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考试感受性变化规律

时间:2019-05-12 08:16: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心理咨询师考试感受性变化规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心理咨询师考试感受性变化规律》。

第一篇:心理咨询师考试感受性变化规律

(一)适应

剌激物持续作用于感觉器官,引起感受性改变的现象叫适应。例如人将手放在热水中,起初觉得很热,但不久热的感觉逐渐减弱,这就是皮肤对温度的适应现象。视觉的明适应和暗适应现象是人们都曾感受过的,暗适应可以使人在微光下提高感受能力看清周围事物;明适应可以避免强光对眼的伤害。

大部分感觉都有适应现象,但各种感觉的适应速度和程度有很大差别。温度觉、压觉适应很快;嗅觉的适应速度也比较快,但有一定的选择性,有些气味适应较快,对另一些气味则较慢;昕觉的适应不太明显而痛觉则很难适应。

适应可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引起感受性的降低。适应的一般规律是持续作用的强剌激使感受性降低,而持续作用的弱剌激使感受性增高。感受性水平适应性调节的生物学意义是很明显的,它可以提高对弱刺激的觉察能力,并在超强刺激下防止分析器过分兴奋,使人能够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与环境保持平衡,这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具有积极作用。

(二)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是指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剌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c这是同一感受器中不同刺激效应的相互作用的表现。对比分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两个剌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同时产生的感觉之间的对比叫同时对比。例如把一个灰色小方块纸放在黑色背景上看起来灰色显得亮些,放在白色的背景上则显得暗。物体的明度不仅取决于物体的照明及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而且也受物体所在的周围环境明度的影响。颜色也有对比效应。物体的颜色会受到它周围物体颜色的影响而发生色调的变化。如将灰色方块纸放在绿色背景上,看起来灰色纸块带有红色,放在红色背景上则看起来带有绿色。颜色对比在背景的影响下,向背景的补色方面变化。在纺织业、印染业、室内装饰、衣着等方面应考虑视觉对比的影响。在工业生产中,各种机器设备、管道等的表面颜色设计,都应考虑到对比现象。例如,机器设备的表面,采用浅灰、浅蓝或浅绿色,可以和墙壁的颜色调和,减弱对比,以减少视觉的疲劳。机器的重要操作部分则采用淡黄、白色或红色,加强对比,便于识别,以提高工作效率。

如两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觉器,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时的对比叫继时对比。在冷水刺激皮肤后,微温的水就会感到热,吃苦药之后喝口白开水也觉得有甜味,都是继时对比的例证。

感觉对比可以增强感觉之间的差别,使人更好地区分不同物体。对工作中关键部位加强对比可以提高效率,防止差错,对次要事物减小对比可以减少视觉的疲劳。

(三)感觉的相互作用

指一种感觉在其它感觉的影响下发生感受性的变化。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不仅决定于对该感受器的直接刺激,而且还决定于同时受剌激的其他感受器的机能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各种感受器的机能状态都有可能发生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例如,视分析器感受性可在弱的音乐昕觉影响下提高,在强的马达噪音影响下降低。又如咬紧嘴唇或紧握拳头,会感到身体某一部位的疼痛减轻一些,而强烈的声音剌激可使牙痛得更厉害。在红光照明下的物体看起来比在蓝光照明下的大些。

味觉、嗅觉和平衡觉等都会受其他感觉的影响而发生某种变化。例如食物的颜色和温度会影响对食物的味觉。摇动的视觉形象会使平衡觉破坏,产生呕吐现象。

各种感觉的相互作用的事例很多,影响的结果可以使感受性增高或降低。其中的规律尚未十分清楚,一般的趋向是弱剌激能提高其它感受器的感受性,而强刺激则产生降低的效果。

(四)联觉(synesthesia)是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可以算作感觉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表现。最常见的是视昕联觉,尤其是色昕联觉较易出现,即昕到一种声音会引起一种色觉。通常是低音引起深色觉,高音引起浅色觉。颜色刺激也容易产生联觉。如红、橙、黄等颜色类似太阳和烈火的颜色,往往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这些颜色被称为暖色。蓝、青、紫等色,与蓝天、海水、森林的颜色相近,使人感到凉爽甚至寒冷,被称为冷色。此外,红、橙、黄等暖色还能引起接近感,有向前方突出的感觉。利用这些颜色装饰房间,可使宽大的房间在感觉上变小。冷色的效应正好相反,它们能产生深远感,有向后方退入的感觉。这些颜色能使狭小的房间在感觉上变大。

不同的颜色能引起不同的心理效应,在建筑设计和环境布置等方面应当考虑联觉。医院病房可根据联觉对不同病情起有益的影响。研究证明,淡蓝色可引起凉爽的感觉,对高热患者有益;黄色可刺激食欲;绿色对心理活动有缓和作用;而玫瑰色能使抑制、消沉的情绪振奋起来。工厂车间的色调选择也应考虑色觉的联觉现象。在余热较多的车间内宜用冷色,使人产生凉爽的感觉,可以起到辅助降温的作用。

(五)感受性的发展与补偿

感受性代表感觉的能力。它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靠后天的生活经验而发展成熟的。因此,人的感受性不仅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暂时性的变化,而且能在个体实践活动和有意训练中获得提高与发展。由于每个人的生活实践不同,人的各种感觉的感受性发展各异。由于职业的训练,可使某些人的某种感觉的感受性明显高于一般人。例如,染色专家可以区分40~60种灰色色调,这是未经过训练的人绝对达不到的。

