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004-地基所2013年度工作总结
地基结构所2013年前六个月工作总结
2013年,是压力与动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一年。回顾过去的半年,在中心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各科室的关心指导下,地基结构所根据年初总体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本中心实际,认真努力工作,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责任目标和重点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转变作风,强化服务,积极探索有效的工作思路和方法,顺利推进半年各项工作,责任目标得到圆满完成,检测技术水平整体能力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现将2013年前六个月的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主要责任工作
1、人事管理:为提高地基所整体技术人员的综合水平,在中心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地基所引进了三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本科生一位,其他学历二位。
2、检测数量:检测报告共246份(地基检测报告126份,桩基检测报告120份);低应变检测8619根,静载检测291根(345643.2吨)钻芯检测773根(18533.27米)。
3、设备投入:设备好坏,关系到检测效率,关系到检测质量。地基所的设备因使用频率太高,导致部分设备、仪器精度不高,且经常出现异常情况,中心领导为提高地基结构所的整体检测效率和提升整体检测形象,为地基新添1200吨钢梁一套,大大改善了地基所的设备利用率,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4、提高检测工作质量:为提高检测工作质量,地基所重点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是长期不懈抓业务学习,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地基所组织相关人员到省局进行学习考察。二是加大设备更新资金投入力度,促使质量检测工作真正达到用数据说话的目的,避免人为因素,维护检测行为的权威性,把检测中的质量控制向事中、事前转移,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 存在问题
1、业务技能方面:通过与其它检测单位的业务技能交流,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自身业务素质、实际操作能力不足,缺乏岗位能手,技术检测人员的业务技能有待加强。
2、队伍建设方面:个别人员工作作风浮躁,大局意识差,同事之间没有相互帮助和包容,因此,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3、责任心方面:个别人员把工作不当一回事,以无所谓的态度来对待检测工作,对检测设备、仪器不加以保管和爱护,导致工作十分被动,因此,检测人员责任心还需加强。
4、报告时效性方面:个别人员的检测报告,严重滞后,严重影响委托单位的工程进度,严重和中心的管理制度不相符,因此,报告时效性还要加强。
三、解决问题办法和措施
1、为规范检测行为,地基所已将省局的认证要求范本装订成册,分发到每个检测人员手中,以便备查。
2、为掌握检测人员外出检测的情况,地基所已建立外出检测情况登记表。
3、为保证检测项目落实到人,地基所按项目检测小组分别建立的各小组的项目检测进度情况和检测完成情况。
4、为确保检测质量,地基所要求钻芯人员在离持力层1米范围时,以短信的形式告知各相关人员,各相关人员以便不定期抽查钻芯情况。
第二篇:地基处理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多高层建筑蓬勃发展,大量建筑不可避免的会建在一些软土地层,然而由于软土地基具有孔隙密度比大、天然含水量高、压缩性强、承载能力低等特点,使得在地基填土和建筑自重作用下,会出现不均匀沉降、承载力和稳定性、渗流等地基问题。当天然地基不能满足建筑物要求时,需要采用各种地基处理措施,形成人工地基以满足建筑物对地基的各种要求,保证其安全与正常使用。本文介绍了地基处理方法及分类以及软弱地基处理的方法及选择。现实中应结合实际,选出最优的处理方案。
一、引言
基础是建筑物和地基之间的连接体。基础把建筑物竖向体系传来的荷载传给地基。从平面上可见,竖向结构体系将荷载集中于点,或分布成线形,但作为最终支承机构的地基,提供的是一种分布的承载能力。
如果地基的承载能力足够,则基础的分布方式可与竖向结构的分布方式相同。但有时由于土或荷载的条件,需要采用满铺的伐形基础。伐形基础有扩大地基接触面的优点,但与独立基础相比,它的造价通常要高的多,因此只在必要时才使用。不论哪一种情况,基础的概念都是把集中荷载分散到地基上,使荷载不超过地基的长期承载力。因此,分散的程度与地基的承载能力成反比。有时,柱子可以直接支承在下面的方形基础上,墙则支承在沿墙长度方向布置的条形基础上。当建筑物只有几层高时,只需要把墙下的条形基础和柱下的方形基础结合使用,就常常足以把荷载传给地基。这些单独基础可用基础梁连接起来,以加强基础抵抗地震的能力。只是在地基非常软弱,或者建筑物比较高的情况下,才需要采用伐形基础。多数建筑物的竖向结构,墙、柱都可以用各自的基础分别支承在地基上。中等地基条件可以要求增设拱式或预应力梁式的基础连接构件,这样可以比独立基础更均匀地分布荷载。
如果地基承载力不足,就可以判定为软弱地基,就必须采取措施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软弱地基系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在建筑地基的局部范围内有高压缩性土层时,应按局部软弱土层考虑。勘察时,应查明软弱土层的均匀性、组成、分布范围和土质情况,根据拟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提供相应参数。冲填土尚应了解排水固结条件。杂填土应查明堆积历史,明确自重下稳定性、湿陷性等基本因素。
在初步计算时,最好先计算房屋结构的大致重量,并假设它均匀的分布在全部面积上,从而等到平均的荷载值,可以和地基本身的承载力相比较。如果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大于4倍的平均荷载值,则用单独基础可能比伐形基础更经济;如果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小于2倍的平均荷载值,那么建造满铺在全部面积上的伐形基础可能更经济。如果介于二者之间,则用桩基或沉井基础。
