼的陈磊。在个人素质,学习了博弈论,掌握了迭代劣势测量、最佳收益、纳什均衡,上了幸福课,也补充了公司财务方面的相关知识。关于未来,我一直在思考着,从目前来看,进高校的话可能是我现在最好的选择,我想像毛老师和北航的那些老师那样。既然选择了前方,那就风雨兼程吧。
在生活上,今年走了很多弯路,因为我没有耐得住寂寞,所以才没有守住爱情。想把爱情看透,但往往却不知道从何开始、何时结束。年初的时候我仿佛得了强迫症,要用尽办法,去算计和猜度她每一个小小的行动,而代价就是失去能力,去相信和爱任何一个人。薛涛说女人都是靠感觉的,如果没有感觉嫁给你的只是你的物质,所以男人应该懂得浪漫,懂得给女人安全感。一个女孩子对我说:你挺优秀的,是事业型男生,但事业型男人的老婆未必幸福,男人事业想成功,是要付出很多的,必须那种舍得牺牲,舍得付出,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能掌握自己老公的女人才适合事业型男人吧。七月份到九月份,十一月份是今年的两个低潮期,这其中和感情有关,也和年龄有关。席慕容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一转眼,我已是而立之年。当一个男人迟暮,青春不再,你是否能感同身受那份内心的苍凉。是的,这一年我确实爱上了回忆,很多时候都是在回忆过去的美好,沉浸其中,是想挽留住什么吧,只不过当青春散场,原来我也只是个演员。年华长了,沧桑多了,遗憾也多了,人只能活一次,那些开始熟悉和后来熟悉的人也都不停的在老去。突然想起Lost里面有一句让我印象很深的话:当负面情绪来临的时候,不要抗拒他,让他占领你的灵魂,但同时告诉自己,只让它占据自己5分钟。和上半年相比,我更加忠于自己的情绪,没有骗自己,也做到了真实的自己,所以从年中到现在,我又缓了过来,挺了过来,其实幸福与不幸,不论哪个都不是单独存在的,人生就是在吉凶祸福的平衡下构成的。哈佛的幸福课上也告诉我们:不要抗拒负面情绪!冥想!树立乐观的目标!巅峰体验!将目标变成一个个的小幸福!当然这一年也有很多精彩的瞬间,比如锵锵三人行,看见,非常了得,中国好声音,NBA,英超;买了ipad和小米手机;大宫评上了副教授;西班牙夺冠;凤凰世嘉的房子终于签合同了;看了10几本书,比如二月河的书,白鹿原,官场笔记等等,30岁了,现实感强了,命运在社会历史中百回千转,但我的生活秩序并没有大的变化,所以没必要强求自己。
30岁的第一年就这么结束了,有点忙,也有点遗憾,但至少我来过,路过,感受过。当繁华散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XX年的主题词应该是绽放和幸福,期待更好的XX年。
第二篇:博士毕业生个人总结[小编推荐]
博士毕业生个人总结匆匆地,博士三年级已经过去了。回首这一年,感觉既有得又有失。在过去的一年中,我经历了迷茫、彷徨,到找到了新的研究方向。我以前从事的研究方向为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这个研究方向很狭窄,除了单积分器、双积分器、高阶积分器以及一般线性系统,再加上时滞,考虑固定拓扑和切换拓扑等,已有的结果已经非常成熟了。好像每天都在做徒劳无功的工作。所幸的是,我的导师谢老师提议让我出国交流一下。然后首先是自己思想的抗争:要不要出国?确定了要出国后,就着手申请学校项目,办理护照、签证等出国一系列的事情,耗去了我很多时间和精力。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是非常锻炼个人能力的。在国外短短的三个月内,我有幸师从多智能体系统方面的专家,接触并了解了最前沿的科研动态,使我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让我意识到,多智能体系统还有许多方向可以去研究,不单单是一致性问题。出国访问的三个月使我从新找回了方向。非常感谢我的导师对我的指导。他是一位严师,但又特别体谅我们。在我迷茫和感到压力时,他的指导和鼓励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我科研上遇到难题时,会积极地想办法,帮我们解决问题。还经常教导我们多为以后想想,告诉我们工作后在有些事情上应该怎么处理。鼓励我们多和中外控制界的专家交流。非常感谢07博士班这个温暖的班集体。班里组织的精彩的、有意义的活动使我们在枯燥的学术之余得到了放松。
