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省沙县第六中学七年级政治下册 3.1 自己的事自己干教案 新人教版(写写帮整理)
自己的事自己干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懂得自立的含义,了解自立的表现。
2、能力目标: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树立自立的生活态度。
(2)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明确在法治社会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教学重点:自立的含义即“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教学难点:理解自立的必要性。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式讨论、材料分析法、情境活动式学习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自己的事自己干 导入新课:
现场小调查:你在家里做些什么? 讲授新课:
(一)、情境设置 活动:角色表演
某个星期天,萌萌、小曦及其家人去公园玩。由8位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设问:
1、你赞同谁的做法?为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出自立的含义:“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2、你认为自立有哪些好处?(本部分内容对教材先后顺序进行了调整,最好举例回答)
自立可以培养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注重家庭亲情、尊重他人等品质,并且还能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如果萌萌、小曦的想法未改变,设想一个她们10年后再度见面的情景。(分组设想,然后选两人表演)
4、你身边有没有类似小曦的现象?(由此转入第二部分)
(二)、自立赛场 活动:自立• 我能行 步骤:
1、学生说自己或其他同学自立的表现。
总结出自立包括学习自立、生活自立、处理社会问题自立等方面。
2、评选班级的“自立之星”。
3、小记者采访:
①采访“自立之星”:你被当选为“自立之星”,有什么感受?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②采访没被选上的同学:你知道自己没被选上的原因吗?自己在哪些方面还存在差距?你今后将做如何打算?
同学们肩负着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你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而在90年代进行的一次中日少年夏令营的较量,却引起了广大教育家的广泛重视。材料:中日少年夏令营的较量
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了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
1、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大觉,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底。
就在中国孩子叫苦不迭之时,他们的背包带子纷纷断落。他们争先恐后地将背包扔进马车里,揉揉勒得酸痛的双肩,轻松得又说又笑起来。有个女孩背的是军用迷彩包,带子结结实实,使她没有理由把包扔进马车。这位女孩刚走几里路就病倒了,蜷缩一团瑟瑟发抖,一见医生泪如滚珠。于是,她被送回大本营,重新躺在席梦思床上,品尝着内蒙古奶茶的清香。
矮小的日本男孩子黑木雄介肚子疼,脸色苍白,汗珠如豆。中国领队发现后,让他放下包他不放,让他坐车更是不肯。他说:“我是来锻炼的,当了逃兵是耻辱,怎么回去向教师和家长交待?我能挺得住,我一定要走到底!”
2、日本孩子有饭吃,中国孩子饿肚子。
当晚7点,队伍抵达了目的地――大井梁。内蒙古的孩子生起了篝火。日本孩子将黄瓜、香肠、柿子椒混在一起炒,又熬了米粥,这就是晚餐了。日本孩子先礼貌地请大人们吃,紧接着自己也狼吞虎咽起来。倒霉的是中国孩子,他们以为会有人把饭送到自己面前,至少也该保证人人有份吧,可那只是童话。于是,有些饿着肚子的中国孩子向中国领队哭冤叫屈。设问:
(1)、读了上述材料后,你有何感想?
(2)、你还了解哪些国家少年的自立状况?(可参考附录)我们再来看看两国家长的不同表现吧。
3、日本家长乘车走了,只把鼓励留给发高烧的孙子;中国家长来了,在艰难路段把儿子拉上车。
出发之前,日本宫崎市议员乡田实先生驱车赶来,看望了两国的孩子。这时,他的孙子已经发高烧一天多,许多人以为他会将孙子接走。谁知,他只鼓励了孙子几句,毫不犹豫地乘车离去。这让人想起昨天发生的一件事:当发现道路被洪水冲垮时,某地一位少工委干部马上把自己的孩子叫上车,风驰电掣地冲出艰难地带。设问:
你想对材料中的中国父母说些什么?
确实,有许多家长心疼孩子,怕孩子吃苦受累,而沈阳有一位百万富妈却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材料:沈阳百万富妈赵敏的一份催人泪下的遗嘱
1、赵敏是沈阳百乐家具厂的老板,拥有资产500多万元。2002年,赵敏的儿子、18周岁的徐建国没能考上大学。在他看来,母亲是拥有百万资产的富婆,他的前程不成问题。设问:
猜一猜:赵敏将如何安排徐建国的前程?
2、但是母亲对他的安排大大出乎他的预料:“我打下的江山凭啥要白白送给你?你自己到外面闯去,一年后活着回来就行了。在这一年中,你不能回家,更不能向家里要钱。” 设想:徐建国将会做出怎样的反映?
