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有感
观《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有感
伊丽莎白和她的黄金时代
——观《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有感
文:郁文斌(student)
评:郭火火(teacher)
当我看完这部电影,我的心底涌起一股对伊丽莎白一世的崇敬之情。
电影主要讲述的是:在1585年,已经52岁的伊丽莎白一世仍然单身未嫁,但她的政治手腕已经非常成熟,处理国家大事比年轻时更加得心应手,她虽为新教徒,但她思想较为开明,允许民众信仰天主教,可她却受到了玛丽一世(伊丽莎白同父异母的姐姐)的种种对抗,甚至派人暗杀她。后来劲敌西班牙来了,她亲自冲锋陷阵,带领士兵们捍卫自己的国家和子民们,在她的带领下,英格兰和苏格兰步入了黄金时代。
(评:人到中年的伊丽莎白一世褪去青涩,政治手腕娴熟,面对政治劲敌、宗教问题、国家战争,她指挥若定,从容不迫。关于伊丽莎白登基的>故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观看98年的第一部《伊丽莎白》,同样有凯特布兰切特主演。)
伊丽莎白一世为人谨慎,她的座右铭是:我观看,而且我沉默。她喜欢>投资于昂贵的珠宝的衣服,华美的衣服凸显了的她的高贵和美丽。'光彩夺目的四轮马车闪着金光,扬起了一片尘埃。里面的她穿着一身华丽的锦衣,珠宝垂在她的颈上,装饰在她美丽的金发上,她……仿佛就是画笔下的一尊庄严女神。'这是加罗利·埃里克森对她的描述。在我看来在她的一生中,褪下华服的庄严形象后,她的内心柔软与坚强永远并存。
(评:从伊丽莎白一世的人生信条中不难看出她的谨慎性格,因她一举一动都牵涉国家。她也有女性爱美的天性,似乎向我们揭开了女政治家这一身份下的人性柔软部分。)
她的柔软在于:她一生未嫁,有时她的内心特别希望能被爱。关于这点,不妨借鉴《英国通史》里的评价。'时代的辉煌伴随着个人的辉煌,伊丽莎白女王一世是英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君主之一,她的时代也跻身于英国最辉煌的时代之列,但公众生活的辉煌却以个人生活的黯淡为代价、伊丽莎白一世终生不嫁,其中的原因,就是只有她终身不嫁,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和谐,从而保证都铎王朝的繁荣昌盛。'
(评:呼应上段伊丽莎白辉煌的公众生活,揭示出这是牺牲黯然的个人生活为代价。国家-个人维度的取舍既有令人惋惜之处,更不乏令人敬佩之处。)
当大臣们劝她在邻国的王子中挑选合适的人来作为丈夫时,她拒绝了,因为与外国联姻会让英国无法保持中立的外交政策。因此她被后人著称为'The Virgin Queen'('童贞女王')。可这又怎样呢,她从小受到教育与艺术的熏陶,会说六国语言,在凯瑟琳·帕尔和教师的帮助与循循善诱下,她成为一名知性优雅、高贵美丽的女子,爱慕她的人比比皆是。
她的坚强在于:在1558年,她继位成为爱尔兰和英格兰的统治者。她即位时,英格兰处于内部分裂的混乱状态,为了巩固统治,缓和国内外压力,她采取了天主教和新教兼容的政策,稳定统治基础,成功保持了英格兰的统一。此后,在她的统治下,英格兰越发强大,经济繁荣,文化更是达到了顶峰,著名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在此期间出现了。除了文学家,还有许多航海家出现,这极大力度的促进了航海业的发展,使英国国力更加强大。
(评:开始着墨伊丽莎白身为女政治家的坚强一面:'既能一笑泯恩仇,又能一掷决生死'.)
