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未来的工作方向和个人成长座谈会讲话
未来的工作方向和个人成长座谈会讲话
同志们:
今天,把大家喊在一起,就是想跟大家聊一聊,谈谈心。年底考核压力大,工作任务重,一是从当前工作考虑,借这个机会给大家鼓鼓劲,要以年底考核为导向,主动担当起来,戒骄戒躁,把负责的工作扎实完成好。二是从长远发展考虑,给大家统一思想,以我自身的切身体会,给大家未来的工作方向和个人成长提些建议。
一、讲政治,善学习。作为党的干部,任何时候都要把讲政治放在第一位。大家都是新提拔、重用的80后、90后科级干部,这一点不能乱了阵地。尤其是在我们×镇,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重、压力大,面对的关系也更复杂,如果我们这些领导干部都不能做到维护党委权威,落实党委决定,那“集中力量干大事”,实现重点镇任务目标更无从谈起。有句话叫“一级看一级”,作为乡镇干部,我们的体会更深。群众看着村干部,村干部就看着我们。干一项工作,如果我们这一班人都不“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那群众看的就是我们的笑话。杨庄拆迁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因为我们这一班人思想统一、同心同力,为整个拆迁工作奠定了政治基础。未来3-5年,×镇的发展任务很重,面临的难题也会更多,始终想着“听谁的话,跟谁走”的问题,始终保持政治定力,才是在座所有年起干部行稳致远的“关键”。大家都很年轻,都是“新秀”,“新”不是张扬,而是更加沉稳,更加踏实,要始终保持不骄不躁,虚心好学的态度。目前,大家的职务基本都已明确,具体分工党委还在研究。需要给大家提醒的是,不论你在哪个岗位,负责哪项工作,始终记得自己是个“年轻人”,不要摆架子、摆姿态,向老同志学,向身边人学,多亲力亲为,多承担,你将会受益终生。你们这个年龄,就是多学习的年龄,理论学习和实际业务都要兼顾,这是把工作干精、干细、干好的保证。
二、讲团结,敢担当。乡镇工作有分工,更有协作,有牵头执行的,也有分头落实的,没有哪一项工作是“单打独斗”完成的,这叫做团队。团队,团结是第一位,这种团结是“凝聚合力、攻坚克难”的正向的团结,“圈子文化”、“山头主义”,这种变相的团结,坚决不能发生在你们身上。前天,省委宣传部第三方检查工作,很不理想。究其原因,分管领导不重视,管区落实不到位,“两委”干部不负责。吃吃喝喝能坐一桌,遇到问题就你推我挡,这不是团结。什么是团结,大家回忆下几个月前我们三天两夜连轴整理扶贫材料的时候,那种顾大局、识大体、相互协助、齐头并进的精神才是真正的团结。团结的基础是担当。一个部门、一项工作,都主动担当起来,自然就会形成团结的局面。据我了解,遇到问题,遇到难事,就用“你找温部长反映吧”、“你找曹书记说去吧”一推了之,这样的干部大有人在。党委把你提拔、重用起来,是看中你的能力,你的为人,是实打实的想培养你,这种不担当、不作为的行为,注定走不长远。大家要记住一句话:不担当,就淘汰。
三、讲作风,能作为。我到×工作已经一年的时间,对我们镇党员干部的总体作风基本肯定,关键时刻总有能站出来的,也总有几个拖后腿的。但你们是×镇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你们中间有一个人作风垮,×镇的发展大局就得垮一片。从现在开始,你们就要本着对党委负责,对个人发展负责的态度对自己的个人作风和工作作风从严从实要求。在个人作风上,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要清正廉洁、拒腐防变。在工作作风上,要不断提高工作水准,要扎实过硬、立说立行。只有把作风抓好,才能保证把工作做好。当前,我们的工作任务还很重,脱贫攻坚很多工作需要完善,项目建设面临的征地、拆迁压力也很大,在座的年轻干部要抓紧调整心态,融入角色,积极作为。你们这个年龄,正是愿吃苦、能吃苦,敢作为、能作为的时候,不仅能干,还得会干,更得干好,善于谋划、主动表现、争创一流。一定要从现在开始,从细节着手,向工作要实绩,向实绩争一流。×是重点镇建设单位,这是×镇的机遇,也是你们干事创业、积累资本的机遇,大家既要把工作做好,又要把工作做精,要始终把“争先创优”放在心上。
同志们,新起点,新担当,新作为。希望大家端正心态、俯下身子,在老同志的带领下,以×发展为己任,求真务实,勤勉工作,扎实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第二篇:未来公共财政制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未来公共财政制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曾康华
【摘要】经过30多年的财政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现已建立起了基本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公共财政制度体系,为我国社会经济事业全面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但由于受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公共财政制度还需要不断完善,去适应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
【关键词】公共财政制度改革方向改革重点税制调整预算管理
改革开放伊始,伴随着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我国对高度集权的财政管理体制实施了渐进式的改革,经过30多年的财政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现已建立起了基本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公共财政制度体系,为我国社会经济事业全面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当前,一方面,我国经济在经历了新世纪首次金融危机后仍实现持续、快速增长;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实力将显著提高,而且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国经济增长必然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更为严峻的挑战,客观上要求公共财政制度不断完善,去适应这一新形势变化的需要。因此,要使公共财政制度成为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未来公共财政制度还须在省以下财政体制、结构性税制调整及预算管理的精细和民主等方面深化改革。
推动省以下财政体制的改革
