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秘书政治

时间:2019-05-12 08:40: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古代的秘书政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古代的秘书政治》。

第一篇:中国古代的秘书政治

中国古代的秘书政治

秘书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无疑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落马的官员中,人们尤其关注那些曾做过高层领导秘书的官员。在媒体报道中,经常出现秘书案发带出腐败官员的事件。“秘书腐败”亦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2014年4月24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全文刊载了总书记20年前的一篇谈话稿《秘书工作的风范――与地县办公室干部谈心》,指出秘书要努力做到“五不”:不自恃、不自负、不自诩、不自卑、不自以为是。

秘书即辅助领导处理政务、撰写文书和办理其他交办事项的职务,这个职位在我国源远流长。商周时期的太史寮就是专门的秘书机构;秦统一后设御史大夫一职,“受公卿奏章,掌天下文书”,实际就是从事秘书工作;汉代有执行秘书职能的“文法吏”,履行撰写文书、保存档案、行使秘书等职能;到了南北朝时期,很多中央职能部门都设置“记室”,就相当于现在的秘书科,此时的秘书已经有了编制和职称;唐宋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各个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不能再自行招募秘书,必须要由朝廷指派;到了明清时期,地方事务越来越多,指派的秘书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于是很多知府县令都聘请“师爷”,也就是私人秘书。

我国古代,如尚书令、主簿、中书郎、军中文书、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府幕宾等都可称之为秘书,他们为皇帝或官员起草文书、整理文件,并有提出意见的机会。其官职虽不是很大,但却非常重要,很多宰相等重臣都是从秘书岗位上起家的。回顾历史可以发现,秘书的贤佞甚至能左右一个朝代的兴亡。秘书除了要有好的文采,更重要的是,秘书一定要“讲政治”。

话多 抢风头 没有好下场

秘书常伴领导左右,知道的自然要比别人多,对领导的活动、行踪也最清楚。所以,秘书人员一定要有“保密”意识,切不可“大嘴巴”。

孔光是孔子第十四代孙,西汉成帝时的“秘书”。孔光“不言温室树”的典故被后世所称道。史书记载,孔光回家后从不与家人谈朝政中的事,就连家人问他长乐宫温室殿旁种的是什么树,他都拒不回答。保密是对秘书工作的基本需要,若是管不好自己的嘴巴,轻则丢官,重则丧命。

唐朝的冯涓因文章写得好而被时人所称颂。杜佑的孙子杜审权将要赴镇江担任镇海节度使时,找到冯涓,希望他同去镇江做他的秘书。当时杜审权的官职任命尚未正式下达,杜也只是私下征求冯的意见,且反复叮嘱冯涓千万不能告诉别人。冯涓告别杜审权出来后,被喜悦冲昏头脑,还是把此事告诉了朋友。杜审权看中冯涓的才华,但没想到他竟如此浮躁浅薄,于是改变了纳冯涓为其秘书的决定。文章冠绝天下的冯涓终其一生仕途都没有什么发展,这恐怕就是他“大嘴巴”的代价吧。

张廷玉是清代雍正皇帝一直宠信的重臣,被称为“第一宣力大臣”。他在朝为官50余年,主要工作是担任皇帝的机要秘书,最主要的贡献是建立并完善了“奏折制度”和军机处的各项规章制度。雍正五年(1727年),张廷玉患小病,雍正对近侍说:朕连日来臂痛,你们知道吗?近侍们吃惊地问缘故,雍正说:“大学士张廷玉患病,非朕臂病而何?”张廷玉之所以为雍正所倚重,正由于他的“周敏勤慎”。在皇帝身边服务,担负的又是机要文字工作,张深知言多必失的道理,因而处处小心谨慎,办事十分细致周到。他极其认同“万言万当,不如一默”,并“终身诵之”。

秘书切忌因其才华而不收敛言行,目空一切,或者锋芒毕露,爱出风头,耍小聪明,这在历史上也是有前车之鉴的。

东汉末年的祢衡有过人的才气,刘表佩服其才学聘他为秘书,“文章言议,非衡不定”。祢衡恃才傲物,有一次刘表有份文件要起草,刚好祢衡外出,刘表便让其他秘书来写,几个秘书费了半天劲刚写好,祢衡回来一看就撕得粉碎,重写了一篇“辞义可观”的文章。文章虽好,却得罪了其他秘书。不久,刘表也忍受不了他的怪诞脾气,把他打发给黄祖当秘书。开始,祢衡深受黄祖赏识,黄祖曾拉着祢衡的手说:“处士,此正得祖意,如祖腹中之所欲言也。”说明祢衡说出了黄祖想说又说不出来的话。但不久,祢衡傲慢的一面又开始显现,他不仅看不起其他人,还对“主管领导”出言不逊。黄祖以性情暴躁而闻名,一气之下就将他杀了。事后黄祖后悔不已,厚葬了祢衡,可又于事何补呢。

曹操杀杨修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曹操奸诈多疑是杨修之死的主因,但据秘书史研究专家眭达明分析,杨修不适合做领导人的秘书,结局也可以说是“咎由自取”。作为秘书,杨修忘了自己的工作只是服从服务于领导,他处处出风头,卖弄自己的小聪明。比如曹操曾叫人建造花园,看了以后在花园的门上写了一“活”字。杨修看了,说:在门上写“活”,就是“阔”字,丞相是嫌门阔了。他竟不问曹操,擅自命人把门改窄。塞北送来一合酥,曹操在盒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杨修见了,便叫人把整盒酥吃了。曹操问他为何这样做,他答:“盒上写明‘一人一口酥’,丞相之命岂敢违反?”

若这些谜底由曹操本人揭开,一定会得到部下的佩服和尊敬,曹操或许希望通过这些“小动作”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威望,巩固自己的地位。杨修只顾自己出风头全然没有考虑曹操的感受,曹操当然很不爽。杨修的另一些行为就更有点聪明过头了,比如曹操将由汉中撤军,犹豫不决,而杨修仅凭着对曹操一个“教令” “鸡肋”一词的猜测,就擅自收拾行装,准备归程,这就已经扰乱了军心。此外他向已被曹操疏远的曹植多次泄露“魏王的训诲”,就更犯了秘书的大忌,从而引来杀身之祸。

好秘书要敢于“忠言逆耳”

秘书确实是要服务于领导,谨言慎行,但作为一个好的秘书,绝不能只会阿谀奉承,一味讨领导欢心。若发现领导有错误和过失,秘书应及时劝谏,以避免领导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秘书古弼以正直、不怕得罪皇帝而闻名。公元444年春,古弼接到了一封上谷地区(今河北张家口一带)的百姓来信,反映皇家的上谷苑囿占地太多,老百姓都无田耕种了,希望朝廷减掉大半分给贫民耕种。面对上谷百姓的合理诉求,古弼心急如焚,眼看临近春耕时节,他不敢怠慢,揣着奏折,急匆匆跑进宫。拓跋焘与给事中刘树下围棋,正在兴头上,古弼进来,拓跋焘就像没有看到一样。古弼在旁边坐了很久,也没有获得奏事的机会。古弼火了,突然站起来,一把揪住刘树的头发,把他拉下胡床(矮凳子),紧接着一手拽住刘树的耳朵,一手攥成拳头打他的后背,并且边打边骂:“国家的事情没有治理好,都是你这小子的罪过!”拓跋焘十分尬尴,丢下手中的棋子说:“没有听你奏事,错误在我。刘树有什么罪过?快把他给放了。”古弼这才放过刘树,把事情奏给皇帝听。皇帝答应了古弼的请求,顺应民意,把上谷苑的一半土地分给了贫民。事后,古弼觉得自己的举动过于失礼,于是光头赤脚到官署里去请罪。拓跋焘知道了,便把他召去,对他说:“先生何罪之有?快把帽子戴上,把鞋穿上吧!今后,只要是利国利民的事,即使造次越礼,你也要去做,不要有什么顾虑!”

