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搭建家园共育平台 亲身体验教育快乐新3
搭建家园共育平台
亲身体验教育快乐
作 者 姓名:周幼儿园名称:瑞昌市求知路幼儿园职 称:小教一级联 系 电话:通 讯 地址:瑞昌求智路一号 岚
0792-4229157
搭建家园共育平台 亲身体验教育快乐
瑞昌市求知路幼儿园 周岚
摘要:“把严格的要求转变为快乐的学习,把幼儿从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需求,把消极的保护转变为积极的培养锻炼”,这是我们幼儿园在教研中探讨学习《新纲要》中收获的新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将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每日枯燥无味的生活常规教育活动内容,在形式上进行了调整,把儿歌游戏这种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巧妙地运用到了幼儿一日生活常规活动中,孩子们在实践过程中明显感受到了一种游戏的快乐,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了。这一形式的改变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为了调动孩子们的兴趣,有些家长还主动参与到各项活动中。
关键字:家园共育 体验快乐
一、快乐的亲子见面会
在新学期的开学不久,我们都会组织一次亲子活动,每年九月份的重阳节或是三月份的三八妇女节我们每个班都会选择不同的活动形式召开亲子会,如:去年的重阳感恩敬老节,我们邀请了孩子们的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参加祖孙同乐感恩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用真诚的话语感恩于祖辈,用自己的行动去为祖辈做一件感恩于祖辈,值得感动的事,倒茶老人喝,帮老人洗洗脚,给家长与老师有个相互的接触和熟识的机会,在亲子活动中老师充当不同的角色,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结识班级教师,让家长从教师的角色选择中、游戏儿歌中感受孩子身在其中的快乐。
二、快乐的儿歌大家诵
对于刚入园的孩子,每天总要学习很多的生活常规,为了提供给孩子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我们老师把这些学起来枯燥无味的生活常规知识汇编成一首首的儿歌,并装订成册,发给家长手中,和孩子们一起来学习儿歌,诵读儿歌,理解其中的意思,这样可以更好地引导孩子如何去做。
自幼儿园开展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一主题活动,好多孩子现在不仅会诵读儿歌、还会主动地去完成一些属于自己的力所能及的事,如:自己穿衣穿鞋、自己洗脸、自己整理物品,还会帮家长做一些简单的家务,这样孩子们在轻松快乐中掌握其中的内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亲身体验游戏快乐
如何在幼儿园让家长感受到孩子们的快乐,从而更好地配合我们老师的工作,减少对孩子在园不乖的顾虑和担心上,我们让家长对孩子的幼儿园生活进行亲身体验。于是我选择了午饭前的洗手环节,我用原有的方法让家长洗手,单一的讲述洗手的方法,听起来枯燥无味,也不容易记住,一下子就没有兴趣了,接下来我改变了一种方法,我采用“游戏加童谣”的方式让家长再次体验洗手活动,氛围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家长们一边跟着读,一边笑着、说着洗手,在短短的时间内,家长体验了孩子的游戏的快乐。同样的生活常规教育我们换了一种教育的方式,家长亲身感受到了其中的美妙,感受到快乐的教育方法给孩子带来的快乐,家长们感到非常地高兴。
家长工作一直是我们幼儿园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做好家长工作能让我们的教育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让家长感受到幼儿园教育的新理念,并给家长搭建一个教育的平台,让家长亲身体验,从而转变角色把自己放在学习中,在体验中感受到孩子的快乐,把这种快乐教育运用到孩子的常规活动中,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
第二篇:搭建家园共育平台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搭建家园共育平台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摘 要:人的行为习惯是长期逐渐养成的,幼儿期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同时,拥有良好的习惯是幼儿健全人格的基础。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和幼儿园教育等原因,也有自身发展水平较低的原因。要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不能只期望幼儿园的教育,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只有家园联手才能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家园联手 幼儿 良好习惯
《幼儿园指导纲要目标》中指出,幼儿要“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可以看出一个好的教育应该是非常重视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的。纵观历史,大凡获得成功的人,他们的良好行为是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形成自然。小时候的鲁迅先生,就养成不迟到的习惯,他小时候曾在自己的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来时时提醒自己,他要求自己抓紧时间,时时刻刻地叮嘱自己凡事都要早做,他这样长时间地坚持下去,就形成了习惯。这位以“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业绩,成为世界有史以来十大文豪之一。可见,良好的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十分重要,它足以成为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
从人的一生来看,幼儿期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时的幼儿心智尚未发展成熟,加上其好模仿、可塑性强的特点,因此,这时期的良好习惯很容易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使他们有好的生活节奏,这对幼儿一生的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所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同时,良好的习惯养成是幼儿健全人格的基础。幼儿期培养良好的习惯有助于幼儿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从而培养其形成健全的人格。而拥有健全的人格特征正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重要要求。
(一)道德习惯
道德习惯是指在道德意识支配下出现的较为稳定、持久的道德行为,它是确定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的基础。道德习惯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文明礼貌,关心他人、关心集体,遵守纪律的习惯,诚实守信,爱护公共财物,不欺弱凌小的习惯等。
(二)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多次重复和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内心需要的行为方式,它包括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习惯等。
(三)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是幼儿每天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有关饮食、起居、卫生、消费等习惯,如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积极锻炼身体,不随地乱丢瓜皮果壳,不随地吐痰,饭前便后洗手等。
(四)劳动习惯
劳动习惯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并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的行为习惯,如做好班级值日工作,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等。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和幼儿园教育等原因,也有自身发展水平的原因。要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不能只期望幼儿园的教育,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
二、家园合作,共促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一)幼儿园在家园合作中的作用。
幼儿园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和重视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幼儿园不能单独搞良好习惯培养的活动。幼儿园只有与家长合作才能使这一活动得到最大最优的效果。那么幼儿园在与家长合作促进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1.宣传。幼儿园在实施计划和活动时,一定要向家长宣传其活动的理念和目标,使家长对其计划有一定的了解。这种宣传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比如活动板报、宣传册、家长会等等。如果幼儿园不向家长宣传,家长就不可能清楚幼儿园的计划安排,那么幼儿园实施的任何活动都只能是纸上谈兵,起不到任何果。
