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施方案
根据省、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任务和县打好污染防治攻坚办要求,结合XX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省、市、县“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总体要求,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生态文明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并重,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建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长效机制,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推进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治理及资源化利用工作
1.建立“两个清单”。开展畜禽规模养殖场摸底核查,及时更新完善养殖场直联直报信息系统信息,对已关闭拆除养殖场删除,对新建场、扩建场予以增加,分别建立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规模场年度清单。(包抓领导:XX;责任单位:畜牧科)。
2.推进规模养殖场治理工作。推进规模畜禽养殖场设施设备改造升级,实施节水养殖,实行雨污分离、干湿分离,实现源头减量。畜禽养殖场要落实污染治理主体责任,配套完善粪污处理设施,完成全县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认定工作。(包抓领导:XX;责任单位:畜牧科)。
3.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用好省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资金,按照整县推进要求,聚焦重点领域和环节,落实具体项目,全面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加大种养结合推广力度,多形式拓宽利用渠道,多途径促进畜禽粪污就地利用。(包抓领导:XX;责任单位:畜牧科)。
(二)进一步规范畜禽养殖行为
严把立项审批关,推进标准化养殖。在新建、扩建畜禽养殖场项目审批上要遵循畜地平衡原则,在用地备案、环评、动物防疫条件等源头上规范养殖行为。大力推进畜禽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工作,力争全县畜禽规模养殖场生态健康养殖比重再上新台阶。(包抓领导:XX;责任单位:畜牧科)。
(三)推进生态农业体系建设
1.化肥使用减量增效。一是精准施肥分类指导,根据土壤供肥保肥性能,作物需肥规律,实行分类指导。在全县13个镇街,选取有代表性的稻麦、稻虾、麦玉、蔬菜四大类种植体,定点跟踪调查农户化肥使用情况,掌握生产过程的笫一手资料,建立工作台帐,科学评估并指导化肥减量增效;二是优化调整肥料结构,充分利用近年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成果,分区域分作物设计肥料配方,倡导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促进化肥减量增效;三是改善施肥设施装备,推进施肥方式转变。依托项目支撑大力发展施肥机械、水肥一体化设施装备,降低氨挥发和肥料淋溶流失。(包抓领导:XX;责任单位:耕保站)。
2.加强绿色防控示范带动。一是围绕农药使用量负增长目标,结合“科学用药进万家”活动,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微信群、农技耘等各类媒体平台的技术优势,广泛开展农药使用技术宣传,规范广大农户安全施药行为和自我保护意识,以省联合推广名录产品为重点,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和产品;
二是深入开展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推进高效植保机械替代传统植保机械等,提升绿色防控产品在专业化病虫害防治服务组织中的应用覆盖面,提高农药利用率;
三是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农药使用量,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
落实4个省级绿色防控示范区和10个县级绿色防控示范片,力争化学使用量持续下降,确保实现农药使用量负增长。(包抓领导:XX;责任单位:植保站)。3.设立农药包装物废弃物回收试点。开展全县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按照先试点后全面推广方式,委托县供销合作总社,按照“边试点、边总结、边完善、边提升”原则,牵头做好全县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设立县级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中心和村(居)级回收点。回收中心及时将回收点废弃物进行归集,同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运输和集中处置废弃物。通过试点实施,逐步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机制,完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与处置体系,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示范典型,试点范围逐步向其他镇街辐射扩大。(包抓领导:XX;责任单位:植保站)。
4.扶持虾稻共生等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推广虾稻共生综合种养模式,通过种植一季水稻,养殖两茬龙虾,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粮渔双赢、生态高效”,确保在虾稻共生模式下减少水稻种植的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包抓领导:XX;责任单位:水产站)。
5.秸秆综合利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宣传秆综合利用,提升机械化还田质量,加强综合利用能力,巩固禁止露天焚烧成果,引导秸秆离田,扩大“五化”利用,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负责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指导,并跟踪服务,确保今年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以上。新建农膜回收利用五有回收站2-3处,杜绝使用厚度小于0.01mm的地膜,2020年全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80%。(包抓领导:XX;责任单位:沼气站)。
(四)加大退圩还湖、还湿工作力度
压缩洪泽湖、陡湖网围养殖面积。进一步指导督促沿洪泽湖、陡湖周边镇街做好湿地保护区的退养还湖工作,同时加强巡查力度,对已拆除围网“回头看”,杜绝复围、复养现象发生。(包抓领导:XX;责任单位:渔政监督大队、陡湖站)。
三、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协作配合。成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各分管局长任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制定方案,分解任务,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共同做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各项工作。
2.加大投入,扶持推进。多渠道争取部省市可持续发展专项资金,对生态农业、绿色畜牧业粪便资源化利用等继续扶持,打造一批富有特色、示范效果强的畜禽、农业、渔业等生态农业工程,发挥项目聚集效应,有序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顺利开展。
3.规范监管,依法治污。加大全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监管力度,督促指导大户、企业规范操作,合法生产;对违规生产造成环境污染的农业企业,特别是污染严重且整改不到位的养殖场及企业,农业部门配合生态环境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予以查处,不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步入法制化良性轨道。
4、落实责任,目标考核。畜禽污染治理、围网拆除、农药化肥、秸秆和农膜利用等工作是考核重点之一,承担各指标任务的责任单位要制定方案,明确责任,确保完成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各项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