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团结能力的思考和认识体会

时间:2019-05-12 08:14: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提高团结能力的思考和认识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提高团结能力的思考和认识体会》。

第一篇:关于提高团结能力的思考和认识体会

关于提高团结能力的思考和认识体会

团结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是一个地区实现加快发展的需要,是一个家庭保持和谐幸福的基础,更是衡量和检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素质高低、能力大小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在工作中主张用团结这个武器和一切不团结、不和谐现象作斗争来促进我们的工作。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全办上下团结干事的氛围基本形成,大家都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和信念努力工作,自由主义、个人主义表现基本得到消除,各项工作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地区人民群众的认可,特别是对我们鱼化的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给予高度评价。实践证明,团结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团结干事局面的形成,进一步提高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工作能力,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减少了工作中的矛盾和阻力,降低了工作成本,战胜了很多困难,使各项工作落实的更快、更好。

一、团结是一种能力

谈到团结,人们往往把此归结为个人品行问题,其实不尽如此,我们大家都愿意搞好团结,但要搞好团结,不仅要有良好的愿望,关键是要有团结的能力,要会团结,这就需要我们把团结真正作为一项“工作”来抓,常思团结之益,常干团结之事,不断提高自身团结工作的能力。

提高团结能力,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加强个人修养。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这种核心地位的形成有组织上赋予的职责和权力,但更重要的是一把手通过自己在工作中的不断努力而逐渐形成的。因此,只有加强个人团结意识、工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才能真正带出团结和谐的班子,形成团结共事的局面。在这方面,自己一直在思考,思想上从未放松过警惕,工作中处处维护团结,珍惜团结。把做官当成做人,坚决不高高在上,对事光明磊落,对人胸怀坦荡,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以诚待人,与人为善。对工作承诺的事情,坚决兑现,绝不因客观原因放弃。要求同志们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每日晨练、周一例会、定期义务清扫道路等干部教育管理措施,自己首先做到长期坚持,用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断提升全体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工作中加强对同志们的信任,不见贤生妒,害怕别人超过自己。对在工作中出现的磕碰和纠葛,多从自身寻找原因,勇于承担责任。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取得的,时时处处以大家利益为重,先别人,后自己,甚至不考虑自己。对同志“德看主流,才重一技”,使矛盾和问题反映到我这里就不在蔓延。坚持客观公正,树立保护干部意识,看人看工作,看大局,观大事,坚持以教育为主,正面引导,不求全责备,多给同志们机会,把培养干部,培养人才作为自己的最大荣耀。同时,团结又不是一团和气,也不是你好我好,把自己的真知灼见掩在一味求“和”的思想束缚下,是毫无意义的团结。对不符合实际的意义不敢批评,对违反纪律的人和事不敢较真,明哲保身,是有害的团结。真正的团结,应到在“碰撞”中形成,在“斗争”中实现。工作中,先后坚持对几名不讲党性原则,喜欢拨弄是非,自由散漫、工作屡出问题的干部进行严肃处理,在全办影响很大,但这种影响更重要的是使能者上,庸者下,进一步把干部的思想和精力集中在干工作上,促进了团结共事局面的形成。

提高团结能力,关键看是否能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一个单位的一把手,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包揽全部工作,更不可能事事亲历亲为。因此,作为一把手自己首先正确认识自己的权利,工作上努力做到统揽不包揽,果断不独断,放手不撒手。在班子建设中,自己坚持明确职责划好线,做到既有分工又密切合作,坚持经常沟通连好线,充分发挥班子成员集体智慧,促进班子团结。做到分工不分家,每项工作明确主管、协管,放手让班子成员去干,给班子成员一个自由的空间和舞台,工作中勇于承担责任,不让班子成员为难。重大工作、重要文件、包括重要的汇报材料,坚持召开班子会议,共同研究,广泛征求班子成员意见和建议,从各方面达成共识。工作中把在自己的意见和班子大部分成员意见进行交换,统一思想,集思广益,大胆采用班子成员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争取班子成员的信任和支持,进一步调动了班子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实践也证明,班子达成共识,执行起来阻力小,效果好。特别是在重大工作,重要工作思路的实施中,往往班子成员的一些工作思路和方法给了自己智慧的火花,对我启发很大,从另一个侧面更坚定了自己团结班子、团结干事的决心。在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上,注重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定期到农村、单位、社区调研,和基层两委会、包村科室干部、驻村指导员、村民代表、群众共同研究村组重大事项,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采纳,使我们的决策更符合群众意愿,在基层得到更广泛的支持。通过出台《农村退任干部补助发放办法》,激发农村退任老干部参与地区建设的热情,鼓励和调动现任干部工作积极性,效果明显。同时,我们明确要求,村两委会主要干部不能私自向党工委、办事处汇报工作,对各执一见,主要干部思想不统一的,该办的事都不能办,必须事前沟通,达成共识,共同争取支持。通过此,使基层主要干部之间加强了沟通,学会了团结共事。

提高团结能力,要从制度上规范工作,促进团结。只在主观意识上要求干部去团结,往往会使团结成为一句空话,只有从制度上保障,在行动上规范,才能真正形成团结干事的氛围。通过出台《农村两委会干部月例会制度》,办事处坚持每月召开农村两委会主要干部月例会,要求农村两委会主要干部每月一次碰头会,加强了农村干部之间的沟通交流,杜绝农村干部工作决策中的“一言堂”、“家长制”现象。通过出台《一事一议一公开制度》、《农村财物分配指导意见》,推行财务双签制,确保村组在法律框架下依法自治,从制度上规范了农村工作,增进了干部感情,促进了团结。提高团结能力还体现在用人和干事上。用对人,干正事,就能促进团结,反之就会破坏团结。在用人上,坚持不任人唯亲,坚持公道用人,用有能力、有素质的人,用能干事、会干事、能成事的人,坚决不用“污水”和“短木板”的人。我们先后出台《科级干部管理办法补充规定》、《干部聘用制度》,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干部管理机制。几年来,先后提拔任用科级干部20余人,给干正事的人位子,使干事的人有平台。

