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和隐私权教案

时间:2019-05-12 16:28: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隐私和隐私权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隐私和隐私权教案》。

第一篇:隐私和隐私权教案

隐私和隐私权教案

件www.xiexiebang.com集体备课课时教案学科政治年级八年级课题隐私和隐私权课型新授课第11课时主备教师辅备教师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隐私和隐私权的含义、隐私权的内容、保护隐私的意义:澄清隐私就是丑事的错误观念。过程与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法、讨论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隐私,维护隐私权,以提高我们整个社会的法制文明程度,学会更好地尊重他人。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教学重点:隐私的含义、隐私权内容。

教学难点:保护隐私的意义:澄清隐私就是丑事的错误观念。充分利用案例和讨论来完成本部分的知识学习。教学准备课下准备相应案例,多媒体。过

计议课修改导入新课:根据引言导入。第五课 隐私受保护(板书)第一框 隐私和隐私权(板书)

一、人人有隐私(板书)

、隐私的含义(板书)

教师导入小红的故事,我们在座的一些同学,可能在刚上初中的时候,也有这样的困惑,谁能讲清这里的道理吗?

学生发言,教师小结:这里牵涉到隐私问题,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秘密,这就是隐私。那么,什么是隐私?隐私是指公民不愿意为人所知或不愿意公开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私生活秘密。它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私人信息、个人私事、私人空间(教师依据教材46页的内容讲解,要求学生划书)。以我们学生为例,我们的通信、日记、身体隐疾和家庭住址都属于隐私。以往我们对隐私的概念十分陌生,产生了一些错误的认识,将隐私与不光彩的事联系起来,认为隐私就是丑事。下面我们来一场小小的辩论会,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2、隐私不是丑事(板书)

活动:小小辩论会

目的:通过辩论,澄清隐私就是丑事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

要求:

(1)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正方:隐私就是丑事;反方:隐私不是丑事。

(2)教师进行课前辅导,提供必要的材料。

(3)教师小结点评引出下一话题。提问:法律为什么要保护个人隐私?

3、保护隐私的意义(板书)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引导学生归纳保护隐私的意义或必要性:是人独立自由的需要:是人们对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是建设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的现代社会的需要。

二、让自己的心灵有个家的权利(板书)

、隐私权的含义(板书)

活动:报社侵权案

目的:通过分析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隐私权。

要求:学生阅读材料,对书中的问题(增加一个问题:国家为什么要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讨论交流。

教师归纳:报社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可以维护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安定。那么,公民的隐私权包括哪些内容哪?

2、隐私权的内容(板书)

我们先看一个案例(教师导入案例),提问:你同意哪一种看法?为什么?这一案例体现了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权的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派出所在没有搜查证的情况下,搜查公民住宅是非法的,侵犯了公民的住宅权。(教师结合“相关连接”讲解搜查权的相关知识)

教师板书:私人生活安宁权

这是隐私权的一种,除此以外公民还享有个人信息保密权,如公民可以依法不公开自己的身体状况、家庭关系、储蓄密码等,并禁止他人非法搜查、传播和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

教师板书:个人信息保密权

我们在分析一个常见的案例。

活动:拆信的案例

目的: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公民有权对自己的通信内容保密,个人通信保密受法律保护。

要求:学生阅读(P49)材料,讨论交流并回答问题:

(1)上述行为是否合法?说明理由。

(2)假如老师或父母拆看未满10周岁学生或子女的信件,是否合法?

(3)这一案例体现了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权的什么内容?

教师根据教材并结合“相关连接”的内容归纳讲解。略。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懂得我们每个人都有隐私,我们每个人都有隐私权,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可以维护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安定。我们要逐步树立隐私意识,养成尊重他人隐私的习惯,增强依法维护隐私权的意识。也可以利用其他的实例引入。本部分先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明确概念,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在辩论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反应有什么不同,以便于采取及时的相应措施。通过学生的讨论来明确含义。可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列举来完成。针对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进行讨论,进一步明确怎样保护隐私的问题。

课后作业必做《初中生生活》1——2题。选作《初中生生活》3——4题。教学设计说明

1、故事导入

引出话题——“隐私知多少”2.情景故事二:隐私就是丑事吗?——正确认识隐私3.情景故事三:对照影片,联系现实——保护隐私的必要性4.情景故事四:600明星电话暴光

