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和隐私权》
教学案例
学科:思想品德
年级:八年级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姓名:
工作单位:
课题:隐私和隐私权
一、设计理念:
教学设计应符合课改的理念,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情境展开为主线,把学生置入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在课前,教师引导学生预习教材,查找相关资料;教师围绕教学的内容设置谈话问题,视频资料,图片资料,情景对话展开教学;由话题展开课堂讨论,在师生、生生合作中明理导行;学生用所学知识剖析社会现象和反思自己的言行,以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言行。
二、课标依据:
本课对应课标要求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部分: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隐私。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隐私的含义,理解维护隐私和隐私权的重要意义,能够判别侵犯隐私的具体行为。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隐私问题,初步掌握保护个人隐私的技巧和法律手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确保护隐私就是维护人格尊严的具体表现;增强维护隐私权的法律意识,体会权利义务的一致性,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
4、教学重点和难点:正确认识隐私和隐私权
四、教学内容分析:
本框是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第五课“隐私受保护”的第二框内容。本课内容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时代性强,但较难理解,是第二单元的教学难点。因此教材在处理上将这一部分知道从前面的内容中独立出来,用一课的篇幅让学生具体学生。它在教材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教材前一课是简略介绍公民的几种人格尊严权,本课内容是具体介绍人格尊严权中的另一项权利—隐私权,为后一框内容——尊重和维护隐私奠定基础。
五、教学对象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隐私权缺乏足够的认识,学校、家庭、社会的一些错误做法也误导了学生的理解,不敢理直气壮地去维护自己的隐私权;也有一些学生把一切生活上学习上的事情,全都当作是隐私,拒绝与家长和老师进行沟通。
六、教学模式选择:
本节内容的编写具有极大的弹性,在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有效资源的同时,我劲力跳出教材的束缚,注重教材资源的再挖掘,进一步扩展教材,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方式来引导和启发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政治课堂,大大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和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学会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吸引学生实实在在的去感受和关注民族问题,让学生从感性上去了解隐私权。
七、教学策略设计:
根据新课程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在实际教学中我所采取的策略有:
1、理论引导,通过展示有关的法律知识和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让学生在理论上对隐私和隐私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为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采用一段视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分析社会中的现象,通过创设具体的情景,使学生感性认识到保护隐私和隐私权的必要性。
3、针对学生在隐私方面的模糊认识和现实生活中侵犯学生隐私权的现象,组织学生对通过小组探究、合作交流,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澄清对隐私的错误认识,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树立隐私意识。
八、教学媒体设计:
借助音乐、图片等对感观刺激性较强的信息全方位的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从而达到让学生从多角度去感受和了解隐私和隐私权问题,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九、教学评价设计:
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本节教材重在帮助学生通过实例和活动参与认识我国的状况,了解一定的人格尊严权常识,树立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因此在教学中我尽量避免只用枯燥的法律知识的一些条条框框来做为评价学生的依据,讲究和利用多维评价体系,评价中注重学生的体验收获。学生在学习中有参与、有体会、有改变、有发展就是最好的收获,不在乎学生收获的多少,只注重学生相关意识的提高和学生学习动态的进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评价学生,从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十、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播放视频资料,提出思考问题,导出本课课题
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兴趣,呼唤学生维护隐私的渴望。
讲故事论隐私
出示文字材料,提出思考问题,引发学生讨论。
得出相关结论即隐私是与群体利益、公众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