丧失某种感觉能力的人,由于造应生活的需要,可以在生活实践中发展其它健全的感觉来弥补。如失去听觉的人,它们可以凭着振动感觉来欣赏音乐。盲人有高度灵敏的昕觉、触觉和嗅觉,还有敏锐的振动觉。在街上行走时可凭借振动觉感受到障碍物。美国女教育家海伦?凯勒(HellenKeller),在2岁时因患猩红热而导致失明和失聪。她虽然又盲、又聋、又哑,在自己努力和家庭教师耐心帮助下,以优秀成绩读完大学。她手指的触觉特别灵敏,可以利用手指的敲击感觉和别人交谈。

许多事例都令人信服地说明在生活实践和训练中,一种感觉的感受性有了缺陷,可以通过提高其他感觉的感受性加以补偿。

第二篇:感受性变化的一般规律

感受性变化的一般规律

感受性变化的规律是教师资格考试中高频考点之一,同时也是较难理解的知识点,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从定义中去整体把握每一条规律,同时与其他规律进行区分从而加深理解。

一、感觉适应

感觉适应,由于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也就是说我们的视觉、听觉、嗅觉等适应环境的一个过程。比如说我们经常说地“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我们刚进入到一个香的环境之中,会有一种香气扑鼻而来地感觉,但是在这个香的环境之中待久了,慢慢就觉得没那么香了,这种变化就是一种嗅觉的适应,香味持续作用于我们的嗅觉所引起的变化。

除了嗅觉的适应典型的还有视觉的适应,视觉适应有两种,暗适应和明适应。暗适应指的是我们从明的环境到暗的环境中,视觉对暗环境的适应。比如我们白天走进电影院的时候,刚开始什么都看不到,但是会发现过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看到东西了,这就是暗适应。为什么在黑暗的环境中慢慢就可以看到东西了?可以把我们的视觉比作一台照相机,在暗的环境中要拍到影像的话需要接收更多的光线,所以我们的视觉在暗的环境中对光的感受能力逐渐提高。

相反,明适应指的是我们从暗的环境到亮的环境中,视觉对亮环境的适应。比如我们看完电影走出电影院的时候,会觉得特别刺眼,但是慢慢就会好一点。这个过程就是明适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视觉不需要接收那么多光照就可以看到东西,所以我们视觉对光照的接收能力要适度降低。比如说刚刚从废墟中出来,眼睛都要遮一块布,就是一个明适应的过程。

因此,在感觉适应这里,抓住定义中的特点,重点把握明适应和暗适应。

二、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指的是不同刺激物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感觉 对比。从定义中我们要知道,感觉对比会出现两个刺激物。感觉对比又分为了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同时对比,是两个刺激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所引起的变化。比如说,秋香和石榴姐同时出现时,我们会发现秋香更加的漂亮,这就是两种刺激同时出现所引起的变化。

继时对比,是两个刺激先后出现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所引起的变化。比如说,先吃药再吃 糖会发现糖更甜,这个变化就是糖和药两个刺激物先后出现所引起的。

因此感觉对比要把握一个特点他有两个刺激物出现,并且同时出现所引起的变化叫做同时对比;有先有后出现叫做继时对比。

三、感觉后效

感觉后效,指的是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从定义中抓住它的关键点,也就是“停止”两个字。也就是说,刺激物已经对我们不起作用了,但是它还会对我们的感觉有影响。比如,我们盯着灯泡看一段时间,然后闭上眼睛,会发现眼前仍然有一个小亮点存在。这就是感觉后效,闭上眼睛意味着灯光对我们的视觉已经停止作用,但是眼前还有一个小亮点,说明它的作用还会保留一定时间。

四、感觉的相互作用和补偿作用

感觉的补偿作用,是当某些感觉失却以后,可以由其他感觉来弥补。比如当我们视觉受损以后,听觉或者触觉特别灵敏,这就是感觉地补偿作用。

感觉的相互作用也叫做联觉,指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比如我们夏天看到蓝色会觉得特别清爽,蓝色作用于我们视觉,同时觉得清爽是引起了肤觉;再比如说,我们用刀片划铁棍的时候,听到刺耳地声音,会引起一种全身发冷地感觉。有时候我们听到一首歌会觉得非常甜蜜,这也是一种联觉。简而言之,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就是联觉。

第三篇:幼儿心理学教案:感受性的变化规律

第七章第三节感知觉在幼儿园活动的运用

第二课时 感知觉变化的规律及其

在幼儿园活动的运用

教材分析:本教学内容在教材上反映不完整,而且教材对表象作用方面分析得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宜补充相关的内容,并归纳成一个知识系统,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全面指导学生学习。

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缺少普通心理学的知识基础,而且缺少幼儿园实际教学经验。教学过程,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多运用日常生活实例和幼儿园的教学实例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2、经过之前的知识学习,学生在一定程度掌握从事例推导总结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后归纳总结。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掌握感知觉的涵义、特征和作用

2、能力目标:

(1)能够用感知觉知识解释日常生活及幼儿园活动的一些现象;(2)能够根据感知觉知识归纳出组织幼儿园活动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感知觉的涵义 教学难点:感知觉知识的应用

教学方法:演示讲解——引导推导——归纳总结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复习“感觉”的定义和“八大感觉”的内容,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感受性的定义

感受性是分析器对于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二、感受性变化规律

(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1、定义:指一种感觉的感受性,因其它感觉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举例:边看书边听歌、盲人的听力

2、一般规律:微弱的刺激能提高对同时起作用的其它刺激的感受性,而强烈的刺激则降低这种感受性。

(补充的小知识点:感觉的相互作用的另一种表现——联觉。如听到切割玻璃的声音感觉到寒冷;看见黄色感觉到有点甜,看见绿色想起酸的感觉。)

(二)适应

1、定义: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

举例:视觉的明适应和暗适应,肤觉的适应,嗅觉的适应,痛觉的适应等。

2、表现:1)感觉完全消失

2)感觉钝化

3)感受性提高(引导学生结合实例进行归纳)

