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社区护理的工作见闻

时间:2019-05-12 08:37: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香港社区护理的工作见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香港社区护理的工作见闻》。

第一篇:香港社区护理的工作见闻

受香港护士训练及教育基金会的资助,笔者作为首批赴港学习社区护理的护士,于1997年11~12月在香港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下称东区医院)属下的柴湾和铜锣湾社区康复中心(下称社康中心)学习社区护理工作。学习期间,分别随社康中心的两位行政主管护士上门探访病人119人次,到铜锣湾社康中心所在地律敦治医院病房转介出院病人8例。因而对香港的社区护理发展史,组织架构,服务范畴,工作程序,政府的资助,社区的合作关系等有所了解,现介绍如下。社区护理发展史

香港社区护理工作开展已有30年历史。1967年,由于社区的需求,一个为期3年试验性质的家居护理服务在杨震社区服务中心开始进行。经3年试验期后,得出一个结论:香港需要发展社区护理服务。之后各医院陆续设立社区护理服务。在不断实践中,社区护理良好的业绩引起了政府的关注。1977年4月开始,政府补助其费用的75%,1978年4月开始实行全面资助。至1996年,全港共有260名社区护士工作于14个医院辖下的55个社康护理中心。社区护理服务

2.1 组织架构东区医院设社康护理部,有病室经理和护士长各1人。从事社区护理工作护士36人,其中注册护士8人,登记护士28人,分布在区内5个社康护理中心。各中心均由注册护士担任部门主管。5个社康护理中心所开展的社区护理工作覆盖了大半个港岛。

2.2 服务范围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础护理,包括体温、血压、脉搏监测,伤口护理和拆线,服用和注射药物,导管、胃管护理,个人卫生及饮食指导,抽取血液标本,指导康复运动。另一类是专科护理,包括各种造瘘的护理,产妇和婴儿的护理,连续性腹膜透析护理,糖尿病、肺结核康复护理,老人专科护理,善终护理等。

2.3 病人转介社区程序任何医疗专业人士均可转介病人到社区进行护理,如东区医院的病人要转介社区,先由病房护士通知社康中心,然后将填好的转介表(有关病人一般情况和需要社区护理服务项目)及病人住院期间的医疗护理纪录放于护士站,社区护士在接到转介通知的当天下午到病房探访病人,以了解病人出院后居住的地址及联络电话,所需的治疗及护理服务;确定社区护理的探访费用。如其它医院或私人诊所转介病人,则将填妥的转介表按服务范围传真至有关社康护理中心,并用电话联络以确定收到转介表。社区护士在接到转介表的第2天上午即上门为病人提供服务。接受社区护理的病人如情况好转、入院、死亡等,社区护士应书写病情小结,将病案送社康护理部统一存放。病情变化可由社区护士写介绍信转诊专科医生处理。病情突然变化时,病人及家人可持社区护士的社区护理纪录前往急症室就诊。

2.4 管理制度和工作常规香港不同医院的社康部有不同的管理模式,如九龙医院社康部物资供应及财政收支均由社康部独立完成。而东区医院社康部物资的供应及财政收支则由医院负责。东区医院隔天下午派车把各种治疗护理用品、纸张、洗烫好的工作服等直接送到各社康中心,同时回收用过的物品。各社康中心每月均要向社康护理部上报明细工作报表。社康护理部每月组织1~2次特殊病例个案讨论。终结个案的资料转社康护理部做质控工作。除一般操作常规外,社区护理还有特殊操作程序。如新社区护士入职介绍程序,转介病人程序,护士遇特殊情况破门入屋之守则,台风前、中、后病人护理措施等。社区护士每天8∶30出门工作,探访人数视护理项目及路程远近而定,一般7~12例,路程较远的可乘汽车或地铁,交通费实报实销。下午13时回到社康中心(常超时工作)。午饭后,14时继续工作,写探访个案记录(记录每天1次,评估每周1次),处理传真,联系新转介的病人等。工作繁忙而有序,科学的管理保证了社区护理工作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运转正常,有条不紊。社区护理用物精良、实用、品种多;护理表格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2.5 社区护士的敬业和慎独精神社区护士面对的病人病情复杂、需求各异、贫富不均,但都能做到一视同仁,想方设法为病人排忧解难,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如1例脑血管意外病人,出院后渐觉进食困难,家属要求插胃管。但插胃管要有医嘱,社区护士不以没医嘱推诿病人,而是安慰家属,并主动与医生联系,说明情况,直到医生传真插胃管医嘱,解决了病人的困难。还有1例病人需坐轮椅进出,但所住楼层电梯不停,给病人带来了很多麻烦。社区护士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最后帮病人换了楼层,坐着轮椅也能随意进出,病人非常感激。就这样,许多看起来不是社区护士职责范围的事,她们都认真地做了,真正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内涵。在社康中心,放着轮椅和拐杖,那都是为临时需要的病人而备的。社康中心还准备了各种关于常见病、多发病的疾病预防、护理、家庭护理、自我保健宣传小册子,以满足病人和家属的不同需求。在护理过程中,护士不是让病人被动接受各种操作,而是鼓励病人参与配合。护士很注意做好心理护理,为提高病人生命质量而努力,而不仅仅是维持生命。社区护理的特殊性要求护士具备较强的观察、判断、应急处理和独立工作能力,所以很多护士通过不断的在职学习(业余时间)或暂时停止工作等多种途径,到大学接受护理专业高等教育,学成后再回到护理岗位上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她们从来不利用单独工作的机会做自己的私事,而是自觉地以自己出色的工作赢得社会的尊重。政府资助和社区配合接受上门探访的病人,不论进行什么护理操作,用材料多少,每次均收费55元港币。但领综合援助金、公务员等不收费的病人也占很大比例。这些病人需提供有关证明,根据这些证明政府会给予医院具体资助。另外,完善的社区服务也为社区护理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帮助。如社区服务机构耆康会,设有健身阁、电视室、浴室,还有家务助理提供各种服务,如家居清理、送饭、陪看病、帮购物等,收费低廉。如1例33岁的男病人,外伤致高位截瘫,政府免费为他提供多功能病床、冲凉椅、转运病人机、电动轮椅等,收费低廉的家务助理也为他提供帮助,每天9∶30,家务助理帮他洗完澡,干干净净地等社区护士探访换药,换完药后,家务助理把他转运到电动轮椅上,然后离去。13时,家务助理又来把他转回到病床。正是政府的全面资助和社区的有力配合,才使香港的社区护理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香港社区的护理工作使我感触较多。由于各种原因,社区护理在内地全面推行还存在一定困难。随着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和人们需求的日益增长,开展社区护理势在必行。借鉴香港成功的经验,不久的将来,社区护理一定会以各种适合本地区实际的形式全面展开。1 2 下页