更令我佩服的是,在敌国从海上入侵时,她也未曾慌乱不已,在她的指挥下,西班牙落败,人民都安全了。她临危不乱的想办法解决这场战事,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就是巾帼不让须眉,即使是男子又有多少人能在这种兵临城下的情况中机智应对敌人。罗马教皇西克斯图斯曾说'她诚然是一位伟大的女王……是她使得西班牙、法兰西、神圣罗马帝国和一切国家都畏惧她。'
撇开别的都不说,她是我所知道的统治者中最有智慧的女王。因为在国家和人民遇到危难时,她都用她聪慧的头脑解决了这些难题。她所实行的政策是人文艺术大力发展,而她自己更是亲自翻译了霍勒斯的《诗歌艺术》,威廉·塞西尔爵士说:'她是我见过的最聪明女人,枢密院各大臣每次向她提意见,她没有不知道的。'
(评:在这些伊丽莎白众多的辉煌功绩中,最令人惊喜反倒是她身体力行推行文化事业,她亲自翻译诗歌,从侧面展示在勾心斗角的政治斗争之余珍贵地保留了个人的兴趣。平凡的兴趣爱好成为不凡人生中的点缀,更让人敬服她内心的丰富充盈和睿智广博。)
关于伊丽莎白一世,我想她的美丽、她的睿智连同她的不为人知的哀愁都让我看到了一个女性政治家有血有肉的一面。
评:郁文斌同学选择了《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这部电影。主角是著名的伊丽莎白一世,她的丰功伟绩在影评中都做了细致的描述。令人欣慰的是评论没有仅仅限于主观,而是结合了不同人群的评价夯实观点。读完个人最喜欢的一处就像评论中提及的伊丽莎白在政治角力之下保留着个人的兴趣爱好,这不仅得益于自幼的良好熏陶,也必然也有她成年后世事历练的通透。这也给我们一些启示,以后面对历史辉煌人物时,不妨从平常地方入手去解读。平凡处流露出伟人之伟,似大象无形,也如大音希声,可以帮助我们拉近同他们之间的距离。
第二篇:读《黄金时代》有感
读《黄金时代》有感
材料学院2006201031赵瞳
王小波在黄金时代的前言中,举了三个原因来说明他为什么会写作:山在那里,所以就有了攀登的欲望;熵增和反熵过程;特立独行的结果。
王小波关于山的比喻,令我联想到另一个比喻:某某艺术家形容他自己,就象一条被扔到艺术大海里的鱼,得不做什么”
个人都想要去攀登的,除非这个人热爱爬山,除非这个人即便不热爱爬山,但他知道山项上有一桶金子在等着他,除非这个人即便不爱金子,可他的女朋友爱,除非。之,王小波是属于攀登的爱好者,还是金子爱好者,亦或是金子爱好者的男友,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熵增和反熵,听起来很深奥,其实不过是功利和反功利的另一种说法。王小波的父亲曾经出于政治和前途的考虑,坚决反对子女从文
专制的压力,即始终没有令王小波放弃写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王是一个多多少少有些反叛的、不那么听话的孩子。绕一大圈绕回这么一个小而浅显的常理,我为王小波的废话工夫而深感倾倒。
其实,又有几个孩子是完全依照父母亲的愿望成长和择业的,换句话说,如果大多数孩子都有反熵行为,什么和不做什么的年龄以及不必担心从文会带来严重政治后果的时代,一项事业,有必要夸大自己的执着和选择的艰难吗?王小波还提到他是在完全没有稿酬、甚至倒贴的情况下坚持写作的,我相信我们论坛里的每一个人,都符合他的反熵理论。难怪于华说:当人人都把向前的方向作为先锋派的前进方面,那么这时大概只有保守派的向守才是一种先锋行为吧。刚读的时候我不太理解,现在终于明白了。反熵诚可贵,熵增价更高。
