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精神学习心得

时间:2019-05-12 08:45: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范仲淹精神学习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范仲淹精神学习心得》。

第一篇:范仲淹精神学习心得

学习范仲淹“先忧后乐,千载廉俭”心得体会

学习了范仲淹笔下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警句,警示我们要有忧国忧民的胸怀,应当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国之心,有为天下人谋福利、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当代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要求所有干部群众都要有这样的忧患意识,忧国忧党,及时总结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增进社会、经济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升华。我们肩负着实现党的伟大事业的艰巨任务,这就要求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必须要有勇于担当、拼搏进取、敢为人先的精神。要增强忧患意识,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加强学习和积累,勇于改革创新,以过硬的本领和良好的作风不断推动党的基本建设。

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国内形势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面对国内的新形势、新题目,需要党员干部以更高的标准、更高的要求,多学习,多思考,多研究,来解决这些层见叠出的新题目。首先,党员干部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正确把握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加强党性修养。其次,党员干部要做好清正廉洁的榜样,要耐得住孤单、守得住清贫,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事业观,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只有常怀忧患意识,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不断学习积累新的知识和技能,获得更多的新本领,全面进步本身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当代发展需要,才能将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发展壮大。

第二篇:范仲淹材料

范仲淹材料

一、秉公直言

天圣七年(1029年),仁宗十九岁,章献太后(宋真宗章献皇后)依然主持朝政。冬至,仁宗准备率领百官在会庆殿为太后祝寿。范仲淹认为这一做法混淆了家礼与国礼,就上疏仁宗说:“皇帝有事奉亲长之道,但没有为臣之礼;如果要尽孝心,于内宫行家人礼仪即可,若与百官朝拜太后,有损皇上威严”,谏言仁宗放弃朝拜事宜。上疏奏报内廷,没有获得答复。

范仲淹又上书太后,请求还政仁宗。奏书入宫,再次石沉大海。

晏殊得知范仲淹上疏,大惊失色,批评他过于轻率,不仅有碍自己的仕途,还会连累举荐之人。范仲淹据理力争,并回写一封长信(《上资政晏侍郎书》),详述自己做法的缘由,申明自己的政治立场:“侍奉皇上当危言危行,绝不逊言逊行、阿谀奉承,有益于朝廷社稷之事,必定秉公直言,虽有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

天圣八年(1030年),范仲淹请求离京为官,被任为河中府通判;次年,调任陈州通判。

范仲淹虽“处江湖之远”,不改忧国忧民本色,在此期间,他也多次上疏议政。朝廷欲兴建太一宫和洪福院,范仲淹认为“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建议停工

;在吏治方面,范仲淹针主张削减郡县,精简官吏,并多次上书陈述中央直接降敕授官的危害,认为“不是太平治世的政策”

;又建议朝廷不可罢免职田,认为“官吏衣食不足,廉者复浊,何以致化”

。范仲淹的这些上疏虽未被朝廷采纳,但其一片忠心打动了仁宗。

明道二年(1033年),太后驾崩,仁宗亲政,召范仲淹入京,拜为右司谏。时群臣多议太后垂帘时为政之失,范仲淹却认为太后虽秉政多年,但亦有养护仁宗之功,建议朝廷掩饰太后过失,成全其美德。仁宗采纳,诏令朝廷内外不得擅自议论太后之事。[53-54] 仁宗因刘太后新亡,欲立杨太妃(宋真宗章惠皇后)为皇太后,参与军国大事。范仲淹认为频立太后,有皇帝不能亲政之嫌。

仁宗采纳,罢黜太后册名,但称谓不改。

七月,天下大旱,蝗灾蔓延,江淮和京东一带灾情尤其严重。为了安定民心,范仲淹奏请朝廷派人视察灾情,仁宗不予理会。范仲淹便质问仁宗:“如果宫中停食半日,陛下该当如何?” 仁宗幡然醒悟,派范仲淹安抚灾民。范仲淹应诏赈灾,开仓济民,并将灾民充饥的野草带回朝廷,以警示六宫贵戚戒除骄奢之风

二、景祐党争

景祐元年(1034年),范仲淹调任苏州知州,辟所居南园之地,兴建郡学。[69] 时苏州发生水灾,范仲淹命令民众疏通五条河渠,兴修水利,导引太湖水流入大海。次年,因治水有功,范仲淹被调回京师,判国子监,很快又转升为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70] 范仲淹在京城大力整顿官僚机构,剔除弊政,开封府“肃然称治”,时称“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

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因不满宰相吕夷简把持朝政,培植党羽,任用亲信,向仁宗皇帝进献《百官图》,对宰相用人制度提出尖锐批评,劝说皇帝制定制度、亲自掌握官吏升迁之事。吕夷简不甘示弱,反讥范仲淹迂腐,诬蔑范仲淹“越职言事、勾结朋党、离间君臣”。范仲淹便连上四章,论斥吕夷简狡诈,因言辞激烈,遂被罢黜,改知饶州。[73-74] 侍御史韩渎曲意迎合,列写范仲淹同党的姓名,奏请仁宗在朝廷张榜公示。