第二篇:台湾医院护理工作见闻

台湾医院护理工作见闻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夏大珍

211100

2009年5月15日到22日,南京护理学会参访团一行16人,受台湾护理学会邀请,赴台湾学习访问。参访团在台湾期间与当地护理界专家进行了护理管理方面的学习与交流,参观了3所医院和1所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并拜会了台湾护理学会,即:花莲慈济医院、高雄长庚医院、彰化基督教医院、台北市信义区健康服务中心,所到之处均受到热情诚挚地欢迎和接待,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现将参观访问有关情况综述如下,愿与同仁分享。

一、一般情况:

我们考察的第一站就是全球有名的花莲慈济医院,它位于台湾的东部——花莲,背靠青山,面向太平洋,风水极佳,是证严法师筹集善款建造起来的佛教医院。走进这家现代化医院,人们不得不惊讶大爱无边的力量,犹如进入一座佛堂,处处散发出爱的气息,这里到处充满了温馨与和谐,患者进入医院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医院一楼,还有一个静思书轩,病人和他们的家属,可以在里面看书、喝咖啡。慈济医院是台湾东部唯一的一家综合性医院,承担着台东地区居民的医疗与预防,是台湾首家通过ISO9002质量认证的医疗机构。医院共有3栋大楼,有1000多张床位,38个科室。护理人员640多名,护理管理人员82名,专科护理师16人,护理部下设6个管理工作委员会,负责护理行政管理、教育培训、品质管理、护理研究与发展等,医院本着“人本医疗、尊重生命”的宗旨;以“守护生命、守护健康、守护爱”为医院任务;朝着“社区化、人文化、资讯化、国际化”的医院目标发展。

第二站是长庚高雄医院:这是一家财团法人医院,它是由王永庆先生创办,创立于一九八六年,医院在规划时就以国际大型医院标准设计,除了配臵各种精密仪器外,并细分各专科,由医师、护理人员、社会工作员、营养师、复健师等共同提供服务,以达到全人照护的理念,兼顾病人之生理、心理、社会各层面的照顾。持续推动尊重生命,让服务延伸到全程。目前开放病床2500多张,护理人员1300人,护理管理人员106人。医院理念: 1

取之社会、用之社会、人本济世、病患优先、勤劳朴实、深耕生根。医院的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医疗事业,促进社会公益福利。目标:要做就要做最好的,成为最优化、精致化、人文化、国际化的医学中心。愿景:成为人文、科技、团队、学习及资讯的长庚,任务:服务、教学、研究。长庚医院一直追求医疗质量最优化、医疗成本最低化,它的医疗技术水平和管理模式一直是台湾医院公认的标杆,在世界是也具有很高知名度。

第三站是彰化基督教医院:它是1896年由英国传教师梅鉴雾牧师及兰大卫医师所创,开创了台湾中部医疗史页,是台湾极具特色的医学中心,也是一所历史悠久的教会医院,2007年被卫生署评定为新制医院评鉴特优医院,2008年通过JCIL国际医院评鉴。医院床位3300张,护理人员1592人,管理人员156人,彰基医院精神:爱上帝、爱土地、爱人民、爱自己。价值观:无私奉献、谦卑服务。医院的宗旨:以耶稣基督救世博爱之精神,宣扬福音,服务世人。任务:医疗、传道、服务、教育、研究。愿景:建立坚强、完整、安全的健康照护体系;成为全人关怀的医疗宣教中心;提供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并关怀小区与弱势族群。

