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热处理工厂2012年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工作计划
热处理工厂
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2012年,我们厂在公司经营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公司党委、通能支部、工会的指导下,在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工厂的大力支持下,紧密团结和依靠全体员工,继续坚持“以人为本,凝聚人心;保配套,求稳定,提效益”的工作思路,稳中求进。今年1~11月份完成工业总产值 万元,与去年同期(万元)相比下降 %,无安全事故发生。
今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抓生产组织,确保配套
齿轮车间突破人员调整、设备老化等矛盾,车间通过合理安排生产,加强人员调配,培养多面手等手段,确保了配套的如期完成,今年1~11月份完成X53K 系列配套件170台套,3157主轴170根;X52K系列配套件375台套,3157A主轴30根;X6132系列配套件220台套,302主轴205根;X6140系列配套件60台套,326主轴60根。车间1到5月完成入库工时62780.06小时。同时,今年4月份以来,根据生产计划及时调整,使整个车间的加班工时得到有效控制,加班费用得到有效控制。
热处理车间,克服配套件品种多,时间要求紧,质量要求相对较高的因素,派专人每天对各品种零件进行收、收货等,同时精心组织加大过程控制力度,确保了公司配套件的优先、优质完成。
针对公司T-NSS、SGM、X-128等项目工作,我厂从生产组织和过程控制上下功夫,严格按照各项目的要求由专人负责牵头,层层落实,为各项目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
2.抓好技术质量工作
抓质量管理,确保加工质量,我们进一步强化全员质量意识,严格执行“三自一控”制度,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形成质量问题层层控制、层层把关的局面。
⑴加强管理、强化考核。为了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切实提高产品质量,每月进行工艺纪律检查,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公布,同时要求整改要及时到位,并对整改后的情况进行复查,对发生的质量问题及时召开质量分析会,进行金相理化分析,找出事故原因,拿出解决方案,提出防范措施,给出处理意见,即时进行公布,使当事者吸取教训,其他员工受到教育,举一反三,防患于未然。
⑵整治现场、物料定置。对全厂各车间现场进行整治,每天多次巡查,发现问题后提出整改要求,对限期整改的结果进行复查,直到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同时制作了定置管理标示牌,划定责任区域,明确责任人,并根据《通能精机现场管理工作制度》进行考核。现在齿轮车间所有的零件都统一放在工位器具上定置摆放,车间地面和生产现场整洁,设备保养良好,零件清洁周转,热处理车间所有工装、吊具按规定摆放在定置区域内,员工过去的一些不良习惯正在逐步的改变,现在的车间现场虽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改观,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拿出更多的办法,使定置管理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⑶改进工艺、保证质量。2012年,公司召开了工艺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陈总对目前的工艺工作进行了剖析,提出了从主抓“工艺实破口”工作为切入点,规范工艺文件的“三性”要求,应用先进系统管理手段,整合疏理技术职能,根据会议要求,我工厂对有些老产品的工艺进行了调整,例如:部件工厂提出的X6325系列售后服务中关于传动箱声音大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主要原因是X6325-2107K结合器轴硬度低易磨损,图纸技术要求齿面高频G52,由于高频淬火为表面淬火,淬硬层浅同时该零件淬火区域短,不能移动加工,使得齿侧硬度相对齿面要低,而且热处理后,该零件还要磨削加工,致使硬度达不到技术要求,现通过与研究院、部件工厂沟通,改为盐炉淬火,试制五件做试验,并在部件工厂设备上使用后,经检测能达到技术要求。现准备按新工艺投入小批量生产。