(三)对比

1、定义: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举例:月明星稀和月暗星繁

在广州夜里很难看见星星。因为广州夜里照明充足,星星显得没那么明亮;广州市中心空气污染严重,可见度降低,比起郊区和农村更难以看到星星,所以说环境保护是非常重要。

2、分类

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性而产生的对比现象。相继对比: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性而产生的对比现象。

举例:同一颜色在不同颜色对比下显示不同的效果、吃糖果和水果的先后顺序影响对糖果和水果的味觉。

(四)敏感化

1、定义:感受器的相互作用和练习而使感受性提高的现象。举例:盲人侦探破遗嘱案、调酒师的味觉、香水调制师的嗅觉。(引导学生归纳引起敏感化的原因)

3、原因:1)感觉的代偿作用

2)实践活动的训练

思考

根据感受性变化的规律,在幼儿园组织活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学生讨论,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第四篇:心理咨询师案例问答题规律总结

案例问答题规律总结

2012年5月

1、本案例中,求助者出现了哪些认知上的错误?

2、本案例中,最恰当的近期咨询目标是什么?

3、该求助者比较内向,若在咨询中出现内向型沉默应如何处理?

4、对求助者表达真诚应注意什么?

考题新思路与新特点分析:

1、二级题型出现在三级考试。所谓二级题型,指理论联系实际的考题,如第1问和第2问。这种考题谁都可以回答,但都难答全,有赖于平日基本功。

2、模糊诊断。第一次没有考诊断,说明实用派考虑到诊断困难的真实情形,所以避重就轻。

3、咨询心理学成为绝对重点。

11年11月

1、理性情绪疗法的操作过程?

2、如何处理阻抗?

11年5月

1、如何对求助者的心理冲突进行评定?

2、如何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3、简述合理情绪疗法中合理信念与不合理信念的区别? 10年11月

1、本案例恰当的近期和远期咨询目标是什么?

2、如果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请按照ABC理论,分析一下该求助者的ABC各是什么?

3、如果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请说出修通阶段可以使用的两种技术是什么?

10年5月

1、咨询师怎样与求助者商定咨询方案,内容包括哪些?

2、咨询时怎样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3、合理情绪疗法修通技术的内容? 09年11月

1、阻抗的表现形式?

2、心理咨询各种方法有效的的共同因素? 09年5月 1摄入性谈话时应注意哪些内容?

2、合理情绪疗法的主要原理和过程。

3、转介时应注意什么?

08年11月

1、如何表达共情?

2、阳性强化法过程及注意事项? 08年5月

1、如何表达共情?

2、咨询效果评估的维度和指标? 07年11月

1、不恰当的提问方式?

2、咨询目标的有效特征?

3、阳性强化法的原理及工作程序? 07年5月

1、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及ABC?

2、简述合理情绪疗法的过程?

3、面质技术的注意事项?

总结:10次国考中——

合理情绪疗法 6次 :11年11月,11年5月,10年11月,10年5月,09年5月,07年5月

阳性强化法 2次:08年11月,07年11月 共情 2次:08年11月,08年5月

如何建立良好咨询关系 2次:10年5月,11年5月 阻抗 2次:11年11月,09年11月 如何对求助者的心理冲突进行评定 1次:11年5月近期和远期咨询目标 1次:10年11月 咨询方案的内容 1次:10年5月

咨询方法有效共同因素 1次:09年11月 摄入性谈话注意事项 1次:09年5月 转介注意事项: 1次:09年5月 咨询效果评估指标 1次:08年5月 咨询目标的有效特征 1次:07年11月 不恰当的提问方式 1次:07年11月 面质技术注意事项 1次:07年5月

附加主题(重点提防): 初诊接待注意事项

摄入性会谈确定会谈内容和范围所依据的参照点 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

不恰当提问带来的消极影响

尊重、热情、真诚、积极关注的注意事项 咨询关系匹配求助者所具备的条件 倾听中容易出现的错误

心理咨询师对咨询目标存在的错误观念 面质适用的矛盾

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 需要咨询师保密的内容 保密例外情况

遵守保密原则的重要性: 对依赖的处理

结束咨询关系时咨询师应遵循的原则

简答题答案

一、合理情绪疗法(略)

二、阳性强化法

(一)基本原理:阳性强化法属于行为疗法,基本原理是操作条件反射。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行为是后天习得,如果得以持续,一定是再被它的结果所强化。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必须对其施加奖励。以阳性强化为主,及时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淡化异常行为,这种方法就叫阳性强化法,(二)工作程序:

1、明确目标行为;

2、监控目标行为;

3、设计干预方案,明确阳性强化物;

4、实施强化;

5、追踪评估。

(三)阳性强化法使用注意事项:

1、目标行为单一具体;如果有多个行为要改变,需要一个一个地进行,不可同时进行。

2、阳性强化应该适时、适当,应该在目标行为出现时进行,不可提前或错后。对目标行为的强化也要强度适当。

3、随时间进程,强化物可以由物质刺激变为精神奖励,待目标行为固化为习惯后,最终可以撤销强化物。

(三)行为矫正的四种常用方法:

1、增强法。

2、惩罚法。

3、消退法。

4、代币管制法。

(四)建立新行为的常用技术:

1、行为塑造技术。

2、行为渐隐技术。

三、共情

正确理解和使用共情,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咨询师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而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咨询师的共情不是要求必须有与求助者相似的经历感受,而是能设身处地地理解。3 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情绪反应强烈的比情绪稳定的,表达混乱的比表达清楚的,需要理解愿望强的比理解愿望一般的,应给予前者更多的共情。表达共情应把握时机,共情应适度。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在角色上可以把自己当作求助者,但要善于把握咨询师-求助者的角色转换。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表达共情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8 咨询师应验证自己是否与求助者产生共情。

四、如何建立良好咨询关系

咨询师要做到以下五点:

1、尊重。

2、热情。

3、真诚。

4、共情、5积极关注。

五、阻抗

(一)产生阻抗的原因?

