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理论与实践》课学习心得体会讲解

时间:2019-05-12 08:08: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理论与实践》课学习心得体会讲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理论与实践》课学习心得体会讲解》。

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理论与实践》课学习心得体会讲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理论与实践》课学习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学习了《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的课程,值此期末之际,对本学期的课程学习情况作一简单总结。

不同于以前政治课一灌输方式的授课形式,本学期政治课老师将本节课的内容分成若干主题,例如:中国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再将全班分成八小组,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汇报。这样使枯燥无味的政治课变得趣味而生动。首先让我体会最为深刻的是“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学习,使我体验了中国伟大的经济改革,从建国前我国“一穷二白”的经济现状到现在全球经济中备受瞩目的大国,其中的经济成就不得不归功于我国的几场伟大的经济改革。建国后,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为我国建立了初步的工业基础,也完成了向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从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建设与探索时期,80年代的改革开放将我国与国际连接,体制的改革使企业管理体制搞活,将经济现状上的一潭死水变为一簇活泉,我国的经济又被重新注入了活力,经济事业蒸蒸日上,直至令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实体之一,是国际市场中的各国企业争相抢夺的主要市场,中国的经济情况对世界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自然我国的经济改革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弊病,虽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增长与社会进一步开放,但我们也应实事求是地结合当时国内国外具体形势来看待其中的问题,在没有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我国经济改革中出现的磕绊也应得到理解,探索不可能一帆风顺地走完全程。虽然表面上看我国的经济情况似乎一片大好,但是其中暴露的问题不容我们忽视,我们不仅要对其进行高度的关注,更要针对具体问题仔细研究提出有利改善的建设性方案,建设性应大于批评性,与其对政府工作、社会行为的种种缺陷指指点点发泄不满,不如集中智慧与能量多做实事,为问题的解决多找突破的途径。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体现在多个方面,但大多都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崛起中的通病,或者说是一些较普遍性的经济特征,比如地方经济保护主义、半开放型生产方式、无节制的浪费资源、出口产品多是低端产品、出口结构偏低偏轻、产品的自主研发与自主创新偏少,虽然我国在与其它国家的出口贸易中拥有巨大的贸易顺差,但我们难以说我国在国际贸易总额占据优势,更不能说我国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足够强劲,这些巨大 的贸易顺差一是由我国的廉价劳动力一分一分积累而来,二是其中主要份额不是由我国得到。其中的产品研发费用,品牌盈利仍流向科研有明显优势的欧美发达国家。另外,粗放型增长方

式是不能让经济增长持久的,经济增长毫无疑问是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接纳外企、引进外资的同时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地坚持,拒绝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污染而坐享其中的经济效果。

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在不断的经济改革中进行的,我国的经济现状也正处于已有一定经济基础但处于竞争弱势的节点上,出现问题并不可怕,主要的是我们应该以哪种态度去面对问题,相信国家将继续走进下一场改革,使我国的经济进入下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另外,我们组汇报的是“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主题,通过查找文献,整理资料,通过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方面进行了剖析, 我体会到了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和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

(一)经济层面。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层面,是指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主要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和其他经济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资源是有限的。要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在全社会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应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并具体落实到单位、家庭、个人。实施清洁生产。其次要清洁生产,不仅指生产过程要节约原材料、能源并减少排放物,同时也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整个生产周期对人的健康和自然生态的损害。“预防污染”是清洁生产的本质特征,它适宜于包括工业生产在内的第一、二、三产业。传统生产是一种只强调物质生产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改变这种生产方式,需要不断进行清洁生产意识教育,引导人们转变传统生产观念,让清洁生产的要求和方式深入人心,使采用清洁能源、预防和减少污染成为政府、企业、社会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再次要

增强环保产业的职业责任意识。环保产业作为专门为改善生态环境而开发提供实用技术、商品和服务的产业,不仅是一种实体、一种市场行为,而且具有十分重大的社会责任。因此,在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的基础上,应进一步通过广泛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环保产业单位和从业人员的生态职业责任意识。

(二)政治层面。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层面,是指党和政府要重视生态问题,把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各级政府应发挥主导和主

体作用,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基础、社会基础以及相应的设施和政治保障。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其次要加强生态法制建设。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的加快,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再次要重视生态行政建设。正确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了解经济活动对生态变化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提高对生态质量变化的识别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最后要推进生态民主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主体作用的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将一事无成。应保证人民群众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人民群众从生态文明建设中深切体会和明确认识自己的利益所在,从而激发其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

(三)文化层面。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层面,是指一切文化活动包括指导我们进行生态环境创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组织、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树立生态文化意识。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新世纪新阶段,人类已逐渐认识到长期对自然进行掠夺性索取、破坏必将遭受惩罚,一个从征服自然、破坏自然到回归自然、珍爱自然的新理念正在形成。全民生态意识觉醒之日,就是我国生态环境改善之时。因此,进行生态教育,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增强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牢固树立生态文化意识,是解决生态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其次

