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习近平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心得(写写帮整理)
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重要论述心得体会
近年来,习近平同志深入思考新的世界形势下国家间相处之道,在2014年11月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提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这一重要论述与他在其他场合的有关论述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科学概括了我国在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过程中正确处理自身与世界关系的成功经验,深刻揭示了当今世界国际关系发展的规律和特征,为人类社会把握、描述和解释发展变化中的世界图景提供了新视角新依据,为世界文明发展探索了新道路新方向。
时代发展特征的新揭示
二战结束后,国际关系的性质和面貌发生巨大改变。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不结盟、不当头、不称霸原则指导下,成功走上和平发展道路,为世界进入和平与发展时代作出重大贡献,人类社会从对立、矛盾、冲突转向和平、合作、和谐发展的新阶段。伴随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国际格局加速调整和变革。以我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增长,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世界上主要国家充分认识到避免冲突和对抗,走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之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人类社会规避大规模相互杀戮风险的能力显著提升。
新时代需要新智慧,新变化产生新思想。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核心内容的新型国际关系理论,是习近平同志通过对二战结束以来世界发展的性质、原因和趋势,尤其是世界格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观察和分析作出的新判断、新阐释、新预见,是对世界各国和各国人民推进和平与发展这一崇高事业所取得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和理性升华。新型国际关系理论的诞生,标志着今日人类社会对自身历史的把握、现实世界的认识和未来发展的探索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它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将随着时间推移而日益显现。
近年来,在以往相当长一个时期影响广泛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趋于僵化和保守,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虽然对思想创新的重要意义有所认识,但缺少重大建树,国际关系理论创新与现实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习近平同志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代表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愿望,在世界舞台发出与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和不断提升的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声音,给陷入沉寂停滞状态的国际关系思想理论界带来新的活力与生机。
对现有理论的超越与发展
在新形势下,西方学者也力图有所作为。新现实主义一派提出“霸权稳定论”,主张打造一个无所不能的超级大国来统领国际事务;自由主义一派提出“全球治理论”,主张各国弱化主权,制定共同的规则来管理世界;建构主义一派抛出“普世价值论”,主张推广某种自认为先进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来一统天下。但这些“新学说”在解释复杂而深刻变化的世界时捉襟见肘,在指导现实社会实践时表现出严重的局限性,甚至成为世界局部地区和少数国家社会失序、政治动荡的思想根源。
新型国际关系理论超越现有理论框架,主张决定人类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因素不在于以对立和对抗为出发点的权力制衡,而在于以和平与发展为出发点的合作与共赢。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地球村不再是你死我活、我赢你输的角斗场,而成为所有国家风雨同舟的命运共同体;全球范围内共同安全、合作安全、发展安全和可持续安全程度的明显提升,为各国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绝大多数国家成为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完善者和创新者,已有国际规则、合作机制与适应发展需要产生的新规则和新合作框架之间不再相互排斥和抵触,而是兼容共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平等相待,发展中国家尊重已经在发展上取得突出成就的国家,发达国家则应客观理性看待别国发展壮大及其政策理念,避免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走向冲突对抗的老路;倡导建设摒弃对立、对抗因素,更具有超越性、平等性、和平性、包容性和建设性的伙伴关系。
习近平同志指出:“正如一棵大树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一样,天下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验,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模式。”新型国际关系理论打破西方“自由民主”价值和社会制度是世界所有国家唯一正确选择的神话,认可和包容世界本身的多元性和多样性,坚持国际社会应尊重各国根据国情对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的选择,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趋于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将世界多样性和各国差异性、复杂性转化为发展活力和动力,引导不同文明、不同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共同参与、共同发展。
新型国际关系理论重视培育理想信念,将公平正义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主张世界各国和各国人民应携手并肩、共同推动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向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国际治理法治化,尤其是维护好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主张国际政治应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强调以民为本,突出人民主体地位,致力于打造一个不但物质富裕而且有理想信念的世界,让世界各国人民不但能共享发展成果、过上更加宽裕的生活,而且能共享安全保障、过上避免恐惧的生活,能共享尊严、过上更富精神内涵的生活。
增强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
新型国际关系理论包含深刻的发展道理,具有清晰的历史逻辑,寄托着爱好和平人民的共同向往。可以预期,随着新兴大国和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不断上升,这一理论将以其强大的解释力、预测力和影响力在国际关系思想理论领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促使发展中国家主要用西方学说和标准诠释本土经验和世界发展的时代成为历史。它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将有力改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多数情况下表现出的主动与被动、支配与被支配关系。