还有一次,拓跋焘要去河西打猎,让古弼留守京城。他给古弼发了一道命令,要他把肥壮的马送去供其打猎,古弼却尽送一些老弱马去河西。拓跋焘气得大骂,要杀掉古弼。古弼听了却平静地说:“我不让皇帝沉迷于游猎之中,如果有罪过的话,我想这个罪也是小的。如果不考虑国家的安危,而使军国乏用,这个罪才是大的。现在柔然人还十分强大,经常来骚扰我国边境,南朝的宋国也还没有消灭,我把肥壮的马供军队使用,安排老弱的马让皇帝打猎,这是为国家大业着想的,如果为此而死,我又有什么伤心的呢!”皇帝听到这些话后叹服道:“有臣如此,国之宝也!”

“忠言逆耳利于行”,领导若拥有并能接纳一个像魏征或古弼这样的秘书,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何其幸也。但若秘书专挑领导喜欢的话说,投领导所好,虽可受宠一时,却终会害人害己。

梁武帝精通《五经》,在听朱异讲述了《孝经》和《周易》后,对左右说:“朱异实异”。他任命朱异担任中书通事舍人,官职相当于高级秘书。朱异是很精明很有能力的人,他深知梁武帝喜欢听花言巧语,于是一味阿谀奉承,凡事都看他的脸色办理,甚至明知不对,也不劝谏,只要是皇帝高兴的、决定了的事,即使错误,他也百分之百地执行。这虽使他深受梁武帝的宠信,却给国家招来了一场大祸――侯景之乱。

当初若没有梁武帝接受侯景的投奔,当然就不会有日后侯景的叛乱。侯景来投降梁武帝时,梁武帝曾与群臣商议。群臣大多认为不能接纳侯景,理由是侯景是个“翻覆叛臣”,接受他“终当乱国”,其次梁朝和东魏是冤家对头,现在关系刚刚有所改善,接纳侯景势必会与东魏大动干戈。

恰巧此时,梁武帝做了一个“中原尽平,举朝称庆”的梦,还沉醉在梦中的梁武帝得知侯景投奔的消息,觉得这正是他完成中兴的机会。但群臣的反对使他十分矛盾,难下决心,于是把这个梦告诉了朱异,还跟他说:“吾生平少梦,梦必有实。”根据梁朝当时日益衰弱的状况,朱异心里十分清楚,甭说统一中原,就是自保都勉为其难。但为了哄梁武帝高兴,他溜须拍马道:“这是国家统一的征兆。”一个遗患无穷的错误决定就这样产生了。

人遗子孙以财,我遗之以清白

历朝历代的官场上经常出现秘书同领导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秘书的命运同他们服务的官员的利益密切交织在一起。一个领导倒下,一帮秘书进去;而一个秘书出事,也就往往预示一个领导将要倒下。领导借秘书之手做自己不能做、不敢做的事儿;秘书也正好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和身份为领导出谋划策,并从中为自己分一杯羹。秘书人员能守住清廉,并会正确使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是至关重要的。

孔光作为皇帝的秘书,经常会向皇帝推荐人才。但他每次荐举人才,都唯恐被荐举者得知,被荐举者不知是何人推荐,自然也就不用“知恩图报”,从根本上杜绝了公事私谢。孔光身处其位,也会有很多跑官要官者求他,他是什么态度呢?凡找上门来的,不管是自己的弟子还是朋友,一概不予推荐,以至于很多人因此结怨于他。孔光负责中央机要事务十多年,两度出任宰相,死后也备享哀荣。

东晋时期的吴隐之曾做过谢石的秘书。两晋时期官场腐败成风,而谢石又以聚敛无度闻名,作为秘书的吴隐之却能做到清廉自守,以至于女儿出嫁时,要靠卖狗的钱来做嫁资。在谢石手下做秘书,但凡“活络”一点,也不至于此。吴隐之后来到广州做刺史,也是“喝贪泉而不贪”,从而转变了广州一带的官风。

在南朝时代做秘书的徐勉也是勤政清廉、慎用权力的典型。徐勉十分勤政,加之工作繁忙,往往要隔几十天才能回家一次,连他家养的狗都不认识他了,每次见他回来都要狂吠。徐勉既感到好笑,又觉得无奈,感叹道:“我死后,如果有人写我的传记,群犬惊吠倒是件值得一记的事。”徐勉做了吏部尚书,掌握了官吏的任免大权之后,好多亲戚故旧都跑来巴结,有的甚至直接伸手要官。对这些来人,徐勉告诫他们:“只谈风月,不宜及公事。”徐勉一生十分清廉,一些人便劝他经营产业赚点钱,为子孙后代着想。徐勉回答说:“人遗子孙以财,我遗之以清白。”子孙有能力,不用我给他们留也能致富;子孙若无能,我给留下再多的钱财都没用。徐勉把人格风范传给子女,这对今天某些不知教子、只知敛财的官员是有所启示的。

孔光、吴隐之、徐勉等人做秘书期间,虽手握大权但不滥权,不仅履行了职责,还能“出淤泥而不染”,赢得生前身后之名,其境界是那些抱着“权力不用,过期作废”心态的官员远不能及的。

(参考资料:眭达明《中国古代秘书的政治生活:高级秘书与政治游戏》;眭达明《好秘书的榜样力量》;完颜绍元《古代秘书制度演变》等)

第二篇:中国古代的秘书政治

中国古代的秘书政治

文 | 黄金生

秘书即辅助领导处理政务、撰写文书和办理其他交办事项的职务,这个职位在我国源远流长。商周时期的太史寮就是专门的秘书机构;秦统一后设御史大夫一职,“受公卿奏章,掌天下文书”,实际就是从事秘书工作;汉代有执行秘书职能的“文法吏”,履行撰写文书、保存档案、行使秘书等职能;到了南北朝时期,很多中央职能部门都设置“记室”,就相当于现在的秘书科,此时的秘书已经有了编制和职称;唐宋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各个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不能再自行招募秘书,必须要由朝廷指派;到了明清时期,地方事务越来越多,指派的秘书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于是很多知府县令都聘请“师爷”,也就是私人秘书。

我国古代,如尚书令、主簿、中书郎、军中文书、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府幕宾等都可称之为秘书,他们为皇帝或官员起草文书、整理文件,并有提出意见的机会。其官职虽不是很大,但却非常重要,很多宰相等重臣都是从秘书岗位上起家的。回顾历史可以发现,秘书的贤佞甚至能左右一个朝代的兴亡。秘书除了要有好的文采,更重要的是,秘书一定要“讲政治”。

秘书常伴领导左右,知道的自然要比别人多,对领导的活动、行踪也最清楚。所以,秘书人员一定要有“保密”意识,切不可“大嘴巴”。

孔光是孔子第十四代孙,西汉成帝时的“秘书”。孔光“不言温室树”的典故被后世所称道。史书记载,孔光回家后从不与家人谈朝政中的事,就连家人问他长乐宫温室殿旁种的是什么树,他都拒不回答。保密是对秘书工作的基本需要,若是管不好自己的嘴巴,轻则丢官,重则丧命。