——

了解隐私权的内涵5.情景故事五:“要不要开门”——隐私权所包涵的具体内容6.课堂辩论:是爱?是侵权?——两难情景中正确对待并选择,用合适的方法维护自己的隐私权7.课后延伸

调查探索——联系实践,提升能力教学反思学习“隐私受保护”,还应积极开展辩论活动。就父母老师私拆偷看子女学生的日记信件、公共场所安装摄像头等问题展开讨论与辩论。在辩论中明白和掌握尊重、维护隐私及隐私权的重要性和方法。还应多搜集相关的实例来加以认证,分析。

件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隐私和隐私权教案

第五课 隐私受保护

第一框 隐私和隐私权

临泉五中 梁玲玲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认识隐私与隐私权的含义;了解保护隐私的意义,促使学生认识到尊重隐私和维护隐私权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创设问题情境等形式,引导学生在体验、思考的过程中,提高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树立保护隐私权的意识与观念,强化学生在隐私方面的责任与信誉意识,找到维护自己隐私的方法,懂得如何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二、教学重点

隐私的含义、隐私权的内容。

三、教学难点

澄清隐私就是丑事的错误观念。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教学法、案例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展示手机收到的垃圾短信的一些内容

现如今学生拥有手机的也越来越多,大家是否收到类似的垃圾短信呢?大 家是否 想过我们的号码他们怎么会知道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由此可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隐私并未形成一种社会规范,甚至有些人以身试法。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这一案例,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烘托课堂气氛,从而导入新课。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人人有隐私

1、隐私的含义和内容

(1)解释隐私的含义,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隐私包括哪些?(2)初试锋角

请学生根据所学判断对错后,探究讨论“隐私是不是丑事?”

【设计意图】初步培养学生的隐私意识,合作探讨能快速的交流信息,揭示问题的本质,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

2、保护隐私的必要性 学生思考回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过渡:展示两则案例,提出问题“什么是隐私权?它包括哪些内容呢?”(二)、让自己的心灵有个家的权利

1、隐私权的含义

2、隐私权的具体内容

针对隐私权的具体内容,以案例讲解和法律导航为主。课堂辩论:是爱?是侵权?

【设计意图】案例教学能揭示问题,又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增强隐私保护的意识,辩论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会总结知识体系。

三、课堂小结,练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和生活中的正确做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板书设计:

隐私和隐私权

1、隐私的含义和内容

一、人人有 隐私权

二、让自己心灵有个家的权利

五、教学反思:

2、保护隐私的必要性

1、隐私权的含义

2、隐私权私人生活安宁权 的内容个人信息保密权私人通信秘密权

3、不得滥用隐私的权利

第三篇:隐私和隐私权 教案

第五课

第一框

隐私和隐私权

一.教材分析

1.对教学目标的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认清隐私和隐私权,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培养隐私的意识与观念,强化学生在隐私方面的责任与信誉意识。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阅读教材,理解本课教学的基本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积极地参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从同学和自己的身边去发现和解决一些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隐私的内涵,懂得保护隐私的必要性,知道隐私权及其具体内容;澄清隐私即丑事等错误观念;知道法律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知道个人隐私权受侵害时的法律救助方法及侵权者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2.对教学重点难点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认识隐私和隐私权。3.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本框“隐私和隐私权”主要围绕隐私和隐私权而展开——主要介绍了什么是隐私,说明了隐私的含义及保护公民个人隐私的重要意义;在隐私权的叙述中,不仅阐述了隐私权的含义,而且介绍了隐私权的具体内容,同时还强调了公民不得滥用隐私权。二.学生分析