二、团结是一门艺术

团结是一门综合性学问,是一门艺术。就像弹钢琴一样,既要十指齐动,又不能手忙脚乱,顾此失彼。要注重工作方法,在协调中寻找统一,才能弹出优美和谐的音乐,才能团结。

做团结工作要善于十指齐动。这就是说,团结不是一把手一个人的事,班子成员有责任,科长有责任,干部也有责任。只有大家都讲团结,维护团结,珍惜团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团结,否则就是“乱弹琴”。在这方面,我们落实团结的责任,基层干部不团结,首先是包村科室、驻村指导员的责任;科室干部不团结,首先是科长的责任;科长不团结,首先是分管领导的责任;分管领导不团结,肯定是一把手的问题。在做团结工作上,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同时,要围绕“主旋律”弹好“协奏曲”。团结要抓重点,但不能只抓重点,在加强思想、工作上要讲团结,更要在生活中、家庭中讲团结。我们时常教育干部树立吃亏的精神,用吃亏来反映干部对人的真诚,对事的决心。班子成员首先带头,工作要比干部干的多,奖金要比干部拿的少。凡事先考虑干部,肯定干部工作中的付出和辛苦,引导教育干部学会吃亏,把吃亏当成福气,勇于吃亏,使干部在工作中、生活中、朋友间、亲人间形成良好的信誉与和谐的氛围。

做团结要善于沟通交流。就艺术而言,沟通交流可以开阔视野,提高艺术修养,激发艺术灵感。对团结来讲,沟通交流可以减少摩擦,统一思想,增强协调性。不加强沟通交流的团结,无法长期保持,是短暂的。不及时沟通,往往会被看作是不信任,不尊重的表现,是误解、猜测、多疑的诱发因素,是思想不一致,意见不统一的重要动因。沟通了,误解可以变为理解,异心可以变为同心。在这方面,我们要求班子成员之间要讲原则,不道听途说,要尊重客观实际。当面少一句不如多一句;背后多一句不如少一句。定期召开班子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本着对班子负责的态度,对班子成员的不足,当面指出,对班子中不和谐的声音敢于批评,绝不做好人先生。同时,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敢于深刻剖析,并在工作中努力改正,对班子成员的意见和建议虚心接受,积极主动向做的好的班子成员学习,弥补自身不足。通过加强沟通交流,提高自身的团结能力,促进班子之间的和谐。

做团结工作要善于创新。创新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很多促进团结的思路、方法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但只有结合现今社会体制讲团结,对团结的概念有更新、更符合实际的认识,才能在工作中更有效的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使大家团结干事。在这方面,经过认真思考,我们提出,把干部职务晋升、正常工资调整纳入管理干部、教育干部之中,出台相关补充规定,严格申报程序,明确晋升原则和晋升责任,要求本人先从个人工作能力、工作水平是否与晋升职务相对称,平时表现、工作责任心和工作实绩是否与晋升职务相一致,个人思想修养、做人的成熟程度是否与晋升职务相对应等方面,认真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定,由本人选择放弃或晋升,并写出书面理由和申请,经所在科室科长和科室所有干部单独谈话,广泛征求意见后,在科室会议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从德、能、勤、绩、廉方面对本人进行评议,再由科室拿出同意或不同意推荐晋升书面理由,报请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会议研究后,按相关程序对符合条件的干部推荐上报区人事局。同时,要求各分管领导、科长要从全面加强干部管理和教育的角度出发,本着对党工委、办事处负责,对本人负责的态度,严格把关,不徇私情。并实行科长一票否决制,对不负责任,只做“好人”的分管领导和科长,要承担有关责任。晋升后的干部在工作、生活各方面出现与担任职务极不相称的现象,分管领导要在全体干部大会上作出检查,对科长严格按照《鱼化寨街道科级干部管理补充规定》严肃处理。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在管理干部、教育干部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调动干部积极性,促进团结。

三、团结是一种氛围

团结有大团结和小团结。只团结班子,团结干部,团结工作在身边的人是小团结,能团结工作、生活在身边的所有人,并在社会上形成团结的集体形象是大团结。大团结就是一种氛围,是一种百蚀不侵的氛围,任何不团结现象和破坏团结的人,在这种氛围里都能受到感染,被团结所同化。

要形成大团结的氛围,首先要能团结和自己有不同意见,甚至唱反调的人。我们在工作中,只要不是违反原则,只要是为了工作,鼓励大家提意见,特别是提不同意见,这样更有利于我们改进工作。对和我们工作唱反调的人,我们会耐心的做解释说服工作,但绝不失去原则。对阻挠我们的工作,破坏群众利益和集体利益的人,我们会采取强硬手段坚决打击。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对他们进行教育,反复做思想工作,直至他们从不干事转变到干事,从破坏团结转变到维护团结。

要形成大团结的氛围,还要处理好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与来访群众的关系。和其他单位部门之间的业务来往,要互相尊重,不能有平时一个样,关键时另一个样,绝不能对一些单位人员“横眉冷对”,对一些单位“热情有加”,要做到时时处处以一颗平常心,用心工作,路是常走才铺就,人是靠真诚赢得诚信的。处理好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就能团结,使他们在各方面支持我们的工作,就能为我们的各项事业的推进创造一个上下通达、左右逢源的外部空间。群众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也是我们工作的主体。对来这里办事的群众,我们坚持首问制,让每一个来办事的群众都感受到温暖。在一些工作还没有达成一致认识的情况下,绝不你向群众这样一说,他向群众那样一讲。我们要求干部首先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树立大团结的意识,在群众面前处处讲团结,维护团结。

要形成大团结的氛围,就必须树立正气,绝不允许团结起来搞破坏和团结起来搞腐败。团结起来如果是正气,工作力量大,如果是邪气,破坏力更大。在这方面,我们提高警惕,加强监督,从农村财务管理、财物分配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出台《农村财物分配指导意见》等十项制度,规范财物人员行为,严格财务审批、报帐程序,从管理机制上防止农村个别干部团结起来谋取私利。

诚然,一个团结的集体都有很多团结的方法和经验,这里,我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体会,算是抛砖引玉,我们还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围绕提高团结能力,不断探索、实践,用团结来凝聚人心,以团结来推动工作。

第二篇:关于提高团结能力的思考和认识体会

文章标题:关于提高团结能力的思考和认识体会

团结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是一个地区实现加快发展的需要,是一个家庭保持和谐幸福的基础,更是衡量和检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素质高低、能力大小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在工作中主张用团结这个武器和一切不团结、不和谐现象作斗争来促进我们的工作。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全