一说到特立独行,我就想到那只成天横冲直撞的猪。王小波倒没再提猪,只提到一个教授,很骄傲地说他的女儿拒绝了某大学人类学系的奖学金,选择了需要自费的school.王小波总结:原来教授,也有不那么特立独行的时候。这个结论至少容易产生两个歧义:一是教授是不是都得特立独行;二是读人类学是不是就一定比读
得更为特立独行,这二者相比较而言,(虽然他自己终身从文”和“不。。总),而这种近乎law law school来不得不向前游。有一个“想要做什么的区别,当然,还有境界高下的区别。即便山真的在那里,也并不是每一那你王小波在远离父亲的美国,在三十多岁足以决定自己可以做选择写作来作为 尤其是一个三流的人类学家,是不是就一定比一个一流的律师来得更
特立独行。总之,王小波怎么来定义特立独行这个词的,我越来越不懂。
卖弄和炫耀
王小波在文中,不断地提到维多利亚地下小说,提到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并且将后两者的书名稍作撰改,换成《流年似水》和《文革时期的爱情》,用在文中作了标题。虽然这些书和文章中的主人公和故事脉络毫无关系,而且丝毫没有迹象表明王有没有认真地读过这些书,但他一再重复地提到这几部书名,就给了我一种他非常爱卖弄的感觉。他还批评《追忆逝水年华》这个书名译得不够贴切,只有译成《流年似水》才符合作者本意,想必对这本书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同意他的看法吧,至少从字面上来看,我喜欢前者,因为它有一种音乐的节奏在里面。曲解哲学名词
王小波似乎很推崇沙特,因为他在文中不止一处提到“存在主义”。当然,他是这样来理解存在之意义的:“当我从山上冲下来,出现在会场,并被点了名,就证明了我的存在,否则,没有什么证据可以表明我是存在的。”在另一处,他还提到了“他人即地狱”。那个被他称之为“地狱”的姓李的男人,只不过是在文中和王二争风吃醋,互怀敌意而已,到王二的眼里,便成了彼此的“地狱”。看来,虽然罗马没法在一晚上建成,地狱倒有可能满地都是。
赖皮
我说王小波是个赖皮,是有根据的。据王自己说,他在美国主要干的是编程的工作,最擅长的就是将一行可以写完的程序,分成二十行来写,以尽可能多获取以行计算的酬劳。如果他不是一再地提到这一点,我还真不明白为什么他要分十次提到他从卫生所里出来后,冲下山坡的情景,分七八次提到顾教授跳楼后脑浆满地的惨景,分五六次提到他的投石机和同学们从地下挖到黑色粪便的镜头。难道是编程时惹下的毛病改不了了,想用同样的方式多弄点稿费?
伦敦的天空
不得不承认,后记写得比前言有趣。王在文中提到一个画家。据王说:那位有名的印象派画家在他的画展中将伦敦的天空画成了红色,引起了人们的震惊,但当人们走出画馆,发现由于污染,伦敦的天空果然是红色的,于是便给了这位画家一个称号:伦敦天空的发现者。紧接着这个话题,王小波引出他的小说就是想告诉大家生活的本来面目,他小说中的生活就是现实的模样,而非出于他的独特发现。
我之所以说后记有趣,是因为它的逻辑更加来得混乱不堪。首先,人们之所以将莫奈视为印象派的鼻祖,是因为他打破了现实主义派写生和写实的传统绘画方式,完全凭印象来勾勒自然中的光和影。我不懂那位伦敦画家用的是何种手法,但假如他画的天空的颜色,果真就是现实中天空的颜色,那还有什么理由称之为印象派。如果说他是伦敦天空的发现者,那能不能说米勒就是稻田麦穗的发现者,农妇脸上皱纹的发现者,而雷诺阿是贵妇衣饰的发现者?
至于王小波称他是想让大家知道
为不符。仿佛外形卑琐、自暴自弃的王二,突然成了一个身怀伟大使命的传道者。先不说每个人的经历不同,他眼中的生活都会有不同的样子。
也会对生活有不同感受和看法吧?