第三篇: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个人总结
个人总结
很高兴能再次进入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置身于这熟悉的校园环境中,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回顾这两年的研究生学习,可谓收获颇丰,无论是学业、科研工作,还是个人素质,都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锻炼,是充实而有意义的两年。现对自己过去两年的学习及科研做一个小结,目的是总结经验,发现不足,以利于今后继续发扬优点,弥补不足。
思想健康方面:虽然是一个在职博士研究生,离开了工作岗位,重新回到校园,缺少了监督和工作压力。但我丝毫不敢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作为一名老党员,我始终坚守对党的忠诚,抵制一切不良生活作风和思想,认真学习党的重要思想和科学理论,牢记党对我们的要求,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政治修养。在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关注国家的大事,积极向周围的优秀的同学学习,积极的向周围优秀的党员学习,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学业方面:博一主要是进行研究生课程的学习,按照学校及学院的要求修满八门课程及一次国内外会议交流,共21学分。在认真完成学业课程之余,我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国内外专家报告会和学术交流会,认真聆听专家学者的讲座,开阔了自己的学术视野。在导师及师弟、师妹的帮助与指导下,多次参与了组里的学术和现场试验,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科研方面:我的研究主要内容为脂肪代谢调控方面,根据研究内容的要求,利用学校图书馆图书资源,查阅相关资料,并通过维普、万方、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和搜索引擎,下载了大量相关文献并仔细研读。通过对研究方向的深入钻研,对专业领域的应用背景、科学前沿以及整个学科的结构都有了宏观、深入的认识,使自己具备了自我学习,认真思考的能力。并初步拟定了论文试验方案,现已按照预定内容及进度进行了全面的前期准备工作。预计现场试验将在近期开始。
总结过去,仍有较多不足之处,如在科研上缺乏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对于专业文献的学习,还不够深入,思考得还不够多,对英文文献有畏难情绪。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坚守学术诚信,克服不足,变被动为主动,将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任务和论文发表上,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争取尽早圆满完成自己的课题。
指导教师意见
该学生能主动加强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积极关注国家的大事。深入学习医学专业知识,已完成各门必修和选修课程,并顺利通过考试。在临床上,学习的态度,努力学习各种基础理论知识,已基本掌握各项操作技能,今年顺利通过了全国执业医师考试。积极参加各种学术讲座,扩展知识。阅读了大量专业文献,已经完成了课题设计,下一步要认真做好实验,提高科研能力,多阅读文献,尤其外文文献,及早完成课题发表文章,顺利毕业。综上所述,该生已按时完成前期培养计划的内容。
