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学是什么》有感
读《历史学是什么》有感 永嘉中学 王恩妹
作者简介:葛剑雄,祖籍浙江绍兴,1945年12月出生于浙江吴兴县(今湖州市),历史学博士,教授,现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并任国际历史人口委员会委员、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等,从事历史地理、中国史、人口史、移民史等方面研究。主要著作:
《西汉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1986年)《中国人口发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
《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台湾锦绣出版公司1992年、三联书店1994年)
《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商务印书馆1997年)
《中国移民史》(主编、一、二卷作者、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未来生存空间·自然空间》(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历史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等。本书目录: 阅读说明:人格健康、心态开放、温文尔雅、博学多识
总序:自然科学强调的是“是什么”的客观陈述,而人文学科则注重“应当是什么”价值内涵。不学习人文学科就不懂得什么是真正意义的,就不会成为有价值、有理想的人。我们应该重视人文学科的教育,高扬人文价值。(许智宏)引言:„„《中国历史学是什么》 1.历史的来历
1.1“历”和“史”
1.2从日耳相传到结绳记事
1.3图画与历史
1.4文字与历史
1.5遗迹遗物与历史
1.6神话与历史
1.7民间故事与历史
1.8历史还是新闻
1.9历史信息(总结2-8消息载体,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新载体将会更多的被发现和应用。)
1.10未来的历史
1.11历史学是什么 2.历史的类型
2.1时间系列
2.2空间系列
2.3内容系列
2.4人物系列
2.5另类历史 3.为什么要了解历史
3.1董狐的力量
3.2《春秋》笔法
3.3太史公的地位
3.4《资治通鉴》:历史的“资治”作甩
3.5古为今用
3.6影射史学及其遗风
3.7走出庐山
3.8历史的智慧
3.9从历史看未来 4.怎样学习和研究历史
4.1有没有真实的历史
4.2要不要真实的历史
4.3能不能获得真实的历史
4.4了解历史
4.5复原历史
4.6认识和把握历史 阅读书目 后记 读《历史学是什么》三点感悟
一、严谨规范又通俗易懂的诠释与叙述
《历史学是什么》作为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之一,普及历史知识,提高人文素质,塑造文明、开放、民主、科学、进步的民族精神,是它的根本宗旨。《历史学是什么》一书,以中国本土学术资源的挖掘为基础,从历史的来历、历史的类型、为什么要了解历史、怎样学习和研究历史等四个方面,用相对通俗的语言,把较为深奥的史学理论和史学史方面的知识传授给了普通受众。
例如,关于“历史”的来历。“历史”这个名词来自日语,尽管者两个中文字在中国已经用了至少3000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大量引入西方的科学概念,其中包括history历史)繁体字历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字形就是一人脚穿过一片树林,表示时空的移动;《说文解字》“历,过也,传也”。《礼记》中将“过也”对应为日月星辰的移动,用来确定年月和季节。有了名词“历法”。史在甲骨文表示一种特殊身份的人或特殊的职位。《说文解字》中说“史,记事者也,从有持中。中,正也。”即保持中正的态度用右手记事。19世纪末之前“历”与“史”关系密切,但属于两个系统。“历史”作为一个固定的词汇开始使用(1901年,梁启超主持的《清议稿》),实际上日语是借用了汉语古籍中已有的固定搭配。这种严谨规范又易懂的解释有助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工作,尤其启迪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教学。如必修三专题六。
又如,今天,“学历史有什么用”这样的话题仍然是不少青年读者想提的问题。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历史学不应当热衷于民族主义的编造(民族主义是常常应当受到谴责的),也不应当只沉湎于人文主义(尽管人文主义是我所偏好的),重要的问题在于,如果历史学消失,国民意识也将因此不能存续,而如果丧失了这种国民意识,法国也好,意大利也好,都不可能存在有独立的文化和真正的文明。”我以为说到了历史学最高和终极的作用。试想,如果没有我们先辈史学家留下的浩如烟海的史籍和史学著作,今天的中国人就不知道三皇五帝、秦皇汉祖、唐宗宋祖、唐诗宋词等等,也就不知道我们为什么是中国人而不是美国人、新西兰人,世界上更没有所谓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在《历史学是什么》一书中,作者引述了近代史学家梁启超《新史学》中的一段话,也表述了同样的意思:“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今日欧洲民族主义所以发达,列国所以日进文明,史学之功居其半焉。”作者辟出了《为什么要了解历史》一章,从“董狐的力量”“春秋笔法”“太史公的地位”“《资治通鉴》:历史的资治作用”“古为今用”“影射史学及其遗风”“走出庐山”“历史的智慧”“从历史看未来”九个方面,娓娓道来,阐发了学习历史的意义。从中我们了解到,早期的史家像董狐、齐太史四兄弟为了秉笔直书历史,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前赴后继;司马迁“隐忍苟活”,为的是写出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史记》。中国五千年文明的传承,有赖于这样一批史家的贡献。
历史学这些年在人们心目中地位的降低,商品经济发展大潮的冲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与“文革”期间登峰造极的影射史学的泛滥有关。作者在书中批评了混淆研究历史与运用历史之间的界限,脱离历史事实,一味强调古为今用,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作者认为,古为今用本身并没有错,“正确的古为今用,只是在历史所提供的范围里做一些主观的选择,对历史事实进行取舍,但绝不会歪曲、篡改事实”。