⑷攻刻难点、确保项目。2012年公司站在企业发展的高度,投入了X-128、SGM、TNSS等新的项目,由于该类产品精度要求高,对我们的热处理加工工艺,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接到生产任务后,尽全厂之力,开动脑筋,有针对性的制定出加工工艺,例如下TNSS主轴的一种套,材料坯料原来用的是型材,热处理后车加工时发现变形严重,我们经过分析后,建议研究院把坯料改为锻件,同时热处理调质工艺由台车炉调质改为盐炉调质,最终保证了后道工序加工不变形,同时对大项目上的所有热处理加工件,采用全检方法逐件检验,并做好所有检测数据记录,确保产品质量。
⑸实时反馈、持续改进。热处理工厂既要承担公司的配套任务,又要做好自营,所以我们在平时工作中,经常保持与公司各工厂、部门的联系,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为了保证新品的质量稳定和达到技术要求,时刻保持与研发部、生产部的沟通,及时反馈质量信息,以及配合生产车间制定工艺、工装并到生产现场进行工艺、工装的跟踪、改进。在热处理自营这块,当质量出现问题后不推诿,而是主动与客户沟通,协商解决问题,取得客户的信任,同时,虚心接受客户的一些好的建议为我所用,使我们的产品质量得到提升,满足客户的需求。
3.通能项目
根据通能项目进度要求,我厂组织人员多次进行了相关设备的调研,组织技术力量针对各类设备选型、配置作了讨论,并根据技改部的要求,对各类设备的技术文件作了起草与定稿,使热处理设备能够顺利招标。
⑴热处理设备的选型是我们前期工作的重点,从去年开始一直在进行,我们调研了北京、上海、湖北、浙江、南京、苏州、无锡、泰州等地的设备制造厂家和设备用户,考察先进的现代化热处理装备制造水平,选择国内外一流的热处理设备,争取保持10~20年内不被淘汰。
⑵招标采购。通过设备调研获得的热处理装备市场信息,根据我们选型要求和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参数需要,我们起草了多份设备技术协议,再经过“审核——修改——再审核”的过程,几易其搞,最终制作了:多用炉、渗碳炉、氮化炉、高中频等技术文件。积极配合江苏省设备成套有限公司对设备招标,分别于3月6日、6月8日、11月14日进行成功招标。
⑶设备审图及预验收。所有审图工作都形成会议记录。8月31日至9月2日,我们到上海吉埃斐,对所购多用炉进行设备预验收,对预验收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形成备忘录。
⑷热处理车间厂房与设备基础的建造。处理车间整体由“郑州六院”负责设计,由于通能在2010年重新选址,导致了整个建设进度的滞后,也给热处理车间建设带来了很多不便。车间整体变小了,设备也做了部分调整,在之后的中标设备的具体基础也有出入,使整个设计也随着设备的调整而调整,严重滞后了设计系统的方方面面,热处理工厂积极做好设计院与设备厂家之间的沟通桥梁。由于厂房变小,部分大型热处理设备、厂房高度、发蓝废水处理站地基作出了相应调整。设备基础的开工是从9月底开始的,在这个阶段,我们派专人对设备基础建设进行过程解释和监督,确保设备到位安装。
4.抓安全生产管理,确保职工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2012年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我们紧紧围绕“安全发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安康杯”竞赛为载体,推进安全生产管理,增加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学习安全知识和技能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安全生产的防范能力,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范,加强安全生产的自查、巡查力度,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整改。通过全体员工的努力,营造了一个安全、和谐的生产工作环境,使得我热处理工厂在本年度安全生产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确保了职工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文明生产,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5.关心职工生活
我厂工会对职工生病住院及时派人看望慰问,职工直系亲属去世,厂领导、工会人员亲临现场慰问。今年,累积发放补助慰问金3000元。6月15日,齿轮车间职工卞淑琴同志因脑溢血住院,高额的医疗费用让卞淑琴家庭感到难以承受,厂工会小组在通能支部、工会的指导下,进行了全厂职工捐款活动,共计肆仟玖佰叁拾元(4930元),并及时送到家属手中,使患者感到职工大家庭的温暖。