2.沟通。沟通是真正架起家园合作的桥梁,如果说宣传是迈向合作的第一步的话,那么沟通就是向合作的延伸。如果幼儿园只是停留在宣传的层面,那么是失败的。一个良好发展的幼儿园,一定是认真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的幼儿园。同时,沟通能进一步走进家长的心理,进一步听取家长的主张,进一步反馈家长的建议。幼儿园在家园合作中一定不要吝惜自己的言辞,一定要主动与家长沟通和交流。
3.指导。幼儿园的指导作用是实施家园合作的最直接的方式。有些家长在观念上存在误区,比如过分娇惯孩子、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幼儿园等,对这些家长,幼儿园要在理论和思想上对其点拨和指导;而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常常存在困惑,不知道合理的培养孩子的方法,这时幼儿园就要结合幼儿的特点,在实践方面帮助家长共同培养幼儿。
4.组织。幼儿园应该多组织活动,增加与家长见面交流的机会。家长参加的幼儿园的活动是家园合作最面对面的方式。幼儿园组织的活动可以有多种类型,比如幼儿汇报表演、公开课、亲子活动,还可以以最直接的家长见面会的形式。
(二)老师在家园合作中起重要作用。
《纲要》中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纲要》中还指出,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幼儿期的孩子学习具有模仿性强和易受暗示的特点,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他们,教师怎么说、怎么做,他们都学的惟妙惟肖。例如:在与幼儿共同活动中,我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带幼儿散步、游戏时,帮他们擦鼻子的纸一定要放进垃圾箱,孩子们吃的水果皮、糖纸,我会引导他们放进垃圾箱。并让幼儿知道不应该乱丢垃圾,因为它会把环境弄脏的。让孩子知道怎样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懂得保护环境是好处,初步形成幼儿正确的环保意识观念。
(三)家长在家园合作中的作用。
陈鹤琴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说:“如果父母的知识习惯好,儿童早已受到好的家庭教育,再加上学校教育,自然就相得益彰。父母的知识习惯不好,那么儿童在未进学校之前,无形中早已养成不良的习惯,学校教育就算很好,也收效甚微了。”可见,在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方面,家长只有与幼儿园合作才能产生1+1>2的现象。孩子在家中是最放松的状态,在这种没有约束的状态下,各种不良习惯很容易形成。那么如何在家庭中很好的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就是家长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了。
(1)关注和了解幼儿园的活动。许多家长只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的怎么样、表现的怎么样,对幼儿园其他的事情则一概不关心。其实,一个真正负责任的家长,会持续关注和了解幼儿园的计划与各种活动目标、内容安排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幼儿园的活动计划贯彻进家庭中,才不会使孩子在幼儿园学的好习惯在家中被抵消了。
(2)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教育孩子不只是幼儿园的责任,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其中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家长要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相一致。在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方面,幼儿园已经把好了幼儿在园那道关。那么,要与幼儿园教育活动一致,家长就应该把好幼儿在家的这道关。让幼儿在园和在家都能严格要求自己,按良好的习惯去做事。
①弥补幼儿在园表现的不足。在养成良好习惯方面,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可能有欠妥的地方。那么家长在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后,就应该结合生活中的小事,耐心地教育孩子,从细微处培养孩子,从而使孩子向着良好的习惯发展。②按幼儿园的标准要求孩子。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在家和在园的要求是一致的,任何霸道无理的行为都是被禁止的,任何有害的习惯都是不允许的,任何不尊重不礼貌的行为都是不被接受的。家长只有对孩子的行为严格要求,才能真正培养一个健康、向上、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具有良好习惯的孩子。
③利用家庭特有的资源。既然家庭中的状态是最自然的,那么幼儿的各种习惯表现也是最本质、最发自内心的想法。所以,父母就要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孩子的各种习惯的表现,对孩子暴露的恶习要严格要求,坚决将其扼杀在摇篮中。父母也可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小事来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总之,家长只要细心和耐心,就会发掘家庭中有许多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应把好习惯融于孩子的一日生活之中,为孩子们创设轻松、愉快地环境,在尊重幼儿的好玩、好奇、好赞扬的特点基础上,让幼儿在和谐的家园合作氛围中进行练习和实践,养成良好习惯,让他们在你我共同的合作中更加茁壮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教育文集.开封:河南出版社,1990 [2]陈卫东.良好习惯是健全人格的巩固基础——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论习惯[J].少年儿童研究,2002(02)
[3]李生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戈柔.浅谈如何进行家园合作[J].上海教育科研,2009(11)[5]周若冰.家园合作共育新模式的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05(10)[6]亚米契斯.《爱的教育》.学前教育研究,2005(10)
第三篇:家园合作共育试卷-3
家园合作共育试卷
一、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家长应如何培养孩子的语言智能。
答:语言智能包括语言兴趣,2讲说技能,3识字能力,4书写能力。
2、家长应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
可以通过1家庭生活,2特殊活动。来培养
3、家长应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智能。
1认识数字,2探究数学,3思考数学,4玩数字游戏。
4、家长应如何提高孩子的合作能力。
1民主的亲子关系,2科学的育儿态度,3优化的家庭结构。
5、生物生态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及给你的启示。
主要观点:1儿童的发展受到与其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生态环境的制约,这种生态环境是由若干个相互镶嵌在一起的系统所组成的。2这些系统表现为一系列的同心圆: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时代系统。
启示:1要充分认识到家园社区的独特作用,2要重视家园社区之间的关系,6要加强家园社区之间的联系,4要不断扩大儿童认识世界的范围。
7、幼儿家庭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1休息方式,2消费方式,3饮食方式,4购物方式,5娱乐方式,6学习方式,7交往方式,8劳动方式。
8、幼儿园教师在与家长互动的过程中,主要扮演了哪几种角色?试举例说明其中的一种角色。1迎宾者,2保护者,3倾听者,4采纳者,5合作者,6指导者,7研究者,8评价者。
9、幼儿家长教育能力结构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1观察能力2合作能力3指导能力4动手能力5游戏能力6组织能力7自我教育能力8表演能力,9交往能力,10管理能力。
二、设计题(1题40分)
1、围绕“母亲节”,设计一个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活动方案。
1活动目标(要简明),2活动准备(要全面),3活动过程(要详细),4活动评价(要具体)。
温馨五月 感恩母亲节
设计思路
在母亲节到来之际,为培养幼儿感恩母亲、关爱妈妈的美好情感,我们设计、开展了系列活动。“感恩母亲节”是活动的结束部分,是对前期活动的回顾和展示,也是一次节日开放活动。
前期活动
1.谈话活动:我的好妈妈。
2.结合“世界微笑日”进行社会活动《蜗牛的微笑》。
2.语言活动:学习儿歌《我和妈妈》《健康快乐每一天》。
3.音乐活动:学唱歌曲《笑一个吧》《小乌鸦爱妈妈》《我的好妈妈》。
4.美术活动:手工制作“小花”,绘画“妈妈和我”。
活动目标
1.和妈妈一起过节,共同感受节日的快乐。
2.体会妈妈养育自己的辛苦,懂得感恩。
3.用自己的方式为妈妈送去节日的祝福。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熟练演唱歌曲。
2.母亲节活动PPT、文稿、图片及音乐。
3.向家长发出邀请函,与在活动中准备发言的家长沟通,确定发言内容。
4.收集幼儿帮妈妈做事的照片。
5.布置活动环境。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欢迎妈妈的到来
家长和孩子成半圆形落座,孩子坐在妈妈的前面。播放音乐《妈妈的吻》。
师:小朋友们,妈妈来参加我们的活动了,大家高兴吗?你知道为什么今天要把妈妈请到幼儿园来吗?