作为把成为“史学通人”当作努力方向的史学家,作者运用多年来研究历史积淀的智慧,旁征博引,使我们感受了“历史的来历”“历史的类型”“怎样学习和研究历史”,读完后,相信每个读者都能明白“为什么要了解历史”。
二、客观的“历史”与主观的“历史学”
有人说过去的事实都是历史。但能不能真正成为历史,还要取决于后人如何记录。从这个角度讲,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历史,都有其主观性,因为它都是人所记录的。既然是人所记录的,就不可避免地受记录者本人的思想感情、方法手段的影响。历史事实没有改变,但是记录的人变了,记录的观念变了,记录的手段变了,历史重心就会发生转移。但是无论如何,过去一切的事实都成为历史是绝对不可能的。
人们都希望穿越时间隧道,能够回到过去,但到现在为止这还只是个科学幻想,我们真正能做到的主要还是阅读历史文献,通过这种方法了解过去。所以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历史事实,都已经经过历代历史学家或者历史记载者的选择、加工。
说到底,历史究竟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想,用最简单的一句话说,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而对于历史的专门性研究,就是历史学,简称为史学,也可以称之为历史科学,它不仅包括历史本身,还应该包括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研究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总结研究历史的方法和理论。(P72)众所周知,作为戊戌变法的亲历者,康有为、梁启超等后来再面对这段历史时,都有意放大真迹,攻击政敌,拔高自己,甚至以后见之明进行讳饰作伪,修正自己在当时的思想和言行,使得历史真相扑朔迷离,难辨真假。
一般认为,戊戌变法是一场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良运动,提出开议院、兴民权的主张,动摇了传统的君主政体。但其实不然,根据茅海建著《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康有为在戊戌变法期间主张君权,反对开议院。他在进呈《日本变政考》时,以按语向光绪帝表明态度,并在《国闻报》上发表《答人论议院书》,也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虽然,康有为多次提及的制度局被认为是所谓的西方议会雏形或过渡机构,而他代别人所拟的奏折中也不乏“立议会”、“设上下议院”等建议和主张,但他此时期的议会概念,与当时欧美及日本等的代议制度有很大的差别(第707页)。实际上就是在今天,对于议会、代议制等西方民主制度,我们还不敢说完全了解,更何况一百多年前的康有为呢。再说康有为的西学知识也很有限。他是1882年参加顺天府试后路过上海,才开始接触西学的。他不懂外文,获知西学主要通过阅读美国传教士林乐知所办的《万国公报》以及上海广学会所出版的西学译作。胡汉民就挖苦说:“康有为未尝研究政治的学问,单就当时李提摩太、林乐知所译一二粗浅西籍,管窥蠡测,以为民族是要分别的,民主政体是这样的,实则似是而非,一知半解。”(第136页)
通行的历史教科书都认为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设计师,他本人及其代人起草的变法奏折大部分为光绪帝所采纳,并以上谕的形式颁行天下。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据茅海建先生检阅军机处档案,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被直接采用的奏议只有七份,分别是“请以爵赏奖励新艺新法新书新器新学设立特许专卖折”、“请将优、拔贡朝考改试策论片”、“请改直省属员为中学堂乡邑淫祠微笑学堂折”、“请立商政以凯利源而杜漏卮折”、“为恭谢天恩条陈办报事宜折”和“请定中国报律片”、“上请帝第六书”之设立专局、“请开农学堂地质局以兴农殖民折”。而戊戌时期的上谕共有二百零五道[根据中国史学会主编的中国近代史史料丛刊《戊戌变法》
(二)所辑录的上谕统计],虽然不全与变法相关,但从变法所涉及的政治、经济、文教、军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来看,有关变法的上谕一定不少,其中最具亮点的裁汰闲衙冗员方案却是采用岑春煊的奏折。可见,康有为的变法主张并无多少真正付诸实施,成为戊戌期间的变法举措。
大多数中国人都熟悉甲午英雄邓世昌与他这只“义犬”的故
事。以往史料大致是这样记载的:1894年9月17日,中日海军主力 在黄海大东沟附近爆发激战,北洋舰队旗舰“定远”不幸舰首中弹,燃起大火,烟雾笼罩整个舰首,导致主炮无法瞄准射击,日本军舰乘 机围攻旗舰“定远”号。在万分危急之时,邓世昌指挥“致远”冲到“定远”号之前,为旗舰保驾护航。“定远”号转危为安,“致远”号则不幸重创,舰体严重倾斜。这时,邓世昌下令“致远”号冲向日方的舰队,决意与日舰同归于尽,然而途中中炮,不幸沉没。邓世昌既已抱定了为国捐躯的念头,因而落水后,随从游近递去救生圈,邓世昌却用力推开,“左一”号鱼雷艇抛来救生绳,这位刚烈的管带亦不应。就在邓世昌即将随波沉没的一刻,爱犬竟游来咬住他的手臂,“公斥之去,复衔其发”,这只通人性的动物也不忍让主人下沉。最后,邓世昌毅然抱住爱犬,一起追随“致远”号而去。甲午黄海战役结束不久,邓世昌和这只通人性的太阳犬的故事便在国内流传开来。当时著名的新闻风俗画报《点石斋画报》即用画作加以渲染。在各界悼念邓世昌的挽联中,也出现了“不济以死继之至今毅魄如生问逃溃诸军能勿頳颜惭义犬”、“臣为国死弟为兄死仆为主死大节萃一门更能义感灵獒力挽颓波留正气”等述及邓世昌爱犬的内容。正因为如此感人故事的流传,使得这只太阳犬与邓世昌的高大形象一起为世人所缅怀,并赋予它“义犬”的美誉。
以上关于邓世昌与其“义犬”的感人故事一直令国人深信不疑,我也不例外,直到最近华东师大历史系杨彪教授在课上给了我们一份完全不同的史料记载。该史料记载出自当时在北洋舰队做教习的美籍军官马吉芬所著的《鸭绿江外的海战》(the battle of the Yalu)。关于邓世昌与他的太阳犬落水的过程,该著作中是这样记述的: “Captain Tang had a large dog of a most vicious temper, unruly at times even with his master.After the ship sank Captain Tang, who could not swim, managed to get to an oar or some small piece of wood — enough to have supported him had not his dog swum to him, and, climbing up on him, forced him to release his grasp and thus miserably drown, the brute sharing his fate — perhaps the only case on record of a man drowned by his dog.”