新型国际关系理论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通过对自身发展经验、对融入世界切身体会的总结而发出的时代强音。在过去一个时期,虽然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权重显著加大,但由于在理论创新方面未能实现同步,导致其在国际社会一直未能获得相应的地位和话语权,在精神资源配置中处于不利地位,限制和束缚了其设定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机会和能力。新型国际关系理论给新兴大国和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精神指导,肯定和证明了他们的存在价值,增强了他们维护自身利益诉求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有利于他们增强对自身道路和制度选择的自信。
新型国际关系理论是现阶段我国为世界贡献的宝贵精神财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重要的社会主义国家和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2010年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经济发展贡献相适应,我国应及时提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理论学说,在真正成为世界级大国的同时贡献思想理论智慧。新型国际关系理论凝聚中国经验,诠释中国故事,彰显中国气派,充分表明我国有能力推出新的思想体系,有能力参与世界知识体系的建构与革新。
新型国际关系理论引导、规范和塑造中国人民观察现实和解决现实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新时期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我国发展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跟在西方国家后面亦步亦趋,而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在坚持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方面,中国创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目的不是削弱、挑战和替代既有多边金融机构,而是与这些机构互补共进、协调发展。
2015年7月29日
第二篇:新型国际国际关系学习讲话稿
新型国际国际关系
讲话稿
(双河乡人民政府
吴富兵)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俄罗斯时,提出“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这是我们党立足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反映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
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
(一)如何认识当今的国际形式
1、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世界上各大国之间的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美欧、美俄之间因伊拉克战争出现的矛盾有所缓和,虽然双方之间深层次的矛盾和分歧并未消除;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经贸问题等方面面临新的考验,但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仍在扩大,双边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中俄、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继续加深;中日政治关系虽因日政界对二战态度、双方领土争端等问题而受到较大干扰,但双方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仍然高潮迭起,足见中日友好与合作基础深厚,日趋成熟;中印政治与经济关系均保持积极态势。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反映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转。
2、世界形势风云变换。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
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当今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目前,中国的经济总量虽已升至世界第二,但用13亿多人口去除,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排在世界第八十位左右,有2亿多人口还生活在世界银行规定标准的贫困线以下,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从这个起点出发到实现目标,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仍需要集中精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没有和平,建设和发展就无从谈起。对此,习近平主席阐明:“中国要聚精会神搞建设,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和谐稳定的国内环境,一个是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 为了实现梦想,中国需要和平,“只有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同世界各国一道维护世界和平,中国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是中国人民对实现发展目标条件的基本认识。
3.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粮食不足、资源短缺、能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异常、恐怖主义、网络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经济危机等诸多全球性难题。应对这种难题,光靠某国单打独斗已解决不了,只有各国携手合作,方能“应对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享一个世界。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人类联系更加紧密的大势面前,那种你兴我衰、你得我失的“零和”观念已不合时宜,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已成为大势所
趋、人心所向的时代潮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正是顺应这个潮流的产物。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当今世界,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老路还能走得通吗?答案是否定的。不仅走不通,而且一定会碰得头破血流。只有和平发展道路可以走得通。
所以,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并多次公开宣示,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我们在政策上是这样规定的、制度上也是这样设计的,实践中更是一直这样做的。
(一)新型大国关系
