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军的10个新提法,千万别再用错了!

时间:2019-08-13 15:42: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党政军的10个新提法,千万别再用错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党政军的10个新提法,千万别再用错了!》。

第一篇:党政军的10个新提法,千万别再用错了!

1.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人民日报》指出,总书记在新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已经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党和国家根本利益所在,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是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迫切需要。

这对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对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好凝聚力量抓住机遇、战胜挑战,对全党团结一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对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强调,党的地方委员会应当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可以说,党委落实主体责任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牛鼻子”工程。

随着形势的变化,提法有所改变。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高度,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要求“各级党组织要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从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到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只是字面上的变化,更是实践的发展、认识的深化。

3.“三个自信”→“四个自信”

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他还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总书记关于“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创造性地拓展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质和文化理想,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加明确而开阔的文化建构。

4.专门机关→专责机关

请看中央纪委解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这是在全面从严治党条件下,对纪律检查委员会职责的高度凝练和准确定位。2003年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则规定,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条例》将“专门”改为“专责”,虽是一字之差,实则反映了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体现了权力与责任的统一,凸显了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

5.党风廉政建设→党风廉洁建设

在十八届六中全会新闻发布会上,中纪委副书记吴玉良表示,“只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把我们党建设好,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了根本保障”。之后,“党风廉洁建设”一词被多次提及。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提出“深入推进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有观点认为,由党风廉政建设到党风廉洁建设的表述变化,意味着廉洁将不仅仅是“党”“政”两个系统的工作,更将拓展到所有的公职范围。换句话说,反腐败将不仅是政党内部的事情,更是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职责与风气所在。

6.中国共产党党员和党组织数量的最新表述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党作为一个有8800多万名党员、440多万个党组织的党,作为一个在有着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党的建设关系重大、牵动全局。”这是关于党员数量和党组织数量的最新表述。

7.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表述变化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总结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理念新实践,把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写入条文(第七条),明确了执纪重点和方式方法。最新的表述改为:

党内监督必须把纪律挺在前面,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

8.巡查→巡察

巡视是党内监督的重要方式,是反腐败斗争的一把利剑。十八大以来的反腐成就,巡视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巡视只能由中央、省级来开展,市县两级不能开展。有鉴于此,一些地方也借鉴巡视的做法,创新性开展巡查工作(有些地方叫巡察),取得良好成效。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应当推动党的市(地、州、盟)和县(市、区、旗)委员会建立巡察制度,使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名称也统一为巡察。

9.案件线索→反映领导干部问题线索

党章明确规定,纪委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过去人们把纪委内部的纪检监察室称作“案件室”,评价干部也动不动就说“办案能力强”,好像纪委只负责办案。如果只是办案,纪委职责范围就变窄了,也不准确了。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指出:“我们的反腐应该是依法反腐,而中纪委的职责主要是管纪律管规矩,大家之前认为纪委是办案的,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也被称为案件线索,这并不规范,无论是办案还是案件线索,这都是法律用语,纪律审查不是司法检控,一个是依‘纪’、一个是依‘法’,二者不能混淆”。

10.军区级→战区级

在本轮军改前,解放军按照不同的地域环境等标准划分七个军区,以司令部所在地北京、沈阳、济南、南京、广州、成都、兰州分别命名。那个时候,相关机关被称呼为“军区级机关”,相关领导被称为“军区级领导”。

今年初,原七大军区番号撤销,正式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东南西北中五大战区。前不久,新华社报道称,全军副战区级以上单位纪委书记培训班在国防大学举办。可见,“军区级”已经改称“战区级”。从军区到战区,一字之变,带来的却是我军领导指挥体制的历史性嬗变、结构性重塑、革命性新生。

第二篇:十九大政治报告新提法新举措

(一)十九大政治报告新提法新举措

1、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这是十九大报告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十九大报告阐述了这个新时代三个层面的意义和五个方面的定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相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转化。

3、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但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十九大报告提出,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5、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包括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促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6、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中,摆在第一条的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报告重申,“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7、“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十九大报告提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8、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十九大报告提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9、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十九大报告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进一步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增加了“美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现代化建设目标有了更好的对接。