要注重生态道德教育。生态与道德不可割裂。生态环境的优劣,反映着人们生态道德水准的高低;同时,人们生态道德水准的高低,也极大地影响着生态环境的优劣。生态道德驱动着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行为的自觉性、自律性与责任感。再次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可以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应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多种形式的生态道德实践活动,努力形成防止污染、保护生态、美化家园、绿化祖国的社会文明新风尚。最后要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摒弃了人类自我中心思想,按照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要求赋予文化以生态建设的含义。具体说来,生态文化大致包括生态哲学文化、生态伦理文化、生态科技文化、生态教育文化、生态文艺文化、生态美学文化、生态传播学等几个方面。

(四)社会层面 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层面,是指重视和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推动人们生活方式的革新。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建立法制化、民主化和安定团结的秩序以及高效率的社会管理体系,形成以生态文化意识为主导的社会潮

流,树立以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生活方式为主导的社会风气。优化“人居”生活环境。“人居”生活环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保持和优化“人居”生活环境,既要注重城市,也要充分考虑农村。就城市而言,主要包括在城市内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社区,使城市内部与城市外部周围地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良性循环区域。要加强生态型社会建设,努力满足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品质愈来愈高的追求。就农村而言,要在普遍推行“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同时,重点发展一批“绿色居住区”,建设包括文化、教育、医疗以及各种服务在内的配套设施。实现人口良性发展。继续贯彻优生优育的方针,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实现消费方式的生态化。逐步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大力提倡节约型消费,改变“一次性消费”和“类一次性消费”。反对自私的享乐观,拒绝挥霍铺张、浮华摆阔等消费行为。鼓励从点点滴滴做起,减少或杜绝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

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由三个文明发展为四个文明。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视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治国理论的升华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转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区总体上生态环境优良,但也存在环境质量逐年下降、生态水平逐渐滑坡的潜在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对我们发出了当头棒喝,敲响了发展警钟。为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区,着力构建生态文明。要想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要深入持久地开展全民文明素质教育。其次要强化观念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再次要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整治力度。最后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另外还要尽快制定科学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和考核体系。

当然,在一个学期的学习中,我也是有所不足的。比如对本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不像从前那样能够搜集很多与所学课程相关的资料进行自我拓展学习,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思考。其实我深知,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和理解绝对不仅仅是一学期的课程而已,而应该作为人的一生的学习内容更是将来做好研究的根基和前提。所以将来我一定会继续关注、学习和更新这方面的内容。

第二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理论与实践》课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理论与实践》课学习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学习了《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的课程,值此期末之际,对本学期的课程学习情况作一简单总结。

不同于以前政治课一灌输方式的授课形式,本学期政治课老师将本节课的内容分成若干主题,例如:中国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再将全班分成八小组,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汇报。这样使枯燥无味的政治课变得趣味而生动。首先让我体会最为深刻的是“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学习,使我体验了中国伟大的经济改革,从建国前我国“一穷二白”的经济现状到现在全球经济中备受瞩目的大国,其中的经济成就不得不归功于我国的几场伟大的经济改革。建国后,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为我国建立了初步的工业基础,也完成了向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从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建设与探索时期,80年代的改革开放将我国与国际连接,体制的改革使企业管理体制搞活,将经济现状上的一潭死水变为一簇活泉,我国的经济又被重新注入了活力,经济事业蒸蒸日上,直至令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实体之一,是国际市场中的各国企业争相抢夺的主要市场,中国的经济情况对世界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自然我国的经济改革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弊病,虽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增长与社会进一步开放,但我们也应实事求是地结合当时国内国外具体形势来看待其中的问题,在没有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我国经济改革中出现的磕绊也应得到理解,探索不可能一帆风顺地走完全程。

虽然表面上看我国的经济情况似乎一片大好,但是其中暴露的问题不容我们忽视,我们不仅要对其进行高度的关注,更要针对具体问题仔细研究提出有利改善的建设性方案,建设性应大于批评性,与其对政府工作、社会行为的种种缺陷指指点点发泄不满,不如集中智慧与能量多做实事,为问题的解决多找突破的途径。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体现在多个方面,但大多都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崛起中的通病,或者说是一些较普遍性的经济特征,比如地方经济保护主义、半开放型生产方式、无节制的浪费资源、出口产品多是低端产品、出口结构偏低偏轻、产品的自主研发与自主创新偏少,虽然我国在与其它国家的出口贸易中拥有巨大的贸易顺差,但我们难以说我国在国际贸易总额占据优势,更不能说我国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足够强劲,这些巨大的贸易顺差一是由我国的廉价劳动力一分一分积累而来,二是其中主要份额不是由我国得到。其中的产品研发费用,品牌盈利仍流向科研有明显优势的欧美发达国家。另外,粗放型增长方

式是不能让经济增长持久的,经济增长毫无疑问是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接纳外企、引进外资的同时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地坚持,拒绝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污染而坐享其中的经济效果。