第四篇:博士代培生个人总结
博士代培生个人总结
刚刚结束一门课程的期末考试,眼见着这一学期就要结束,借着博士政治课程作业给自己这一年在科大的代培生活和学习做个总结,认真回顾一下这一学期的得与失,成与败。
记得九月份刚入校的时候学院的领导说:你们今后就是科大的校友了!恍然间内心闪过一丝激动,因为对于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代培生来说,我们是不能认可被贴上“代培生”标签的我们会与这里的土著们一样日后成为科大的校友,于是调侃道:也许等我们功成名就的那一天就真的是科大的校友了,只是这一天是什么时候呢?不管我们来自哪一个研究所,科大这个地方是我们中不少人高考时的梦想,如今以代培生和未来校友的身份在这里生活一年也算是了了一桩遗憾吧。
在科大的生活相比于所里是轻松的。这一学年里我们有很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没有实验室,没有老板,没有课题,没有项目……没有太多在未来将充斥我们生活的重担,有的是大片空白的课表,几本书,几节课,几位注定擦肩而过的老师……可以熬夜到很晚而不用担心第二天起不来,可以睡到自然醒而不用担心上班迟到,可以给自己放个小长假到合肥周边玩玩,可以放肆的跟同学朋友到处游荡,可以在以前的大学同学现在的科大土著校友们面前“炫耀”“丰富多彩的生活”……总的来说这里的生活理应是惬意的,然而当年关将至的时候,回首已经过去的一年,我没有感觉到生活有多惬意,反而因为太过松散的生活状态感到愧疚和紧张。
我是已经在合肥呆过四年的安徽人,因此安徽周边可玩可看的几乎没有遗漏,相比于第一次来合肥的同学来说这个地方我太过熟悉,也就没有了出游的兴致,于是这一学期我多数的课外时间献给了寝室,更确切的说是献给了电脑、手机和床!不再如大学时一样兢兢业业,在图书馆或自习室留下印记,虽然固有的习惯会督促着我按时完成课业,但相较于以前主动的要去学习知识,这段时间更多的是被动的完成任务。于是在临近期末,各种考核接踵而至的时候我突然觉得紧张,觉得这学期似乎除了几份标注了的PPT,我在学习上一无所获,于是就有了近一个月的疯狂补救,枯燥、辛苦却也充实的度过每一天。XX年的下半年,我用一个月来弥补以前四个月在学习上的亏欠,这样的忙碌和不安像警告一样伴随着我,新的一年难道还要如此浪费年青的生命吗?我不想过早的回答,在XX年的开始,我在图书馆学习,那么接下来的XX,我仍希望这样的生活在我在科大的日子里有规律的出现,希望在XX年终总结的时候我不会再一次觉得愧对了这一年。
也许是因为代培远离实验室,我似乎还没有适应自己已经是研究生的状态,还不太明白研究生与本科学习的区别。与今后研究领域相关的文献读的少,该学习的软件也没有学好,似乎每天都在忙碌,却不知道自己究竟得到了什么。情感的宣泄?只是昨晚的或哭或笑,第二日醒来在脑海中并没有留下什么印记,徒增加了八卦时的谈资而已。这不该是我作为研究生该有的状态,全新的开始,我必须为今后的自己负责,新的一年新的一学期,这种松散随意的生活不能再继续下去,留下文字为证,明年的今天,希望给自己一个满意的回顾!
这一学期也不全都是需要反省的过往吧,总有一些事值得怀念。新的生活新的环境自然认识了新的朋友接触了新的事物,给故去的昨天灰色的底板上添几笔亮色。感谢在这段旅程里遇到你们,那些一起学习生活的场景填补了我这学期对于科大的空缺。还有那些教学风格迥异的老师们,虽然知道政治老师一直都是针砭时弊的高手,但第一次知道政治老师可以如此潇洒的教学,第一次感受到政治课也可以如此生动有趣,第一次在没有点名的政治课堂上看到几乎满座的现象。感谢虽然分隔两地却依然彼此牵绊的朋友、同学,我相信距离不会淡化我们之间的感情,感谢你们的一路相伴!
博政课上老师那个关于英国老板放弃事业自费到剑桥读博研究中国古董的事让我记忆犹新,还有那位自称“化学是用来混饭吃,这个(物理)才是我的兴趣”的学者,我知道现在的我不能奢求像他们这样因为兴趣而做研究,因为快乐而选择如是生活,但希望在今后的研究生涯里可以如他们一样不去功利的追求什么,而是出于兴趣和快乐从事着自己的研究,更希望今后的课题恰好就是自己的兴趣所在。
XX,但求落幕无悔!
