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八大报告提出一系列新提法
十八大报告提出一系列新提法、新观点、新部署和新要求:
“科学发展观”新定位:
“两个翻番”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个加快”。这“五个加快”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衔接,与五个方面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配套。就两者关系来讲,实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是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结果。两者联系紧密,缺一不可。
“三个自信”
“四化同步”
关键词:“四个着力”。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四个着力”不仅指明了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内容,也进一步明确了不断增强我国长期发展后劲和路径所在,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全方位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四化同步”。“四化同步”的本质是“四化”互动,是一个整体系统。就“四化”的关系来讲,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和装备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支撑和保障,而信息化推进其他“三化”。因此,促进“四化”在互动中实现同步,在互动中实现协调,才能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五位一体”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
关键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对于市场经济极其重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增长体系的基础在于市场机制,这是任何其他工具都不能取代的,政府也不能例外;而要把这市场机制维护好,就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把政府应有的作用发挥好。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大路径:“创新驱动”“扩大内需”。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大路径:“创新驱动”“扩大内需”。以往我国的发展是为了消除短缺、消除贫困。现在我们发现有的行业在现有产业层级上已经没有新的发展,有些行业产能过剩。所以,现在发展的概念不是经济总量扩张,而主要是结构升级。十八大报告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大路径,是发展战略的重大创新,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这一提法替代过去长期沿用的扩大对外开放的提法,凸显了当前国内外复杂经济环境下,我国经济发展将从过去一味追求速度逐步向更注重质量、深度和效益的方向转变。开放型经济对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质量、减少贸易摩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七大路径”。实行“以开放换开放”的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要立足于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第二篇:专家解读十八大报告新提法
专家解读十八大报告新提法
党的十八大报告,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准确而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了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根据参与起草组工作的相关专家专访,下面就报告中的新提法、新亮点、新举措、新部署解读如下:
——“八大方面”亮点突出
1、两个“五位一体”构成党和国家战略新布局。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扩展为“五位一体”,这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认识到实践都达到新的水平。报告中提出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也是“五位一体”,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生态文明,体现着自然界的净化,而我们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反腐倡廉建设,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党的肌体的自我净化。
2、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定位,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这个理论体系实现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三次与时俱进,第一次是将邓小平理论列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二次是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列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三次是将科学发展观列为党的指导思想,因而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最大的理论亮点和历史贡献。
3、“八项要求”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个基本要求,分别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4、“两个目标”是夺取新胜利的两座里程碑。报告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一个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个百年目标必将成为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两座里程碑。
5、“五个方面”充实完善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目标要求分别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6、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政治体制改革重要内容。报告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把中国特色选举民主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相结合,将有利于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正确方向。7、24个字分三个层次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报告用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这个表述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8、“三型”是对执政党自身建设规律的更全面把握。报告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三型”目标,表明我们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把握更自觉、更全面、更深刻。
——“十大关键词”引人注目
1、“不走老路”与“不走邪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胡锦涛在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作出上述表述。
2、“自信”。“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胡锦涛对全党提出上述希望和要求。
3、“分开”与“公开”。“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胡锦涛以较大篇幅论述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引发人们对政治体制改革的热议。
4、“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胡锦涛在论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作出上述表述,明确了在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发展仍是中国的兴国之要
5、“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论述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建设中,十八大报告如是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6、“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作为对社会热点的积极回应,胡锦涛在谈到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时明确了相关改革要点。
7、“美丽中国”。“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胡锦涛在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作出提出上述名词,“美丽中国”首次出现在全国党代会报告。
8、“海洋权益”。“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作为发展中的中国“走向海洋”的宣示,胡锦涛在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明确了上述目标。