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在不断的经济改革中进行的,我国的经济现状也正处于已有一定经济基础但处于竞争弱势的节点上,出现问题并不可怕,主要的是我们应该以哪种态度去面对问题,相信国家将继续走进下一场改革,使我国的经济进入下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另外,我们组汇报的是“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主题,通过查找文献,整理资料,通过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方面进行了剖析,我体会到了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和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

(一)经济层面。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层面,是指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主要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和其他经济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资源是有限的。要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在全社会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应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并具体落实到单位、家庭、个人。实施清洁生产。其次要清洁生产,不仅指生产过程要节约原材料、能源并减少排放物,同时也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整个生产周期对人的健康和自然生态的损害。“预防污染”是清洁生产的本质特征,它适宜于包括工业生产在内的第一、二、三产业。传统生产是一种只强调物质生产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改变这种生产方式,需要不断进行清洁生产意识教育,引导人们转变传统生产观念,让清洁生产的要求和方式深入人心,使采用清洁能源、预防和减少污染成为政府、企业、社会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再次要增强环保产业的职业责任意识。环保产业作为专门为改善生态环境而开发提供实用技术、商品和服务的产业,不仅是一种实体、一种市场行为,而且具有十分重大的社会责任。因此,在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的基础上,应进一步通过广泛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环保产业单位和从业人员的生态职业责任意识。

(二)政治层面。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层面,是指党和政府要重视生态问题,把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各级政府应发挥主导和主体作用,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基础、社会基础以及相应的设施和政治保障。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其次要加强生态法制建设。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的加快,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再次要重视生态行政建设。正确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了解经济活动对生态变化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提高对生态质量变化的识别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最后要推进生态民主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主体作用的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将一事无成。应保证人民群众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人民群众从生态文明建设中深切体会和明确认识自己的利益所在,从而激发其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

(三)文化层面。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层面,是指一切文化活动包括指导我们进行生态环境创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组织、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树立生态文化意识。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新世纪新阶段,人类已逐渐认识到长期对自然进行掠夺性索取、破坏必将遭受惩罚,一个从征服自然、破坏自然到回归自然、珍爱自然的新理念正在形成。全民生态意识觉醒之日,就是我国生态环境改善之时。因此,进行生态教育,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增强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牢固树立生态文化意识,是解决生态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其次要注重生态道德教育。生态与道德不可割裂。生态环境的优劣,反映着人们生态道德水准的高低;同时,人们生态道德水准的高低,也极大地影响着生态环境的优劣。生态道德驱动着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行为的自觉性、自律性与责任感。再次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可以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应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多种形式的生态道德实践活动,努力形成防止污染、保护生态、美化家园、绿化祖国的社会文明新风尚。最后要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摒弃了人类自我中心思想,按照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要求赋予文化以生态建设的含义。具体说来,生态文化大致包括生态哲学文化、生态伦理文化、生态科技文化、生态教育文化、生态文艺文化、生态美学文化、生态传播学等几个方面。

(四)社会层面 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层面,是指重视和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推动人们生活方式的革新。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建立法制化、民主化和安定团结的秩序以及高效率的社会管理体系,形成以生态文化意识为主导的社会潮流,树立以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生活方式为主导的社会风气。优化“人居”生活环境。“人居”生活环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保持和优化“人居”生活环境,既要注重城市,也要充分考虑农村。就城市而言,主要包括在城市内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社区,使城市内部与城市外部周围地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良性循环区域。要加强生态型社会建设,努力满足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品质愈来愈高的追求。就农村而言,要在普遍推行“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同时,重点发展一批“绿色居住区”,建设包括文化、教育、医疗以及各种服务在内的配套设施。实现人口良性发展。继续贯彻优生优育的方针,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实现消费方式的生态化。逐步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大力提倡节约型消费,改变“一次性消费”和“类一次性消费”。反对自私的享乐观,拒绝挥霍铺张、浮华摆阔等消费行为。鼓励从点点滴滴做起,减少或杜绝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由三个文明发展为四个文明。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视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治国理论的升华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转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区总体上生态环境优良,但也存在环境质量逐年下降、生态水平逐渐滑坡的潜在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对我们发出了当头棒喝,敲响了发展警钟。为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区,着力构建生态文明。要想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要深入持久地开展全民文明素质教育。其次要强化观念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再次要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整治力度。最后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另外还要尽快制定科学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和考核体系。

当然,在一个学期的学习中,我也是有所不足的。比如对本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不像从前那样能够搜集很多与所学课程相关的资料进行自我拓展学习,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思考。其实我深知,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和理解绝对不仅仅是一学期的课程而已,而应该作为人的一生的学习内容更是将来做好研究的根基和前提。所以将来我一定会继续关注、学习和更新这方面的内容。

第三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体会

班 级: 生研1202 学 号: 2011201373 姓 名:_杨海源_ _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体会 学号:2011201373 姓名:杨海源