第五篇:博士申请总结
博士申请总结
今年八月,我将前往美国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在杰克逊国际关系学院(The Henry M.Jackso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攻读博士学位,方向为中国政治。
虽然我的背景并不具有代表性,申请过程中的失误也远远多于可分享的成功经验,但还是有必要写一个总结。2014年年初,在网申工作快要结束时,我才读到前南方周末记者,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博士生方可成的ph.D申请心得。我们的背景颇多相似之处,优势和劣势也差不多,他在此文中分析的非常明白。如果早一点看到这篇文章,我应该会适当优化自己的选校和申请策略。因此不管多个人化和片面的总结,总有可能提供一些帮助,甚至对不知道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里的陌生人。更何况,失误本身的价值,并不逊于成功的样本。
关于选校
就博士申请而言,我的选校的不靠谱程度,等于“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方可成总结自己的博士申请选校,是按照赵鼎新的建议,“广种薄收”。而他也很感谢赵鼎新的建议,因为结果完全验证了这一点。就我所知,申请十个以上的项目都很常见,算得上“广种”的基准线;也有申请二十多个的。其中有碰运气的因素,因为你也不知道招生委员会到底看中什么,何况不同学校的招生委员会口味也不同,没有一定准则。
选校是很考验申请者知识储备和眼光的一件事,选校和定位的靠谱程度对申请结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靠谱的选校,要求申请者对自己、和对自己所要研究的学科和主题有着一定的了解:了解学术史的谱系,了解当下的研究前沿,了解自己的研究兴趣。归结到操作化的一点上,就是要知道在你要去的国家,目前有哪些与你兴趣和风格相关的学校和教授,开设可供申请的项目,从中选择十到二十个。在这一点上做的比较好的,要么是国内较好的高校科班出身,长期追踪某一学科的研究动态,训练扎实;或者要么是美本或美硕,占有天然信息优势。对一些非正式渠道传播的消息八卦,例如教授们的人事变迁,他们也有着了解。这些“圈内”信息的重要性,有时甚至远远高于通过正式渠道获得的信息。
反观我自己,基本上可以说处在一个信息盲区。一方面,我是半路出家,改换门庭,基础训练不扎实,也很难找到前辈指导,毕竟不同学科的申请差异较大。另一方面,我没有海外训练的背景,甚至没有交流经历,对美国学界新近的研究成果、在我的兴趣上可供申请的项目、不同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方法论倾向、近些年招收中国学生的状况、以及奖学金情况,一概不知。一直到申请结束后等待结果的一两个月里,我才腾出空来在寄托家园人文社科版、Gradcafe上翻阅了大量这样的信息。我才知道我申请的一个项目中我感兴趣的教授即将跳槽到另一个学校,而另一个项目最近好几年没招过中国学生。而在申请之前,我确实没有时间和精力梳理这些散落在讨论帖中的只言片语,而“圈内人”自然容易以相对较小的成本,在各种正式和非正式场合获得这些信息。
我一共申请了十二个项目,但其中只有六所是博士项目,剩下一半是保底的硕士项目,因此就博士申请而言,说不上“广种”。其中第一梯队是哈佛和斯坦福的政治学系,都属于竞争异常激烈的top program。斯坦福该系的网页上,说明他们招收的博士生GRE的V/Q部分基本都在95%以上,AW平均分是5.5分。哈佛的政府系(Department of Government)因为裴宜理的研究兴趣和取径(从中国共产党革命史观察当代政治)的缘故,一直是我的dream program。最后拒信里说他们今年收到了500多份申请,但只能录取21个人。