10、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凝炼的表述。

1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1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并列。

13、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十九大报告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14、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

十九大报告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

15、推进合宪性审查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

16、党政机关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

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赋予省级及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权。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

17、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18、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19、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十九大报告提出,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20、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21、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22、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

23、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

十九大提出确立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此前的表述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思想”。此前“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的表述也在十九大报告改为“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24、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

十九大报告提出,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25、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此前的表述是“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26、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27、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两字彰显了对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28、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要求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此前的表述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29、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命题。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要求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

30、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

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圈子文化、码头文化的表述以往少见。

31、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

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

32、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

十九大报告提出,制定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

33、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报告提出增强8个方面的执政本领,包括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和驾驭风险本领。

(二)十九大报告新表述与高中政治教材知识点对比

1.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教材表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十九大新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材表述】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十九大新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温馨提示】新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基本路线

【教材表述】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十九大新表述】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温馨提示】增加“美丽”二字,指生态文明建设。“现代化国家”变为“现代化强国”

4.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教材表述】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十九大新表述】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温馨提示】增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关于“发展”

【教材表述】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十九大表述】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温馨提示】增加“基础”二字

6.关于创新

【教材表述】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十九大新表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7.依法治国的地位 【教材表述】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长期治国理政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治国基本方略。

【十九大表述】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温馨提示】依法治国变为“全面依法治国”,同时新增一句地位

8.依法治国的要求

【教材表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十九大新表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9.两个“一百年”

【教材表述】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十九大新表述】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从现在到二○二○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10.从二○二○年到本世纪中叶的“两个阶段”(十九大新增内容)

【十九大新表述】第一个阶段,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十九大的新提法新举措解读

1.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考点链接】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②理想、信念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也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强大动力。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这是十九大报告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十九大报告阐述了这个新时代三个层面的意义和五个方面的定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相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转化。

【考点链接】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②社会历史发展 5 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3.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但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考点链接】①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十九大报告提出,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点链接】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真理;②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③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5.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促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考点链接】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②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6.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中,摆在第一条的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报告重申,“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考点链接】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前进,不断夺取新胜利的核心力量;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7.“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十九大报告提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考点链接】①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②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8.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十九大报告提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 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考点链接】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必要前提,要重视量的积累。

9.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十九大报告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进一步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增加了“美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现代化建设目标有了更好的对接。

【考点链接】①突出生态文明建设,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②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寻求最优方案。

10.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人民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凝炼的表述。

【考点链接】①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随着经济和社会发现,人民的权益得到日益充分的体现;②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考点链接】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②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四)十九大后《生活与哲学》变动全解读

1.“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 十九大重要论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教材知识解读

(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我们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这要求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矛盾具有普遍性,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这要求我们必须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十九大重要论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教材知识解读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体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典范。【试题演练】

时代是思想之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当代中国的历史性实践中生成的,具有典型的内生性特质和鲜明的时代色彩,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逻辑及其本质特征。这说明: ①社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任何真理都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与解析】B。十九大重要论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教材知识解读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试题演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治国理政各项事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广大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这是基于: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社会历史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是人民创造的

③坚持群众观点是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④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与解析】C。

4.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更深刻 十九大重要论述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教材知识解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第三篇:关于财税改革有何新提法

新华网11月18日电(徐曼曼)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发布,其中财税体制改革居于重要地位。财税体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已经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主线索。公报中关于财税改革有何新提法?其背后又蕴含哪些深意?房产税、资源税、消费税等改革后是否会加重宏观税负?《预算法》何时能够修订?这些都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

天和经济研究所专委会专家、天津财经大学财政科学首席教授李炜光在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公报中提出的“稳定税负”意味着在房产税、资源税、消费税的增税改革中,必须同时采取减税改革予以对冲,以保持宏观税负不会上升。新华网:三中全会公报中,有关财税改革有什么新的表述?