学生的答题中,应引导他们从法律角度理解自立的必要性,指出父母对年满18周岁的子女无抚养的义务。
3、真实反映是:徐建国见母亲这么绝情,接过母亲递来的1000元,强忍泪水奔出了家门。那天是2002年9月22日。
设想:徐建国将会如何谋生?猜想他可能遇到哪些事情?
4、历经千辛万苦后,到了2003年8月,徐建国已挣了将近20万元。2003年9月22日,一个叫张哥的人忽然出现了:“一年到了,难道你不想回去看看你妈?”一提起这个话茬,一年来的苦辣酸甜顿时涌上徐建国的心头,张哥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给,这是你妈写给你的信。你自己好好看吧。”放下信的时候,泪水已经打湿了衣襟,徐建国哭喊着跑出酒店。设想:赵敏在信中会说些什么?
5、原来,徐建国离开的那天,母亲跟在他身后。此后,为了防止发生意外,她事先以高薪
雇了三个人跟着儿子,张哥就是其中的一个。2003年6月27日,病重的她离开了人世。
用心良苦的特别遗嘱
“建国,我的好儿子,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在另一个世界了。在你离开我的时候,我已经患上了癌症。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的生存问题,现在知道你能适应最艰苦的生活,而且活得挺坚强的,我终于可以闭上眼睛了。当妈的没有不疼爱自己孩子的,但是如果把什么都给孩子事先准备好,让孩子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生活,那只能是害了孩子。一个没有艰苦卓绝精神和没有经历过社会磨炼的人是很危险的,早晚会被淘汰。我的好儿子,你离家后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掌握之中。我曾经动摇过多次,难受的时候不是一般的心疼,而是万箭穿心。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精神出了毛病。但我庆幸,我最终战胜了自己。我的好儿子,现在我可以放心地把公司交给你了。我的遗嘱和移交手续都已办妥了。相信你一定能成为出色的企业家。”
设问:(1)、看了这个真实的故事,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2)、此刻,你想对自己的爸爸妈妈说的是什么?(3)、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你会怎么做?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得出以下结论:
(三)、人生需自立
人生需自立,我们应该从现在起,在父母和老师的帮助下,自觉储备自立的知识,锻炼自立的能力,培养自立的精神,以便自立在未来的社会中。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行动吧!
(四)、课外探究《小鬼当家》 当家要求:
1、收拾房间(包括洗衣、叠被、扫地、擦桌等)
2、买菜烧饭(准备一家三口的中饭)
3、接待客人(同学之间互访、邻居、亲戚等的来访)注意事项:
1、注意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个人卫生与食品卫生。
2、记录父母对你的评价。
3、记录自己当家后的感受。
4、在课堂中交流。课堂小结:
自立可以培养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注重家庭亲情、尊重他人等品质,并且还能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要自觉培养自立能力。布置作业:
五小活动 要求:
做小帮手:帮助学校、老师、家长、同学、社区、居委会做有意义的事。
做小标兵:在学习、纪律、生活、环境、创新、科技各方面克服缺点、弱点,有明显进步。做小伙伴:从学习、生活、纪律上作贫困同学或弱势同学的好朋友。做小卫士: 自觉维护学校、班级利益,爱护公物,勇敢地与坏现象作斗争。做小主人: 在生活学习等各方面,发挥小主人自立自主的作用。步骤:
(1)按照以上五方面要求,对照自己,举例说说自己做得比较好的方面。(2)按照以上五方面要求,对照自己,找出自己还做得不够好的方面。
(3)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自由组合行动小组,分组制定行动计划书,包括行动方向及具体的行动步骤,明确每个组员的职责。
(4)行动结束后,小组评选出“最佳小公民”,并出一期“五小公民在行动”的小报。(5)行动结束后,记录来自各方面的评价,如可以是来自居委会、父母、老师、同学等多方面的评价
(6)记录自己的行动过程中及心得体会,将它与行动计划书、评价一起放入自己的成长手册。
教学反思:
第二篇:福建省沙县第六中学七年级政治下册 8.2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教案 新人教版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
让学生树立起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懂得运用不同的法律维权方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学难点:
让学生树立起敢于斗争的意识。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被侵犯的案例。讲授新课:
1、用第一人称的途述,将一则家庭暴力、孩子受到虐待的案例,呈现出来:我叫刘丽丽,今年14岁,爸妈离婚后,随爸爸和奶奶生活,爸爸经常赌博,且经常打孩子,我告诉了奶奶,奶奶叫我不要说,因为家丑不可外扬,上法院打官司不光彩。
思考:你认为应不应该听奶奶的话?学生辩论
继续案例:我没说,但爸爸更残忍了,经常无缘无故地打我,旧伤未好又添新疤。教师提醒:这就是家丑不可外扬的结果。从事件中可以看出,碰到这种事情,一定要敢于斗争,软弱和沉默只会使侵害人变本加厉。
继续案例:他为什么这样?我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寻找维权途径和维权机构
途径:协商——投诉——上诉(打官司)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消协、居委会、妇联等
继续案例:我去找妈妈,妈妈让我给妇联写信,希望你们能帮帮我。
2、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归纳,得出关键是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特别是是否有勇气。
3、案例:中学中80%的学生诉说身边存在“校园抢劫、敲诈”现象,18%的学生诉说自己曾遭遇过,但真正告诉老师、家长,寻求保护的却很少,因为怕遭到报复,所以决定“自认倒霉”。你认为应该怎么办?
