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微信沟通---搭建家园互动新桥梁4 Microsoft Word 文档
微信沟通---搭建家园互动新桥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如今,越来越多的幼儿园都十分注重探索家园合作共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也取得了许多成果。如建立家长学校、成立家委会、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进课堂活动、利用家访或家园联系手册相互交流等等。在多种家园合作共育的形式中,家园共育重在沟通,沟通形式重在创新。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智能手机的不断出现,家园沟通手段逐渐从最初的电话、短信发展到园所论坛、QQ群。而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玩起了微信,由于它操作起来非常快捷,因此受到大家的青睐。微信沟通逐渐成为家园沟通的主要方式之一。本学期,我园以班级为单位,建立了班级微信群。利用微信沟通这一快速便捷的载体,搭建了一个家园沟通的新渠道,开启家园共育的新模式。但任何新型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有着两面性,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实际操作中积累经验,逐渐完善。
我园各班教师创建班级微信群,让家长与教师的沟通更直接、有效,深受家长和教师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消息公告栏。由于幼儿园保育工作的特殊性,教师每天都会有不同的信息向家长们传达。如手工活动需要家长协助幼儿在家收集废旧材料并带到幼儿园来;或通知幼儿穿园服参加升旗仪式;或邀请家长参加亲子运动会;又或者是布置幼儿准备绘画工具等等。过去,教师会把通知写在教室前面的小黑板上,每次活动总会有三两个幼儿因为家长的疏忽而没有做好活动前的准备。或是因为接孩子的家长忘了看通知,又或是爷爷奶奶接孩子没有弄清楚要求。我们会经常见到那些特别负责任的家长,因为担心看过通知后遗忘而用手机拍下来的情景。自从建立了班级微信群后,家长们再也不用担心收不到老师的通知了。教师把相关通知往微信群里一发,家长们可以相互咨询、转告。对于祖辈家长而言,班级的通知可以在微信群里用口头语言进行咨询,家长们都会争相告之。同时,各班教 师利用微信及时展现动态信息。譬如:家长都很关心孩子在园的生活状态:今天孩子的情绪怎么样?中午能够好好吃饭吗?游戏时间有没有和同伴一起玩?对于他们的种种顾虑和困惑,教师将幼儿的在园生活、游戏时的真实场景拍录下来发布到微信里,这样家长就能通过自己的手机随时随地地了解孩子多方面的信息。教师通过文字、照片、小视频等信息让家长了解孩子所在班级开展了哪些活动、班级各类活动的新动向等。许多班级微信群里的家长留言说:“每天都等着看老师发照片,看到宝宝一天天的进步既开心又放心。”微信不仅让消息公告更便捷,还解决了家长“视察”需求的矛盾,将几十个小家庭团结成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
2、幼儿展示台。本学期,我们幼儿园启动了“亲子阅读共同成长”活动。家长们不仅积极参与到亲子阅读活动中来,还把幼儿在家读绘本,讲故事的视频发到微信群里面。教师们也把孩子们在幼儿园参加的“故事大王”比赛活动、绘本表演等视频发到班级微信群里。一段段真实精彩的视频成为了家长和孩子们每天必看的节目。家长和幼儿在同伴们的赞美声中变得更加自信,更爱阅读。幼儿园举办亲子运动会,大班幼儿表演的是皮球团体操,孩子们回家后都开始练习拍皮球,家长们便把孩子拍球的视频发到班级微信群里。没有练习拍球的幼儿和不会拍球的幼儿看到视频后都在家默默练习,争取早日出现在视频中。周末,班级微信群里更热闹,孩子们争相展示自己的才艺,或炫一段优美的舞姿;或把自己的手工作品展示给大家看;还有表演唱歌的,讲故事的,做家务的等等。班级微信群成为了幼儿展示自信的美丽舞台。
3、家长智慧屋。班级微信群里面聚集了班级的所有家长,大家的学历、经历各不相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希望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家长们总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齐心协力。譬如:幼儿园在推动亲子阅读活动时,家长门面对五花八门的书无从选择。这时就有薇薇小朋友的妈妈在微信群里面推荐了中国幼儿基础阅读书目,让家长有选择的和孩子阅读,从小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苗苗的爸爸是小学语文老师,他在群里面链接了一些教育界名人发表的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小文章,家长 们可以通过链接了解现今幼儿教育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不少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产生困惑时,总会习惯性地进行微信交流。例如:小一班小宇的家长经常表扬孩子,但孩子并不自信而且生活习惯很差,家长很是苦恼。小宇的家长在微信群里面表达完自己的困惑后,熙熙小朋友的家长立刻在群里发表了一篇《表扬孩子和鼓励孩子的差别》一文。告诉家长:对于孩子要多鼓励少表扬,多描述少评价,不要让孩子被表扬绑架。同时,越来越多的家长把自己的育儿经验在微信群里面进行了分享。为了给家长及时传递科学育儿的经验,各班教师经常运用微信传递科学育儿新理念。例如:园长在各班微信群分享了主题为《家长与老师配合越好,教育就越会成功》一文,告诉家长:理解、从容、等待是家园合作的基本元素,教育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任何家长的急躁和揠苗助长都会自食其果。小
(一)班的王老师在微信群里分享的《幼儿园宝贝的穿着讲究》一文告诉每一名家长:穿怎样的衣服容易诱发意外伤害,会影响身体发育,会造成孩子穿脱困难,会妨碍孩子活动等等。文中对幼儿穿着衣物代表,错在哪里,给家长的建议进行了详细描述,特别具有现实操作意义。最近,幼儿园在组织“爸爸妈妈进课堂”的活动,家长们会通过微信平台交流自己参加活动的真实感受,总结反思自己参加活动的成功与不足。家长们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碰撞智慧的火花,将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渗透到每一个家长的心间。
4、能量发电厂。在全国上下掀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之际。班级微信群里的家长和教师们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和实际行动传递着社会正能量,让家园合作充满温暖。萱萱妈妈要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家长进课堂”活动。她准备的是一个英语游戏,当妈妈把活动方案发到微信群里面时,群里的家长们纷纷为萱萱妈妈支招。安安爸爸说:不要教孩子死记硬背英语单词,幼儿教育要杜绝“小学化”。琪琪妈妈说:组织活动一定要“游戏化”,和孩子们开心的玩就好。萌萌的爷爷在群里面用语音鼓励:萱萱妈妈,辛苦啦!加油!群里越来越多的家长们参与到了“家长进课堂”准备活动中。中