范吕之争,牵连甚广。秘书丞余靖上书请求修改诏命

;太子中允尹洙上疏自讼和范仲淹是师友关系,愿一起降官贬黜

;馆阁校勘欧阳修责备高若讷身为谏官,对范仲淹被贬之事一言不发[78],蔡襄亦作《四贤一不肖》诗,攻击高若讷,皆牵连遭贬。朝臣畏惧宰相势力,莫敢置言。范仲淹被贬出京,竟无人敢送别,只有独龙图阁直学士李紘、集贤校理王质出郊饯行。

景祐四年(1037年),吕夷简被免除宰相之职,士大夫们接连不断地替范仲淹辩白,双方互相辩驳,朋党争论四起。仁宗诏宰相张士逊问计,下诏禁止互结朋党。[81-82]

因范仲淹多次因谏被贬谪,梅尧臣作文《灵乌赋》力劝范仲淹少说话、少管闲事、自己逍遥就行。范仲淹回作《灵乌赋》,强调自己“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尽显为民请命的凛然大节。

三、庆历新政

庆历三年(1043年),元昊请求议和,西方边事稍宁,仁宗召范仲淹回京,授枢密副使,又擢拔欧阳修、余靖、王素和蔡襄为谏官(俗称“四谏”)[110],锐意进取。六月,谏官上言范仲淹有宰辅之才,仁宗欲拜为参知政事,范仲淹推辞不就;八月,仁宗罢免副宰相王举正,再拜范仲淹为参知政事。

仁宗调整辅臣结构后,多次召见富弼、范仲淹等人,征询天下大事。范仲淹虽感谢皇恩,却认为事有先后,朝廷陈弊积久,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仁宗遂亲笔诏书,开天章阁、陈设笔砚、赐坐以待。

范仲淹惶恐不安,退朝后作《答手诏条陈十事》,上疏仁宗“明黜陟、抑侥幸”等十件事。

仁宗采纳,诏书统一颁布,以示天下,只有府兵法,因辅臣反对而作罢。

庆历四年(1044年),范仲淹又上疏仁宗“再议兵屯、修京师外城、密定讨伐之谋”等七事,并奏请扩大相权,由辅臣兼管军事、官吏升迁等事宜,改革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增加。新政实施后,恩荫减少、磨勘严密,希图侥幸的人深感不便,于是毁谤新政的言论逐渐增多,指责范仲淹等是“朋党”的议论再度兴起。六月,边事再起,范仲淹请求外出巡守,仁宗任命为陕西、河东宣抚使。

庆历五年(1045年)正月,反对声愈加激烈,范仲淹请求出知邠州,仁宗准奏,遂罢免其参知政事之职,改为资政殿学士、知邠州,兼陕西四路缘边安抚使。冬十一月,范仲淹因病上表请求解除四路帅任、出任邓州,以避边塞严寒,仁宗升为给事中、知邓州。[122] 随着范仲淹、富弼等大臣的离京,历时仅一年有余的新政也逐渐被废止,改革以失败告终。

三、高风亮节

庆历六年(1046年),范仲淹抵达任所邓州,重修览秀亭、构筑春风阁、营造百花洲,并设立花洲书院,闲暇之余到书院讲学,邓州文运大振。时尹洙被贬筠州,疾病缠身,范仲淹便把尹洙接到邓州养病。[ 庆历八年(1048年),有诏调范仲淹知荆南府,邓州人民殷切挽留,范仲淹也喜欢邓州,就奏请朝廷,得以留任。范仲淹在邓州共计三年,百姓安居乐业,其传世名篇《岳阳楼记》及许多诗文均写于邓州。皇祐元年(1049年),范仲淹调任杭州。子弟以范仲淹有隐退之意,商议购置田产以供其安享晚年,范仲淹严词拒绝。[127-128] 十月,范仲淹出资购买良田千亩,让其弟找贤人经营,收入分文不取,成立范氏义庄,对范氏远祖的后代子孙义赠口粮,并资助婚丧嫁娶等用度。

皇祐三年(1051年),升为户部侍郎,调往青州,因冬寒病重,求为颍州。[131] 皇祐四年(1052年),调任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行至徐州,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四岁。

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县尹樊里万安山下,仁宗亲书“褒贤之碑”,赠兵部尚书,谥号文正,追封楚国公。

四、文学成就 散文

宋自建国至仁宗七十多年来,墨守祖宗家法,政尚循谨,浮华奢靡的背后潜伏着种种危机。范仲淹洞破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重视文章的政治教化作用,主张文章是政治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关系到社会风俗的醇厚讹薄、国家的兴衰成败。在经世济时思想的影响下,范仲淹反对宋初文坛的柔靡文风,提出了宗经复古、文质相救、厚其风化的文学思想。范仲淹的文章,立足点在于政而不在于文,在价值取向上与扬雄、王勃、韩柳以及宋初复古文论一样,具有历史意义和复古精神,对宋初文风的革新具有积极作用。[155]

散文创作上,范仲淹作品以政疏和书信居多,陈述时政,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苏轼曾评价《上政事书》“天下传诵”[156] ;《灵乌赋》一文,“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是中国古代哲人争自由的重要文献;名篇《岳阳楼记》,借作记之机,规劝友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全文融记叙、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动静相生,思想境界崇高,成为杂记中的创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千古名句。[157-159] 灵乌赋(梅尧臣)