而且不管王小波如何声称文中经历的真实性,如说:文革中很多人营养不良,面黄饱瘦,包括王二自己,也常有吃不饱的时候,但小说中提到的几个女性,只要是和王二发生过关系的,都有着饱满而丰润的身材,白皙的皮肤。与对女性有着美好憧憬相反的是,他总是不厌其烦地重复那些关于脑浆和粪便的话题,如果说生活的本来面目中最醒目的部分就只有这些,那读者同志可能宁愿他们终身被蒙在鼓里,永远不知道生活的真相好了。
总而言之,王小波给我的印象是他努力想扮出一副特立独行的独行侠模样,但却始终没有脱离媚俗的群体。而且从根本上来说,他的特质并非是文人的特质,而是一个努力想打入文人圈子,并不惜戴上一些文人面目、喊上一些文人口号的农民的特质。即便我们不能否认他有讲故事的天才(天赋,但终归来说,他用了太多不必要的技巧来讨好圈内人士,并且有严重模仿流行写作方式的痕迹,反而掩盖了他真正美好的朴实的那一部分),也承认他有一定的写作“生活就是这样子的”,似乎和他特立独行的派头颇即便和王二有过同样经历的人,我还是对他的描写有一定的怀疑,譬 投石机的故事真的非常精彩
第三篇:读《黄金时代》有感
读《黄金时代》——王小波
1.初读此文,就被其赤裸裸的语言风格所折服,语言淫色而又充满现实感,是对现实环境
语言的真实再现。逼真而又不失骚情,例如:小和尚、正面后面之类的,以及对陈清扬身体结构的剖析等等。
2.小说在文章的结构上,采用了倒叙和插叙的手法。使读者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会有柳暗
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也可以是读者的疑团在阅读的过程中的得到逐渐的解读。
3.读完这篇小说,感觉而言,所谓的黄金时代究竟是什么,我的认识很模糊也很肤浅。我认为这所谓的黄金时代大概就是指青春男女的在即的青春期之间的对性的一些追求与冲动,渴望在性幻想和性冲动的现实上的得到一定的满足。此外,我还觉得,针对故事发生的时期而言,是针对文革时期而言的,当时好多在校大学生和有为青年在正值青春活力,充满激情,踌躇满志准备为报效祖国,大展宏图干一番大事业,为祖国奉献自己的青春活力的时候,却被上山下乡搞的下放得的边缘的边疆或者是贫困而又交通和信息闭塞的农村地区接受在教育,对此而言,无疑是对让人才资源的浪费。本来正值黄金时代,蛮可以做一番大事业,为做过的现代化进程尽自己的一份心,出自己的一份力,然而却被无情的社会形式人才给糟蹋和埋没了。我感觉作何以此做题,也是对当时的社会环境的一种极为深刻的讽刺和痛恨揭露。在小说,以“性”作为小说的亮点,从而吸引读者的深思,引起一定的共鸣。
4.此外,小说中王二和陈清扬一方面对性充满了渴望,充满了期待,总是想让彼此的躯体
获得心灵和身体上的解放,另外却又在众人的冷眼下承受这重大的压力,不敢而又心存芥蒂的为之。但最终由于青春的狂野,他们敢于冲破世俗的眼光和所谓的官方的打压,获得彼此的解放,以求向世人证明在自己的“黄金时代”,就应该让自己的生命活的闪闪发光,熠熠生辉。
故此,放之于当初的时代而言,就是当初的大学青年认为自己的黄金时代被埋没了,他们想要逃出当初社会的那种阴霾,他们想让自己所学的知识得到世人的肯定,更想用自己的才干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让自己的“黄金时代”得到时代的证明。而不是上山下乡让自己心灵上的知识在岁月的年轮中慢慢褪去其应有的光环,慢慢的变为糟粕。更为难以忍受的是,有位一名名有志青年,本有一身才华,而当时却在贫困边缘的地区出卖自己生理上苦力。但是面对当时的政策,当时的社会环境,当时整个中国的现状,他们只有忍受,只有顺从,只有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慢慢的失去“黄金”的神韵与光泽,他们的苦痛与悲哀,他们的压抑与烦躁,却无处释放,整个时代的青年就这样被被毁灭,被消失。