本学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这门课程由多位老师负责讲解,每位老师负责讲一节相关内容。我很喜欢这样的授课方式,因为每位讲解老师性格、观点、讲解方式、个人经历等与课程内容的结合使我更有兴趣学习这门课。每位老师对生活、社会、未来的看法或多或少影响着我。这也是我上这门课程的一大收获。在上课过程中,也学到了许多知识,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指导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协调发展、共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此,浅谈几点对这门课的学习心得体会。

一. 特色的授课方式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体现

每堂课、每节内容都由不同的老师上课,每位老师对生活、社会、国家政治等的看法都略有不同,但整体看法和观点基本一致。体现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同时不同老师的上课风采,使上课内容更加新颖,使该课程变得趣味而生动。这些都感染着我对这门课的看法。本学期政治课老师将本课程的内容分成以下主题,分别是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当代中国与世界。该课程从内容设计和结构安排上以研究生教育和培养为本,贴近研究生的学习实际、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每一个专题由最擅长的老师进行讲解,课堂内容大多结合了国内外的最新事件、重要会议内容等,使我们有了一个从历史出发,着眼于未来的观念。从中教导我们在看待、分析、解决问题时要有历史观、全局观、责任感。我认为这些都是特色授课方式的成果。使我们收获颇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理论与实践紧紧围绕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的: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清醒认识和科学回答四个基本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二. 学习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使我对 这门课程有了一个更新更深的认识。

历史和实践都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当代中国历史任务、引领中华民族开拓前进的伟大旗帜。它把社会主义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民共同富裕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国家的安危荣辱和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代表了最广大中国人民的意愿和利益,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证,这不仅因为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开创的,而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始终坚持和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风险,包括可以预料的和难以预料的,来自国内的和来自国外的,经济生活中的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困难和风险,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历史和现实证明,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这样的坚强领导核心,才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领导能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中国获得了自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长期快速稳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26.6万亿元增加到51.9万亿元,跃升到世界第二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8%、9.9%;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成就,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入列;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夺取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强烈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严重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我们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并正在向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迈进。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历史将证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就一定会迎来更加光明灿烂的发展前景。

学习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也使我深深的明白,从苏东剧变历史吸取教训,为了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为了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中心内容。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必须全面坚持、一经贯之。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就会推动物质基础;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同时,在坚定不移、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忽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只有社会主义经济、文化、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阶段,为了更稳、更好、篇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在研究生一年级第一学期我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通过这门课程,我获益良多。我也对我国社会主义现状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指导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此,我浅谈一下对这门课程的心得体会。

这门课程与以往每门课程的教学模式大不相同,因为这门课程分为八部分,然而这八部分由八个不同老师讲解。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很多好处,作为学生,我们可以在一门课程里面学习到八位不同老师的观点和对社会对生活的态度,这些东西已经不是单纯一门课程里面能够学习到的,这对我们正确的看待问题、看待人生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每个老师讲解自己比较擅长的模块,给我们学生能够带来更加专业的知识,这样也有利于老师们有更多的经历专研自己的领域。这门课程内,每个老师并不仅仅给我们讲解书本上面的知识,而且还理论联系实际,把书本内容结合当今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党的十八大会议和十八届四中全会会议精神,为我们详细介绍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我们指明我们应该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老师们的讲解,我们对当代社会有了更加深刻以及科学的认识,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的帮助,这使我们受益匪浅。

环顾当今全球,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酝酿新突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人类共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和平个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综合国力不断加强。中国的发展给国际带来机遇,有利于繁荣;和平发展会使世界局势更加稳定,更加和平;中国文明与其他文明共存交汇,有利于世界文明交流。但也带来了冲突,如东海之争,中印领土之争,中国与冰岛合作开采北极地区石油资源带来的争议等等,所以在国际的复杂环境中,机遇和危机并存的形势下,我们应该认清国际形势,抓住机遇,促进和平和发展。现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完成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我们只有回顾中国过去所走过的道路,才能更好的认识当代历史任务。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历尽沧桑,但其悠久灿烂的文化传承不绝。但近代以来,中国备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掠夺和欺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得国际共产主义事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进入了较长时间的低潮期。20世纪70年代之前,世界主题是战争与革命,20年代80世纪以后,世界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在这种大环境下,如何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新的时代课题。