归纳:勇于斗争,还要善于斗争。
四情景:初中学生小娅被一个流里流气的男青年截住,先是要与她交朋友,后来又让她资助点儿钱。周围没人,跑不掉,又敌不过他,怎么办。
学生思考对策,要用机智摆脱。
结果:利用胡同转悠,并最后把坏人带来了派出所。
三、老师可以提供自我保护八要领,供学生参考。
四、设置场景:突发事件,请学生讨论如何解决。【教学中存在的疑问】
1、面对社会中有些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和现象,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实践敢于斗争。
2、人生AB剧的设计体现了悬疑性,也给教学过程一个不可预测的发展,如何应对教学中发生的意外结果,教师必须要做好应对准备。
“践行道德 依法维权”的主题探究活动:
主题探究活动可以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寻找资料,了解有关未成年人成长的环境,并使之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另外,还可以举行以“做一个守法小公民”为主题班会活动和到学校附近法院旁听一次庭审或观看一部法制教育片。
附录:
一、典型材料
论自由
究竟什么是自由呢? 自由是不是意味着有权为所欲为,甚至可以损害别人,比方说盗窃和杀人呢? 不:法律禁止这样做。
是不是有权不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比方说可以任意不纳税? 不!法律命令你必须做这些事情!是不是说自己有权在大热天一丝不挂地走在街上呢? 不!风俗习惯不允许你这样做!是不是说自己有权对人忘恩负义呢? 不:社会舆论谴责这种行为。
是不是说自己有权随意吃喝或者拒绝饮食而不致严重后果呢? ;
不!自然规律不允许你这样做。
(摘自:《伊加利亚旅行记录》 自我保护八要领
为了有效地保护自己,青少年应该学习和掌握自我保护的一些方法,其中重要的有8条:
1、记住可依赖的成年人的名单、电话,这样在遇到侵害时,可以及时寻求他们帮助。
2、学会拒绝不正当要求,坚决不与坏人坏事同流合污。比如让我们去打群架、赌博、看黄色录像等等,我们坚决不要去,并劝说朋友也不要去。
3、独自在家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如有人撬门趴窗,应立即大声呼救或电话报警。必要时可拿起家里的菜刀、锤子作为武器,来震慑歹徒。
4、如在路上遇到陌生人尾随,应想办法跑到人多的地方,或者躲避到单位、居民家。
5、迷路走失后,应及时告诉警察,或者打电话给自己最信赖的人来迎接,不要向其他陌生人求助。
6、上学、放学时,应与同学结伴而行,身上不要带过多的钱,不要携带珍贵物品,即使携带了,也不要随意显露。
7、遭到坏人绑架、劫持、伤害等暴力侵害时,要大声呼救,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反击。如果坏人过于凶狠,一般不要与其硬拼,这时要镇静、机智地与之周旋,以寻找机会脱身并报警。
8、遭遇违法犯罪行为侵害时,及时报警,并记住坏人的身份特征和其他一些突出的特征,以有利于公安机关破案。
二、活动设计方式。
1、“拍案说法”:
活动目的:在现实社会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事时有发生,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报导也屡见报端。通过这一活动,把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动手获取信息,感受未成年人受国家的特殊保护,通过体验更加热爱法律。让学生得教训、获教益,并进一步增强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树立法制观念。
活动方式:
可以在每节课之前进行,也可以专门安排一节课完全让学生自己来组织。活动步骤:
步骤一:全班同学可以单独,也可以以自愿组织的形式组成不同的小队,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不同方式,去寻找有关未成年人受侵害或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案例,并制作成各种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
步骤二:在新课上课前,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同学讲述他们所了解的案例。步骤三:引导全班同学进行简短思考,并简单谈谈自己从这个案例所得到的教育和启示。
2、模拟法庭
活动目的:通过学生参与、实践,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体会法庭的严肃、法律的尊严和公正,增强权利义务观念,掌握维护权益的有效方法。
活动步骤:
1、课前准备:
(1)提供诉讼典型案例
可以为前面提供的材料中的被虐女童母亲节状告父母,也可以是同学们自己收集到的案例。
(2)确定模拟扮演分工。
从本班同学中选出若干人,分别扮演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原告、原告律师、被告、被告律师等。不担任扮演角色的同学也作出分工,作为某具体角色的助理,参与学习、调查、研究和准备工作。扮演者准备服装(或者标志),由班干部作出安排并准备模拟法庭所用的简单道具。
(3)根据案情和角色需要,分别复习、查找与此案审判的有关法律知识(如适用什么诉讼程序、涉及的有关法律根据、诉讼请求的根据、辩驳对方的证据等)。
2、开庭前布置模拟法庭现场。(1)开庭审理
审判长在核查诉讼参与人到齐之后,宣布正式开庭。遵照审判长的安排,原告宣读诉状,并出示有利于自己证据。原告辩护律师申述诉讼请求的法律根据。
被告(或其辩护律师)作答或者提出反诉,并出示自己的证据。(2)法庭辩论。(3)审判长宣判。