5.王小波的这篇小说正是写出了当时踌躇青年的内心的苦闷,痛斥的当时的社会给他们带
来的悲哀,更是通过这篇文章给世人以反思和警醒。
6.分析图:
性知识
农村的环境当时整个中国的大背景(文化大革命)王二和陈清扬上山下乡的有志青年和大学生
王与陈之间的“性”的解放有志青年渴望通过自己的才华为社会做贡献
代红杨观之有感
“我觉得黑色幽默是我的气质,是天生的”这句话不仅是王小波对自己的描述,也是对自己文章的真实写照。《黄金时代》里面的语言故事情节给人有点荒诞,玩世不恭的味道,特别是对“性”的赤裸裸的好不隐晦的描写刻画。王小波曾经说过“生活就是这样”,诚然,这样的语言描述和故事情节的勾勒也就是在对现实生活的在现。
“无论是经典的传教士式、后进式、侧进式、女上式,我都能一丝不苟的完成”“阳光把我晒得浑身赤红,痛痒难当,我的小和尚直翘翘的指向天空,尺寸空前。”诸如此类的露骨的句子在文章中比比皆是。读了这篇文章,他语言上的运用更将我引进了一种神往的境界。语言淫色而又充满现实感,是对现实环境语言的真实再现。逼真而又不失骚情,更是对感情的真实流露。文章中,王小波以“性”为线索贯穿全文,以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抓住世人的眼球和情趣爱好,也进而引起了世人的深思。
性知识
农村的环境当时整个中国的大背景(文化大革命)王二和陈清扬上山下乡的有志青年和大学生
王与陈之间的“性”的解放有志青年渴望通过自己的才华为社会做贡献
2011/2/26
第四篇:再读《黄金时代》有感3000字
再读《黄金时代》有感3000字
仙道
这些天重读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有许多和以前不太一样的感受。记得第一次读这本书时大概是大二,在学校的图书馆里,书本很旧,金黄色的封面已经快要被翻烂。当时去找这本书看的原因现在想来都觉得羞愧:有位朋友说这本书“某些内容很精彩,你懂的”。当时他嘴角露出一丝坏笑,还朝我使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我承认我第一次看这本书时确实多次起了生理反应,对某些描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特意去网上搜索了一下考拉熊长什么样。那时候我二十出头,思想浅薄,根本无法明白这本小说的美感和深意所在。如今,王小波已故去多年,《黄金时代》几成文坛绝响。我有时甚至怀疑,作为读者的我们是否再无机会真正理解《黄金时代》,真正理解王小波?
开门见山地说,一个作家如果能在他的写作生涯中留下一部让人无法忘记的作品,哪怕只有一部,他的人生也就圆满了。比如,钱钟书有《围城》,阿城有《棋王》,白先勇有《台北人》,加缪有《局外人》,余华有《在细雨中呼喊》。有了这样一本东西,剩下的人生无论怎么度过都不为过。
对于王小波来说,《黄金时代》就是他的生命之作。甚至,这本书和他这个人已经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再也无法分割。当提起王小波这个名字时,你会第一时间想起《黄金时代》;而当说起《黄金时代》时,你脑海里最先浮现出来的也一定是王小波那张并不英俊的脸。
文艺青年们往往刻意忽略了一点:王小波其实是一个很高产的作家,他创作的优秀作品远不止《黄金时代》一本。只是,《黄金时代》实在太牛逼了,牛逼到足够一览众山小。就像科比一生中砍下过无数次高分,但球迷们最津津乐道的却永远是81分那场。