二、地基处理的目的及其处理对象
当地基强度稳定性不足或压缩性很大, 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可以针对不同情况对地基进行处理。处理的目的是增加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少地基变形等。地基处理的对象包括软弱地基与不良地基两方面,软弱地基是指在地表下相当深度范围内存在的软弱土,包括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及饱和松散粉细砂与粉土。这类土的工程特性为压缩性高、强度低、通常很难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要求。而不良地基包括施陷性黄土地基、膨胀土地基、泥炭土地基、山区地基及岩溶与土洞地基等。
三、地基的处理方法分类
利用软弱土层作为持力层时,可按下列规定执行:1)淤泥和淤泥质土,宜利用其上覆较好土层作为持力层,当上覆土层较薄,应采取避免施工时对淤泥和淤泥质土扰动的措施;2)冲填土、建筑垃圾和性能稳定的工业废料,当均匀性和密实度较好时,均可利用作为持力层;3)对于有机质含量较多的生活垃圾和对基础有侵蚀性的工业废料等杂填土,未经处理不宜作为持力层。局部软弱土层以及暗塘、暗沟等,可采用基础梁、换土、桩基或其他方法处理。在选择地基处 理方法时,应综合考虑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物对地基要求、建筑结构类型和基础型式、周围环境条件、材料供应情况、施工条件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分析后择优采用。
地基处理设计时,应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的共同作用,必要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和强度,以增加建筑物对地基不均匀变形的适应能力。对已选定的地基处理方法,宜按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选择代表性场地进行相应的现场试验,并进行必要的测试,以检验设计参数和加固效果,同时为施工质量检验提供相关依据。
经处理后的地基,当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而需要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零,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1.0;在受力范围内仍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验算软弱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对受较大水平荷载或建造在斜坡上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以及钢油罐、堆料场等,地基处理后应进行地基稳定性计算。结构工程师需根据有关规范分别提供用于地基承载力验算和地基变形验算的荷载值;根据建筑物荷载差异大小、建筑物之间的联系方法、施工顺序等,按有关规范和地区经验对地基变形允许值合理提出设计要求。地基处理后,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应满足现行有关规范的要求,并在施工期间进行沉降观测,必要时尚应在使用期间继续观测,用以评价地基加固效果和作为使用维护依据。复合地基设计应满足建筑物承载力和变形要求。地基土为欠固结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可液化土等特殊土时,设计要综合考虑土体的特殊性质,选用适当的增强体和施工工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或采用增强体的载荷试验结果和其周边土的承载力特征值结合经验确定。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垫层法、强夯法、砂石桩法、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预压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柱锤冲扩桩法、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等。
1、换填垫层法 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防止冻胀和消除膨胀土的胀缩。
2、强夯法
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软-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在设计前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处理效果。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主要用来提高土的强度,减少压缩性,改善土体抵抗振动液化能力和消除土的湿陷性。对饱和粘性土宜结合堆载预压法和垂直排水法使用。
3、砂石桩法
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降低压缩性,也可用于处理可液化地基。对饱和粘土地基上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也可采用砂石桩置换处理,使砂石桩与软粘土构成复合地基,加速软土的排水固结,提高地基承载力。
4、振冲法
分加填料和不加填料两种。加填料的通常称为振冲碎石桩法。振冲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粉土、粉质粘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对于处理不排水抗剪强度不小于20kPa的粘性土和饱和黄土地基,应在施工前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不加填料振冲加密适用于处理粘粒含量不大于10%的中、粗砂地基。振冲碎石桩主要用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量,还可用来提高土坡的抗滑稳定性或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
5、水泥土搅拌法