20世纪80年代,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需要,从1980年起,国家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俗称“分灶吃饭”体制,开启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实行财政分权的大门,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理财的积极性,地方政府财力大幅度提高,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财力支持。随着我国税制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经过1983年、1984年两步“利改税”后,税收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因此,国家决定从1985年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试图从划分税种上规范和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分配关系。1988年,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作为企业经营的一项基本制度被确立下来,为配合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推行,我国实行多种形式如收入递增包干办法、总额分成办法、总额分成加增长分成办法、上解额递增包干办法、定额补助办法的财政“大包干”体制,使企业在利润分配中得到更多的份额,政府在利润分配中得到的份额减少。从这三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来看,其共同的特征是扩权让利,结果导致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和全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分别下降至30%和11%的水平,严重影响了各级政府财力的增长和弱化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不利于进行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于是,在1992年党的14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后,为了解决各级政府财力过少和中央财政宏观调能力削弱问题,从1994年起,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并且这一体制实行一直延续至今。实践证明,实施这一体制是卓有成效的,如2009年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为54%左右,全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0.4%。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确立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框架,而其中如何完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一直是这一体制运行的核心环节。因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由此所造成的地方政府间财力差距也十分悬殊,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予以调节地方政府间财力分布格局,就很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的社会目标。在实施这一体制的过程中,由于我国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不断调整和完善,尽管省级政府间的财力差距依然很大,但省级间人均政府财力的差距却在缩小,这对各地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表明分税制的实施,有利于平衡省级间政府财力和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社会目标。应该看到,通过分税制的实施,主要解决了省级间政府财力的分配问题,却忽视了省级以下政府之间财政分配关系的调整,因为省级以下政府级次多,政府财力流转环节自然就多,而且省以下区域经济发展也很不平衡,导致省以下政府财力分布依然很不平衡。正是由于省以下政府财力差距悬殊,这就使得各个地方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近年来加大民生财政制度建设的背景下,要实现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社会目标,在不断完善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前提下,未来对地方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改革方向是继续推进和深化省以下政府财政体制的改革。
长期以来,我国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是以“省管市—市管县—县管乡”的基本架构来设计的,实践证明,在这一体制架构内对财政资金的拨付和上解所产生的根本缺陷是管理层次多,导致财政资金被截留的现象十分严重和财政资金运行效率低下。为消除这一体制的积弊,从2002年起,我国在部分省推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鉴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到目前为止,基本形成三种改革模式:浙江模式、湖北模式和广东模式。2009年国家又明确提出全面建立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目标,并先将粮食、油料、棉花和生猪生产大县全部纳入改革范围,积极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率先减少行政层次,探索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的新模式。由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差异比较大,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也千差万别,不可能搞一种模式,而且推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要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稳步实施。因此,未来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全面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结构性税制改革
