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富强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
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以下几点上下功夫。
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古希腊哲学家说,知识即美德。我国古人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大学的青春时光,人生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鲁迅先生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大学阶段,“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磋,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德者,本也。”蔡元培先生说过:“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这就是我们的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人们付出的辛劳才能结出果实。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现象,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一时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人说:“圣人是肯做工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的圣人。”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心浮气躁,朝三暮四,学一门丢一门,干一行弃一行,无论为学还是创业,都是最忌讳的。“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努力。青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滴水可以穿石。只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成功就一定在前方等你。
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不要顺利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遇挫折,就怀疑动摇,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坚守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
第二篇: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最新教育方针
教 育 方 针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三篇: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学习型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学习型政党排在首要位置。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员干部是建设的中流砥柱和骨干力量,党和国家的发展快慢很大程度取决于广大党员干部的素质高低。因此,唯有不断加强党员干部学习力度,尤其是基层党员干部的学习深度,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才能实现经济社会长期健康发展。
新形势下,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量作风正派、为民务实、乐于学习的党员干部不断涌现,带给基层农村一股清新爽朗之风。但毋庸讳言,基层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基层党员教育资源缺乏,教育手段有待丰富;基层党员教育资源利用率低,现有作法有待推敲;基层党员学习自主性不足,学习热情有待提高。
一、整合资源,丰富基层党员干部教育活动。
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层党员干部面临工作繁杂,任务繁重,压力颇大等一系列考验。如何寓教于乐,以喜闻乐见的方法把党员干部拉回学堂,是一项应该长期实践的工作。要千方百计地为党员干部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整合教育外部资源,定期组织党校专家到基层开讲授课;充分利用“学习座谈会、民主生活会”等现有制度,不断扩大活动影响力,继续创新现有学习教育方法。党政领导要带好头,为基层党员学习教育助推加码。
二、活用新媒体,强化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实效。
新媒体时代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学习生活方式。年轻干部对于网站、微博等信息载体的兴趣更高、接受度更快,利用新媒体做好党员教育工作是已是势在必行。现有基层党员教育以远程教育为主,覆盖面虽广实际效果却值得强化。必须建立健全党员网络学习的平台,开通党员网络学习教育频道,引导党员干部广泛参与讨论、征文等网络活动;同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完善远程教育等相关设备使用,订计划、抓落实,引导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加速提升。
三、加强引领,提高基层党员干部学习自主性
新时期对于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好学习才能服务好,不学习就很难有进步。很大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对于学习的认识度不够,书写文章雷同现象广泛存在。加强示范引领,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理论水平,已是迫在眉睫。要大力开展思想教育,提高干部对学习的认识。党政领导要发挥率先垂范、引领带动作用,做好表率,提高党员干部学习自主性。党员干部亦要提高认识、加大重视,创新思路,努力学习,开创工作新局面。
基层党员干部处于与群众直接接触第一线,是支撑党和国家健康发展的基石,是展现党的形象、体现党对人民群众殷切关怀的重要抓手。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与业务能力,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需要。