分为浆液深层搅拌法(简称湿法)和粉体喷搅法(简称干法)。水泥土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不宜用于处理泥炭土、塑性指数大于25的粘土、地下水具有腐蚀性以及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基。若需采用时必须通过试验 确定其适用性。当地基的天然含水量小于30%(黄土含水量小于25%)、大于70%或地下水的pH值小于4时不宜采用于法。连续搭接的水泥搅拌桩可作为基坑的止水帷幕,受其搅拌能力的限制,该法在地基承载力大于140kPa的粘性土和粉土地基中的应用有一定难度。
6、高压喷射注浆法
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砂土、人工填土和碎石土地基。当地基中含有较多的大粒径块石、大量植物根茎或较高的有机质时,应根据现场试验结果确定其适用性。对地下水流速度过大、喷射浆液无法在注浆套管周围凝固等情况不宜采用。高压旋喷桩的处理深度较大,除地基加固外,也可作为深基坑或大坝的止水帷幕,目前最大处理深度已超过30m。
7、预压法
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等饱和粘性土地基。按预压方法分为堆载预压法及真空预压法。堆载预压分塑料排水带或砂井地基堆载预压和天然地基堆载预压。当软土层厚度小于4m时,可采用天然地基堆载预压法处理,当软土层厚度超过4m时,应采用塑料排水带、砂井等竖向排水预压法处理。对真空预压工程,必须在地基内设置排水竖井。预压法主要用来解决地基的沉降及稳定问题。
8、夯实水泥土桩法
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粉土、素填土、杂填土、粘性土等地基。该法施工周期短、造价低、施工文明、造价容易控制,目前在北京、河北等地的旧城区危改小区工程中得到不少成功的应用。
9、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法
适用于处理粘性土、粉土、砂土和已自重固结的素填土等地基。对淤泥质土应根据地区经验或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基础和桩顶之间需设置一定厚度的褥垫层,保证桩、土共同承担荷载形成复合地基。该法适用于条基、独立基础、箱基、筏基,可用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变形。对可液化地基,可采用碎石桩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多桩型复合地基,达到消除地基土的液化和提高承载力的目的。
10、石灰桩法
适用于处理饱和粘性土、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时,可采取减少生石灰用量和增加掺合料含水量的办法提高桩身强度。该法不适用于地下水下的砂类土。
11、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
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可处理的深度为5~15m。当用来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时,宜采用土挤密桩法;当用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定性时,宜采用灰土挤密桩法;当地基土的含水量大于24%、饱和度大于65%时,不宜采用这种方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在消除土的湿陷性和减少渗透性方面效果基本相同,土挤密桩法地基的承载力和水稳定性不及灰土挤密桩法。
12、柱锤冲扩桩法
适用于处理杂填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和黄土等地基,对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松软土层,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地基处理深度不宜超过6m。
13、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
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渗透系数为0.1~2m/d的湿陷性黄土等地基。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对Ⅱ级湿陷性地基,应通过试验确定碱液法的适用性。在确定地基处理方案时,宜选取不同的多种方法进行比选。对复合地基而言,方案选择是针对不同土性、设计要求的承载力提高幅质、选取适宜的成桩工艺和增强体材料。
四、软弱地基形成的原因 软弱地基是由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冲填土或者其他高压缩性土层形成的地基,这些地基基本上很少受到地质变动或者地形的影响,也从没有受到过地震、荷载等物理作用的影响,更没有受到土颗粒间化学作用的影响。软弱地基是一种不良的地基,其稳定性非常的差、强度较低、压缩性较高、容易出现液化,沉降量也很大。因此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基的变形和稳定等问题。在软弱地基上建设的工程,由于其他基强度不够和变形,往往不能满足工程的质量,所以要采用一定的措施,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从而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减少地基的沉降和不均匀下降。
五、软弱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
地基处理设计时,应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的共同作用,必要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和强度,以增加建筑物对地基不均匀变形的适应能力。对已选定的地基处理方法,宜按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选择代表性场地进行相应的现场试验,并进行必要的测试,以检验设计参数和加固效果,同时为施工质量检验提供相关依据。
地基处理工程要做到确保工程质量、经济合理和技术先进的原则。可根据下列条件进行选择:
1、地质条件:查明岩土的性质、成因类型、地质年代、厚度和分布范围。对于岩层,还应查明风化程度及地层的接触关系,调查天然地基的地质构造,查明水文及工程地质条件,确定有无不良地质现象:如滑坡,崩塌、岩溶、土洞、冲沟、泥石流、岸边冲刷及地震等。