1978年以来,我国税收制度的改革主要集中在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上,旨在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复合税制体系,充分发挥税收对国民经济运行的调控作用。因此,为适应我国对外开放初期引进外资和开展对外经济合作的需要,从1980年9月到1981年12月,五届人大先后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初步建立了一套涉外税收制度。在涉内税收方面,继续沿袭征收1973年确立的工商税。此后随着企业经营体制的改革,为规范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在1983年和1984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实行第一步和第二步利改税改革和工商税制改革,基本确立了改革开放以后的我国税制体系的基本框架。1991年,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将中外合资企业所得税法与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合并为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统一了外资企业所得税,为将来与内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做准备。1994年,为配合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实施,我国对工商税制进行了自建立新中国以来最为深刻的一次改革,至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税制体系全面建立。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和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为适应世界各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变化,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我国积极稳妥地推动新一轮的税制改革,主要是:2004年在东北三省试行增值税转型试点、2005年改革出口退税机制、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2006年完善消费税、2008年统一企业所得税、2006年和2008年两次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2008年9月以后,面对汹涌而来的世界金融危机,国家果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冲击,大规模、高密度地实施结构性的税制调整:多次提高出口退税率、减免房地
产税收、降低汽车购置税率、实行证券交易印花税单边征收、开征燃油税和实施消费型增值税等,在不足半年的时间里,如此密集地进行税制调整实属罕见,彰显政府助推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意图和信心。
众所周知,2007年初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它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冲击在2008年下半年开始显露,我国从2008年9月开始,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力挽我国经济下滑态势,使我国经济在2009年2月探底后,开始出现回升。到2009年下半年,我国经济企稳回升势头强劲,经济总体回升向好,2009年经济增长达到8.7%,实现预期目标。业已表明,此次金融危机最困难的时期已过,2010年我国经济面临世界各国经济复苏后的新格局,再像加入WTO以后持续7年之久的外贸进出口井喷式增长的情景已经不复重现,全球性的能源紧张、气候变暖、就业问题引发的贸易保护主义及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使得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必须与时俱进地进行战略性调整。因此,为了激励企业自主创新,支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增强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能力,积极开拓国内国外两个消费市场,尤其是扩大我国的农村消费市场,这就需要在保持现行税制体系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现行税制实施结构性调整。
毫无疑问,在经历了此次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经济将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在面对商品、劳务、资本及人才要素流动进一步提高,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步伐明显加快,中国经济实力显著上升的背景下,如何使我国的税制不仅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使其更加具有弹性和国际竞争优势,是未来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的基本出发点。因此,未来中国税制改革的重点是:第一,完善个人所得税,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可以预见,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在不久的未来会成为我国的主体税种,把现行分类所得税制度渐进改革为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是顺应时代发展,进行结构性税制改革的客观要求。第二,稳步推进物业税。按照公共产品理论,地方政府是提供地方性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责任主体,如果地方政府财力与其提供地方性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不匹配的话,将严重影响地方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因此,能够为地方政府提供持续、稳定财力的物业税应当在未来择机开征,这既是建立地方税制体系的客观需要,也是提高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重要举措。第三,实施碳税或环境污染税制度。在全球气温受到温室气体排放不断上升和人们倡导低碳经济生活的前提下,绿色税收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开征保护环境方面的税收不仅可以实现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目的,还可减少对商品征税等的依赖,优化税制结构,从而降低税收扭曲效应。
预算管理的精细和民主
当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确立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规范的财政分配关系后,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公共预算管理制度体系就被提上改革日程。为了加强财政监督和要求政府部门预算信息披露,2000年我国开始试行政府部门预算改革;为了加强对财政资金的集中管理和统筹财政资金的集中支付,2001年推行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国库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对财政收支的管理,2001年底,国务院发布《财政部关于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意见的通知》,推行“收支两条线”改革。为了提高财政支出效率,2003年,我国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这标志着我国政府采购制度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这对加强财政支出管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节约财政资金、防止腐败行为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于近