幼:因为妈妈要过节了。
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妈妈的到来!
教师简单讲解母亲节的来历,向家长汇报前期开展的相关活动。
二、欣赏图片--世上只有妈妈好
1.师:这是一只刚出生的小猫,它从妈妈的肚子里钻出来,睁着大眼睛看到了蓝蓝的天空,还有这么多可爱的小朋友,心里可高兴了,于是它对自己的妈妈说:“妈妈,谢谢你,谢谢你带我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小朋友,你知道吗?是妈妈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让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拥有温暖的家和这么多的好朋友。现在请你把嘴巴放在妈妈的耳边,对妈妈悄悄地说一声:“谢谢你,妈妈!”
2.师:这是谁?
幼:啄木鸟。
师:啄木鸟在干什么?
幼:喂它的小宝宝吃虫子。
师:啄木鸟妈妈捉来虫子一口一口地喂着自己的小宝宝。小朋友,你知道吗?在你还不会吃饭的时候,你的妈妈也是这样一口一口地喂你吃的。在妈妈的喂养下,小朋友一天天地长大了。来,请小朋友伸出双手捧着妈妈的脸,轻轻地说一声:“谢谢你,妈妈!”
3.师:这位体积庞大的动物是什么呀?
幼:是大象。
师:小象怎么了?
幼:它累了。
师:原来小象是在学走路呢,它太小走不稳,总是摇摇晃晃地像要摔倒,象妈妈就赶紧用头来扶着它。小朋友,在你还走不稳的时候,妈妈是怎样扶着你学走路的呢?现在就请小朋友变小一些,请妈妈扶着宝宝学学走路(请家长合作)。
师:小朋友回头看看,妈妈扶着你学走路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姿势?
幼:两只手扶着我们,要弯着腰。
师:对,是一直弯着腰的,长时间的弯腰是很累的。那么下面就请小朋友伸出你的小手,握着妈妈的手,对妈妈深情地说一声:“谢谢你,妈妈。”因为就是这双手扶着你学会了走路。
4.师:小朋友快看,在鸡妈妈的翅膀下藏着什么呢?
幼:是它的宝宝。
师:对,是鸡妈妈的小宝宝,小家伙也许是冷了,也许是天要下雨了,或者是它们遇到了危险,害怕了。小朋友看看,鸡妈妈是怎样做的?
幼:用翅膀保护着它们。
师:对,鸡妈妈张开翅膀保护着自己的宝宝。那么当小朋友遇到危险的时候,你的妈妈是怎样做的,我们来试一试好吗?(示意家长合作,播放打雷下大雨的音效)
师:小朋友看到了吗?当遇到下雨、刮风或是有危险的时候,你的妈妈也是这样伸出双臂来保护你的。孩子们,请你靠在妈妈的怀里,用撒娇的声音说一声:“谢谢你,妈妈!”
5.师:这只小狗在做什么呢?原来小狗的妈妈因为要做饭不能陪着它玩,它在生气耍赖呢。请小朋友想一想,你有没有过因为妈妈不给买玩具,就在地上赖着不走?有没有过因为贪玩不想回家,就跟妈妈生气?其实我们都有过跟妈妈生气、耍赖的时候。但是,妈妈有没有因为这些就把你赶出去,不要你了?
幼:没有。
师:对,没有,妈妈总是能够原谅你,无论你怎样,妈妈始终是那么爱你。现在就请你紧紧地搂着妈妈,大声地说:“妈妈,谢谢你!”
二、家长讲话--妈妈真辛苦
师:小朋友们,其实妈妈的辛苦、对你们的关心和照顾还远远不止这些。妈妈要上班,下了班回到家里还要给你们做饭、陪你们玩耍、给你们讲故事。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妈妈讲的“妈妈的故事”。
XXX妈妈(个体业主):出示和孩子一起读书的照片,突出妈妈对孩子的关心和帮助。
XXX小朋友的妈妈(医生):出示正在工作的照片,突出妈妈工作的繁忙。
XXX小朋友的妈妈(教师):出示辅导学生的照片,突出教师工作的特点,以及妈妈在忙碌中对孩子的关心。
三、家庭活动展示--做关心妈妈的好孩子
师:妈妈为了照顾我们,让我们能够健康成长,付出了很多很多。不过,我们小朋友也表现得非常好啊,我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最近经常帮助妈妈,做了许多的事情,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小朋友们的表现吧。
1.幼儿帮妈妈做事的照片。以采访的形式请幼儿说说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根据幼儿的能力设计、提出问题)请妈妈说一说当时的感受。
2.幼儿给妈妈洗脚的照片。结合照片把家长的亲子活动记录读给幼儿和家长听。
师:小朋友们太棒了。妈妈虽然很辛苦,但是小朋友们都能够体谅妈妈的辛苦,关心妈妈、帮助妈妈,妈妈再辛苦心里也是甜的。今天是妈妈的节日,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用歌声来表达对妈妈的爱。
四、表演活动--祝妈妈节日快乐
1.歌曲《我的好妈妈》。幼儿站在妈妈面前演唱,为妈妈即兴表演。
2.儿歌《我和妈妈》。请妈妈和孩子们合作朗诵。大屏幕展示儿歌内容,妈妈读上句,幼儿读下句。
3.歌曲《小乌鸦爱妈妈》。请幼儿随音乐唱给妈妈听。
4.儿歌《健康快乐每一天》。幼儿手拿送给妈妈的礼物“小花”(幼儿手工作品),与老师合作朗诵儿歌,朗诵结束时给妈妈戴上“小花”。
5.歌曲《鲁冰花》音乐响起。师:最后,小朋友还有一份最最珍贵的礼物送给妈妈,那就是要给妈妈一个甜甜的吻。活动在动听的乐曲和亲吻妈妈的欢乐气氛中结束。
五、活动总结
母亲节是我们小二班进行的一个节日主题活动,也是第一次向家长开放的活动,在前期活动之后,《感恩母亲节》作为一个开放活动,以温馨、感人、热烈的场面,让妈妈们在幼儿园渡过了难忘的母亲节。
1.活动的第一部分,以回顾“5月8日世界微笑日”的活动片段,带孩子唱歌曲《笑一个吧》,把“微笑'送给妈妈,作为第一件母亲节的礼物,渲染了活动气氛,调动了孩子兴趣。紧接着以动物图片作为导入,立刻缓解了幼儿因为家长在身边,兴奋引起的躁动,孩子的注意力被小动物吸引过来。画面亲切感人,动物的爱,唤起了孩子的记忆,感恩之心油然而生。老师用悄悄话、捧着脸、握着手等不同的方式让幼儿对妈妈表示感谢,使得幼儿情感的表达呈现递增效果,让家长和幼儿都深切的感受到彼此之间的深厚情感。