1.针对的问题:①长久以来,由于封建观念等因素影响,整体社会环境缺乏个人隐私意识,总认为“好事不背人,背人没好事”,把隐私等同于丑事、不光彩的事,只有把自己的一切都公布于众才是光明磊落,根本没有个人心灵的空间。②由于隐私意识淡薄,对哪些属于个人隐私并受法律保护不是很清楚;加上未成年学生处于被教育者地位,个别家长和老师为了解学生,经常采用看学生日记、翻学生抽屉等手段,虽然这些行为可能出于善意,但严重侵犯了学生的隐私。③由于对个人隐私认识不够,对法律了解不多,加上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以致于生活中学生侵犯他人个人隐私的事情时有发生,较为普遍。2.学生的需要:①正确认识个人隐私及隐私对于个人的重要意义,并懂得保护个人隐私,给其一个心灵的空间,对学生健康成长十分必要。②学习个人隐私的具体内容,了解法律对公民隐私的相关规定及保护,有助于学生增强法律意识,懂得积极维护个人隐私权。③当今世界,由于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越来越发达,个人隐私被披露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也就更为迫切,学生更需全面了解、正确对待隐私问题,增强隐私意识,不仅保护自己的隐私权,也要尊重、保护他人隐私。三.综合设计思路 ●○课前准备:

教师:布臵学生观看美国大片《国家公敌》。

学生:寻找影片中哪些行为侵犯了他人的隐私和隐私权?同学间可以相互先议一议。

●○教学设计

1.情景故事导入——“隐私知多少”

活动内容:故事描述——小隐和思思是好朋友。一天,小隐看到思思在写什么,就好奇地问:“你在写什么啊?”思思犹豫了一下,说:“你看吧!”……原来上面写的是思思的一个好朋友盼盼的事情。盼盼的爸爸妈妈昨晚又吵架了,还吵得很凶,盼盼只好躲到思思家做作业。思思正在考虑这件事要不要告诉老师。小隐说,这事一定要告诉老师。思思同意了。于是两个人一起去找老师,老师听了之后,问思思:“盼盼家住哪里?家里的电话是多少?我马上和她父母联系”……设问:①如果你是盼盼,你怎么看待小隐、思思和老师的做法?②你认为在生活中哪些应该属于我们的个人隐私?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发生的类似事件中,激发学生寻找问题、探求问题的兴趣,从而创设出良好的活动氛围。并让学生从中了解什么是隐私,隐私包括三方面内容——私人信息、个人私事和私人领域。

教师行为:描述故事,组织讨论,引导学习什么是隐私,哪些属于隐私等,并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2.情景故事二——“隐私就是丑事吗?”

活动内容:故事描述——小隐班来了个新同学小红,小隐主动和她交谈,并问她家的电话号码,父母工作,家住哪里等,想和她做朋友,也主动告诉了小红自己家的这些情况。可小红说,这是我的隐私我现在还不想告诉你?于是有同学给小隐打抱不平地说:“我们这么小,怎么可能有隐私呢?不告诉我们肯定是有些见不得人的丑事不肯跟我们说。”设问:①“隐私就是丑事吗?”②如果你是小红,你会怎样处理这一议论?

设计意图:对故事有个延续,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瞬间认同感,激发学生的思考。通过活动,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对隐私应有一种态度。并找到一些正确对待隐私的思想。

教师行为:故事描述,引导分析,正确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隐私意识和态度。

教学建议:老师在第二问中,可以设臵A:小红告诉了同学想知道的情况。B:小红就是不告诉同学。让学生在选择中去学会分辨、学会思考?然后老师加以引导,学会以正确的态度对待隐私。

3.情景故事三——对照影片,联系现实

活动内容:故事延续——小隐看了美国大片《国家公敌》之后,对影片中涉及隐私的内容有以下几个问题要与大家讨论:①犯罪行为被别人用隐性摄像机拍到时,拍摄者是否侵犯了他人隐私,是否该把录像带还给犯罪行为人?②影片中的主角罗伯特〃狄恩在一夜之间成为社会的败类、家庭的破坏者,都是因源于现代的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现代科技让我们的个人隐私越来越没有了?③请你列举现实生活中,利用现代科技可能或已经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④我们为什么要制止这些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

设计意图:在感受影片、增长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学有趣味。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资源来充实课堂教学。通过几个问题的讨论,加深学生对隐私的理解,学会正确辨别生活中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并懂得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制止。

教师行为:教师可先抛出①、②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对某些具体行为进行辨别分析;然后问题③让学生走近生活、思考生活,问题④让学生感悟到保护隐私的必要性。后两问都是对内容的深入。4.情景故事四——“600明星电话曝光”

活动内容:故事描述——小隐最近上网看到以下一则消息:某一黑客黑了一家经纪公司的电脑,并把600名明星的电话号码公布在了网络论坛中,造成众多明星纷纷接到不明电话的骚扰。而自称是“黑客高手”的人士说,这一切不过是他们的一场恶作剧游戏。设问:①该黑客是否构成侵权?侵犯了明星的什么权利?②什么是隐私权?