乌之谓灵者何?噫,岂独是乌也。夫人之灵,大者贤,小者智。兽之灵,大者麟,小者驹。虫之灵,大者龙,小者龟。鸟之灵,大者凤,小者乌。贤不时而用智给给兮,为世所趍;麟不时而出驹流汗兮,扰扰于修途。龙不时而 见龟七十二鑚兮,宁自保其坚躯。凤不时而鸣乌鵶鵶兮,招唾骂於邑闾。乌兮,事将兆而献忠,人反谓尔多凶。凶不本于尔,尔又安能凶。凶人自凶,尔告之凶,是以为凶。尔之不告兮,凶岂能吉?告而先知兮,谓凶从尔出。胡不若凤之时鸣,人不怪兮不惊。龟自神而刳壳,驹负骏而死行,智骛能而日役,体劬劬 兮丧精。乌兮尔灵,吾今语汝,庶或汝听:结尔舌兮钤尔喙,尔饮喙兮尔自遂。同翱翔兮八九子,勿噪啼兮勿睥睨,往来城头无尔累。灵乌赋(范仲淹)梅君圣俞作是赋,曾不我鄙,而寄以为好。因勉而和之,庶几感物之意同归而殊涂矣。“灵乌灵乌,尔之为禽兮,何不高翔而远翥?何为号呼于人兮,告吉凶而逢怒?方将折尔翅而烹尔躯,徒悔焉而亡路。” 彼哑哑兮如诉,请臆对而心谕:“我有生兮,累阴阳之含育;我有质兮,处天地之覆露。长慈母之危巢,托主人之佳树。斤不我伐,弹不我仆。母之鞠兮孔艰,主之仁兮则安。度春风兮,既成我以羽翰;眷庭柯兮,欲去君而盘桓。思报之意,厥声或异。警于未形,恐于未炽。知我者谓吉之先,不知我者谓凶之类。故告之则反灾于身,不告之者则稔祸于人。主恩或忘,我怀靡臧。虽死而告,为凶之防。亦由桑妖于庭,惧而修德,俾王之兴;雉怪于鼎,惧而修德,俾王之盛。天听甚逊,人言曷病。彼希声之凤皇,亦见讥于楚狂;彼不世之麒麟,亦见伤于鲁人。凤岂以讥而不灵,麟岂以伤而不仁?故割而可卷,孰为神兵;焚而可变,孰为英琼。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胡不学太仓之鼠兮,何必仁为,丰食而肥。仓苟竭兮,吾将安归?又不学荒城之狐兮,何必义为,深穴而威。城苟圮兮,吾将畴依?宁骥子之困于驰骛兮,驽骀泰于刍养。宁鹓鹐之饥于云霄兮,鸱鸢饫乎草莽。君不见仲尼之云兮,予欲无言。累累四方,曾不得而已焉。又不见孟轲之志兮,养其浩然。皇皇三月,曾何敢以休焉。此小者优优,而大者乾乾。我乌也勤于母兮自天,爱于主兮自天;人有言兮是然,人无言兮是然。”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御街行·秋日怀旧范仲淹

纷纷堕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五、评价

范仲淹“文武兼备”、“智谋过人”,无沦在朝主政、出帅戍边,均系国之安危、时之重望于一身。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虽只推行一年,却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即使在担任地方官时,他也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范仲淹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作为宋学开山、士林领袖,他开风气之先,文章论议,必本儒宗仁义;并以其人格魅力言传身教,一生孜孜于传道授业,悉心培养和荐拔人才;乃至晚年“田园未立”,居无定所,临终《遗表》一言不及私事。

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为儒家思想中的进取精神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千载迄今,各地有关范仲淹的遗迹始终受到人们的保护和纪念

六、故事 断齑画粥

范仲淹幼年丧父,四岁时随继父迁至长山,励志苦读于醴泉寺。因家境贫寒,便用两升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后,用刀切为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再切一些腌菜佐食。成年后,范仲淹又到应天书院刻苦攻读,冬天读书疲倦发困时,就用冷水洗脸,没有东西吃时,就喝稀粥度日。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经过苦读,范仲淹终于在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及第,官至参知政事。

龙图老子

1038-1043年间,范仲淹以龙图阁直学士身份经略西线边防,改革军事制度、调整战略部署,构筑以大顺城为中心、堡寨呼应的坚固防御体系,西北战线固若金汤,夏人不敢犯。西北边陲谣曰:“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羌人称范仲淹为“龙图老子” ;夏人称其为“小范老子”,认为“小范老子胸有十万甲兵!”