港中文的China Studies program我一直很有好感,截止日期是1月,时间也够。可是后来想法变了,决定去美国,加上网申了十来所,填各种材料,人也疲了,学校要求交一份research proposal,我懒得再写,就把申美国学校的statement of purpose寄过去了,结果杯具了。华盛顿大学的项目是我在寄托家园上看到有人讨论,说他家有着非常好的中国研究传统和师资。我查了一下博士项目截止日期是1月初;教授中有人研究陈云和CCp官僚系统,当代中国政治也有好几个;最重要的是,网页上提供了大量关于这个项目的信息,尤其对选择标准说的很清楚:他们倾向于录取有着明确的研究兴趣和试图解决real-world problems的申请者。当我按照他家的要求改完SOp,回头再看,自己也觉得很有说服力,和其他学校的SOp一笔带过为什么要选择这个项目相比,明显strong多了。后来2月28日早晨五点多电话响起来,看到屏幕上显示一个陌生号码下面一行WA-Seattle,也很平静,感觉好像一定会接到这个录取电话似的。
总体来说,我的博士选校是很危险和不靠谱的:光打酱油的就占了一半多,而top program是既需要实力也需要运气的。我的准备还远远不够。选校失误的主要原因在于如前所叙的信息的局限。我的笨拙的选校方法是,在围绕感兴趣的问题所读的英文文献的索引中寻找可能的教授和项目。由于对裴宜理的研究感兴趣,我主要读了她的论文和著作,可惜这个方法太低效,没有找到太多合适的项目。我当时甚至不知道按照US-news的专排来选校。后来想要多申一些项目时,时间上已经来不及,因为博士项目一般截止较硕士项目为早。
虽然没有“广种”,最后还能“薄收”,一方面要感谢运气,另一方面也说明我还是有一些优势。最主要的一点大概是我对自己的认知和定位很清晰。在SOp里,我把自己想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做,过去曾为此做过什么准备,都串联起来,展现给招生委员会。因为学术训练不足,我主要强调了自己的实践经历和工作经验。对现实的观察和思考引导我走向博士项目,我需要通过规范化的训练,学习分析它们的方法,解决切身观察、体验到的问题。一个替我改SOp的哈佛女生的评价是:it is very logical。杨老师说读我的SOp给人的感觉是,好像我一开始就想得很清楚,规划的很好,一步一步这么走过来。事实上我完全是磕磕碰碰摸索,只是后来通过思考和表达把它呈现的很清晰。
对于后来的申请者,我在这方面所能分享的失误教训大于成功经验。占有信息非常重要。申请者最好早日留意和积累相关信息,多看国外学术期刊,了解研究动态。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临时抱佛脚是不成的。本专业的要利用本来的优势,尤其是咨询已经出国的师兄师姐。当然,尽信书不如无书,毕竟申请这事,从结果推论过程,未必可靠。可能就跟盲人摸象似的,有人摸到象鼻子,就说重要的是象鼻子,有人摸到象腿,就坚持重要的是象腿。路是自己走的,要有自己的判断。转专业的没这个优势,多方面努力吧。另外一个可行的办法是根据US-news的专排,把自己专业前50的院校和项目梳一遍。这都需要时间和精力,因此选校方面最好是尽早准备和积累。
软硬件:SOp/推荐信/GpA/GT
常常有人问这些指标中哪一项最重要,我自己也为这个问题困扰过。现在,基于我“摸象”的经验和结果,我的结论是SOp是最重要的,因为在GpA、GT和推荐信都不算非常strong、转专业、没有publication的情况下,可能是SOp给了我一线生机。相比GpA和GT这些干巴的数据,SOp是比较“软”而信息丰富的:它集中展现了我的经历,个人体验,和研究兴趣,给了申请者补救短板、展现个性和潜力的机会。
我的本科GpA和硕士GpA都不高,因为在读书阶段,我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从事研究工作,也因此没有好好利用在校时的学术资源。GT分数尚可,但GRE的AW部分才3分,托福的口语部分22分,因此限制了申请一些卡单项的学校。比如波士顿大学对口语要求好像是26;尽管傅士卓的方向和我比较符合,但也没有申,现在想来有点后悔。因为有些学校可能不一定因为单项刷人,会有条件录取,让申请者补考托福。
我只能说,in my case, GpA和GT相对没有那么重要。当然,不管怎么说,高分总比低分好。但是,到了申请的阶段,GpA已经难以改变,GT虽然可以刷分,但是需要付出时间、精力和人民币,其收益却难以保证。譬如,我一共考了两次托福,主要想刷口语分,但两次分数都一样。而那时我还没有开始写SOp和Writing Sample。于是第二次分数出来后我就退考了第三次托福,因为好好准备文书会比单项提高个几分带来更高的边际收益。