审判长宣布审判活动结束。
课堂小结:
扮演者结合自己的角色,说明审理中受到的制约,说明自己参与活动的体会(如审判长的审判手记、原告胜诉的依据、被告败诉的教训、辩护律师的作用和辩护依据等)。
全班同学交流自己的心得(如对法律的理解,对诉讼程序的理解,参加旁听的体会,对诉讼参与人表现的评价等)。
由老师归纳同学意见,对此次活动作出一分为二的具体总结。
3、社会调查
调查题目:社会撑起保护伞——未成年人成长环境调查
活动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未成年人成长的环境,了解国家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提高收集信息、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步骤一
明确分工,明确任务。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各组有明确的调查项目,各组选出组长负责此次活动。第一组调查当地(或者本市)的影剧院、公园、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等出售门票是否对中小学生优惠;第二组走访当地图书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了解这里为未成年人提供哪些教育活动,了解其设备、场所是否安全等状况;第三组调查当地图书和音像市场,了解对未成年人有益或者有害的图书、音像制品的状况;第四组调查当地的游戏厅,看其是否有“非节假日未成年人谢绝入内”的告示,调查中小学生进游戏厅的情况。
步骤二
具体准备。各小组商量具体办法,征得家长的支持、提供必要的条件,制订安全措施。步骤三
利用课余时间,分头调查。记录、汇总本组调查情况,由组长整理出向全班同学汇报的提纲。
步骤四
各组向全班同学汇报,在此基础上全班讨论以下问题: 如何利用社会上对未成年人成长有利的各种资源; 如何避免不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不良因素的侵害; 国家制定法律对未成年人实行特殊的社会保护有什么意义。步骤五
综合全班同学的调查情况,由班委会整理出简明的调查报告,尤其要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并将调查报告报送校长,报送当地政府有关部门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第三篇:七年级政治下册《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年级政治下册《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课标内容成长中的我”中的“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履行自己的义务”
本课内容指向学生自身,属于对自我的探索与反思,这是青少年成长中最紧要的主题。这样的主题教师没有理由不放下架子,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重学生的需求,重学生的体验,重学生的行动,重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懂得自立的含义。
了解自立的表现。
能力目标:
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自立的生活态度。
在实践中体验自立的意义。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明确在法治社会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教学重点自立的含义、表现
教学难点在实践中培养自立品质
教学方法活动、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准备学生所用材料人手一份。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导入画面欣赏:其中一幅是一棵直立的树,另一幅是一株爬墙的爬山虎
提问:这两幅画中的两种植物,它们的生长状态是截然不同的。你能说说,由此我们联想到人在生活中的哪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吗?通过画面欣赏,让同学们初步体会到我们要做象树一样直立生长,自强自立,不依赖他人的人,因为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从而引出这节课的主题——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自立)活动一:看图分析
学生看课本P34页的图画,并回答:什么是自立?青少年要不要自立?
预测与引领: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时,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尽量多说。通过青少年身上较常见的事例引发学生的相关体验,思考自立的含义以及自立与青少年成长之间的关系。活动二:
“我”的自立表现
说一说 1、在我的生活中哪些是自立的表现?
2、自立对自己的成长有什么好处?这块内容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自立的表现,让学生认识到自立在其生活中的重要性。小结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己自立能力的'过程。自立的生活表现在方方面面,也从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活动三:畅所欲言 1、假设父母因故外出一周,只有你一个人在,你会怎样安排自己的生活?