(三)班的殷老师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不到一年,教学经验比较缺乏。偶尔会把班上幼儿的操作纸发错,或者忘了帮小朋友隔汗巾。当有家长在微信群里向小殷老师质疑的时候,殷老师会立即向家长解释并表示歉意。这时,家长们便会在微信群里面鼓励殷老师。小雪的妈妈说:殷老师,别着急,没事的,下次注意就行了。筱雨的爷爷说:刚刚参加工作经验不足可以理解,多向班主任王老师学习,加油,小殷老师。一时间,好多家长参与到鼓励殷老师的队伍中。殷老师看到微信群里家长们鼓励的话语,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不足,同时也感受到了家长宽容、理解的力量。幼儿园组织大型活动,例如:亲子趣味运动会,校外实践活动,“六一”亲子嘉年华等等,班主任只要在班级微信群里面介绍活动方案。家长们便会积极参与到家长志愿者活动中。有的家长爱好摄影,主动承担幼儿园大型活动宣传工作。幼儿园男性工作人员不多,许多年轻的男家长主动参与到安全保卫工作中······幼儿园班级微信群就像是一个能量发电厂,让班级里的每一名家长的力量汇聚在一起,让友爱与温暖相互传递,让微信群里的每一个成员倍感温馨、幸福。
当然,任何新生事物的产生都有其两面性。班级微信群在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给教师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些许困扰,其具体表现在:
1、占用教师休息时间。
对家长而言,希望老师是24小时在线随时候命,有问必答的。“珍珍老师:我家媛媛今天喝水了吗?”“老师,今天我儿子表现怎么样?”“老师,您看我家宝贝画的画怎么样?”······老师们拖着疲惫的身心回到家,手机微信的信号灯一直闪个不停。“老师,怎么不理我们,不是已经下班了吗?”班上的三位老师上线了,家长们你一言,我一语,好不热闹,一聊就是两个多小时。常常到深夜了,家长们还在微信群里面聊得热火朝天。群里面总会不经意的有家长向老师咨询关于孩子的事情。老师不作答,家长会不满意。老师如果要满足每一个家长,只有下班回家后什么事情也不做,就盯着手机沉浸在“答记者问”的状态中,而这种状况是每一天。如此一来,为了满足家长,教师的休息时间被无情的剥夺了。
2、伤害教师工作热情。教师建立班级微信群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家长,让家长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合作。从而达到共同教育幼 儿的目的。但是,当微信群成为家长不良情绪的发泄口,成为家长个人对教师无限度要求的专用渠道时。微信群的负面意义便会迅速凸显。家长们在微信群的“畅所欲言”会伤害教师的工作热情。例如:中二班的小朋友参加九九重阳节主题活动。老师跟西西小朋友的爷爷交流,希望西西准备一件小礼物送给幼儿园的退休教师,参与九九重阳节主题活动,感受老少同乐。礼物可以是宝贝自己做,也可以家长与宝贝一起准备,不在乎贵重与否,只是心意表达。当时,西西爷爷很乐意地接受了任务。第二天正是重阳佳节,西西把和妈妈精心挑选的礼物----自拍杆送给了一位退休老教师,还跟退休老教师参与了包饺子、吃饺子的活动。事情到此应该是比较完美的。谁知,当天晚上,西西妈妈得知孩子把自拍杆送给了退休老教师之后,不分青红皂白就在班级微信群里面肆无忌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说礼物是送给孩子自家奶奶的,孩子的亲奶奶也要过节。对幼儿园老师让幼儿买礼物送给退休教师甚是不满。当时,家长的情绪比较激动,根本不听老师和其他家长的解释,只是一个劲儿的在微信群里面发泄自己的不满,造成了及其恶劣的影响。最后,弄清楚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才发现是西西爷爷没有传达清楚,让自己误以为是跟自家奶奶送礼物。而幼儿园为了教育幼儿尊老敬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幼儿与退休老教师近距离接触,互赠礼物,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尊老爱老的种子。虽然这场**随着沟通的深入而冰雪消融。可是,当家长在班级微信群中肆意发泄不良情绪时,由于是公开场合,作为教育工作者,情何以堪?再者,微信群中极少部分家长盲目的指责和抱怨也让老师无可奈何。“老师,您这几天发的视频和图片怎么我家宝贝总在最后面呀?”“老师今天发的讲故事图片怎么没有我家格格呢?”“老师,我家孩子被某某小朋友打了,听孩子说某某经常欺负她。”“老师,今天上午十点钟,我在微信里面呼您,你为什么不理我” ······试问:老师不看护孩子吗?不实施保育保教行为,就整天就盯着手机?当微信群里面,如此这般的指责、抱怨声响起时,极大地挫伤了教师们的工作热情。
3、保教工作有偏离。当越老越多的家长关注班级微信群,特别是关注自己的孩子在群里面的“出镜率”的时候。本应该扎实开展 保育保教工作的教师们开始不淡定了。组织幼儿讲故事时,不再认真倾听后及时指导和评价,而是关心如何拍出好的照片和视频让家长满意。做操,玩区角,做游戏,户外活动等等,也是先拍几张照片。拍完了照片,还要清一清,有没有漏掉的孩子?有的教师因为潜心保育保教而忘了拍照,可又担心没有足够的照片在微信群里展示,而让家长们心生怨怼,竟然在幼儿离园整理时,用20分钟的时间逐一给孩子照相。幼儿园的保育保教工作讲究的就是教师对幼儿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蹲下来和幼儿对话,关注幼儿的一日活动。如果,我们的幼教工作者为了取悦家长,把工作中心落在了为孩子拍照上面,那保教工作如何落实?幼儿身心如何发展?班级微信群里,家长们的迫切需求让幼儿园教师的保育保教工作发生了偏离,这是舍本逐末,更是本末倒置。
4、群内话题不聚焦。
班级微信群的群主是班主任,班上30位小朋友,但是群成员一般会有七十人以上。因为教师建群以后,任何一个群成员都可以拉人进群。这样就导致了有的一个幼儿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甚至姑姑、小姨、舅舅等等都在群里面。有的小班的家长,进入了全园每一个小班的班级微信群。家长们进群后,在群里面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有的家长在群里面相约参加周末亲子活动;有的家长在群里面向老师告状,说什么爷爷奶奶太宠孩子,不利于孩子身心发展;有的家长让孩子在群里面反复呼叫小伙伴的名字;有的家长在班级微信群里面宣传产品做生意;还有的家长在群里面发一些恐怖、低级的照片·····群成员的复杂性导致了群信息主题“跑偏”,群内的信息少则几十,多则上百,而且无效信息居多。由于家长们在群里面铺天开地地发信息,常常导致班主任发的通知被覆盖。有的家长说:我们的家长群特别活跃,我一听到微信群的信息提示音就必须马上看手机,不然,一小会就会有上百条信息,由于怕漏了老师的通知,我只有一条一条往下看,好多信息都是家长们聊的家务事,完全可以私聊的,在班级微信群里面聊一些私人话题,实在不妥,耽误了我们很多时间,真的让我们很无语。”其实,大部分家长对群内话题无主题、不聚焦是拒绝的,甚至也提出过抗议和劝告,但部 分家长对在班级群里面“畅所欲言”的行为乐在其中,我行我素。让老师和家长甚是烦忧。
那么,如何解决矛盾,让班级微信平台成为家园沟通最美彩虹桥。让班级微信群真正成为聚集和传递正能量的集中营,从而确保和谐有效的家园互动。我园做了一下改进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共同约定,合理制定规则,提高有效度。
在班级微信群推进了一段时间之后,幼儿园组织召开了家长代表大会,以“我谈班级微信群的利弊”为主题开展了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讨论交流活动。家长们纷纷表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微信群如果没有群规,自然会矛盾重重。因此,各班班主任与本班家长代表根据本班实际情况一起商定《班级微信群公约》。具体内容为:
1、微信群以班级为单位,各班班长为“群主”。加入的成员须为“群主”确认的本班家长或因工作需要而加入的幼儿园相关人员,每一位群成员必须是实名制。