这段英文史料大致的意思是说邓世昌落水后,抱住一小块碎裂的甲板求生。这时他的那只狗向主人游来,并爬到他的身上,迫使他松开了所抓住的东西,结果人和狗就一起沉下去了。相信这段史料公布于众,肯定会令世人哗然。虽不能说完全颠覆邓世昌英勇无畏的光辉形象,至少也使我们意识到邓世昌可能并不像此前所传言的那样伟大。
这段史料是否真实呢?我们没有确凿的证据,但可以推测一下其可信度。马吉芬(Philo Norton McGiffin)(1860-1897),美国人,毕业于安纳波利斯海军学校。中法战争期间来华,之后进入北洋海军任教习。其先后在天津水师学堂,威海水师任职。甲午海战期间,被任命为“镇远”号大副。他与当年北洋舰队的将士一起参加了惨烈的“大东沟海战”,并身负重伤。北洋舰队全军覆灭后,他回到美国,著书《鸭绿江外的海战》。他为“中国舰队”在西方遭受的不公正的舆论待遇所愤慨,到处演讲,述说中国舰队英勇作战的事迹。1897年2月11日,也就是丁汝昌在刘公岛自杀的2周年纪念日,马吉芬在美国一家医院愤恨自杀。从他个人的这段经历来看,马吉芬应该不会,也没有故意编造这段史料的动机。因此,史料可信度还是很高的。相反,我们一直所熟知的邓世昌和“义犬”的故事倒很有可能是不真实的。试想一下,当时战斗很激烈,战情那么危急,船沉了,肯定都乱成一团。将士落水了,救人要紧,有谁会有闲工夫仔细观察“义犬”救主的细节,而且还会用“公斥之去,复衔其发”这样字句描述得如此形象生动,感人至深呢?显然这极有可能是后来人们追忆邓世昌的事迹,为了突出他的光辉形象而杜撰的。当然,这也只是我们就现有的史料所作的推测而已,并不能说是言之确凿。既然是推测,难免也带上了个人的主观臆断。
由此,我不禁思考起了“历史”和“历史学”这两个不同的概念。胡适先生几十年前在他的演讲稿《实验主义》中说过“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样一句话,听起来似乎有点“唯心”。无独有偶,西方史学家克罗齐则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他的理由是历史不可重现,今天的人们去追溯和了解历史都不可避免地带上当世之人的主观色彩。胡适和克罗齐在这里所说的“历史”其实是“历史学”,而不是“历史”本身。历史是一门过去了的“时间学”,一切都已经既成事实,且早已时过境迁,它本身是客观的。但历史被人记载成为“历史学”后,就成了主观的了。不同的人基于不同的动机和目的,或者仅仅是因为对历史遗留下的各种“痕迹”主观认识的不同,就会对历史的感知大相径庭,甚至作出完全不同的解释,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人们认为历史总是充满悬念和不确定性的,理由可能就在于此吧。
至此,我又想到了史学工作者的使命。著名历史学家何兹全先生所说:“历史实际,是客观的,是客观存在的。历史学家对历史客观的认识,即历史学,是主观的。历史学家要不断改进自己的‘照相机’即认识能力,使历史学逐步接近、更接近客观历史实际。不要满足于路途中所认识的假相,更不要说历史像个少女,任我打扮,打扮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要追求好的照相机,更好的照相机,照出相来,能更好地反映客观历史真实,更接近客观历史实际。”作为一名历史学领域的工作者,我们虽然不能将“历史”本身原原本本地重现,但也要朝着无限接近“历史”本身的目标去努力,要让“历史学”尽可能地相对客观。
4·1 有没有真实的历史
„„尽管唐太宗要求史官修改实录,但并未否定其杀死兄弟的事实,否则,他尽可以宣称建成、元吉是暴病而亡,修改一切记录,所以让千余年后的我们还能从有限的史料中窥出当时的些许真相。
尽管在很多情况下,要复原历史的真实确实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障碍,但我还是深信,这都没有改变这样一个前提:历史本身是真实的,是客观存在过的事实。无论我们今天是否还能了解,或者我们了解了以后是否愿意承认。
4·2 要不要真实的历史
既然历史本身是客观存在过的事实,那为什么总有一些研究者要故意隐瞒或曲解这些事实呢?就我所知道的原因,无非有以下这样几种:一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二是为了符合某种理论或主义。„„三是强调为政治服务,或为了维护所谓的“国家利益”。
至于要说这种种原因是不是值得考虑,或者说是不是应该作为一个历史学者求真求实的前提,我想只能从历史研究的目的来认识。我认为,历史研究的基本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在复原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探索以往的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就像任何一门科学都是为了探索该学科的内在规律一样。„„无论出于何种动机,用伪造的所谓“历史事实”作附会迎合,只能是助纣为虐、为虎作伥。