宽厚仁爱

范仲淹担任邠州知州时,有一次登楼饮酒,尚未举杯,就看到几个人披麻戴孝地营造葬具。范仲淹急忙派人询问,得知是一名书生客死邠州,准备就近埋葬,但墓穴、棺材和治丧用具尚未制备。范

仲淹听后非常悲伤,立即撤去酒席,并赠以钱财,使其得办丧事。

庆历年间,张海(一说王伦[208])率领人马攻打淮南,路过高邮,高邮知军晁仲约料想无法抵挡,就昭示当地富人捐钱献酒,前去慰劳,“盗寇”很高兴,没有施暴就离开了高邮。事情传开后,朝廷非常愤怒,富弼提议处死晁仲约。范仲淹说:“若郡县兵力足以应战或防守,遭遇贼兵不抵御而去贿赂,在法理上知军必须处死;但实际情况是高邮兵力不足,根本没有办法抵抗或防守;这种情况下杀死知军不是立法的本意。”仁宗听后,接受范仲淹的意见,赦免了晁仲约。

范仲淹治理国家崇尚忠厚,勤政爱民,深得百姓爱戴。范仲淹戍边西北时,邠州、庆州的百姓和众多的羌部族,在其生前就悬挂他的画像以祭拜。范仲淹去世后,闻知消息的人无不扼腕叹息,羌部族的数百首领,像孝子一样放声痛哭,并斋戒三日以后才离开。

严谨治学

范仲淹替人写墓志铭,写毕封好刚要发送时,忽然想到:“这篇铭记不能不让尹洙看。”第二天,范仲淹就把铭文交给尹洙过目,尹洙看后说:“你的文章已经很出名,后代人会以你的文章为典范,不能够不谨慎啊。现在你把转运使写作刺史,知州写成太守,固然清雅古隽,但现在却没有这些官职名称,后人必然心生疑惑,这正是引起庸俗文人争论的原因啊。”范仲淹听后,感叹地说:“多亏请你看了,否则,我差一点要失误啊。”

只弹履霜

范仲淹素爱弹琴,曾于琴中思古[213],又向志于琴道的崔遵度请教“琴何为是”,并问还有谁与他志同道合,崔公说是唐处士,于是范仲淹“拜而退,美而歌曰:有人焉,有人焉,且将师其一二。”他为自己寻到能学琴与琴道的老师快乐如孺子。[214] 据陆游《老学庵笔记》载:“范文正公喜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操,时人谓之范履霜。”

教子扶危

范仲淹熟治家甚严,教导子女做人要正心修身、积德行善,范氏家风清廉俭朴、乐善好施。一次,范仲淹让次子范纯仁自苏州运麦至四川。范纯仁回来时碰见熟人石曼卿,得知他逢亲之丧,无钱运柩返乡,便将一船的麦子全部送给了他,助其还乡。范纯仁回到家中,没敢提及此事。范仲淹问他在苏州遇到朋友了没有,范纯仁回答说:“路过丹阳时,碰到了石曼卿,他因亲人丧事,没钱运柩回乡,而被困在那里。”范仲淹立刻说道:“你为什么不把船上的麦子全部送给他呢?”范纯仁回答说:“我已经送给他了。”范仲淹听后,对儿子的做法非常高兴,并夸奖他做的对。

举贤任能

范仲淹特别善于识人,当狄青还是个下级军官时,范仲淹就对他很器重,授之以《左氏春秋》说:“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狄青从此折节读书,精通兵法,后以武官任枢密使,成为一代名将。

张载少年时,喜欢谈兵,至欲结客取洮西之地。二十一岁时,谒见范仲淹,范仲淹一见知其远器,作为将领实在屈才,对他说:“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劝他读《中庸》。后来张载遍观释老,无所得反而求六经,后成为北宋五子之一,宋明理学关学的创始人,一代大儒。[218]

富弼少年时,好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奇之说:“王佐之才也”,并把他的文章给王曾、晏殊看,晏殊就把女儿嫁给了富弼。宋仁宗恢复制科后,范仲淹告诉富弼说:“你应该由制科步入仕途”,并推举他为茂材异等,富弼从此进入官场,成为一代名相。

相传范仲淹任杭州知府时,城中文武官员,大多得到过他的推荐,惟有苏麟,因在外县担任巡检,不在城里,未得提拔。于是,苏麟就向范仲淹献诗一首,其中有两句为:“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范仲淹理解他的心情,便为他写了一封推举信,后来苏麟也得到升迁。

性情中人

历史上,人们给以范仲淹特别高的评价,“才其量其忠,非但为一代宗臣而已”。其实,范仲淹并没有把自己看成完人,反而是喜欢袒露自己的真实性情。他也发过牢骚:“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宋人吴曾记载过这样一件事:范仲淹任饶州知州时,官妓

中有一位小歌妓(“小鬟”),范仲淹颇为看中。后来范仲淹被调回京师,因小鬟年纪太小,不便携行,就给他的朋友魏介寄了一首诗(《怀庆朔堂》),在诗中说道:“庆朔堂前花自栽,便移官去未曾开。年年长有别离恨,已托东风干当来”。魏介心领神会,就把小鬟买来转送范仲淹。[224] 南宋姚宽还记载范仲淹曾以胭脂寄小鬟,并题诗“江南有美人,别后常相忆。何以慰相思,赠汝好颜色”。[225] 明人朱有炖据此改编为杂剧《甄月娥春风庆朔堂》,剧前引言亦详述此事。[226]