2、成员不得发表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不得使用不文明的语言、文字、图片;不得发布商业广告等与幼儿园无关的信息和内容。
3、如有成员发表不当言论的行为出现,群主将予以提醒,拒不服从和改正的,群主有权在群内公示其行为,并将其删除出本群。
4、有关幼儿园和班级的通知或各项活动将由老师统一发布,请群成员及时阅读。
5、充分尊重每个孩子、每个家庭的个人隐私,因个人关系需单独交流,请与老师或家长个别私聊。群内禁止聊偏离教育主题的私人话题。
6、教师上班期间一律不回复微信信息,教师每天用30分钟与家长进行微信互动。晚上九点微信群禁止发布任何信息。有极特殊情况,家长与教师电话沟通。当家长和老师把班级微信群公约发布到群共享之后,绝大多数家长表示认同并积极遵守公约。一些非本班的家长自动退出了微信群。偶尔,家长们在群里面聊得热火朝天,到了晚上九点钟,便会有家委会的成员善意提醒:九点了,孩子们要休息了。家长们:晚安!看到提醒后,微信群里面便静了下来。家长们彻底改变了随意在群里面聊家务事的习惯。偶尔有家长让孩子在群里面喊话,家长们便会善意的提醒:请自觉遵守群公约。教师与家长共同制定的群 7 公约得到了家长和老师们的积极配合,其微信群发挥了家园沟通的实效性。
二、事分缓急,扩宽沟通渠道,提高信任度。
自从各班建立班级微信群后,家长们习惯什么事情都在群里面沟通。“老师,我的孩子今天有点咳嗽,请多多关注。”“老师,我的孩子回家说,班上有个叫小龙的孩子经常打他,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老师,今天你跟我的孩子隔汗巾了吗?”“老师,我的孩子今天吃饭怎么样?”······尽管我们在群公约里面与家长约定:每天用30分钟的时间与家长交流。但是,家长们提出的琐碎个人问题,让教师们深切感受到家长对幼儿园教师保育保教工作缺乏信任。为了让家长更加深入地了解幼儿一日活动流程,幼儿园组织家长们通过观看幼儿一日活动流程专题片,并把专题片发到班级微信群进行分享。邀请家长参加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幼儿园,了解幼儿在园生活。同时,班主任在家长送孩子入园和接孩子离园时,都会争取机会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解决幼儿之间的纠纷。对特殊体质幼儿和患病幼儿的护理第一时间与家长进行当面沟通。渐渐地,班级微信群里面没有了“今天我的孩子怎么样”,“老师是否为我的孩子做了什么”的信息。更多的是家长们通过跟老师的交流知道了孩子在园都干了些什么。在微信群里,有的家长说:今天,我的孩子说:老师喂的感冒药一点都不苦。有的家长说:今天我的孩子不小心撞倒了熙熙小朋友,对不起啊!还有家长们特别关注幼儿园公示栏里面的食谱,每天都会通过微信群发布孩子们每天吃了什么,是否营养。群内的信息最大的改变是:再也没有家长为找自己的孩子的照片和视频向老师质疑的现象。家长们都意识到:老师的重要职责是看护孩子,而不是拍照片应付家长。家长通过微信群,相互交流自己了解的幼儿在园生活。通过当面沟通和微信私聊的方式对幼儿园的保教工作提建议和意见。这样家长和教师就能够就同一个问题,做针对性的有效沟通,做到有得放矢。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班级微信群的海量信息,了解家长的思想动态,及时对自己的保教工作进行调整。由此可见,扩宽家园沟通渠道,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保教水平,还能提高家长对幼儿园的信任度。
三、分层建群,丰富沟通内容,弘扬正能量。
家长与老师、家长与家长、幼儿与老师、幼儿与幼儿的沟通交流应该是多维度的,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一个班级建一个群,信息海量和无效信息在所难免。那么,只有分层建群才能应对各种需求。我园以单位名义创建了微信公众号。幼儿园的每一个家长都可以通过扫二维码加入园所微信平台。平台把园所的办园理念、办园目标、办园特色以及幼儿园的各种制度、组织的中心活动等等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给每一位家长。幼儿园还会定期发布温馨提示,普及家教知识,宣传安全常识。家长可以在家园互动栏发表自己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例如:我园的亲子趣味运动会开幕式一结束,幼儿园微信平台上的新闻发布栏上,精彩的视频就展现在了家长的面前。家长们可以通过幼儿园微信公众平台获取幼儿园最新发展动态。幼儿园还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评选了一些了解幼儿营养饮食搭配,热心服务的家长,成立了一个膳食群。在膳食群里,幼儿园食堂班长会把幼儿园的食谱公示给大家,食堂采买员会与大家交流自己购买食品原材料的方法。热心的家长们总会在膳食群里给幼儿园提许多良好的意见和建议。例如:大一班苗苗的爷爷是星级宾馆退休的大厨,在群里面现场教食堂工作人员做紫薯馒头,经典菜式。中一班可可的爸爸是“志明点心店”的老板,他得知幼儿园不购买含防腐剂的食品给孩子吃,甚是感动。主动在微信群里面邀请幼儿园糕点师和自己店里的专业师傅一起切磋手艺,共同提高。在膳食群里,还有很多家长为幼儿食谱给建议:新菜名,新菜式,需要什么食材,还有具体做法,有时还有视频分享。我园教师和幼儿对食堂工作满意度递增离不开膳食群家长们的经验分享。现在有一些留守幼儿,一直是爷爷奶奶照顾。我园有部分班级的祖辈家长建了一个群,爷爷奶奶在一起,聊天伦之乐,畅谈夕阳之美。对于幼儿的教育问题,祖辈家长总是以溺爱为主,方法陈旧、传统。这样,班主任会在祖辈家长群里面分享一些科学育儿的知识,让比较明事理的爷爷奶奶交流自己教育孙子的好方法。因为都是同龄人,老人之间的沟通甚是有效。大二班的萱萱奶奶对幼儿园不教拼音极为不满,在微信群里面说,自己的大孙子在私人幼儿园读了一年就学会了20 以内的加减法,还认识了拼音,会写自己的名字。而现在的小孙子在实验幼儿园读了三年,从来没有拿笔写过字。孙子马上要上小学了,心里特别着急。这时候,小一班月月的爷爷马上在微信群里面劝导萱萱奶奶。告诉她:自己的大孙子也是幼儿园毕业的,没有学算术、学写字,但他在幼儿园养成了很多好的学习品质。比如:认真倾听、大胆表达、动手操作等等。月月爷爷告诉大家:大孙子在幼儿园没学小学知识,上一年级后特别优秀,一点不比别人差。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鹏鹏爷爷说:现在小学都在推行“零起点”教学,幼儿教育必须杜绝“小学化”,我们做家长的不要糊涂,不能违背幼儿的教育规律。萱萱奶奶听了大家的分析和劝导,总算放下心来。幼儿园还鼓励家长们建立了“友好”群,比如大家都乐于参加亲子活动,就组建一个亲子同乐群。每到周末阳光明媚之际,亲子同乐群里面的家长们便相邀出游,或参加骑行活动,或结伴登山,又或是到野外郊游。每次活动结束,亲子群里的家长们会把精彩的视频、照片发到班级微信群共享,鼓励更多的家长们参与到亲子活动中来,共同感受童真同乐。班级家长分层建群,家长们沟通的话题容易聚焦,作为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各个层面的家长们进行科学育儿培训指导,家园沟通容易达成共识。因此,班级分层建群不仅丰富了家园沟通内容,还搭建了家长与家长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弘扬传递了正能量的桥梁。
班级微信群是信息时代快节奏生活的“沟通高铁”家长群的建立利弊共存,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希望在实际操作和不断探索中,收获微信在家园沟通中的妙用和成效。在微信时代,我们更希望和家长共同分享孩子的喜怒哀乐,共同探讨育儿的经验与困惑。让微信——家园共育的新模式,搭建起家园互动的新桥梁。
第二篇:搭建家园沟通的桥梁
搭建家园沟通的桥梁