4·3 能不能获得真实的历史
必须承认,绝对的真实历史是永远无法获得的,就像绝对真理一样。而且历史科学有其自身的局限,它的研究对象只能是过去,而不是现在或将来。历史既是全人类的活动,又是一个个具体人的活动,而人的生命与历史相比是极其短暂的。一个人,无论多么伟大,只要没有留下记载,他的行为和思想就会随着他生命的结束而永远消失,而即使留下了记载,也会随着时间不断消失。„„但是,真实的历史依然是历史学家永恒的追求,因为离开了真实,史学就没有任何价值,就不成其为科学。如果我们把真实理解为相对的、可以逐步接近的,对真实的追求就是可行的,并且会不断取得进步,使我们越来越靠近它。
„„这样的追求还是一个不断修正错误的过程。史学家在探索的过程中很可能作出了错误的判断,或者误信了虚假的史料,或者受到相关学科的制约,因而会背离真实,甚至可能倒退。但一旦发现了,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回到正确的方向,而且对致力于求真的史学家来说,这样的过程只能更坚定自己的信念。
4·4 了解历史
了解历史是学习和研究历史最基本的要求,但要全面了解历史就并非那么容易了。„„了解历史,第一步是阅读史料。对于史料,读通文字当然非常重要,以前由于史料的字词、句读等曾引起句意的分歧。„„对原始文献的解释不同,结论无疑也会不同。但是我们同时也要注意,今天见到的历史文献,绝大多数都已经过后人的传抄、翻印、甚至改窜、增补,通行的本子就未必是原貌。„„还有一些史料因残缺过多,或错得十分离奇,至今还解读不出来。
但是,即便读通了文字,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即使是原始资料,如古人的日记,也需要鉴别。前人的日记,一部分是记给自己看的,另外相当一部分是记给别人看的,生前就准备公开发表,这是明清以来文人的习气,其真实性就要大打折扣。„„中国的史料往往过于注重伦理道德,精神生活,现实生活实际的记录很少。很多史料中连篇累牍都是政治套话或空泛议论,而真正实质性的内容很少。即便一个忠实的记录者,由于受到观察的限制,受到自身素质的限制,也可能走样,更何况连这样的忠实记录者也很少。
„„了解历史并不是简单地拿本史书来看就行了,大部分历史的真相是不可能直接从史书上看到的,而需要我们透过这些文字看到历史的真相。对于离我们不太远的阶段,还可以通过实际调查加以印证,纠正记载中的错误。„„但对更早的历史就无法通过调查来验证或纠正,也未必能找到新的史料,那就要深刻地理解史料背后蕴含的内容,透过史料的表象逐步接近于历史真实。至少也可以发现其中的矛盾,去伪存真,作出可能的推测。„„
4·5 复原历史
绝对的复原历史当然不可能,但是相对的复原还是可以做到的。尽管复原历史的过程,其实已经加入了复原者主观的判断、主观的意识,这是不能避免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后人撰写的历史,都是这样一种主观的过程。所以对复原的历史就应该有一种谨慎的态度,要作认真的分析。„„任何复原都不可能超越主观意图,因为百分之百真实的过去既不可能恢复,也完全没有必要。
„„我们现在所说的复原历史,一般还只是大致的、粗略的、局部的、阶段性的、无论在时间、空间、人物、现象、过程、程度等方面都有很大局限性。如果连起码的复原也做不到,那只能证伪,即指出现有叙述中的错误或疑点,却无法说明正确的应该如何。我们能做的,无非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重要的是阅读史料。分析主要史料的来源,弄清我们目前所依据的史料是怎样产生的,出于何人之手,站在何种立场,与所叙述的对象关系如何?由此发现矛盾,判断史料的可信程度。„„
其次就是所谓“外证”,即在史料本身以外寻找证据。„„如果找不到外证,就只能找“内证”,即在现有史料本身寻找矛盾,发现问题。„„当然,找内证时也要防止穿凿过分,随意附会,异想天开,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些毫无意义又根本无法证实的问题上。
„„必要的计量分析也是复原历史的有效途径。中国古代的史料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缺乏必要的数量,或者虽有数量却不可靠。
„„最后一种途径其实就是考察历史的遗存,不过未必是直接的、等同的,所以一般只能作为一种参照物或参照系。人类学家想了解原始社会的情况,虽然无法回到那个时代和环境中去,但可以设法到世界上残存的原始社会或保留原始残余较多的地方去。„„但是,尽管通过实地考察来复原历史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也是有局限的。一般来说,现在能够看到的只是今天的状况和过去的不完整的遗存,不能无止境地向上回溯,终究不能代替文献研究。„„
让主观的“历史学”尽可能无限地接近客观的“历史”,这是史学工作者最重要的一项历史使命!