第四站是台北信义健康服务中心:位于台北市中偏南,成立已有60年历史,1994年1月1日前称为卫生所,后更名为健康服务中心,有工作人员34人,其中护理人员17人,服务人口23万,65岁以上老人占12.68%,服务范围11万平方公里。主要工作是为弱势族群(独居长者、中风、残障、智障及精障)、慢性病及癌症病患提供完善的医疗照护。健康服务中心的角色是连结小区资源平台,改善过去各医疗机构提供单一且片段的服务模式,整合小区药局、医疗院所、复健中心、护理机构及民间公益团体等小区资源,在第一时间主动提供医疗服务,使慢性病患就近利用小区药局取药,脑中风之恢复期病患就近利用小区复健中心进行复建,失智症及家属都有妥善照护,新移民及其子女得到多元 的服务,让“小区健康照护网”成为信义区居民健康的守护神。它承担着卫生局业务处功能性分工和强化社区保健服务,落实社区健康管理、社区内公共卫生及专责保健业务等,有档案管理组、健康促进组、心理咨询组、志工服务队。理念:全民健康、安心乐活、幸福家庭、尊重服务。组织目标:打造专业

化、E化、国际化、并深入社区的健康服务中心。愿景:配合社区联动,经营健康事业。

第五站是台湾护理学会。台湾护理学会成立于1914年,1922年加入国际护理协会,学会宗旨:发展护理专业,促进护理学术研究,提高护理教育水平,增进全民健康及提升本会国际地位。学会会徽寓意深刻,由明灯、火焰、花朵组成。明灯 :象征南丁格尔的精神。火焰:代表学会提供的是护理知识。外围图形:采用花的图案,其坚忍不拔的精神,象征着护理从业人员所保持的服务态度。五花瓣环环相扣,正代表护理人员多元化的角色。学会以专业服务为信念,结合医护专业团体及国际护理协会之资源,配合政府政策,拓展护理业务,增进全民健康,提高生活品质。

二、医院内到处洋溢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1、每个医院都有自己的护理理念和宗旨,如花莲慈济医院护理理念:菩萨心,随处现,闻声救苦我最先,护理部宗旨:细心的照顾,幸福的感觉。感恩、尊重、爱,立足台湾,送爱到全世界,成为国际护理人文的典范。

2、高雄长庚医院护理理念:以病人为中心,运用全人照护,提供人性化护理。护理部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从事护理服务,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福利。其内涵饱含着人文关怀的护理文化传承。

3、彰化医院护理理念:我们在有尊严及自信心下,提供以病人为中心的全人照护。我们秉持诚实信念,保护病患隐私权。我们信任及尊重病人、家属和医疗团队人员。护理部的宗旨:秉持耶稣基督爱人精神,实现医疗、传道、服务、教育、研究的任务,达到“促进健康、维护健康、恢复健康”的专业职责,护理部的愿景 :提供以病人为中心及全人关怀的卓越护理。

三、台湾医院的文化建设

1、台湾医院的任何设施和制度均是从病人实际需要出发,处处体现“以人为本”。医院环境优美,建筑高大宽敞、室内干净整齐,各种标志明显清楚;医院设有画廊,有各种油画、水墨画和雕塑,以借艺术之美,陶冶心灵,降低病人候诊时的焦虑情绪,在挂号、缴费大厅里设有立体雕塑展,以此缓解医院的紧张气氛。病区过道两侧墙面,设臵了温馨留言板,让病人及其家属

倾诉自己的感受;帮助有心理压力的病人寻找心理支持等,整个病区充满着温馨的人文关怀气氛。

2、医院设有客访餐厅,病区有病员餐厅、洗澡间、护患交流室、宗教会谈室等。每个病房内都有电视机,每个床头有曲臂床头灯,设有拉手方便病人起作。病床上方的设备带设计很有特色,它是由可移动性推拉板覆盖,合上时是中国的山水画图案,拉开时是设备带。病人的贵重物品,可放在护士站周围墙壁带密码的柜内。卫生间设施注重人性化,内有辅助椅、高矮可调,多功能的折叠椅可洗头,坐椅有洞眼,不易积水。儿科病房有儿童游戏室,病床旁有儿童活动的空间:如小桌椅,写字板等,孩子可随意发挥想象力,涂鸭绘画。婴儿的输液小推车也是根据体重进行设计,非常符合婴儿的生理特点,比较舒适。精神科的设施更加注重安全性,他们的床、墙壁都是用软性材料制成,以防病人损伤。病房的门上是轻病人用自己画的水果、蔬菜图片作为标识,即充满了活力又易于辨认,楼下有轻病人制作的手工艺品,如肥皂,化妆盒,使病人的价值得到体现。中医科病房走廊有圆形和方形的木雕,靠近护士站,摆放了一台着装的针灸人体穴位模型,充分体现了中医文化特色。

3、“视病尤亲”已成为台湾护理人员的自觉行动。我们在参观过程中发现,当护士与病人同乘电梯时,都会自觉地去为病人开、关电梯门;当遇见乘轮椅的病人乘电梯时,护士都会主动地走过去将其送进电梯。医院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也十分到位,各自严守工作职责,护士不用操心“护理”以外的事情,上班时间全部用于护理病人。医院为护士配有护士休息室,哺乳期护士配有哺乳室,可以在此休息、就餐。

4、安宁病房:收治的是临终病人,但提供的护理服务却充满着爱心,病房环境的布臵同样也充满了爱,让住在这里的病人感到舒适、安心。病房中的沐浴设施是浪漫的海边风景屋、充满绿意的阳光天台、洋溢着咖啡香味的休息站、临终前的摄影及录像处处体现着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关怀,医护人员用爱让病人在有限的生命中得到满足和安慰,享受生命最后的阳光,同时也实践着“尊重生命、守护爱”的宗旨。墙壁有为各种信仰的病人进行的装饰,居室的布臵很温馨,可放臵花草,让病人感到家庭的温暖。