三光风范 范仲淹

范仲淹忧国忧民,不图个人荣华富贵,从二十七岁进士及第到五十五岁主持新政,在漫长的官宦生涯中,范仲淹关心政治,每遇国家大事,总是慷慨直言,由于他直言敢为,曾在八九年间里三次被贬:1029年,范仲淹因谏言太后还政,被贬;接着又在废郭皇后上二次被贬;1035年,范仲淹上《百官图》第三次被贬。

在这几次事件中,范仲淹都是重要的策动者,尤其后两次,成为影响庆历士风构建的两个重要事件,获得了北宋士人的人格认同。据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记载,范仲淹三次被贬,每贬一次,时人称“光”(光耀)一次,第一次称为“极光”,第二次称为“愈光”,第三次称为“尤光”。

第三篇:范仲淹故事

范仲淹故事

范公:指的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范公祠即范仲淹纪念祠。

范仲淹(989 ~ 1052)

范仲淹,字希文。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吴县(今属江苏)人,少年十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元昊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陜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卒谥文正。

范仲淹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

大家都知道,范仲淹不是博山人,而是苏州吴县人,博山是范仲淹的母亲谢氏的娘家,也就是说他的外祖母家在博山。范仲淹两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病故了,那时他的母亲还很年轻,便冲破世俗的束缚,带他改嫁到了长山县(今淄博市周村一带)的朱氏家中,少年时代的范仲淹,在朱家经常受到虐待,他的母亲感到非常伤心,便把他护送到博山的荆山寺读书学习,后人敬佩他的政绩和节操,便在他少年读书学习的地方建祠纪念。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他生于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 989 年),卒于宋仁宗皇祐四年(公元 1052 年),终年六十四岁。仁宗时,他武官曾任枢密副使(大致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文官曾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是一位出将入相,文武兼备的人才。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范仲淹虽是苏州吴县人,但他却是出生在徐州。他的老家是苏州。范仲淹两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病逝,幼小的范仲淹便随其母亲改嫁,来到了长山县的朱氏家中,少年时期的范仲淹是在一种十分艰苦的境遇中度过的。他在博山的荆山寺刻苦攻读。

范仲淹在范泉边勤奋学习。他的学习生活非常艰苦。范仲淹在追忆他的少年生活时这样写到: “ 我过去和一姓刘的同学,在少年时代的学习生活都是极为艰苦的,每天煮两升粟米粥,冷了,切成四块,早晚吃二块。把蔬菜切碎,加半杯醋,少量盐,烧熟当菜,就这样的生活过了三年多 ”。虽然范公少年时代的生活非常艰苦,但他学习勤奋,胸有大志。曾有人在一座灵祠中听到范仲淹的祷问: “ 我将来能当宰相吗? ” 神说不能。又问: “ 我不能当宰相,做个良医如何? ” 或当宰相,或当良医,工作性质虽然不相同,但为民造福却是相同的。范仲淹不做宰相就做良医的思想,确实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思想的精华。“ 毅然出走 ” 是说范仲淹在二十岁时得知自己的身世,毅然离家出走,到南部 “ 应天府书院 ” 读书学习。当时他的母亲哭着追出去很远,他甚至都没回头看一眼心爱的母亲。在南部应天府书院,他 “ 昼夜苦学 ”,五年未尝解衣就枕的舒适生活,寒冬腊月,读书困倦了,就用冷水洗脸,再继续读。日常生活也非常艰苦,经常吃不上饭,他就以喝粥充饥,一位南都官员的儿子和他是同学,非常同情他,便把他学习勤奋、生活艰苦的情况告诉了父亲。父亲便叫儿子把官府为自己准备的饭菜送一份给他,他婉言谢绝了,并说: “ 我吃粥惯了,一吃好吃的,就要以吃粥为苦了 ”。就这样他在南部应天府后院寒窗苦读五年。

经过五年“人所不堪”“自刻益苦”的生活,大中祥府八年(公元 1015 年)范仲淹考中了进士,这年他二十六岁,做官后,他清正廉洁,办事公正。

范仲淹考中进士做官后,一直在低职位上徘徊,没有对国家重大问题的参决权,意志得不到发挥,才能得不到展示,于是他在乾兴元年(公元 1022 年)也就是他三十四岁时,向当时的枢密副使张知白毛遂自荐,以图大展宏图,实现自己的强国、富民之梦。“ 盐仓治水 ”,是说范仲淹受命到泰州西溪盐仓带领广大灾民治理海堤的情节。当时,泰州西溪一带的海堤严重损坏,多年没修,秋天大风暴雨,潮水涌入,原来的沃土渐渐变成了盐碱地,五谷不收,老百姓逃荒要饭,远走他乡的就有三千多户,范仲淹见此惨状,非常痛心,便建议修复海堤,为民解忧。此事得到了朝廷的恩准,于是他便带领广大灾民开始了盐仓治水工程,经过一番艰难困苦的治水大战,全长一百五十多里的海堤修成了,逃亡的灾民也陆续返回了家园,范公关心灾民疾苦的这一举动,深得广大灾民的好评。