2.家长讲话部分,特别选择了比较有代表性的职业,教师、医生、个体经营者等,邀请她们讲讲自己的工作,以及在繁忙的工作之外对家庭、对孩子的付出。让幼儿了解更多的妈妈工作和担负家庭任务的辛苦。
3.照片展示部分是幼儿最喜爱,也是妈妈们最为热衷的部分,妈妈这么辛苦,我们该怎样做?与上面的活动紧密衔接起来。幼儿家庭活动的照片展示在大屏幕上,受到大家的关注。有的帮助妈妈扫地;有的帮助妈妈摆碗筷。照片展示让孩子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是对幼儿的行为最有效的肯定和鼓励。更可以通过照片,促使幼儿相互学习,给予妈妈更多的关心。
4.除了两首大家熟悉的歌曲外,《我和妈妈》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儿童诗歌,用接龙的方式妈妈和宝宝朗诵诗歌,使得现场洋溢着甜美与幸福。而《健康快乐每一天》被恰到好处地安排在欣赏歌曲《小乌鸦》爱妈妈的后边的朗诵,突出了宝宝长大后,妈妈老了,我们该怎么办?(学习小乌鸦,不离开妈妈,关心妈妈,带妈妈去看病等)效果非常好。
5.制作礼物”微笑 “,很好地和活动的开始部分相呼应,让幼儿用已有经验轻松地动手制作礼物,又能很好地和”微笑日“的活动衔接,再一次突出了”温馨五月,感恩母亲节“主题的意义。
6.最后的送礼物和结束部分选用歌曲《鲁冰花》,再次钓起家长和孩子的情感互动;亲情浓浓,韵味萦绕。
六个板块,活动有序,连接自然,能够很好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合适的互动环节,让活动洋溢着热情、和谐。让幼儿和家长朋友共同渡过了一个美好的母亲节。
附:儿歌
《健康快乐每一天》
师:我对神说,让妈妈永远健康、快乐。神说,行,但只能4天,幼:春、夏、秋、冬。
师:神说,嗯,那就3天,幼:昨天、今天、明天。
师:神说,不,那就2天,幼:白天、黑天。
师:神说,不不,只能是1天,幼:那就是每一天,祝妈妈健康、快乐每一天!
《我和妈妈》
如果妈妈是天空,我就是白云。
如果妈妈是太阳,我就是小草。
如果妈妈是森林,我就是小鸟。
如果妈妈是土地,我就是花朵。
如果妈妈是海洋,我就是一条小船。
如果妈妈是高山,我就是山上的小树。
如果妈妈是小河,我就是一条小鱼,永远和妈妈在一起。
2、围绕“父亲节”,设计一个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活动方案。
1活动目标(要明确),2活动准备(要全面),3活动过程(要详细),4活动评价(要具体)。
幼儿园父亲节活动方案
【幼儿园父亲节活动方案一】
【设计思路】
父亲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现代家庭中,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是繁忙、威严,孩子与爸爸接触交流的机会甚少。为此,上中路幼儿园开展了“快乐父亲节”活动,提供孩子和爸爸沟通交流的机会,增进父子、父女间的感情。
【活动目的】
1、使幼儿知道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知道爸爸的艰辛。
2、通过亲子游戏给父子提供交流的机会,增进父子、父女间的感情。
【活动准备】
歌曲录音带、彩色纸、彩笔、鼓、花、羊角球等器械、自制奖牌。
【活动过程】
幼儿配乐朗诵:
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
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他不求回报;
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
师:在孩子们的心中,您是那么的伟大、威武,是他们心中最崇拜和尊敬的人,是他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1、表演《感恩的心》
2、演唱歌曲《我的好爸爸》
3、亲亲爸爸说说悄悄话
4、室内亲子制作《心连心爱心卡》
5、《击鼓传花》家长和幼儿听鼓声同时传花,鼓声停花在谁的手中幼儿说一句祝福的话或表演节目,家长简单介绍自己的工作或家庭中的趣事。
亲子游戏:
1、《小脚踩大脚》游戏规则:宝宝的小脚踩在爸爸的脚上一起向前走,宝宝的脚不能落地,分组进行比赛最先到达终点者为胜。
2、《骑大马》游戏规则:宝宝骑在爸爸的脖子上分组进行比赛。
3、《蒙眼找宝宝》:用毛巾把家长的眼睛蒙住,幼儿站在家长的对面不能发出声音,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特征找到自己的宝宝。
家长游戏(同级部的爸爸们进行比赛):
《跳绳比赛》《针线活》《拔河比赛》《蜈蚣竞走》
结束部分:音乐响起,幼儿亲自为爸爸颁奖。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留点时间陪伴孩子,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
3、试围绕“消防博物馆”,设计一个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活动方案。
1活动名称要新颖,2活动目标要清晰,3活动准备要具体,4活动过程要全面,5活动延伸要持续。
4、试围绕“消防日”,设计一个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活动方案。
1活动名称要新颖,2活动目标要清晰,3活动准备要具体,4活动过程要全面,5活动延伸要持续。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3、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活动准备
图片、毛巾、电话、几种防火安全标志。
活动过程
一、以提问方式导入活动:在哪里看到过火,火有什么用处,它能干什么?