5、医院设有告别室,让病人在弥留之际,能享受到人间的最后温情,是家属与病人告别的地方,不会影响其它的病患诊疗。

四、护士的进级制度

护士分为:N1、N2、N3、N4四级,其职务有:副护士长、护士长、督导(科护士长)、副主任、主任五个级别。护士有严格的进阶制度,每个人必须具有护理师或护士执业执照,经培训及专科训练合格。要求每年考绩甲等以上,对资历要求严格,如同楼梯要一阶一阶的上,注重临床护理经验的积累,进阶没有学历的要求。护士长对所管护士每年进行考绩评比,护理部对各级护士进行培训及专科培训,做为晋升级别的依据,护士可自己设计自己的护理生涯,经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定目标。

五、志工服务是医院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志工是医院的特色,他们温馨的关怀及无所求的服务有口皆碑。在医院随处可见身着黄色背心的志工,他们协助医院做各种辅助工作,帮助指路、挂号、守护在术前病人或术后恢复中病人的身旁,尽其所能的为患者提供方便,而这一切都是义务的。志工们无怨无悔的付出,担任起病人、家属、医疗团队沟通的桥梁。

加入志工的条件:十八岁以上,识字、能书写、身心健康、热心善良、具爱心、服务热忱、有责任感、不营私利、无不良嗜好,有志贡献个人才艺、专长、时间,并能配合健康服务中心,推展服务社区的各项活动者。许多志工默默奉献,他们穿梭于医院各个角落,及时出现在需要帮助的患者身边,她们满怀一颗温柔心,用真诚地微笑,和声地细语与医院社工、医护人员一同组成医疗团队,努力化解患者的身心病痛。他们上岗前都经过医院非常详尽、细致、周全的岗前培训,每年还要在医院进行在岗期间的继续培训,通过长期不间断的继续教育,志工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六、注重宣传,环保意识强

各个医院,各个部门,环保、节约意识都很强,爱惜大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在医院的医疗区、生活区都有垃圾分类,主要回收纸、铁、铝、铜、塑胶等,提倡环保,对回收物品进行再利用研发,制作成毛毯、环保用具等。尤其是在慈济医院,没有人使用一次性餐具;没有白色污染;在信义健康服务中心开会和

活动场所使用的是环保杯;人离灯熄,电脑要休眠等等,均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七、完善安全的护理工作环境

1、政府对职业安全健康有立法保护,对工作环境中的空气、光线、水、电、火、防感染等都有明确的要求,医院每年对每个员工都进行职业安全健康教育,重视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教育和预防暴力的训练。

2、各级护理人员接受感染管理训练,每年至少4小时,新进人员半年教育8小时,强调洗手是最重要的感染控制措施,在所有病房都有非常明显的“六步洗手法”工作指引;全院定时播报洗手录音。洗手设备、液体肥皂、一次性擦手纸配备齐全;洗手池比例要求:普通病房每6张床有一洗手池,重症监护病房每2张床有一洗手池。每台治疗车、护理车及病床旁都要配备快速手消毒剂,水龙头采用脚踏式或感应式,医疗废物处臵的指引简单、明确。

3、做好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各种防护用具齐全,到处都是防跌倒提示图、防锐器刺伤图例,病区内处处可见宣传画,小宣传材料,欢迎病人、家属取阅。负压病房每天检测安全,针刺防护措施得力,危险物质放入专用柜,隔离病室有压力显示器。

4、护士宿舍有禁管制度,院内巡逻车、警卫定时定点巡查,宿舍门口有监视器,护士晚上下班回宿舍有警卫护送,紧急情况出现可按呼叫铃或使用警民联线,宿舍每层都有消防栓。

八、启示:

通过在台湾的参观学习,不仅感受到了两岸同胞情的温暖,还体会到台湾护理同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及求实敬业的精神,认识到全方位的善终服务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看到了我们在服务观念、护理管理等方面的存在差距,我们要加强护理服务意识的培训,强化医院的宗旨、理念与精神;加强护理管理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用心做护理,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不断提升护理品质。

参考文献:

[1]孙娜.日本急救中心护理管理现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5B)86-87

[1]左玲燕等.体验香港伊利沙伯医院的艾滋病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810(43)959-960

致谢:本文承蒙南京护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屠主任指导

第三篇:香港社区警务工作

香港社区警务工作

一、香港警方参与社区警务工作的主要组织及其职能

围绕社区治安防范工作,香港警方投入的主要组织有:

(一)网格化分布的巡逻警察队伍。香港巡逻警察的巡逻防控遍布社区各个角落,其巡逻系统根据任务进行专业化的分工。一是香港5个陆上总警区各设有1支冲锋队,包括1个总部和4个巡逻小队,每1个小队约有70名队员和12辆巡逻车。冲锋车每天分三班24小时巡逻执勤,每车5至10人,配有长短枪、防弹衣、急救箱等装备,对各种突发事件和治安灾害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承诺为9分钟,实战中已达3分钟)到达现场,进行先期处置。二是每个警区均有4个专门的巡逻小队,负责社区路面的昼夜巡逻。其中,一部分驾乘摩托车,以机动方式协助其他巡逻警察处置各类事件。大部分徒步巡逻,按巡区大小、地理特征、人口密度、治安复杂程度等因素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2至3人,全副武装,通过无线对讲机与指挥中心保持联系,一有情况,快速及时到达现场。同时,每个警察总区均有一支经过了10周训练和16周边境巡逻后回到总区进行20周驻守巡逻的机动部队(俗称“蓝帽子”),其人员循环更换但该组织长期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分工合理、专业化程度高,香港警察形成了严密的网格化巡逻防控体系,收到了良好的巡控效果。