唐朝的冯涓因文章写得好而被时人所称颂。杜佑的孙子杜审权将要赴镇江担任镇海节度使时,找到冯涓,希望他同去镇江做他的秘书。当时杜审权的官职任命尚未正式下达,杜也只是私下征求冯的意见,且反复叮嘱冯涓千万不能告诉别人。冯涓告别杜审权出来后,被喜悦冲昏头脑,还是把此事告诉了朋友。杜审权看中冯涓的才华,但没想到他竟如此浮躁浅薄,于是改变了纳冯涓为其秘书的决定。文章冠绝天下的冯涓终其一生仕途都没有什么发展,这恐怕就是他“大嘴巴”的代价吧。张廷玉

张廷玉是清代雍正皇帝一直宠信的重臣,被称为“第一宣力大臣”。他在朝为官50余年,主要工作是担任皇帝的机要秘书,最主要的贡献是建立并完善了“奏折制度”和军机处的各项规章制度。雍正五年(1727年),张廷玉患小病,雍正对近侍说:朕连日来臂痛,你们知道吗?近侍们吃惊地问缘故,雍正说:“大学士张廷玉患病,非朕臂病而何?”张廷玉之所以为雍正所倚重,正由于他的“周敏勤慎”。在皇帝身边服务,担负的又是机要文字工作,张深知言多必失的道理,因而处处小心谨慎,办事十分细致周到。他极其认同“万言万当,不如一默”,并“终身诵之”。

秘书切忌因其才华而不收敛言行,目空一切,或者锋芒毕露,爱出风头,耍小聪明,这在历史上也是有前车之鉴的。祢衡

东汉末年的祢衡有过人的才气,刘表佩服其才学聘他为秘书,“文章言议,非衡不定”。祢衡恃才傲物,有一次刘表有份文件要起草,刚好祢衡外出,刘表便让其他秘书来写,几个秘书费了半天劲刚写好,祢衡回来一看就撕得粉碎,重写了一篇“辞义可观”的文章。文章虽好,却得罪了其他秘书。不久,刘表也忍受不了他的怪诞脾气,把他打发给黄祖当秘书。开始,祢衡深受黄祖赏识,黄祖曾拉着祢衡的手说:“处士,此正得祖意,如祖腹中之所欲言也。”说明祢衡说出了黄祖想说又说不出来的话。但不久,祢衡傲慢的一面又开始显现,他不仅看不起其他人,还对“主管领导”出言不逊。黄祖以性情暴躁而闻名,一气之下就将他杀了。事后黄祖后悔不已,厚葬了祢衡,可又于事何补呢。

曹操杀杨修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曹操奸诈多疑是杨修之死的主因,但据秘书史研究专家眭达明分析,杨修不适合做领导人的秘书,结局也可以说是“咎由自取”。作为秘书,杨修忘了自己的工作只是服从服务于领导,他处处出风头,卖弄自己的小聪明。比如曹操曾叫人建造花园,看了以后在花园的门上写了一“活”字。杨修看了,说:在门上写“活”,就是“阔”字,丞相是嫌门阔了。他竟不问曹操,擅自命人把门改窄。塞北送来一合酥,曹操在盒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杨修见了,便叫人把整盒酥吃了。曹操问他为何这样做,他答:“盒上写明‘一人一口酥’,丞相之命岂敢违反?”

若这些谜底由曹操本人揭开,一定会得到部下的佩服和尊敬,曹操或许希望通过这些“小动作”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威望,巩固自己的地位。杨修只顾自己出风头全然没有考虑曹操的感受,曹操当然很不爽。杨修的另一些行为就更有点聪明过头了,比如曹操将由汉中撤军,犹豫不决,而杨修仅凭着对曹操一个“教令” “鸡肋”一词的猜测,就擅自收拾行装,准备归程,这就已经扰乱了军心。此外他向已被曹操疏远的曹植多次泄露“魏王的训诲”,就更犯了秘书的大忌,从而引来杀身之祸。

好秘书要敢于“忠言逆耳”

秘书确实是要服务于领导,谨言慎行,但作为一个好的秘书,绝不能只会阿谀奉承,一味讨领导欢心。若发现领导有错误和过失,秘书应及时劝谏,以避免领导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秘书古弼以正直、不怕得罪皇帝而闻名。公元444年春,古弼接到了一封上谷地区(今河北张家口一带)的百姓来信,反映皇家的上谷苑囿占地太多,老百姓都无田耕种了,希望朝廷减掉大半分给贫民耕种。面对上谷百姓的合理诉求,古弼心急如焚,眼看临近春耕时节,他不敢怠慢,揣着奏折,急匆匆跑进宫。拓跋焘与给事中刘树下围棋,正在兴头上,古弼进来,拓跋焘就像没有看到一样。古弼在旁边坐了很久,也没有获得奏事的机会。古弼火了,突然站起来,一把揪住刘树的头发,把他拉下胡床(矮凳子),紧接着一手拽住刘树的耳朵,一手攥成拳头打他的后背,并且边打边骂:“国家的事情没有治理好,都是你这小子的罪过!”拓跋焘十分尬尴,丢下手中的棋子说:“没有听你奏事,错误在我。刘树有什么罪过?快把他给放了。”古弼这才放过刘树,把事情奏给皇帝听。皇帝答应了古弼的请求,顺应民意,把上谷苑的一半土地分给了贫民。事后,古弼觉得自己的举动过于失礼,于是光头赤脚到官署里去请罪。拓跋焘知道了,便把他召去,对他说:“先生何罪之有?快把帽子戴上,把鞋穿上吧!今后,只要是利国利民的事,即使造次越礼,你也要去做,不要有什么顾虑!”

还有一次,拓跋焘要去河西打猎,让古弼留守京城。他给古弼发了一道命令,要他把肥壮的马送去供其打猎,古弼却尽送一些老弱马去河西。拓跋焘气得大骂,要杀掉古弼。古弼听了却平静地说:“我不让皇帝沉迷于游猎之中,如果有罪过的话,我想这个罪也是小的。如果不考虑国家的安危,而使军国乏用,这个罪才是大的。现在柔然人还十分强大,经常来骚扰我国边境,南朝的宋国也还没有消灭,我把肥壮的马供军队使用,安排老弱的马让皇帝打猎,这是为国家大业着想的,如果为此而死,我又有什么伤心的呢!”皇帝听到这些话后叹服道:“有臣如此,国之宝也!”