李炜光:从三中全会公报中有关财税体制改革的表述可以看出,财政的地位大大提升。“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一表述在历届三中全会中都是没有的,它将财政提到国家层面,过去人们将财政理解为政府的一个政策工具,将财政与税收等同,而公报将这一认识矫正过来,可以说,这种财政思想是一个很大的提高,对中国来说是创新。

新华网:如何推动财政制度现代化以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这其中我们现在又有哪些不足之处?

李炜光:国家治理、依法治理,是中国向现代国家转型的明确标识。在法制和责任制这两方面我们目前还比较薄弱,这一情况正在逐步得到改变。首先全会比较强调法制,公报中要求建设法制中国,在财税体制改革中提到要完善立法。其次是责任制。治理本身最重要的核心是加强责任制。我们现在的问题在于,责任制没有建立起来,这会影响施政的效率,同时造成资源配置程度不高,浪费情况严重,贪腐行为普遍。

新华网:从“结构性减税”到此次公报中提到的“稳定税负”,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围绕整体税负问题,社会各界的争论也由来已久,如何看待我国的宏观税负? 李炜光:这也是历届三中全会公报中首次提到的一个表述。“稳定税负”看起来似乎对税负问题的界定不是特别清晰,甚至不太到位,但实际上是有其背后深意的。我的理解是,目前企业和居民个人的税负还很沉重,但国家面临着税制改革,很多学者呼吁要加强直接税,间接税的部分地位要被直接税取代,具体来说,房产税、遗产税、赠与税等税种都要进行税制改革。中央提出“稳定税负”意味着不论税制如何改革,宏观税负都不能再加重。我们可以进行税制改革和税制优化,但不能再加重企业、个人的税负。

税制改革中最容易出的偏差就是,旧的税种没有改变,税制结构没有调整,但是新的税种出现了,结果造成纳税人的税负加重。目前房产税、遗产税、资源税、消费税的改革都在酝酿当中,怎样在开征新税的时候,旧的税种税负要减下来,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税负目前偏重的情况下,一旦再加重,对扩大消费、增加投资、扩大内需都是不利的。

有些税种,像房产税、遗产税的开征有其必要性,但从当前来说,税制结构已经造成纳税人负担比较重,增税又涉及到政府收入来源,因此新税旧税完成替换的过程中需要谨慎。

新华网:“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如何解读?《预算法》该如何修订?

李炜光:过去我们提的是预算公开,而此次公报中提出的是“透明预算”,这一提法的改变直接点到了问题的实质。公开是一个做法,政府部门做了这件事,但可能做得不到位,或者只是公开了一部分,翻开账本让大家看,但是上述情况都不能叫透明。公开是一种措施一种手段,公开的目标是做到预算透明。透明就含有制定标准,法律上有《保密法》的规定。我认为,凡是不涉及国家核心机密的领域,预算数字都是可以公开的,即使是涉及到航空航天、国防这些重要机密,也应该事先把预算公开的范围划清楚。2011年,中央各部门第一次陆续公开“三公”经费账单,但预算公开执行了一段时间,劲儿不那么足了,舆论关注的力量减弱了。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预算制度没有运行在法制轨道上。因此,既然公报提到透明,我们应该思考《预算法》目前的条文规定能做到吗?施政的环节能保证透明吗?透明程度如何?公众是否能接受?这些都值得研究。

第四篇:五中全会公报的新提法和新部署

五中全会公报的新提法和新部署

三个新提法:

第一、“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是一个新提法。

第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个新提法。

第三、“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也是一个新的提法。

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蕴含深意

第一,包括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的调整,即要把内在的消费性需求放在重要位置,并且毫不放松外需;

第二,要调整分配结构,提升劳动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例,缩小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

第三,调整需求结构。需求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和最终归宿。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结构是不断变化的。例如随着吃和穿问题的解决,住和行的问题、休闲的问题、享受公平教育的需求等,都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当代的主导需求;

第四,调整产业结构,由第二产业带动调整到一、二、三产业协调带动。

五中全会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列为“坚持科学发展”的四个“更加注重”之一,强调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提出了三个切入点。