1、阻抗来自成长中的痛苦。

(1)开始新行为的问题。(2)结束或消除旧的行为的问题。

2、阻抗来自功能性的行为失调。

(1)阻抗的产生源于失调的行为填补了某些心理需求的空白,即求助者从中获益。

(2)阻抗的产生源于求助者企图以失调的行为来掩盖更深一层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3、阻力来自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心理动机。

(1)阻抗来自求助者只是想得到咨询师的某种赞同意见的动机。(2)阻抗来自求助者想证实自己与众不同或咨询师对自己也无能为力的动机。

(3)阻抗来自求助者并无发自内心的求治动机。

(二)应对阻抗的要点。

1、通过建立良好咨询关系来解除戒备心理。

2、正确地进行诊断和分析。

3、以诚恳的态度帮助求助者正确地对待阻抗。

4、使用咨询技巧突破阻抗。

六、如何对求助者的心理冲突进行评定?

可按照神经症临床评定方法进行评定:

1、病程:不到3月为短程评1分;3月到1年评2分;一年以上评3分。

2、精神痛苦程度:可以主动设法摆脱1分,需借助外界2分,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帮忙也无济于事3分。

3、社会功能:轻微妨碍1分,显著下降2分,完全回避3分。

(2和3的评定至少要考虑三个月的情况,时间太短不可靠。)总分为3分,不够诊断为神经症;4-5分为可疑病例,需进一步观察确诊;总分不小于6分,神经症诊断成立。

七、近期和远期咨询目标

从大目标(终极目标)着眼,从小目标(具体目标)着手。所谓的大目标即终极目标,是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充分实现人的潜能,达到人格完善。根据终极目标来确定具体目标,在实施具体目标时始终以终极目标为指导。

八、咨询方案的内容 咨询目标。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和义务。咨询的次数和时间安排。一般每周1-2次,一次60分钟左右。4 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5 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6 咨询的相关费用。7 其他问题及有关说明。

九、咨询方法有效共同因素

1、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建立和谐、信任关系,这是最基本的共同特点;

2、求助者求治的强烈动机、积极态度;

3、有一套双方都相信的理论和方法;

4、咨询师本身的特征;

5、促进求助者的认知改变、情绪调节、行为改善。

十、摄入性谈话注意事项

1.态度保持中性:不可暗示诱导以免丢失客观信息。2.提问避免失误:不能随便提问以转移求助者谈话。3.绝不讲题外话:除提问和引导语外,不讲题外话。4.扭转会谈内容:不以指责性语言阻止求助者谈话。5.不给绝对结论:摄入性会谈后不应给出绝对结论。6.诚恳结束会谈:不能生硬话语结束以免引起误解。

十一、转介注意事项

1、应当事先征求求助者的意见并说明理由。

2、咨询师应该向求助者介绍新咨询师的基本情况,尤其是其专业特长。

3、在转介时可向新咨询师详细介绍求助者的情况,提供自己的分析和看法,但不宜泄露求助者出于对自己的信任而提供的隐私。

4、如有必要,原咨询师可以和新咨询师交流,包括咨询情况,这属于职业交流,但一般不得干预新咨询师的咨询活动。

十二、咨询效果评估指标

(1)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估。

(2)求助者社会功能恢复的情况。

(3)求助者周围人士对求助者改善状况的评定,特别是家人、朋友和同事。(4)求助者咨询前后心理测试结果的比较。(5)咨询师的观察与评定。

(6)求助者某些症状的改善程度。

十三、咨询目标的有效特征 具体或量化的。2 可行。3 积极。4 双方可以接受。5 属于心理学范畴。6 可以评估。7 多层次统一。

十四、不恰当的提问方式

(1)为什么方式提问。(2)多重选择性问题。(3)多重问题。(4)修饰性反问。(5)责备性问题。(6)解释性问题。

十五、面质技术注意事项

1、要有事实根据;

2、避免个人发泄;

3、避免无情攻击;

4、要以良好咨询关系为基础;

5、可用尝试性面质。

十六、初诊接待注意事项

1、避免紧张情绪;

2、语言表达做到吐字清楚,语速适中,避免使用方言。

3、反复说明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

4、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

5、咨询时的仪态做到不吸烟,不做多余的“下意识”动作。注意力集中。

十七、摄入性会谈确定会谈内容和范围所依据的参照点 1.根据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职内容。

2.根据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时观察到疑点。

3.根据心理测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

4.根据上级咨询师下达的会谈目标。

5.确定会谈的内容与范围。

十八、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

1、可接受: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兴趣

2、有效: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对求助得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对深入探索求助得的深层病因有意义;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

3、积极: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

十九、不恰当提问会带来哪些消极影响?