三、精彩分析历史学三方面,独到深刻
笔者以为,书中对于历史研究、历史应用和历史哲学方面的分析精彩独到,对于广大中学历史教师和一般的专业历史学工作者来说,则有着更为深刻的启迪意义,本文将就此做以解读。
对于广大中学生来说,他们学习历史只是为了增加知识、满足兴趣、陶冶情操,既没有必要也不应该让他们把时间花费在非常琐碎的历史细节和有重大争议问题的讨论上,只要告诉他们一些基本史实或学术界公认的观点就可以了。在此,葛剑雄教授认为,对于广大中学历史教师来说,历史教育采用“古为今用”的方式是必须的。在他看来,一位中学历史教师,作为一个历史运用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历史研究的全部内容传授给学生,尤其是目前尚有很大争议的问题,对缺乏分析判断力的中学生而言,反而容易引起思想的混乱,当然就应该选择最适合、最重要的内容传授给学生。这个时候,历史运用者通过其主观意识选择、剪裁史料就不可避免了。
对于专业历史学工作者来说,一味片面强调“古为今用”,将是否符合现实需要作为评判历史研究价值的惟一标准,历史研究就会变成为某些利益集团或观念服务的工具。为此,葛剑雄教授主张,应该把历史研究和历史应用区分开来。他认为,现在很多人往往习惯于用历史运用者的目的来要求历史研究者,这是完全错误的。在他看来,其实历史研究不存在有用与否的问题,即便有一些研究在可预见的将来确实找不到实际用处,但这种研究的过程可能会形成或验证一种历史研究的方法,或者是一种逻辑思维懂得训练。例如,某个历史细节和某人生卒年月的考证,本身可能并无多大意义,但是考证的过程却训练了研究者挖掘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葛剑雄教授进一步指出:第一,历史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在复原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以获得历史的真实。离开了历史的真实,史学就没有任何价值,也就不成其为科学了。而且我们必须把历史的真实理解为相对的、可以逐步接近的,这样我们对于历史的真实的探索就是可行的,并且会不断取得进步,越来越靠近它。更为重要的是,对历史的真实的探索还是一个不断修正错误的过程。史学家在探索的过程中,或误信了虚假的史料、或受到相关学科的制约,很可能会背离历史的真实。但是,一旦发现了这样的背离,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回到正确的方向上来。第二,无论哪一方面具体的历史应用,坚持历史的真实性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有益的。在宣传教育方面,根据受众的不同,可以对历史的真实做出不同的选择和不同的侧重,但是这一切均应以不违背历史的真实为前提。如果为了达到宣传的目的歪曲甚至伪造历史的真实,尽管当时可能有效,但是一旦受众了解了历史的真实,就会连符合历史的真实的正确的宣传也不在相信了。在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信息方面,必须严格尊重历史的真实。如果在历史的真实找不到有利的论据,可以保持沉默,也可以用别的方式来为现实服务,而决不应该为此而歪曲甚至伪造历史的真实。
历史除了研究的层面和应用的层面之外,还有哲学的层面。历史哲学是历史研究的最高境界,也是认识历史和把握历史的最难阶段。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历史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区别只是在于研究水平的高低。应用历史也是同样,大家都可以做,区别也只是在于应用的是否得当。但是,历史哲学是要真正从本质上、总体上认识历史的规律和把握历史的过程,就不是人人能做到的。
史学大师和历史哲学家还是有着根本的区别。葛剑雄教授认为,要将历史观念提升到历史哲学还有一个常人无法逾越的过程。要完成这个过程,固然离不开历史本身,但又必须超越历史;不仅需要对历史有广博的知识和深刻的理解,而且需要拥有历史以外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知识。与史学大师相比,历史哲学家更需要拥有天赋,而不仅仅是个人的努力。正因为如此,他告诫有志于研究历史哲学的人应该有自知之明。历史哲学研究者是人人可以做的,但是能够成为得到后世承认的历史哲学家的人只能是凤毛麟角,甚至是绝无仅有的。葛剑雄教授坦言,就像从来不奢望能当什么大师一样,他从来没有成为历史哲学家的企图。就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做一个史学通人,是葛剑雄教授一直以来不懈的追求。
第二篇:历史学书单推荐
历史学书单推荐(茅海建老师与王奇生老师)
茅海建老师所列书单:
课堂讨论书目(每周一本)
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王庆成:《太平天国的文献与历史——海外文献的刊布和文献史事的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
黄彰健:《戊戌变法史研究》,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54,台北,1970年,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
石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裴宜理:《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施坚雅:《中国农村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相及相关问题1368-1953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朱荫贵:《国家干预经济与中日近代化——轮船招商局与三菱?日本邮船会社的比较研究》,东方出版社,1994年
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89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巨变中的近代绅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84年
朱维铮:《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顾潮:《顾颉刚年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史景迁:《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进一步扩大阅读的书目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1989年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戴逸:《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导言卷》,辽海出版社,1999年
蔡鸿生:《俄罗斯馆记事》(增订本),中华书局,2006年
吴义雄:《条约口岸体制的酝酿:19世纪30年代中英关系研究》,中华书局,2009年
魏斐德:《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孔祥吉:《康有为变法奏议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
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
张启雄:《外蒙主权归属交涉1911-1916》,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之77,台北,1995年 戚其章:《甲午战争国际关系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
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11-1950年》,重庆出版社,199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有新版)吕一燃主编:《中国近代边界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
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之49,台北,1985年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组织形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陈永发:《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1998年
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
滋贺秀三:《中国家族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
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1年
张仲礼:《中国绅士的收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黄宗智:《民事审判与民间调解:清代的表达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滋贺秀三等:《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1998年
郑振满:《明清福建家庭组织与社会变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
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
从翰香编主编:《近代冀鲁豫农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李明珠:《中国近代蚕丝业及外销1842-1937》,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陈慈玉:《近代中国茶叶的发展与世界市场》,中研院经济研究所〈现代经济探讨丛书〉第六种,台北,1982年
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樊百川:《中国轮船航运史的兴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五卷,清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彭泽益:《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财政与经济》,人民出版社,1983年
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陈方正:《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李天纲:《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与意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之曲折与展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狭间直树编:《梁启超、明治日本与西方——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共同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萧公权:《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与大同思想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
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民国八年至十八年》,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之71,台北,1994年
罗志田:《近代中国史学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杨国强:《百年嬗蜕——中国近代的士与社会》,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 墨子刻:《摆脱困境——新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艾恺:《最后一个儒家——梁漱溟与现代中国的困境》,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桑兵:《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邹振环:《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以1815年至1911年西方地理学译著的传播与影响为中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阎国栋:《俄国汉学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