教师小结:火有很多的用处,能烧水做饭,能照明,能取暖
二、观看火灾图片,引导幼儿说出火灾的危害。
师:可是火也有它的坏处火不仅能烧毁房子,烧伤人,还会烧毁森林,污染空气,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引导幼儿说出预防火灾的方法。
1、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我们的幼儿园或者家里着火了怎么办?
师:如果着火了我们要找消防叔叔,并且给他们打电话119,让他们来帮助我们。
2、那着火的时候,消防叔叔还没到,我们自己要做些什么呢?让幼儿自己思考并说出自救办法()
师小结:①预防火灾,小朋友们不能随便玩火。②蚊香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③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④小朋友不能玩未熄灭的烟头,见了没熄灭的烟头应及时踩灭。如果着火了我们要找消防叔叔,并且给他们打电话119,让他们来帮助我们。如果消防叔叔还没到,我们可以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巴,猫着腰从安全出口离开…….四、出示防火安全标志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并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与技能。
五、游戏:”安全防火自救"游戏。通过游戏培养幼儿遇火不惧怕、不慌张,提高幼儿防火自救的能力。
活动延伸:
认识标志
第四篇:家园共育----之分享阅读分享快乐
家园共育----之分享阅读分享快乐
长沙市幼幼幼儿园:吴婿琴
[内容摘要]分享阅读
家园共育
快乐 问题提出:
21世纪是竞争的世纪,也是合作的世纪。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变革语言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在不同层次面上逐步开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幼儿早期阅读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婴幼儿在0—6岁阶段的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程度,将会影响其在未来的终身学习的过程中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我园在教学活动中大力推动分享阅读活动,培养婴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婴幼儿阅读能的技能和水平。提倡幼儿园教学活动和家庭教育充分结合,使幼儿能够在接受系统的科学的、完整的分享阅读训练的同时,切实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一、分享阅读以其独特的魅力激发了无数孩子的兴趣。
“每当我们翻开一本书,等于开启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阅读是各种学习的基石,在我们所做的事情中,最能解放我们的心灵的莫过于学习阅读。”——英国教育部长布朗奇
这句名言,拉开了幼儿分享阅读的序幕。那么什么是分享阅读呢?分享阅读有时也译为“大书阅读”,主要指利用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根据儿童认知规律编写的分享阅读材料,配合分享阅读教育方法,在家庭或者幼儿园实施的一种不以学习为直接目的、类似游戏的阅读活动。起初,以成年人为儿童逐字朗读为主,多次重复之后,随着对故事情节和语言的熟悉性增加,逐步提高儿童对阅读活动的参与水平,使其在整个阅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并最终过渡到儿童自己独立阅读。
1. 分享阅读过程,是一个让孩子感受爱、享受爱的过程。
分享阅读之所以被称为“分享”,就是由于它强调的是“享受”,既是让孩子享 受到阅读的乐趣,也是让孩子享受到父母的爱,而且这种享受是由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共同创造的。在这种阅读活动中,孩子带着听有趣故事的平常心态和家长一起阅读,父母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让孩子学习知识,不伴随有评判活动,因此,孩子的感觉轻松愉快。依偎在父母怀抱里,倾听着父母温柔的话语,儿童就像小时候在摇篮里听妈妈哼优美的摇篮曲一样,把这些视觉、听觉、触觉的信息都由大脑诠释为慈爱、安全、惬意、温情和父母深切的爱。同时,为人父母者也能感到孩子对自己深深的依恋,两个人之间弥漫着亲情的亲密气氛,从而在阅读过程中,自然缩短了两代人之间的距离,产生共同的欢乐,达到相互的理解和信任,进而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2. 分享阅读是一个让儿童从“听故事”过渡到“读故事”的安全桥梁。在已经阅读了多个故事之后,把以前曾经阅读过的故事拿出来再次阅读,也是一种反复阅读,而且,由于以前曾经接触过这个故事,孩子会像遇到一个老朋友那样兴高采烈。此时的分享阅读,已经不需要家长的太多参与,只是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帮助即可,这时的儿童会觉得自己真正独立进行了朗读,从而获得极大的成就感。
3. 分享阅读不以识字为目的,却可以让儿童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识字。在分享阅读过程中实现的识字教学,是阅读活动的一种副产品,不是分享阅读活动本身的主要目的之所在,因此,儿童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学习,丝毫不会觉得枯燥和乏味。在以后的分享阅读活动中,同样的一个字,儿童会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多次遇见。一方面,看到似曾相识的老朋友,孩子会有一定的亲切感;另一方面,在不同的上下文中理解同一个字的不同意义,可以让儿童不断加深和丰富对该字的理解。总之,这是一种和阅读活动密切联系的识字活动,儿童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伴随学习了生字,是一种比单纯的识字教学更有价值的教学手段,对儿童的长期发展更有意义。
4. 分享阅读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会阅读。
所谓“学会阅读”,就是指体验到阅读的乐趣、掌握阅读的技能、养成阅读的习惯。在分享阅读中,体验到阅读的乐趣,更是我们进行分享阅读的出发点和达到其他目的的基础。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人们只会主动去从事那些令他们感到舒服、愉快的行为。我们强调要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强调 让孩子跟随家长反复朗读,并及时表扬;强调分享阅读不以识字为主要目的,也不是为了学习知识等等,都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把阅读活动和一切愉快的情绪体验联系起来,让孩子喜欢阅读。