1、造成求助者依赖。

2、责任转移。

3、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

4、产生不准确的信息。

5、求助者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

6、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

二十、尊重、热情、真诚、积极关注各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恰当地表达尊重,需要理解以下几点: 1 尊重意味着无条件接纳。2 尊重意味着平等。3 尊重意味着礼貌。4 尊重意味着信任。5 尊重意味着保护隐私。6 尊重意味着真诚。

(二)热情注意事项 在初诊接待阶段打好热情的基础。2 通过倾听和非言语行为表达热情。咨询中耐心、认真、不厌其烦,是热情的最好表达。4 咨询结束时,使求助者感受到温暖。

(三)真诚注意事项 真诚不等于说实话。咨询师表达真诚应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对求助者负责,有助于求助者成长。真诚不是自我发泄。3 真诚应实事求是。4 真诚应适度。真诚还体现在非言语交流上。6 表达真诚应考虑时间因素。7 真诚体现在咨询师的坦诚上。

(四)为了有效地使用积极关注,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积极关注就是辩证、客观地看待求助者。积极关注就是帮助求助者辩证、客观地看待自己。3 避免盲目乐观。4 反对过分消极。5 立足实事求是。

二十一、咨询关系匹配求助者所具备的条件

1、智力正常。

2、年龄适宜。

3、内容合适。

4、人格正常。

5、动机正确。

6、信任度高。

7、行动自觉。

8、匹配性好。二

十二、倾听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有哪些?

1、急于下结论;

2、轻视求助者的问题;

3、干扰、转移求助者的话题;

4、作道德或正确性评判;

5、不恰当地运用咨询技巧,如询问过多、概述过多、不恰当的情感反应。二

十三、心理咨询师对咨询目标存在的错误观念有哪些?

1、认为咨询师应该保持完全中立的态度,不应该带有任何自己的价值观念。

2、认为咨询师应该给求助者灌输、传授一些正确的、健康的价值观。

3、有些咨询师把求助者的快乐、满足作为咨询目标。

4、有些咨询师把求助者能否适应环境作为咨询目标。

二十四、面质适用的矛盾有哪些?

1、言行不一致;

2、理想与现实不一致;

3、前后言语不一致;

4、咨访意见不一致。

二十五、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1)资料的搜集。(2)资料的分析。(3)综合评估。(4)诊断。(5)鉴别诊断。(6)咨询方案的制定。二

十六、需要咨询师保密的内容?

1、求助者暴露的内容;

2、咨询过程中与求助者的接触过程。二

十七、保密例外情况?

1求助者同意将保密信息透露给他人 2司法机关要求咨询师提供保密信息 3出现针对咨询师的法律或伦理诉讼 4法律规定的保密问题限制如虐童 5求助者可能自伤或伤人

6求助者患有危及生命的传染性疾病 二

十八、遵守保密原则的重要性: 1 尊重求助者的自主性; 2 体现心理咨询师的诚信; 3 避免对求助者造成伤害; 4 使求助者获得安全感; 5 利于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二

十九、对依赖的处理?

1、咨询师务必向求助者讲清心理咨询的性质、发生效果的机制,使求助者对心理咨询有正确的认识,对咨询效果有理性的期待。

2、一旦出现依赖,咨询师应鼓励求助者自我探索,自己解决问题。

3、咨询师必须坚持正确的咨询理念,以促进求助者的心理成长为咨询的总目标,以促进求助者心理能力提高。

十、结束咨询关系时咨询师应遵循的原则?

1、清晰地认识到求助者的需要和想法。

2、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需要和想法。

3、对自己的离别体验,以及由离别体验所引起的内部反应有明确的意识。

4、应更加注意求助者的情感而不是观念,应鼓励求助者尽可能地表达自己的体验。

5、真诚地与求助者共同体验自己对咨询经验的感受。

6、对咨询经验中的主要事件加以总结,并与目前的现状相联系。

7、对求助者已经取得的变化给予支持性鼓励。

8、让求助者坚持记录自己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

附答题模板

诊断一般心理问题的模板

1、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原则,排除精神病(障碍)。

2、心理问题由现实刺激引起。

3、心理问题无泛化。

4、社会功能受到轻度损害,仅出现学习效率下降。

5、病程时间短,近两个月。

6、并非由躯体疾病所引起。诊断严重心理问题的模板

1、心理问题并非由躯体疾病引起

2、按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排除精神病性

3、求助者的心理冲突有现实意义,有道德性质,属常形冲突,排除神经症。在心理问题范畴内,根据以下表现,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1)现实刺激强度大(2)持续时间长:三个多月(3)社会功能受损(4)反应泛化

第五篇:心理咨询师考试简答题整理

一、保密原则的内容:

1、需要保密的内容有:(1)心理咨询过程中求助者暴露的内容

(2)心理咨询过程中于求助者的接触过程。

2、保密例外情况:(1)求助者同意将保密信息透露给他人

(2)司法机关要求心理咨询师提供保密信息(3)出现针对心理咨询师的伦理或法律诉讼

(4)心理咨询中出现法律规定的保密问题限制,如虐待儿童、老人等(5)求助者可能对自身或他人造成即刻伤害或死亡威胁的(6)求助者患有危及生命的传染疾病。

二、遵守保密原则的重要性

(1)尊重求助者的自主性(2)体现心理咨询师的诚信(3)避免对求助者造成伤害(4)使求助者获得安全感(5)利于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三、摄入性会谈的工作程序是怎样的?

(1)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与范围(2)确定提问方式(3)倾听

(4)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5)对会谈内容归类(6)结束会谈

四、确定会谈内容和范围所依据的参照点有那些?

(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

五、心理咨询中应该避免的提问失误有哪些?

(1)“为什么„”(2)多重选择性问题(3)多重问题(4)修饰性反问(5)责备性问题(6)解释性问题

六、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是什么?

(1)求助者可接受,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

(2)有效: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

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 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 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

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

(3)积极: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

七、摄入性会谈的注意事项

(1)心理咨询师的态度必须保持中性。

(2)提问中避免失误

(3)心理咨询师在摄入性会谈中,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

(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

(5)在摄入性会谈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

(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

八、在收集资料阶段,选择心理测验应注意什么?