第四篇: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推进绿色发展,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推进绿色发展,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建立健全绿色餐饮发展的体制机制,提供“节约、环保、放心、健康”的餐饮服务,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完善餐饮节约常态化制度化机制,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政策导向,发动消费者广泛参与,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加工、仓储、管理、服务、消费等各个环节,在全社会营造“厉行勤俭节约 反对餐饮浪费”的浓厚氛围。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支持餐饮企业向低碳化、集约化转型,鼓励社会力量引导消费者践行节约消费的理念,逐步推动餐饮产业链形成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坚持政府引导。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通过制定发展目标、健全法规标准、开展宣传教育、完善促进政策等措施激发餐饮企业、社会机构、消费者等各类主体的积极性,逐步形成政府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格局。
坚持精准施策。针对餐饮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各相关部门结合自身特点分别健全标准体系和完善支持政策。针对自助餐、宴席、食堂等不同餐饮类别,分别运用经济激励、精神表彰等多种方式推动形成绿色生产和消费。
(三)主要目标。到2022年,初步建立绿色餐饮仓储、加工、管理、服务以及自助餐、宴席等重点领域的标准体系,严格绿色餐饮准入,推动形成绿色餐饮发展的常态化、制度化机制,将绿色理念融入生产消费的全过程,培育5000家绿色餐厅,每万元营业收入(纳税额)减少20%以上的餐厨废弃物和能耗。
二、主要任务
(一)推进餐饮节约常态化。坚持餐饮厉行勤俭节约的有效做法,积极探索餐饮节约的新举措。鼓励餐饮企业在饭店醒目位置张贴节约标识,供应小份菜,开展节约奖励活动,提示适量点餐,提供分餐服务,提醒餐后打包。支持餐饮企业积极探索在菜单上增加份量、热量、建议消费人数等信息,根据节约消费需要完善装修设计。推动自助餐企业建立备餐评估、供餐巡视等制度。(商务部负责)
(二)健全绿色餐饮标准体系。加快形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与企业标准相互配套、相互补充的绿色餐饮标准体系。制定绿色餐饮服务和管理标准,明确明码标价、服务时间、餐厅卫生、菜单内容、餐台安排、物品储存、员工考核、服务培训等要求;制定完善绿色餐饮相关环保标准,明确餐厨垃圾收集、废弃油脂处置、油烟排放等要求;制定绿色餐饮评价标准,明确评价指标和考核、验收等要求。(商务部、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国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构建大众化绿色餐饮服务体系。鼓励绿色餐饮企业发展连锁经营,进社区、进学校、进医院、进办公集聚区、进交通枢纽等重要场所,建设便民服务网络。加快发展早餐、团餐、特色小吃等服务业态,优先供应面向老人、中小学生等特定群体的服务品种。鼓励经营者采购无烟烧烤车等设备,规范收集餐厨垃圾,有效减少烟尘、塑料垃圾等污染排放。(商务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发展网络餐饮绿色服务。鼓励绿色餐饮企业与网络平台加强合作,推动“互联网+餐饮”发展,实现线上订购与线下服务的全方位、全天候互动,提升线下配送和售后服务水平,改进消费体验。鼓励餐饮企业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运用,在推 广、预订、支付、配送、评价、采购、管理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推广绿色加工和配送模式,减少外卖送餐环节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使用,鼓励推行一次性餐饮具集中回收,推广可循环利用餐饮具,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商务部、发展改革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促进绿色餐饮产业化发展。支持餐饮企业建立原辅料生产基地,合作建设采购基地,向种养等产业链的上游延伸,打造“生产基地+餐饮门店”采购链。鼓励餐饮企业建设或共享中央厨房,与食品工业企业加强合作,打造“中央厨房+冷链配送+餐饮门店”加工配送链。鼓励餐饮与养老、旅游、文化等行业融合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餐饮服务链。(商务部、发展改革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培育绿色餐饮主体。宣传推广绿色餐饮标准,支持各地商务等相关部门健全绿色餐饮工作机制,开展绿色餐饮标准培训,举办绿色餐饮宣传活动,鼓励餐饮企业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引导各类主体参与绿色餐饮评价和监督工作,推动餐饮企业、机关和高校食堂落实绿色餐饮各项标准,培育一批绿色餐厅、绿色餐饮企业(单位)、绿色餐饮街区。及时总结绿色餐饮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通过举办经验交流会、新闻媒体宣传报道等多种方式进行推广,在全社会营造“绿色生活、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商务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国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倡导绿色发展理念。鼓励餐饮企业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服务人员行为规范,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绿色发展理念变成服务人员自觉行动,引导顾客文明用餐,养成节俭消费的良好习惯。结合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将“绿色餐饮”理念纳入“文明城市文明单位创建”等内容,推动绿色餐饮理念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商务部、中央文明办、国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推动绿色餐饮国际交流。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支持绿色餐饮企业参加非商业性境外办展项目、国际美食节等展会,引导行业中介组织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举办绿色餐饮论坛、推介会等活动。加强绿色餐饮标准等方面的国际合作,推动有实力的绿色餐饮企业走出去,提高中餐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商务部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部门联动配合。