内容摘要:“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与家长之间建立和谐的互动机制是关键,教师和家长的情感沟通与信息交流尤为重要。在共同教育幼儿的问题上,教师和家长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平等合作,真诚沟通,同心同德完成育儿的使命。关键词:教育纲要;家园合作;构建平台;家园沟通;家园互动。
正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所谓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摘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需要家长配合的地方很多,可是农村的家长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数家长外出打工,这些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成为隔代亲。平时只管给孩子吃饱穿暖,很少关心孩子在幼儿园的一切活动,更谈不上教育孩子了。所以开发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搞好家园沟通,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作用,已成为我们教师工作的另一重点。如何激发家长对家园合作的兴趣,形成教育的合力,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幼儿园与家长之间建立和谐的互动机制是关键。在建立和谐的互动机制过程中,教师加强和家长的情感沟通与信息交流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加强家园合作,共同担负起启蒙教育重任,才能真正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由此我们也总结出在幼儿教育中,家园合作的成败直接影响幼儿发展的优劣。
一、把握第一印象,为家园合作打下基础。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第一印象很重要,如果第一次见面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那么在以后的交往,接触中就比较顺利,融洽。家园沟通也一样,如果能给家长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那么就会为以后的家园沟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构建沟通平台,为做好家长工作打下基础。
开学初,我在班级走廊的醒目位置上张贴了许多小朋友游戏的照片和写给新生家长的一封信。张贴幼儿活动图片是为了吸引小朋友喜欢上幼儿园,给新生家长的一封信则是向家长提供的参考建议,让家长一看就能清楚明了自己的宝宝刚入园应做哪些事情,适时为家长提供帮助。在第一次接待新生家长时,我微笑着向他们问好,与家长交流他们关心的问题,认真记录家长提出的困惑,并适时给予解答,让家长感受到孩子老师的重视和责任心,同时我也展现自我,让家长知道我已经带过几届小班,小班新生有什么特点,家长有什么担心,应该如何处理等,让家长了解教师的背景和优势,把孩子放心地交到你的手里,从而为今后的良好沟通打下基础。真正做到家园携手,解决入园焦虑。
(二)彼此沟通理解,缩短心与心的距离。
当家长们把刚入园的孩子第一次交到我手里的一刹那,伴着孩子们的哭声,他们的心有些酸有些痛,甚至有些家长也会泪水涟涟,当他们一步三回头离开的时候,他们的心还会留在孩子的身上,她们会惦记:孩子还会哭多久,在家都是喂饭的,午饭是否会吃饱?在家睡觉都要拍着,搂着,还要摸着妈妈的眼睛睡,那么多孩子老师会照顾到我家宝宝吗?······这一系列问题困扰着每一位家长。他们不是不相信老师,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爱,正是因为爱,他们才让孩子到幼儿园接受教育,让他们适应集体生活,期盼宝宝们健康成长。我告诉家长们,我也 1
是母亲,也是家长,我懂得这份爱的重量······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没有表白自己是如何精心照顾每一个幼儿,因为家长看到了自己的孩子一见到老师就会甜甜的打招呼,亲热地依偎在老师的身边。浓浓的爱心和彼此的理解已获得了家长们的信任,缩短了教师和家长的心理距离。
二、巧用交往小窍门,顺利沟通更快乐。
有人说过家长和教师好比是一辆车子上的两只轮子,只有同方向行驶,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伙伴。但是在日常工作中,家长不理解幼儿园、教师的一些做法,甚至采取偏激行为的事时有发生。因此,教师应有针对性地与家长进行交流,而且针对不同类型的家庭以及具有不同职业和文化素养的家长。讲究一点交流艺术,寻求一些小窍门。
(一)退一步海阔天高。
一般情况下,家长是不会无缘无故与幼儿园、教师作对的,因此矛盾来了,我们应该先从自己身上寻找问题的根源,以一种积极的、开放的心态去分析原因,寻找答案。
案例一:李亮是我班一名较调皮的男孩,是二胎,一家人宠得不得了,入园后经常攻击别的小朋友,稍不留神,就抓小伙伴的小脸、小手。其他的家长经常告状,且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跟他一起玩,要求换位置。我请家长来交换意见,请她帮助教育,时常帮助孩子剪指甲。可家长的态度极不友好,说我没有调查清楚,她家孩子是不会无缘无故抓人的,尽管别的孩子有伤痕在手上,这位家长也不肯配合我的工作,说他家孩子没上学时没有剪指甲也没有抓人。没有办法,我只好利用空闲时间为孩子剪指甲,活动时不让他离开我身边,给他讲小动物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的故事。时时提醒李亮:大家都是好朋友,不能欺负别人,这样小伙伴才会喜欢你,跟你一起玩。慢慢地,李亮不抓人了,有时还会帮助别的小朋友,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指甲长长了他也会主动地请家长、请老师帮忙剪短,其他的家长再也不提换位置的事了,李亮的妈妈也主动来园与我交流,说孩子回家变了,总讲幼儿园的事情,说自己有好多好朋友,也不再跟姐姐抢东西了,并诚恳地说自己以前态度不好,请我不要跟她计较,说以后一定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以真挚的爱和宽容的心退一步,改变了家长的态度,避免了矛盾的激化,也进一步使家园关系更融洽更和谐。
(二)进一步增进了解。
《纲要》中提出:“幼儿园应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幼儿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幼儿的已有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主动学习。”然而,许多家长尤其是祖辈家长不认同教师的教育观念,常常对教师的教育方式感到不满:“老师究竟都教孩子一些什么呀,我孩子说老师每天都带着他们玩游戏,孩子们可高兴了。我们送孩子到幼儿园就是想让他学点知识的,要不我自己在家陪他玩就可以了。”“不知道老师怎么想的,我家孩子画画涂的颜色一点也没有别的孩子的鲜艳,老师还说他有想象力,这样下去,我的孩子将来会不会适应不了社会的竞争啊?”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多次召开家长会,也查看了多方面的资料,终于转变了一些家长的观念。