办上下团结干事的氛围基本形成,大家都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和信念努力工作,自由主义、个人主义表现基本得到消除,各项工作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地区人民群众的认可,特别是对我们鱼化的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给予高度评价。实践证明,团结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团结干事局面的形成,进一步提高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工作能力,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减少了工作中的矛盾和阻力,降低了工作成本,战胜了很多困难,使各项工作落实的更快、更好。

一、团结是一种能力

谈到团结,人们往往把此归结为个人品行问题,其实不尽如此,我们大家都愿意搞好团结,但要搞好团结,不仅要有良好的愿望,关键是要有团结的能力,要会团结,这就需要我们把团结真正作为一项“工作”来抓,常思团结之益,常干团结之事,不断提高自身团结工作的能力。

提高团结能力,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加强个人修养。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这种核心地位的形成有组织上赋予的职责和权力,但更重要的是一把手通过自己在工作中的不断努力而逐渐形成的。因此,只有加强个人团结意识、工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才能真正带出团结和谐的班子,形成团结共事的局面。在这方面,自己一直在思考,思想上从未放松过警惕,工作中处处维护团结,珍惜团结。把做官当成做人,坚决不高高在上,对事光明磊落,对人胸怀坦荡,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以诚待人,与人为善。对工作承诺的事情,坚决兑现,绝不因客观原因放弃。要求同志们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每日晨练、周一例会、定期义务清扫道路等干部教育管理措施,自己首先做到长期坚持,用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断提升全体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工作中加强对同志们的信任,不见贤生妒,害怕别人超过自己。对在工作中出现的磕碰和纠葛,多从自身寻找原因,勇于承担责任。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取得的,时时处处以大家利益为重,先别人,后自己,甚至不考虑自己。对同志“德看主流,才重一技”,使矛盾和问题反映到我这里就不在蔓延。坚持客观公正,树立保护干部意识,看人看工作,看大局,观大事,坚持以教育为主,正面引导,不求全责备,多给同志们机会,把培养干部,培养人才作为自己的最大荣耀。同时,团结又不是一团和气,也不是你好我好,把自己的真知灼见掩在一味求“和”的思想束缚下,是毫无意义的团结。对不符合实际的意义不敢批评,对违反纪律的人和事不敢较真,明哲保身,是有害的团结。真正的团结,应到在“碰撞”中形成,在“斗争”中实现。工作中,先后坚持对几名不讲党性原则,喜欢拨弄是非,自由散漫、工作屡出问题的干部进行严肃处理,在全办影响很大,但这种影响更重要的是使能者上,庸者下,进一步把干部的思想和精力集中在干工作上,促进了团结共事局面的形成。

提高团结能力,关键看是否能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一个单位的一把手,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包揽全部工作,更不可能事事亲历亲为。因此,作为一把手自己首先正确认识自己的权利,工作上努力做到统揽不包揽,果断不独断,放手不撒手。在班子建设中,自己坚持明确职责划好线,做到既有分工又密切合作,坚持经常沟通连好线,充分发挥班子成员集体智慧,促进班子团结。做到分工不分家,每项工作明确主管、协管,放手让班子成员去干,给班子成员一个自由的空间和舞台,工作中勇于承担责任,不让班子成员为难。重大工作、重要文件、包括重要的汇报材料,坚持召开班子会议,共同研究,广泛征求班子成员意见和建议,从各方面达成共识。工作中把在自己的意见和班子大部分成员意见进行交换,统一思想,集思广益,大胆采用班子成员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争取班子成员的信任和支持,进一步调动了班子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实践也证明,班子达成共识,执行起来阻力小,效果好。特别是在重大工作,重要工作思路的实施中,往往班子成员的一些工作思路和方法给了自己智慧的火花,对我启发很大,从另一个侧面更坚定了自己团结班子、团结干事的决心。在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上,注重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定期到农村、单位、社区调研,和基层两委会、包村科室干部、驻村指导员、村民代表、群众共同研究村组重大事项,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采纳,使我们的决策更符合群众意愿,在基层得到更广泛的支持。通过出台《农村退任干部补助发放办法》,激发农村退任老干部参与地区建设的热情,鼓励和调动现任干部工作积极性,效果明显。同时,我们明确要求,村两委会主要干部不能私自向党工委、办事处汇报工作,对

各执一见,主要干部思想不统一的,该办的事都不能办,必须事前沟通,达成共识,共同争取支持。通过此,使基层主要干部之间加强了沟通,学会了团结共事。

提高团结能力,要从制度上规范工作,促进团结。只在主观意识上要求干部去团结,往往会使团结成为一句空话,只有从制度上保障,在行动上规范,才能真正形成团结干事的氛围。通过出台《农村两

委会干部月例会制度》,办事处坚持每月召开农村两委会主要干部月例会,要求农村两委会主要干部每月一次碰头会,加强了农村干部之间的沟通交流,杜绝农村干部工作决策中的“一言堂”、“家长制”现象。通过出台《一事一议一公开制度》、《农村财物分配指导意见》,推行财务双签制,确保村组在法律框架下依法自治,从制度上规范了农村工作,增进了干部感情,促进了团结。提高团结能力还体现在用人和干事上。用对人,干正事,就能促进团结,反之就会破坏团结。在用人上,坚持不任人唯亲,坚持公道用人,用有能力、有素质的人,用能干事、会干事、能成事的人,坚决不用“污水”和“短木板”的人。我们先后出台《科级干部管理办法补充规定》、《干部聘用制度》,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干部管理机制。几年来,先后提拔任用科级干部20余人,给干正事的人位子,使干事的人有平台。

二、团结是一门艺术

团结是一门综合性学问,是一门艺术。就像弹钢琴一样,既要十指齐动,又不能手忙脚乱,顾此失彼。要注重工作方法,在协调中寻找统一,才能弹出优美和谐的音乐,才能团结。

做团结工作要善于十指齐动。这就是说,团结不是一把手一个人的事,班子成员有责任,科长有责任,干部也有责任。只有大家都讲团结,维护团结,珍惜团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团结,否则就是“乱弹琴”。在这方面,我们落实团结的责任,基层干部不团结,首先是包村科室、驻村指导员的责任;科室干部不团结,首先是科长的责任;科长不团结,首先是分管领导的责任;分管领导不团结,肯定是一把手的问题。在做团结工作上,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同时,要围绕“主旋律”弹好“协奏曲”。团结要抓重点,但不能只抓重点,在加强思想、工作上要讲团结,更要在生活中、家庭中讲团结。我们时常教育干部树立吃亏的精神,用吃亏来反映干部对人的真诚,对事的决心。班子成员首先带头,工作要比干部干的多,奖金要比干部拿的少。凡事先考虑干部,肯定干部工作中的付出和辛苦,引导教育干部学会吃亏,把吃亏当成福气,勇于吃亏,使干部在工作中、生活中、朋友间、亲人间形成良好的信誉与和谐的氛围。