1、提出:2012年5月3日,在北京召开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双方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作为主题,这一概念被高调推出。
2、内涵新型大国关系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大国关系,是崛起国和既成大国之间处理冲突和矛盾的新方式。新型大国关系,意味着对传统大国关系模式的摒弃,是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它准确命中了中美关系发展的现实需要,也为中国发展与其他大国关系以及其他大国之间发展关系提供了思路。
中俄关系
中俄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组双边关系,更是最好的一组大国关系。一个高水平、强有力的中俄关系,不仅符合中俄双方
内涵
一是不冲突、不对抗。就是要客观理性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
二是相互尊重。就是要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
三是合作共赢。就是要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适应的新型军事关系
中欧关系
中欧关系中大国政治的成分最少。当前全球挑战增多,美国发挥领导作用的能力和意愿在下降。在多极化的时代,中欧合作推动全球有效治理,是构建新型双边关系的重要着力点。中欧文明阅尽人类数千年沧桑,对人、社会、自然的发展及三者之关系都有独到见解,这两大文明开展对话与交流,必将大大丰富人类的思想和理念,为解决21世纪的问题贡献智慧。要从战略角度看待中欧关系,将中欧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结合起来,共同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提升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全球影响力,为世界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中日关系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国,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进入新世纪以来,中日两国关系愈发错综复杂:一方面两国各领域间的合作和交流不断深入,为两国双边关系奠定了基础,为以后两国的进一步发展拓宽了空间;另一方面,遏制、破坏两国关系的一些敏感问题也不断浮出水面,给两国正常的合作带来了负面影响。中日关系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近几年来,当中日经贸关系渐趋佳境之际,双边的政治关系却进一步滑向冷淡的深渊,其间的反差逾来逾大,几乎到了如不对政治局面加以改善,经济关系也难以为继的地步。中日关系一直是一个敏感的
话题。中日关系日趋紧张,钓鱼岛问题等,引起国内人民的高度关注。中日关系重在妥善处理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以及历史问题,发展在地区合作中的积极互动。中日之间的问题既有大国政治的成分,又有历史和民族主义的成分,要突破这些瓶颈,需要耐心、智慧和远见。
中国对周边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坚持正确义利观,巩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总书记秉承中华文化和新中国外交优良传统,针对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强调要坚持正确义利观,有原则、讲情谊、讲道义。政治上坚持正义、秉持公道、道义为先;经济上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对那些对中国长期友好而自身发展任务艰巨的发展中国家,要更多地考虑对方利益。总书记对非洲提出真、实、亲、诚四字箴言,特别强调合作的互利共赢性质,表示将不折不扣落实承诺,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对拉美,宣布将面向加勒比友好国家设立优惠贷款和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贷款,表达了帮助中美洲有关国家发展的诚意;对叙利亚危机、巴以冲突、伊朗核问题等,明确提出多条建议,彰显中国在中东地区事务中积极负责的建设性大国作用。
三、按照亲、诚、惠、容理念推进周边外交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周边外交工作,明确了新形势下周边外交的指导思想和大政方针,特别是提出了
国家、有的势力、有的舆论片面解读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以为把走和平发展道路作为国家战略抉择,将束缚中国维护国家利益的决心、手段和能力;以为中国将顾忌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对外宣示而不愿或不敢采取非和平手段来捍卫自己的核心利益;以为中国为了求发展会降低原则和底线,因而跃跃欲试,屡屡制造事端、进行挑衅,甚至企图触碰我国核心利益的红线。这种把中国的克制和忍让视为软弱可欺,把中国主张通过政治对话和外交渠道来解决争端视为有机可乘的思想和行为,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中国不怕事,也不惹事,决不把走和平发展道路与维护国家利益割裂开来。中国的核心利益是决不能冲击和触犯的。这明确无误地阐明了中国在坚持和平发展的同时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底线和不可动摇的决心,阐明了中国坚持自身和平发展与推动世界共同和平发展的内在联系。
第三篇:学习总书记“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关于国际关系和我国外交战略”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学习总书记“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关于国际关系和我国外交战略”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新的重大外交理念,清晰描绘了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国家意志和基本国策,选择合作共赢成为中国发展国际关系的旗帜;与此同时,捍卫事关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的核心利益,是中国的不二选择。这两点构成了中国外交战略的两大支柱,相互并不矛盾。我们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的共赢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但何谓“新型大国关系”?按照中方的说法,它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按照美方的说法,它是对“崛起国与守成国必然冲突”这一历史魔咒的打破,是以“新答案”解决“老问题”。显然双方对此的理解有所不同,但双方业已存在的基本共识在于:21世纪的中美关系必须避免大国对抗和零和博弈的历史覆辙,切实走出一条新路。
首先,坚持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是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前提。世界上各大国之间的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美欧、美俄之间因伊拉克战争出现的矛盾有所缓和,虽然双方之间深层次的矛盾和分歧并未消除。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经贸问题等方面面临新的考验,但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仍在扩大,双边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中俄、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继续加深。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反映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转。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的共同发展,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这是大国建立新型国家关系的前提。