范仲淹大胆直言,抨击时弊,几度遭贬。天圣五年(公元 1027 年),范仲淹升任秘阁校理,出于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曾几次大胆直言批评章献太后垂帘听政带来的弊端,因此而被贬为通判;章献太后去世后,仲淹又被召入京,任左司谏,但不到一年,又因批评仁宗皇帝废除皇后,被贬知睦州。景祐二年,又晋升为国子监,因批评宰相吕夷简用人不当,再次被贬知饶州,可以说是“三出京城 ”三起三落。

范仲淹以百姓疾苦为己任,带领百姓在苏州治理水患。范仲淹被贬到地方为官,仍以百姓的饥苦为己任,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百姓的事就是自己的事,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在苏州为治理水患,他带领百姓挖渠、筑堤、引导太湖水入海,并治理了其他的江河、湖泊,消除了水患,受到了百姓的敬仰和爱戴。

康定元年(公元 1040 年),宋朝与西夏关系日趋紧张,因战事需要,范仲淹被调任为陕西经略副使,协助军事长官韩琦,负责北部地区的军事防务,他亲自到边关延州视察,看到的是番不容乐观的景象,他便向朝廷提出要求,将自己调往边关延州,亲临战场指挥作战。朝廷批准了他的请求,到了延州之后,他首先抓了边军整训,在精兵的同时,严整军纪,并对边关城塞进行了修复和重建,使边关局势有了很大改观。

范仲淹对敌战略的正确。为了坚守边关,仲淹加紧安排修筑城寨,庆历二年(公元 1042 年)他亲自指挥修建了马铺城,切断了西夏与少数民族的往来,使西夏官兵处于孤主无援的地位,不敢轻举妄动,由于仲淹守边有功,朝廷又将他提升为观察使,但仲淹为确保边关万无一失,他曾三次辞让观察使,受到了宋兵和边关的尊敬和爱戴。

庆历三年(公元 1043 年),这年范仲淹五十五岁,由于他在边关抵御外来侵略立下了汗马之功,朝廷又将他提升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这次的升迁,为范促淹实现自己青年时代改革朝政,富民强国的理想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这年九月,仁宗皇帝在天章阁召见了范仲淹,他提出了著名的《答手诏条陈十事》的改革方案。天章阁是真宗皇帝所建,属于内禁重地,从来没有在此召见过朝臣,此次召见范仲淹,足见仁宗皇帝对他的重视和对他寄予的后望。

范仲淹与改革家们大展宏图,改革朝政。范仲淹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提出了十项改革内容,即:明黜陟;抑侥 幸 ;精贡举;择长官;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这十件事抓住了北宋真宗和仁宗两朝政治积弊的要害。“ 庆历新政 ” 方案于庆历三年十月相继颁布实施,首先改革的是官制,后全面展开。

轰轰烈烈的庆历新政从庆历三年十月至次年八月,不到一年的时间,由于 “ 庆历新政 ” 触动了保守派官僚的自身利益,加之庆历新政准备不足,也带来了某些副面影响,在奸臣和宦官的勾结下,很快就以失败而告终,范仲淹因此而被罢免参知政事。

范仲淹被贬之后,先后又在邠州、邓州、青州等地做过地方官。在这期间,他仍然为官清廉,尽职尽责,千古名篇 “ 岳阳楼记 ” 就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其中的精华之句: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至今仍广泛传颁,激励后人。皇祐三年(公元 1051 年),这年先生已63岁,老病一身,他向朝廷请求,到颍州任职,借以休养,朝廷批准了他的请求(因颍州历来是北宋大臣退闲之地)。皇祐四年(公元 1052 年),仲淹带病上路,但身体每况愈下,不得不中途在徐州诊治,同年夏天,范老先生因病与世长辞,终年64岁。他64年前,在徐州出生,64年后又同一地方与世长辞,用自己坦荡的一生,将生命的起点和终点连在了一起,划成了一个蕴含丰富的句号。

先生的一生治国有略,教子有方,他的两个儿子先后都成了宋朝的宰相,继续为实现他富民强国的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范仲淹读后感

读《范仲淹的故事》有感

今天,我读了《范仲淹的故事》这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少年时代刻苦学习的故事。

范仲淹,自幼胸怀大志,刻苦攻读,为了实现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他曾一个人离家去应天府书院求学,苦读诗书,钻研学问。尽管范仲淹的生活极其艰苦,但他却毫不在意,坚持发愤苦读,并且谢绝朋友送来的美味佳肴,只食粗茶淡饭。在非常情况下仍然能够排除干扰,埋头苦读。从政之后,施展了抱负,被后人所称颂。后人曾用范仲淹为前贤题写的词句“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这使我想到了我的生活。每天,妈妈都会给我做可口的饭菜,可范仲淹每天只吃冷米粥。我身穿漂亮的衣服,穿脏了,还有满衣柜的衣服可以换,可范仲淹生活俭朴,哪里穿过好衣服呢?我的学习环境良好,可范仲淹只能到山上的寺院里读书。在学习上,我更不如范仲淹,一有人说话,我便跑去看,可范仲淹却能排除干扰,埋头苦读,他用持之以恒的精神学习着。