《唐太宗与魏征》连环画插图,秦王李世民召见魏征,魏征以直谏敢言著称 “忠言逆耳利于行”,领导若拥有并能接纳一个像魏征或古弼这样的秘书,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何其幸也。但若秘书专挑领导喜欢的话说,投领导所好,虽可受宠一时,却终会害人害己。

梁武帝精通《五经》,在听朱异讲述了《孝经》和《周易》后,对左右说:“朱异实异”。他任命朱异担任中书通事舍人,官职相当于高级秘书。朱异是很精明很有能力的人,他深知梁武帝喜欢听花言巧语,于是一味阿谀奉承,凡事都看他的脸色办理,甚至明知不对,也不劝谏,只要是皇帝高兴的、决定了的事,即使错误,他也百分之百地执行。这虽使他深受梁武帝的宠信,却给国家招来了一场大祸——侯景之乱。

当初若没有梁武帝接受侯景的投奔,当然就不会有日后侯景的叛乱。侯景来投降梁武帝时,梁武帝曾与群臣商议。群臣大多认为不能接纳侯景,理由是侯景是个“翻覆叛臣”,接受他“终当乱国”,其次梁朝和东魏是冤家对头,现在关系刚刚有所改善,接纳侯景势必会与东魏大动干戈。

恰巧此时,梁武帝做了一个“中原尽平,举朝称庆”的梦,还沉醉在梦中的梁武帝得知侯景投奔的消息,觉得这正是他完成中兴的机会。但群臣的反对使他十分矛盾,难下决心,于是把这个梦告诉了朱异,还跟他说:“吾生平少梦,梦必有实。”根据梁朝当时日益衰弱的状况,朱异心里十分清楚,甭说统一中原,就是自保都勉为其难。但为了哄梁武帝高兴,他溜须拍马道:“这是国家统一的征兆。”一个遗患无穷的错误决定就这样产生了。

人遗子孙以财,我遗之以清白

历朝历代的官场上经常出现秘书同领导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秘书的命运同他们服务的官员的利益密切交织在一起。一个领导倒下,一帮秘书进去;而一个秘书出事,也就往往预示一个领导将要倒下。领导借秘书之手做自己不能做、不敢做的事儿;秘书也正好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和身份为领导出谋划策,并从中为自己分一杯羹。秘书人员能守住清廉,并会正确使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是至关重要的。

孔光作为皇帝的秘书,经常会向皇帝推荐人才。但他每次荐举人才,都唯恐被荐举者得知,被荐举者不知是何人推荐,自然也就不用“知恩图报”,从根本上杜绝了公事私谢。孔光身处其位,也会有很多跑官要官者求他,他是什么态度呢?凡找上门来的,不管是自己的弟子还是朋友,一概不予推荐,以至于很多人因此结怨于他。孔光负责中央机要事务十多年,两度出任宰相,死后也备享哀荣。

东晋时期的吴隐之曾做过谢石的秘书。两晋时期官场腐败成风,而谢石又以聚敛无度闻名,作为秘书的吴隐之却能做到清廉自守,以至于女儿出嫁时,要靠卖狗的钱来做嫁资。在谢石手下做秘书,但凡“活络”一点,也不至于此。吴隐之后来到广州做刺史,也是“喝贪泉而不贪”,从而转变了广州一带的官风。

在南朝时代做秘书的徐勉也是勤政清廉、慎用权力的典型。徐勉十分勤政,加之工作繁忙,往往要隔几十天才能回家一次,连他家养的狗都不认识他了,每次见他回来都要狂吠。徐勉既感到好笑,又觉得无奈,感叹道:“我死后,如果有人写我的传记,群犬惊吠倒是件值得一记的事。”徐勉做了吏部尚书,掌握了官吏的任免大权之后,好多亲戚故旧都跑来巴结,有的甚至直接伸手要官。对这些来人,徐勉告诫他们:“只谈风月,不宜及公事。”徐勉一生十分清廉,一些人便劝他经营产业赚点钱,为子孙后代着想。徐勉回答说:“人遗子孙以财,我遗之以清白。”子孙有能力,不用我给他们留也能致富;子孙若无能,我给留下再多的钱财都没用。徐勉把人格风范传给子女,这对今天某些不知教子、只知敛财的官员是有所启示的。

孔光、吴隐之、徐勉等人做秘书期间,虽手握大权但不滥权,不仅履行了职责,还能“出淤泥而不染”,赢得生前身后之名,其境界是那些抱着“权力不用,过期作废”心态的官员远不能及的。

第三篇:中国古代政治智慧鉴赏

中国古代政治智慧鉴赏

中国古代政治智慧鉴赏

当今我国内外来文化在大肆泛滥,惟独民族文化被抛弃得一干二净。这都是上个世纪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彻底摧毁的结果。中国今天已经变成一个失根民族,失去了我国古代文化最强调的“正固”。鉴于此,本中心从今天开始按中央领导人的做法,定期补习古代文化,定期刊载古籍精要,以弥补国人本源文化的不足。第一讲主要是面对肩负治国重任的官员。中国古代文化主要是君子文化,也就是先提高一个国家人力资源的素质,让这些成为“君子”的人在社会上发挥作用。虽然这种圣人理论和君子理论不太符合当今世界民主和平等的潮流,但对于中国的精英们来说,还是十分必要认清自身的修养与责任的。

中国社会失真已久,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认识问题的方法发生了迷乱,失去了对事物本源的认识。这都是现代科技产生的影响。人类发明了一点现代科学,便想战胜大自然,便不尊重自然规律,便走火入魔。这样的后果是及其危险的。看看今年北京以及整个北方地区的上空,沙尘飞杨,这都是盲目战天斗地、盲目追求GDP的结果。因此,溯本清源,拨乱反正,学习一点人类在上古自然时代的思维方法和认识论,对我们当代人大有好处。

管理一个由科学技术武装起来带来的现代政治经济商业社会,要比管理古代的自然社会复杂得多,但即使是再复杂,也有一定规律可循,那就是“天地说”的基本规律。人类即使能迁移到其他的恒星去,也改变不了天地运行的自然规律,也要依顺着天地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现将周文王所著的《易经》一书中一些重要的字句集成一篇,供大家学习参考:

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

少女出嫁[男女之情]是天地间的大义。天地阴阳不相交,则万物就不能兴盛。[归妹卦] 编者按:联想到一个社会,如果左右两派的意见不能交流,这个社会就要阻塞,就要发生**。因此,治理社会必须使各种派别的意见互相交流。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真伟大啊!万物萌生都要依靠它。它行云施雨,万物才能化成。日月终而复始地运行,象征六气的生成。天的运行刚健不辍,君子应当象天那样自强不息。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广大,品物咸亨。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大地真是广大啊!万物靠她生长,而且顺承于天,大地负载万物,其德无限,包含的内容十分广大,万物都能亨通。君子应当效仿大地负载万物的厚德。大地的性质极为柔顺,但当它变动时却很刚健。大地的形态极为安静,但它的品德却很方正。[坤卦] 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

天地顺自然而动,所以日月运行不会有差错,四季的更替也不会有差错。圣人顺自然之理而动,则刑罚清明而百姓顺服。人们的行为准则也有一定之规,人难道可以逆天行道吗?[豫卦]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该停止的时候就停止,该行进的时候就行进,动与静都不失时机,君子之道就能光明。君子所想的不会超出他所处的位置。君子要有自知之明。[艮卦] 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日月依天而行,百谷草木依附地而生存。天和地是日月、人类和草木依存的载体。人类能违背自然规律,倒行逆施吗?现在我们的社会上有多少不顺从天地的做法,人类自以为发明了科学技术,就认为可以随心所欲,恣意妄为。象中国这些年里的拼命追求GDP,这种行为能不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能不惹得天怨地怒吗?[离卦] 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

天威下达,雷厉风行,万物不敢虚妄,先王办事,就好象四时使万物茂盛一样,不虚妄地养育万物。科技时代的规律也同此一样。[无妄卦] 观天下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观察天下的造化之道,四季周而复始不变,圣人仿效自然造化万物之道教化人民,而使天下信服。可我们中国人这些年来都仿效了一些什么学说,共产主义,资本主义,法轮功……这些主义与古人的唯物主义有什么区别?[观卦] 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天地革而四时成。水中有火,为水火相革之象,君子应修订历法以阐明天时的变化。天地不断变革而四时形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的时用意义真大啊![革卦] 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能够清楚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的,这样的人是可以和他们研讨事物的几微的。他们知道在该终止的时候就及时地终止,这样的人是可以同他们一起共同保存道义的。他们能居于上位而不骄傲,处于险境也不会有灾祸。[乾卦] 大者正也,正大,天地之情可见,中正而吉利。