2、设计施工条件:设计时应考虑工期及用料情况:工期不宜安排得太紧应该时间充分在施工工期紧迫,时间有限的情况下,除个别路堤在不影响总体施工的情况下,可适当的不作地基处理。桥梁基础处,可用多种方案进行优选,选择最合适经济的方案,同时选用有资质有大型先进设备的建设单位以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施工时地基稳定性一定要好,而且对于工程遗留问题一定要少。工程用料要求就地取材。施工时应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3、场地环境条件:首先要弄清楚软土地区的水文地质情况,由于软土地基的复杂性,用于强度计算的土工参数,无论从测定方法中还是测定过程中都存在 诸多的不确定性,理论上也无法达到完善。所以勘察人员要考察地质资料,实地进行多元勘探。工程地质条件复杂,还应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做到勘探详细化。在勘察设计时如地质工作做的不详细,在施工时如有不能实施或实施危险性高,必须进行补充勘察及勘探工作,对地质情况作进一步了解之后在作出修改方案。还要考虑施工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新填土会挤压原有道路、房屋,产生侧向位移或附加沉降;用砂桩、砂井时,施工有噪声,靠近居民点会扰民;采用降低水位法时,要考虑引起周围地基的下沉和对周围居民用水的影响故应预先调查或做隔水墙,并考虑施工后注水复原的问题;采用填土堆载时要有大量的土料运进运出工地,会影响交通和环境卫生;打石灰桩、灌注药物或采用电渗排水时,会污染周围地下水,应慎重对待。
六、总结
我国地域辽阔,工程地质条件千变万化,公路穿越软土地区是经常发生的事情。软土地基的危害性很大,如果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处理不当或干脆不处理,或者因为工作中的细小疏溜,往往会给建筑物的正常使用留下隐患,一旦发生问题再进行处理,便直接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形象的负面影响。因此根据不同施工条件选用合适的方法处理软土地基,可以有效的防止或解决出现的问题,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减少财务支出,避免更大的事故或破坏情况发生。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很多,每种处理方法都有一定的试用范围、局域性、优缺点。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要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因地制宜确定适合的地基处理方法。
第三篇:地基处理
地基处理论文
地基处理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摘要] 软土地基是指分布在滨海、湖沼、谷地、河滩沉积的天然含水量高、压缩性大、抗剪强度低的细粒土软弱地基。淤泥、淤泥制土、高压缩性饱和粘性土和粉土等均属于软土。软弱地基处理的优劣,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合理的软弱地基处理、上部结构设计,可以减轻和消除软弱地基对上部建筑物的不利影响。[关键词] 高速公路 软基处理方法
0.前言
1.在建筑工程和土木工程中,经常会遇到软土地基,地基中常见的软土,一般是指处于软塑或者流塑状态下的粘性土,习惯上常把淤泥、淤泥质土、软粘性土总称为软土。它具有天然含水率高(一般天然含水量在34% 一72%之间)、孔隙比较大(孔隙比在0.9~1.0之间)、压缩系数高、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透水性差,并具有蠕变性、触变性等特殊的工程地质性质,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地基承载力低,不易满足建筑物地基设计要求,故需进行处理。
软土主要由水流缓慢淤积而成,形成年代一般比较长远,沉积厚度一般较深。在漫长的沉积过程中,由于植物的生长与腐烂,在软土中有时加有少量的腐泥或泥炭层。我国软土基本上分为两大类别:第一类是属于海洋沿岸的淤积:第二类是内陆、山区以及河、湖瓮地和山前谷地的淤积.本地区即属于第二类的河床、河漫滩相.一般厚度不超过2O米,成层情况不均匀,以淤泥及软粘土为主,含砂与泥炭夹层。在软土地基上修筑公路,特别是填筑高度相对较高、填筑材料自重较大时,如果对软土地基不加处理或处理不当,往往会产生路基失稳或过量沉降的问题,造成公路、桥梁不能正常使用,甚至会发生交通事故.因此必须对土地基的处理给予充分的重视。而在公路改扩建工程中,除对加宽部位的软土地基加强处理外,还要依据改扩建后的行车荷载和交通量的变化情况,检查分析旧路部位是否存在地基处理不到位等问题,必要时进行加强。路基处理原则与注意事项
第1页
共6页
地基处理论文
2.1 处理的一般原则
(1)即尽早用堆载预压不作深层处理软基的方法,这种以自然沉降逐渐达到地基稳定,是一种最经济也简单的方法。但由于我国公路基本建设的程序不能尽早拔款、征地、从容施工,而一旦工程项目付诸实施时,又往往限于工期,一
般情况用自然沉降法将难以实现。
(2)即在施工工期紧迫,时间有限的情况下,除非个别低路堤地段高度在临界高度以下,可不作地基处理。桥梁采用基础处,其余软土都需采用不同方法处理,只不过可用多种方案进行优选。2.2 勘察、设计和施工
设计。如采用机械施工,在确定砂垫层厚度时,应考虑机械的重量,轮胎对地面接触压力,偏心程度及软土地基表层强度等。在极软地基上,仅用砂垫层来确保大型施工机械的通行,往往需要较厚的砂垫层,是不经济的,所以常与表层排水或敷垫材料等法并用。填土面积大且排水距离长,预计有多处地下水渗出时,若仅用山砂作砂垫层,不能获得充分排水效果,应采用设置盲沟,砂垫层内的排水距离宜短不宜长。施工。砂垫层施工时应设放样板,摊铺作业一般采用自卸汽车与推土机联合操作,要尽量做到均匀一致。用透水性差的粉土作填料时,其坡脚附近的砂垫层一旦被土复盖,就有可能妨碍侧向排水,因此对砂垫层的端部要妥善处理。如能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严格做好工作,应该说软土路基施工,可以达到安全、优质的目的。2.3 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
(1)处理软土地基常用的方法在公路方面是排水固结,多用各种不同长度和间距的袋装砂井(直径7—10 cm)或塑料排水板(宽10 cm,厚4.5~6.0)与砂垫层(厚3O一80 cm)相结合,虽然这些方法是一般的,但却是有效的经济的。为了加快固结而且可提高地基承载力,也可用直径3O~50 em或更小一些的砂桩或碎石桩,但造价比上述常用。
3.软土路基处理方法