(二)警察公共关系科。主要职能是向市民和传媒介绍警队工作,发展良好的警民关系,鼓励市民协助警方维护治安。设有社区关系课、新闻及宣传课两个部门。其中,社区关系课负责与市民保持紧密联系,通过宣传媒体和社区活动,宣传警务工作,推广预防和打击犯罪的信息。

(三)防止罪案科。根据各行各业的不同需要,提供有关保安方面的免费咨询服务,教育广大市民和各行各业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

(四)警民联系组。香港警方在每个警区设有一个警民联系组,负责组织与各政府部门和社区组织紧密合作,推广警队的优质服务。警民联系组设有1名警民关系主任(PCRO)。其职责包括:与警区内的社区团体及组织创建并保持紧密关系;塑造警队良好形象,指导、协助社区内团体组织开展活动;组织警区内的少年警讯活动、香港青少年奖励计划活动和其他青少年活动;向警察公共关系科总警司及警区内的人员汇报有关警民关系的事务;向警区指挥官汇报警区内居民对警方所提供服务的意见。警区分区内设有多名社区联络主任

(NPC),一般由1名警长带领4至5名警员组成,其主要职责是:与警区内的社区团体及组织建立并维持紧密关系;向警区指挥官及分区指挥官汇报警区内居民对警方所提供的服务及警务政策的意见;调查研究群众反映问题的情况,并向上级汇报;组织宣传交通安全、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以及开展少年警讯计划等有关内容。

(五)香港辅助警察队。现有来自各行各业的成员4500人,定期接受完备的训练,协助警务人员进行人群管理、重要部位驻守及社区巡逻等工作。

(六)交通科。除了主干道归属香港警务处交通总部(交通科)直接管辖外,各警区均设有一个区交通组,由1名警署警长带领8至10名警务人员,负责维护社区内的交通秩序。

二、香港社区警务工作中值得借鉴的做法

(一)警民关系主任及社区联络主任计划。警民关系主任和社区联络主任建立及保持同社区内的各类团体组织的密切关系,宣传并维护警察队伍良好形象,充分发挥警方和社区居民之间沟通桥梁的作用。

(二)警队中学联络主任计划。1998年,香港特区政府提出“一校一警”计划并取得成效,校园青少年犯罪率连年下降。但当时参加计划的警员都是兼职义务性质,有时在处理校园违法犯罪活动过程中分身乏术。自2003新学年,香港教育统筹局和警方推出了“强化警队学校联络计划”,全港有33位由各警区精选、受过特别训练、具备较强人际沟通技巧、实用演讲技巧及青少年犯罪、教育心理学等知识的专职警长以“学校联络主任”身份进入学校,与学校、家长连成“铁三角”以遏止青少年犯罪,打击黑社会渗入学校及校园内的毒品问题。每名“学校联络主任”分管15所中学,每月要对这些学校平均走访两

次,与师生沟通并解决问题。其职责为:(1)当学生的某些违规行为可能涉及法律时,向学校提供正确意见及帮助学校解决问题;(2)对违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或小组讨论,利用警方的正面形象,向他们灌输正确价值观及法律知识;(3)根据实际情况,介绍学生参加一些健康的社会活动。此外,加强与教育管理部门和社区机构的联络,参与制订有关当地学生问题的政策,并与问题学生的家长和所在学校建立经常性联系,防止问题学生滑向犯罪边缘。

(三)少年警讯计划。香港少年警讯(简称少讯)是一个注册团体,于1974年7月创办,总部设在警务处警察公共关系科,并在5个陆上警察总区各设有一个总会。其会员均为9至16岁的少年,内部管理人员为17岁至25岁的青少年。每个警区由1名少讯警长带领4名警员负责代表警方指导少讯开展活动,并向该警区的警民关系主任负责。每个少讯总会都有一个咨询会,由15名左右少讯内部管理人员组成,负责策划、管理及统筹活动。在每个中小学均设立一个学校支会,为校内的少讯会员提供不同类型的活动,主要宣传公民责任,教育会员抵制和预防犯罪、宣传道路安全及有关警务事宜。自创办以来,少讯会员人数快速增长,已有超过80万名青少年曾经加入成为会员。目前,少讯会有466个小学分会和344个中学分会,人数已达到15万余人,充分发挥了警队与青少年之间的桥梁作用,增进了青少年与警方之间的沟通及认识,增强了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充实并改善了青少年的文化体育生活。

(四)扑灭罪行委员会计划。香港的18个区均设有扑灭罪行委员会,该委员会每两个月定期召开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只要是不涉及灭罪秘密行动的内容,允许社区居民到会旁听。在会议中,委员们就区内的治安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和改善方法。警方和民政等有关部门分别汇报扑灭罪行等有关工作的进展情况,通报社区内的治安情况及违法犯罪活动的新动向,并就委员所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作出答复和解释。委员会还在会上将议题形成的工作计划明确委派给若干个工作小组,每个小组都有2名以上的召集人负责协调开展工作,并负责向全体委员汇报工作计划开展情况。