其次,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是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保障。大国需要建立新型的国家关系,是因为国家利益是国家关系的决定因素,各大国调整其对外政策都是为本国的生存和发展,为维护本国国家利益服务的。国家力量是一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确立一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发挥其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最后,我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周边安全环境的复杂多变。构建中美之间的新型的大国关系,并无现成道路可循,探索大国关系新道路也绝非易事,管控中美之间广泛存在的矛盾分歧并通过不懈努力减少双方战略相互猜疑、增进战略互信,更是难上加难。但是由于中国对外战略的和平属性、由于中美两国之间相互依存所构成的互利共赢的关系结构,由于中美两国在亚太这一全球地缘政治与经济最为重要的地区,存在着根本性的共同利益,因此,不论双方在政治、安全、经济等各个领域存在怎样复杂尖锐的矛盾和分歧,只要双方始终秉持两国最高领导人达成的关于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重要共识,只要美方的决策者们能负责任地把中美两国人民的福祉放在首位,中美两国在未来十年一定可以通过共同努力,为构建符合21世纪和平发展时代潮流的新型大国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学习习近平深圳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讲话心得
【篇一】
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广大农村生活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集体制到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此农村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我的家乡也随之取得了巨大变化。
这40年来给我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的家乡住在一个不算贫困的村庄,记得小时候家里住的都是土坯盖得平房,冬天的窗户都是糊的一种毛烘烘的白纸(俗称毛头纸)冬天很冷还透着小风,每家每户都是烧的散煤炉子冬天烟囱不好很容易一氧化碳中毒,这样的事情每年都要发生几家。村子里的饮用水是定点给放的只有每天中午给放非常不方便。家里也没有什么家电,有的也就是一台黑白电视机,一台卡带录音机没有什么像样的家电。小时候村里的路多半是土路没有像的路,至于交通工具吗也就是拖拉机,自行车一类的没有什么像样的。这些就是我儿时的记忆。
回顾这40年来给我们带来的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住房来说我们丛土平房搬到了比较结实的砖房又从砖房搬到了结实的楼房现在的楼房24小时自来水,冬天用上了集中供暖给人们带来很多的方便,现在家里的电器从黑白电视到彩电又从彩电到液晶电视,像冰箱、洗衣机、微波炉应有尽有。现在村里的路修好了人们的交通工具也有了很多的变化从自行车、拖拉机、到现在几乎家家拥有的私家车都见证着改革开放四十年天翻地履的变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祥和富裕的生活条件,老白姓的精神面貌也随之改变,从来没有到如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电影院、图书室、文体活动、娱乐场所设施一应俱全,举不胜数,事实证明改革开放顺应民心,附合党意,四十年改革开放铸就的辉煌成就令人鼓舞。
展望改革开放的未来前景,我们必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乘月破浪,把改革开放推向一个更高更好的领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祝愿我们的国家逐步强大,人民生活越来越美好。
【篇二】
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激励干部群众勇当新时代的“拓荒牛”。
习近平总书记虽然是对深圳党员、干部和群众的要求和勉励,但对于各级党员干部来说同样具有积极的学习启发和借鉴意义。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勇当新时代的“拓荒牛”,党员干部要鼓足“三股劲”。
要鼓足“闯劲”,敢闯敢试。“不恋平原多嫩草,愿从荒漠闯新途。”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困难与风险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党员干部只有强化政治担当、增强政治定力、坚定政治信念,鼓足“闯劲”,敢闯敢试、勇闯智闯,不管前面有多少“地雷阵”,都能义无反顾、一往无前,则没有攻不破的城池、到达不了的彼岸。当前,我们也不难发现个别党员干部存在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缩头缩脚的问题。这些人抱着“明哲保身”的错误思想,揣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见困难“躲着走”“绕道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创业激情、干事闯劲严重退化,制约了事业健康快步发展。破除部分干部身上存在的不敢闯、不敢试的消极思想,就要一刻不停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牢记党员初心,擦亮党员本色;
要切实建立完善和落实好容错纠错机制,为敢闯敢干、能干会干的干部提供制度“后盾”;
要大胆使用敢闯敢干实干的干部,做好政策“后援”,切实让闯劲“迸发”而出。
要鼓足“创劲”,创新作为。“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当前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科技竞争、国际竞争中,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创新的过程就是变革的过程,革故鼎新才能不断推陈出新,更好地开创未来、创造价值、提升价值。日常工作中,总有那么些党员干部,存在“佛系心态”,工作不温不火、不紧不快,不追求功名、不在乎输赢,其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大打折扣。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是人民的公仆,寄托了组织的厚望和重托、人民的希望和期待,要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化创新意识、鼓足创新劲头、坚持创新发展,切实让创新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和不竭动力。
要鼓足“干劲”,真抓实干。“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党员干部勇当新时代的“拓荒牛”,就要如山之青松根深蒂固,任凭风吹雨打,依然坚定信念信心,咬定目标、鼓足干劲、真抓实干、砥砺前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面对新时代的新目标、新任务,党员干部必须要有新担当、新作为。当前,我们不难看出个别党员干部存在安逸思想,工作拈轻怕重、不思进取,把“过得去、差不多、将就着”作为工作的“标配”,缺少工作的干劲拼劲和韧性。党员干部就是干事创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各级党组织要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弘扬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干劲抓落实,坚决克服思想消极、干事松垮、工作应付,不作为、慢作为、懒作为的不良行为,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勤为”,担当实干、攻坚克难的“勇为”,开拓进取、创新发展的“优为”,聚力打好改革攻坚战,努力创造经得住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工作业绩。