听故事,积极思考参与讨论回答问题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确隐私的含义。
看影片谈隐私
回顾视频,提出相关问题,学生讨论。
思考,讨论分析问题。学习并分析隐私的含义及内容
理解现代社会中隐私对个人的重要性,了解保护隐私的方法,从权利义务一致性的角度维护隐私和隐私权,同时引出法律保护隐私权的内容
法律保护隐私权
出示法律条文
引导学生学习隐私权的含义和内容
了解关于隐私权的相关法律规定,归纳总结隐私权的含义和内容。
通过了解我国法律对隐私权的相关规定,明确隐私权所包含的内容和隐私权的含义。
尊重与维护隐私权
出示材料,提出相关问题,引发学生对尊重和维护隐私权的深入思考
讨论交流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理解从亲情和友情的角度思考维权行为。
板书设计
对自己
对他人
权利
义务
维护人格尊严
隐私
隐私权
法律保障
不愿意公开
纯个人私事
(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
十一、课后反思:
1、对教学知识本身的学习至关重要
在这么多年的教学中,我已习惯依照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备课的方法,觉得这才是备课,这确实是常规的做法。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这是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的。“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老师。做为老师在为学生讲解知识时,自己对所讲内容的内涵和外延、一些具体内容是否明确,这直接关系到你的教学效果。
在第一次评课时,赵老师问了几个问题,尤其是几个为什么,当时我无言以对,归根到底是因为在备课时我只是抓住了教材中的知识去分析,对关于隐私和隐私权的知识理解不够全面,没有更多地学习与此相关的其他知识内容。如果做为老师自己本身就没有弄明白,那么如何给学生讲明白。因此在第二次备课前我首先做的就是把我能找到的关于隐私和隐私权的一些知识又进行了恶补,这样在第二次上课时我基本上能够做到对这部分知识及相关的一些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只有对所讲的知识有了科学性的理解,这样才能做到课程的科学性。
2、对知识体系的理解(即单一一节课——本单元的地位——全书中的地位(权利义务关系)——八年级所学习的人与人交往的内容)
通过这次课例研究活动,我发现了一个重要问题:在日常教学中,我在教学中只重一堂课的细教细讲,轻对教材的宏观综合认识。出现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以为是缺乏对教材的完整、全面、正确的认识,缺乏对课程标准的正确、全面理解。我自己感觉对单独一节课认识比较到位,但缺乏对一个单元、一册书、一个学段教材的整体了解,“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就以隐私权这一课举例来说,在讲第一节课时,几位老师就提出了这只是在讲单独这一节课,没有把这节课放在第二单元中、更没有放在八年级下册教材中。在经过了几次修改教案后,第二次上课,仍然有这方面的问题,最后是陈老师对我的教学进行了一个全面的分析,我才最终发现这个问题。我们每上一节课,必须要考虑到这节课在这一课中的地位、在这一单元的地位,在这本书中的地位、在八年级教学中的地位,以至于它在整个初中思品教材中的地位。不能把这一节课简单的做为一节课来上,把它与其他课程内容割裂开。
3、材料的选取和利用
教学中我选取了一段视频资料,对于这段视频资料的使用,经过了若干的修改。
我所选用的视频是选自美国大片《国家公敌》。在第一次上课是时我选用的是电影中比较有视觉冲击力的两个片段:迪恩看到自己无意中得到的录像带中录的是美国国安局高官谋杀议员的镜头,这段录像的选用我的本意是让学生分析“犯罪行为是否是隐私”,另一段视频是国安局用卫星定位技术对迪恩的生活进行监控,这段内容的选用我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对利用高科技侵犯他人隐私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从而引入现实生活中侵犯他人隐私的现象。在第一次上完课后,陈英老师提出了一个我没有想过的问题:犯罪行为是否是隐私的界定是现在法学界有争议的一个问题,如果要讨论的话没有一个标准,也很难说清,因此不能一概而论,说犯罪行为就一定不是隐私。王淑苹老师还亲自看了整个影片,认为我的影片选取的不够典型,应改为对迪恩资料的调查这一部分内容则更为鲜明,而且选取两段视频内容材料过我,占掉了学生充分讨论的时间。我吸收了两位老师的意见,在第二次课时,对视频材料进行了重新编辑,选取了一段更为典型的内容(即今天展示的内容)做为导入,由这个切入课题,让学生体会对迪恩隐私权的侵犯,效果有一个很大的提升。第二次课后,贺老师、陈英老师和杨玲老师又提出一个新的问题:这部影片的内容比较复杂,不可能先对学生有一个明确的说明,那么就有可能会让学生产生误解,因此建议把电影的名称去除,只是对这段截取的影片的情节进行分析,并且一定要把条件限定清楚,讲清隐私必须是有条件的(即迪恩是恐怖分子,国家安全局的人员调查是否侵犯隐私;)之后再去讨论:高科技手段下我们的隐私如何保护,激起学生对保护隐私的讨论,引出法律保护隐私权的内容)。之后陈老师又提了一个建议:把影片做为导入,同时提升到人格尊严的高度去讲隐私的问题,即尊重他人。
4、提问设计需巧妙
这次的课例研究中,我还带着一个学校课题:课堂提问的优化设计。因为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的提问设计有时带有随意性,这次同样反应出这个问题。第一次课上完后,老师们对我的提问进行了统计:预设了11个问题,其中有三个因为临时改动而没有呈现,临时性提出的问题有5个。王淑苹老师还提出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有好几个是属于:“是不是”、“行不行”、“能不能”这类的问题,而且个别的还没有追问,只是简单的判断,也就是说问题有效果很低。第二次备课时我特别注意了这个问题,但仍有个别提问不够合理,各位老师讨论后指出:这是因为在教学设计时总是怕学生回答不出自己预设的答案而在设计问题时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因此问题不够开放。之后我在提问的设计上尽量注
意开放性,把发言权放在学生手里,当然这对老师的要求就提高了:我教学中就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这对我来说更是一项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