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民主和发展都是同自己的基本国情实际相联系的。我们当今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现如今中国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某些地区已经发展很迅速,但是总体上处于不发达阶段,现在还有几千万村民依靠领取保障金来生存。这是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所以在这个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建设中的各种重大关系,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借鉴世界各国经验教训,全面落实马列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基础,最根本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在这次经济建设课程中,我明白了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或运行方式。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才能得到满足和保证,社会才能长治久安。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提倡为人民服务,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要发展人民民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我们要做一个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人。文化是一个兼备引领、教育和服务的领域。我们要注重弘扬传统文化,这样才能建成一个自强、自信和自觉地社会。一个国家,物质不行,一打就败,文化不行,不打就败。苏联解体的悲剧也警示我们加强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只有精神垮掉了,文化衰落了,才会被真正的打败,真正的强大是文化的强大。现如今我们急需实现文化体制改革。中国现在文化的发展同经济社会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这些都制约了我国的发展。我坚信,这次十八大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文化改革,能够改变现今不适应状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而如今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极其突出,比如食品安全、腐败现象、社会保障水平不高、教育发展不均衡、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和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等。我认为造成诸如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城乡差距;而是我们注重经济发展,忽视社会建设;三是政策机制不完善。所以在社会建设中要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是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所以现在环境问题以机构到了白日化的阶段。现如今,大气污染、水污染严重,土壤质量下降,土壤承载能力下降,水土流失严重,全球温室效应。每一项都是如今生死攸关的大事。十八大对此也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我们要针对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治国理念和手段来看待,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提出叫清晰的目标和任务,然后通过努力和可操作的手段来实现。我们要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宣传教育,完善体制机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这不是空口喊出来的口号,这是从实践中得来的结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拯救中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让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然而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还面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和市场经济考验,党的建设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要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与时俱进,永葆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

最后,向本次授课老师们表达诚挚的谢意,别出心裁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让这课程变得更加生动,授课效果非常好。一些老师都是穿梭在北区和东区之间授课,每次来上课都是急急忙忙的,赶上交通拥挤时,连晚饭都吃不上来给我们来上课,非常辛苦。其实每个老师并不仅仅给我们讲解书本上面的知识,而且还理论联系实际,给我们讲解和分析现如今热点问题,教我们如何用不同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如何运用科学理论去解决问题。其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要坚定信念,在以后学习生活中,要更深层次的学习和了解这方面内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篇三: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心得体会

本学期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这门课,感觉收获了很多能让自己进步的思想,老师性格、观点、讲解方式、个人经历等与课程内容的结合使我很有兴趣学习这门课。老师对生活、社会、未来的看法或多或少影响着我。这也是我上这门课程的一大收获。不同于本科时候灌输形式的教学方式,本学期老师采用比较灵活的教学方法,老师经常组织我们就某个问题展开讨论,并且为我们播放一些从国外角度来看待中国社会建设的教学视频,这使得上课内容更加新颖,使得枯燥乏味的政治课也变得生动有趣。

在上课过程中,也学到了许多知识,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指导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协调发展、共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此,浅谈几点对这门课的学习心得体会。第一点,对这门课程有了一个更新更深的认识。

历史和实践都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当代中国历史任务、引领中华民族开拓前进的伟大旗帜。它把社会主义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民共同富裕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国家的安危荣辱和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代表了最广大中国人民的意愿和利益,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证,这不仅因为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开创的,而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始终坚持和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风险,包括可以预料的和难以预料的,来自国内的和来自国外的,经济生活中的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困难和风险,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历史和现实证明,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这样的坚强领导核心,才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领导能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中国获得了自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长期快速稳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26.6万亿元增加到51.9万亿元,跃升到世界第二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8%、9.9%;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成就,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入列;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夺取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强烈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严重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我们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并正在向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迈进。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历史将证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就一定会迎来更加光明灿烂的发展前景。第二点,我们要热爱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只有保证我们的思想是独立的,我们才能真正的独立,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习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特别是观看了外国媒体的一些视频,西方世界是一直在鼓吹中国威胁论的。这些也使我深深的明白,从苏东剧变历史吸取教训,为了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为了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中心内容。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必须全面坚持、一经贯之。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就会推动物质基础;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同时,在坚定不移、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忽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只有社会主义经济、文化、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阶段,为了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国内有些官员以公谋私,榨取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劳动人民的果实,出现了所谓的“房叔”、“表叔”,社会各界“反腐倡廉”的呼声很高。我们的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党如何加强自身建设,如何认识、把握和运用执政规律,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是生死攸关、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因此,保持领导官员队伍的清廉就显得至关重要。官员财产公示这一政策实行起来是有相当的难度,会遭到相当大的阻力,比如官员们会想方设法转移财产至亲戚名下及国外账户等等,但不可因此就不作为,因为目前这一现状已相当严峻,再不加制止会严重阻碍社会主义的发展速度。在实行的时候可以结合实际作出相应调整,比如有一位评论员提出,这项政策必须执行,但为了减小阻力,可以保证公示以后官员以前的财产不予追究,自公示之后开始加以考核。最后,向授课的所有老师表示感谢,你们不辞辛苦的运用新型教学方法,使政治课变得趣味、生动,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课程结束了,可是学无止境。我深知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和理解绝对不仅仅是一学期的课程而已,这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探索过程,应该作为我一生学习的内容,更是将来做好研究的根基和前提。自己始终会抱着这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学习、未来。

第四篇: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述课心得体会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之

一课一文

一、收获:

本学期,我们系统学习了毛泽东思想概论,学习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就所学的知识,我谈点具体的感受。课本就对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中作了详细阐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八十年中,中国人民为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事实表明:“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中国共产党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这是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历史产物,是中国人民在实践中经过探索和比较后所选择的革命真理。

毛泽东思想以及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为三个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而形成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是对党和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历史经验的总结。群众路线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的,是实现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体现。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方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必须坚持和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正如邓小平所说:“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二、建议:

希望这门课程不一定就是只有老师讲,学生听的环节,这样的课程太枯燥,学生也会产生厌烦情绪。建议多加入一些互动,学生自己动手的环节,增加学生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建议老师保留这学期已经开展的演讲环节。

三、不足:

就我自己来说,没有百分百的跟着老师的思想去学习这门课程,课堂上有时会走神,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中改掉这个坏习惯。还有就是要寻找自己的学习兴趣。主动的学习,而不是被动、被迫的学习。作为一名高中就没有重点学习政治、历史的学生,如果自己在大学里不主动学习这类课程的话,是很危险的。希望自己全力以赴,好好加油。

第五篇:说课的理论与实践讲解范文

说课的理论与实践

一、说课概念的界定

所谓说课,是指授课教师在备课(或上课以后,运用口头语言向听课教师、教研人员(同 行、领导系统介绍自己对某堂课(或某块内容 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 而后听者评议, 双向交流切磋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

二、说课的分类

从教学过程看,说课可分成二大类型,三种形式,四个层次。二大类型:课前说课和课后说课。

课前说课是指教师在备课后、上课前对一堂课的教学方案设计的阐述;课后说课是指教师在上课后对一堂课的教学方案设计的分析和介绍。一般情况下,说课通常采用课前说课。三种形式:整体说课,重点说课,微型说课。

整体说课也就是全面说课,包括说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程、评析等方面;重点说课即抓住一节课或一块教学内容的特点、重点或难点进行教学设计的说课;微型说课即抓住教学内容的某一点,或某一方面设计教学方案。四个层次:说一块(内容、说一节、说一章(或一单元、说一本书。

一般而言, 说课重点是说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 具体来说就是 “ 为什么这样教 ” ,要把教学 设想、教学效果及其理论依据说清楚。

三、说课的程序

完整的说课,程序通常有备、说、评、验四个环节。“ 备 ” 是基础,目的是写好 “ 说案 ”;“ 说 ” 是实践,要活说、说活;“ 评 ” 是提高的机会;“ 验 ” 是落实,用课堂教学实践来检验 “ 说课 ”。在具体实施中,有的是备、说、评,省去了 “ 验 ” ,即课堂教学实施这一步;有的是备、教、说、评,把 “ 说课 ” 放在 “ 教学 ” 之后,用 “ 说 ” 去检查教;有的是备、说、教、评,把评放在最 后,更有利于将说课和教学结合起来评。因此, “ 说课 ” 的程序可以灵活运用。

四、说课的基本课型

研究性说课 示范性说课 评比性说课 综合性说课 提高性说课 争鸣式说课 互补式说课 检查式说课 研究性说课(说评型

一般以数学教研组(年级备课组为单位,通常采用集体备课的形式, 先由一位老师事先备 课,写好讲稿,然后说课, “ 说 ” 后经大家评议修改,变个人智慧为集体智慧。这一说课可以 一星期搞一次, 教研组或年级组里的教师可以轮流说课, 研究性说课是大面积提高教师的业 务素质和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示范性说课(说讲评型

一般选择素质较高的中老年教师作示范性说课, 然后将说课内容付诸课堂教学, 最后组织听 课教师或教研人员对说课教师的说课内容及课堂教学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 听课教师 从 “ 观说课 —— 看上课 —— 听评课 ” 中增长见识, 开阔眼界。示范性说课可以是校级或乡(镇 级的,也可以是区级或公(市级的,一般一学期可以举行一次。示范性说课是培养教学能 手的重要途径。

评价性说课(说评型

通过说课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给予评价, 常用于开展各类竞赛活动。它要求说课教师按照指定 的教材、规定的课题,在限定的时间之内写出说课讲稿,然后依次登台演 “ 说 ” ,由评委评定 比赛名次。评比性说课有时还要求说课教师将说课内容付之课堂实践, 通过上课实效来评价 说课质量,最后由评委决定比赛名次,这是培养骨干教师的有效途径。

综合性说课(说说型

要求说课教师在说课后, 把说课实践与交流说课理论及总结说课经验结合起来, 在说课实践 的基础上, 总结说课经验,上升到说课理论, 从而把说课活动推向更高层次,这是培养学科 带头人和教学行家的途径。

提高性说课(上说型

是指授课教师上课后对该堂课在课堂实践的基础上进行说课, 这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业务 素质的有效途径。另外, 提高性说课还可以作为评价、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重要的辅助 手段和参考尺度。

争鸣式说课(讨论型

就一个问题的不同观点、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方法进行说课。互补式说课(展示型

就一节课的内容, 每个教师选择自己的长项作专题说课, 综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检查式说课(汇报型