9、“共享尊严荣耀”。“我们坚信,香港同胞、澳门同胞不仅有智慧、有能力、有办法把特别行政区管理好、建设好,也一定能在国家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享做中国人的尊严和荣耀”。在论述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时,胡锦涛提出上述希望,赢得全场掌声。
10、“政治清明”。“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胡锦涛在论述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时提出上述要求。
第三篇:十八大报告新观点、新提法、新要求
努力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要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担负起领导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必须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此,党的十八大作了精心部署,在党的建设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述和新思想。
首先,明确了党的指导思想新内容。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一系列的阶段性特征。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过程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又一里程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确立起来,有利于统一认识,有利于推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进一步学好科学发展观,掌握好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其次,明确了党的建设新目标。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把“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三者结合在一起,上升为全党的党建目标,意味着党建思路、工作方式、形象的转型。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不断学习、善于学习,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掌握和运用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建设服务型政党,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庄严使命。建设创新型政党,就是要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使党的建设不断适应党的事业发展要求,进一步增强党的创造活力。
再次,明确了党的建设新主线。党的十八大报告通过分析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给党的建设带来的新挑战,既坚持又完善,对党的建设主线进行了新的概括,指出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中国共产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面对来自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等四大考验和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四大危险,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有效应对考验、化解危险的必由之路,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不断夺取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最后,明确了党的建设新路径。党的十八大在全面部署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的同时,强调了当前及今后5年的党建工作重心是理想信念、党群关系、党内民主、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管人才、基层组织创新、反腐败、党的纪律等八个方面。这八个方面就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新路径。党的建设新路径体现了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通过这些新路径,不断增强党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进一 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党的十八大在对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的新鲜经验深刻总结的基础上,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对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按照党的十八大的总体部署,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中国共产党充满希望,中国人民充满希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
十八大报告新观点、新提法、新要求
“一个主题”——“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科学发展观列入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者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五位一体”“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八个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三个自信”—— “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由“建设”到“建成”——“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两个翻一番”——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四化”同步——“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
首次写入“法治思维”——“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精炼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管理体制——“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
建设美丽中国——“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海洋强国目标——“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高度关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安全。”
“纯洁性建设”列入党建主线——“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
“三型政党”——“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首提党代表提案制——“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提高工人、农民代表比例,落实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试行乡镇党代会年会制,深化县(市、区)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实行党代会代表提案制。”
党的集中统一——“党的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所在,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党面临的形式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历史昭示我们,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无法带来美好世界。”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可或缺、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新形势下,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扩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创新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着力扩大党的基层组织覆盖面,探索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推广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相对集中点建立党组织的做法,抓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在中介机构、协会、学会以及各种新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要推进基层组织工作创新,按照各自功能定位创新活动内容方式,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在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上下工夫。要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坚持以“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选拔标准,选拔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