阅读作为一种后天习得的能力,需要多次的实践与练习才能掌握和提高。只有孩子喜欢阅读,愿意阅读,真正阅读了,才有可能谈得上阅读技能的掌握与提高,谈得上阅读习惯的养成和巩固。因此,我们在进行分享阅读活动的时候,应该减少对儿童的评判,避免伤害儿童阅读的积极性,把它看成是一种父母和孩子共同进行的游戏活动,而不是一种教育行为。
5. 分享阅读中的插图发挥了极大的教育价值。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颜色的敏感度,是最早发育的后天能力之一。如果一件物体先以鲜艳的色彩和较大的面积闯入儿童的视野之中,他就会对这个事物发生明显而持久的兴趣。因此,图文并茂的图书才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书籍。
在分享阅读所使用的图书中,每一段文字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图画,以充分体现该段文字的内容,二者紧密呼应。图画的颜色缤纷多彩,主人公形象生动可爱,背景细节丰富,夸张变形有趣而适当,能引起儿童极大的兴趣。我们强调在正式阅读之前,要恰当地引导孩子观察插图。这除了可以引发孩子的好奇心,更专心地投入以后的阅读活动之外,还能够锻炼他们利用已有资源,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如果在接触一个新的故事时,能够有意识地鼓励孩子依据看到的图画内容和能理解的文字,自行编撰故事情节,想象细节内容,把故事叙述完整,还可以锻炼儿童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体会到语言叙述的内在逻辑顺序,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
6. 分享阅读让孩子成为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行动者、评价者以及受益者。
分享阅读作为一种并非以学习为目的类似游戏的活动,其发生和结束,没有任何的强制性,孩子才是阅读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行动者、评价者以及受益者。
分享阅读过程,是孩子感受和享受父母深深的爱的过程,因此,当他希望父母亲接近他,关注他,给他讲故事的时候,就会主动要求进行分享阅读。这样,发动分享阅读活动的,不是父母的一厢情愿,而是孩子的主观愿望。分享阅读也 不是一种教学活动,每一次分享阅读并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以及预定的效果标准,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因此,当孩子兴致高、渴望阅读的时候,父母可以多读,孩子可以多学;当孩子对某个故事已经不感兴趣的时候,父母可以让他另行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故事;当孩子已经变得倦怠的时候,父母也没有必要强行要他努力振作以来,继续阅读;对于分享阅读来说,让年幼的孩子进行阅读活动本身,就已经是其价值之所在,因此,父母也不需要使用额外的附加手段来检测阅读的效果,这样,可以避免他人评判对儿童造成的心理压力,以及对儿童阅读积极性的损伤。对于儿童来说,分享阅读是否满足了他对父母爱的需要,就是此次分享阅读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而让儿童喜欢上阅读,是对儿童今后的发展最有价值的收获,也应该是父母从事分享阅读的根本出发点。
二、幼儿园组织分享阅读的方法
3——6岁的幼儿是想像力、创造力发展的黄金时刻,他们思维活跃,可塑性强,想象大胆、丰富,是个体创造力发展最有潜力的时期。
在新纲要的指导下,两年来,我们坚持以分享阅读为试验班;以提高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增进阅读技能为重点;以激发幼儿积极动脑、大胆思维、创造性讲述为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了一系列尝试活动,受益非浅。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种创新的阅读理念和阅读方式是孩子们非常喜爱和接受的,他们常常渴望下一次的阅读渴望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这种不以学习为直接目的,类似游戏的阅读活动是幼儿早期阅读教学体系中的创新教育,具有很高价值。
(一)组织家长会议。
一开园,我园就组织家长及老师们听分享阅读专家朱老师的讲座,共同探讨如何更好的实施分享阅读活动?专家指出:家长要成为孩子进入阅读领域的引路人,亲子共读是最好的引路方法。家长以身作则培养家庭的阅读氛围,读书给幼儿听,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利用生活中的素材进行共读;采取多种参与形式。亲子共读强调的是成人的参与;但参与的形式不限于“把孩子搂在怀中”的标准姿势!讲故事不一定要在睡觉前。也不一定要讲多长。可以一起读,也可以各读各的;有时还可以成人和幼儿一起听录音带,不想说故事时,猜谜语。玩一玩语言游戏,聊一聊生活中事,都是很温馨的!
(二)师幼互动,分享极富创意的大书小书。
我清晰地记得在第一次上分享的阅读课时,当我拿出自己的大书,孩子们目不转睛的神情,流露出对大书极大的兴趣和对阅读的渴望。
这种读本的设计宗旨在互动,当孩子们与我一起分享了大书里的故事后,再阅读自己的小书,他们是专注和积极的,没有感到压力和背负任务去读书,更类似一种游戏。当然这套读本是孩子非常喜爱的,它的故事源于儿童真实生活体验,很多都让孩子们感到意外惊喜。
很多故事都有一个出乎意料或留有悬念的结局,这让孩子们有了一个继续想象的空间,可以挖掘的延伸,他们可以想象结局是什么,可以续编故事。
例如:小班读本《让我们跟着脚印走》,在新授活动中孩子们积极探索脚印的秘密,续编结局;拓展活动中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根据各种动物不同的脚印创编故事。
在分享阅读条件下,文字与插图的设计是相互对应,紧密联系的,精美的插图,缤纷多彩,生动活泼,文字的大小数量也都是精心设计,能引起孩子们极大的兴趣,它们的匹配关系也是引导孩子在反复的阅读中掌握了不少汉字。
例如:小班读本《我的家》讲述了小朋友为外星人介绍地球:“那是一棵大树。”、“那是一只小鸟。”“那是一辆汽车。”„„。到中班读本《我的星球》则是外星人向小朋友介绍自己的星球;“那是我的学校。”“那是我的家人。”“那是我的老师。”„„,文字句子的多次重复、反复出现、前后呼应,极大地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了读本的内容后,幼儿再点读小书,这过程中培养了动脑、动手、动口的习惯,多次重复以后,可以逐渐达到对“字形-字音-字义”的三项掌握,口语与书面语言对应能力也逐步加强。
(三)分享健康快乐的教育过程。