(五)广泛接受市民举报罪案。香港警方大量派发各种各样的安全防范及防止罪案的宣传资料,并通过警队设置的热线电话及电子邮箱为市民举报罪案提供简便途径。如:2002年,警方新增方便的士司机提供罪案资料和情报的举报热线电话113366,仅当年共接获13372宗热线电话举报(不包括致电999)及2332份罪案资料邮件,并成功拘捕了204名犯罪嫌疑人。

(六)推行好市民奖励计划。为激励更多的市民举报犯罪,奖励积极协助警方追捕案犯并挺身作证以及主动帮助警方防止犯罪、侦破案件和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市民,香港警方于1973年制定了“好市民奖励计划”。1985年,警方又推出了“杰出好市民奖”。香港警务处会同香港总商会分别于每年6月和12月各举办一次好市民奖励计划颁奖典礼,表扬协助警方扑灭罪行的市民,目前已有数千人被授予殊荣。

(七)其它社区帮教工作。除了以上措施外,香港政府及社区组织还想方设法做好违法犯罪人员的帮教工作,推出了社区支援服务计划、社会福利署和惩教署分别负责的自新计划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都是在政府部门、司法机构和社团组织的组织协调下,由专业的社会工作者组织、辅导和实施。

第四篇:香港社区精神康复工作

当代护士·上旬刊

▲香港精神科社区服务概况 冯奕梅 ▲▲

2010年6月至2011年4月,笔者作为粤港合作培训专科护士计划中的成人精神科专科学员中的一员,在香港医管局进行了为期10个月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通过学习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得到了一些很好的启发。特别是香港社区精神科的服务,形式多样,体系完善,为患者融入社区生活提供了保障,对今后我们精神科社区康复工作规划出很好的前景,对以后开展工作也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1概述

目前的世界趋势是减少以住院方式护理精神病患者,改而发展社区精神科服务。近年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已引起关注[1~3]。这种趋势由多个因素促成,包括新药的面世,医疗观念的改变———正常化理念:相信精神科患者可以有尊严地生活,对自己的生活有发言权,当他们能够与社会保持联系时,对他们的治疗更有帮助。根据张明兰等人的研究提示社区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如不加干预,精神症状易复发,并加重社会功能的缺损,同时影响生活质量的提高[4]。顺应上述国际趋势,香港医管局近年陆续加强与地区团体合作,加强以社区为本的精神科服务,目的是要增进市民的精神健康,为他们提供全面、多元化的预防、治疗及康复服务。强调把家居和社区作为治疗环境,令患者及早得到优质的医疗、护理及康复服务。2香港精神科社区服务的历史与发展概况 2.180年代香港精神科社区服务

1982年,香港发生了一起精神患者砍人血案,造成6死44伤。这一惨剧引起公众对精神病患者危险性的恐惧。同年,香港医管局开展了精神科社康护理服务。开始的十年里,服务模式主要是以医疗为导向,护理的重点是患者的病情,唯一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1983年建立了高危患者监察系统优先

跟进类别(Priority-followup,PFU),主要目标患者为重性精神病患者,如一些病发频密的,或因为曾经有高危行为而被列入“优先随访系统”中的患者。此类住院患者要在资深精神科医生领导下的跨专业小组评估并要接受有条件地出院后方可以出院,“有条件地出院”是指要住在特定的地方,定时到指定地方复诊,一定要服精神科药物,并接受社工或精神科社康护士的探访。2.290年代香港精神科社区服务 1994年,青山医院成立了精神健康社区服务组,由医生、护士、职业治疗师、社工及心理专家组成,定期上门探访较严重的精神病患者,让患者在家居及社区环境接受治疗。通过这些服务,患者的住院天数、暴力及企图自杀和非自愿入院的数字都有所下降。2.32000年代香港精神科社区服务

2001年,精神健康社区外展服务已扩展至全港九龙新界七个联网,并在同一年开始推行思觉失调服务计划,计划旨在及早发现和诊治患有精神病的青少年,把严重精神病病发和患者求诊时间缩短。同年也推行了毅置安居计划,为长期住院的精神科患者提供康复训练,以协助他们重返社区生活。2002年推行防止老人自杀计划,为怀疑有自杀倾向或抑郁症的长者提供速治服务。2008年在九龙西及新界东医院联网成立社区精神科支持小组,为经常入院的患者提供出院后的社区支持,并加强老人精神科外展服务,增加的服务涵盖50间私营安老院舍。2009年开始以个案管理的模式为有复杂需要的出院患者提供复元支持服务,协助他们康复和融入社区。2.4未来五年发展计划

根据香港医管局《2010~2015年成年人精神健康服务计划》,在未来的五年里,会进一步发展及扩展社区精神健康医护团队,在所有医院联网聘请个案经理,为所有适合在社区接受治疗的严重精神病患者推行综合个案管理计划,并由经适当训练的人员透过医管局24h精神健康热线提供支持;发展个案管理模式,并遵照个人数据私隐指引应用个人电子健康记录,加强住院及社区护理服务的融合及互通;试行跨专业社区精神健康专科服务团队,并与社会福利署的精神健康综合社区中心联系,在社区提供全面的精神科及精神健康服 务。