其一,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靠对外贸易和投资拉动,国内消费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份额逐年下降,2000年为46.44%,到2008年下降为35%,与美国当年(2008年)的70%相比,低35个百分点,与印度2007年的56%相比,低21个百分点。提高国内消费需求水平,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也是实现公平的经济增长,让社会全体成员共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成果的体现。

而国内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国民收入分配过于向政府倾斜。近20年来,我国的GDP和城乡居民收入都仅仅保持了1位数的增长,而政府的财政收入却保持了2位数的增长,我国财政收入在20年里增长了30倍,年均增长率19.5%,远远高于GDP的增速。这必然造成“国富民穷”,国内居民消费在GDP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从而造成国内消费需求不足。

其二,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我国劳动收入在GDP中的比重逐年下降。1997至2007年,政府财政收入在GDP的比重从10.95%上升到20.57%,企业盈余从21.23%升至31.29%,劳动者报酬却从53.4%降至39.74%。目前我国的劳动报酬份额仅占国民净产值的25%-30%,资本份额占到70%。而欧美国家劳动收入与资本收入的比例大体为7:3。

由此可见,大幅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并使再分配的天平向普通劳动者倾斜,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更是社会主义国家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其三,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

求是评论员: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中国共产党新闻 求是评论员: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五中全会提出“五个坚持”。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这“五个坚持”,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指明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

邢贲思: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

人民内部利益矛盾表现在许多方面,当前比较突出地表现在收入分配问题上。我国现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形式并存的分配方式,因此,社会成员的收入分配必然会出现差别。如企业内的劳动者、管理者、工程技术人员,非公有制企业的企业主和其他人员,由于分工和在生产中的地位作用不同,也由于除按劳分配外,还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加上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和其他因素,人们在收入分配方面不可能没有差距。这种情况在改革开放前我国所有制比较单一的历史条件下是没有的,那时分配方式基本上是平均主义大锅饭,社会不同成员的收入分配基本持平,但这种分配方式严重束缚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我国目前表现在收入分配上的人民内部矛盾之所以比较突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我国实行体制转轨的必然结果。解决这类矛盾,只能通过持续发展经济,继续深化改革,决不能回到改革开放以前的老路上去。

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存在一定差距在现阶段虽然不可避免,但这种差距不能过大,否则就会加深人民内部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原则。邓小平同志晚年十分关注分配问题,从1990年4月到1993年9月,他曾多次在不同场合谈到分配问题,强调富裕起来以后要解决好财富分配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问题还要困难。他说:“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邓小平年谱》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4页)

当前,群体性事件多发频发是人民内部矛盾的突出表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部分城市扩建以及一些大型建设项目如铁路、机场、高速公路、大型水库等的兴建,在征地、拆迁、移民安置等过程中出现的矛盾日益增多,成为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突出表现,也是一些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

当前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着力做好的几项工作

第一,进一步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不断提高经济实力。经济发展了,实力增强了,就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打下了牢固的物质基础,许多利益上的矛盾就比较容易解决。

第二,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这种调节不是“抽肥补瘦”,而是通过经济、法律、政策、行政等多种手段,逐步理顺不同社会群体在收入分配上的关系,使这种关系保持在一个相对公平、相对合理的范围内,防止因分配失衡而使利益矛盾激化。

第三,认真倾听人民群众合理诉求,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在对待征地、拆迁、移民安置这一类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一定要慎之又慎。我们的干部做工作时一定要有正确的姿态,不是站在群众之上,而是站在群众之中,不是站在群众对立面,而是站在群众一边。

第四,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切实改善民生。改善民生不仅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还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水平。增加教育和医疗卫生的投入,特别是增加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的投入,进一步解决农村群众入学难、看病难的问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推动慈善公益事业发展,使需要帮助的群众能及时得到帮助,使因重大自然灾害而蒙受巨大损失的群众能得到及时救助和妥善安置等。只要我们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并且不断有所改进,亿万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情就会进一步高扬,人民内部的团结就会进一步巩固。(作者:《求是》杂志原总编辑)