这篇课文深刻地启示我们:人不但要有远大的志向,而且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

五一班

葛润泽

第五篇:十九大精神学习心得

1青年奋起,铸就民族辉煌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即将走上事业发展的高峰;青年是家庭的顶梁柱,身强体健精力足,承担着家庭的希望;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潜力大、可塑性强,担负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重任。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对青年提出了殷切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中国梦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理想,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代代青年人的不懈奋斗。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青少年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和条件,应成为广大建设军团中的中坚力量和骨干力量。关爱青年发展,全党上下要积极行动起来。为青年创新创业搭建平台,为他们提供政策支持、技术服务、资金优惠;关注青少年心理成长,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共产主义事业培养更多接班人。在全社会广泛建立起青年创业组织,形成推动青年创业就业的产业群,实现人才的交流与合作,为有志青年打造成长的净土。

广大青年要树立鸿鹄志,脚踏实地、奋勇争先,用行动践行人生价值。事物的发展需要内外因的共同作用,缺一不可,内引起决定作用。党和国家为青年发展寄予厚望,为他们的成长积极创造条件,然而青年成才与否,关键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首先要志存高远,立志为国为民,敢于担当、勇于负责,把中国梦扛在肩上;要坚持不懈,为了理想的实现而努力奋斗,在汗水这会社靓丽青春,成就人生伟业。

2做新时代“四有”共产党员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96年,虽然历经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年代,也在不同的时代面临着不同的问题,但唯一不变的,是对初心的坚守和牢记使命。作为一名党员,笔者认为,今后要不断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做新时代“四有”共产党员。

心中有党。邓小平早就说过:“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将会是一盘散沙,四分五裂,一事无成。”党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心中有党,是一个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因此,做新时代“四有”共产党员,要始终心中有党:信仰党,把党作为政治追求和人生信仰,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对党的信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不动摇、不淡忘、不背弃;热爱党,要像爱自己的亲人一样爱党,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党,自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爱护党的形象;忠诚党,听党的话,跟党走,终生追随于党,永不叛党。

心中有民。宋代杨万里云:“国之命,如人之命。人之命在元气,国之命在人心。”这表明人民群众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做新时代“四有”共产党员,要始终心中有民:坚定理想信念,把奋斗目标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到群众路线的实践中,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植根于自觉的思想和行动中;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保持清廉本色,从讲党性、讲廉洁、讲修养、讲奉献的思想观念出发,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把群众利益谋划好、发展好、维护好。

3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10月18日新浪网)

中华民族今日的崛起来源于曾经无数革命烈士,抛洒热血,奉献青春;源于共产党员们曾经也是现在依然坚持的共产主义的信仰。曾经的坚持与奋斗,都是为了如今国家强大,百姓幸福这个奋斗目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共产党人要坚守当初的使命,不断的提高自身能力,为百姓、为国家谋福利,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共产党员要一直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将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忘初心要做到自查自省,时刻保证自己不会偏移到方向,不会越过红线。保持初心要戒骄戒躁,不要急于出成绩,加强自我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争取保持和党中央步伐一致。迎接未来的各种挑战。

4不忘初心,继续跟党走,青春建功新时代

广大青年要勇做坚定者,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行动。青年树立什么样的人生理想,选择什么样的奋斗方向,对于走好一生的路至关重要。历史已经充分表明,广大青年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用党的科学理论构筑起强大精神支柱,坚定不移地走党带领人民开辟的中国道路,把个人奋斗融入祖国前途命运和民族复兴伟大梦想,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当前,广大青年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深刻认识这一重大思想的历史地位、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深入领会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条基本方略,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5踏十九大节拍 畅想中国未来

10月18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3万多字的报告,不仅带领我们一起回顾了过去,而且带领我们展望了未来。庆幸自己能有幸目睹中国过去五年的辉煌历程,更加庆幸可以踏着十九大的节拍,畅想中国更加辉煌的未来。

未来中国有着美丽的外表。“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一系列方针政策接连出现在十九大报告中时,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山明水秀的优美场景,美丽中国仿佛就在眼前。当然,也深深理解“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这句话的内涵,美丽中国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与付出,需要每个中国人都将绿色的发展理念贯彻到底,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让绿色成为生活的态度,让环保成为行动的自觉。比如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比如煮饭前先把米浸泡30分钟,再比如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出行。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恰恰是建设美丽中国必不可少的行为。

6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需先上好“一堂课”

报告指出,全党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这个“新时代”就是我们当前所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条“长征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长征路。新时代的长征路虽已不是过去那条充满千难万险的长征路,但也并非坦途。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们在奋力前行中仍会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新时代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明确了到本世纪中叶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如果要如期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需要全党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战胜困难、迎接挑战,并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引。因此,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全体党员需要先上好“一堂课”,这堂课既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深刻领会的“理论课”,也是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必修课”。

7为民族伟大复兴,坚持不懈奋斗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习总书记的报告,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这几年的巨大变化。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航天、航海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从跟跑、并跑实现了领跑;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城镇化率快速上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文化事业繁荣昌盛,文艺作品百放齐放,群众文化生活多姿多彩......各领域成果凸显,社会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

然而我们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J经受着各种严峻的考验。经济转型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脱贫等还处在攻坚夺寨的阶段。四个全面建设稳步进程中,还需要我们卯足劲、撸起袖子加油干。

行百里者半九十。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然而,伟大的理想目标的“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我们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8砥砺自我,负重前行