(1)向求助者说明选用量表对确诊的意义并正的求助者同意(2)依据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项目

(3)测量结果与临床观察、会谈法的结论相左,不可轻信任何一方。必须重新进行会谈,而后再进行测评。(4)不得乱用心理测验

(5)不得使用“地毯式轰炸”方式实施心理测验。

九、根据案例整理求助者目前状态(症状)资料答题模板

1、精神状态(症状)即心理状态

(1)感知觉、注意品质、记忆、思维状态

(2)情绪、情感表现(3)意志行为

(4)人格完整性、相对稳定性

2、身体状态

(1)有无躯体异常感觉(2)求助者近期体检报告

3、社会活动状态

(1)工作动机和考勤状态

(2)社会交往状况(接触是否良好)(3)家庭生活(亲子关系、夫妻关系)

十、通过哪些途径收集资料(与求助者临床症状相关的):

(1)主诉(对症状的自身体验)(2)家属报告(3)摄入性会谈(4)临床观察(5)心理测验(6)作品分析

(7)其他(实验记录)

十一、还应收集求助者哪些方面的资料

(1)经济情况、生活情况、婚姻家庭情况、人际交往情况、社会支持系统情况、自我描述、工作情况。

(2)成长经历

(3)当前的身体、心理、社会功能情况(4)心理测验情况

(5)既往行为模式、既往情绪状况、既往身体状况(6)既往史情况(身体检查和心理咨询情况)(7)今后打算

十二:确定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健康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的依据

(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性质的依据)

1、郭念峰三原则(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2)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3)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2、典型症状(心理冲突的性质常形或变形,有没有现实刺激来判断)

3、求医行为(主动或被动)

4、有无知自知力和是否完整

十三、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答题模板

1、该求助者没有器质性病变做基础,排除器质性病变。

2、根据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统一,心理活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自知力相对完整,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主动求医,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3、该求助者心理冲突为常形,属于-----冲突(双趋、双避、双重趋避、趋避)可排除神经症性问题

4、该求助者的负性情绪已经泛化,排除一般心理问题

5、该求助者的主导症状为----情绪,心理问题持续时间为2个月以上,半年以下,精神负担重,内心痛苦,反应强烈,有短暂的失去理性控制,社会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6、综上所述,初步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十四、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答题模板

1、该求助者没有器质性病变做基础,排除器质性病变。

2、根据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统一,心理活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自知力相对完整,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主动求医,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3、该求助者心理冲突为常形,属于-----冲突(双趋、双避、双重趋避、趋避)可排除神经症性问题

4、该求助者的负性情绪没有泛化,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5、该求助者的主导症状为----情绪,心理问题持续时间为2个月以内,精神负担较轻,内心痛苦一般,反应不够强烈,无失去理性控制行为,社会功能没有受损。

6、综上所述,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十五、求助者病因分析

1、生物学原因(1)躯体疾病(2)生理年龄(3)性别因素

2、社会学原因

(1)负性生活事件(2)社会支持系统

(3)生存环境(家庭教育)(4)社会文化

3、心理学原因

(1)存在认知偏差

(2)受痛苦、焦虑、抑郁等情绪困扰自己不会调整。

(3)缺乏积极、合理、有效解决自己问题的行为模式和策略(4)人格因素

十六、神经症的诊断依据(广泛焦虑症和社交恐怖症常见)

1、求助者的症状不是由躯体疾病所致,排除器质性病变。

2、按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项心理学原则,求助者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求助者主动求医,对症状有自知力,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障碍的特征性症状,说明该求助者不属于精神病。

3、症状表现:

(1)认知错误(2)情绪(3)行为(4)躯体症状

4、存在变形冲突,长期得不到解决

5、病程;症状持续时间长,已超过三个月,计2分以上

6、精神痛苦程度:由于变形冲突造成内心持久的痛苦,精神负担重,不能自行摆脱,计2分以上

7、社会功能:求助者的症状影响了社会功能,工作效率明显下降,有泛化、回避出现,计2分以上

8、根据许又新教授神经症的评分标准,该求助者内心痛苦程度、社会功能受损程度、病程上得分6分以上,神经症的诊断成立。

十七、良好的咨询关系对心理咨询有哪些意义?

1、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开展心理咨询的前提条件

2、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咨询达到理想咨询效果的先决条件

3、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之一。

十八、如何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1、尊重:咨询师要无条件地接纳求助者

2、热情:咨询师要有热情助人的感情色彩

3、真诚:咨询师具有真诚的态度没有伪装

4、共情:咨询师能对求助者的内心世界理解和体验

5、积极关注:咨询师对求助者言语和行动的积极、正性、光明的方面予以关注。

十九、咨询师如何表达尊重(表达尊重应注意什么?)

1、尊重意味着咨询师对求助者无条件接纳

2、尊重意味着平等

3、尊重意味着礼貌

4、尊重意味着信任

5、尊重意味着保护隐私

6、尊重意味着真诚

二十、咨询师如何表达热情(表达热情应注意什么?)

1、在初诊接待阶段打好热情基础

2、通过倾听或非言语行为表达热情

3、咨询中认真、耐心、不厌其烦是热情的最好表达

4、咨询结束时,使求助者感到温暖

二十一咨询师如何表达真诚(表达真诚应注意什么?)

1、真诚不等于实话实说

2、真诚应该实事求是

3、真诚不是自我发泄

4、表达真诚应该适度

5、真诚还体现在非言语交流上

6、表达真诚应考虑时间因素

7、真诚体现在咨询师的坦诚上

二十二、罗杰斯对共情的观点具体内容是什么?

1、共情是指体验求助者内心世界的能力。具体含义包括(1)咨询师通过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和思维(2)咨询师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其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深刻理解求助者的心理和具体问题的实质。(3)咨询师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表达对求助者内心世界的体验和所面临问题的理解,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

二十三、咨询师如何表达共情(表达共情应注意什么?)