做团结要善于沟通交流。就艺术而言,沟通交流可以开阔视野,提高艺术修养,激发艺术灵感。对团结来讲,沟通交流可以减少摩擦,统一思想,增强协调性。不加强沟通交流的团结,无法长期保持,是短暂的。不及时沟通,往往会被看作是不信任,不尊重的表现,是误解、猜测、多疑的诱发因素,是思想不一致,意见不统一的重要动因。沟通了,误解可以变为理解,异心可以变为同心。在这方面,我们要求班子成员之间要讲原则,不道听途说,要尊重客观实际。当面少一句不如多一句;背后多一句不如少一句。定期召开班子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本着对班子负责的态度,对班子成员的不足,当面指出,对班子中不和谐的声音敢于批评,绝不做好人先生。同时,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敢于深刻剖析,并在工作中努力改正,对班子成员的意见和建议虚心接受,积极主动向做的好的班子成员学习,弥补自身不足。通过加强沟通交流,提高自身的团结能力,促进班子之间的和谐。

做团结工作要善于创新。创新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很多促进团结的思路、方法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但只有结合现今社会体制讲团结,对团结的概念有更新、更符合实际的认识,才能在工作中更有效的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使大家团结干事。在这方面,经过认真思考,我们提出,把干部职务晋升、正常工资调整纳入管理干部、教育干部之中,出台相关补充规定,严格申报程序,明确晋升原则和晋升责任,要求本人先从个人工作能力、工作水平是否与晋升职务相对称,平时表现、工作责任心和工作实绩是否与晋升职务相一致,个人思想修养、做人的成熟程度是否与晋升职务相对应等方面,认真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定,由本人选择放弃或晋升,并写出书面理由和申请,经所在科室科长和科室所有干部单独谈话,广泛征求意见后,在科室会议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从德、能、勤、绩、廉方面对本人进行评议,再由科室拿出同意或不同意推荐晋升书面理由,报请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会议研究后,按相关程序对符合条件的干部推荐上报区人事局。同时,要求各分管领导、科长要从全面加强干部管理和教育的角度出发,本着对党工委、办事处负责,对本人负责的态度,严格把关,不徇私情。并实行科长一票否决制,对不负责任,只做“好人”的分管领导和科长,要承担有关责任。晋升后的干部在工作、生活各方面出现与担任职务极不相称的现象,分管领导要在全体干部大会上作出检查,对科长严格按照《鱼化寨街道科级干部管理补充规定》严肃处理。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在管理干部、教育干部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调动干部积极性,促进团结。

三、团结是一种氛围

团结有大团结和小团结。只团结班子,团结干部,团结工作在身边的人是小团结,能团结工作、生活在身边的所有人,并在社会上形成团结的集体形象是大团结。大团结就是一种氛围,是一种百蚀不侵的氛围,任何不团结现象和破坏团结的人,在这种氛围里都能受到感染,被团结所同化。

要形成大团结的氛围,首先要能团结和自己有不同意见,甚至唱反调的人。我们在工作中,只要不是违反原则,只要是为了工作,鼓励大家提意见,特别是提不同意见,这样更有利于我们改进工作。对和我们工作唱反调的人,我们会耐心的做解释说服工作,但绝不失去原则。对阻挠我们的工作,破坏群众利益和集体利益的人,我们会采取强硬手段坚决打击。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对他们进行教育,反复做思想工作,直至他们从不干事转变到干事,从破坏团结转变到维护团结。

要形成大团结的氛围,还要处理好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与来访群众的关系。和其他单位部门之间的业务来往,要互相尊重,不能有平时一个样,关键时另一个样,绝不能对一些单位人员“横眉冷对”,对一些单位“热情有加”,要做到时时处处以一颗平常心,用心工作,路是常走才铺就,人是靠真诚赢得诚信的。处理好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就能团结,使他们在各方面支持我们的工作,就能为我们的各项事业的推进创造一个上下通达、左右逢源的外部空间。群众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也是我们工作的主体。对来这里办事的群众,我们坚持首问制,让每一个来办事的群众都感受到温暖。在一些工作还没有达成一致认识的情况下,绝不你向群众这样一说,他向群众那样一讲。我们要求干部首先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树立大团结的意识,在群众面前处处讲团结,维护团结。

要形成大团结的氛围,就必须树立正气,绝不允许团结起来搞破坏和团结起来搞腐败。团结起来如果是正气,工作力量大,如果是邪气,破坏力更大。在这方面,我们提高警惕,加强监督,从农村财务管理、财物分配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出台《农村财物分配指导意见》等十项制度,规范财物人员行为,严格财务审批、报帐程序,从管理机制上防止农村个别干部团结起来谋取私利。

诚然,一个团结的集体都有很多团结的方法和经验,这里,我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体会,算是抛砖引玉,我们还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围绕提高团结能力,不断探索、实践,用团结来凝聚人心,以团结来推动工作。

《关于提高团结能力的思考和认识体会》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关于提高团结能力的思考和认识体会。

第三篇:提高民政表述能力体会思考

将表述能力一词引入民政领域有其现实意义,它是实现推介民政,包装民政,拓展民政,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建构民政软实力的迫切要求。本人对此问题思考,实为抛砖引玉,以供参考。

一、什么是民政表述能力。个人认为能用简明准确的语言和形象手法(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象语言)来表述民政相关概念,规律,工作现象和操作规程等一系例

问题,使其直接诉诸读者的感觉器官,以引起对民政认同,进而产生感情共鸣的能力。从表述形式看,分口头表述和文字图象表述。从表述方式看,一是叙述。如民政发生什么,进行着什么,存在什么。这种表述的节奏是概括性,粗线条,大处着眼;而运用到制定规章或政策角度,叙述往往是具体的,细线条,涉及细节。二是说明。对问题分类,把特征说清楚。这种分类必须标准正确,列举不遗漏,不互相交*。对城乡低保对象分类也是从本质属性或概念内涵外筵作确切的说明。三是描叙。跳出格式化,用视角效果以平面的立体的为载体来表述民政舆论氛围,常用展板、空飘、广告箱、卡通形象等。