设计意图:连接社会热点,学生有感可发,有话可谈,在对某些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中认识、了解隐私权,并体会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

教师行为:教师首先通过案例故事引导学生认识隐私权;然后可以让学生先对隐私权的概念进行思考,自己尝试界定。最后再重点点明隐私权的内涵,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5.情景故事五——“要不要开门”

活动内容:故事续——夜深了,天气很冷,小隐一家人睡得正香。这时,公安派出所以“扫黄打非”为名,在无搜查证的情况下,对某小区住房进行全面搜查。现在他们要求小隐家开门接受检查。……

设问:①你认为小隐爸爸要不要开门?说一说你的理由!②与同学交流你所知道的隐私权还有哪些方面的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互助合作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通过情景故事的讨论,了解涉及侵犯隐私权的具体内容,引出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并点明我国宪法和刑法对公民住宅不受侵犯的表述。

教师行为:描述故事,引导讨论,帮助学生了解公民的隐私权不受侵犯的具体内容;出示相关法律,明确我国宪法和刑法对公民住宅不受侵犯的具体规定。

6.课堂辩论——“是爱?是侵权?”

活动内容:生活中常常有老师或者父母拆开未成年学生、子女的信件,他们强调这是因为他们有教育、保护我们的责任。你是如何看的呢?

设计意图:生活中教师、父母处于各种目的而拆看未成年学生、子女的信件在生活中时有发生,作为未成年学生一方面心理很不愿意、甚至愤愤不平,但另一方面又迫于学校、家长的威力而陷于无奈,所以通过开展课堂辩论来引导学生明确两难选择中应如何更理性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并解决,懂得用合适的方法保护自己的隐私权。

教师行为:呈现生活案例,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辩论,引导学生学会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并保护自己的隐私权。

教学建议:围绕“是爱?是侵权?”的辩论,教师可以呈现两种观点给学生提示,如:A.父母、老师的保护是第一位的,他们做得对;B.我们的隐私是第一位的,父母没权利干涉。围绕这两种观点进行辩论,可使得辩论更具体明确,帮助学生理解体会父母、老师的行为,学会正确对待并保护自己的隐私权。7.课后延伸

“调查探索”

活动内容:请你设计一份有关个人隐私是否遭侵权的问卷调查表。可以结合你的生活实际。

设计意图:让教材知识与生活实践能有一个良好的结合点。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感悟所学的知识。提升自己认识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

教师行为:分好小组,明确要求,给以指导。并将学生的调查结果加以汇总并反馈。对学生的调查探索及形成的结果作出评价。四.教学中的困惑

法律对公民的隐私予以保护,但有时生活中有些很难确定。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有时在写作过程中老师要求学生写真人真事,流露真情实感;而当学生真的写了,而且写了有些他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事,写得很好,很感人,老师拿这个在班上作为范文读给大家听,这是不是对隐私的侵犯了?有时在我们思品课中讨论某个话题,但这个话题有些可能涉及学生的隐私(如家庭、亲情、曾经有过的不良行为等),老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真实回答,这算不算也是一种隐私的侵犯呢?

第四篇:隐私和隐私权教案

《隐私和隐私权》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隐私的含义和内容,澄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知道法律对公民个人隐私包括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予以明确的保护。

能力目标:具有辨别隐私与非隐私的能力;能自主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相关案例。

情感目标:通过日常生活中涉及隐私和隐私权的小事,学会树立人格独立的观念和保护隐私权,培养隐私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隐私和隐私权的内容。

难点:能够准确辨别现实生活中涉及隐私和隐私权的现象。

三、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的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案例分析法: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案例,指导学生分析案例,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3、问题讨论法: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相关案例、资料及相关法律书籍,制作课件学生:通读教材,查阅相关法律书籍及资料。

五、教具运用: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红和朋友QQ聊天诉说的烦恼引入,妈妈想要小红的QQ密码,看她的聊天记录。妈妈的行为是否侵犯了小红的隐私,引入课题《隐私与隐私权》。

(二)讲授新课:

1、人人有隐私

(1)隐私的含义:隐私就是指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

(2)隐私的内容:

私人信息:家庭住址、身体缺陷、家庭关系、财产状况、年龄、储蓄密码

个人私事:日常生活、社会交往 私人领域:住宅、个人行李(小组讨论)隐私是丑事吗?