进行软土路基处理.要分别对待.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首先要搞好前期勘察设计工作。根据软土岩性特征和物理力学指标,通过对比分析。选择合适的软土路基处理方案。常用的软土路基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2页
共6页
地基处理论文
3.1换填法
就是将地基软弱层的全部或部分换填强度较高、透水性好的材料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沉降量。在软土厚度不大于3m,工期较紧、优质材料来源充足时.利用透水性材料进行置换填土可降低压缩性,提高承载力,提高抗剪强度,减少沉降量,改善动力特性,加速土层的排水固结。换填材料为砂砾、片石、开山石等渗水性材料。同时还应注意度和设置位置。3.2抛石挤淤
这是强迫换土的一种形式,它不必抽水挖淤,施工简便。抛石挤淤应采用不易风化的石料,片石大小随泥炭稠度而定。对于容易流动的泥炭或淤泥,片石可稍小些,但不宜小于3Ocm,且小于30cm粒径含量不得超过20%。当软土地层平坦时,抛投应沿路中线向前抛填,再渐次向两侧扩展,使泥沼或软土向两侧挤出。软土地层横坡陡于1:10时,应自高侧向低侧抛投,并在低侧边部多抛投,使低侧边部约有2m宽的平台顶面。片石抛出软土面后,应用较小石块填塞垫平,用重型机械碾压紧密,然后在其上设反滤层,再行填土。3.3砂垫层或砂砾垫层
砂垫层为设置在路堤填土与软土地基之间的透水性垫层,可起排水的作用,可保证填土荷载作用下地基中孔隙水的顺利排出,从而加快了地基的固结。砂垫层材料宜采用洁净中、粗砂,含泥量不应大于5%,并应将其中的植物、杂质除净。也可采用天然级配砂砾料,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5cm,砾石强度不低于四级(即洛杉矶法磨耗率小于6o%)。摊铺后适当洒水,分层压实,压实厚度宜为15~20em。如采用砂砾石,应无粗细粒料分离现象。砂垫层宽度应宽出路基边脚0.5~1.0m,两侧端以片石护脚或采用其他方式防护,以免砂料流失。3.4搅拌桩法
运用这类方法。就是在软上地基上中渗入水泥、石灰等,用粉喷、搅拌等方法使之与上体充分混合和固化:或把一些能固化的化学浆液(水泥浆、水玻璃、氯化钙溶液等)注入地基上孔隙,以改善地基上的物理学性质,达到加固目的。因此又统称为化学加固法。所用化学加固材料可分为粉体类(水泥、石灰粉)、浆液类(水泥浆及其他化学浆液)。这此需要加固的类型有搅拌桩法(粉体喷射搅拌桩、水泥浆搅拌桩、高压旋喷桩统称深层搅拌桩)及胶结法(硅化法、水泥灌注法)
第3页
共6页
地基处理论文
两类。
3.5反压护道法
当软土和沼泽土较厚.路堤高度不超过极限高度的2倍时,在路堤两侧填筑适当厚度和宽度的护道.在护道附加荷载的作用下-保持路基土的平衡,增加抗滑力矩肪止路堤的滑动破坏。特点是施工工艺简单、费用较低,但施工用地较大。为解决软土路基的沉降和稳定问题.以上治理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采用2种以上方法结合使用’从而加速排水固结及增加地基强度同时,也应注意避免所选措施问的相互干扰。2.6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是根据固结理论在软土中设置排水通道.通过加压排水促使固结沉降,提高抗剪强度。常用的方法有砂垫层、碎石垫层、砂井、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降水预压、真空预压、加载预压法等。此法通过在土层中埋设强度较大的土工聚合物、拉筋、受力杆件等.以提高路基承载力、减小沉降和维持建筑物的稳定。
3.7土工合成材料加筋路堤
用变形小、老化慢的土工合成材料作为路堤的加筋体,可以减少路堤填筑后的地基不均匀沉降,又可以提高地基承载能力,同时也不影响排水,故可提高路基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土工合成材料应具有质量轻、整体连续性好、抗拉强度较高、抗腐蚀性和抗微生物侵蚀性好、施工方便等优点;非织型的土工纤维应具备当量孔隙直径小、渗透性好、质地柔软、能与土很好结合的性质。应根据出厂单位提供的幅宽、质量、厚度、抗拉强度、顶破强度和渗透系数等测试数据,选用满足设计要求的土工合成材料。土工合成材料在存放以及施工铺设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或暴晒,以免其性能劣化。土工合成材料加筋路堤施工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1)应在平整好的下承层上按路堤底宽断面铺设,摊铺时应拉直平顺,紧贴下承层,不致出现扭曲、折皱、重叠。在斜坡上摊铺时,应保持一定松紧度(可用u型钉控制)。
(2)铺设土工聚合物,应在路堤每边各留足够的锚固长度,回折在压实的填料面上,平整顺适,外侧用土覆盖,以免人为破坏。锚固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第4页
共6页
地基处理论文
(3)应保证土工合成材料的整体性,当采用搭接法连接时,搭接长度宜为30~90cm;采用缝接法时,缝接宽度应不小于5cm;采用粘接法时,粘接宽度不应小于5cm,粘合长度应不低于土工合成材料的抗拉强度。
(4)现场施工中发现土工合成材料有破损时必须立即修补好。双层土工合成材料上、下层接缝应交替错开,错开长度不应小于0.5m。
结语
公路软土地基有极大的危害性。如果不处理或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地基失稳。使构造物沉降过大或产生不均匀沉降。对构造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同时,由于软土地基成因类型不同、厚度不
一、性质各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不能一律对待应首先查明地质特点和土质条件。对每一个道路工程具体分析,从路基条件、处理要求、施工工艺工程费用以及材料、机具来源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对几种路基处理方法进行技术、经济以及施工进度等比较.通过比较分析可以采用一种路基处理方法或由2种以上的路基处理方法组成的综合处理方案;同时在确定路基处理方法时,还要注意节约能源,注意保护环境。避免因路基处理对地面水和地下水产生污染,以及振动噪音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等。
第5页
共6页
地基处理论文
参考文献
[1]l刘玉卓.公路工程软基处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孙常成.高等级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研究[J]_山西建筑。2005,31(16):126—127.