王奇生老师所列书单:
政党研究
[英]伦纳德•夏皮罗:《一个英国学者笔下的苏共党史》,东方出版社1991年。
[美]易劳逸:《流产的革命》、《毁灭的种子》,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
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台北近史所专刊1985年,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
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邓野:《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3年。
[日]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陈永发:《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上、下),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1年。
闻黎明:《第三种力量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政治》,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阶级研究:
[美]彼得•盖伊:《施尼兹勒的世纪:中产阶级文化的形成,1815-1914》,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美]约翰•斯梅尔:《中产阶级文化的起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英]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译林出版社2001年。
人物研究:
[法]雅克•勒高夫:《圣路易》,商务印书馆2002年
[美]萧邦齐:《血路:革命中国中的沈定一(玄庐)传奇》,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城市与乡村:
[美]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年。
[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
民众抗争
[美]裴宜理:《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商务印书馆2007年。
[美]裴宜理:《上海罢工》,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美]白凯:《长江下游地区的地租、赋税与农民的反抗斗争,1840-1950》,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王冠华:《寻求正义:1905-1906年的抵制美货运动》,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94年
文化史:
[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印书馆2007年。
[英]彼得•伯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东方出版社2007年。
[英] 彼得•伯克:《欧洲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美]彼得•盖伊:《历史学家的三堂小说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社会史
[美]罗伯特•达恩顿:《启蒙运动的生意》,三联书店2005年。
[法]勒华拉杜里:《蒙塔尤:1294-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小山村》,商务印书馆1997年。
[日]兹贺秀三等:《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1998年
黄宗智:《民事审判与民间调解:清代的表达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黄宗智:《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
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
杨念群:《再造“病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经济史:
[美]曾小萍:《州县官的银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
[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年。
[法]雅克•勒高夫:《钱袋与永生:中世纪的经济与宗教》,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
思想史:
[美]浦嘉珉:《中国与达尔文》,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美]阿里夫•德里克:《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军阀研究 陈志让:《军绅政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齐锡生:《中国的军阀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事件研究:
相蓝欣:《义和团战争的起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周锡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美]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理论、方法:
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英]帕拉蕾丝-伯克:《新史学:自白与对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第三篇:历史学简介
历史学专业始建于1984年,2010 年被遴选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现为山东省名校建设工程重点建设专业。“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为山东省高校省级精品课程。拥有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运河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学科“中国近现代史”。
现有教职工36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0人。教师中有曾宪梓教师奖获得者1人、“齐鲁文化英才”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山东高校十大师德标兵1人、省校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及跨世纪人才培养对象9人。
本专业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获省级以上教学科研一等奖6项,二等奖9项。现已初步形成了运河文化研究(以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为依托)、20世纪华北乡村社会治理研究(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依托)和南太平洋岛国研究(以世界史为依托)等3个教学、科研、学科三位一体的师资团队,在省内外确立了独具特色的教学科研优势。
本专业现有一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世界史)、三个二级学科(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一个招生方向(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和学科教学(历史)专业学位招生权,以及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培养资格。
本专业培养具有丰富人文素养和扎实的历史学专业基础,博学多才、视野宽广、踏实肯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基础教育师资,以及胜任文化及相关产业、党政机关等单位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主要开设史学概论、中外通史、断代史及区域国别史专题研究、史学前沿动态、论文写作指导等基础课及运河文化、乡村社会治理、南太平洋岛国研究等特色课。同时结合理论教学开展文物考察、田野调研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专业兴趣。
本专业实施“三二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第三学期开设,根据个人潜质、就业意向、学习成绩等遴选部分学生按“外国语与外国史”专业方向培养,打造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毕业后进入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深造或到相关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
第四篇:历史学学科
历史学学科:历史学类
历史学类:历史学、世界史、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
历史学:
统计信息(数据统计截止日期:2012年12月30日)
1、该专业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12000-14000人
2、该专业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性别比例:男38%:女62%
3、该专业2012年全国高考招生文理科比例:文科99%:理科1%
4、该专业近几年全国就业率区间: 2010(80%-85%)2011(80%-85%)
5、该专业全国报考硕士较集中的专业:中国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中国古代史
核心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概论、历史文献学、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历史地理、考古学概论、中国史学史、中国社会生活史、中国经济史、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政治制度史、西方文明史、西方政治制度史、国际关系史、历史影视剧创作与评论、历史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以及古今中外史学名著选讲等。就业方向:毕业生可适应策划、咨询、管理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大部分毕业生在各类学校、文博科研单位、党政机关、新闻出版部门、著名企业就业,有将近一半的本科生在本校、国内重点科研院所及国外著名大学继续深造。
第五篇:历史学必读书目
南师大社会发展学院学生必读书目
第一部分
历史学
一、基本阅读书
1.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 2.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 3.陈鼓应译注《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 4.杨伯峻译注《左传》中华书局 5.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 6.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点校本 7.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
8.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9.严耕望《治史三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10.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11.卡尔(英)著、陈恒 译《历史是什么》商务印书馆2008年 12.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13.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1年