案例二: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中,我们组织了一次亲子活动“二人三足”。活动一开始,教师就开始讲解活动规则:家长必须和孩子一起玩,看哪个家庭玩得开心,等大家玩熟了,我们进行比赛。家长们认为这个游戏很简单,纷纷带着孩子绑好带子开始游戏,活动中一些家庭玩得很好,协调得也不错,但是也有一些家庭急于求成,拉着孩子就走,全不顾孩子有没有走好,更加谈不上协调了。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那就是适得其反,家长一人忙得满头大汗,惹得孩子也不高兴。这时教师赶紧出面,让家长惊讶的是,教师一出场,孩子们争着和教师玩游戏,并且配合得非常默契。之后教师又组织所有的家庭进行游戏,家长们有了先前的经验,也看到了老师是如何照顾孩子的,所以在再一次的活动中效果都很棒。
这样的活动给了家长亲身感受教师工作的机会,他们发自内心地说:“我们一直以为当幼儿
教师很轻松,今天才发现带孩子活动不容易。老师真有一套,简简单单几句话就能让孩子明白要求,我们不得不佩服啊!”更多的家长则发现幼儿园里看似简单的活动组织起来并不轻松,教师要处理活动中各种突发情况,凭的是对幼儿的耐心、爱心和责任心。
三、家园合作,真诚沟通。
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早在1927年就指出:“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1996年国家教委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四十八条明确了:“幼儿园应主动与家庭配合”。家长和教师应作为共同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来看待,在共同教育幼儿的问题上,双方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平等合作,真诚沟通、同心同德完成育儿的使命。
(一)朋友般地以诚相待
赢得家长的理解和信任是调动家长的积极性的基础。家长是教师的支持者、合作者、监督者,也是朋友,老师只有赢得家长的理解和信任才能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才能顺利的开展工作,而赢得家长信任和理解的基础是“爱孩子”。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遇到困惑和问题时,我总是以谦逊的态度给予热情的帮助和积极的指导,给家长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切实树立为家长服务的思想。如:有个孩子在幼儿园会自己吃饭,可是回家喂他也不好好吃,家长说真没办法,我知道以后请家长少准备零食给他吃,并请家长放手让孩子自己吃。然后又跟孩子说“你在幼儿园真是个乖宝宝,会自己吃饭,今天回家也自己吃,吃饱了打个电话告诉老师好吗?”小朋友高兴的答应了,家长将信将疑的把孩子带回家,结果孩子真的自己吃了饭并给我打了电话。第二天家长高兴的来园说:“你真有一套,孩子就听你们的话。你不仅是孩子的老师,更像孩子的妈妈,把孩子交给你,我们很放心。”
(二)合作者般地默契配合每位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同,每位教师的教育策略也并不相同,于是就需要相互之间增进了解,进行磨合,就如合作者一般,形成最佳的默契,才会给孩子更好的教育。
1.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教育。
(1)召开家长会时请家长谈谈老师平时的工作,帮助教师、幼儿园改进工作方法,提出宝贵意见。
(2)请家长多次参加亲子活动,让家长在无拘无束的环境里尽享亲情之乐,从而进一步促进家园和谐。
(3)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我们则将各种活动向家长开放,让家长知道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内容和保育内容。当然在每次教育活动开放之前,教师首先向家长介绍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活动计划,家长需要配合的方面等,让家长“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并指导家长在活动过程中如何观察幼儿。组织家长谈谈对活动的看法,使其了解了幼儿在园一日生活情况,并从中学到一些好的教育方法,体验到教师工作的辛苦,意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并默契的配合。
例如:在2008年我们幼儿园要验收省优质园,我们所有的教师除了要布置环境,整理资料,准备公开课,还要准备许多自制的教玩具,忙得不可开交之时我突然想到:何不请家长帮忙呢?于是在一次周末我就布置了一次“亲子小制作”活动,跟家长说明要用一些废旧材料,随便做什么都可以,请家长和小朋友合作。家长们非常配合,周一带来了许多惟妙惟肖的精美作品:有用萝卜制作的小老鼠,用牙膏盒制作的“龙”,用吸管制作的风车,用饮料瓶制作的“坦克”用纸箱制作的山洞,推车等,这些作品让孩子们打开了眼界,也为我们提供了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家长的默契配合让我更加领悟出沟通的价值,相互尊重的重要性。
2.加强互动,挖掘资源
家庭教育是一片沃土,家长是宝贵的教育资源,鼓励家长参与教育,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丰富其知识经验。
第一平时我们经常通过《家长园地》栏目向家长讲明教育目标,活动设计方案和实施方法,恳请家长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使他们更有针对性地配合,参与。
第二是通过《幼儿成长记录》向家长反映幼儿近期在幼儿园的表现及成长小故事,家长也能及时的对幼儿在家的表现进行反馈,这样的沟通让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达到了高度的一致性。
第三是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幼儿园的合作伙伴。
例如请当医生的家长讲如何讲卫生,大班的幼儿牙齿为什么会掉,长出的新牙齿应如何保护等;请当消防员的家长讲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如何保护自己,怎样预防意外等等;请卖菜的家长介绍如何买菜,卖菜,每种菜的营养有何不同·;请小学教师来园讲大班小朋友升入一年级要做的准备·····通过他们的参与教育,让他们把最科学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孩子们。
总之,幼儿园教育活动一定要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使幼儿、家长、教师三方面优势互补,提高教育整体素质水平,幼儿教育更需要教师、家长、社会的共同努力,今年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提出:“把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营造全社会关心学前教育的良好氛围。”其中教师和家长的合作更为重要,他们就像鱼和水一样不可分离。教师只有真诚的与家长进行沟通,才能双赢。
[参考文献].秦君《家庭教育中的幼儿行为习惯教育》文教资料,2005.2
2.李生兰《家园合作共育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幼儿教育〔R〕 2001.3
3.谢红英 《怎样鼓励家长参与合作互动》幼儿教育〔R〕 2003.9
4.李季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5.范玉娟《家园携手,直面入园焦虑》幼儿教学研究2009.5
6.胡娟《多维的家园沟通途径》幼儿教育2009.5
7.缪晓华《让家园之窗成为家园互动的平台》 早期教育2008.1
8.樊人利《把握好留给家长的第一印象》 学前教育2009.5
9.周联《培养教师的沟通智慧》幼儿教育2008.5
10.储开凤《处理家长偏激行为的策略》早期教育2008.9.
