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送温暖》说课稿
说课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送温暖〉〉即: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一课。
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也为一步要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做好了铺垫。教材创设了送温暖的情境,将教学内容自然引入,通过交流和比较,使学生体会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与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除法计算类似,只是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小,就要用被除数的前两位先去除。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正确估算,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验算。
2、使学生经历探索并归纳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以发展学生的推理和归纳、概括能力。
3、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知识间相互联系并不断发展变化。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依照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四大环节:复习准备、探究新知、巩固提高、全课总结。
一、复习准备
首先进入第一环节:复习准备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两个准备练习,一个是常规的口算练习,复习的是两
位数乘一位数、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知识,随机点名口答。另一个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填空练习,指名学生回答
1、口算(课件出示)
210÷3= 64÷2= 280÷7= 34×2= 150÷3=
66÷3= 900 ÷3= 320 ÷8= 12×4=
2、课件出示笔算: 876÷6 522÷4
口算完毕,让板演学生说计算思路。进而让学生回忆计算笔算除法的方法是1、从高位算起2、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3、余数要比除数小
[此环节的设计,是教给学生打开新知识的钥匙,为学生接下来探究新知识作好铺垫]
接下来我会指着黑板上876÷6这道准备题说:如果我把这道题中的被除数8改成5的话,你还会做吗?这节课,我们就借送温暖这个情境,来研究这个知识。 顺势导入课题, 板书:送温暖
[这样的设计既自然又巧妙地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接下来进行第二环节探究新知。
二、探究新知
我将探究新知分五个层次进行:第一个层次:出示学习目标,明确目标;
第二个层次:出示例题,列出算式;第三个层次:探究算法;第四个层次:探究验算;第五个层次:比较、归纳;
第一个层次:出示学习目标,明确目标;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第二个层次:出示例题并列出算式
课件出示例题并找同学完整的读题。
题:华夏小学同学捐出576本故事书送给6所希望小学,平均每所小学分到多少本?
接下来引导学生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出算式576÷6= (师板)
[此环节的设计结合具体情境从读题到列出算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第三个层次:探究算法这里分三个小步骤完成:即: 学生估算;试做576÷6明确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算理;小练。
第1步:首先让学生估算。
估算方法可能有:(1)把576看成是600,600÷6=100,所以每所学校分的不够100本。(2)6×90=540,每所学校分到的多于90本。
[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让他们对计算的结果进行估算,并组织交流,让学生解释各自估算的过程,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第2步:学生试做。
找一名同学上黑板板演,然后板演同学说思路。(师板竖式)
这时我会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他是先用几来除以6的?
学生会回答出:先用5除以6的。
我会接着问:百位上的5除以6不够除怎么办?
学生可能会说:用57除以6。
我会相机引导:57除以6,够不够除?等于几?商9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十位)为什么写在十位的上面?引导学生说出:因为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所以商9写在十位的上面对不对?
[此环节的设计条理清楚,环环相扣,不但使学生知道了怎么做,而且明确了为什么要这样做,通过多种形式的表述真正理解了知识,进而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能力。]
然后找同学完整地说思路。即: 576÷6
576除以6,先用5除以6不够除,用57除以6等于9,商9写在7的上面,6乘9等于54,57减54等于3,6落下来合成36,用36除以6等于6,商6写在6的上面,6乘6等于36,36减36等于0。所以576÷6=96 [通过各种方式练习说思路,能够在训练学生逻辑思维、加深印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3步:小练
在此随即出示小练
432÷6 824÷4 300÷7 724÷9
对照 改正错误
[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往往是通过运用完成的,在此安排小练,夯实所学新知,有助于学生技能的形成。]
接着进入第四个层次:验算
在这个层次中,我将分为2小步进行:验算没有佘数的除法;验算有佘数的除法。
第1步:验算没有佘数的除法
小练完成后我会指着题4326÷6问:同学们,我们在做题的时候,怎么来
检验一下题做的对不对呢?学生可能回答:验算。
手指例题问:那这道题应该怎么验算?
学生试着验算并引导学生说出:要检查除法算得对不对,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看结果和被除数是否相等的方法来验算。
然后老师板演验算的格式(师板),并让学生验算小练的前两道题。
432÷6 824÷4
b、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紧接着出示一道有余数的除法300÷7(师板横、竖式)
让学生试做并说完思路后,问这四道题有什么不同之处?引导学生说出。
前两道题没有余数,后两道题有余数。
那么有余数的除法怎么验算呢?