二、为什么要提高民政表述能力。一是有表达作用。民政常规工作从发生,发展到全过程,都要在平台或载体上尽致表述,达到上级认可,社会认同。二是展示作用。利用平面,电波,网络等媒体表述民政形象内涵,打造民政形象品牌,向外展示民政魅力,宣传推介民政形象。如传媒在灾害救助中的筹资功能展示,不仅承担了恢复社会秩序的功能,而且拓 展了慈善捐助的渠道。三是舆论作用。在民政很多工作中存在着表述弱化,汇报工作讲不清遇到困难说不明,解决办法提不出。事实的优势如果不能转化成强力舆论优势,仍然不能赢得人心,也不能引起领导部门关注和重视,相反,还会导致负面的舆论影响。

三、如何提高民政表表述能力。一是提高民政思维,做一个有思想的人。围绕发展大局,服务发展大局,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在大局下发言,使民政表述能力体现在与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得益彰。二是培养一支综合素质高的人材队伍。激发“说”“写”欲望,创造说写氛围,做好说写示范。三是充分利用报刊,图书,学校讲台,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外,互联网和手机短信也成为表述平台,通这些平台实现民政表述覆盖。四是掌握民政表述的基本方法。书面表述,会用同一比较和对比法去综合材料(即性质比较,类型比较,数量比较和层次比较),把握民政政策和工作要求的规定性。口头表述,掌握演说技能,用 渗透感情的语言打动受者,以求对民政的认同。操作表述,就是民政人的动手能力,会制作爱心救助卡和宣传展版,会网站版式艺术烘托,通过这些基本方法运用,能收到教育,认识,审美三大社会功能,更使民政表述成为民政工作的能力。

第四篇:浅谈如何提高基层执政能力的认识和思考(本站推荐)

浅谈如何提高基层执政能力的认识和思考

摘要:一个国家和地区执政党的执政能力,不仅关系到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关系人心向背,而且也直接决定着这个政党本身的生死存亡。任何一个执政党,都应该要把执政能力的建设放在一个十分突出的位臵。党的十六大从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新任务的实际出发,向全党明确地提出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并从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统揽全局等五个方面,对新时期执政能力作了深刻而全面的阐述。这对于我们各级党组织提高执政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江泽民同志曾精辟地指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由此,笔者以为,如何提高乡、镇、村等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是当前全党所面临的一项非常紧急、非常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执政能力基层组织认识思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依靠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加强乡镇党委执政能力建设,是提高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我们党执政的组织系统中,县以下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执政基础,离开了党的这些基层组织来谈执政以及执政能力,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基层党组织也是党与群众、政策与实践之间最重要的焊接点。基层党组织代表党执掌一方,其执政能力的大小,不仅直接影响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与质量,而且直接影响着党的形象和党的执政地位。因此,努力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

一、正确认识和对待乡镇党委在执政方面存在的不足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前提条件

通过多年来的基层组织建设,我国乡镇党委的执政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较好地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但与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比,无论是认识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还存在较大差距。

(一)执政意识淡薄,执政的使命感、危机感不强。一些乡镇党员干部认为,乡镇党委是党的最基层组织,不是“执掌政权”,只是“奉命行事”,执政的使命感不强,表现为“轻”执政、“冷”党建、“热”经济的现象。以配备乡镇干部为例,很多人愿作副乡(镇)长,不愿作党委副书记。同时,不少乡镇党员干部执政的危机感不强,认为共产党是一党执政,不论怎么样,党的执政权都永远存在。

(二)政治意识淡化,不能从政治上去观察和处理问题。有的乡镇党委,忽视做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认为经济工作搞好了,党的组织工作就做好了。在对待和处理一些具体问题时,不能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去思考,致使一些矛盾和问题激化,让工作被动。

(三)思想观念滞后,市场经济的意识不强。有的乡镇干部平时不注意加强自身的理论、业务和文化知识等方面的学习,知识老化,观念陈旧,习惯于“发号施令”,对市场经济认识模糊,不善于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解决问题。

执政能力不高,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少数乡镇党委工作缺乏创新,照搬照抄上级的方针、政策,在发展经济、致富百姓方面办法不多,主动性不够,丧失了应有的先进性,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群众感觉“办不了事”,导致对乡镇党委、干部失去信任,逐渐向“大款”、“富翁”和家族、宗教势力靠拢。

(四)作风不实,干群关系不够融洽。一些乡镇党员、干部缺乏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把组织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实现自我价值的工具,把个人行为当作行政行为,急功近利,贪大求洋,追求“政绩”,报喜不报忧,同群众距离越来越远,得到群众参与、理解与支持的越来越少。

这些现象体现了乡镇党委执政能力不强,与党对基层组织的要求和人民群众对党员、干

部的希望有差距,需认真加以克服和解决。

二、正确认识基层党组织提高执政能力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从基层党组织本身的特殊的地位看,它必须要提高执政能力。我们县乡村三级党的组织是党的生命的细胞,是党在基层工作的坚固堡垒,也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最具体的贯彻和执行者,正是有了这几级基层组织的工作,才撑起我们整个党执政地位的坚固的平台。基层的实际情况,群众的客观实在的需求,需要由基层组织认真收集、悉心处理,上级党组织甚至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各项工作指示,都要由基层组织去认真组织贯彻实施,实际上,基层党组织是党与群众、政策与实践之间最重要的“焊接点”。无论是几个不同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各个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历史一再证明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也是无可替代的。基层党组织代表党“执掌一方”,其执政能力的大小,不仅直接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速度与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党的形象,党的执政地位。基层党组织“貌似平常”,工作也具有很多细枝末节,但其工作的内涵实在是意义非凡。从江泽民同志“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这句话中,我们除了理解了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和意义之外,对基层组织提高执政能力的意义及其紧迫性也应该有所理喻。