强盛的人主要是由于其做人贞正,正固而强大,天地之道从中可见。之所以吉利,是因为处于中位。[大壮卦] 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用大矣哉。

天之险高不可升,地之险在于山川丘陵。王公设险以保卫国家,险的功用真大啊![坎卦] 君为山,民为泽,损泽以显山,危莫大焉。

国君与民众犹如山与水,如果减损水的深度而显示山的高度,那么危险就要出现。君王越伟大,民众越渺小;相反,君王越渺小,人民越伟大。这就是山与水、君与民的关系。[损卦] 悦以先民,民忘其劳,悦以犯难,民忘其死。悦之大,民劝矣哉。

上顺应于天,下取悦于民。使民众喜悦,人民便忘记了劳苦;用喜悦战胜困难,民众就会忘掉死亡的威胁。喜悦的作用太大了,它能勉励民众啊![兑卦] 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也。男女都正固,是天地间的大道。家人中有严君,严君是对父母的称谓。父亲遵守父道,儿子遵守子道;兄尊兄道,弟尊弟道;丈夫守夫道,妻子遵守妇道,则家道正固;家道正固则天下就会安定。[家人卦] 不恒其德,或承其羞。

如果不能长久地保持其君子之德,就可能蒙受羞辱,定会遗憾。[恒卦] 损下益上,其道不行。损上益下,民说无疆。天旋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削损下民以增补上君,君主之道难以推行。减损君上而增益下民,民众就有无限的喜悦。上天旋转运行,大地生长万物,天地增益没有固定的法度,凡增益之道,都是与四时一同运行的。[益卦] 君子以衰多益寡,称物平施。

君子应当对多的减损,对少的增加,要测出财物的多少,公平分配。[歉卦] 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木上有火,君子应当端正自己的位置,固守安国定邦的使命。[鼎卦] 天地不交,否。君子以检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天地阴阳不交接,是阻塞之象。君子应当检点自己的品德以避免灾害,不能以福禄作为荣耀。[否卦] 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而定民志。

上天下泽符合上下尊卑之礼,整个社会循规蹈矩,便会安泰。君子应当分辨上下尊卑,以安定民众的心愿。[履卦] 大君有命,小人勿用。论功行赏,以名正其功。[师卦]

易经名言名句

我始终觉得,一个连易经和道德经都没看过的人不要说你懂中国文化.经典的智慧是永恒的.《易经》作为中华传世名著,对中国的哲学、文学、政治、法律、天文、历法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值得我们认真的品读。现摘录部分名言,重温先哲们那丰富而深刻、极富哲理性的思想。

一、上九,亢龙有悔。

译文:龙飞的过高,必将造成后悔之事

点评:古人都知道做事有度,也许也正是中国人中庸思想的渊源吧。

二、《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译文:天道的特点是永远不停的运动变化,谁也不能阻挡,君子要效法天道,自立自强,奋发向上,永不松懈。点评:顺势而为,积极进取。这是我们民族香火历经磨难而不倒的精神支柱。

三、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坤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译文:身居高位而不骄傲,屈居人下而不忧愁。所以说自强不息而又随时反省,虽面临危险而无灾祸。点评:不骄不馁。

四、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

译文:同样的声调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息能相互吸引。水往低温的地方流,火往干燥的地方烧,云随龙而出,风从虎而现,说明天下万物都是亲附同类的。点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五、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译文:君子通过学习来积累知识,通过讨论来明辩事理,用宽厚的态度处事,用仁义来行事。点评:教我们做人做事。

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缺。译文:长期做好事的家庭,福址定会传到后代;长期不会好事的家庭,祸害一定会害及子孙。点评: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七、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译文:劳苦功高而又谦逊的君子,得到了百姓的敬服。点评:企业管理同样适用,有优异业绩且为人谦虚的管理人员,也会得到下属的拥戴。

八、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译文:地的气势厚实温顺,君子应效法大地以深厚的德行来包容万物。点评:心胸宽广。

九、冥豫在上,何可长也。

译文:昏昏沉沉的贪图在自在安乐上,这种局面怎能长久保持下去呢?

点评: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知当年任正非是否有感此言而作《华为的冬天》?

十、同人于宗,吝道也。

译文:团结限于宗族内部,说明走的道理令人惋惜。点评:毛主席说,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

十一、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辩物。

译文:天与火在一起象征团结,君子因此要分析各种人的是非善恶,辨别事物的差别同异。点评:明辩是非。

十二、《象》曰:饮酒濡道,亦不知节也。

译文:《象传》说饮酒弄得满头是酒,说明放纵没有节制。点评:“节制”,昨晚喝高了经历的那种痛苦,才更明白它的重要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乾、象传》

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文言.坤》 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易传.系辞下》

4.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系辞.下》

5.《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 要,唯变所适。《系辞.下》 6.一阴一阳之谓道。《系辞.上》

7.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说卦》

8.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文言。乾》

9.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乾卦·彖传》 10.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系辞上》 11.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系辞上》 12.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经 乾》

易经的奥秘经典与语录

1.阴阳就是构成宇宙万事万物最基本的元素。2.为人民服务是古今中外不可改变的定律。

3.伏羲八卦告诉人类宇宙的现状,让人类知道怎样去适应和改善。

4.《易经》是完全根据自然发展出来的一套系统。合不合自然是最合适的,向自然学习,以自然为老师。

5.要用自然的法则来规范现代科学,让科学协助人民过幸福的生活。

6.学习《易经》的意义 纠正似是而非的观念 具有神秘性,道德性 求同存异

7.阴阳合一是指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一体两面,如影随形。8.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就是阴阳。9.阴阳相对的话语:

以成败论英雄/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礼让为先/当仁不让 10.有关阴阳的三个重点: 阴阳是相对的/阴阳会变动/阴阳合一 11.八卦图: 它是圆的(易变动)/不要去伤害别人(不可以圆滑,但是要圆通)/不要嫉恶如仇(坏人杀不光,好人不会立刻死亡)12.阳代表人生理想,阴就是脚踏实地去实现理想。13.太极是万事万物的总源头。14.仁是最核心的,天地万物都有仁。15.太极就是宇宙一切一切共同生存的平台。16.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易传》 17.太极就是宇宙万事万物共同的基因。18.在宇宙中除了自然没有任何东西是主宰。19.吉就是顺乎自然,凶就是不顺乎自然。20.祸福无门,是会变动的。

21.变化当中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就叫做规律。22.道理是直的,路永远是弯的。

23.做人一定要规规矩矩,按照规矩来做,不能投机取巧。24.圆道周流,循环往复。

25.天不是神,天不是上帝,天是自然。

26.一切合自然的都是正确的,不合自然的,就算眼前是对的,迟早一定是错的。

27.从现在开始,一切要把自然当做最高的判断准则。28.自然并不是维持现状,而是生生不息,日新月新,创造又创造。

29.做任何事情要适可而止,不要过分奢求。30.该快要快,该慢要慢,这才是《易经》的道理。31.我们只对讲信用的人有信用,我们不可以对小人讲信用。32.伏羲女娲石同一个人,雌雄同体,有阴有阳。