2、假设学校取消了班主任制度,没有班主任的约束,你该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让学生通过书面实践,锻炼自己在生活、学习方面的自立能力活动四:
我们的同龄人让学生自己选择想了解的外国青少年的自立情况。
有四个国家可以选择:美国、日本、瑞士和德国。
问:外国青少年如何培养自立?通过与国外同龄人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我们自身的差距,从而增强紧迫感;理解学会自立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自觉培养自立精神的意识。活动五:
我的感悟
自立箴言1、让学生自己填写感悟:
自立就是——
自立就是——
学会自立,——
学会自立,——
2、宣读自立箴言:
(播放背景音乐)通过内心的感悟,体会自立在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自立箴言的宣读,激发学生的自立信心和勇气。
这其实也是对这堂课的最后总结。本课小结总之,人生需要自立,而自立的人生需要从少年时代做起。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随随便便的,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不经历风雨的,让我们一起在歌声中,点燃一盏自强自立的心灯,照亮我们生命的前程吧!布置拓展作业:今天我远行播放歌曲:《真心英雄》,全班合唱。
【七年级政治下册《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初中作文
2.《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说课稿
3.《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教学设计及反思范文
4.七年级政治自己的事自己干测试题
5.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交流课《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教学设计范文
6.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作文
7.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
8.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师心得
9.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小学作文
第四篇:福建省沙县第六中学七年级政治下册 2.1 我能行教案 新人教版
我能行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
1.肯定自我,体验自信的感受,懂得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坚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2.区别自信与自负、自卑的区别,懂得什么叫自信以及自信的表现。
教学重点:自信的含义
教学难点:自卑和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教学过程:
导入框题教学:同学们,每个学期我们都要面对大大小小的考试,有人得第一,也有人会得最后一名,名次总是在不断变化,同学们有没有听过一个同学由班上的最后一名变为第一名的真实故事呢?你想不想知道成功的秘密呢?
《张小东的故事》高三上学期的一次数学模拟考试结束了,张小东考得很差,是班里的最后一名,他很痛心。这次考试失败了,张小东问自己,难道我真的不行吗?自己是不是和大学无缘了呢?是不是自己什么都不行了呢?为了激励自己,他在一张很大的白纸上开始写下:我能行!
⑴学好语文,我能行!⑵写好英语作文,我能行!⑶帮助同学,我能行!⑷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我能行!⑸帮妈妈做家务,我能行!⑹„„
张小东发现自己能行。他告诉自己:我能行,我一定能行!他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进步。他充满信心地参加了高考。结果他的成绩不仅成为他们班里、他们年级高考成绩第一名,而且成为全省理科状元。创造了一个“奇迹”!张小东进入大学后发现同学的分数都没有自己高,开始瞧不起别人。可是,在大学里,张小东却遇到一个又一个失败,竞选学生会主席失败,参加书法比赛失败,与同学关系出现问题„„张小东开始怀疑自己,认为自己其实什么都不行。
请问:张小东在中学的时候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相信自己,认为“我能行”,不断努力。“进入大学后的他发现同学的分数都没有自己高,开始瞧不起别人”。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现象?“在遇到一个又一个失败,竞选学生会主席失败,参加书法比赛失败,与同学关系出现问题„„张小东开始怀疑自己,认为自己其实什么都不行。” 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现象?
同学们,在生活、学习中,我们也能象张晓东同学在中学时那样,自己相信自己,敢于对自己说“我能行”吗?对于他在大学里所出现那两种心理现象,我们又应该怎样看待呢?你能准确理解自信、自负、自卑三者的含义和区别吗?这就是我们第一框题“我能行”要学习和讨论的内容。
展开教学:
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18页“罗丹塑像”的故事并思考
同学们,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教材第18页“罗丹塑像”的故事,请大家思考:在众口一词的批评与反对意见面前,罗丹为什么能够坚持自己的艺术主张? 学生讨论回答:因为罗丹相信自己这样表现巴尔扎克是正确的;因为罗丹相信自己的艺术主张必将会被人们所接受。
教师归纳分析:罗丹坚持自己的艺术主张是对自己的肯定和信任,他坚信自己是对的,那样做一定能行。同学们,假设你自己在那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办? 学生讨论回答:既然巴黎当局不同意,我作为一个雕塑者又怎么能对抗政府呢?我会选择放弃;我会坚持自己的主张,但我实在没有信心能坚持多久;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即使永远不被世人所认可,但是阵竟是自己的作品,我会一直保留着它。
教师归纳分析:大家都坦诚地说出了自己的处理方法。那么,同学比较一下,罗丹和你在对待别人的评价时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讨论回答:我没有罗丹那样自信,坚信自己一定能行;罗丹在对待别人的批评和反对时,毅然坚持自己的看法,毫不动摇,而我自己就没有他那么坚定了。
教师归纳分析:很显然,罗丹是十分自信的,相信自己行,这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力量。一句“我能行”,让我们持有的是相信自己、必定成功的态度。每一个成功者都相信“我能行”。通过比较,你认为你是一个自信者吗?