[3]《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rrJ017—96.
[4]郄少青.关于高校图书馆实施业绩考核的几点思【[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x】6f2).
[5]周育红.图书馆绩效考核质量之探讨叫.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O04(6). [6]付亚和,许玉林.绩效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o4. [7]约翰·韦斯特伍德著.绩效评估【M】.白云,译.长春:长春出版社出版,2001.
第6页
共6页
第四篇:地基判断题
二、判断题
1、土松而湿则强度低且压缩性大,反之,则强度高且压缩性小。对
2、土粒由粗变细,则土由无粘性变成有粘性,且由透水性强变为透水性弱。对
3、土颗粒级配曲线越陡,说明级配越良。错
4、土颗粒级配曲线越缓,说明土颗粒越不均匀,级配良好。对
5、土中的气体如果处于封闭状态,则土不易压实,形成高压缩性土。对
6、单粒结构的土如果孔隙比较小,且土体强度大,则可以作为天然地基。对
7、地基土的自重应力图线是一条折线。对
8、粉土是粘性土,其塑性指数大于10。错
9、计算中心荷载作用下基底压应力时基础埋深是室外地面到基底的距离。错
10、实际工程中基础地面和地基土之间可以承受拉力。错
11、基底压应力图形是均匀分布的应力图形。对
12、地基土中同一水平面上的各点附加应力值相同。错
13、地基土中附加应力值随土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对
14、地基的沉降或不均匀沉降会引起基础的沉降,严重者会导致上部建筑物破坏。对
15、同一种土的压缩系数不是常数,而是随所取压力变化范围的不同而变化。对
16、土的自重应力图线随土层加深其值逐渐变大。对
17、土的附加应力随土层加深其值逐渐变小,到下限土层时可以忽略不计。对
18、规范法计算土的变形量是一种简化修正后的分层总和法。对
19、渗透性强的砂土变形量完成的较快,而高压缩性土完成较慢。对 20、当水力梯度为定值时,渗透系数愈大,渗流速度就愈慢。错
21、渗透系数与土的透水性强弱有关。对
22、建筑物沉降观测时,水准点的设置应以保证其稳定可靠为原则。对
23、土孔隙中的水压力对测定土的抗剪强度没任何影响。错
24、较硬的土层通常发生整体剪切破坏。对
25、软弱土层通常发生局部整体剪切破坏。错
26、当地基土承载达到临塑荷载时,地基就面临破坏。错
27、地基承载力一般用地基承载特征值表示。对
28、土体的滑坡和坍塌是同一种现象。错
29、地质勘察设计依据仅仅靠土体检测试验结果就可以。错 30、勘察报告可以准确充分的反映场地的主要特征。错
31、标准贯入试验的垂击次数越多,说明土越疏松。错
32、高压缩性土是疏松土,低压缩性土是密实土。对
3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修正应先修正宽度,再修深度。错
34、浅基础的刚性基础就是扩展基础。错
35、现浇柱下基础一般做成阶梯形或锥形,预制柱下基础一般做成杯口基。对
36、但基础的长度≥10b时,是条形基础。对
37、箱形基础刚度很大,使用于地下水中基础。错
38、拟建房屋基础埋深应大于相邻旧建筑基础。错
39、土的压缩试验中,压力越大,压缩系数也越大。错 40、确定基础的尺寸是基础建筑设计,确定配筋是结构设计。对
41、刚性基础较柔性基础受力性能合理。错
42、严寒地区的黏土砖强度会受到地基土中含水量的影响。对
43、在墙下单独基础的基础梁下面预留空隙是为了膨胀土破坏梁。对
44、浅基础设计时,中心荷载作用时,应力满足pk≤fa;偏心荷载作用时,应力满足pk≤1.2fa。对
45、十字交叉基础较柱下独立基础适合于软弱地基土。对
46、建筑场地三级场地比较优良,一级场地比较复杂和不良。对
47、根据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一级场地勘探点间距为15~30m。错
48、利用规范法计算主动土压力所依据的是库仑定律。对
49、挡土墙后的填土为Ⅱ类土时,就是碎石土,且密实为中密。错 50、红黏土和次生红黏土是黏性土的特殊情况。对
51、匀质粘性土土坡失稳破坏时,其滑动面通常是非圆弧滑动面。错
52、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修正应先修正深度,再修宽度。对
53、地基土中附加应力值随土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加。错
54、直接剪切试验中,土体的抗剪强度始终不变。错
55、土颗粒级配曲线越缓,说明土颗粒越不均匀,级配不良。错
56、碎石桩加固地基的原理是挤密。对
57、砂土的标准贯入试验的垂击次数越多,说明土越密实。对
58、浅基础的刚性基础就是无筋扩展基础。对
59、拟建房屋基础埋深应小于相邻旧建筑基础。对 60、确定基础的尺寸和埋深是基础建筑设计。对
61、地基土的三大基本物理性质指标是天然密度、饱和度、相对密度。错 62、砂土和粉土都是黏性土。错
63、砂土的密实度有三种状态:密实、稍密、松散。错