33.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是从神话开始的,因为人是进化的。34.神话只有一个目的,要解决宇宙人生问题。

35.哲学都是从神话演变出来的,哲学所重在问题,不重答案。36.哲学家重视的问题:人从那里来,死后到哪去,活着干什么

37.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以自然作为判断标准的。

38.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

39.《论语》是儒家思想的总结。

40.八卦图告诉我们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定位。定位就是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样守位守分,不断的改善。41.目标和方位的正确,远远比速度更重要。

42.三画卦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替人类在天地之间做好了一个很明确的定位。

43.没有矛盾就没有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发展。44.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就叫做智慧。

45.看任何事情都要用阴阳的观点,以自然为标准,做合理的判断。

46.变化只是现象,背后一定是不变的。

47.家不会变,否则你不安定;世界不会变,否则你努力干什么

48.人求圆满是跟自己过不去。49.尽人力,听天命。

50.只有在绝对状态才有百分之百公有的东西。51.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只能享有相对的平等和自由。52.变与不变同时存在,变种又不变,不变中有变。人类最高的智慧就是以不变应万变。53.不变的是原则,万变的是现象。54.以不变的立场来变,才不会乱变。55.人妥协却不能放弃立场,才叫圆通。

56.《易经》用来占卜的条件:只能占卜国家大事:没办法决定时可以卜;卜完后不一定要听

57.不管信什么,信道差不多就好,过分相信就是迷信。58.占卜的目的,不是告诉你结果,而是给你多一种参考。59.老天只帮助应该帮助的人,老天不会帮助不应该帮助的人。

60.自然是各种现象的一种循环往复。

61.每一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起全部的责任。62.用你的理智,去知道你的感情,不要让你的情绪来左右你的理性。

63.占卜的条件:咨询不足,数据不全,可卜;犹豫不定时可卜;每次占卜只问一件事

64.孔子“不占而已矣”的三原则:如果相信站不久违反了伦理的原则;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做人做事动机要纯正 65.指纹应该不应该,少问结果会怎样。66.动机比结果重要,过程也比结果重要。67.看别人很容易,看自己永远看不清楚。68.把《易经》当做人生的宝典,学习应对不同处境可以趋吉避凶。

69.十五岁决定学习的方向。70.三十岁决定一生的原则。71.四十岁决定人生目标不再动摇。

72.一个人现在的状况是从小到大累积的结果。73.五十岁明白命运是自己创造的。

74.世界上的你是唯一的,没有第二个人完全跟你一样。75.人生最奥秘的就是你没有办法重来。76.四十到五十是人生最重大的关键。77.明确一辈子的目标,就全心全意去做。78.乐以忘忧就是把所有的忧愁都当做乐趣来看。79.人要服老,不要认老。80.人生就是阶段性的调整。

81.潜龙勿用就是做好准备,蓄势待发。

82.如果引起人家嫉妒,不完全是别人的事情,自己也要检讨。83.人生所追求的就应该是无咎,而不是大吉大利。84.当得到某些利益的时候,注定会失去一些东西。85.有一得必有一失。

86.无咎就是行得正,做得正,就算有点小过错,人家也会很容易谅解你,也不会有什么凶祸。87.大吉大利跟凶险祸患是一体的。88.不勉强追求任何事情,但一定要尽力。

89.该当主角的时候不要推迟,该当配角的时候心安理得。90.任何事情都要适可而止,不要过分苛求,这永远是自然的真理。

91.道理永远是现象背后的东西。

92.人生必须要通过一些检验,谁都跑不掉。93.人要把所有的磨练单做自己成长的过程。94.宠小孩是父母的不幸。

95.我们一生的努力就是在证明我们到底有什么样的命。96.《易经》的态度:站在不相信的立场来相信;站在相信的立场来不相信。

97.《易经》的思维方式:事物都会同时存在两个方面 98.所有的职场都死帮助我们修身,帮助我们立德,帮助我们养望。

99.婚前要格外的谨慎,婚后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人生就很美满。

100.父亲尊重母亲是阴的,母亲尊重父亲是阳的。101.小孩子最感兴趣的就是父母的对答。102.节约永远是美德,这是不变的经。103.家庭永远是人海茫茫中最温暖的一艘船。104.认识宇宙的一部分,必须尊重宇宙规律。

105.利害,只是短暂的现象;得失,才是长期的效果。106.指纹应该不应该,少问结果会怎样。

107.按照《易经》的道理,人生是没有吉和凶的。108.一切是你在决定,不是命在决定。109.要后悔在先,不要后悔在后。110.你尊重别人,别人自然尊重你。

111.谦卦的所有爻辞均为吉,按谦卦做则可以立于不败之地。112.谢天谢地即为“谦”。

《易经》经典语录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3、《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4、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5、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 故君子之道鲜矣!

6、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7、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8、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9、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10、夫妻反目,不能正室。

11、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12、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也。

13、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14、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15、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16、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17、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18、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19、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20、君子以遏扬善,顺天休命。

21、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22、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23、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24、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25、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26、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埋,其道光明。

27、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28、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1)如兰。

29、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30、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31、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32、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33、尺蠖(2)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34、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35、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36、能经众正,可以王矣。

37、君子以作事谋始。

38、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39、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40、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41、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42、君子以莅(3)众用晦而明。

43、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44、君子以懿文德。

45、不恒其德,或承其羞。

46、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

47、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48、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49、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50、损而不已必益。益而不已必决。

30岁之前要读儒家,40岁之后读道家,50岁左右读《易经》。因为30岁以前你投入社会,准备成家立业,一定要非常积极地面对人生,当然要学儒家。从40开始一定要学道家,因为到那个时候你已对人间冷暖、人性善恶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应该用道家的智慧将人生看成一个整体,要逍遥一些。50岁左右则要读《易经》,学会把握生命的全局,提升生命的境界。

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它没有内容;离开哲学,人生是盲目的,找不到方向,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哲学与人生配合起来,用很扼要的方式把人生做一个总结式的说明,然后对于自己未来才会有一些的参考价值。

年轻的时候知道人生全部可能的情况,将来自己面对的时候,就多了一个参照点。就像自己过的人生只能有一种版本,但是其他人提供各种不同的版本,把它对照起来以后就更容易看清楚自己这一生应该怎么去做选择,应该怎么过。

哲学是人生的经济学,你学了哲学人生就会变得很有效率,不会花时间在那些细微末节的烦恼上,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这样的人生比较清爽,也是比较让人家羡慕的。

年轻人设法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借用很多伟大的哲学家的思想给自己做参考,然后你到一个生命阶段的时候再反省。

很多人追求的一种境界,人们能够真的心平气和宠辱不惊。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一种至高的生活境界。

承受生命的本身就是一种修养的过程。一个人的能力不在于他可以获得什么,而在于他可以承受失去什么,能够承受失去的人格才是坚强的人格。

人生的“现在”是每一个当下的刹那所串连成的,没有一刻会逝去,也没有一刻只是幻觉。唯其如此,人生的充实之感才会呈现出来。所谓珍惜自己,不是自怜,更不是自负,而是肯定每一个人都应该承担自己生命成长的责任,这种责任其实是一种荣誉。

为了减少犹豫,必须先认清自己的限制。凡是能力之外的事,立即拒绝;能力之内的事,要看自己是否喜欢以及是否值得去做。为了避免后悔,则须认真由经验中学习教训,以求下一次可以改善。