2、组织学生活动:发现我的“我能行”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能力,都是一座待开发的金矿。回首走过的成长之路,每个人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都说过很多的“我能行”:比如,有的同学说:勤学苦练,我能行,唱歌跳舞,我能行;吹箫谈琴,我能行;打球下棋,我能行;做风筝,我能行;等等,回首走过的成长之路,请把你的“我能行”填在下面的空格内。
组织学生阅读、填写教材第19页上面个虚框的内容:代表班级参加比赛,我能行!做早饭,我能行!学数学,我能行!„„„„
同学们,请把你写的“我能行”和大家一起分享:与其他同学相处好,我能行;孝敬父
母,我能行;做好英语练习,我能行;科学生活,我能行;学习电脑,我能行;锻炼身体,我能行„„
教师归纳分析:听到大家有这么多的“我能行”,看到大家这么优秀,我真的很高兴。大家都有这么多的“我能行”,我也有“我能行”。同学们,请大家想一想,在你的经历中,有没有让你感触最深的“我能行”呢?可以四人一组讨论一下,相互说说你感触最深的“我能行”是什么?一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发言。(学生发言„„)同学们,在我们所经历的许多次“我能行”中,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朗读教材19页--“我能行”)教师归纳分析,导入“自信”概念讲解:听了大家刚才的发言,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我能行”,把这些“我能行”归结起来,就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为“我能行”,情感上体验到“我能行”。也许你觉得我能行,你可能就行,“我能行”三个字有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引导我们逐步走向一个个小小的成功,渐渐地成长、成熟起来。当它成为一种信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悄然沉入我们的心底的时候,我们也就真正的长大了。而这种催人奋进的“我能行”的态度就是自信。
3、什么是“自信”呢?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也就是指我们人对自己的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够做成功某件事,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
4、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20页“自信者的风采”
同学们,你想成为一个自信的人吗?让我们先观察一下自信者的风采吧!自信者在言谈、举止、为人处世方面的特点:自信的人共有的特征:活泼、坦诚、虚心、大度、轻松、言行一致、开放、幽默、勇敢、果断等。
在你的生活中,你所知道、了解的人中,有没有很自信的人,大家想一下,他们言谈、举止、为人处事上有什么特点,四人一组交换一下意见,每组选出一人上台,展示自信者的风采。
超越自负,告别自卑
1、组织学生分析思考下列现象:
材料一:世界著名的发明大王爱迪生,晚年变得骄傲自大,甚至对手下说:“你们不要向我建议什么,任何高明的建议也超越不了我的思维。”这样,他就堵塞了智慧的源泉,丧失了
前进的动力,也就不再有什么重大的发明问世。请问:材料一中的爱迪生的表现是自信吗?结果如何?(还可以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21页的“动物举行得比‘大’竞赛”,也可以给
学生介绍项羽的惨败、关羽失荆州、马谡失街亭或拿破仑的故事,目的都是为了说明自负会使人远离成功。)
爱迪生晚年的表现不是自信而是自负,这导致他晚年就没有什么重大发明问世。材料二:李华是一位性格开朗、活泼的同学。在学校的一次单元测验中,她的成绩落在全班最后。这时,李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认为自己太笨,不可能学好了,整天垂头丧气,性格也变得孤僻起来。请问:材料二中李华的表现是自信吗?结果如何? 材料二中李华的表现不是自信而是自卑。当他成绩下降以后,他觉得什么都不如其他同学,结果整天垂头丧气,性格也变得孤僻起来。(还可以组织学生阅读、填写教材第21页下面一个虚框的内容)
2、组织学生讨论思考:自负、自卑与自信相比有何不同?