《黄金时代》的具体构思和创作过程现在已经无法考证。我们唯一知道的是,这部仅仅三万多字的作品,王小波从二十来岁的时间开始写,到将近四十岁时才完篇,期间修改无数次,甚至数次重写,前后历经近二十年的时间。在如此精雕细琢之下,才有了这样一部既轻逸随性、又圆润丰满的,近乎完美的作品。如果将小说比喻成一台仪器的话,那么《黄金时代》就是一块外观简单而做工精密的高级手表,把它拆开来看,里面的每一个机械齿轮都卡得严丝合缝,几乎没有破绽。冯唐曾经批评《黄金时代》“结构臃肿”,在我看来这是不存在的。
《黄金时代》的趣味性已无需赘言——在大多数王小波的粉丝们看来,这是他作品最为宝贵的特质。王小波的这种趣味性是独一无二的,与王朔、石康、冯唐等经常被拿来和王小波作对比的作家又有很大不同。但实际上,我们常常因为趣味性而忽略了《黄金时代》在文字上的美感。不是文笔优美的美,而是字里行间流洒出的某类气质,一种简单的、并不十分强烈、真实的美。趣味性常常可以被模仿,而美感这东西却是天生的,学不来,就算模仿,也往往容易演变成拙劣的模仿。
比如文中的这几句,就写得极为动人:
“陈清扬说,在章风山她骑在我身上一上一下,极目四野,都是灰蒙蒙的水雾。忽然间觉得非常寂寞,非常孤独。虽然我的一部分在她身体里摩擦,她还是非常寂寞,非常孤独。”
在白话汉语文学作品中,我从未见过能将XX行为描写得如此美而深邃的。后来有人对这部作品作了详细的解读,得出的结论是《黄金时代》里没有一段性描写是刻意而为之。对此,王小波自己是这么说的:“在非性的年代里,性才会成为生活主题,正如饥饿的年代里吃会成为生活的主题。”
《黄金时代》最妙的地方在于,当你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生阶段读它时,总会得到一些不一样的体会。对我而言,十几岁初读时,读到的是一个“性”字;二十几岁读时,读到的是一个“情”字;在近而立之年再读时,读到的却是一个“真”字。不知道再过些时间重读,又会有怎样的感受?
在后记里,王小波写道:“《黄金时代》最主要的一个逻辑是:我们的生活有这么多的障碍,真他妈的有意思。这种逻辑就叫作黑色幽默。我觉得黑色幽默是我的气质,是天生的。”
王小波把王二和陈清扬之间种种看似不可思议的故事,安排在文革这个极端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竟让一切看上去显得无比合情合理。这本身就是一种黑色幽默。这样的故事,读者读得欢乐,可对于主人公王二和陈清扬来说,其中究竟是快乐多一点,还是痛苦多一点?这个问题恐怕连王小波自己都回答不了吧。
当然,对于从未经历过文革这种特殊时期、生活在改革开放年代的我们来说,能在读《黄金时代》时如此津津有味,并且产生强烈的阅读冲击感,也再次从侧面论证了一个说法:好的小说是无关时间、环境等外部因素的,而是试图从深处挖掘人性,直指人心。
艾丹有一段名言:人活着已经很复杂了,为什么还要有性?一男一女,抱在一起,嗷嗷怪叫两声,于事无补甚至添更多麻烦。人类绝大多数悔恨都是由这几声嗷嗷怪叫引起的。
《黄金时代》里王二和陈清扬之间的种种纠葛,也正是在嗷嗷几声怪叫中产生的。自此之后,男与女,性与爱,剪不断,理还乱。
王二是浑球、是流氓,陈清扬是高材生、是女神。正常情况下,不管从教育背景、生活品味还是人格特质上,这两个人都是南辕北辙、八竿子打不着的。但在那种极端压抑、极端扭曲的社会历史环境下,他们竟然从肉体到精神上都发生了实实在在的纠缠,并且这种特殊的记忆注定令二人一辈子都难以释怀。
实际上真要细究起来,王二和陈清扬的故事其实一点都不荒诞。本质上,他们都是真性情的人,正是这种真,让他们都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也正因为如此,王二才有机会向陈清扬抛出所谓的“伟大友谊”论,陈清扬才顺理成章地和王二搞起了破鞋。