“十八大时间” 要有积极的状态
党的“十八大”在万众瞩目中如期召开,全党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到北京、关注到中国,历史时钟进入了“十八大时间”。“十八大报告”,回应了民生关切,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进一步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满怀自信和期待。在“十八大时间”,我们必须要有正确的心态、积极的状态。
一要头脑清醒。十八大报告,全面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是,我们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必须有清醒的头脑,要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切忌骄傲自满,沾沾自喜。谦受益,满招损。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要客观全面地看待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所取得的工作成效,既要看到成绩,更要认清不足,特别要理性分析党的建设和各项事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以推动科学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为己任,在新的起点上有新的举措、新的作为,干出新的更大的业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 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要积极认真。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回顾过去、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作出全面部署,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但是,一些政策措施完全“落地”,还有一些时间。于是,有些人,包括党内部分同志,可能片面地认为,在十八大召开的短期内,可以等一等、看一看,没必要太积极、太认真。这种等待观望的态度,不但不能使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工作上台阶、上水平,而且还会对党和人民的事业产生不良影响。还有一些人,认为党的十八大,是中央高层的事情,与己无关,没必要太关注、太重视,在思想和行动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能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大的决策和部署上,依然我行我素。甚至个别党员干部,还沉醉于个人的“一亩三分地”上,对中央的决策部署不关心、不热心、不上心。这些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可取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有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进取精神,要认真细致、全面深刻地理解十八大精神、解读十八大精神,贯彻十八大精神,要将精神凝聚到十八大上来,将力量汇聚到新的部署中去。
三要求真务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重点在党员干部,关键靠实打实,要务实务实再务实、扎实扎实再扎实,绝不能只重形式不看内容。切忌只浮在水面上、纸面上,而不能静下心来、沉下身去。在十八大召开期间,固然可以搞一些庆祝活动、表态方式,但是切忌过头、过火、过于务虚,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热闹闹、形式上的轰轰烈烈,甚至停下工作、放下建设搞一些形而上学的花架子、假把式,满足于“唱仰天歌”式的表决心。实际上,表达向党的忠心、爱国的热情,不是靠嘴上说的唱的如何,而是要看行动中干的做的咋样。各级各地党政机关、党员干部,尤其要发挥狠抓落实的表率作用,脚踏实地地做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在务实求实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光添彩,在真抓实干中彰显党的先进性,通过实际行动、扎实工作将党的十八精神传达下去、贯彻下去、落实下去。
党的十八大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关系国家的长远发展,也关乎全国人民的幸福安康。这次大会必将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前进。要实现十八大的宏伟蓝图和目标,离不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心态决定状态,状态成就业态。只要人人都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个个都有饱满的精神状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十八大报告突出“制度建设”彰显成熟魅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作为全党智慧的结晶,作为未来五年和今后更长时期的执政纲领和行动指南,“制度”二字贯穿始终。无论是在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还是在部署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时,都特别强调“制度建设”,彰显了我党完善自我、自信成熟的无穷魅力。制度建设是人类进步的根本标志。不断丰富完善发展制度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直接体现。经过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丰富完善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充分体现了党的制度自信与成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首要的是制度,重抓的也必须是制度。制度建设是重点,也是难点,需要有改革创新的精神。制度建设的过程,也就是推进改革的过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促进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的因素。制度建设,关键在干部,成败也在干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确保党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崇尚制度,必须努力克服和遏制特权思想。党的领导干部应该反对特权思想,绝不允许搞特权。职务给予干部的,不是权力是责任。应该时刻以党的利益为重、以大局为重,不允许存在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殊公民,不允许存在凌驾于党规党纪之上的特殊党员;坚决维护国家法律制度的统一、尊严、权威,反对特权思想,从内心深处将超越法律和制度的“特殊”视为耻辱,为党和人民尽忠尽责、服务效力。
制度建设,重在改革,贵在落实。再好的制度,再优越的制度,不落实,不执行,都是空摆。切忌空谈理论,将制度落实在口头上、纸面上、墙壁上。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有些地方,个别部门,少数干部,习惯于将制度挂在嘴上、行在文上、贴在墙上,看似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制度,但是,却不抓落实、不去执行,只是说给别人听、挂给别人看,而不是做给别人看、带领别人干。这种务虚的作风和行为,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有百害而无一益,必须坚决革除。要将制度的完善和落实内化为全党全国人民的自觉行动,形成人人敬畏制度,人人维护制度,人人执行制度的浓厚氛围。
第四篇:十八大报告新观点新提法新要求
努力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理论 努力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要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担负起领导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必须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此,党的十八大作了精心部署,在党的建设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述和新思想。
首先,明确了党的指导思想新内容。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一系列的阶段性特征。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过程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又一里程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确立起来,有利于统一认识,有利于推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进一步学好科学发展观,掌握好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其次,明确了党的建设新目标。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把“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三者结合在一起,上升为全党的党建目标,意味着党建思路、工作方式、形象的转型。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不断学习、善于学习,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掌握和运用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建设服务型政党,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庄严使命。建设创新型政党,就是要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使党的建设不断适应党的事业发展要求,进一步增强党的创造活力。