年来推行民生财政制度建设,各级政府加大了有关民生财政方面的支出,使财政支出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原有的政府预算收支划分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于是,我国在2007年实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这项改革措施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在公共财政制度下的收支情况,也便于国家间政府收支的比较。
预算管理制度是公共财政制度体系中的一项基本制度,政府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要议题之一,1995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为预算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提供了法律依据,在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体系的过程中,我国推行了一系列加强预算管理的制度和措施,在制度建设方面,已经建立起一套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然而,我国预算管理制度的完善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和世界其他各国预算管理制度的变革相适应。因此,未来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方向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任务、总体目标为依据,编制中长期预算,并与预算相结合,既可提高预算管理的预见性,又能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第二,提高政府预算透明度。民生财政是公共财政的深化和延伸,而民主财政的建立又是民生财政在政治决策上的必然要求,民生财政决策机制的完善必然催生民主财政制度的建立。因此,推进提高政府预算透明的民主进程,是完善预算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第三,提高预算精细化管理水平。日臻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必须与不断发展的预算管理技术相结合,客观上要求从预算编制、预算审查和批准到预算执行的各个环节实施精细化管理,才能提高政府预算编制质量和工作效率。第四,推进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随着政府预算精细化管理的不断深入,必须建立客观、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政府财政信息和资金运行情况的政府会计管理制度,这是从基础环节和技术层面上规范和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的必然要求。
提高政府预算透明度和扩大民众参与政府预算决策程度是当今世界各国进行预算制度改革的两大热点,它们是民主协商、政治决策与政府财政信息公开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是公共财政制度向民主财政制度转变的具体体现。因此,未来中国预算制度必须重点在精细和民主两个方面深化改革。第一,全面实施政府部门预算。政府部门预算是政府职能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审核、汇总所属基层预算单位的预算和本部门机关经费预算,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提交立法机关批准的涵盖本部门各项收支的详细财政计划,编制精细化的政府部门预算是提高政府预算透明度的前提条件,也是政府财政信息公开最基本的内容和要求,有助于人们知晓政府在哪些方面的作为与不作为,有利于公众监督政府的行为,可以提高政府履行职能的能力和效率。第二,稳妥、逐步地扩大“参与式预算”的范围。提高民众参与政府预算制定的程度,被认为是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缘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巴西地方政府最早实施“参与式预算”的实践,引发了世界各国不少地方政府的效仿,1999年我国浙江温岭市新河镇在编制预算过程中实施的以“民主恳谈”方式为特征的“参与式预算”改革,是我国基层政府在编制预算中扩大民众参与程度,从而推进预算民主进程的有益尝试。应当注意的是,因为我国区域经济差别很大,制约各地民众参与基层政府预算编制和管理的因素不尽相同,应允许地方政府对“参与式预算”的模式进行探索,而且要积极稳妥、逐步地扩大“参与式预算”的范围。(作者为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财政学系主任、财税研究所所长、教授)
《人民论坛》(2010-02-11 第01版)
第三篇:未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方向
未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方向
卢中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核心提示:卢中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市场发育、竞争政策、收入分配、企业改革和金融改革,目前主要研究产业结构与地区经济发展等。
本期报告中,卢主任结合实际案例,非常凝练地梳理和概括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当中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总部署,特别是就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主要内容,为党员干部深入浅出勾勒出了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路线图,对广大网民深刻的理解全会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中全会《决定》给我们提出了很多突破性的理念和举措,今天我主要侧重经济体制改革部分,给大家做一个汇报。这部分大概讲了六个方面的内容,每一个方面的内容都有一些突破性的论断和举措。
一、《决定》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部署、时间表和路线图