张晓晶:未来五年,中国如何从容应对挑战

首先,是外部需求萎缩的挑战。我们必须要把扩大内需放在重要的位置。

其次,是传统发展方式不可持续的挑战。特别是增长失衡问题非常严重。这包括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的失衡;投资与消费的失衡、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的失衡;内外需之间的失衡,增长与分配之间的失衡等等。增长失衡问题导致未来中国增长面临自然与社会方面的双重约束。

与此同时,社会方面的约束也在增强。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收入分配问题。其一,中国目前基尼系数在0.46左右,已经超出了0.4的国际警戒线标准。其二,从统计数据上看,城乡收入差距在3.3倍左右,但考虑到城市隐性补贴以及社保等因素,城乡差距还要大得多。其三,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在政府、企业与居民三者之间大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居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在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分配中,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处于一个逐步下滑的过程。这些表明,收入分配问题值得高度关注。收入差距过大不仅成为扩大内需与转变增长动力的瓶颈和障碍,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改善民生、风险决策与综合改革‟是五中全会体现的三个关键词,” 【关键词一】民生

民生是发展、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二】风险

在实现民生改善这个最终目标的过程中,不会一帆风顺,会面临着各种风险的挑战。风险意识、忧患意识、抵御风险意识的凸显,是这次五中全会的一个重要特点。

【关键词三】改革

“改革是实现目标的根本途径,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的根本动力。当下的改革不再可以„重复昨天的故事‟,改革本身也面临着改革。”绕口令式的话充满智慧和启迪。

在经济、社会、政治各个领域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纠结在一起的时候,任何单项的改革都已经不能奏效。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一个全面综合改革的历史时期。经济改革、社会改革和政治改革等各项改革协同推进,意味着原有的改革路径、改革方式、改革方法都已经不合时宜,如何推进新的改革,这同样需要创新。

第五篇:(精品)五中全会公报的三个新提法

没有“民富”就不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五中全会公报的三个新提法

记者:十七届五中全会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在这个新的历史起点,如何做出重大战略选择至关重要。从五中全会公报分析来看,有哪些新提法值得关注?

李义平:第一、我觉得“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是一个新提法。

改革开放伊始,我们没有钱,经济的总体盘子很小,人民迫切需要发展经济,加之经济发展空间很大,把速度、规模放在很重要的、甚至是第一的位置是可以理解的。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规模不断增大,外汇储备两万多亿,然而支持经济快速发展的模式是走的便宜的路线,靠资源、环境、劳动力便宜,而不是创新,致使资源环境不堪重负。而劳动力便宜难以提升劳动力的素质,也难扩大内需,更难让劳动者有尊严的劳动。此外,既有的模式更多的是依赖外需,一遇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就非常被动。现在我们的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在新的变化了的情况下,人民群众理所当然地希望经济高质量的发展,希望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中国共产党人应当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把经济增长的质量放在重要位置,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经济发展联系起来,让人民群众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第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个新提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早就提出来了,但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的一场深刻变革”好像是第一次。的确,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是一次深刻

精品文档 的经济变革,而且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因为它涉及到对新发展观的认同,对干部的考核标准,晋升机制,涉及到创新、教育、分配、公平、正义等等,以及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政府与市场的科学定位等。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以上的深刻变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第三、我感觉“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也是一个新的提法。

“扩大内需”说得多了,但建立长效机制则说明扩大内需不仅是面对金融危机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把内需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一个永远的、战略性的举措。

经济发展方式要彻底华丽转身

记者:公报提出“十二五”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是不是意味在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一个系统的工程来实施?

李义平:这标志着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要彻底华丽转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巨大的战略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个别地方政府提出来的短时间内就大变样的,更不是一个浅层次的面子工程,而是一场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涉及到社会各方面,例如制约创新的教育和科研模式等,以及分配格局的调整等。用“十二五”五年的时间并不长。中央指出转变经济社会发展要贯穿于“十二五”的全过程是完全正确的。

“战略性调整”蕴含深意

精品文档

记者:公报提出,把经济结构战略性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并提出五年内“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取得重大进展”,对于“战略性调整”这一提法怎么理解?