再次,明确了党的建设新主线。党的十八大报告通过分析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给党的建设带来的新挑战,既坚持又完善,对党的建设主线进行了新的概括,指出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中国共产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面对来自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等四大考验和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四大危险,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有效应对考验、化解危险的必由之路,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不断夺取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最后,明确了党的建设新路径。党的十八大在全面部署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的同时,强调了当前及今后5年的党建工作重心是理想信念、党群关系、党内民主、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管人才、基层组织创新、反腐败、党的纪律等八个方面。这八个方面就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新路径。党的建设新路径体现了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通过这些新路径,不断增强党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党的十八大在对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的新鲜经验深刻总结的基础上,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对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按照党的十八大的总体部署,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中国共产党充满希望,中国人民充满希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
十八大报告新观点、新提法、新要求--理论
十八大报告新观点、新提法、新要求
“一个主题”--“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科学发展观列入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者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五位一体”“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八个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三个自信”--“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由“建设”到“建成”--“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两个翻一番”--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四化”同步--“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
首次写入“法治思维”--“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精炼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管理体制--“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
建设美丽中国--“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海洋强国目标--“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高度关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安全。”
“纯洁性建设”列入党建主线--“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
“三型政党”--“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首提党代表提案制--“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提高工人、农民代表比例,落实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试行乡镇党代会年会制,深化县(市、区)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实行党代会代表提案制。”
党的集中统一--“党的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所在,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党面临的形式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历史昭示我们,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无法带来美好世界。”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可或缺、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新形势下,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扩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创新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着力扩大党的基层组织覆盖面,探索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推广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相对集中点建立党组织的做法,抓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在中介机构、协会、学会以及各种新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要推进基层组织工作创新,按照各自功能定位创新活动内容方式,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在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上下工夫。要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坚持以“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选拔标准,选拔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
“十八大时间” 要有积极的状态 分享到...* 分享到人人 * 分享到QQ空间
党的“十八大”在万众瞩目中如期召开,全党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到北京、关注到中国,历史时钟进入了“十八大时间”。“十八大报告”,回应了民生关切,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进一步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满怀自信和期待。在“十八大时间”,我们必须要有正确的心态、积极的状态。
一要头脑清醒。十八大报告,全面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是,我们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必须有清醒的头脑,要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切忌骄傲自满,沾沾自喜。谦受益,满招损。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要客观全面地看待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所取得的工作成效,既要看到成绩,更要认清不足,特别要理性分析党的建设和各项事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以推动科学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为己任,在新的起点上有新的举措、新的作为,干出新的更大的业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要积极认真。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回顾过去、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作出全面部署,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但是,一些政策措施完全“落地”,还有一些时间。于是,有些人,包括党内部分同志,可能片面地认为,在十八大召开的短期内,可以等一等、看一看,没必要太积极、太认真。这种等待观望的态度,不但不能使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工作上台阶、上水平,而且还会对党和人民的事业产生不良影响。还有一些人,认为党的十八大,是中央高层的事情,与己无关,没必要太关注、太重视,在思想和行动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能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大的决策和部署上,依然我行我素。甚至个别党员干部,还沉醉于个人的“一亩三分地”上,对中央的决策部署不关心、不热心、不上心。这些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可取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有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进取精神,要认真细致、全面深刻地理解十八大精神、解读十八大精神,贯彻十八大精神,要将精神凝聚到十八大上来,将力量汇聚到新的部署中去。