1)自负的人往往会过高地估计了自己,谁也看不起,就觉得自己是最好的,别人谁都不如他,只看到自己优点,看不到缺点,他们所追求的目标是根本不可能达到的;自卑的人往往会过低地估计了自己,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自己干什么都不会成功,别人都瞧不起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缺点,看不到优点。结果是白白丢失了可能成功的机会。
2)自卑的人走路往往低头蔫脑、垂头丧气,说话低声下气;自负的人走路往往趾高气扬,一脸傲气。
3)无论是自负的人还是自卑的人,他们对自己的认识都是不切实际的,不正确的。自负和自卑都是自信的误区。自负是前进的大敌,是失败的祸根,自负会使人远离成功;自卑则会使人消极悲观、缺乏进取心甚至自暴自弃。自负和自卑都会对我们的生活与学习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使我们远离成功。
4)只有自信的人才能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自信使我们可以主动、积极地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并使我们保持心情宁静,从容地享受生活的乐趣,能让我们平凡有限的人生璀璨地延伸。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个自信的人。
对自负、自卑、自信的理解,完成下面表格。
对自己的评价高低
依据的事实 对优、缺点的看法
自负
过高地估计了自己
虚假 只看到自己优点,看不到缺点
自卑
过低地估计了自己
虚假 只看到自己的缺点,看不到优点
自信
全面正确客观评价
真实 既要看到优点,又看到缺点
4、(师生朗读教材22页-- 《欣赏自己》)结束教学
课后活动:
1、根据下面的情景,四人一组编一个小品,反映一下自信者、自负者、自卑者的不同表现。下节课请同学们上台表演。一次数学测试后,自信的小明、自负的小刚、自卑的小亮都得了100分,三人站在一起聊天„„
四个人分工:老师、自信者、自负者、自卑者。反映一下自信者、自负者、自卑者的不同表现。
第五篇:七年级政治下册 13.1《你了解自己的情绪吗》教案 鲁教版
从“是否”、“能否”走进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的成长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作为一名只有一年教龄的新老师,经验是匮乏的,反思就尤为重要,在反思中积累经验,在反思中感悟收获,在反思中尽快成长。聆听了各位专家老师的精彩发言,深受启发,结合自己有限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关于教学反思的浅薄认识,从三个“是否”,三个“能否”走进反思。
三“是否”
1、“三维目标” 是否达成
2、课堂语言是否自然、凝练
3、预设与生成是否顺畅
三“能否”
1、能否抓住学生兴趣
2、能否及时合理评价
3、能否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结合自己执教的《你了解自己的情绪吗》教学设计,反思如下:
《你了解自己的情绪吗》教学设计
环节一:自主感悟,引入课题
多媒体播放平日里搜集的学生学习、娱乐的照片。师:同学们,欣赏完这些照片,你的心情怎么样? 学生热情高涨:开心,快乐、放松„„
师:好,下面我要检查看看上节课同学们学习效果怎么样? 这时候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个个开始沉思。教师:同学们,刚才老师说要检查时,你是什么心情? 学生:紧张,害怕„„
教师:同学们通过刚开的对比体验,可以感受到我们情绪的变化,那么你想不想更多的了解情绪呢?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我们的情绪。(课件展示标题)
(教学反思:设计不同的情境体验,通过先播放学生日常生活中学习、娱乐的照片,创设轻松愉悦的环境,然后说对上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检查,制造一种紧张气氛,让学生在不同的情绪对比下,感悟情绪,从而产生认识情绪的兴趣,进入新课的学习,能较好的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不足之处:
用心
爱心
专心
在我课堂实际操作上,我的语言引导过于罗嗦,容易浪费时间,在今后教学中,要不断凝练语言,增强语言的指向性,克服罗嗦的毛病。)
环节二:群学探究、展示交流
活动一:比一比 写一写
师:现在我们进行一个小竞赛,看看哪组同学能用最多的词来描述自己的情绪?同学们先把笔准备好,每个小组一个同学执笔写,其他同学说,给大家30秒的时间,好,现在开始!1、2、3、„„
(学生活动)写词语
师:时间到,停止,哪个小组先展示一下你们的成果?
(学生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师顺势引导:你们真棒,这么短时间找到了这么多,哪个小组觉得你们小组写的比他们小组更多,起来说一下。)
师:你们小组也很棒,你们能不能把你们列出的词进行分类呢?(学生根据自己的日常体验,进行分类)师:我们同学都很棒,同学们刚才概括的就是我们常见的四大类情绪,喜怒哀惧,在这里每类又有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喜,我们同学写的有惊喜,狂喜等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情绪是丰富多样的,而且是不断变化的。
(教学反思:设计小组比赛的形式,让学生手、脑、口同时动起来,调动学生各感官参与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抓住每个小组的展示,及时给予了鼓励评价,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交流讨论。在学生列举的大量描述情绪的词语并进行的分类中,引导学生认识四大类情绪中,每类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样能更加突出了情绪的丰富多样性。不足之处:忽略了根据学生列举的不同情绪反应,从积极情和消极角度进行分类。改进:引导学生从消极和积极两个角度进行分类,让学生认识情绪有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活动二:身临其境
师:如果你遇到下列情境会产生什么样的情绪反应?