A.从隐私的内涵来看“隐私就是丑事”的说法是错误的。隐私简言之就是与公共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涉及个人的很多方面,如电话号码、身高、收入等。

B.丑事一般指违反道德或法律的事,它们涉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利益,不属于个人私事。C.所以,隐私不是丑事(3)保护隐私的必要性? A.自由地放松自己的身体和心灵,获得内心世界的安全感和私人生活的安宁,体会到做人的尊严。

B.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越发达,个人隐私被披露的可能性越大,人们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也就越迫切。

C.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的现代社会需要。

继续看小红的故事,朋友肖肖告诉了同学关于她的小秘密。肖肖是否侵犯了她的隐私权?

2、让自己心灵有个家的权利

(1)隐私权的含义: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2)维护公民隐私权的作用:

A.隐私权赋予公民对其个人秘密的自由决定权,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维护了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

B.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安定。(3)隐私权的内容:

A.私人生活安宁权:公民的住宅属于公民个人的生活领域,未经本人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侵入或非法监听、监视,执法人员不得无视法律程序非法搜查。

B.个人信息保密权:公民有权对个人信息保密,并禁止他人非法搜集、传播和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

C.通信内容保密权:公民有权对个人通信内容保密,对自己的信件、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禁止他人擅自查看、刺探或公开。继续小红的故事:心情糟透了的小红忽然想给从未见面的网友“乐天派”发E-mail诉说自己的苦恼,不料“乐天派”也遇到烦心事了。

“乐天派”:我也很苦恼,昨天晚上我们街道的派出所以“扫黄打非”为名,在没有搜查证的情况下,就对我们小区进行了全面搜查,我们小区都觉得很反感。

——侵犯了公民的私人生活安宁权 知识链接:教材P49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住宅。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我国法律对搜查权的行使做了规定:P49 继续小红的烦恼:

正是这些事的困扰,第一次月考成绩很不理想,小红整天魂不守舍,引起妈妈的怀疑。恰好一天有一位男生打来电话找小红,妈妈担心她是不是和某位男生早恋,于是拿起客厅的电话偷听„„小红一气之下跑出家门,来到一家网吧,可更倒霉的是她发现网站将她的注册会员的照片、电话号码等信息公布在论坛上.她郁闷极了„ 想一想: 妈妈和网站的做法合法吗?谈谈你的观点。妈妈的做法不合法,公民享有通信内容保密权。网站的做法是违法的,因为公民享有个人信息保密权。案例分析:

生活中会有这种现象:未经其本人同意,老师拆看学生的信件,父母拆看子女的信件,领导检查下属的信件。拆看信件者均认为自己有教育或者管理的权利。假如老师或父母拆看未满10周岁的学生或子女的信件,是否合法?

老师不是法定监护人或者其他监护人,看未满10周岁学生的信件是不合法的。

家长拆看未满10周岁孩子的信件是合法的,因为未满10周岁的子女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所以家长作为监护人可以代拆,但是应保护未满10周岁儿童的隐私权。结论:

未成年人也有隐私和隐私权。

法律对未成年人的隐私和隐私权予以特殊保护。(4)不得滥用隐私权

A、如果个人的私生活和个人信息与社会公共利益、社会政治生活有关,则不属于隐私,不受隐私权保护。B、不能为了保护隐私而排斥正常的社会交往。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紧扣课标设计教学,体现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教学中通过故事情境引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探究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探究、讨论、归纳、总结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与隐私相关的知识,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紧密结合学生生活中的问题解决学生的疑虑,使教材资源与生活实际相互补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达到民主、和谐的良好教学氛围,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当然,本节课的设计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借助越来越多的教学经验,不断地完善本节课的教学。