第三篇:微信架设家校沟通新桥梁
微信架设家校沟通新桥梁
列东中学
郑远
一直以来,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形式除了家长会、家长访问等传统方式,还有不少学校会定期开设“家长学校”等活动。而随着通讯的日益发达,沟通手段逐渐从最初的电话、短信转移到学校论坛、QQ群。而今的微信又成为一种新颖且时尚的家校沟通方式,于是我选用了目前较为流行的微信圈,建立班级家长群,以便于家长及时有效的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动态,共同解决在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我逐渐总结了以下几点心得。
一.积极宣传,统筹协调。
在微信圈的组建初期,我通过家长会的方式,公布了创办微信圈“星的起航”的想法,并且向家长们说明微信圈的使用便利性以及有效性,鼓励家长们踊跃加入,在组建的第一天,就有将近三分之二的家长加入的微信圈,有些个别不会使用微信的家长,还托朋友帮忙开通。用微信搭建家校联系的方式,受到了潮人父母们的热捧,家长们通过文字、图片、语音进行交流,一下子拉了近彼此的距离。
二.细节关怀,以情动人。
学生在永安社会实践期间,由于父母对孩子的第一次出行既充满担忧,有饱含期待,这时候,微信的家长群就发挥了大作用,我用手机镜头记录着每一位孩子从出发到训练、学习、就餐、寝室、归来的各个细节,这一举动,受到了班级家长们的大力赞赏。有些家长戏称,这几天,手机不离手,看着郑老师的直播,感觉孩子依旧在我们的身边,关注着他们点滴进步。一直到社会实践结束,班级家长没有一位因为不放心孩子而打电话给我,甚至说要到基地看孩子。在永安的几天里,我既是班主任又是摄影师,在关心班级的同学,也注意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与不足,并且在第二个晚上,就基本上给每位家长编辑了微信,让他们了解孩子在抵达基地后一天半的表现。到了社会实践结束,班级家长对于学校安排的永安之行赞不绝口,有些家长还戏称时间不够,再训一周。
何子凌的妈妈:“好一个用心的老师,从您的照片中让我们了解孩子的初中生活,谢谢。”
杜佳卉妈妈:“珍贵的照片,现在我和佳卉爸爸每一张照片都放大细细地看。”
谢灏天妈妈:“做父母的永远牵挂着孩子。”
郭楚涵妈妈:“孩子们真不错,远远超出了父母的预期。” 杨泓坤爸爸:“我们做父母的这几天放大假,可让老师劳累了。”
三.共商班事,协同教育。
因为是新班级,家长们之间的交流在微信的模式下,从开始的陌生到后来的浓烈,大家就像老朋友一样,互相传授着育儿的经验,在这个时候,我及时的通过微信,向家长传递我的建班理念以及班级管理模式,让家长在愉快的聊天模式中,逐渐适应新班级、新老师,同时,还邀请班级的任课老师的加入,丰富了群结构,也为家长们交流各学科构建起一个平台。,并且要求家长们树立正确的舆论观念,对于老师不评头论足,为孩子心目中的老师做到正确定位。语文刘英娥老师通过微信向家长们推荐了一些好书,而数学詹高晟老师则是经常在线,提出问题,提供好的教育孩子的经验以供家长们讨论、参考。
詹老师:“批评孩子时,总认为是为了他好,可有时候说话过了,仅仅是宣泄自己的情绪而已,丝毫达不到教育的作用,有同感吗?”
魏雨晨妈妈:“孩子有时候挺无辜的。”
杨泓坤爸爸:“心直口快的我常因刚批评完孩子就后悔但又不知如何补救。”
詹老师:“批评时要有重点,不要把陈年旧账,不同类型的问题扯在一起。”
杜佳卉妈妈:“有时候批评就好似开闸,收不住。”
我在第二周的时候,重点检查的是孩子们的作业情况:“初中三年需要家长们辛苦下,尽量督促孩子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特别是作业,一定要按照科任老师的要求完成。”
林琪悦妈妈:“这是应该的。” 邱竞豪爸爸:“感谢老师们的关心。”
何子凌妈妈:“家长们,让我们一起加油,莫负三年好时光。” 杨梓铭爸爸:“孩子变了,以前学校的事情从来不讲,现在回家就讲个不停,不耐心听他说完还不行。
家长们在微信圈里反映校外买的校服质量差的问题,詹副校长及时联系了厂家,并且马上给予整改。也使得家长对于校服的处理非常的满意。微信其实也是双刃剑,用得好,宣传效果相当好,如果一旦失控,比如校服质量问题,不及时解决,势必也会在家长心中留下一丝不信任感。就类似的问题,我通过微信平台,向家长们积极宣传,遇到问题积极解决,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认可。
邱竞豪爸爸:“风气正(郑),志向远。爱心加(家),丛中笑(校)。” 四.未雨绸缪,正面引导。
通过微信圈,我可以及时的把学校的决策通知以及班级的动态发送到家长群,让他们在了解学校的同时,也对班级教育给予足够的支持。对于个别学生的不良习惯,我通过微信私聊的方式与家长沟通,也深受好评,他们认为这样做,既维护了孩子的自尊心,也维护了家长的面子,对于老师提出的孩子问题更有接受能力。对于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或者是已经在其它班级出现过的事情,我都会以第三者的身份对群里的家长提出希望,提出要求,这样家长们也吸取了经验,最大程度的避免发生类似的事情。
我对家长提出的对基地实践的建议:“1.不要心疼孩子晒黑了。2.不要觉得孩子瘦了。3.不要说这种实践根本没用。” 吕艺翎妈妈:“这个建议好,老师想得很周详。”
邱竞豪爸爸:“家长必须表扬孩子,黑了显得更帅,习惯也一下子变好啦。
我对家长们说关于西藏班学生的建议:“我们的孩子离家几十里,家长牵肠挂肚!人家西藏班的孩子那可是千里迢迢来三明,父母不是更加牵挂。所以我们应该友好热情的对待他的到来。”
现今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方式也随着时代变化变得多样化,网络、电子的发展也使沟通变得快速便捷。我将更好利用微信为学校与家长之间建立起一座信任的桥梁。
第四篇:搭建家校沟通桥梁
目前,我们都很重视班级管理中的家长工作,但是,在开展家长工作的过程中,我也经常“碰壁”,家长也怨言多多,出现这样的现象,我一直反思:问题出现在哪里?归根结底是由于沟通方式有问题。学校和家长本来是本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的,家校合作的作用也是大家共同认可的,但是家长工作却成为我们教师感到“头疼”的一项工作。一方面学生的家长来自于各行各业,文化层次、个人修养、心理差异很大。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期望也是多种层次的,有些要求、期望和学生的实际,和我们的教育思想很可能是不相符合的,有少数甚至是可能是根本对立的。另一方面现在的孩子,被视为掌上明珠,全家人围着他一个人转。对于孩子的教育,重了不是,轻了不是。所以我们必须和家长联系、沟通,以便相互了解和理解,在教育孩子的理念、标高、实际操作方面达成共识,形成教育的合力。因此,家校联系,就成为了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在与家长沟通时是这样做的:
一、我主要运用电话联系的方法,把学生在校的表现及变化,如实客观的向家长汇报,让家长及时掌握孩子各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有针对性地协助我开展教育活动。但是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了这些家长由于文化层次的参差不齐,所以在沟通时存在着很多障碍。反思问题所在,有如下感想:千万不要等孩子有错误的时候才打一通电话,这样的电话谁接到谁沮丧。把家长当作朋友一样,多发现孩子身上的可爱之处,借打电话的机会先表扬一下,鼓励一下,再针对孩子不尽人意的地方期待一下,家长一定会欣然接受我们的建议。我们在和家长的交谈中一定不能毫不留情面地指出孩子的缺点,如“某某上课不认真,吃饭很不讲卫生,”、“某某这些方面很差”等。当然,如果家长已经认同了你,相信了你,你怎么说都没有问题,你怎么做他们都认为是正确的。如果和家长还没有认同你,这时候如果和家长沟通不讲究谈话的策略性和艺术性,没有把谈话建立在客观、全面的基础上,而采用“告状”式的谈话方法,会让家长误认为老师不喜欢甚至是讨厌自己的孩子,从而觉得自己的孩子在班里会受到不公正待遇而产生抵制情绪。