三要求真务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重点在党员干部,关键靠实打实,要务实务实再务实、扎实扎实再扎实,绝不能只重形式不看内容。切忌只浮在水面上、纸面上,而不能静下心来、沉下身去。在十八大召开期间,固然可以搞一些庆祝活动、表态方式,但是切忌过头、过火、过于务虚,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热闹闹、形式上的轰轰烈烈,甚至停下工作、放下建设搞一些形而上学的花架子、假把式,满足于“唱仰天歌”式的表决心。实际上,表达向党的忠心、爱国的热情,不是靠嘴上说的唱的如何,而是要看行动中干的做的咋样。各级各地党政机关、党员干部,尤其要发挥狠抓落实的表率作用,脚踏实地地做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在务实求实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光添彩,在真抓实干中彰显党的先进性,通过实际行动、扎实工作将党的十八精神传达下去、贯彻下去、落实下去。
党的十八大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关系国家的长远发展,也关乎全国人民的幸福安康。这次大会必将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前进。要实现十八大的宏伟蓝图和目标,离不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心态决定状态,状态成就业态。只要人人都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个个都有饱满的精神状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十八大报告突出“制度建设”彰显成熟魅力 分享到...* 分享到人人
* 分享到QQ空间
党的十八大报告,作为全党智慧的结晶,作为未来五年和今后更长时期的执政纲领和行动指南,“制度”二字贯穿始终。无论是在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还是在部署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时,都特别强调“制度建设”,彰显了我党完善自我、自信成熟的无穷魅力。
制度建设是人类进步的根本标志。不断丰富完善发展制度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直接体现。经过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丰富完善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充分体现了党的制度自信与成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首要的是制度,重抓的也必须是制度。制度建设是重点,也是难点,需要有改革创新的精神。制度建设的过程,也就是推进改革的过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促进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的因素。制度建设,关键在干部,成败也在干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确保党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崇尚制度,必须努力克服和遏制特权思想。党的领导干部应该反对特权思想,绝不允许搞特权。职务给予干部的,不是权力是责任。应该时刻以党的利益为重、以大局为重,不允许存在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殊公民,不允许存在凌驾于党规党纪之上的特殊党员;坚决维护国家法律制度的统一、尊严、权威,反对特权思想,从内心深处将超越法律和制度的“特殊”视为耻辱,为党和人民尽忠尽责、服务效力。
制度建设,重在改革,贵在落实。再好的制度,再优越的制度,不落实,不执行,都是空摆。切忌空谈理论,将制度落实在口头上、纸面上、墙壁上。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有些地方,个别部门,少数干部,习惯于将制度挂在嘴上、行在文上、贴在墙上,看似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制度,但是,却不抓落实、不去执行,只是说给别人听、挂给别人看,而不是做给别人看、带领别人干。这种务虚的作风和行为,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有百害而无一益,必须坚决革除。要将制度的完善和落实内化为全党全国人民的自觉行动,形成人人敬畏制度,人人维护制度,人人执行制度的浓厚氛围。
第五篇:十八大报告心得体会分析:学习领会五位一体新提法
您正在浏览的心得体会是十八大报告心得体会分析:学习领会五位一体新提法 xx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十八大,作为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报告中出现了一些“新提法”,“五位一体”便是其中之一。“五位一体”,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大建设,一起抓,并列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之中,“成为一体”。这一重要政治表述,透露出重大政治信号,将为中国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五位一体”是理论的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体现在各个方面建设上。中国共产党在xx大以前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主要集中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到xx大的时候,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也就是加了一个社会建设,所以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从过去的三位一体变成了四位一体。这次十八大报告上又从四位一体拓展到了五位一体,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提法是党的理论体系的又一次重大创新。这五大建设是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总体布局,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内涵的深度挖掘,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化和发展,是指导未来中国发展的重要行动纲领。
“五位一体”是实践的创新。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五位一体”总布局不是凭空的理论创造,而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改革开放初期,邓首先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两个文明”建设,此后,中国共产党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在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理念提出后,中国共产党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上重要日程。五年前的xx大上,中国共产党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写入党的章程。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生态建设越来越被引起高度重视。xx于2012年7月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首次完整阐述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五位一体”的新布局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产生的,更加强调均衡、可持续和以人为本的发展,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阔步前进。
“五位一体”是民意的期盼。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是党和政府的神圣职责。在中国发展历程中,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精神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和期盼不断变化,为我党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和动力。由于一些地方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已经让老百姓不堪重负。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已经成了老百姓的迫切期盼。事实上,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迫在眉睫的挑战。今年7月以来,四川什邡、江苏启东、浙江镇海陆续发生民众因担心环境被破坏而反对工业项目上马的群体事件。环保部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年均增速约30%。十八大报告中表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把生态文明的这种观念贯穿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和始终,体现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里面。我们要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要“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这是得民心顺民意的科学判断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