领导为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而让教师说课,此类说课比较灵活,可随时进行。

五、说课的基本特征(1独立性(2整体性(3层次性(4多样性(5广泛性

六、说课的基本内容

说课前,一般事先要写说课讲稿(简称 “ 说案 ” ,写说案的过程是备课的一种形式。说案的 主要内容不但要写出教什么、怎么教, 更重要的是还必须写出为什么要这样教, 理论依据是 什么。因此,说课教师说课前要认真学习教材,钻研课程标准(大纲,学习专业理论, 分析学生,在此基础上,写出说案。

说案设计一般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学情分析, 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程分析,评价分析。

最后要求说课教师对课堂教学评价、教学反馈、教后总结等其它问题进行评说。如:(1 规范反馈与评价的手段。如采用五色反应卡、答题卡、《课堂练习反馈表》、《学习评价表》 等。

(2挖掘反馈结果的潜在功能: 1评价功能:如何及时掌握学生的达标情况,作为改进教学和评价学生的依据。2调控功能:及时调控教学的进度和知识的密度。

3教育功能: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让他们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积极进 取的学习态度。

4追踪功能:《课堂练习反馈表》记载了学生本节课全部练习的完成情况,长期坚持,有 利于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便于对学生进行追踪教育。

当然, 在撰写说案时,不可能也不必要面面俱到地包含以上所有内容, 而应该有所侧重,择 善而从,写出(或说出最有特色之处。

七、“ 说课 ” 设计的理论依据

说课是说课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 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 学设计;在制定教学方案后利用丰富的语言媒介向听课的教师讲述这一

节课 “ 教什么 ”、“ 怎 样教 ” 和 “ 为什么这样教 ” ,然后由听课教师 “ 评 ” ,说者和听者 “ 说 ”、“ 评 ” 结合,共同讨论,以 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之目的的一种双向教学交流活动。

“ 说案 ” ,顾名思义就是说课的教案。从上面说课概念的界定可以看出:说案的主要内容不但 要写出教什么、怎么教,更重要的是还必须写出为什么要这样教,理论依据是什么。

“ 说课设计 ” 是教师应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应用教 学理论和学习理论, 确定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 并对教学效果作出预测的一种计 划过程和操作程序。

可作 “ 说课 ” 设计的理论的有:(1系统科学理论;(2学习科学理论;(行为主义理论;信息加工理论:认知建构主义理论;(3教育控制理论;(4素质教育理论;(5现代教育技术理论;(6研究性学习理论;(7新的教学课程标准的理念;(8教学理论和学科教学法;(9体现各级各类学校实际的特色理论。这些理论为说课教学的设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八、说课的基本要求

由于说课是教师在特定场合下, 在规定的短时间内分析学生现有的认识基础及教学任务、阐 述教学目标、讲解教学实施方案的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理论指导的教学研究与交流活动。因此,说课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说出与众不同的教学新意。说课的基本要求:(1语言简练,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说课的对象是同行(或领导,说课的时间不宜过 长,一般情况下 15— 20分钟就足够了。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内容很多,说课中应突出重点, 抓住关键,防止面面俱到,应将重点放在重点、难点知识分析和教法设计上。

(2重点内容应明确具体,说理透彻。说课中应围绕教学目标的确定、教材中重点难点分 析, 重要知识点的教法设计和整体教学设计以及巩固训练等主要的内容进行, 并且要说得清 楚明白,分析透彻,论证具有说服力。

(3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说课与授课不同,它不仅要讲 “ 教什么 ”“ 怎么教 ” ,更重要的是说明 “ 为什么这么教 ” ,这是关 键所在。说课的理论依据要随说课的步骤有机提出, 使教例与教理有机的融为一体, 防止穿 鞋戴帽,油水分离。

九、说课的临场技巧(1应用演讲原理;(2提高心理素质;(3注意控制时间。说一节课的时间一般为 15分钟

十、说课的注意点

(1说课要说出个性特点。同一内容,因学校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现状和知识面深广程 度不同,加上执教者自身的知识结构、社会阅历、教学优势等特点;对教材从宏观的整体把 握及微观的具体处理上应当有所不同。切忌照搬他人,人云亦云, 应当有自己的特点, 有自 己的独到之处。

(2说课要突出可操作性。说课不能脱离教学,它是课堂教学的前奏。说课是为了提高课 堂教学效益,优化课堂教学而 “ 说 ” ,是对教学活动的思想、过程、方法、手段的根本指导。(3说课要有创新意识。在说课活动中,说课教师应勇于实践、不断进取、敢于创新。教 学有法却不可拘泥于成法, 说课也一样。说课有规更不能囿于成规。应因时、因地、因人(学 生和教者〕的不同,创造出自己的有效、实用、有特色的说课方式、方法。不断丰富、充实 说课活动。