分享阅读是一种让孩子感到愉悦和轻松的活动,它强调的是阅读的氛围,无论是老师或家长与孩子阅读都是一个分享快乐和享受爱的过程。教师在分享阅读的教育活动中没有预设明确的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而是把它作为一种游戏的进行,孩子在愉悦的情绪体验中去主动阅读。例如《上床睡觉》中,很多小动物上一张吊床去睡觉,吊床慢慢发生变化,当所有的动物从吊床上掉下来后,孩子们发出感叹的声音“啊!”这时孩子们会大胆猜测结局:“他们掉下水淹死了。、”“他们 吵起来了。、”“他们批评大象不对。、”“不是,他们受伤去看医生了。生活中他们会积极大胆地运用句式。那天上楼睡午觉,“凌老师上床去睡觉;吴老师上床去睡觉;妞妞上床去睡觉;我也上床去睡觉;砰!大家全都住院了”在王一苇小朋友的带动下,孩子们兴奋不已,都开始续编着自己的故事。他们愉快的情绪感染着每位老师的心扉。
我们的分享阅读是一个分享快乐的过程,重要的不是在阅读中学习,而是学习阅读;是不以认识字为目的的,但是在分享阅读活动中,却可以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识字。同时,在分享阅读中非常重视孩子的自我理解和自我发现,教师不需对他们的这种理解做出对与错的评判,只需分享他的快乐和他的生活经验,参与到他的阅读活动中就是最好的支持。如:《土土的鞋子》这一活动,我先孩子们试穿各种不合脚的鞋子,说出自己试穿的感受,再让他们在已有生活经验基础上阅读图书,说出了鞋子大、小、长、高、松、紧等特征。
所以说,分享阅读作为一种专门为年幼孩子设计的阅读方法,它以新的理念会给孩子们带来无形的财富,他们在阅读中分享了生活经验分享了成功„„更重要的是学会了阅读的方法和阅读的好习惯。
(四)分享丰富多彩的拓展活动
1、以幼儿兴趣为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式的拓展活动。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游戏对幼儿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分享阅读中的游戏更是丰富多彩的。例如:在《捉迷藏》的拓展活动中,我们进行了一个紧扣主题的游戏,我为幼儿准备了充分的场地,开展“捉迷藏”的游戏,鼓励他们自由组合游戏,幼儿在游戏中兴趣极浓、乐此不疲。再如:《跟着脚印走》的拓展游戏中直接让幼儿体验踩脚印带来的无穷乐趣,让幼儿充分感知、比较,认识脚印的特点,从中引申出我们会长大,激发幼儿对生活、对自己成长的热爱及渴望。通过游戏,让幼儿丰富了自己的生活经验。
2、用多方资源,操作与表演。
亲自动手操作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年龄特点,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学习的内部动机,充分满足他们的需要,使他们得到愉快的情绪体验。多开展区域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加深对阅读的兴趣,分享阅读后带来的快乐。在玩角色游戏时,张雨萱会神气地模仿老师的样子,教动物宝宝们“读书”,有时他们还会商 量互换角色进行表演。例如:在《瑞克生病了》的拓展活动中,我就开展了操作表演的活动。平时幼儿生病了都是由父母来照顾,我们通过表演使幼儿学会了如何照顾他人。我们还在美工领域里设立了一所“小医院”,“小医院”里的用品都是由幼儿亲自动手制作的,幼儿可以自己选择扮演医生还是病人,通过这个活动,幼儿感受到了医院并不可怕,医生并不可怕。充分体验了制作和表演的快乐。再如:在《超市》的拓展活动中,让幼儿自己动手建立一个超市,在玩超市的游戏中可买到自己想要的食物或玩具。同时也通过“货币”巩固对数字的认识,学习简单的计算。
3、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体验自制图书的乐趣。
在班里设置有趣的图书角,老师带领孩子阅读时,放上合适的音乐来衬托温馨气氛。这样使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更浓了。
让幼儿运用已有的阅读经验和绘画技能,允许他们自由组合成小组,将共同创编的故事、诗歌,或用生活照片、剪下废旧的画片等配上与其情节和内容相符的画面,由老师或家长帮助附上相应的文字,组成一本图书。我感觉,班中的孩子对于自制图书这一环节非常钟爱,创作的欲望特别强。记得有一堂教学活动是《我喜欢》,幼儿在续编图书的环节就不停的想,不停的发言,都想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全说出来,借着大家浓厚的兴趣,我请幼儿自由组合成小组来制作图书,幼儿利用自己的画笔表达了“我喜欢”,有的画了我喜欢的汽车,有的画了我喜欢的生日礼物,有的画了我喜欢的颜色,还有的画出了我喜欢的老师„„。自制图书不仅培养了幼儿对读书的兴趣,锻炼了幼儿的手和脑,更加丰富了幼儿的语言词汇,加强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除了以上介绍的活动以外,我们还进行了续编、改编故事;认识简单的语法符号;结合主题相关知识的学习等拓展活动。有这样丰富多彩的拓展活动为基础,幼儿在轻松、愉快的亲密氛围中,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汉字;享受到了阅读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三、家长和孩子进行分享阅读的方法
1、听读启蒙法
方法:父母抑扬顿挫、饶有兴致地朗读文学作品,引导孩子听和看的阅读导形式。
作用:集中儿童注意力,诱发儿童阅读兴趣,丰富词汇、激发想象、萌发情感、拓宽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使孩子逐渐领悟语句结构和词意神韵,为孩子今后的广泛阅读打下基础。
注意点:孩子听读越早越好,内容选择要生动有趣,由浅入深。关键是父母要有拳拳之心,能谆谆善诱。
2、讲述提问法
方法:父亲(母亲)与孩子拥坐在一起,采用父亲(母亲)讲述,或边讲边提问、解释疑难,引导幼儿阅读理解阅读材料。
作用:促进母(父)子之间的情感交融,激发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提高孩子对阅读材料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帮助幼儿掌握有序翻阅等基本阅读技能。
注意点:父母要以亲切的态度与孩子共读,当孩子初学阅读,或阅读有困难时,以及提出共读请求时,父母可多采用此种方法。
3、角色扮演法
方法:父母与孩子以口头扮演或动作扮演等形式,担任阅读材料中某一角色的方法。如:说某一角色的语言,做某一角色的动作等。
作用:可大大增强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语言、动作的表达能力,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有利于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
注意点:父母和孩子要注意采用适合角色的语气、语调动作,父母要投入地进行扮演,切勿敷衍了事,父母和孩子可以交换角色多次扮演。
4、移情法
方法:让孩子站在阅读材料中某一角色的立场思考问题,提出见解表达愿望的方法.如:“如果你是小红帽,碰到大灰狼你会怎么办?”