二、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愿意主动给我们打电话询问孩子在校表现,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我们,何不“善解人意”,利用QQ群沟通方式。我每天都会利用QQ群与学生家长联系,就是要让家长们知道,我们对他们的子女是真的很关心,老师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这些话不是要我们直接对他们家长说出来,而是要用实际行动真诚地表现出来。及时发布班级信息,沟通课程进展,宣传预防传染病、温馨提示天气变化、发送紧急通知,除此之外,我还在QQ群里将跟班级有关的活动照片、文字、学生作品、家长育子心得、教师教育心得等上传发表。在这个群里,主体并不是教师,而是学生、家长和教师三位一体,也就是创作者由这三方面组成。我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是通知他们我的做法,而是让家长参与到讨论,我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让他们发表看法,如果认同那我们就试行,在试行期不合适可以修改。家长可以随时提出更好建议。这样做,实现了我同家长、家长和家长之间的互动,班级QQ群的建立也方便我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有的放矢的进行调整,对我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可以促进家长、教师的深度交流沟通。
三、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和修养都不同,因此,我觉得要根据实际情况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与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沟通。如:一是对于素质比较高的家长,我就坦率地将孩子在校的表现如实地向家长反映,并主动地请他提出教育孩子的措施,认真倾听他的意见和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二是对于那些比较溺爱孩子的家长,我就首先肯定其孩子的长处,给予真挚的赞赏和肯定,然后再用婉转的方法指出其不足之处,诚恳而耐心地说服家长采取更好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三是对于那些对孩子放任不管,把责任推给学校和老师的家长,要想办法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教育孩子的活动中来,开始主动关心孩子,主动与子女沟通,与学校沟通,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四是对于后进生或是认为自己对孩子已经管不了的家长,我们应尽量挖掘其孩子的闪光点和特长,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和进步,对孩子的缺点适时地每次说一点,语气委婉,并提出改正孩子缺点的措施,重新燃起家长对孩子的希望,使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只有这样,家长才会主动地与我交流孩子的情况,配合我共同教育好孩子。五是对于个别不太讲理的家长,或是不理解学校的一些工作安排的家长。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就沉住气,先让家长说完,发完脾气和牢骚,并对家长的这种心情表示理解,然后再耐心地以平静的语气与家长解释、分析事情的利弊和对错,以理服人并体现出自己的宽容大度,赢得家长的好感,但是在理解的同时也要做到不卑不亢,不是我们的错也不能盲目屈从。
我和我的班上的学生共同生活和学习了三个学期,这短短一年半时间,与家长关系也都挺和谐。每逢学生“有事”(无论是发生在学校里,还是外出活动的时候,需要家长协助时,只要我一个电话,或者一个口信,家长都很愿意到学校来。其实,我们教师如果注意方式方法,积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就会让家长成为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坚强后盾,甚至能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第五篇:班级博客搭建沟通新桥梁(喻雪梅)
班级博客搭建沟通新桥梁
重庆市铜梁县金龙小学 喻雪梅 电话:45692910 学段:小学
“明星写博客”、“学者写博客”已日渐为人们所熟知;如今,博客已经走进了学校,在老师、学生、家长沟通方面发挥出独特的作用。
班级博客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灵活、便捷、迅速的功能,为班级教师、学生、家长搭建的一个真诚互动,彼此交流沟通的平台。班级博客作为班级数字化管理的新平台,可以由师生合作共同管理,记录班级发展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定格班级成长的精彩瞬间,在教师、学生、家长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新桥梁。
2008年春期,我们班建立了自己的班级博客,这里记录着我们班级每个同学的成长的足迹;这里有孩子们精彩的作品展示;这里有孩子们成长的喜怒哀乐;这里记录了班级中一件件平凡的事,凡是与班级有关的大事小情在“班级博客”上都可以读到。我们的交流,因为班级博客而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们的沟通无时不在。
一、拓宽展示空间,班级博客成为学生的“展示台”
孩子们在不断成长,在班级博客中留下了他们成长的记忆。为了在班级博客中留下自己成长过程中或深或浅的脚印,孩子们不断将自己的精彩作品展示出来,将自己的优秀作品上传到班级博客中,有色彩斑谰的图画作品,有遒劲有力的书法作品,更有自己创作的文学佳作。
在班级博客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的最新学习生活动态。这里可以读到孩子写下的精彩文章,可以读到孩子们竞选班干部的精彩演说词,可以读到班级学习小标兵的学习经验介绍,可以看到孩子们特色课上活泼快乐的笑脸,可以看到他们向“5.12”、“4.14”灾区献爱心的感人情景,可以看到“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中他们高兴和兴奋的镜头,可以看到他们积极参与“心系奥运,健康成长”系列活动的情况,可以看到他们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的激情照片,可以看到他们在学校各项活动中的获奖信息„„凡是我们班的各种信息都能在第一时间通过班级博客进行发布。
我们的班级博客都由孩子们轮流做管理员,这些热爱班级博客的孩子,朴实而勤奋,他们总是在内容方面精心编写,精益求精。每一次要上传的作品都经过认真反复的修改,确认无误后才上传到班级博客。