王二的确很浑,但陈清扬却不傻。与时不时精虫上脑的王二相比,她一直清楚地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更清楚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即便如此,王二和陈清扬之间居然也摩擦出了爱情,并且这种爱情能让陈清扬坚定地认为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爱情,果然是一种奇妙的东西啊。
只是可惜,王二和陈清扬之间的爱情从未有过一次同时、同地、处于同一个频道,因此,也就从未产生过真正意义上的共振:
当王二受伤时,陈清扬说“要是你瘫了,我照顾你一辈子”。王二最终健康出院了,但陈清扬却失去了此前的热情;
王二在山里时,“始终盼望着陈清扬来看我,但她却始终没有来。她来的时候,我没盼着她来”;
进山的第一个晚上,陈清扬想为王二“生一窝小崽子,过几年就耷拉到这里”,但王二却觉得“耷拉不好看”;
过一段时间后,王二认为“生生也无妨”,但陈清扬却总理解成王二“要干那件事”;
在后山上,王二趁陈清扬睡觉时偷偷吻了她肚脐,那一刻,陈清扬感觉“无法自持”,心里期待着王二还要干些什么。但王二却“什么都没干,抬头往四下看看,就走开了”;
最后,也就是全文中最被读者们津津乐道的“打屁股”一段:
“回来的路上扛着她爬披。那时旱季刚到,天上白云纵横,阳光灿烂。可是山里还时有小雨。红土的大板块就分外的滑。我走上那块烂泥板,就像初次上冰场。那时我右手扣住她的大腿,左手提着猎枪,背上还有一个背篓,走在那滑溜溜的斜面上,十分吃力。忽然间我向左边滑动,马上要滑进山沟,幸亏手里有条枪,拿枪拄在地上。那时我全身绷紧,拼了老命,总算支持住了。可这个笨蛋还来添乱,在我背上扑腾起来,让我放她下去。那一回差一点死了。等我刚能喘过气来,就把枪带交到右手,抡起左手在她屁股上狠狠打了两巴掌,隔了薄薄一层布,倒显得格外光滑。她的屁股很圆。鸡巴,感觉非常之好的啦!她挨了那两下登时老实了。非常的乖,一声也不吭。”
对于这一段的解读,和菜头在豆瓣上写的那篇著名书评《打屁股和爱情》已经谈的很深入了,这里不再赘述。总之,对王二来说,打屁股这个动作是情急之下的行为反应,而对于陈清扬说,这两下却简直要了她的命。她后来形容那一刻自己的心理反应,“那是我最真实的罪孽”。
所以,即便王二的小和尚曾经无数次进出陈清扬的身体,但他们却一直在彼此错过。他们共同拥有过伟大友谊的美好时光,但却注定无法像一对普通的爱人那样,结婚,生子,过上和谐美满的幸福生活。这几乎是一种必然,因此也就不存在什么遗憾之说。
最后,当十年浩劫过去,当王二和陈清扬在旅馆里重温伟大友谊之后,在分道扬镳的火车站,陈清扬终于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向王二袒露了自己心扉。
“陈清扬告诉我这件事以后,火车就开走了。以后我再也没见过她。”
读完这最后一句,我的眼泪终于还是流了下来。
第五篇: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
亲爱的阿荒:
我是十年前你。
让我回想一下,你刚进校的样貌。稚嫩的脸上好奇的眼睛不住打转,沉浸在一次又一次的幻想中展望着完美的未来。对于军训,也只抱有“此番必可减肥”的戏谑心思。对于刚到谋生环境的你,显得呆呆傻傻格格不入,秉承“谨言慎行”愈发形单影只,你以为你能够靠着回忆过完大学生活。虽与朋友感情要好但也终抵不住天南海北的距离,终也不能切实体会心中莫名的烦扰。
浑浑噩噩中迎来军训,看着其他小姑娘忙碌选购防晒品、鞋垫……你总在一旁摇摇头后继续做自己的事,你就是一个边缘人。太阳挂在天空活像蜡烛穿过一个洞,远处的学长学姐们,三五成群带着吃食四处寻找,在寻找着社团部门的小孩。无聊的你踢着石子,正前方的学姐叫了你挥挥手小跑过来把东西递给你,拍了一下头。你突然释然,最好的,最坏的你都要珍惜,把它们揣起来感谢你能遇到她们,因为这是你的人生,你的黄金时代。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