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我们的工作还做得不细,有待进一步努力,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营产值同比下滑幅度较大,没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2.车间现场管理、产品清洁度有待提高。3.成本上没能得到有效控制。
三、2013年工作计划
1.求稳定,保配套
随着通能项目的推进,搬迁势在必行,对稳定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我们将紧紧依靠支部、工会开展工作,及时准确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并做好思想基础工作。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干部及管理骨干的思想素质,培养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团队精神,稳定大局,为完成生产任务、顺利搬迁打好基础。
2.抓基础管理,为今后搬入新厂区做准备。
⑴抓质量管理:严格遵守工艺纪律和操作规程;搞好“三自”工作,认真做好原始记录,便于追溯;加强质量巡查与质量跟踪,确保加工质量;加强技术指导及技术服务,做好质量预防措施;做好质量信息互通,加强与公司各方面的沟通,确保零件的装配质量。
⑵抓现场管理和清洁度工作:齿轮车间现场要保持,但还要清除死角;齿轮车间转入热处理高频的零件要无油无毛刺,防止打火;齿轮车间零件工序间的周转、零件的出厂,清洁度要层层把关;热处理车间现场要做到无烟蒂、无杂物、物料定置;进一步提高发兰件质量,做好盐炉淬火件的清洁度工作。
3.进一步稳定市场
自营仍然是我厂主要工作之一,2013年压力是巨大的,对内要加强外协员业务知识培训,增强外协员敬业精神与责任感,制定切实可行的营销方案,并与外协员签订承包协议。同时,要大力宣传通能项目的美好前景,让客户始终对热处理工厂的信心。
4.积极配合通能项目开展工作
⑴成立搬迁工作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搬迁方案,规范搬迁程序,确保公司财产安全。
⑵组织相关人员完成剩余设备的预验收工作。
⑶继续调研淬火介质,为淬火介质的招标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积极考察学习先进热处理企业管理。
⑷完成自制工装的设计与制作,确保调试、生产能顺利进行。
⑸制定新设备的操作培训计划,适时安排相关人员配合设备的安装、调试及培训。
5.由于搬迁即将进行,齿轮车间应利用目前产量下滑的时期,适当增加难度大、工步长的零件储备。
6.抓好安全文明生产工作,加强安全生产的软件工作,加大安全检查的巡查、监管力度,力争2012年安全生产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第二篇:热处理工作总结
热处理工作总结
间过得飞快眨眼又是一周,在上周的工作当中我们工序现在不是很紧张,主要做了014.50.1700,131.20.900这个两种产品。在加工的过程中没有出现质量问题、两样产品都是下月备货的。在做900的鼻圈因为是第一次正式干以前没有干过的,对它做了重点观察对象。在之前和倪工做了实验当时做出来切块还是很好的,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油沟的淬硬层不是很理想,在这次干的时候我和倪工对这个地方重点做了观察还是没有达到倪工的要求,主要是我们的感应器的原因。在这次干的时候我对此也明白了倪工为什么说鼻圈在我们现在这个机床上不好做的原因了,第一就是在机床上我们不容易观察!因为空间不够圈又太小在看下滚道面的看不到。第二就是我们在调喷水的时候不好调回水太严重,因为下面不好看的缘故我们的喷水距离也不好控制,有可能就会导致上下滚到面淬硬层不一样。
在上周还主要对我们的软带做了重点观察,以前那些出现没有对齐的圈我也做了分析、可能是我们在做的时候起淬的温度不够要从新起淬,在从新起淬的时候我们不能直接在原有的起淬地方起淬这样容易出现起淬裂纹,所以说会出现软带没对齐的现象。
还有就是对我们的车间我发现了一些安全隐患,我们车间门旁边的那个插板的排线很不合理,建议设备科从新整理下。为什么说有安全隐患呢!我发现那条线是绑扎在我们的感应器回水的水管上的,在我们干活的时候那个水管是很热的,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在那个插板是用大功率的电器的话很容易出现烧线的问题,那样后果会很严
重,有可能会使我们整个机床都带电。
在下周我主要要对我们的现场做整理,还有就是注意工件的防锈问题,在空闲的时候我还想让我们工序的员工找个废圈练下。
邹利华
2011.8.1
第三篇:热处理工作总结