第一部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部分内容,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大家知道这一次改革的《决定》,它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它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部署、时间表和路线图。以往我们党出台的决议,主要侧重于某一个领域的改革,比如经济体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或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这一次的总部署是六个方面,经济体制、党的建设、政治体制、文化提高、社会管理创新,还有生态文明体制。
(一)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法制建设
民主政治里面提到了民主法制建设,特别提到加强政治协商,提出来各级党委政府政协要共同制定和组织实施协商工作计划,这是一项突破性的制度建 设。政协原来有一句话叫做年委员、季常委、月主席,委员一年开一次会,常委一季度开一次会,主席两个月一次会,那么为了使政治协商进一步切实发挥作用,这次协商的工作计划,由党委政府和政协共同制定,并且组织实施,这项制度是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突破。
此外还有,实行主审法官制度,地方党委不得干预主审法官独立审判,将来审判的结果要经得起历史检验,是这个主审法官来负责。还有,突破行政区划实行司法制度改革,我们的司法独立,不能受行政区划的限制,适当打破,这又是一个重大的进展。还有关于反腐败,办案同时向上级纪委报告,不是同级纪委办案,这样就避免了在同一级可能出现的那种说情、大事化小。这样一些制度建设应该说都是带有制度创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制度的框架。在这样的制度下,我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都要发生相应的转变,这是从政治体制改革角度说。
(二)生态文明体制:画出生态保护红线
从生态文明体制角度,提出来画出生态保护红线,大家知道我们有耕地的保护红线,这次《决定》提出来,生态保护红线。那么生态保护红线主要是根据国家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相应提出来限制开发区和国家重点扶贫县,取消GDP考核。那么考核什么啊?又提出新的制度,叫做自然资源的资产负债表,如果是负债增加了,比如说森林覆盖率(碳汇)下降了,生态恶化了,就相当于负债增加了,资产减少了。你为官一任,以为你调走了,照样追究,一辈子都要追究。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制度,谁去认认真真的去搞绿色发展、循环经济?没有人想这个问题,特别是中西部,尤其面临这样的挑战。但是,这个制度建立起来以后,它一定会引导我们的干部、决策层按照中央提出来的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要求,真正去调结构、转方式、节能减排、降低消耗。习近平同志有这么一句话,他说大家要做明白人,要知道组织上在想什么。这句话很朴实,没有什么火药味,但是后来栗战书在传达十八大精神是又强调了这句话,他说总书记讲了,大家要做明白人,你们要知道组织上在想什么。他就说你不要以为这又是一句空话。我现在想起来,这些制度都在一步一步往前推。有些人说有必要吗?最近什么接待标准,这个那个都出来了。我想他们可早就提醒了,大家要做明白人,要知道组织上在想什么,一步一步的制度都出台了,而不是说什么不算数,也不是短期的一阵风。我觉得这样就确实使我们各级的决策层,还有我们的领导同志们,都会认真考虑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不是能够适应新一届党中央的要求,适应三中全会《决定》,十八大所提出我们的改革方向,以致我们以后未来的工作思路,我们都按照十八大和三中全会的要求来调整。
(三)经济体制: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那么在经济体制这部分,三中全会《决定》讲了,经济体制是起牵引作用的,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不同的强调,我也可以强调市场,我也可以强调政府,三中全会决定讲地很透彻,使市场在配制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应该说进一步明确了在政府和市场这两者关系,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但是你说到这一层是没有用的,谁不知道这是核心问题啊,多少年来我们就在探索,什么该靠市场,什么该靠政府,在多大程度上要靠市场,多大程度上靠政府。比如说能够竞争的当然是要靠市场,那么社会领域好多问题你不能靠市场,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是你笼统的说,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指向是什么?指向是不清楚的。为什么我们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给我们决定了,我 们改革的方向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小平同志讲不争论,不是不争论方向,方向他给你定了,定了方向以后别再给我争论什么姓公姓私姓社姓资姓左姓右,这个方向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别争了。衡量我们改革工作的成效,大小成败得失,三个有利于,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提高,有利于社会主义综合国力的增强,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这是衡量我们改革和工作的成败得失成效大小的根本标准。
我们三中全会决定讲的很清楚,要立足于中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什么叫初级阶段?就是生产力不发达,坚持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要求,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看这个很清楚,改革为了什么?改革不是为了提出很漂亮的口号,而是为了最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三个有利于是根本的衡量标准。