——从基层党组织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看,它必须要提高执政能力。基层的工作,本身就是一些具体的、微观的,并且都是些错综复杂的工作,当前,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基层党组织在工作中所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也越来越多。一是国际国内形势纷繁复杂,不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是“一日千里”,瞬息万变,基层党组织要成功地“执政”,必须要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大潮,既要克服本地实际困难,又要跟上全国、全球大潮;既要做好具体工作,又要经常调整思路,找到前进和主攻方向;二是当前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而国外及沿海发达地市的经验早已证明,改革开放越是深入的时候,是矛盾问题越尖锐、越容易集中爆发的时候,也是先进与落后、文明与愚昧、开放与保守斗争交锋最为激烈的时候,县及县以下机构“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各种矛盾和问题一应俱全,工作压力十分巨大;三是由于社会进步及传播媒体及信息渠道的畅通,基层的群众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碰撞激烈,一方面自身的文化、文明法制等素质难以一下子提高,却对公正、公平、法律有着强烈的追求,另一方面基层的各种市场、市场经济观念发育并不全面,本地各种条件十分有限,一时难以适应基层群众对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渴求,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使得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希望越来越大、依赖越来越强、要求越来越高。基层党组织要在这种情况下做到统一思想、统一步调、统一目标,就必须要努力提高其执政水平。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基层的形象代言人,代表党行使着神圣的职责,是党纲、党章在基层具体的体现。我们一方面要坚决落实“三个代表”,一方面又要充分地把上下情紧密结合,在这样的“双层”要求下,基层组织要成功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要做到与时俱进,就必须要提高执政能力。

三、基层党组织提高执政能力必须要务求实效。

不同的党组织提高执政能力的方式和侧重的内容各有不同,作为基层党组织,提高执政能力,必须要从实际出发,在以下五个方面务求实效:

——把信念当成“第一追求”,增强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同样,没有共产党,新中国就不可能再次走向辉煌。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始终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这些都应该是基层党组织的坚强信念,不论国际风云怎样变幻,不论国内出现什么思潮,作为基层党组织必须始终如一地对党、对社会主义充满信心,充满真诚;不论工作怎样纷繁复杂,也不论社会观念、市场经济怎样发展,作为基层党组织,坚持党的宗旨、坚持党的原则,这样的立场和风格不但不能有任何动摇,而且任何时候都必须要旗臶鲜明。我们说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基石”,而党性观念、党的原则和立场恰恰就是决定这些基石能否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的条件。我们要把强调党的原则、党的纪律、党的观念始终作为我们坚定的信念,其最直接的要求,就是我们必须要始终以政治的眼光、政治的观

点来看待问题。现实中,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埋头业务、埋头经济,忽视政治立场甚至忽视党性原则的现象是十分不应该的。有些人片面地认为,县以下党组织是抓具体工作的,不应该过分强调“政治”,也有些人认为县及县以下党组织过分强调政治性,是“本末倒臵”,是抓“偏了向”,以为基层政治“十拿九稳,不存在什么政治问题,只要抓好经济就可以了”等等,其实这也是非常有害的。因为我们是执政党的基层组织,虽在基层,却是实实在在地在“执政”,既是执政,就必须要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尤其是对一些重大突发性事件、宗教问题,冲击党政机关及其他一些干部作风方面的问题,我们都要十分慎重,都要学会首先从政治上来问几个“为什么”,力求从政治上进行分析,予以定性,之后,再来具体地予以解决。实际上,没有政治立场,不带政治热情,经济工作同样抓不好。“政治”的标准是我们基层党组织判断形势的一个重要尺度,政治信念也永远是我们基层组织和干部的“第一追求”,如果失去了这个“第一追求”,我们势必分不清是非美丑,而分不清是非,则必然“执”无动力,“政”无方向。

——把发展当作“第一要务”,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现在,全党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各项工作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基层党组织要努力履行好“执政”的角色,就必须要做到两点:第一,要从实际工作中真正体现以发展为第一要务,集中全部精力搞经济;第二,要学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求发展,努力做驾驭市场经济的行家里手。当前的县、乡、村各项工作内容十分繁杂,但最为突出的就是经济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在县(市)一级,财政普遍不很景气,改革的任务很重,综合协调发展压力很大,“稳住”一块已十分不易;在乡镇一级,财政吃紧、人员超编,上边“高压线”越来越多,自身“权力”越来越小,角色越来越难演;在村一级,由于基本上要贯彻全部农村工作,有计生、财税,有安全、有教育等等,不一而足,而在实施税费改革后,村委会自身过日子十分艰难,加之农村道德与法制意识正处于一个“转型期”,农村各类纠纷矛盾层出不穷。作为基层党组织,面对这种状况,最能体现的宗旨意识、政治意识就是要为民谋利、为社会造福;最应该体现出来的执政能力,就是把经济搞上去,把发展促上去的能力。因此,基层党组织应始终立足实际,解放思想,努力发展县域经济、乡域经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在当前,最关键的是要抓好三件事,一是一定要认真调查研究分析,要找准优势、找准定位,切实找到一条真正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在如何发展的问题上,绝不能盲目“从上”,不能盲目赶“时尚”,更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能不能研究制定出一条自身发展的特效良方,其实就是衡量其有没有良好执政能力的首要标准。二是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通过大力招商引资,以现代的观念谋求农业跨越式发展,主要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加大“非农”化步伐,为“三农”发展谋求快速捷径,这在当前对于全国而言都是一个较大的难题,对于我们基层来说,也是提高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考验。三是要综合地考虑本地资源配臵和科学规划,统筹城乡发展,破解农民增收的难题,尤其是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着力抓好县乡机构改革,撤乡并村,减轻农民负担等工作,切实降低行政成本。

——把“稳定”作为“第一责任”,增强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由于国际形势扑朔迷离般发展,以及国内因改革深入,加之基层本来就是矛盾的“沉淀池”,各种隐性显性矛盾高度聚集,这些都是各种社会动荡、价值取向、观念转变,必然波及到基层,对我们基层稳定工作的新考验,有些还会一度使我们工作局面变得十分复杂。如,宗教事件、宗族械斗、重大安全事故、国有企业改革以及城市拆迁引发的群体上访、冲击党政机关事件等等,这些事件表面上看都是一些局部性的、针对性的问题,但实质上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成大面积的、严重的政治事件和恶性案件,并且都会给我们上级甚至党和国家带来重大损失,因此,稳定工作既是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又是更有效地执政的条件。面对这些复杂局面,基层党组织要义无反顾地担起“稳定”的职责,始终把稳定放在首位、当作自己第一责任,在事前要细心