吃苦不是为了胜过别人,而是为了迎向生命的真实面貌,因为在苦难中,生命没有任何遮蔽,可以展示其深度、广度与高度。

人在助人时,表面看来是在付出,其实是肯定自己内在的丰盛,并从新的角度认识自己进而觉得自己更值得肯定与欣赏了。

读书的用处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而是心灵的必需品。若不读书,心灵迟早会有饥渴之感,这种感觉是没有速食产品可以化解的。

人的一生就犹如走在回家的路上,大部分时间都在昏睡之中。只有当一个人清醒的时候才能够决定自己真正要走的路,做真正的自己。

人活在世界上都只是旅客或过客,而不是归人。既然只是旅客,又何必在意自己“有”什么呢?我们应该在意的是,自己“是”什么、如何“做自己”。

第四篇:中国古代秘书直书精神的文化价值

中国古代秘书直书精神的文化价值

秉笔直书,历来是中国古代史官(秘书)遵循的道德准则,也是他们坚持真理的精神支柱,被誉为中国史学和秘书文化中最重要的道德价值与优良传统,推进了史学文化、秘书文化的纯洁和社会历史的进步。

中国人历来讲究道德(或叫德行),强调敦品立德,并强调不同行业本身特有的职业道德。纵观中国古代的秘书工作,特别值得赞赏的是,历代的许多秘书(史官)大都能坚持以求实为荣、曲笔为耻的职业道德和史学人格,拟文记事秉笔直书,成为中国古代秘书工作的优良传统之一。

一、秘书史上载入史册的直书典范

我国历代的许多优秀史官(秘书)历来都把秉笔直书视为持大义、别善恶的神圣事业和崇高美德。为了直书,他们不畏风险,不避斧钺,求实求真,善恶必记,忠于职守,表现了中国古代史官人格上的高风亮节。文天祥在《正气歌》里,把“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作为“塞于天地之间、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表现之一。这两则古代史官故事,都高扬着一种誓死遵守史官的职业道德、扞卫史官直书实录传统的精神。

齐太史的故事,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年,齐国大臣崔杼弑其君齐庄公,齐太史乃秉笔直书:“崔杼弑其君。”崔杼知道后要求史官立即删改,史官坚决不改,崔杼大怒,杀了齐太史。齐太史的两个弟弟继承兄长遗志,前仆后继,仍然秉笔直书,也遭到杀害。接着,太史的小弟又大义凛然,直书如故。崔杼慑于太史秘书兄弟仨的浩然正气,无可奈何,只好由他直书下去。为了维护记史的直书实录传统,对历史和后代负责,齐国的太史们一个接一个地不畏强暴,不惜以身殉义,视死如归,成为秘书史上秉笔直书的着名范例!

“董狐笔”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07年,晋灵公是个昏君,而晋国正卿(宰相)赵盾(赵简子)是个正直的大臣,经常谏劝晋灵公。晋灵公嫌赵盾碍手碍脚,多次派刺客去暗杀赵盾。赵盾只得逃亡,不过在尚未逃亡出境外时,赵盾的族人赵穿便起兵弑杀了晋灵公。晋太史董狐便在史书上写道:“赵盾弑其君”,并且“示之于朝”。赵盾对董狐说:“我并未弑君。”董狐说:“你是正卿,逃亡没有出境,国君就被杀了,你回来后又默认事实,并未法办弑君的人,当然就等于是你弑君了。”赵盾毫无办法,只好长叹一声,听任董狐书写自己弑君了。后来孔子称董狐为“古之良史”、“书法不隐”。同时,孔子也认为,赵盾不干涉史官秉笔直书的权力,也是“良大夫”。董狐这种不畏权势、刚正不阿,坚持直书实录的史笔精神,自古以来,都是史家和士人学习的典范。①

像上面提到的齐太史和董狐这样“宁可枝头抱香死,不随落叶舞西风”的史官,在中国历史上不胜枚举,他们这种不为权势所动摇,不为淫威所屈服的直书精神,开创了中国古代史学精神之先河。

二、秉笔直书始终是史官、史家效法的优秀传统

唐代着名史学理论家刘知几在《史通》中,专门写了《直书》、《曲笔》的专篇,来总结唐以前史官(秘书)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他极为推崇三国时期的韦昭、唐代的禇遂良和吴兢等史官。韦昭在主撰《吴书》时,当朝权贵孙皓要求他为其父孙和作“纪”,韦昭坚决不答应,其理由是,孙皓的父亲孙和虽然执政,但没有登上帝位,按照名实相符,应该作“传”;②唐代贞观年间,褚遂良负责记录唐太宗言行,太宗要索取过目,褚遂良坚持原则,不让太宗观看所记的内容。因为中国古代有规定,皇帝是不能查看史官所记的关于他自己的实录的。禇遂良以“不闻帝王躬自观史”为由,当面加以拒绝。太宗问他,“如果我有不足之处,你也一定记录上去?”褚遂良回答道:“我为谏议大夫,兼记您的起居行为,您的一举一动,我都得如实记载”;③《贞观政要》的作者吴兢曾参与《则天皇后实录》的撰写,他曾如实记载了魏元忠事件的原委。宰相张说感到此事于己不利,想让史官“删削数字”,吴兢义正词严斥之道:“若取人情,何名为直笔!” ④可见,“直笔”历来是秘书史官的职业和学术道德。这种“直笔”精神,一直被正直的史官与史家自觉效法,并付诸实践。

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治史中的曲笔也是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一个客观存在。《史通》的作者刘之几曾剖析了它的种种表现,或者以实为虚,以是为非,或者虚美讳饰,任意褒贬。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给史官造成曲笔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史官为当权者的威势所慑。统治者尤其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因所处的地位不同,站的角度不一,涉及利益关系不等,故有时容易与秘书史官发生“曲道”与“直道”的矛盾。统治者希望“曲笔阿时”,佞臣希望“谄言媚主”;正直的史官却要坚持奉守仗义直书的传统道德,于是往往会发生抵牾。一旦矛盾升级、成为不可调和的矛盾时,统治者和佞臣总是不择手段惩罚史官。自古以来,只有“直笔被诛”,极少“曲笔获罪”。这就造成了中国历史上多少秘书史官的千古奇冤。所以,刘之几感慨道:“古来唯闻以直笔见诛,不闻以曲词获罪,世事如此,而责史臣不能申其强项之风,励其匪躬之节,盖亦难矣”。⑤

但是,透过中国古代几千年扑朔迷离的历史烟云,我们可以看出:曲笔在任何朝代、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可能成为公开提倡的行为,任何得计于一时的作史曲笔,终究要被后人揭露和唾弃。唯有秉笔直书的精神,千百年来,始终成为史家效法的传统,从而成为中国史学文化、秘书文化的主流。

三、秉笔直书精神的传统文化价值

在中国古代史学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许多优秀的史学文化传统,它是古代优秀史官们立德修身和学识智慧的集中表现。因此,我们常说的批判地继承古代史学文化遗产,即不仅要研读古代史家所积累的史学研究成果,而且应从中概括和总结出体现于古代史家身上的优秀史学传统和文化价值。不容置疑,秉笔直书、刚正不阿,历来是古代秘书史官遵循的道德准则,也是他们坚持真理的精神支柱。那些可歌可泣的事迹,曾激励历代秘书史官前赴后继、一往无前;秉笔直书、刚正不阿也被誉为中国史学和秘书文化中,最重要的道德价值与优良传统,世代倡导之,秉承之,发扬之!

