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如何加强自理能力的培养
【摘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自己照料自己的生活行为,例如吃饭、洗手、睡觉、上厕所等。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利于幼儿自信心、责任感的加强;有利于生活习惯的养成;有利于今后面对困难、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决心。但是,现在的幼儿都是家中的宝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吃喝拉撒睡都由父母包办,照顾的无微不至,还享受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疼爱,几乎都是有求必应,在这种情
况下,孩子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弱,自由支配的时间少,使得孩子失去了一次次锻炼的机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依赖性,没有自己的主见意识,不利于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利于生活习惯的养成,不利于自身人格的塑造,不利于新环境的适应。所以,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有责任担负起重任,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关键词】幼儿教师小班幼儿
一、加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原因
1.社会环境原因
每个幼儿一出生就生活在社会环境之中,社会环境的范围很广泛,大到时代,小到亲友、教育、同伴,他们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中,如果你的孩子还生活在养尊处优的日子里,生活自理能力差,动手能力差,适应环境能力差,久而久之,逐渐就会被社会淘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是残酷的,它不会同情弱者,所以培养幼儿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2.家庭环境影响
从幼儿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他就是家庭中的一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榜样,你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一生。父母重视什么就期望孩子达到他理想中的样子。在幼儿园里,部分家长最为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健康,只要学习好,健康、聪明,其他方面都无关紧要。其实不然,生活自理能力也一样重要,不能因为孩子太小,承受能力弱,就剥夺了孩子的能力和思想。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从父母开始,从一件小事开始。
3.自身发展因素
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凡事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例如:洗手、吃饭、上厕所、睡觉。有生活自理能力的人,无论做任何事情,心中都会充满自信心。著名的美国儿童心里学家、儿科医生格塞尔指出:“儿童在成熟之前,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所以,从儿童时期就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能在日后的生活中赖以生存。因此,必须要加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二、加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的方法与技巧
1.通过儿歌的形式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俗话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小班幼儿对于儿歌特别感兴趣,所以我们就从这一方面着手,编了些儿歌,例如:睡觉时就教幼儿念儿歌“脱下鞋子和衣服,端端正正放整齐。铺好被子上去,小被暖和盖身体。闭上眼睛手放好,不吵不闹睡午觉。房间里静悄悄,一觉醒来精神好”。幼儿边念儿歌边动手,一周下来,都能自己安安静静的午睡了。孩子能在儿歌的帮助下,能养成轻松睡觉的好习惯。所以,利用儿歌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2.通过游戏和比赛的方法加强幼儿生活自理的能力
小班幼儿特别喜欢玩游戏。所以,我们设置了许多的游戏环节。例如:娃娃家,在娃娃家里放置一些家具、衣服等,让孩子给娃娃家打扫卫生,包括拖地板,叠衣服,给娃娃洗澡的游戏,谁做得好给谁奖励,既玩了游戏,又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许多幼儿玩完玩具时,把玩具乱扔乱放,不注重归类,我们进行了“给玩具找家”这一活动,帮助幼儿养成不乱丢、不乱放的生活习惯。总而言之,我们设计的这些游戏都是为了让幼儿能够更好的学会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
3.作为老师、父母要经常鼓励、赞扬幼儿
对于表现好的幼儿要及时鼓励,对他说“你真棒”或小贴纸给予表扬。对于做得不好的幼儿,也要给予表扬“你做得很好,下次做的肯定比这次更好”,所以,赞美的语言可以激发幼儿内在的潜力,增强自信心,面对问题能够做到胸有成竹。
三、结论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在家庭和学校为孩子提供一个锻炼的空间,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坚持。身为父母,要学会放手,相信自己的孩子,孩子想做的,自己能做的事情,我们就要多多支持,言传身教,耐心辅导相信未来的日子里,幼儿生活自己的能力将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