64、黏性土所处的半固态转变成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率称为液限。错
65、粉土是塑性指数不大于10且粒径不大于0.075mm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的土。错 66、预压法加固地基的实质是使地基土排水固结。对 67、箱形基础刚度很大,使用于软弱地基土的基础。对
68、勘察报告不能准确充分的反映场地的主要特征,还必须结合经验和现场具体情况。对 69、地基土自重应力线是一条圆弧形曲线。错
70、刚性基础比柔性基础抗压、抗拉、抗弯性能都合理。错 71、严寒地区的粘土砖强度不会受到地基土中含水量的影响。错 72、地基是指基础底面以下的土体。错
73、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初值一般在设计时不需修正。错 74、当水力梯度为定值时,渗透系数愈大,渗流速度就愈快。对 75、利用规范法计算地基抗剪能力时依据的是库仑定律。对 76、土体的孔隙率是一个小于1的数。对
77、实际工程中基础地面和地基土之间不可以承受拉力。对
78、单粒结构的土如果孔隙比较大,压缩性高,则可以作为天然地基。错 79、地质勘探点一级勘探场地的勘察间距是10~15m。对
80、坑探的特点是直观性比较强,可取得直观资料和高质量的原状土样。对 81、集中荷载作用下土中任意点的应力常用角点法来计算。错 82、地基就是建筑物的下部结构。错 83、土的含水量越高,粘聚力也就越大。错 84、同一土样的浮重度小于其重度。对 85、同一土样的饱和重度大于其浮重度。对 86、坡度越小,土坡的稳定性越差。错 87、预压法加固地基的原理是排水固结。对
88、对于直剪试验,固结——不排水剪就是固结快剪。对 89、地基符合要求时,基础应尽量使用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对 90、为了防止流砂现象的发生,在基坑开挖时应采用表面直接排水。错 91、为了防止流砂现象的发生,在基坑开挖时可采用井点法降水。对 92、工程中的土总是作为建筑材料。错
93、任何一种地基处理的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用。对 94、砂土粘聚力的大小决定了其抗剪强度的大小。错 95、粘性土抗剪强度的大小取决于其内摩擦角的大小。错 96、无筋扩展基础常用砖、石、砼等材料修筑。对 97、压缩系数0.5MPa1的土是高压缩性土。对
198、某土样的压缩系数为0.09MPa,则其为低压缩性土。对 99、箱形基础是一种深基础。对
100、粘性土根据其塑性指数的不同,又可分为粘土和粉质粘土。对 101、塑性指数就是塑限。错
102、地震时产生的地震力和孔隙水压力对土坡的稳定不利。对 103、桩基础是一种性能很好的浅基础。错 104、地基和基础都应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对 105、膨胀土是一种不良的地基土。对
106、无粘性土的物理状态常用密实度表示。对 107、酒精燃烧法常用于现场快速测定土的含水量。对
108、挡土墙在墙后土压力作用下向后移动或转动时作用于墙背上的土压力叫做主动土压力。错 109、渗透系数的单位与渗透速度的单位相同。对
110、液性指数就是液限。错
111、若含水量甲土大于乙土,则甲土的饱和度也大于乙土。错 112、饱和土体的总应力等于有效应力与孔隙水压力之和。对 113、强度和变形是地基的两个不同的控制标准。对 114、轴心荷载作用下,基底压力呈矩形分布。对 115、偏心荷载作用下,基底压力是呈三角形分布的。错 116、基础及其回填土的平均重度一般取25KN117、壳形基础常用于烟囱、水塔等建筑物。对 118、挖孔灌注桩属于非挤土桩。对
/m3。错 119、土的强度问题实质上就是抗剪强度问题。对 120、三轴试验中,土的抗剪强度是变化着的。对
121、土的压缩性是指土体在压力作用下体积缩小的性质。对 122、达西定律是土中水渗流时的基本规律。对
123、根据塑性指数的不同,粘性土可分为粘土和粉质粘土。对 124、随着压力的变化,同一种土的压缩系数是一个常数。错 125、沉井基础是一种深基础。对
126、桩基础按承载性状可分为挤土桩和摩擦型桩。错 127、粘性土的塑性指数大于10。对
128、由于粉土的毛细现象剧烈,所以粉土是一种良好的路基填料。错 129、大直径桥墩的灌注桩基础常采用人工挖孔。对
130、击实曲线中,最大干密度对应的含水量是最佳含水量。对 131、粘性土容易发生流砂现象。错 132、粘性土容易发生管涌现象。错
133、地基是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范围的。对 134、CFG桩的加固原理是置换和挤密。对 135、土的液限与其天然含水量无关。对 136、土的塑限与其天然含水量无关。对 137、塑性指数越小,说明土越具有高塑性。错
138、泥浆护壁成孔时,泥浆的主要作用是清渣和护壁。对 139、为防止不均匀挤土,可采用跳打法打桩。对 140、压缩模量大的土是高压缩性土。错
141、地基附加应力就是地基土自重引起的应力。错 142、砂性土是一种良好的路基填料。对
143、柔性基础是指用砖、石、砼等圬工材料修筑的基础。错 144、十字交叉基础能够有效地减小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对 145、抗剪强度库仑定律的表达式为fctan。错