李义平:经济结构调整,既包括多方面协调发展,又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创新和提升。我以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应当:

第一,包括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的调整,即要把内在的消费性需求放在重要位置,并且毫不放松外需;

第二,要调整分配结构,提升劳动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例,缩小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

第三,调整需求结构。需求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和最终归宿。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结构是不断变化的。例如随着吃和穿问题的解决,住和行的问题、休闲的问题、享受公平教育的需求等,都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当代的主导需求;

第四,调整产业结构,由第二产业带动调整到一、二、三产业协调带动。

“十二五”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重点放在新兴产业

记者:我们说“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必然是以结构调整为主,基于此,您认为“十二五”期间国家关于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战略重点?

李义平: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在今年二月召开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指出,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

精品文档

协调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前一段时间,温家宝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委员会进一步提出了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总书记的讲话和国务院做出的决定给我们明确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我们在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意大利就是生产服装家具的,瑞士就是生产手表的,但这些传统产业与时俱进,有了现代元素。

政府和市场一定不能错位

记者: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应当怎样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李义平:政府和市场一定不能错位。市场应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政府主要是制定规则,创造吸引人才、激励创新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环境,推进改革和整个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千万不能代替市场。我们看到了太多的“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现象,就是有心要栽的“花”不符合经济规律,政府应着力于肥田沃土的创造,让“花”,让“柳”茁壮成长。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指出,环境和激励竞争的体制机制是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没有“民富”就不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记者:五中全会公报强调:“努力提高居民收入的分配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把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提到议程上来,您作为一个学者和专家,如何看待?

李义平:公报指出,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事业改革发展等。一个时期以来,社会贫富的差距拉大,拉大了

精品文档 的贫富差距既不利于启动内需,也不利于社会稳定,也有悖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我曾经发表文章指出,没有“民富”就不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为它涉及到内需能不能成为长效机制,能不能使消费结构不断提升。所有这些,都涉及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如果说改革开放这三十年已经使国家富裕起来了,那么在今后的时间里,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必须把富民放在首要位置,否则就难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要让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的政绩有更多发言权

记者:公报特别指出,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这段表述蕴含了什么样的深意?

李义平:这个问题太重要了,现在有的地方政府官员片面追求所谓的经济增长,兴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倾心于自己的升迁,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个领导干部的业绩,必须由人民群众来检验,必须由历史来检验,必须历史的负责任。要作到这一点,当前最急迫地是改革对领导干部选拔提升的考核标准和选拔机制。考核标准不能是简单的GDP,简单的GDP使一些地方领导不择手段,甚至站在污染企业一方,成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对立面。改革选拔和晋升机制,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对此有更多的发言权。

(李义平: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精品文档

下载党政军的10个新提法,千万别再用错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党政军的10个新提法,千万别再用错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中全会公报的三个新提法(模版)

    五中全会公报的三个新提法 第一,“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 第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第三、 “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

    十八大报告提出一系列新提法

    十八大报告提出一系列新提法、新观点、新部署和新要求: “科学发展观”新定位: “两个翻番”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个加快”。这“五个加快”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

    学习十七大报告精神:十七大报告新提法5篇

    ●十七大报告新提法十七大的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

    专家解读十八大报告新提法[精选]

    专家解读十八大报告新提法党的十八大报告,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准确而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了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根据参与起草组工作的......

    千万别误解!《新驾照规定》5大疑问解读

    前不久,公安部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颁布。新规定颁布后,在网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持续热议,我们汽车之家的编辑们也在最近总结了一些网上的热门问题。今天,我们......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亮点要点和新提法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亮点要点和新提法 (摘要)2013年11月12日20:29来源:中国经济网 原标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亮点、要点和新提法(摘要)三中全会公报要点提示: ●全面深化改革的......

    学习十七大报告精神:十七大报告新提法(精选5篇)

    ●十七大报告新提法十七大的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

    十八大报告新观点、新提法、新要求(推荐五篇)

    努力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要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担负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