分析、仔细排查,精心设计预案;在事中,要认真疏导、分别对待,冷静果断地处臵;在事后要认真分析总结,建立健全今后防治机制。总之就是要尽一切努力确保面上稳定,做到社会政治不乱;确保群众对“共产党执政”的信心,做到人心不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到社会秩序不乱。同时,在各种复杂局面来临的时候,要找得到工作重点,把握得住工作难点,做到从容应对,沉着应战,不仅要顺利处臵事件,而且要借此机会,在群众面前进一步树立基层党组织的威信、树立群众对共产党政权的信心。

——把“依法办事”当作“第一素质”,增强依法执政的能力。十六大提出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际上也是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治国理念,号召全党干部要适应新形势,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来治理国家。其中能不能做到依法办事、依法执政,也是对基层党组织在新时期能不能做到与时俱进的一种严峻的考验。我们现在是法治社会,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个重要方略,并且必须要从基层做起。根据我国的国情,当前,我们依法治国,难就难在基层,尤其难在基层部分群众法制观念淡薄,基层的法制仍有松弛,一些情大于法、权大于法现象屡见不鲜等等。依法执政是时代的要求,是政治文明的要求,是国际形势的要求,也是我们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提高自身素质的要求。基层党组织要提高执政能力,必须要具有良好的依法执政形象,确保《村民自治法》、《教育法》、《土地法》等与基层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得到切实地贯彻施行,任何时候都要十分注重提高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让群众自觉地服从依法管理;任何时候都要十分注重维护法律的公正性与严肃性,让群众既从中体验到法律的威严,又体验到法律的科学与公正。努力改变“以人管人,以权管事”的不良机制。

——把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当作“第一要务”,增强统揽全局的能力。局部与全局也是相对的,作为基层,对上他是一个局部,但他本身内部也有一个全局的概念。既是全局,必然事务纷繁、矛盾重重,上面要求多、下面问题情况也多,在这种情况下,基层党组织要表现出卓越的执政能力,就必须要具备统揽全局的能力。一是要正确区分统揽与包揽的关系,做到“统而不包”,要善于从各类“鸡毛蒜皮”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发挥“统”的作用,而不事无巨细大包大揽,要切实注重发挥其他几个班子和团体的作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热情去抓工作;二是要集中精力议大事、谋大事、抓大事,尤其是要在对本地区内经济和社会事务有相当清晰的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之上,着力解决本地区内带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确保不发生大的偏差,让“主流”航向更明,让“主业”蓬勃发展。

三、靠什么保证提高执政能力

我们在弄清了基层党组织,为什么要提高执政能力,提高什么方面能力的问题之后,还必须要解决靠什么来提高的问题,我认为,基层党组织提高执政能力是一个长期的、综合性的大问题,必须要着力从以下三个方面、六项本领做出不懈地努力:

三个方面:

——努力学习提高本领。基层党组织要提高执政能力并不是仅仅靠“决心”和“政治意识”就能解决好的,因为新时期执政能力建设其实也是一门科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从客观上要求我们基层党组织一定要加强学习,一是要切实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学习,真正从理论上提高执政修养,深化对执政意义的认识,增强为民执政、“执好政”的主动性和紧迫性,为执政打下过硬的“理论基础”;二是要切实加强对市场经济理论知识,商贸科技业务知识的学习,要刻苦钻研业务,尤其要针对基层现实,掌握一定适用的科技知识。要通过学习,及时研究和把握本地发展的态势和方向,为良好地执政打下“科技基础”;三是要学习政策,吃透“两头”,要对上边各级党组织的相关政策悉心研究,同时,对本地各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要掌握大量详实的第一手材料,做到“心中有数,了若指掌”,为执政打下娴熟的“政策基础”。

——转变作风 真抓实干。基层党组织的作风问题,是影响执政能力和执政效果的大问

题,在某些时候,甚至是较执政能力本身更为重要的根本性问题。基层组织直面群众,直面实际。由于基层党组织这种工作的特殊地位,特殊职责,群众都把对党的希望,对党的要求,对党的感情和看法,对党的干部的评价标准全部集中在对基层党组织身上;他们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也只能从基层组织的工作中去领会、去体验,因此,基层党组织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影响群众对党的感情,都影响到群众对党的政策的理解与配合,也从实质上影响着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发挥。因此,基层党组织改进作风至关重要。我认为,至少要做到以下三条:

一是宗旨不能忘。任何时候都必须要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论工作多么艰难,不论采取什么方法措施,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必须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不与民争利,要通过具体的工作、决策,使群众从中明白基层党组织有一颗为民办事的诚心,有一腔为民谋利的热情。基层党组织应牢固树立党性观念、宗旨意识,任何时候都不能过低地估计了群众的政治觉悟,过低地估计了群众的判断能力。不论形势发生什么变化,观念怎样变化,要始终坚持加强对各级党组织、党员的宗旨教育,在抓发展党员,党员教育,党的组织建设过程中,要“严”、要“实”,切切不能搞形式主义,因为每个党员、每一级组织都在影响群众对党的宗旨的理解。

二是形象不能差。靠过硬、良好的形象开展工作一直是我们党的宝贵经验,基层党组织是代表党在基层执政的,必须要时刻注意树立“政治立场坚定、工作果断英明、公道廉洁依法、全心全意为民”的良好的形象,形象就是威严,形象就是号召力,形象就是战斗力,一个基层党组织的形象,就是一面旗臶,而鲜艳的旗臶永远是能号召人、鼓舞人为之前赴后继的。三是要勤奋务实。有没有勤奋的精神、务实的态度和攻坚破难的勇气,是衡量基层党组织作风是否优良的重要标准,基层的群众实际需求,要求我们要“务实”地工作,基层工作存在的客观困难,要求我们要敢于去攻坚破难。总之,各级基层组织必须要始终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我们已经是身处前沿了,要始终以操作性工作为主,因此,必须要始终把“务实”放在第一,任何“花哨”和粉饰的政绩工程,都会破坏群众对党的感情、影响党的事业。基层党组织不务实,便离党的要求越来越远,离群众感情越来越远,工作也必然会越来越被动。当前,我们基层勤奋务实,就必须要反对“三浮”作风,即浮漂、浮夸、浮躁;提倡“三实”,即:要诚实做人、老实做事、踏踏实实干事业。