1、我把自己的生日忘了,却意外收到好朋友的生日祝福
2、我因为睡懒觉而迟到,受到老师的批评
3、同伴误解我,赌气不理我了
4、我还有许多作业要做,突然停电了
用心
爱心
专心
5、雷雨交加的夜晚,向来胆小的我独自在家
(采取小组讨论个体展示的方式,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让学生举例自己是否有过类似的情况,加强情感体验。)
师归纳总结:由此可见,在不同的情景下,我们的情绪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不同的场景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我们的情绪会随着场景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教学反思:设计不同生活场景,让学生在感悟不同场景中的情绪体验,从而认识到不同的场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同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生活中类似的场景,回忆当时自己的情绪变化,加深自身感悟。不足之处:此处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比如说哪个同学平时爱迟到,回答第2个;哪个同学平时不爱写作业,回答第4个,采取这种方式等合理分配,这是我在备课时,没有预设到的,在今后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预设,尽量发挥设计的最大功效。)
活动三:探索与发现
那么如果是在同一场景中,情绪会不会完全一样呢?比如说同样是„„下面我们看一下这几个同学的情绪为什么不同?(过渡)
(多媒体展示图片)
师:虽然同样是下雨,但是这个女孩需要,所以高兴,而这个男孩不希望,所以不高兴„„这也就告诉我们人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是情绪产生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教学反思:当时设计时,考虑到让学生在认识不同情境下情绪不同的前提下,再来思考相同情境下情绪为什么不同,分析原因,认识到人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是情绪产生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足之处:通过教学实际操作来看,活动三和活动四应该做一下相应的调换,这样更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先认识相同情境下情绪的不同,再认识不同情境下情绪的不同,由于自身经验不足,缺乏课堂的驾驭和临时调整预设的能力,所以没有对原先的预设及时加以调整,这是今后教学实践中应该不断学习和练习的。)
活动四:我来分析
刚才同学们说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4类情绪,知道了情绪随着场景不断变化,那么这些变化会对我们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王琳的事例,思考她前后情绪有什么不同,对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各小组谈论交流一下。
用心
爱心
专心
(学生小组讨论,个体展示)
师:按照同学们刚才的发言我们可以看出情绪对人的正常才能的发挥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积极的情绪有利于正常才能的发挥,消极的情绪不利于正常才能的发挥。这是情绪对人的才能的影响,那么情绪还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啊?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俗语说明了什么?(多媒体展示俗语)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这句俗语说明了什么?(学生思考感悟、教师点拨)
师:从身体的角度来说,积极的情绪,增强免疫力,有益身心健康;消极情绪会使人处于紧张,焦虑之中,不利于身心健康„„,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情绪影响健康的俗语或谚语呢?
(多媒体展示关于情绪影响健康的一些谚语,俗语)
(教学反思:通过李琳的例子和我们常见的俗语,引导学生分析情绪产生的影响,不足之处:这个环节中用李琳的事例虽然也是中学生的事例,但是总是不如学生身边的故事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改进:注重日常学生身边小事的积累,在备课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环节三:走进生活 拓展运用
(多媒体出示故事材料)期中考试后,学习优秀的刘刚从老师手中接过考了80分的试卷,无精打采,神情沮丧;中等成绩的郑涛也拿到了80分的试卷,兴高采烈,神情飞扬,“再努力会考的更好”。
1、面对试卷两位同学表现出怎样的情绪?
2、都考了80分,为什么刘刚和郑涛表现的情绪是不同的?
3、他们的情绪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教学反思:这三个问题的设计是对整节课学习知识的一个运用提升,同时注重了问题设计的层次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都能有所收获。不足之处:缺乏课堂预设和生成,忽视了学生自身的体验,为了运用而运用,没有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改进:应该结合这个事例,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平时学习中是否有同样的体验,以及自己当时是如何做的,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环节四:播放背景音乐《祝你平安》
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情绪,知道了积极的情绪有利于身体健康,消极的情绪不利于身体健康,所以我们要保持积极的情绪,那么如何保持积极情绪呢,这是下节课我们要一起探讨的问题。
(教学反思:注重了课的整体性,注重了前后知识的衔接,总结本节知识,自然过渡到下节课的学习,引起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用心
爱心
专心
总体感悟反思:从本节课的三维目标来看,在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过程中,时刻渗透着情感目标,努力使学生在认识了解情绪的基础上,学会分析情绪带来的不同影响,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保持积极地情绪状态,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但由于实践过程中,自身一些能力的缺乏,导致了目标实现的欠缺。比如:课堂的预设性太强,不能抓住学生的回答点,及时给予点评引导,缺乏课堂生成;对于学生情绪的不断变化,缺乏高层次的引导,缺乏情感的升华;课堂语言不够精炼,缺乏指向性„„这些是自己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学习,不断克服的。
由于本人经验有限,很多不足可能还没有意识到,恳请各位专家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用心
爱心
专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