1、咨询师应从求助者而不是自己的角度看待求助者及其存在的问题

2、咨询师的共情不是要求必须与求助者有相似的经历感受,而是能设身处地地理解

3、表达共情应因人而异

4、表达共情应把握时机,共情应适度

5、表达共情应善于把握角色

6、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

7、表达共情要考虑求助者的特点与文化特征

8、咨询师应验证自己是否与求助者产生共情。

二十四、咨询师如何表达积极关注(表达积极关注应注意什么?)

1、积极关注就是辩证、客观地看待求助者

2、积极关注就是帮助求助者辩证、客观地看待自己

3、避免盲目乐观

4、反对过分消极

5、立足实事求是

二十五、咨询师收集资料应围绕着哪些方面

1、“who”,求助者是谁

2、“what”发生了什么事

3、“when”什么时候发生的

4、”where”在哪里发生的

5、“why”事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6、“which”事情与哪些人相关

7、“how”事情是怎样演变的?

二十六、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时要注意什么

1、咨询目标是双方共同的目标,应该由咨询师与求助者共同商定。

2、商定咨询目标的时机应该在经过心理诊断之后进行

3、咨询目标的特征

(1)属于心理学范畴(2)积极的

(3)具体或量化的(4)可行的(5)可以评估的(6)双方接受的(7)都层次统一的

二十七、根据案例制定咨询目标答题模板

1、远期目标: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与发展,充分实现人的潜能,达到人格完善,最终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

2、近期目标:(1)改善认知,(不合理的信念三类:绝对化;以偏概全;糟糕至极结合案例)使其对---------有正确的认识(2)调整不良情绪使其拥有健康愉快的情感状态(3)调整不良行为模式,使其拥有积极、合理、有效的行为模式和应对策略。二

十八、心理咨询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任务是什么?

1、心理咨询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诊断阶段;(2)第二阶段----咨询阶段;(3)第三阶段----巩固阶段

2、诊断阶段的主要任务:(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2)收集求助者的信息(3)最终做出明确的心理诊断 咨询阶段的主要任务:(1)调整求助动机(2)商定咨询目标(3)商定咨询方案(4)实施方案

巩固阶段的主要任务:(1)布置家庭作业,商定下次咨询的时间和主题(3)做好咨

询的回顾总结,巩固咨询效果(3)追踪调查 二

十九、如何商定咨询方案

1、咨询方案应由双方在相互尊重、平等的气氛中共同商定。

2、咨询方案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1)咨询目标

(2)咨询的具体心理学方法或技术的原理和过程(3)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

(4)双方各自特定的责任、权利、义务(5)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6)咨询的相关费用(7)其他问题及有关说明

3、双方商定的咨询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很有可能会随着咨询进程而有所调整、改变。三

十、咨询师如何倾听(咨询师在倾听中应注意什么)

1、倾听需要以接纳为基础,只有无条件地接纳求助者才能有很好的倾听

2、倾听是一种积极的听

3、倾听是一种认真的听

4、倾听是一种关注的听

5、倾听还要有适当的参与

6、避免打断求助者

7、避免急于下结论

8、避免轻视求助者的问题

9、避免干扰、转移求助者的话题

10、避免不适当地运用咨询技巧(询问过多、概述过多、不适当的情感反应)三

十一、使用面质技术的注意事项

1、以事实根据为前提

2、避免个人发泄

3、避免无情攻击

4、要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基础

5、可用尝试性面质

十二、心理咨询师在自身的非言语行为上应注意哪些

1、目光注视

2、面部表情

3、身体语言

4、声音特质

5、空间距离

6、衣着及步态

十三、什么是阳性强化法,其基本原理是什么?

1、阳性强化法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及动物的行为是后天习得的,是行为结果被强化的结果。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可以对其行为进行阳

性刺激,即奖励,通过奖励强化该行为,从而促进该行为的产生和出现的频率,行为得以产生或改变。阳性强化法是建立、训练某种良好行为的治疗技术或矫正方法,也称为“正强化法”或”积极强化法“

2、阳性强化法的操作过程(1)明确目标行为(2)监控目标行为(3)设计干预方案,明确阳性强化物(4)实施强化(5)追踪评估 三

十四、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原理

合理情绪疗法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创立,其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他认为外界事件为A,人们的认知为B,情绪和行为的反应为C,因此其核心理论又称ABC理论。

十五、合理情绪疗法的操作过程

1、心理诊断阶段,明确求助者的ABC

2、领悟阶段

3、修通阶段

4、在教育阶段

十六、领悟阶段的主要任务

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求助者真正理解并认识到:

1、引起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他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是信念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

2、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他们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

3、求助者可能认为情绪困扰的原因与自己无关,咨询师应该帮助求助者理解领悟,引起情绪困扰的认知恰恰是求助者自己的认知,因此情绪困扰的原因与求助者自己有关,因此他们应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负有责任。

十七、合理情绪疗法的修通阶段,咨询师有哪些咨询技术?各个技术的目的是什么

1、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目的在于改变求助者不合理的信念。又称为“产婆术式”的辩论技术

2、合理情绪想象技术。(目的帮助求助者改变不合理信念导致的不恰当的情绪体验。其具体步骤:首先,使求助者想象进入到产生过不适当情绪反应或自感最受不了的情境之中,让他体验强烈的负性情绪反应。然后,帮助求助者改变这种不适当的情绪体验,并使他能体验到适度的情绪反应。这常常是通过改变求助者对自己情绪的不正确认识来进行的。最后,停止想象。让求助者讲述他是怎样想的,自己的情绪有哪些变化,是如何变化的,改变了哪些观念,学到了哪些观念。)

3、家庭作业:目的让求助者自己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主要有RET自助表和RSA合理自我分析报告两种形式。