引导学生说出:要检查有余数的除法算得对不对,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
再加上余数看结果和被除数是否相等的方法来验算。(师板验算式)
第五个层次:比较、归纳
这时候我会指着题说:我们在做这些题的时候,都是从哪一位算起的?
(最高位)够不够除?不够除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出最高位不够除,看被除数的前两位。
(师指准备题)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笔算除法,跟这节课学习的知识有什么不同之处?
引导学生说出,以前学的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笔算除法。
现在学的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师板: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
[ 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比较过程中经历、探索、发现和归纳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这个过程能够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三、综合练习
1、竖式计算并验算
389÷9 872÷4 902÷6 618÷3
2、解决问题
(1)同学们做了294朵花,每6朵扎成一束可以扎多少束?
(2)商店运一批大米,共142袋,一次最多运8袋,至少要运多少次?
[综合练习的设计体现了习题设计的层次性,也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四、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总结除法的验算方法。
三年级数学上学期工作总结
孔春兰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已经结束,在紧张忙碌中,也有许多的收获。三年级数学是小学的一个过渡阶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将这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以便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完善提高。
一、以认真的态度学习。
作为青年教师在不断的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的同时,更要多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们学习,学习他们的一丝不苟,学习他们的认真努力,学习他们对我们犯错后待人的宽容,学习他们将智慧与爱心传递给我们的无私!在这里我对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们说:“谢谢您!”
二、以满腔的热情教学。
我在教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学与导的关系,把教与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在教法上着眼于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参与构建知识的过程,促使学生乐学,会学,善学。
三、重视家校的沟通。
本学期为了便于家校之间的沟通,我和家长们之间开通了飞信,可以及时交流作业及班级情况,班级通知。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不完成作业的情况,也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到孩子的学习的近况。
四、继续抓好常规教育。
“习惯决定命运,好的习惯让孩子终身受益”。这样的道理我们明白,学生也懂。要做到这些,不是一句空话。所以,我在抓好学生的常规养成教育中,我注重做到三点。1.用心
如:开学的第一天,我就下了这样一条制度:我们由低年级进入高年级,二楼的活动空间很小,规定任何同学,在走廊里不许你追我赶,不许趴在栏杆上,上下楼梯一定靠右行。讲完之后,我就带领学生一一进行了示范,并对学生讲了他所存在的危险性,当然也说了,如果违反、我会给他适当的惩罚。并让全班同学互相监督,发现违反规定的赶紧告诉班长,班长通知老师,这时作为教师的我,会一定马上处理,有时我也会去楼梯上走廊里看看孩子的活动情况。
其实,在我们班级工作中有很多细节都需要我们用心去想。如:上三年级了,学生开始用钢笔写字,我发现有的孩子钢笔不下水的时候,他就想使劲甩一下,看看能不能出来。我就教给学生,千万不要甩,如果有水,会甩的到处都是,你可以轻轻的捏一下钢笔的肚子,让钢笔水慢慢的出现在笔尖上,就能写出字来了。
2、方法
如,对于班级的晨读习惯培养。
这是我和语文夏老师共同商量的方法。首先我经常跟学生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的时间,大家一定不要丢掉。刚开始,班上人少时,老师督促学生自读。当班上来了10多名同学之后,老师会在班级中选出一名口齿清晰,声音响亮、有号召力的同学每天领大家晨读,教师就在教室里巡回指导学生怎样看书、怎样拿书,怎样大声朗读。这样坚持做了一个月,学生基本知道了晨读该做什么。后来,我发现班上读书的声音很小,老师也不能每天喊大声点、大声点。我们就注意培养几个领头雁,有时候悄悄的背后鼓励他们:你们都是班上的朗读小标兵,班上的领头雁,早晨来了,看谁能把班级的晨读和课堂上的朗读带动起来。因为有了领头的,大家读书的声音渐渐地洪亮起来,因为这几个同学读书非常注意感情,其他孩子也跟着慢慢学起来。所以,的确方法很重要。
3、坚持
所有好的习惯养成,都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他需要不断的训练、不断地督促,长时间坚持,直到形成习惯才能够养成。
总之,今后我将再接再厉,争取把各项工作做得更扎实有效,让领导放心,让家长满意,让学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