党的十九大在世界瞩目中顺利召开,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重要报告。在振奋人心的报告中,有一句尤其令人瞩目,那就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伟大论述。这一论断站在历史的高度和时代发展的广度上,意义十分重大,昭示着我们自己的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时代,更表明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纪元。

今天,我们的国家正以昂扬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作为一名90后的基层党员,我和许多同龄的同事们是改革开放春风中成长的幸福一代,也是奋斗在实现伟大“中国梦”征程中的一代。入党誓词和担当使命决定了我们要成为中国梦的“逐梦先锋”,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顺利接过前辈们的接力捧往更辉煌的明天奔跑。

不久前看到央视推出的纪录片《辉煌中国》,片中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脉络,激昂地讲述了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追逐梦想的进程。崛起的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开创历史新篇章,在世界史上彰显“中国力量”、贡献“中国智慧”、镌刻“中国印记”。看完之后顿感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为我国近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深感自豪,忍不住感叹,“真是厉害了,我的国!”

9用初心实现中国梦

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习总书记以前说过“永久持续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久持续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并告诫全党:“面向未来,应对挑战,全党同志必须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我们要以十九大报告为引领,坚定理想信念,一心一意带领广大党员前往造福人民的方向,不断为中国梦的实现努力奋斗。

不忘初心,为民服务。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注意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注意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我党在前进的路上永久不忘初心,牢记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带着全国人民一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努力。

不忘初心,改革创新。十八大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在改革创新中不断稳步推进,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就,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未来的五年更是从新的矛盾、新的思想、和新的发展中不断改革创新的五年,是辉煌灿烂的五年,我们要紧紧跟党中央的脚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断努力。

10党的十九大报告博大精深、气势恢宏,震撼人心、直抵人心,听了以后最强烈的感受是主题重大、思想伟大。报告向国内外、党内外鲜明地回答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等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需要伟大的思想来指引。报告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划时代的好处,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体现了党的理论发展的新高度,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的新升华,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与时俱进、高瞻远瞩的非凡胆识和战略定力,是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政治纲领和行动指南,是激励和引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动员令”、“宣言书”

11十九大代表耿家盛用了20年从厂里普通车工到成长为高级技师,他十分感谢企业为他搭建了平台,造就了自己的人生。所以他在十九大代表专题片中说:“做人要有感恩之心,企业有困难我就走了不道德,父母也不会允许我这样做。”他说到,也做到了。

透过耿家盛的事迹学习和对自已过去的认真审视和思考,引发了我许多的感慨。所谓感恩,就是饮水思源。回顾自已一路走来,我要感谢的很多。首先,要感谢组织,让我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一个能发挥自己潜力的平台。其次,要感谢身边的人,感谢父母,因为他们给了我生命,抚育了我;感谢师长,是他们给了我知识和潜力,指引了我的人生;感谢单位领导、同事和朋友,他们关心、帮忙、支持和鼓励我,使我在工作和生活中克服了许多困难。而回顾成长的历程,更要感谢的是党的教育和关心培养,才使我一步一步成熟、成长。对这一切,我心存感激,十分珍惜此刻的工作,珍惜自己的工作时间。因此,我不但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而是要将感恩变为实际行动,贯穿在工作中,以扎实的工作来回报社会,回报所有关心帮忙过我的人。

下载范仲淹精神学习心得word格式文档
下载范仲淹精神学习心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塞罕坝精神学习心得合集

    塞罕坝精神学习心得合集3篇近日,______到xx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调研,他强调“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这种精神,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

    2014两会精神学习心得

    全国两会一直备受着群众的关注,关注两会,提升我们的社会责任感,每个人都希望通过两会,让我们的生活水平能够再次提高。 从两会受到关注,我们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热度,也......

    关于焦裕禄精神学习心得[本站推荐]

    焦裕禄同志的日记本上,有这样一段话: “作为一个革命战士,就要象松柏一样,无论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在冰天雪地的严冬,永不凋谢,永不变色;还要象杨柳一样,栽在哪里活在哪里,根深叶茂......

    两会精神学习心得

    两会精神学习心得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2019的政府工作报告,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报告不仅客观地总结了2018年的辉煌成绩和重点工作......

    井冈山精神学习心得

    井冈山精神学习心得为期一周的井冈山红色学习之旅马上就要结束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在北方干燥气候的姑娘,逐渐没有了刚来之时对气候的不适应,慢慢喜欢上了这里笔直高耸的树木,烟......

    “右玉精神”学习心得

    “右玉精神”学习心得范文盛夏季节迎盛事三十华诞庆辉煌。三十年风雨历程,一代又一代六建人___、砥砺前行,用辛勤、才智和汗水筑就了座座建筑丰碑。2021年8月13日,适逢六建集团......

    “右玉精神”学习心得

    “右玉精神”学习心得中国有句老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想,把它作为集团成立三十周年右玉之行的体会是再恰当不过了。1988年,山西六建始创。在风云激荡、气象万千的30年里,我......

    焦裕禄精神学习心得

    焦裕禄精神学习心得“焦裕禄精神”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 习近平指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与焦裕禄精神是高度契合的,要把学习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