所以大家一定不要忘了,我们设计了这样那样的制度,这样那样的理念突破,最终衡量的还是三个有利于,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一百年不动摇,一个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我们的改革就是为了实现基本路线,当然改革也是在基本路线的指导下进行的,那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指导我们改革。现在好多人提出来,是不是要以生态建设为中心,因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了,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不平衡,越来越尖锐,那么我们是不是要提生态建设为中心,那都是混乱。因为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防止我们走偏,过去长期以阶级斗争为纲,我们现在说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针对以阶级斗争为纲而言的。大家一定要牢牢把握这些基本的大政方针,不能动摇,然后我们在深刻领会,使市场在资源配臵中起决定性作用,摆正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句话是很中性的。怎么摆正啊?我前头给大家强调了这么多,就是到现在为止,我们仍然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三中全会《决定》讲了,在广度和深度上继续推进市场化的改革,这些东西都是很重要的。在这个前提下,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
所以我说后面经济体制改革这些内容,有着这样的理念的指导,它就是高屋建瓴,势如破竹,顺理成章,后面的许多改革举措怎么体现市场在资源配臵中起决定性作用,那么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这部分有很多突破,一个突破提出两个都是,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基,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两个都是。这就解除了人们对非公经济定位的认识,上头的一些顾虑。因为人们也在不断的争,非公经济是不是我们的执政的基础。决定讲了两个都是,第一个都是没有争议,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基,第二个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两个都是解决了谁不是基础啊,都是基础,都是重要基础,接着两个毫不动摇,两个毫不动摇不是新话,但是强调它很重要,怎么样发挥好国有经济作用,国有经济要有活力才有控制力和影响力,才能有主导作用,没有活力,谈什么控制力影响力。活力哪来?活力就是国有经济要借鉴其他所有制经济合理的成分,形成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市场中学会竞争,这你才能够变成有活力的。
此外,国有经济还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公共利益,怎么样能够保持活力,又要完成社会公共的使命,这也是国有经济独特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所在,怎么样使国有经济能够起到主导作用,《决定》当中也说的非常清楚,以管理资本为重点,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什么叫管理资本?就是不在着眼于一个一个的国 有企业去考虑问题,而是着眼整个国有资本的配制效率的提升,布局的合理化,来考虑它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当然国有经济每一个企业还是需要搞活,《决定》当中也做了很多的阐述,我这里不一一展开。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搞活国有资本,使国有资本的配制效率能够提升。
那么《决定》当中提出来了,国有资本的改革,以它管理好国有资本为重点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两类公司,一类是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这类公司不考虑投资的实体项目,就考虑资本的运营。哪该进入,哪该撤出。提高资本配制效率,提高它的控制力、影响力,完全是资本形态的考虑问题。另一类,叫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这就是与实体项目挂钩的,两类不同性质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投资公司,来达到国有资产的主导作用,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那么在国有经济改革之外,提到了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定位和改革,非公经济大家知道,刚才我讲了两个都是,两个毫不动摇,第二个毫不动摇就是毫不动摇地引导鼓励扶持非公经济健康发展。这里又提出了两个不可侵犯,一个就是公有制经济的财产权不可侵犯,另一个叫做非公有制经济的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有的人说怎么没有神圣,原来我们的《宪法》讲的是公有制经济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后来我们的《物权法》颁布以后,都是同样不可侵犯,那么这一次在三中全会决定当中进一步重申了两个不可侵犯,那么非公经济怎样搞活呢?后面也专门讲了非公经济改革的一些方向,同时提出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途径决定当中指出了四条。一种是把现有的国有经济改组,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参股但没有说控股,你还得保持它的控制力、影响力。还有一类是允许民营,非公经济发起设立混合所有制经济,那么这个你就可以控股了,但是它可能是混 合所有制,混合所有制是未来我们公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这种判断十五大,十五届四中全会报告里都有的,现在把它进一步强调。
我给大家概括一下这一部分就是两个都是,两个毫不动摇,两个不可侵犯,接下来就是国有资产,以管理国有资产为重点,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资本,大家想资本是个什么玩意?资本就是玩钱,不是在玩一个一个的企业。过去我们是着眼于把每一个国有企业搞活,脱困,那一轮的国有企业改革使命基本告一段落。但是现在是不是还需要改呢?当然还需要改,《决定》当中也讲了国有企业继续改革的一些,我认为那些与刚才我讲的这几个大的都不具有突破意义了。突破意义的就是两个都是,两个不可侵犯,两类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再加上最后到2020年,国有资本收益上交公共财政比例提高到30%,更多的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大的战略性的方向。
过去我们的国有经济上交的红利非常少,因为没有脱困,根本没有红利可交,现在呢?最高的交20%,比如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它的盈利很好,要交20%.还有一些行业,资源枯竭,军工的老困难企业,没有盈利的,低的5,稍高一点的10,就是0、5、10、15、20,现在比例是这样的,到2020年提高到30%。这就要求国有资本的运营效率要提高,不提高怎么完成国家给定的上交任务,怎么发挥控制力、影响力,不搞活怎么能够拿出这么好的收益来,上交给老板,老板是谁?是人民,全体人民,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体公民都是老板,但是我们每个人无法实行这个所有制的权能,谁代表我们?由国资委,国务院,中组部来代表。
