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更要爱读书
——市委宣传部部长在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上的讲话
今年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这个节日的由来取决于一个神话故事:美丽的公主被恶龙困于深山,勇士乔治只身战胜恶龙,解救了公主;公主回赠给乔治的礼物是一本书。从此书成为胆识和力量的象征。4月23日成为“圣乔治节”,节日期间有互赠书籍的习惯。根据这一习俗,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设立的宗旨是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这项活动自宣布以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参与,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普遍欢迎。从迅速漫延的趋势可以看出,书籍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全人类的精神营养品。在中国,各大单位、社会团体、各界人士纷纷把读书作为一项广泛的爱好,我们作为党校人,更应该要爱读书。
一、为什么领导干部更要爱读书?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他本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是一个热爱学习、勤奋读书的民族。但是,同世界先进国家或地区相比,我们做得还不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英国,单是阅读日庆祝活动便已超过1000项;在日本,每天读书1
小时的占14%,读书半个小时的占19%,读20分钟的占10%;在法国,以人口计算,平均每人每年读书11本。今天,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的时代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营造一个书香浓郁的社会,阅读作为推进社会发展的力量是不可取代的。唯有崇尚读书,才能让民族的发展保持旺盛的活力。我们党担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在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中,领导干部更要身先士卒,做出表率。
二、领导干部应该读什么样的书?
在2015年召开的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第一次提出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造就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我认为领导干部应该重点阅读四类书籍。第一,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到手,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深入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知道,我们党的大政方针都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中派生出来的,只有掌握了基本原理,才能融会贯通。如果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我们党的基本理论不了解不熟悉,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和领会中央精神,就很难在风险考验中保持定力、站稳脚跟。第二,读历史著作,特别是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以史为镜、可知兴替。通过回顾百年中国沧桑苦难史,回顾党带领全国人民走过的艰辛历程,我们就会更加真切地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也没有当日中国的辉煌成就,没有当日中国的国际地位。从而更好地做到对党忠诚、向党看齐,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第三,读各类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类书籍。党校人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要认真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做知法懂法守法的表率,坚决维护党的形象。第四,读相关的专业学术类书籍。当前,我国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从总体上看,与今天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要求相比,我们的本领有适应的一面,也有不适应的一面。特别是随着形势和任务不断发展,我们适应的一面正在下降,不适应的一面正在上升。”因此,必须解决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领导干部必须先学一步,学深一点,增强本领,掌握话语主导权,为更好履行职责使命,贯彻落实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治蜀兴川方略做贡献。
三、领导干部应该怎样读书?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浩如烟海,这就要求我们要会读书,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最大的收获。凡事有方有法,能效能循就可事半功倍。一是深入反复读,边读边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跟师襄子学弹琴,十日不停。师襄子说:“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回答说:“我只是学会了弹这首曲子,还没掌握该曲的技法呢。”又过了几天,师襄子说:“你已经掌握曲子的技法了,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答道:“我还没领悟曲子的神韵呢。”几天后,师襄子再劝:“你已经能很好领悟曲子的神韵了,换首新曲子学吧。”孔子仍说:“我还没参透作曲人的人品。”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神情俨然,仿佛进到新的境界:时而神情庄重穆然,若有所思,时而怡然高望,志意深远。孔子说:“我知道他是谁了:那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目光远大,像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除了周文王谁能作此乐曲!”师襄子听了非常吃惊,向孔子行了个礼说:“没错!我的老师说过这首曲子名叫《文王操》。”孔子学琴的故事充分体现了学而思,思而学的态度。习近平同志提出读书、学习有这三种境界:首先,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要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其次,要勤奋努力,即使是“衣带渐宽”终不后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再次,要坚持独立思考,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二要带着问题读,答疑解惑。我们读书必须突出问题导向,正所谓“学然后知不足”,整个学习过程都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聚焦问题不跑偏、扭住问题不放松,以问题导向统领读书过程。只有在读书过程中时刻联系实践中的困惑有针对性地思考、研讨,才不会“入宝山而空返”,才不会老在原地打转。缺少问题意识,“为学习而学习”,这样的学习不会有任何针对性。“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你从问题开始,必将以肯定结束。”坚持以问题导向统领学习,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打牢思想根基、锤炼严实作风,我们就能拧紧思想上的“总开关”,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使各方面工作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三要长期坚持读,持之以恒。读书贵在坚持,养成习惯。正如书中所言,“今日记一事,明日记一事,久则自然贯穿;今日辨一理,明日辨一理,久则自然浃洽;今日行一难事,明日行一难事,久则自然坚固”。长时间的“记事”、“辨理”、“行难事”,久而久之,就会在思想和行为上引起变化,达到预期效果。这里揭示的道理是:读书不是一朝一夕短时期内就能见效果的,最根本的办法是用好业余时间,注重积累,慢慢使自己学识变得丰富起来。
茶亦醉人何须酒,书自香我何须花。让我们与读书同行,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关闭的心智,放飞禁固的情愫。与读书同行,让我们的生命因读书而涌现快乐之美,因思考展现知性之美,因交流呈现绚烂之美。让一缕书香伴你我同行!让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