——心系群众 执政为民。群众永远是党的贴心人,永远是党的事业的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党要永远和群众坚定地站在一起,双方“渔水”关系永远不能脱离。现实中,群众的支持和理解是我们基层党组织不断创造业绩的法宝。“三个代表”、“两个务必”的精髓就是要求党必须永远同群众保持密切的血肉关系。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执政”与“为民”从来就不是分离的,我们执政的目的是为了人民,也只有出发点是“为民”的执政,群众才会真心接受、热忱欢迎。要同群众关系不淡化,就必须要多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关心民间疾苦、了解群众呼声,要把群众的冷暖、群众的要求最充分地吸收到各项决策中来,把群众的创造、群众的智慧吸收到我们的决策中来;要十分注重尊重民意和珍惜民力,在做决策时,要充分地考虑群众在心理上和能力上的承受程度,尤其是在搞水利工程、道路工程和其他达标工程中,要切实按政策办事,引导群众办事,尤其要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基层群众都是实在的,也是最讲实惠的,我们就是要让群众从一桩桩好事、实事当中去体验党和政府的温暖,而绝不能搞强迫命令,绝不能完全依赖行政手段,更不能为了所谓的发展和政绩,而滥用民力,牺牲民力,走向群众的对立面。

六项本领:

一是提高处理复杂总是的本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各种矛盾也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和问题,成了考验各级领导干部的试金石。因此,做为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各种资源,运用经济、政治、法律等

各种手段认识和处理问题。

二是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本领。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因此,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意义重大。群众工作是一门艺术,粗了不行,简单了不行,生硬了更不行,这就是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给我们提出的新要求。要通过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使人民的意愿和利益在我们的决策和工作中得到最充分的尊重和体现。

三是提高队伍增强班子战斗力的本领。首先要坚持讲原则、讲纪律。在勤政、谦洁、公理三个方面坚持做到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其次,遇事大度,不耍小聪明。人和人之间简单一些、厚道一些、坦诚一些。第三,带好队伍,要靠权威。权威从哪里来,更多的不是来源于权,而是来自于个人的威信、个人的影响力和个人的人格魅力。

四是提高科学决策的本领。科学决策来源于对上级精神的准确把握,对基层情况的透彻了解,对集体智慧的正确集中。只有坚持吃透上情,明了下情,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才能做到决策民主化、程序化、科学化。

五是提高拒腐防变的本领。在新的历史条件和经济发展形势下,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一定要保持更加清醒地头脑,牢记党的宗旨和理想信念,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纷乱复杂的形势面前保持高超的政治理论觉悟,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严守廉洁道德规范,时刻用党纪法规来约束自己,管好自己八小时以外的生活,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

六是提高团结的本领。对每一位领导干部来说,团结的问题既是一个品质问题,又是一个能力的问题。一支队伍战斗力的强弱,关键取决于能否充分发挥队伍的整体效能,取决于班子的团结程度。

参考资料:

1、乐平党建-> 信息调研

2、党建研究:2005年2月2日

3、中共中央关于加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辽宁日报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师提高文学作品教学能力思考体会

小学语文教师提高文学作品教学能力思考体会

除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外,小学语文教师要想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文学作品的教学能力的话,还需要做到以下二点:

一、小学语文教师要必备基本的文学理论素养。

教师要想教好儿童文学作品,就必须了解儿童文学这门课,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系统地学习《儿童文学》这门课程。如果以前讀师范时,没有学习过这门课程,现在应该通过网络或继续教育专门学习这门课程。

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对儿童文学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知道儿童文学是独立的文学门类,有自己的文学创作理论和审美特征。最后小学语文教师应以儿童文学发展史和现状研究为指导,广泛阅读各个时期国内和国外优秀和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时常走访有特色的儿童书店和儿童图书馆。

二、小学语文教师要具备儿童文学鉴赏能力。

儿童文学鉴赏是人们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一种精神活动,是阅读文学作品的对象所产生的艺术思维活动和审美活动。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具备美的鉴赏力。

具体来说,小学语文教师根据原著作者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指向,感受原著作者的思想情感,从原著作者那里挖掘作品的价值。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分析,让学生感同身受,身临其境,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此外小学语文教师还要具备儿童文学批判家的素质。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看到儿童文学作品是否对学生感兴趣,还要看到儿童文学作品是否对学生有益处,要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正确地评价作品的价值。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儿童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需要具备基本的儿童文学理论素养。需要具备一定的儿童文学作品审美鉴赏能力,弥补儿童文学作品存在的缺陷。我们的小学语文老师需要阅读优秀和经典的文学作品。

了解儿童文学批判的标准,以此来提高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和指导儿童阅读文学作品。要想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就必须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下载关于提高团结能力的思考和认识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提高团结能力的思考和认识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思考

    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思考提高党的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就是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能力,意义重大,涉及到方方面面。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八个方面进行努力。 提高审时度势......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思考认识体会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思考认识体会(一)坚持政治建队,进一步加强思想建设工作。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而坚定理想信念是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实践证......

    加强小学生背诵思考认识体会

    加强小学生背诵思考认识体会一、让学生了解背诵的积极作用。当前,小学生对背诵抱有比较大的抵触情绪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学生没有认识到背诵的积极作用。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社会治理思考认识体会

    社会治理思考认识体会坚持源头治理,由“事后解决”延伸到“事前预防”。基层是问题滋生的“原始地带”,如果不能及时处置化解,就难免会“由小变大”,产生更大的破坏力。越是靠近......

    “党风廉政建设,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之体会

    “党风廉政建设,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之体会 1月25日,省委书记王儒林在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深刻认识正风反腐工作的......

    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几点体会大全

    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几点体会 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几点体会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项目之一。阅读也是人们重要的活动之一,它能使人积累知识,培养能......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几点体会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几点体会从党执政的角度来看,先进文化主要有三大功能:1、引导和教育人民群众。先进文化是人类崇高精神的结晶,是国家价值取向的寄托,是民族团结进步的灵魂,具有......

    提高沟通协调能力的几点体会

    学习沟通协调能力的心得体会 临清市中医院段永志 沟通是人与人相互之间传递,交流各种信息、观念、思想、感情,以建立和巩固人际关系的综合;是社会组织之间相互交换信息以维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