【篇三】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于2020年10月14日上午在广东省深圳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一座城市,浓缩中国梦的时代精华。40年间,从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到1300多万常住人口的“创新之都”,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深圳始终挺立潮头、走在前列,激荡起逐梦前行的力量。
坚持党的领导,发展为先“硬道理”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决定设立深圳经济特区,这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长期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大力支持下,深圳特区坚持发展为先,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勇担使命、砥砺奋进,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特区工作上不断开创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谱写了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壮丽篇章,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由经济开发到统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弘扬敢打敢拼,不怕吃苦“精气神”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40年前,深圳经济特区横空出世。万事开头难,千千万万拓荒者、奋斗者,凭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智慧与闯劲,硬是“杀出一条血路”,开辟一片新天地。正如外国学者所说,深圳“展示了中国如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一个本土化的、在创立初期饱受争议的改革试验田,变成一个中国乃至全球的城市发展样板”。深圳的辉煌,在于始终保持敢打敢拼、不怕吃苦的精气神。风雨兼程40年,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深圳需要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啃硬骨头、涉险滩。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特区之“特”,更在于有大格局、大担当、大智慧,谋划发展有新路、破解难题有新招、抵御危机育新机、应对变局开新局,继续当好改革开放的探路先锋,让特区精神在新时代改革攻坚中绽放新光芒。
抓住改革创新、人才引进“牛鼻子”
改革创新、人才引进是深圳追梦圆梦需要紧抓的“牛鼻子”。从特区成立之初的“土地第一拍”“打破铁饭碗”,到近年来的“同股不同权”“个人破产制度”,无数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开放举措从这里发源,最终汇聚成推动历史前进的浩浩大潮。筑梦40年,深圳靠着“硬核”的改革创新力量,“来了就是深圳人”的人才引进机制,涵养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热土。如今,在这片热土,170余家上市公司星光璀璨,一天有超过71件发明专利产出,全球高端科技创新资源正在向这里聚集。面向未来,只有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激发创新潜力,培育更好的人才土壤,才能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在激烈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过去40年,深圳是一面镜子,映照中国改革开放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新的40年,深圳更像是一把标尺,为世界标注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力度、速度、高度。未来的深圳必将勇立时代潮头,秀于世界之林。
第五篇:学习习近平心得
学习“习总书记教师节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国际城实验小学
王圣略
2014年11月6日,我们国际城全体老师集中学习“习总书记教师节重要讲话精神”,我深受感动。习总书记在2014年9月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视察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对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勤奋工作,作出了突出成绩,表示崇高的敬意!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亲切关怀。会上习总书记为当今和未来的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肯定了教育的重要地位和教师对教育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在听完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之后,我不仅感到激动和鼓舞,更感到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自己肩上的担子是多么的沉重,使命是多么的艰巨。以下我将围绕习总书记提出的“四点希望”,现谈谈自己对讲话中“师德精神”的领会:
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努力造就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总书记在讲话中殷切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努力成为爱岗敬业的模范,成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育人先育己,教师首先要认真学习,加强自身的师德建设,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爱岗敬业,创新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师之道,首在师德。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影响教育质量的潜在因素,高尚的师德是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的第一要素,比言语教育具有更强的心灵渗透力,对教育质量的影响更生动、更持久、更深远。
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在知识更新如此迅速的今天,教师不应是一桶水,应是一股不断涌出新水的清泉,永远新鲜,有活力,才能在知识迅速变更的年代不落后,交给学生丰厚有用的知识。所以教师不应局限于所教教材,还应该读各种各样的书,丰富自己的知识修养。抱着一种务真求实、乐观上进、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将来要无愧于这一光荣的称号,心须努力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在对学生,对国家高度负责的态度的同时,要坚决履行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处处为人师表,以自己模范的品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用红色精神和情怀站好教师这一光荣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