146、饱和度反映了土体孔隙被水充满的程度。对 147、与直剪试验相比,三轴试验显得简单、快捷。错 148、塑性指数大于20的粘性土是粉质粘土。错 149、原位复桩和接桩都是处理断桩的方法。对
150、使用井点法降水时,建筑场地可能发生大面积的沉降。对 151、淤泥和淤泥质土都是软土。对
152、同一土体的最佳含水量是固定不变的。错 153、土体的孔隙比也叫孔隙率。错 154、土体的有效重度就是其浮重度。对
155、真空预压法处理地基时,不需要堆载材料。对 156、天然孔隙比大于1的土一定是软弱土。对 157、土颗粒本身是不容易被压缩的。对 158、预制桩沉桩时不存在挤土效应。错
159、流砂和管涌是两种与水的渗流有关的不良地质现象。对 160、土的压实度是压实后的干密度与最大干密度之比。对 161、碎石桩的施工方法主要有振冲法和干振法。对 162、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适用于饱和粘土。对 163、工程上常用液限来判断粘性土的物理状态。错 164、对于无筋扩展基础,基础的外伸悬臂越长越好。错 165、灌注桩的缺点是施工时噪声太大。错 166、基础应埋置在变形小、强度高的持力层上。对 167、快剪试验的实质是不固结——不排水剪。对
168、无粘性土坡保持稳定的条件是滑动面倾角小于或等于内摩擦角。对 169、偏心荷载作用下确定基底尺寸时,要求基底最大压力满足170、偏心受压时,若偏心距e171、偏心受压时,若偏心距epkmaxfa。错
l/6,则基底压力呈三角形分布。对 l/6,则基底压力呈梯形分布。对
172、挡土墙后的填土作用在墙背上的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错 173、挡土墙后的填土作用在墙背上的压力称为被动土压力。错 174、挡土墙后的填土作用在墙背上的压力称为静止土压力。错 175、土坡的滑动面总是一个平面。错 176、土坡的滑动面总是一个曲面。错 177、扩底灌注桩的常用扩底方法有爆破扩底和机械扩底。对 178、浅基础和深基础的区别仅仅体现在埋置深度上。错 179、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适用于砂土。错
180、在抗剪强度试验中,土体的抗剪强度随法向应力的增大而增大。对
第五篇:地基相关知识(范文模版)
1、试述地基验槽的目的和方法。1)
a)b)地基验槽的目的 核对其平面位置、平面尺寸、槽底标高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核对土质和地下水情况是否满足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设计要求;
c)检查是否存在软弱下卧层及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地下埋设物等及相应的位置、深度、性状。
2)方法:地基验槽以观察法为主,辅以钎探法。
2、试述地基加固处理的原理和拟定加固方案的原则。
1)原理:“将土质由松变实”,“将土的含水量由高变低”,即可达到地基加固的目的。
2)原则:充分考虑地基与上部结构共同工作的原则,从地基处理、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方面均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综合治理,绝不能单纯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3.有哪些加固地基的方法?试述这些方法加固地基的机理。
1)根据地基加固原理,可采取不同的加固方法。这些加固方法,可归纳为“挖、填、换、夯、压、挤、拌”七个字。
2)这些方法加固地基的机理是
挖就是挖去较浅的软土层,把基础埋置在承载力大的基岩或坚硬的土层中。
填当软土层很厚,而又需大面积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时,则可在软
土层上直接回填一层一定厚度的好土,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小软土层的承压力。
换就是将挖和填相结合,即换土垫层法。此法适用于软土层较厚,而对局部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它是将基础下面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而代之以人工填筑的垫层作为持力层。
夯 利用打夯工具与机具夯击土壤排出土壤中的水分,加速土壤的固
结,以提高土壤的密实和承载力。
压就是利用压路机、羊足碾、轮胎碾等机械碾压地基土壤,使地基压实排水固结。
挤先用带桩靴的工具式桩管打入土中,挤压土壤形成桩孔,然后拔
出桩管,再在桩孔中灌入砂石或石灰、素土、灰土等填充料进行捣实,或者随着填充料的灌入逐渐拔出桩管。
拌利用高压射流切削土壤,旋喷浆液,搅拌浆土,使浆液和土壤混
合,凝结成坚硬的柱体或土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