二、了解学生动态,班级博客成为管理的“百宝箱”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学生自始自终都参与班级活动,对班级里发生的事情了如指掌,他们对班级的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作为班主任,我鼓励孩子写下班级中出现的各种事情,可以写正面的典型事例,也可以写下班级、同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可以实名或化名就班级博客中同学们聚焦的事件谈自己的看法。班级博客中的内容反映了孩子的日常琐事,但这其中有很多教育契机和教育资源。对我们教师来说,这就是散落在沙土中的粒粒黄金。例如,开学不久我们班有个同学在“班级博客”中提到班级中有个别同学在班干部竞选时进行不正当的“拉票”:周五要竞选新一届班干部了,班主任让我们大家准备竞选演讲稿。我们班的小A同学这几天像变了个人似的,对同学特别好,下课了还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好玩的东西借给同学,他还把自己的零花钱拿出来,买一些零食分给同学吃,希望大家届时投他票。我认为这个问题必须及时处理,不然对于班级管理不利。我在班会课上特意组织孩子们开了一次关于“班干部竞选”的主题班会,让大家针对“我们为什么要竞选班干部?”“班干部应该做些什么?”等问题让孩子们积极展开讨论。在活动过程中,我特意让孩子们讨论:“《家有儿女》这部电视剧中的小雨为了拉票,他为同学刨铅笔,你觉得这样做好不好?”孩子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通过讨论交流,孩子们明白了,班干部是为大家服务的,在各方面应该成为同学们的榜样,靠这样的“糖衣炮弹”去拉票会影响竞选的公平性,是可耻的表现。后来,还有学生在把那次班会写入了班级博客。
当然,在班级博客中,孩子们还针对其他各种问题进行讨论交流,比如“如何对待给同学起外号”,“捐款时如何对捐的不多的同学”,“班级图书架上的图书没了我们怎么办?” „„孩子们在博客上就这些话题或留言或评论,在课间也展开讨论。这样,班级的事成了孩子们自己的事情,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互动交流,班级博客成为情感的“黏合剂” 班级博客可以超载时间、空间的限制,延长交流时间,拓展沟通空间,让对话变得更为及时有效。在“班级博客”中,孩子们少了面对面的那份尴尬和顾忌,可以实话实说,畅所欲言。老师可以在这里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进行情感的“零距离接触”,让心灵走得更近,从而奏响班级发展的“同一首歌”。
经常有同学在“班级博客”中很自然地流露自已的真情实感,很诚地抒发自已在学、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开学不久,我在批阅孩子的作文时,看到一篇作文中这样一段话:前天,在我身上发生了“贴纸条”事件,让我觉得很苦恼。下课时,很多同学都冲着我笑,我莫名其妙。后来终于发现,原来我的后背贴了一张纸条。纸条是用钢笔写的,上面写着“我是大笨蛋!”。我心里明白,这张纸条是无理取闹的同学为了逗乐写后贴在我身上的。我真想告诉老师,可是我又觉得老师有很多事情要忙,就不必麻烦了。可是昨天,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又一次引起了同学的哄笑。我真烦恼,连吃饭睡觉都想着这件事!在日记的结尾,还有孩子母亲的一句话:“可怜的小家伙!”
我把这段话发在了班级博客上,让孩子们来谈谈自已的看法。大家都出谋划策,有的说:“恶作剧真不好,上次我还跟在后面瞎起哄,现在我觉得自已做得真差劲,我要对他说声对不起!”有的说:“虽然我不知道那个贴纸条的同学是谁,但是我真心希望他能改正错误!”一个同学化名向那位同学道歉:“没想到我的恶作剧给你带来这么大的伤害,那天看到你眼中闪烁的泪花,我真的后悔极了。今天我要真心地对你说声对不起!”孩子们通过交流,学会了尊重,学会了知错就改。
孩子们在“班级博客”中说出了自已的心理话,相互交心。有时,他们也会对老师提出自已的建议和意见。对于孩子们的这份信任,我总是细心呵护,认真对待,通过各种途径与他们交流沟通,或班级集体解答,或留言回复,或个别谈心„„班级博客就像情感的“黏合剂”,促进了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与沟通。
四、引导班级文化,班级博客成为工作的“指南针”
在工作实践中,我深感到: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促进班级管理。我充分利用班级博客,想法设法地促进良好班级文化的形成。开学不久,我在班级博客中让孩子进行“班级吉祥物”的推荐评选活动,孩子们的积极性非常高。有的同学留言认为,把牛犊作为我们班的吉祥物比较好,因为牛做事都勤勤恳恳,一步一个脚印,象征着我们班同学勤劳、踏实。有的则说米老鼠足智多谋,象征着我们班的同学聪明可爱;米老鼠足智多谋,象征着我们班的同学聪明可爱;米老鼠还是运动健将,象征着同学们非常活泼,非常阳光;米老鼠喜欢探险,这象征着我们班同学勇于创造,积极向上„„此外,我们还进行了《班级公约》的大讨论,让孩子们自已讨论交流我们班的规章制度,开成了我们班的《班级公约》。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们的主人翁意识得以彰显。
此外我们还利用班级博客这个平台,引导学生聚焦生活,找出身边令人感动的事情。发现我们身边的“感动”。孩子们的感动真是各种各样:有的感动于妈妈为自已成长的付出,写下了一篇篇饱含深情的母爱日记;有的感动于同学在卫生保洁区弯腰拾起废纸的那瞬间;有的感动于老师批改作业时写下的充满激励的话语;有的感动于师生为灾区、贫困学生捐款的感人场面„„
通过观察和叙述,孩子们看到了身边的善良、美好与崇高,他们从平凡里寻找伟大,他们学会了以感恩的心对待身边的平凡。
五、促进家庭教育,班级博客成为家校“直通车”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通力合作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在平时的班级工作中,我们常采用家长会、家访的形式,或是电话联系方式与家长沟通、交流。如今,我们也可以利用班级博客这个平台积极主动地争取家长参与到班级的建设中来。
对家长来说,班级博客可以成为他们了解孩子的渠道。他们可以通过博客在第一时间了解自已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还可以在博客中看到较有针对性家庭教育信息以及家长的观点。对于教师而言,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他们成为“编外辅导员”,对班级中的一些事件,及时分析引导,实现教育效益最大化。
例如,我们可以在博客上开通“家长频道”专栏,让孩子与父母说出自已心里话,走进彼此的心灵深处。
这是一位母亲与孩子的“网上对话”„„
孩子:多么希望爸爸妈妈不要在双休日给我报太多的兴趣班,因为我们需要自由的空间。我们想看看美丽的风景,听听流水潺潺的声音,闻闻花儿的芬芳„„多么希望再看到试卷上那个不太理想的分数时,妈妈能够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和我一起分析错误的原因„„
母亲;孩子,你是父母的精神寄托你身上承载着父母当年没有能够实现的理想。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所以妈妈以前对你可能太苛刻了。现在想起来,妈妈很多时侯是在用大人的尺度来衡量你,这多么可笑啊!
这样的对话,不但对于这对母子来说意义深远,对于其他父母也具有一定借鉴和教育意义。
总之,班级博客有利于创设和谐的班级氛围,有利于心灵的沟通,有利于班级文化的建设,必将促使各项班级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