大家知道国资委管一百几十家,谁代表?他们代表我们,但是具体保值增值谁来负责?两类资本运营公司,那么这些东西都是很重要的改革方向,那么国有资本收益上交,更多的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与过去也是不一样的。过去我们说 国有资本为重点,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要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跟一般的公共财政预算分开,那么这个预算考核的主要是国有经济自身的保值增值状况,然后增值的收益,再投入国有资本国有经济的行业,实行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这个战略性调整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讲的叫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没有说国进民退,也没有说国退民进,是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
那么这个国有资本的经营预算,仍然是用于国有资本投资,但是现在《决定》明确提出来,更多的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现在的国有资本上交,一部分用于国有资本再投资,另外一部分交给社保基金,补我们的养老保险的窟窿。那么将来更多的往民生改善和保障上投,那就是养老保险这一部分可能还要增加。此外就是保障房的建设,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改善,凡是保障民生的开支,国有资本收益当中要更多拿出一部分来,往这边倾斜了。
这个应该说是我们对国有资本明确改革的要求,时间表,到那个时候你必须达到这个目标,这是我给大家讲的这一部分。
我们进一步搞活国有经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我们的开发区这种情况也是很多的,我们怎么样按照三中全会的《决定》,发挥好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原来传统的国有经济已经不再是那样了,已经变成了混合所有制经济,它仍然面临着改革任务,就是怎么样进一步提高它的活力,它有创新的动力才能更好的发挥控制力和影响力,否则都很难进一步壮大。因为像这样的一些混合所有制经济,他们所面临的创新,不仅仅是用于民用,有可能是军民两用。在这个方面,完全靠我们传统的国有经济去创新,现在看是不够的。
前不久我在外地调研有两个例子是最能说明问题,我们怎么样理解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圳有一家新型民营机构,民营科技机构,创造出来那个叫超 材料,超材料是可以军民两用的,引起了我们国内各个方面的重视,也很有成效,就是一帮年轻人,20多岁,从国外回来,现在30多岁,一个创新团体。我问他,我说你现在面临的最大的难题是什么?他说就是国家的科技研究资源,依然是按照部所这个系统来配制,尤其涉及这种国防军工的,或者军民两用的,是不往我们民营科研机构这分的。但是他的超材料我们国内没有一家纯国有的科研单位能够研究出来。
第二个例子,东南沿海一个城市,国有和民营合资的一个企业,生产碳纤维,这个碳纤维的高标准已经达到了我们的隐型飞机的需要,但是在那设立这个企业的时候,它的上级发起单位,或者叫原来的国有单位,要求它这里面的民资要撤出,因为涉及到国防军品的研发,当地政府说不行,如果没有民营资本介入这家企业,我们宁可不办合资企业,坚持顶住了。同样的跟他一起研发这种碳纤维的一个纯国有的科研单位,搞了20多年,标准比它低好几个标号,技术上的原因。技术上的标准我不是很懂,但是这个事例说明的非常清楚,国有经济要想发挥控制力、影响力,没有活力,怎么去完成党和人民交给你的历史使命,你还垄断着科技资源,不让往那边倾斜,但是出成果是那边,这就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难题。
我们怎么样打破这种思想禁锢?好多人就说,那不行,都给他们了,我们国有经济怎么发挥它的控制力,我就说你首先有活力没有,没有活力你谈什么控制力、影响力。我们现在说老实话,应对东海南海那种非常危急的局面,没有杀手锏,民族义愤有什么用?真正拿出真家伙,真刀真枪来,你的资源又不向那倾斜,怎么能说的过去呢?当然了,从另外的角度来说,我们为什么还要发展国有经济?因为国有经济在相当一些领域,没有它是不行的。比如国防,基础科研,重大生态这样一些涉及公共利益的领域,它的投资门槛很低,回报期很长,回报率很低,几十年没有回报,民营资本不愿意进入,这个时候国有经济不进入谁进入。所以这个时候你不能再批什么国进民退。前几年我老给他们讲这个道理,我说大家老这么情绪化的批国进民退,是什么意思啊?你们要得出的结论不就是国退民进吗?国退民进笼统的说,我也是反对的,我们党从来没有这样说过。
那么这些领域,国退民进行吗?到时候应对这些危急,周边危机,国家安全危机的时候,我们拿不出杀手锏。所以国有经济,我们还真是不能把它贬低了,国有经济必须要进,这是你的历史使命,你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这是它有不同分工的。怎么把两者的积极性优势结合起来,这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我说这一部分,我们三中全会《决定》讲的,两个都是,两个同样不可侵犯,两个毫不动摇,这是非常重大的理念的突破,然后你才有后面的改革,要不然好多人他永远纠缠不清这个问题。
这是我给大家讲的第一部分的,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这里有一些理念的创新,并且有举措的创新。看我们怎么样结合本地的实际,能够把《决定》的精神贯彻好,进一步使我们开发区的混合所有制经济能够蓬勃成长,我们的创新动力进一步增强,我们的国有经济、民营经济都各得其所,找到共同发展、共同推动开发区繁荣富强的这种新的组合形式。这是讲的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二、建立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第二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是建立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现代市场体系这部分,它的说法大家应该是比较耳熟能详的,比如说要素自由流动,商品自由交换,消费者自主选择,自主消费等等。
(一)完善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这个里面特别提出来一个,叫做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如果没有前面讲的市场在资源配臵中起决定性作用,到这里你怎么体现,一个统一有序开放竞争的市场体系,连价格都不能主要由市场来决定,这个市场体系那就是个空壳,建了很多场地,这叫市场,但是进去以后那个价格不是市场决定的,行政力量决定的,这就是很可笑的。
那么《决定》在这里为什么要强调要完善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我们过去的价格是不是主要不是市场决定的,垄断性的公共产品,基础产品的价格和收费,确实主要不是市场决定的,主要是政府定价,决定的这个要求,针对的就是这一部分。而我们一般领域的,比如说老百姓买的日常的消费品,一般的商品,95%都放给市场决定了,早都是市场定价了。但是为什么《决定》还是要提出来,就是因为我们的垄断行业、基础产品仍然是政府定价。
(二)改革要反映四项要求