作用:帮助孩子加深对角色的处境、心情、欲望等的感知和理解,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点:父母要帮助幼儿全面地了解角色所处的情景,突出矛盾,引起孩子的思考。
5、自由阅读法
方法:由孩子自由地翻阅讲述,或听录音翻阅的方法。
作用:培养幼儿的自主性、自律能力及独立阅读能力;反馈幼儿在阅读兴趣、能力、习惯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6、改编情节法
方法:在阅读中,鼓励孩子积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维,对故事中原有的情节进行改编。
作用:拓宽孩子思路,发展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使孩子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激发幼儿继续阅读的兴趣。
注意点:父母要小心呵护孩子的创造欲,不可打击孩子冲积极性,如遇上孩子改编不合情理时,可耐心地对其讲清道理。
7、延伸想象法
方法:在阅读活动中,励孩子想象在阅读材料所提供的情节发生之前或发生之后可能发生的情节,并加以讲述。
作用:发展孩子的想象及思维的连续性,满足幼儿喜欢追求完满的心理需求,提高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注意:在孩子熟悉理解阅读材料后可鼓励孩子进行延伸想象,父母尽量采用“诱导”的方式,切忌强求孩子和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8、猜猜、认认法
方法:在阅读指导中让孩才观察封面,猜猜书名,或猜猜下一个情节,猜猜角色的语言,认读书名或关键词等,也可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猜标准、符号等。
作用:增强阅读活动的趣味性,提高幼儿对图画、文字、符号转换关系的理解,激发幼儿对汉字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推理能力。
注意点:父母要引导孩子注意观察,留给孩子思维的空间;抓住教育的时机,让孩子养成勤思考的好习惯。
9、改错法
方法:在阅读指导中,父母故意把故事情节或名称故事漏讲或讲错,使幼儿作出反应更正的阅读指导手法。
作用:帮助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民主和平等的关系,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幼儿观察和倾听的细微性,增强孩子的有意注意。
10、随机引导法
方法: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及时抓住早期阅读指导的契机,对孩子加以引导。
作用:这种教育由于往往在孩子好奇或遇到问题时,而且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更具实效性,它对激发幼儿求知欲,培养幼儿洞察力,促进父母与孩子的交往,具有独到的作用。
注意点:父母要留意观察聆听孩子的愿望,及时把握教育契机,做到恰到好处,切忌把随机教育变为“唠叨不已”这样会引起孩子反感。
11、游戏法
方法:父母在早期阅读指导中以各种形式的游戏为手段,引发孩子对阅读活动的兴趣。如:扩词、扩句;掷骰子;和我找相反的;拼图等。
作用:提高幼儿参与阅读活动的主动性,使家庭教育的要求更易于让孩子接受并转变为孩子自己的愿望和动机。有利于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使孩子体味家庭游戏乐趣,促进亲子互爱。
注意点:父母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游戏中给予孩子精神或物质上的鼓励。并注意父母和孩子共同遵守游戏规则。
四、来自家庭中的分享阅读报告
附资料:
(一)配合幼儿园实施分享阅读
(二)分享阅读影响了她的习惯
(三)分享阅读伴随小朵朵长大
总之,分享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分享的过程,它灵活多样的形式鼓励孩子的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展,也让老师和家长有机会走入孩子的世界,用孩子的眼睛和童心来看属于他们的世界,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相信我们的孩子会在分享阅读中,建立自信、感受成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五篇:教学中如何搭建情感体验的平台教育论文
内容摘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向学生的学习搭建情感体验的平台,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体验、体味、感悟、反思,使学生在与作者、作品、环境与社会的多边对话中,提高人文素养,提升情感,修炼人格。
关键词:体验 体味 感悟 人文素养 修炼人格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向学生的学习搭建情感体验的平台,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体验感悟,拉近学生与文本、作者、作品主人公、环境与社会的距离,使学生在与作者、作品、环境与社会的多边对话中,丰富文化积淀,提高人文素养,提升情感,修炼人格。
一.深入课文求感染
新编的语文课本,无一篇不凝聚着作者浓郁的情感和殷殷心血,无一形象不闪烁着熠熠生辉的思想光芒。如: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披肝沥胆的文天祥;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拥有崇高境界的孟子;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罢官而去的李白;有“树老易空,人老易松,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而终”的奋力拼搏的华罗庚;有“受苦、奋斗、为善”用坚毅讴歌欢乐的贝多芬。这些撼人心魂,动人心怀的人物形象,大多是大师、泰斗们的心血之作,文中流淌着他们的思想,灌注着他们对人文的关爱,蕴含着他们对人生的思考。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引领学生走入作品、亲近作者、进入主人公的心灵,跟大师们对话,跟作品共鸣,跟主人公交流,理解什么是忠贞,什么是气节,什么是潇洒,什么是旷达,什么是坚持,什么是刚毅——什么是民族灵魂深处的精神,什么是人文精神。在一次次的情感体验中,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心灵尘垢得以涤荡,学生的灵魂得以升华,学生的人文素养得以提高。
二.整合经验求体味
学生学了课文获得了间接经验后,教师要想方设法挖掘学生生活中与作品内容相似的题材,使学生通过自身和生活体验——直接经验,达到对作品内容的再认识,从而与作者一起对人物产生感情,对作品展示的生活重新品味。这种通过实现学生——生活——文本——学生——文本的循环整合而来的体验,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领悟不无裨益。如,我上《我与地坛》,先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一段独生子强烈思念母亲的文字:
在我的头一篇小说发表的时候,在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的时候,我真的多么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可是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儿子就快要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
然后让一个失去母亲多年,心底里却强烈呼唤着母亲的学生谈感受。这位学生回忆起母亲在世时的点点滴滴,谈到伤心处,声泪俱下。此时,课堂显得出奇的静:学生或悄然动容,或黯然神伤,或默默地擦拭眼泪……学生沉浸在一种人生况味的体验之中。他们沉思,感悟,回忆,联想,想象,情感的潜流在内心激荡、奔涌。“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的心灵之弦发出了特有的音响,学生的情感体验到了极致。
三.安排表演求体验
有些文章,尤其是戏剧,完全可以借助表演让学生体验和品味课文的内容和内涵,使学生通过表演传课文中人物之情,达课文中人物之意,把人物的性格凸显出来,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能获得更为清晰的认识,对课文产生更为深刻的情感体验。如一个老师上独幕剧《三元钱硬币》,让学生分角色演这出戏,演完后让同学评论:
甲:我认为主人翁吴太太的角色演得很好。吴太太尖酸刻薄,胡搅蛮缠,得理不让人,无理搅三分。她听到杨长雄说自己“泼妇”,便不依不挠,争吵、谩骂,直到杨长雄忍无可忍,打碎花瓶,掏出国币,才一时语塞,只好“抢了纸币,握在手内,捏成纸团,鼓着眼,目视着对方”。吴太太这个蛮横刁钻的泼妇演得非常逼真、传神。
乙:成众这个角色演得惟妙惟肖。他冷漠、无情,面对二嫂被欺凌,他摆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并叫杨长雄别理会这件事,专心致志地下棋,这充分体现出他自私、冷血、无同情心、无正义感、明哲保身的处事哲学,折射出当今社会人性的弱点。
一出戏剧,同学们通过自演自评,吴太太的蛮横、群众的冷漠、杨长雄的正直、李嫂的软弱、警察的不辨是非暴露无遗,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