(4要区分教案与说课稿。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是教学内容、过程、步骤、方法的具体安排,因而教案就成为课 堂教学的依据。它就像工程的施工蓝图,是直接用于施工的。教案是直接用于课堂教学的。说课稿:是说课的依据,是阐述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意图、教法、学法及其理论依据的总结 报告。它就像工程的设计报告、可行性报告一样,是阐说如何施工、为什么要这样施工、这 样施工的优点、有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论述性报告,虽不直接用于施工,但它是 施工的基础。说课稿也一样,虽不直接用于教学,可它是教学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设计 思路,对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说课稿不是教案的翻版,不是教案的扩写或缩写。

十一、说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l.理论与实际相脱离。

理论联系实际是说课的基本原则。但在实际说课中, 青年数学教师很容易出现理论与实际相 脱离的现象,其表现有二:一是理论与实际脱节,不能做到有机结合。二是理论空洞,无具 体内容。如:有的青年数学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学生实际、教材内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 标分别是① …… ,② …… ,③ …… ,而具体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却没有说。

2.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相脱离。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目的, 教学过程设计以及教法设计是实现目的的措施, 是 “ 过河 ” 与解决 “ 船 与桥 ” 的关系,二者应是相一致的。在有些青年数学教师的说课中,两者却是脱离的,其表 现有两种:一是目标与措施不一致,二是目标明确,没有实施措施。

3.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的确定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相脱离。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是确定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的主要依据,二者应该是统一的。

4.各部分内容相脱节。

好的说案就是一篇好的文章, 其结构应严谨, 各部分内容的衔接和过渡应很自然。有的教师 在说一节课时分几个方面讲, 但每个方面之间互不联系。尤其是教学对象的分析, 孤立的作 为一问题,不能成为其它设计的依据。

5.说课与讲课相混淆。

说课与讲课不同, 有些青年数学教师在说课时仍然区分不开, 突出的表现在说法设计上, 讲 的过细,面面俱到;单纯讲知识,理论分析少。另外,课前说课应是上课的预演,而不是课 后总结,所以语言应注意准确性,如 “ 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 和 “ 准备采取的 方法 ” 在语意上是不同的,不能混淆。又如出示巩固练习,不讲这样安排的意图,却讲起题 目的具体解法。

十二、说课的评价

说课的评价应是说课具体内容与要求的细化与量化, 评析说课的关键是制定和把握科学的评 价标准,评价标准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①知识、能力、情感目标完整、具体、明确。②确定教学目标的依 据充分,符合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能够实现。

2.教材分析透彻:①所说内容在教材中地位、作用的理解、分析正确,准确把握教材是知 识结构和体系;②教材处理科学合理。②教学重点、难点确定准确;分析透彻,确定的依据 充分。

3.“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科学、实用。①教学的总体设计合理,有新意,有自己的见解。②教学程序的设计科学。能实现教学目标。③导入、结束等重耍教学环节和重点、难点知识 教学的教法设计符合数学学科特点, 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能力, 有机的进行思想 教育。④教法设计的依据科学, 与教法相统一。⑤教学手段的选用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③板书设计科学。

4.教学对象的分析准确、对策恰当:①学生学习本课的原有基础和现有困难分析准确。② 采取的教学对策有助于克服学生的学习困难和心理障碍

5.巩固训练明确、到位:①训练目的明确、具体,与本课的教学目标相统一。②训练题的 设计, 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层次性。③训练方法得当,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和思维品质的 培养。

6.答辩正确清楚:①答辩准确无误。②层次清楚、有理有据。

7.总体评价:说课内容充实,层次清楚,语言简明扼要,有创新意识,富有个性特点。

说课流程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2.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通过 … 达到 … 3.教学重点、难点

二、学情分析(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已有的知识、技能与能力等

三、教法分析(探究教学法、发现教学法 … 及相应的流程

四、学法分析(自主学习,动手实验,交流讨论,调查分析等

五、教学手段(CAI ,教具,挂图等

六、教学过程分析(导入、新课、练习、作业等,各环节应清晰

七、板书设计(纲要式板书

八、反馈分析(反馈方法、手段:反应卡、答题卡、学习评价表等

九、评价分析(效果预测及自我评价

下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理论与实践》课学习心得体会讲解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理论与实践》课学习心得体会讲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得体会

    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心得体会 陈龙近期在培训班通过系统学习,本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加深了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小平同志于一......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得体会

    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心得体会 唐兴德近期通过系统学习,本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加深了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小平同志于一九八四......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

    学习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按照区委“XXXX、XXXX”主题教育安排,我认真学习研读了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心得体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在大学的时候已经进行过系统的学习了。但是经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之后,我对其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心得体会

    西南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答卷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论文论文题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心得体会》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专业学生宋健学号指导教师潘妮妮中......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心得体会 我们听了老师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阐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十七大在总结改革开放近30年历史进程和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心得体会

    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讲授提纲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 大会,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心得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改革开放以后逐渐探索和形成的,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