4、其他方法:也称其他情绪技术和行为技术。目的帮助求助者改变原有的不良行为习惯。如:自我管理程序;停留于此;放松训练;系统脱敏等方法。三

十八、区分合理与不合理信念的标准

1、合理的信念:大都是基于一些已知的客观事实;

不合理的信念:包含更多的主观臆测成分

2、合理的信念:能使人保护自己,努力使自己生活愉快

不合理的信念:使人产生情绪困扰

3、合理的信念:能使人更快地达到自己的目标

不合理的信念:使人难以达到现实的目标而苦恼

4、合理的信念:会使人不介入他人的麻烦

不合理的信念:主动介入他人的麻烦

5、合理的信念:能使人阻止或很快消除情绪困扰

不合理的信念:长时间无法消除或减轻情绪困扰,造成不适当的反应。三

十九、咨询过程中求助者6种沉默类型的处理方式

1、怀疑型沉默:咨询师应重视良好咨询关系的建立,同时注意提高面谈的技巧。

2、茫然型沉默:咨询师应进行很好的倾听,通过内容反应和表达技术,促进求助者充分表达,帮助求助者深化认识,明确自己的问题。

3、情绪型沉默:咨询师多使用情感反应和表达技术,通过共情,缓解情绪。

4、思考型沉默:咨询师可以等待,同时以微笑、目光、微微点头等表示自己的关注

5、内向型沉默:咨询师应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加以引导,多用倾听技巧,多做鼓励性反应,鼓励求助者表达,并善于领会他已说的和想说的。切不可急躁、不耐烦。

6、反抗型沉默:辨明沉默的原因,酌情处理,强烈反对咨询可以终止咨询 四

十、移情与依赖的区别

移情于依赖有相似之处,移情中多有依赖,但两者又有明显的区别。(1)依赖主要是一种信任,而移情更是一种好感。

(2)依赖是寻求现实的帮助,而移情是弥补过去的感情。

(3)依赖者多在遇到困难时来寻求帮助,而移情者则时常想见到咨询师。(4)依赖者寻求心理依靠,而移情寻求感情依靠

(5)依赖者的对象是现实目标,而移情者是寻找替代物。四

十一、咨询中,处理阻抗现象应注意哪些?

1、通过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解除求助者的戒备心理

2、正确地进行心理诊断和分析

3、以诚恳的态度帮助求助者正确对待阻抗

4、使用咨询技巧突破阻抗 四

十二、咨询效果评估的维度

1、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估

2、求助者社会功能恢复情况

3、求助者周围人士特别是家人、朋友和同事对求助者的评定

4、求助者咨询前后心理测量结果的比较

5、咨询师的观察与评定

6、求助者某些症状的改善程度

十三、心理咨询效果通常通过哪些机制起作用

1、宣泄疏导求助者的情感而缓解情绪压力

2、鼓励求助者倾诉内心痛苦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3、探寻求助者的潜意识并使求助者领悟

4、协助求助者改进认知结构,学会合理思维

5、通过学习与训练来建立积极、合理、有效的行为模式

6、帮助求助者排除心理行为障碍,促进自然复愈与成长 四

十四、各种心理咨询方法有效的共同因素是什么

1、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建立的和谐、信任的咨询关系,这是最基本的共同特点。

2、求助者的强烈求治动机、积极态度,自己探索改变的信心和自觉性

3、有一套双方都相信的理论和方法

4、咨询师本身的特征。

5、促进求助者的认知改变、情绪调节、行为改善。四

十五、适宜的求助者具备哪些条件

1、动机正确

2、人格正常

3、信任度高

4、行动自觉

5、匹配性好

6、智力正常

7、年龄适宜

8、内容合适

十六、咨询关系结束的工作程序

1、确定咨询结束的时间

2、全面回顾和总结

3、帮助求助者运用所学的方法和经验

4、让求助者接受离别

下载心理咨询师考试感受性变化规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心理咨询师考试感受性变化规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心理咨询师》考试心得体会

    《心理咨询师》考试心得体会 2010年6月份的这次心理咨询师考试,我的感觉不是很难。 先说一下选择题:选择题我抽到的那些题目在老师给的备考资料中(二级)都能找到,因为事先复习时......

    心理咨询师考试-个人成长分析

    美丽人生 从心开始 【摘要】本文从个人的成长历程、人生体验、价值观、个人性格、人格品质等方面对自我的成长进行了回顾和分析;从职业动机、职业素养、职业行为、职业期待等......

    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教案

    第六章 咨询心理学知识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理论模型) 第三节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分类和一般程序 第四节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咨询 第五节婚恋和家庭心理......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经验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经验 你关注的人,决定了你看到的世界,你没有选错我哦. 我是13年5月份考的二级咨询师,考的很艰辛,还好比较顺利一次通过了,我本科学的是心理学专业,在我上大一下......

    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第三章

    第三章 婴儿期 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的理论被称为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是班都拉)。该理论主张儿童是通过观察和模仿而获得社会行为的,强调儿童习得社会行为的主要方式是观......

    心理咨询师考试冲关经验交流

    省局近期将举办我省监狱系统第一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即将参加培训的同仁们听说考试难度大,心理难免会有些紧张、焦虑。最近有几位同事向我打听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

    2013心理咨询师考试用书有哪些

    2013心理咨询师考试用书有哪些?每年到心理咨询师考试的时候,各地学员们会大大搜罗各种考试、培训用书,甚至对于很多自学心理学的人来说,对2013心理咨询师考试用书的了解更加有......

    2013年心理咨询师考试攻略

    心理咨询师考试攻略心理咨询的概念: 心理咨询是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 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健康或存在一般心理问题的人群 心理咨询的作用: 帮助人们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