商务部、中央文明办、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国管局、银保监会等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制定推动绿色餐饮发展的相关措施,强化信息资源共享与合作,逐步建立多部门共同推动、齐抓共管的体制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二)切实加强宣传推广。加大对绿色餐饮的宣传力度,适时曝光污染突出、浪费严重的典型案例,强化政府推动餐饮业绿色发展的舆论导向,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积极践行节约消费的良好氛围。鼓励各地认真总结推动绿色餐饮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报送优秀典型和案例,及时安排采访报道,在全社会树立“绿色发展”典范,引导社会各类主体共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三)完善配套政策支持。对于绿色餐饮项目,可按当地规定申请贴息支持。鼓励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前提下,加大对绿色餐饮企业的支持。
(四)充分发挥协会作用。加强行业中介组织建设,探索制定餐饮行业厉行勤俭节约公约,组织开展餐饮节约和绿色发展的实践活动,强化行业自律,及时总结餐饮节约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提升节约水平。
附件:绿色餐饮主体建设指南
商务部 中央文明办 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人民银行
国管局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2018年5月21日
第五篇: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好干部队伍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好干部队伍,要加强党性修养、廉洁从政、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这为我们新时期的干部队伍建设明确了方向,指明了道路。
加强党性修养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更是新时期对领导干部的必然要求。当前,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加快发展,干部与群众的接触越来越广泛、深入,如果领导干部自身党性不强,摆不正位置、经不住诱惑,势必会耽误一方发展,甚至祸害一方百姓。因此,领导干部要想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大风大浪之中站稳脚跟,经受住各种挑战和考验,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修养,把它当成人生的必修课,学到老,改造到老。
一、加强党性修养须强化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学习是前进的动力,创新的基础。学习,要把握时代要求,与时俱进,要不断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政治理论的学习。通过夯实理论根基,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匡正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要自觉淡泊名利,经常想一想“现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明确自己的职责。要破除私心杂念,切实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利益的关系;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远大理想与当前现实的关系,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二、加强党性修养须牢记党的宗旨,坚持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民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这是党和人民长期教育培养的结果,是党组织的高度信任,理所应当鞠躬尽瘁,无私奉献,为民造福。所以,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心中装着群众。做到知民之所想,察民之所虑,亲民之所爱,为民之所急,与人民群众结成唇齿相依的“鱼水关系”。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群众利益”之间的关系,不搞“面子工程”、“帽子工程”、“政绩工程”,不盲目追求发展而损害群众的利益,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把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干工作、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坚决克服形式主义、享乐主义。
三、加强党性修养须增强自律意识,坚守党性原则,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古人云:“君子一日三省吾身”。新时期的领导干部要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尤其是在对待权力、地位、利益上,要有清醒的头脑、平和的心态。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一是要在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要警惕腐朽思想的侵蚀,在功名利禄、金钱美色的引诱面前立场坚定,心澄如水,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二是要讲原则。切实管好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和亲属。处理好原则与人情的关系,增强责任意识,不被各种各样的关系网束缚,坚决反对只讲人情不讲原则,只讲关系不讲党性的庸俗作风。三是要守纪律。严格遵守党章、准则以及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自觉做到“四个管住”:即管住自己的头,做到头脑清醒,是非分明;管住自己的嘴,做到不该吃的坚决不吃,不该说的坚决不说;管住自己的手,做到不该拿的坚决不拿;管住自己的腿,做到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
坚强的党性,不仅仅体现的是一个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它更是我们党永葆先进的活力、拒腐防变的约束力、推动发展的源动力。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常怀律已之心,常排非分之想,常修为官之德,坚持不懈地加强自身党性修养,才能不断坚定政治理想,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才能持续推动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