3香港社区精神科服务内容 3.1社康服务部

精神科社康护理服务是由一群受过特别训练的护士组成,服务的主要目标是向精神病患者提供社区护理,将医院的护理服务伸延至病者家中,使其可以在家居环境中康复。每位社康护士大约要分管80~100名患者,主要工作是跟进患者出院后的情况,每月要上门1~2次,通过家访、面谈或电话与患者取得联系,了解患者服药情况,教导患者和他的家人有关精神健康与正确服用药物的知识,指导患者家属如何与患者相处,协助患者重新适应社会,以减低患者病情恶化或者旧病复发的机会。患者病情稳定后,社康护士可以将患者转介到社区的庇护工场、辅助就业部、康复中心参加适当的工作和活动。家人发现患者在家有意外情况也可以随时打电话与社康护士联系,以获得帮助。患者接受这些服务是免费的。3.2外展服务队

在社区生活的精神病患者特别是住在私营安老院舍内的老人精神科患者,复诊率很低,据港岛东医院联网2008年6月的调查发现,52%受访的私营安老院舍,只有少于10名院友会到精神科门诊部复诊,复诊率偏低。因此医管局辖下各大联网在2008年推出老人精神科外展探访服务,增加的服务涵盖50间私营安老院舍。派出由医生及护士组成的专业团队,前往各私营安老院,向长者提供及早介入、复核服药情况等服务。社区外展队透过家访,为有需要精神科服务的人士提供评估、诊治、转介和治疗。患者也可以利用电话热线,在有需要时获得有效的危机处理。此外,外展队会定期到社区精神复康机构进行会诊服务,为机构内的工作人员提供支持。这些服务能改善精神病患者的病况,亦能减低精神科门诊的患者求诊率及再度入院率。3.3中途宿舍与长期护理院

中途宿舍主要是为15岁以上的精神状况稳定、能自我照顾的精神病康复患者提供过渡期的社区住宿及健康服务,是出院后的精神患者免费或廉价(以青山医院中途宿舍康恩园为例,其膳宿费及杂费每月不到港币1500元)的临时住处,期限为2年。主要功能是协助康复者改善人际关系、社交技巧、自我照顾能力及工作能力。工作人员根据舍友的能力安排其白天到辅助就业部或去庇护工场工作,通过劳动让患者自食其力,增强患者回归社会的自信心。另外会提供服药训练,职业技能训练,独立生活能力训练(包括认识社区资源、复诊预约、紧急求助、援助金申请方法等)。工作人员会定期组织舍友外出活动,教他们如何使用社区资源,如带患者外出郊游,教患者如何使用八达通乘地铁坐巴士;带患者去超市购物,教患者一些简单的理财办法;教患者如何应付公共的社交场合。通过上述现实的模拟活动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及使用公共设施的技能。若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较差,则转入长期护理院。长期护理院着重于患者自理能力的训练,以减缓患者的进一步衰退。中途宿舍和长期护理院均有专职的精神科护士关心患者的服药情况、康复情况,观察患者的精神状况,定期向医生汇报及安排随访患者。3.4庇护工场

庇护工场主旨乃为精神病康复者提供工作的训练,以便日后能从事一般工作。除庇护工场外,新生精神康复会还于本港未有庇护工场前,已在青山医院邻设新生农场。庇护工场为康复期的精神患者提供既受照顾又具康复作用的工作环境。通过培养患者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工作习惯,在工作中学习与人相处,为重返社会打下基础。香港共有50家庇护工场,分工业性质和农业性质2种。在工业性庇护工场根据工友的能力将其分入不同的工作小组,如包装组、木工组、缝衣组、零售组等;新生农场是香港唯一的农业性庇护工场,主要安排患者从事种花种菜、蔬菜加工、零售等工作,目前可收纳140名工友。庇护工场有导师负责指导工友,工场要求工友按时上班,并计件算工资,多劳多得,促使工友能积极地投入工作[5]。3.5日间医院

3.5.1日间医院主要接收的患者:定期在门诊复诊,精神状况不大稳定,但又不需要住院的患者。刚出院,未能立刻适应社会的患者。

3.5.2日间医院每天为患者提供8h服务,来这里的患者必须有医生的转介,并进行预先登记,每次收费55港元。3.5.3日间医院有专职精神科护士为患者提供服药管理,观察患者病情,为患者开展各种各样的康复活动。日间医院设有患者图书馆,患者可以自行前来借书;娱乐室,患者可以打麻将、打台球等;小影院可让患者观赏电影;音体治疗室为患者提供演唱的机会和体能锻炼的健身器;职业治疗部提供职业训练、工艺制作、电脑培训、家居料理训练等,给患者提供多方面的机会。丰富多彩的康乐活动将社区的患者有效地组织起来,充实患者的余暇生活,并在活动中培养患者的自立能力和互助精神。3.5.4 日间医院(DayHospital/DayCentre)的优点在于患者没

有被长期性禁锢或消极性的隔离感觉,不单如此,患者仍可保持其在家中的位置,履行在家庭中的角色,经常与家人接触,更可享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活动,减少依赖和退缩的心理,有助他们康复及早日回归社会。若以提供服务者的立场来说,日间医院让患者家庭分担了部分照顾和经费的责任。此外,患者亦可享有如全日住院的治疗护理服务。3.6社区辅导就业服务中心 辅助就业部的患者要求病情稳定,工作能力较强并适合外出工作,他们主要来源于医院、中途宿舍、家庭,由社工和社康护士根据患者的能力转介到此。以新生精神康复会屯门辅助就业部为例,目前有145位患者,分为擦车组、除草组、环保清洁组等外出工作小组,另外还有患者经营的菜档、水果档、便利店和餐厅。每位工作组均有导师指导患者的工作,一般一个导师负责20位患者。每位患者有一底薪,每日记工资,并根据患者的表现予以适当奖励,外出工作的患者每月约有3000港币的收入,足以支付日常开销。通过持续训练、辅导及跟进使精神病康复者能公开就业,发挥工作潜能,融入社会。3.7 续顾服务