14.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15.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16.张之洞《书目答问》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多种版本 17.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华书局、三联书店本 18.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 19.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 20.《剑桥中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1.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鸦片战争再研究》三联书店2005年版 22.夏东元《洋务运动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3.戚其章《甲午战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4.柯文《历史三调:作为经历、事件和神话的义和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5.金冲及、胡绳武《辛亥革命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1991年版
26.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书店出版社 27.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上、下)台北综合月刊社1973、1974年版 28.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3卷)人民出版社1985、1990、1993年版 29.费正清(美)《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30.费正清(美)《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1.《圣经》(和合本)
3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卷)商务印书馆 33.尤尔根·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34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吴寿彭译《.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 35.柏拉图(古希腊)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 36.希罗多德(古希腊)徐松岩译注《历史》新译本 上海三联书店2008 37.修昔底德(古希腊)徐松岩、黄贤全译《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8.俾斯麦(德)《思考与回忆》东方出版社1985年版 39.伏尔泰〈法〉《风俗论》商务印书馆 上册(1996)、中册(1997)、下册(1997)
二、提高阅读书
1.《诗经》 2.《楚辞》
3.蘅塘退士编《唐诗三百首》 4.胡云翼选注《宋词选》
5.萧统编《昭明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6.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 7.刘勰《文心雕龙》上海古籍出版社 8.刘知几《史通》上海古籍出版社 9.章学诚《文史通义》中华书局
10.顾准《顾准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年
11.秦晖《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6年 12.徐弘祖《徐霞客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 13.《马可·波罗游记》
14.谷川道雄《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中华书局2002年 15.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5年 16.黄仁宇著《中国大历史》三联书店1997年 17.《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 18.王正平主编《论历史唯物主义》,上中下三册,北师大出版社1983年 19.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 20.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
2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2.吴承明《经济史:历史观与方法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3.郑友揆著、程麟荪译《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1840-1948)》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年版
24.丁长清、慈鸿飞《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近代中国农业结构、商品经济与农村市场》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5.盛邦跃《卜凯视野中的中国近代农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26.黄宗智(美)《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 27.弗兰克(德)《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28.小科布尔(美)、蔡静仪译《江浙财阀与国民政府 1927-1937年》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 29.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0.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31.F.A.哈耶克《资本主义与历史学家》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 32.弗兰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3.伊曼纽尔 ·沃勒斯坦《美国实力的衰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4.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大抉择:美国站在十字路口》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5.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6.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 1998 37.保罗 ·肯尼迪(美)、陈景彪等译《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 38.亨利·基辛格(美)《大外交》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
39.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美)《现代世界体系》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2000 40.安德烈·冈德·弗兰克、巴里·K、吉尔斯主编《世界体系:500年还是5000年?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三、扩展阅读
1、陆建东《陈寅恪的最后20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
2、何兹全《爱国一书生:八十五自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
3、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4、何兆武《上学记》三联书店2006年
5、樊树志《国史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
6、《中国古代史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编辑部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
6、陈寅恪著 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讲演录》黄山书社1988年
7、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8、张广达《张广达文集》三卷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9、房龙《人类的故事》三联书店1988年
10、房龙《宽容》三联书店1985年
11、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要略》三联书店2008年
13、《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
14、《最新中国考古大发现——中国最近20年32次考古新发现》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年
15、(美)孔飞力 著 陈兼 等译《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三联书店 1999年
16、川胜义雄《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17、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8、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三联书店1983年
19、《唐律疏议》中华书局1983年
20、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
21.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中华书局1981年版。22.苏萍《谣言与近代教案》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23.齐锡生〔美〕、杨云若、萧延中译《中国的军阀政治(1916-1928)》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4.易劳逸〔美〕、陈谦平、陈红民等译《1927-1937年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流产的革命》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版
25.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6.李伯重著 王湘云译《江南农业的发展:1620——185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27.马若孟著 史建云译《中国农民经济》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8.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版 29.汪敬虞《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版 30.林语堂《吾国与吾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1.吴于廑、齐思和主编《世界史》六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32.刘家和,廖学盛主编《世界古代文明史研究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3.霍华德·津恩《美国人民的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4.梅列日科夫斯基〈俄〉《宗教精神:路德与加尔文》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35.克拉克(英)主编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译《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36.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