2012热处理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热处理工段在厂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部署下,立足于车间实际,全面贯彻公司质量管理标准,对质量方针贯彻和管理文件认真执行,使整个热处理工段在管理以及质量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使我们加深了对诚信为本、质量取胜的感悟,得到了工厂的认同,提高了公司的满意度、为公司的经营目标,做出了很大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方面:通过公司5月15日、8月15日两个整改,加强了员工的自身学习、培训,全面提升车间操作工的技能水平,作为技术型的热处理班组,培养一支德才兼备高素质员工队伍一直是车间重点,把理论结合实际,改变思路、坚持创新思维指导,把产量和质量做的更多更好。
2、工作方面:在厂领导的正确指挥下,班组各成员认真协作,保持了良好的工作态度,每月平均完成配炉锻件4000多吨,全年完成近50000吨。回顾这一年,我们热处理工段所有员工艰苦奋斗,齐心协力,顺利完成了车间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和计划。
3、质量方面:①为了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从今年元月份车间进行工艺调整,把各种材料金属配炉进行分装,对操作工艺严格遵守,在技术部门的指点和班组长的监督带领下,使热处理操作工已能熟练按照制定的工艺进行操行。②各种热处理锻件、产品工装件的质量也在从工艺管理以及工作流程的方面加强控制,减少了质量事故的发生。
4、安全方面:高热高温的环境下,让操作工坚持学习安全常识懂得自保和互保,上岗前正确穿戴劳保用品,工作中严格按照安全制度生产,今年来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这让我们感到非常欣慰,如果说今年是热处理工段的飞跃的时段,那我们更希望2013年我们能飞的更远、更广,拥有更广阔的天地。
2012年需要改进的四个方面:
1、产品方面:加强员工的稳定性,加强和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提高生产效率,按时完成生产,减少时间的滞溜性。更要确保产品无滞留。
2、质量方面:坚持学习,加强培训提高各位员工操作技能和团体协作能力,确保一次性合格率。
3、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尽量保证设备完好无异常情况。
4、加强对重点工序的管控,加强对操作的熟习。减少生产质量不合格率的发生。加强管理和安全生产。
这就是这一年以来,公司正确领导和支持下我们整个热处理小组所做的工作。必须的,这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我们大家一致准备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团结小组所有人员更加努力更加扎实的工作,为车间各项工作,为公司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2.12
第四篇:热处理
1.退火:指金属材料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保持一定的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常见的退火工艺有:再结晶退火、去应力退火、球化退火、完全退火等。退火的目的:主要是降低金属材料的硬度,提高塑性,以利切削加工或压力加工,减少残余应力,提高组 织和成分的均匀化,或为后道热处理作好组织准备等。
2.正火:指将钢材或钢件加热到或(钢的上临界点温度)以上,30~50℃保持适当时间后,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的工艺。正火的目的:主要是提高低碳钢的 力学性能,改善切削加工性,细化晶粒,消除组织缺陷,为后道热处理作好组织准备等。
3.淬火:指将钢件加热到 Ac3 或 Ac1(钢的下临界点温度)以上某一温度,保持一 定的时间,然后以适当的冷却速度,获得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常见的淬 火工艺有盐浴淬火,马氏体分级淬火,贝氏体等温淬火,表面淬火和局部淬火等。淬火的目 的:使钢件获得所需的马氏体组织,提高工件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为后道热处理作好组 织准备等。
4.回火:指钢件经淬硬后,再加热到 Ac1 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 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常见的回火工艺有:低温回火,中温回火,高温回火和多次回火等。