含有外展与跟进性质的续顾服务,主要是关顾到将离院的精神患者或中途宿舍的舍友在生活、住宿、工作和家庭适应上的进展,以便提供适当的服务。患者会先接受适当的社交技巧和职业技能训练,包括出现病征时的自我处理方法,如何处理与服用药物相关的问题,预备膳食、理财,以及使用现有社区设施等技能,然后才安排将他们由精神科病房转往家庭式宿舍。参加这项计划的患者会由所属医院的精神科人员照顾,在这些辅助家庭式宿舍接受为期一年的重点治疗计划,并透过参与特别患者设计的日间活动,学习独立生活所需的基本技能。在完成为期一年的重点治疗计划后,会安排这些精神病

康复者重投社会,而精神科社康护士会继续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令他们在社区安居。相信这项计划可以和地区上其它活动相辅相成,发挥最大的效益。4小结

香港社区精神科服务是建基于一个已发展完备的社会福利系统及公营的医疗系统,这些服务对一般市民来说是容易接触到和能负担的。香港政府对精神卫生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视,已受到全社会的认同,其服务形式多样,体系完善,由多学科和多部门合作,为精神病患者提供更多的服务项目,得到更多的关心与照顾,减少由于不良的社会环境、缺乏正确及时的疾病指导而导致的病情复发及肇事肇祸的事故。同时也为患者家属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方便。参考文献

1王延祜,唐济生,柴新生,等.社区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康复效果的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09,22(4):244~246.2张喜梅,肖春玲,朱凤艳.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4,31:150~152.3 施季华,曾祥莉.医院、街道联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社会功能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1):143.4张明兰,温从美,程兆萍,等.社区综合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0,12:55.5 李萍,庄英兰.香港精神病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3):59~60.责任编辑曹思军

第五篇:社区护理的工作内容

根据目前我国开展社区护理的实践经验,社区护理工作内容主要包括:①社区人群健康教育;②为社区家庭提供护理技术与护理服务;③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与感染性疾病;④社区环境、职业防护与家居安全的管理;⑤社区儿童、妇女、中老年人预防保健;⑥社区人群心理卫生与精神保健;⑦院前急救护理;⑧临终关怀及护理。

卫生部社区护理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中护士的职责:

1.参与社区诊断工作,负责辖区内人群护理信息的收集、整理及统计分析。了解社区人群健康状况及分布情况,注意发现社区人群的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参与对影响人群健康不良因素的监测工作。

2.参与对社区人群的健康教育与咨询、行为干预和筛查、建立健康档案、高危人群监测和规范管理工作。

3.参与社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参与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培训,提供一般消毒、隔离技术等护理技术指导与咨询。

4.参与完成社区儿童计划免疫任务。

5.参与社区康复、精神卫生、慢性病防治与管理、营养指导工作。重点对老年病人、慢性病人,残疾人、婴幼儿,围产期妇女提供康复及护理服务。

6.承担诊断明确的居家病人的访视、护理工作,提供基础或专科护理服务,配合医生进行病情观察与治疗,为病人与家属提供健康教育、护理指导与咨询服务。

7.承担就诊病人的护理工作。

8.为临终患者提供临终关怀护理服务。

9.参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宣传教育与咨询。

下载香港社区护理的工作见闻word格式文档
下载香港社区护理的工作见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区护理

    社区的特征: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地域性,共同的意识和利益,有着密切的社会交往,有一定的生活和生产设施,健全的管理机构。 社区的功能:生产与发展功能,贯彻政策功能,人际互动功能,社会控......

    社区护理

    第一章 选择题 1.根据WHO的标准,一个有代表性的社区,人口数大约为:D A.1万~2万B.3万~5万C.6万~8万D.10万~30万E.40万~50万 2.在社区护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地段护理阶段的主要护理内......

    社区护理

    社区护理:是由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理论结合而成,用以促进和维护人群的健康,是一种专门和完整的实物工作。 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

    感悟香港护理(合集5篇)

    感悟香港护理 有幸应香港护士训练及教育基金会姚瑞堂主席的邀请,本人于2008年5月10日至24日赴港参观、学习,考察香港医疗服务体系以及护理管理。两周的时间内参观了玛嘉烈医院......

    南京市白下区社区建设见闻之二:(精选)

    南京市白下区社区建设见闻之二: 体制创新:叩响城市管理变革的大门 本报记者 杨成志 社区建设的难点和关键是体制创新,是要探寻一种新型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以代替已经失效的......

    香港先进社区经验

    学习借鉴香港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探索建立有利于居民自治、行政事务、服务居民的社区管理机制,近日,我们就香港社工工作及社区服务工作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重点对香港社会工作者......

    社区护理(精选五篇)

    社区护理 1. 社区: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给社区下的定义为: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家庭、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2. 社区护理......

    社区护理调查报告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和开放教育”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护理 学作业(专科) 调查报告 作业题目: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和管理现状分析 姓名:张淑娟 学号:14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