第五篇:第五课 隐私和隐私权教案

第五课 隐私和隐私权教案

第五课隐私和隐私权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懂得隐私的内涵,隐私权的内容及澄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自主地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教材或日常生活中的相关案例,初步形成一些保护个人隐私的技能;让学生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具有隐私意识,培养尊重他人隐私的信誉感、责任感。教学重点:隐私的内涵。

教学难点:隐私权的概述。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分析、归纳。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推进,个人权利与人身尊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隐私权已成为当代公民保护自身人格的一项重要权利。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碰见这样的情景:自己的日记被父母翻看过?你不愿意告诉别人的内心秘密被他人当作笑料,四处传播;你异性同学的来信,被他人截留拆阅……当你遇到这些情景时,你有没有意识到,你的什么权利正在受到侵害?

【讲授新课】

一.隐私和隐私权(板书)

讨论书P46“小红……”案例。

学生分析案例,讨论回答。

对于公民个人的电话号码、住址、家庭情况等,如果他人不愿公开,我们不能强求,这属于个人的隐私,我们一定要尊重他人的意愿。

什么是隐私呢?隐私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板书)

隐私就是一些见不得人的丑事,对吗?为什么?

隐私不一定是见不得人的个人丑事,只要是属于个人的不愿为他人所知的秘密,且与公共利益、他人利益无关的存个人私事,都是个人的隐私。

个人的隐私要不要加以保护,为什么?(板书)

现实生活中,你听到或看到了哪些侵犯公民个人隐私权的案例?请举例。

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是公民的隐私权呢?(板书)

我国一些相关法都对公民的隐私权作了明确的规定,如宪法、民法、刑法等,那么,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有何积极意义呢?(板书)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那么,我国的相关法律,对公民的隐私权的保护有哪些具体规定呢?(板书)

请学生结合书本P48、P49的两侧案例,进行分析,并相互交流讨论。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及案例分析作全面点评,并归纳如下:

隐私权的内容:

个人生活安宁权。

个人信息的控制保密权。

私人通讯秘密权。

(板书)

思考题:

小明在学校期末大考时,发现好友小刚在考试时作弊,为了保护好友的隐私,小明没有对任何人声张。回家后,小明又无意中发现爸爸接受下属单位的贿赂,小明心想,这是爸爸的隐私,不便张扬。

问:请你来评判一下小明的想法与做法。

教师作总结性点评。

【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和讨论,大家有何收获?我们在生活中,光是了解公民的隐私权显然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学会如何尊重他人的隐私,并保护自己的隐私权,这还需要我们继续学习。

下载隐私和隐私权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隐私和隐私权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5.1:《隐私和隐私权》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案例分析中体会侵犯隐私给他人带来的不安全感;在侵犯隐私与隐私被侵权的情感比较中,树立尊重他人隐私和保护自己隐私的意识。 2.......

    《隐私和隐私权》说课稿

    《隐私和隐私权》说课稿 武安六中 郭慧英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隐私和隐私权》,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来说。首先,我对本课......

    《隐私和隐私权》教案已修改

    《隐私和隐私权》教学设计 杨柳中心校:秦 炜 一.教材分析 1.对教学目标的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认清隐私和隐私权,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培养隐私的意识与观念,强化......

    隐私和隐私权教学设计

    《隐私和隐私权》教学设计 课 题:第五课 隐私受保护 5.1隐私和隐私权 教材版本: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 班 级: 课标依据: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

    《隐私和隐私权》学案分析[精选]

    《隐私和隐私权》学案分析 【前工作】 一.教学设计思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力与义务”部分:“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

    隐私和隐私权教学设计

    人教版 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五课 第一框 隐私和隐私权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隐私和隐私权》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五课《隐私受保护》中第一框题的内容。在......

    《隐私和隐私权》教学设计[精选]

    第五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评选“教学设计” 宝龙山中学 王怀权2013年4月17日 【课题】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五课、第一节《隐私和隐私权》【课标依据】 依据《思想品德......

    隐私和隐私权教学案例

    《隐私和隐私权》教学案例学科:思想品德年级:八年级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课题:隐私和隐私权一、设计理念:教学设计应符合课改的理念,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