正由于有了中国古代秘书文化的“直笔”精神,通过历代诸多史家的努力,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真实可信的文化史料,而且留下了许多举世罕见的、内容宏丰的精神财富与瑰宝。在笔者看来,“秉笔直书”精神所体现的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求真求实的经世致用精神。中国古代史官(秘书)和史家所追求的治史理想目标,可以用“学兼天人,会通古今”这八个字来描述。因此,中国古代有代表性的史家及其着作,一般都具有恢宏的历史视野。他们以秉笔直书的精神、包容一切的气势来阐述历史的发展过程;用求真务实的精神,探究历史的前因后果;他们对国家治乱兴衰给以极大的关注,表现出饱满的求真务实情怀。这种秉笔直书的品质、求真务实的情怀,成为了后世学者以“经世致用”为出发点和归宿的传统治学精神。考试大收集整理

2.德、识、才、学并举的史学人格。中国古代史学的兴旺发达,固然得益于儒家历来推崇的“经史并重”的文化传统,但显然也与历代优秀史官们自觉追求德、识、才、学并举的理想人格分不开。史家十分注重自身的德性和学识修养,而秉笔直书、刚正不阿的崇高精神,正是史家以修身立德为己任、重视德、识、才、学之修养的结果。张载的“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去圣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正是秘书史官心境的真实写照。他们不仅崇尚“史德”,而且才华横溢、学富五车;他们用“直笔”折射出的史学人格和道德观,成为中华优秀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古代史学、秘书学的又一优秀文化传统。

3.对皇(王)权产生一定的制约力量。历代史官直书实录的优良传统,不但保证了我国有着一以贯之的真实记载史事的大量历史着作,而且这类历史着作对权及顶峰的最高统治者和权重位高的大臣来说,多少总要使他们有所顾忌——担心见不得人的事情被载于史册,继而遗臭于后世;反过来,历史上凡是有作为的统治者都公开倡导秘书史官“直笔修书”。因此史官的“直书”,既是统治者“鉴往知来”的可靠保证和载体,也能对皇(王)权产生某种制约力量。

4.推进了史学文化、秘书文化的纯洁和社会历史的进步。直笔载于客观公正的史册,尊重历史,还原历史,呵护着历史的进程。它强调以事实为依据,反对杜撰、歪曲和伪造,其思想基础是唯物的。直笔也反过来显衬、凸现当时那个年代曲笔的种种劣迹:无耻的文人、昏庸的皇帝、颠倒的事实、弥天的谎言、谄媚的奉承……。这对统治者、尤其是最高当权者,也有一种心理的震慑和历史的威胁:即使禁书、焚书,也无济于事;即使坑人、腰斩,也家喻户晓。“书”网恢恢,疏而不漏;直笔耿耿,传而不绝!因此,直笔所表现出的唯物主义的思想基础,对促进秘书文化的纯洁、社会历史的进步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今天,我们新形势下的各级各类秘书工作,虽然是奉命而作、应事而作、代机关立言,但秘书仍要继承和发扬不为名、不为利、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保持“淡泊名志、宠辱不惊”的心理常态。前人曾说:“无欲则刚”,又说:“人到无求品自高”,确实如此。如果一个秘书有权欲,则不免越位揽权;有利欲,则不免以权谋私;有名欲,则不免显示炫耀;秘书如有多欲,则必困于名缰利锁,或走权门,找靠山,拉关系,送财物,卑词厚颜,低三下四;或被人利用,看人眼色,仰人鼻息,没有自尊、自重和自爱,更谈不上骨气和气节。秘书要刚正硬直,就要无贪欲、权欲、名欲、利欲。唯“无欲”,则可刚正不阿,才能做到“穷不移志,危不改节”。因此,一个理想的、优秀的、对时代和人民负责的秘书,应当既具有坚强的党性、纯正的品德、谦虚的态度、细致的作风,又具有思想开放、与时俱进、说实话、干实事的精神;既勤敏诚实、埋头务实、富有创造性,又长于辞章、娴于辞令,善于出谋划策;既尊重领导、服务领导,又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个性。

注:

①《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203—20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版

②《三国志·韦曜传》

③④⑤《史通·直书》

第五篇:秘书人员的政治素养

秘书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因此,秘书人员首先要有良好的政治素养。秘书人员的政治素养,最根本的是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同时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

一、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秘书人员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自觉地与党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它的主要标志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必须毫不动摇、始终如一地加以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必须坚定不移、一如既往地贯彻执行。只有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建设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才大有希望。对于这一点,每一个从事秘书工作的同志无论如何都要牢牢地把握住。

二、有较高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和一定的政策水平秘书人员的工作经常涉及大量的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而要做好秘书工作,没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是难以胜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是我们党制定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也是一切行动的指南。因此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提高秘书人员各种素质的重要途径,特别对提高政治理论素质有直接作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秘书人员必须系统地学习。需要强调的是,要特别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重点掌握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有保证在纷繁复杂的各种矛盾面前作出科学的决策,必须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且能运用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指导工作。

三、政治素养的崇高境界--淡泊明志、乐于奉献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作为领导参谋助手的政府机关秘书人员也应讲政治。那么,秘书人员如何讲政治?除了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有较高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外,很重要的一条是要淡泊明志、乐于奉献,不追求名利地位,不计较个人得失,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实现我国跨世纪的宏伟蓝图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为此,秘书人员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正确认识集体主义价值观和利已主义价值观的区别,确立崇高的人生追求。第二,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经济富裕和精神富有的关系,全面把握人生的价值目标。第三,正确认识和处理商品交换原则和党性原则的关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第四,正确认识和处理无私奉献与合理待遇的关系,弘扬甘当无名英雄的崇高精神。来源:温州秘书网

下载中国古代的秘书政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古代的秘书政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古代

    中国近现代仁人志士对国家出路探索的艰辛及启示 【内容摘要】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办封建社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

    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几点感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报告(最终定稿)

    鲁红杰: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几点感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报告 鲁红杰一 钱穆先生所说:“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

    中国古代科技

    中国古代科技 1.造纸术 (1)西汉先后出现絮纸和麻纤维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 (2)东汉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造纸术,制造植物纤维纸。 (3)造......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大全(本站推荐)

    中国古代神话大全 《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是古人颂扬善良愿望和锲而不舍精神的神话故事。 相传,太阳神炎帝的小女儿去东海边游玩,不断掉进大海淹死了,她死后,灵魂化作一只小......

    中国古代名人名言大全

    中国古代名人名言大全 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5、失之东隅,收之桑榆。7、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8、运筹帷......

    中国古代诗歌大全

    容介绍:《中国古代诗歌大全》收录作品时间自先秦始,直至当代(只包含现当代的古体诗和近体诗,不包含新诗),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包括汉赋、乐府诗、古体诗、近体诗、词、散曲、元代杂剧......

    中国古代各种第一

    《说文解字》———第一部字典。(汉·许慎) 《尔雅》———第一部词典。(汉) 《方言》———第一部方言词典。(汉·杨雄) 《南方草本状》———第一部植物学专著。(晋·嵇含......

    中国古代美男子

    中国古代十大美男子 中国文明5000年,都知道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四大美女,可是都有哪些美男子呢?很多人就不知道了吧,这里给大家科普下。 中国古代十大美男子: 潘安、宋玉、卫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