37.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美)阎学通等译《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38.吕万和著《简明日本近代史》天津人民出版社 39.鲁思·本尼迪克特(美)《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商务印书馆 40.俞辛焞《日本近代外交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第二部分
文物与博物馆学
一、必读书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考古工作手册》文物出版社1982年 2.栾丰实、方辉、靳桂云《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文物出版社2002年 3.俞伟超《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文物出版社1989年 4.格林·丹尼尔[英]《考古学一百五十年》文物出版社1987年 5.柴尔德[英]《远古文化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 6.杨建华《外国考古学史》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 7.杨泓《美术考古半世纪》文物出版社1997 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
9.白寿彝总主编、苏秉琦主编《中国通史·第二卷·远古时代》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10.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1999年 11.戈登柴尔德《考古学导论》上海三联书店2008 12.伦福儒、巴恩《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文物出版社2004 13.苏秉琦《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文物出版社1984 14.陈淳《考古学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5.冯恩学《田野考古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16.李文儒主编《全球化下的中国博物馆》文物出版社 2002 1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博物馆》(中文版)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2007 18.文化艺术出版社《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王文章 2006 19.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考古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20.巴恩《考古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二、提高书
1.列·谢·瓦西里耶夫《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文物出版社1989
2、俞伟超《先秦两汉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
3、李 济《李济考古学论文选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
4、苏秉琦《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
5、邹
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
6、严文明《走向21世纪的考古学》三秦出版社,1997年
7、张光直《考古学——关于其若干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再思考》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8、郭宝钧《商周青铜器群综合研究》文物出版社1981年
9、中国硅酸盐学会编《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
10、夏
鼐《夏鼐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1、张忠培《中国考古学——走进历史真实之道》1999
12、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13、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文物出版社 1986
14、俞伟超《古史的考古学探索》文物出版社2002
15、杨楠编《考古学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6、卫聚贤《中国考古学史》商务印书馆1998
17、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99年版
18、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9、乔治·弗兰克尔《心灵考古》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 20.俞伟超《考古学是什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三、拓展书
1、李泽厚《美的历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2、杨泓《逝去的风韵——杨泓谈文物》中华书局 2007
3、李峰《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4、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5、张光直《古代中国考古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6、伊恩·霍德《阅读过去》岳麓书社2005
7、马修·约翰逊霍德《考古学理论导论》岳麓书社2005
8、布鲁斯·崔格尔《考古学思想史》岳麓书社2008
9、巫鸿《礼仪中的美术》北京三联书店2005
10、汤惠生《青海岩画——史前二元对立思维及其观念的研究》科学出版社2001 第三部分
社会工作、社会学
一、基础阅读
1、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商务印书馆1996
2、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 1987
3、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2005
4、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三联书店2005
5、齐尔格特·鲍曼《通过社会学去思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6、刘易斯·A.科塞《社会思想名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7、英克尔斯《社会学是什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8、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人出版社2000
10、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二、提高阅读篇
1、冯钢编选编《社会学基础文献选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刘易斯·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3、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北京三联书店1999
4、威廉·福特·怀特《街角社会》商务印书馆 1994
5、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6、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本土化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8、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译林出版社2001
9、弗兰西斯·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远方出版社1998/海南出版社2001
10、林耀华《金翼》三联书店1989
1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2、乔治·里茨尔《社会的麦当劳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13、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
14、弗雷泽《金枝》新世界出版社2006
15、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世纪出版集团2006
16、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7、费孝通《江村经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8、阿兰·图海纳《行动者的归来》商务印书馆2008
19、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三联书店1999 20、莫斯《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形式与理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三、扩展阅读篇
1、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张静《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3、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世纪出版集团,2007
5、安东尼·哈尔、詹姆斯·梅志里《发展型社会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萧功秦《中国大转型》新星出版社2008
7、莱斯特·M·萨拉蒙等《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8、秦晖《传统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9、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人民、上海三联1999
10、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11、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管理之道》上海三联1999
12、劳伦斯·纽曼,、拉里·克罗伊格《社会工作研究方法:质性和定量方法的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3、David Bornstein《 如何改变世界》新星出版社2006 14.Malcolm Payne(英)《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5、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6、周晓虹主编《现代社会心理学名著菁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7、乔纳森·波特、玛格丽特·韦斯雷尔《话语和社会心理学:超越态度与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8、格兰德等《社会问题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6
19、赛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主编《文化的重要作用》新华出版社2005 20、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人民、上海三联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