回火的目的:主要是消除钢件在淬火时所产生的应力,使钢件具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外,并 具有所需要的塑性和韧性等。
5.调质:指将钢材或钢件进行淬火及高温回火的复合热处理工艺。使用于调质处理的钢称调质钢。它一般是指中碳结构钢和中碳合金结构钢。
6.渗碳:渗碳是指使碳原子渗入到钢表面层的过程。也是使低碳钢的工件具有高碳钢的表面层,再经过淬火和低温回火,使工件的表面层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而工件的中心部分仍然保持着低碳钢的韧性和塑性。
3.固溶热处理:将合金加热至高温单相区恒温保持,使过剩相充分溶解到固溶体中,然后快速冷却,以得到过饱和固溶体的热处理工艺
4.时效:合金经固溶热处理或冷塑性形变后,在室温放置或稍高于室温保持时,其性能随时间而变化的现象。
5.固溶处理:使合金中各种相充分溶解,强化固溶体并提高韧性及抗蚀性能,消除应力与软化,以便继续加工成型
6.时效处理:在强化相析出的温度加热并保温,使强化相沉淀析出,得以硬化,提高强度
9.钢的碳氮共渗:碳氮共渗是向钢的表层同时渗入碳和氮的过程。习惯上碳氮共渗又称为氰化,目前以中温气体碳氮共渗和低温气体碳氮共渗(即气体软氮化)应用较为广泛。中温气体碳氮共渗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钢的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低温气体碳氮共渗以渗氮为主,其主要目的是提高钢的耐磨性和抗咬合性。
11.钎焊:用钎料将两种工件粘合在一起的热处理工艺
第五篇:热处理
1、马氏体的组织形态主要有两种类型,即板条状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淬火钢中形成的马氏体形态主要与钢的含碳量有关.板条状马氏体是低碳钢,马氏体时效钢,不锈钢等铁系合金形成的一种典型的马氏体组织,因其单元立体形状为板条状,故称板条状马氏体.由于它的亚结构主要是由高密度的位错组成,所以又称位错马氏体;片状马氏体则常见于高,中碳钢,每个马氏体晶体的厚度与径向尺寸相比很小其断面形状呈针片状,故称片状马氏体或针状马氏体.由于其亚结构主要为细小孪晶,所以又称为孪晶马氏体.一般当Wc<0.3%时,钢在马氏体形态同乎全为板条马氏体;当Wc>1.0%时,则几乎全为片状马氏体;当Wc=0.3%-1.0%时,为板条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的混合物,随含碳量的升高,淬火钢中板条马氏体的量下降,片状马氏体的量上升.高碳钢在正常温度淬火时,细小的奥氏体晶粒和碳化物都能使其获得细针状马氏体组织,这种组织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分辨称为隐针马氏体.2、(一)马氏体的分解
从室温到200℃左右范围内回火时,马氏体中一部分过饱和的碳以及细小的ε-碳化物(FexC或Fe2.4C)形式析出,并分布在马氏体基体上,使马氏体中的含碳量下降,体心正方的正方度c/a减小(即国饱和程度降低),使马氏体热处理的脆性下降,硬度稍降。此时组织为过饱和程度稍低的马氏体和极细小的ε-碳化物组成的混合组织,称为“回火马氏体组织”,M回。
ε-碳化物:是一非平衡相,使向Fe3C转变的过渡相。
(二)残余奥氏体的转变
约在200-300℃,马氏体继续分解的同时,残余奥氏体也发生转变,变成了下贝氏体组织。此时主要组织仍是回火马氏体,但由于加热温度较高,马氏体的过饱和程度进一步降低,组织的硬度降低,塑性提高。由于残余奥氏体转变为硬度较高的下贝氏体,因此钢的硬度下降不大。此时组织为“回火马氏体+下贝氏体”
(三)渗碳体形成和铁素体恢复
约在300-400℃之间,α固溶体中过饱和的热处理碳逐渐析出,ε-碳化物转变为稳定的较小的Fe3C颗粒,α固溶体中的含碳量几乎达到平衡成分,故马氏体变成铁素体(c/a≈1),体心正方晶格变成体心立方晶格,此时组织为“铁素体与弥散在其中的细粒状渗碳体的混合物”,称为“回火屈氏体”,T回。
(四)渗碳体的聚集长大和铁素体的再结晶
约在400-650℃之间,渗碳体不断聚集长大,内应力与晶格歪扭完全消除,组织是由铁素体和球化的渗碳体所组成的混合物,称为“回火索氏体”,S回。此时,碳固溶强化作用消失,强度取决于Fe3C质点的尺寸和弥散度。回火温度越高,渗碳体质点越大,弥散读越低,强度越低。
3、一、过热现象
我们知道热处理过程中加热过热最易导致奥氏体晶粒的粗大,使零件的机械性能下降。
1.一般过热:加热温度过高或在高温下保温时间过长,引起奥氏体晶粒粗化称为过热。粗大的奥氏体晶粒会导致钢的强韧性降低,脆性转变温度升高,增加淬火时的变形开裂倾向。而导致过热的原因是炉温仪表失控或混料(常为不懂工艺发生的)。过热组织可经退火、正火或多次高温回火后,在正常情况下重新奥氏化使晶粒细化。