至于推荐信,申请结束后我在论坛上看到有人讨论说,top program“基本是靠信进去的”。我无从判断这句话的可靠程度。只能说,能够找到美国学术圈圈内人写推荐信,效果大概要好些。至少在推荐信造假普遍的背景下,美国教授推荐的信用程度总是高一些。我的推荐信是原专业的导师、在报社工作时的两位领导潘总和何总写的。虽然很可惜未能得到未来专业学术领域的评价,但是这三封信无疑对我过去的学习和工作情况何以能胜任未来的研究,作了中肯和有力的推荐。尤其是潘总和何总对我在新闻领域工作的肯定,我相信对我进入一个强调解决real-world problems的项目起过重要作用。在此向我的三位推荐人,特别是潘总和何总表示感谢。
套磁和其他
由于各种原因,我没有进行任何套磁。此前看到差不多的说法,都是博士套磁有用,硕士没有必要。我无从判断,但根据申请结果,硕士确实要比博士申请容易许多。毕竟硕士基本上是自费的,而博士是拿钱的。
在博士的奖学金结果没有出来前,我曾犹豫过是否再读一个硕士项目作为跳板。坦白地说,在留学党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与美本或美硕竞争,我没有优势,也像方可成的文章中那般踌躇:获得浸润在社会的实际运行中的经验,却没有学术性地研究它的训练积累。黎安友在一篇访谈里说“中国来的学者当然知道中国社会,但是缺乏分析这个社会的方法”,大概也是这个意思。但是世间哪得双全法,对我来说,再花两年的时间和几十万去走一个跳板,实在不是一个容易做的决定。所幸后来收到了award letter, 也就不犹豫了。
对于还有时间成本,对未来道路还在摇摆中的申请者来说,申请国外硕士项目应该是很好的跳板,进可攻,退可守,难度也较低,好像也可以申请留学基金委的资助。如果不想负担经济开支,想本科直接申请博士,可能要付出更多努力优化各项指标才行。
结语
我理解的出国申请是一项充满变数的系统工程。它有一些大致的方向路径,但并没有哪一项指标是板上钉钉的决定性因素,可能一个不曾留意的小小扰动,也会影响全局。即使走过这段历程的过来人,也无法拍着胸脯保证一条康庄大道,或是必胜秘籍。对于那些手持一条象腿就好像洞察了全局的人或说法,最好保持怀疑,因为“没有一个受人尊敬的结论不事先阐述自己的局限的”。
我理解的博士生活和学术研究也是如此--明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永远都是有局限的。正如下面这幅图阐释的那样,数年殚精竭虑或许只能为人类的知识贡献一个小小的突起--这还是最好的结果之一。
尽管如此,它仍然值得我投身其中,满怀趣味、热情和期待。我曾坐在一辆挤得像罐头一样”校车”中,它是一辆核载十多人的旧面包车,却塞进了二十多个农民工子弟小学的学生。去社区家访发现这些家庭因为男孩偏好而普遍超生,尽管支持已有的孩子上学已不容易;这个小学还曾因城市规划被数次强拆。他们是弱势群体和利益受损者,却也是政策的违抗者:宏观的结构和微观的行动者在这里形成一个复杂的纽结。我试图以人类学家的方式接触和观察形形色色的官员:有浑水摸鱼的跑路党,有精明实干者,也有酒色之徒。有“不喝酒人生有什么意义”的,也有为了工作和前途喝到赔上身体的。在某个地方区政府门口我见过一群上访乡民,领导的车开过来,一个干瘦的老太太搬着椅子堵在正中间不让走。两个二十出头的武警小伙一边一个把老太太连人带椅端起来,抬轿子似的抬到边上去了。那一刻在场的所有人都笑了起来--包括小伙子和老太太,也包括我--好像他们的关系是再平常不过的祖孙似的。它颠覆了我对抗争和集体行动的刻板认知。一种文化、一个社会是如此复杂而多维,任何一种诠释、理论和意识形态都不能将其垄断。正是由于有着知识之间的缝隙和断裂点,而填补这些缝隙又能帮助理解和改善我们的生活,智识的探寻和开拓才会不仅有趣,还有意义。如果我的探索能为曾见过、交谈过也试图理解过的那些酒局官场、利益博弈中的人,在困扰他们的某些人类知识尚未到达的昏暗之处,投上一束理性的光,也就足够甚至是奢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