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业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题目:1、为什么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2、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原理,分析论述当前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为什么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代替一种旧的社会形态,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历史过程。“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
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
同样,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代替,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将短期内自行消亡。
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虽然会逐步提供新的社会制度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但并不是说资本主义制度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
首先,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生产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从历史上看,社会形态的交替往往需要较长的时期才能完成。奴隶制取代原始公有制,从世界范围整体看经历了约
3000
年的时间,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从世界整体看经历了约500
年的时间,西欧的封建经济从开始出现到基本消亡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这些交替大多是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对剥削制度的废除,所以不能期望在短时间内完成,而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其次,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资本主义各国间经济政治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资本主义链条中的某些薄弱环节,在异国或数国首先发生,而另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可能继续存在和发展。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若没有特殊的矛盾和革命形势,则要经过资本主义发展的大较长过程,才能逐步为社会准备物质基础。
因此,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将是从个别国家逐步向个多国家扩展的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最后,资本主义制度目前还能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其自身还在不断地对生产关系进行自我调整。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处于科技发达、经济相对繁荣的时期,它们在科技、经济、军事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各主要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合作有所加强,以跨国公司和垄断资本的过激联盟为代表的过激垄断资本势力不断扩大。
资本主义国家在其制度范围内尽可能地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社会化的要求,加之作为统治阶级,也必然会采取各种手段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因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过程。许志功、姜鲁鸣
2001年在《学习时报》撰文,谈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他们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个方面。
1、生产力方面的变化
一是经济加速发展,战后各主要西方国家经济都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扣除物价上涨因素,198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比1870年增长了42倍,同期德国增长了23倍,日本增长了55.5倍。20
世纪
90年代后仍保持了
很强的增长势头。
二是发展的波动性越来越小。
现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已经很少有
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前经济产值下降一半那样大起大落,经济衰退是增长型的衰退。
三是产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国民经济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的变化上。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比重不到
3﹪,美国只有
2﹪。
第二产业的比重在不断下降。
而第三产业的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
2、生产关系方面的变化
一是产权关系。
当代资本主义在坚持私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对财产所有形式进行了调整,出现了所谓资本主义社会化的趋势。资本的社会化是通过两种渠道来实现的:
一是根据经济形势的需要建立和发展一定比重的国有经济。
二是企业股权分散化,这是资本社会化的最主要形式。
股权的分散化、社会化、意味着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传统的资本家开始从生产领域中退出来。
新型经理资本家的人数和作用随之迅速增加,形成了
所谓的“专家集团”、“经理阶层”。
二是劳资关系。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坚持不损害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采取包括允许部分工人参加企业管理等多种形式改善劳资关系,缓和阶级矛盾。
三是分配关系。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坚持以剥削为特征的按资分配的前提下对收入分配政策进行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
社会矛盾。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通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全面介入个人收入分配。
在企业层面的初次分配上,很多国家都积极调和资方与
工方的矛盾。
同时加大了
国民收入二次分配调节的力度。
发达国家的工人和贫困人口的生活费用中,来自财政收入再分配的比重越来越大。
3、上层建筑方面的变化。
在坚持资产阶级统治不变的情况下,对上层建筑的若干重要环节进行了
调整。
这突出地表现在:
第一,实现了政治制度与法制的有效结合。“二战”
以后西方政治制度的运行已经实现了
法律化。
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使国家权力的构成、权力结构中个权力主体的关系和活动,官员的任免、提升、奖励和监督等,都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第二、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职能增强。
对经济和社会各领域活动的渗透空前增强,国家开始承担起越来越多的社会公共事务。
与此相应,国家在调节社会各阶层矛盾各方面的作用也越发突出。
第三、资产阶级的民主形式进一步扩大。
在消除选举的种族、性别歧视并实现较为完整意义上的普选制的基础上,西方国家公民权利的内涵与外延又有新的扩展,公民权利相应地得到扩大。
第四、意识形态中左翼与右翼的分歧逐渐减弱。
资产阶级政党党纲的差别日趋缩小,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虽然未变,但多远化的价值取向却更加鲜明。这表明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建立起比较成熟政治制度和法制制度。
这些制度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了
协调资产阶级内部关系及其无产阶级矛盾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要彻底战胜旧的社会制度,归根到底要求新的社会
制度比旧的社会制度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力。
世纪以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都不是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而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
这些国家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来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逐步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力。
因此,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充满曲折的历史过程。尽管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可
出现这样那样的曲折,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总趋势,则是必然的历史走向。
最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支配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过程和发展趋势的主线。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其发展的最终结果必然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原理,分析论述当前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
我们应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含义:
经济基础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同生产力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辩证统一的。
主要表现在:
(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存在和发展,任何上层建筑的产生,都能直接或间接地从社会的经济结构中得到说明;
其次,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最后,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变革的基本方向。
(2)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上层建筑队经济基础具有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
为自己的经济基础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和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统治阶级总是利用和依靠自己政治上、思想上的统治地位,通过国家政权和意识形态的力量,排除异己势力及思想,力图将社会特别是经济关系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之内,维护自己经济基础的统治地位和根本利益。
上层建筑反作用的后果可能有两种:
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是和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一定要适合”
是指:
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改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期落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
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儿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自己的发展状况和水平。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首先,这一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为我们提供了
一把考察和探究社会发展根源的钥匙;其次,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
再次,这一规律是我国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
在当代中国,深入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并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政治体制改革。
通过积极稳妥地推进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和发展,使生产关系领域的经济体制改革得到必要的配套改革措施,促进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其他领域改革的深化,使人民群众在改革中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利益。
(三)社会管理是政府和民主组织运用多种资源和手段对社会生活、社会事务、社会组织进行规范、协调、服务的过程,目的是为了
满足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解决社会问题,提高社会生活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
深刻的变化,原有的高度一元化的社会管理体制正在解体。
(1)
政府职能发生重大变化,“全能国家”
正在变为“有限政府”。
(2)
我国社会已经从一个“整体性“社会转变为一个”
多元化“的社会,即经济成份和经
济利益格局多样化,社会生活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教育岗位和就业形式多
样化。
(3)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孕育出一个日益强大的私人部门,民间组织大量涌现,公民社
会开始初步形成。
(4)
单位体制街居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等传统的社会载体发生重大变化。
(5)
政府社会管理形式滞后,导致社会管理出现了真空、盲点。
(6)
新时期现代化建设中涌现了大量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事务,对现有社会管理体制提出了
挑战,我国原有的社会管理体制已严重影响了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依靠这套体制已经不可能将中国社会向更高级的发展阶段。改革完善我国的社会管理体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促进每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实现每个人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和根本价值,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社会所追求的根本目标。
其次,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通过提供各种基本的社会公共服务,重点满足各种困难群体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
第三,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社会管理的目标就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秩序。
第四,有利于增强政治合法性,是民众对政治统治正当性的普遍承认和自愿服从。
政府在改善民生,满足民众基本方面的政绩,对巩固政治合法性老说至关重要。
第五,有利于发展基层民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
很多变化,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保护,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所以,要自觉地投身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