2.断口遗传:有过热组织的钢材,重新加热淬火后,虽能使奥氏体晶粒细化,但有时仍出现粗大颗粒状断口。产生断口遗传的理论争议较多,一般认为曾因加热温度过高而使MnS之类的杂物溶入奥氏体并富集于晶界面,而冷却时这些夹杂物又会沿晶界面析出,受冲击时易沿粗大奧氏体晶界断裂。
3.粗大组织的遗传:有粗大马氏体、贝氏体、魏氏体组织的钢件重新奥氏化时,以慢速加热到常规的淬火温度,甚至再低一些,其奥氏体晶粒仍然是粗大的,这种现象称为组织遗传性。要消除粗大组织的遗传性,可采用中间退火或多次高温回火处理。
二、过烧现象
加热温度过高,不仅引起奥氏体晶粒粗大,而且晶界局部出现氧化或熔化,导致晶界弱化,称为过烧。钢过烧后性能严重恶化,淬火时形成龟裂。过烧组织无法恢复,只能报废。因此在工作中要避免过烧的发生。
三、脱碳和氧化
钢在加热时,表层的碳与介质(或气氛)中的氧、氢、二氧化碳及水蒸气等发生反应,降低了表层碳浓度称为脱碳,脱碳钢淬火后表面硬度、疲劳强度及耐磨性降低,而且表面形成残余拉应力易形成表面网状裂纹。
加热时,钢表层的铁及合金与元素与介质(或气氛)中的氧、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发生反应生成氧化物膜的现象称为氧化。高温(一般570度以上)工件氧化后尺寸精度和表面光亮度恶化,具有氧化膜的淬透性差的钢件易出现淬火软点。
为了防止氧化和减少脱碳的措施有:工件表面涂料,用不锈钢箔包装密封加热、采用盐浴炉加热、采用保护气氛加热(如净化后的惰性气体、控制炉内碳势)、火焰燃烧炉(使炉气呈还原性)
四、氢脆现象
高强度钢在富氢气氛中加热时出现塑性和韧性降低的现象称为氢脆。出现氢脆的工件通过除氢处理(如回火、时效等)也能消除氢脆,采用真空、低氢气氛或惰性气氛加热可避免氢脆。
4、混合物的组分在浓度梯度的作用下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的方向转移的过程叫做传质。在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分的流体内部,如果有组分的浓度梯度存在,则每一种组分都有向其低浓度方向转移,已减弱这种浓度不均匀的趋势。
A传质方式及历程,物质首先从一相主体扩散至两相界面的该相一侧,然后通过相界面进入另一相,最后通过此相的界面向主体扩散;传质过程的方向及极限,一定条件下,非平衡态的两相体系进行趋于平衡态的传递;两相体系必存在着平衡关系,条件的改变可破坏原有的平衡态;传质过程推动力和速率,平衡是传质过程的极限,组分在两相分配偏离平衡状态的程度为传质推动力。
A、传质方式及历程
物质首先从一相主体扩散至两相界面的该相一侧,然后通过相界面进入另一相,最后通过此相的界面向主体扩散。
B、传质过程的方向及极限
一定条件下,非平衡态的两相体系进行趋于平衡态的传递;两相体系必存在着平衡关系。 条件的改变可、B、传质过程推动力和速率
平衡是传质过程的极限,组分在两相分配偏离平衡状态的程度为传质推动力。单位时间,单位相接触面上传递的物质的量,mol/(㎡.s). 传质速率等于传质系数乘以传质推动力。 破坏原有的平衡态。
相变的类型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即按热力学关系、按结构变化和按动力学关系)来进行讨论。
相变的热力学规律是非常清楚的,在按热力学关系讨论相变问题时,系统的吉布斯自由能起了热力学势的作用。一级相变的自由能的一阶导数在相变点是不连续的,因而熵和体积的变化不连续,说明它有相变潜热。而二级相变中,熵和体积在相变点是连续的,而自由能的二阶导数所确定的一些响应函数,如比热容、压缩率和膨胀率则有不连续的变化。在自然界中观察到的相变多数是一级相变,合金和金属中的相变也是如此。
从晶体学的观点,阐明母相与新相在晶体结构上的差异,即按结构变化对相变进行分类,是对用热力学关系进行分类的一个重要补充。
结构相变可以分重构型、位移型和有序无序型三种基本类型。重构型相变中,大量化学键被破坏,在重新组合后,新相和母相之间在晶体学上没有明确的位向关系,而且原子的近邻的拓扑关系也产生显著的变化。这类相变经历了很高的势垒,相变潜热很大,过程缓慢。这类相变属于强一级相变。当然,液-固相变和气-固相变也必然是重构型的。另外,还有位移型相变,在相变前后原子的近邻的拓扑关系仍保持不变,相变过程不涉及化学键的破坏,新相与母相之间存在明确的晶体学位向关系,它经历的势垒很小,相变潜热也很小甚至完全消失。因此位移型相变可能是二级相变或弱一级相变。还有一种位移相变,它以晶格切变为主,也可能涉及晶胞内原子的相对位移,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马氏体相变,也是强一级相变。有序-无序相变在结构上往往涉及多组元固溶体中两种或多种原子在晶格点阵上排列的有序化。这可以是二级相变或弱一级相变。
相变动力学的任务在于具体地描述相变的微观机制,转变途径,转变速率及一些物理参量对它们的影响。由于在相变的进程中,系统要经历一系列非平衡态,所以要依靠物理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