公共领域垄断性行业的价格,为什么要涨价?比如说,我们现在资源价格是不合理的,是计划经济时期定的价,没有反映资源的稀缺性、市场供求关系、环境污染的代价和环境治理的收益。现在决定要求我们的改革要反映这四项要求,这四项要求如果都反映进来,它在客观上一定是涨价的过程,而不是降价的过程。因为原来政府人为定低价的时候,它叫做被抑制的通货膨胀。要让市场来定价,它反映了资源稀缺性,市场供求平衡的要求,它一定是涨价而不是降价。
但是在我们国内很少有人敢于这样公开讲,这个产品就应该涨。但是事实上,我们作为搞研究的人,一定要把这个道理讲清楚,而现在我们恰恰是没有人敢讲这个道理,那么就导致了什么呢?导致了大家对涨价永远是不满的,当然我们要控制涨价,比如说多发票子,票子毛了,没有竞争,靠垄断,垄断性涨价,这个 当然我们都是要反对的。但是问题是,你现在的这种低价格是计划经济导致的,是被抑制的通货膨胀,我们现在通过市场来决定它,是把被抑制的通货膨胀释放还原为市场均衡水平,这是经济学的道理。
现在我们的资源价格太低,没有反映资源的稀缺性,和环境治理的代价,所以谁拿到了资源,他按照市场供求的高价去卖以后,他又不治理污染,不搞安全生产,结果是什么?本来这个成本应该通过资源价格的改革反映在企业内部,叫做内部成本,他把它排放到社会,所有的人在为它付代价,经济学的道理叫做内部成本的外部化,讲这些经济学道理没有人听得进去,但是我们讲污染,所有的人都在讲PM2.5,所有人都要承担代价。那么我们现在怎么样改变这种状况,理顺经济信号,形成正确的利益导向,引导我们的结构调整,增长方式的转变,准确的评估这个企业它是不是尽了社会责任。本来这个成本应该是内部成本,你放给社会,现在我通过改革,把社会成本在内部化,变成企业的成本,逼着它上环保项目,控制排放,降低能耗,那得靠什么?靠环境税费的出台,靠资源价格的改革,资源价格改革的方向就是反映资源稀缺性,市场供求关系,环境治理的代价,环境修复的收益。
这个道理不讲清楚怎么能够形成改革的共识啊?《决定》当中讲的很清楚的,就是垄断行业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这样一些基础产品,仍然要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的机制,价格形成,怎么形成?竞争性环节,一律放开市场,网络型的垄断环节,叫做自然垄断环节,仍然由政府定价,但是要增强社会监督和公开透明度。什么意思?凭什么涨得告诉社会公众,道理在哪里?我刚才讲的就是要涨价的道理。但是具体到每一个企业,你得告诉他我的成本为什么要提高,为什么要涨价,然后由社会各个方面来听政,增加透明度,你这个成本核算是不是对的,好,对 的,大家认可,以后允许你涨价,涨了以后你的服务标准质量和项目都要相应的改善。不改善,有没有制裁措施?必须有,如果它违反了怎么办?政府有没有制裁的办法,也必须设计,直至把它拆分了。为什么要这样来设计呢?竞争性的放开,非竞争性为什么不能放开?网络性自然垄断行业,什么叫自然垄断行业?自然垄断就不是经济型垄断,也不是行政型垄断,它是由技术经济原因决定的。
比如说电力网、铁路网,你建两个网是非常不合算的,因此只能是一个,这叫自然垄断网络型的,如果没有人竞争,它必然是一家独大,他操控消费者,操控政府,都是可能的。那么这个时候你必须靠公开。比如说政府某个部门被他操控了,我们的社会力量监督反对,必须按照我们的正常程序来解决这些问题,你还不听打散你,不能让你形成一家,那么这个自然垄断随着技术经济的进步,它是可以打破的。比如说我们现在移动通讯,现在不止一个网了,原来有五个网,现在整合整变成三家了,那么这就是说你太多了它就是社会劳动资源配臵的浪费,它能够形成寡头垄断的,比独家垄断要好,但是它毕竟是垄断,你把它放开了让所有人都进来竞争,那是资源配臵的绝对低效和浪费。因此这个方面你不能够放开竞争的,这也是有经济学道理的。
那么这两类改革,我们说的大家熟悉一点了,就叫网运分离、网厂分离,电力网和电厂分开,电厂放开竞争,铁路网,国家管制,客运货运公司放开竞争。改革的方向为什么是这样设计的?道理前面已经讲了,就是这个能引入竞争的,尽量引入竞争,不能引入竞争的,政府管制还要加强社会公开透明度和监督,这就是改革的方向。那么这里仍然体现了,尽量由市场起主要的决定价格的作用,能放开的竞争行业尽量放开。最近我们看到发展太阳能,允许个人发电上网,有一个农民他花了十几万在自己平房顶上铺了一片的太阳能,多晶硅的电池板,发一度电卖给国家电网7毛9,他自己用国家电网给他卖的电4毛钱一度,他赚了将近4毛钱一度电,一年下来他赚了一万多块钱,自己的太阳能发电,这就是放开竞争环节。发电个人都可以了,太阳能发电,但是电力网国家管着,将来我们的方向就是这个方向,来改善我们的市场供给和消费者供给者之间的这种博弈关系,这是讲的现代市场体系当中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实际上讲的就是垄断行业怎么改,垄断性的定价我们怎么改,基础性的。因为非垄断的我们基本都放开了。
那么这部分还有个重要的改革,突破性的,叫做负面清单,就是说负面清单是禁止性的规定,禁止性的都不能做。禁止性的尽量的简明,清单之外的随便接入,这又是一次重大的突破。在法律上的概念叫做法不禁止即为自由,这个主要是对于企业对于市场主体而言的,法不禁止即为自由,我们主要颁布禁止性的法律,禁止性的之外,全都可以做。我们现在还不太适应这个,许多民营企业家还问我,我们应该进入哪些行业,我说你别再问我,你注意国家发布的负面清单。负面清单之外,你都可以进入,根据你自己的特长,你自己经营的经验,你自己敢于冒风险,你自己的合算,该不该进入,你自己决定。
这是很大的一个突破,过去我们动不动设臵一个,许可你进你才能进,现在我不设许可性的,我设臵是禁止性的,不禁止你都可以进,这就是市场经济本来的东西。政府规定什么可以,那就没完没了,你都要管。我觉得最主要最核心的一些,我把住了不许进,剩下的我都放开,这就是属于所谓信息经济学里讲的,信息对称与不对称的问题,因为市场上的信息太多了,只有深入其中的市场主体才知道哪个信息跟他是能够对应的,我才自己决定根据信息来决定,政府不可能 把所有的市场信息都穷尽了,然后你告诉他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政府没有这个万能。所以你只能说,我不许你做什么,这个政府是可以把握的住的。
(二)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怎么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怎么处理好政府市场关系啊?所以我说,大家可不要小看三中全会《决定》的一些基本提法,这个提法它是方向性的东西。那么现在市场体系这部分,我觉得就是从总体上而言,这两个是非常鲜明的,一个负面清单,一个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特别是针对的是垄断行业。政府定价这部分怎么改?也指的非常清楚。那么市场体系还包括很多,比如说要素自由流动,市场分割怎么办?《决定》当中明确提出来,要进一步清除废止市场壁垒,严禁和惩处地方政府擅自设立优惠政策,你看这话说的很严格。过去我们研究老是反映这个问题,研究报告写这个写那个,没有用,《决定》当中写了这个,就认真的要思考了。严禁还要惩处,怎么惩处?所以我想这里我们有关部门,法制办,工商管理总局,商务部,发改委,他们会出台一些具体的制度规定,处理这些问题。
所以说我们未来的统一市场的要素自由流动,商品平等交换,消费者自主选择,你必须有制度保障,否则这不都是空话吗?但是《决定》当中写了,写的分量非常重,口气非常重,我觉得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些,严禁和惩处市场封锁设臵市场壁垒的优惠政策。
(三)金融市场体系的改革
还有一个重要的市场叫金融市场,金融市场体系我觉得值得大家认真关注的是,《决定》提出来了,金融市场的组织体系上面允许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银行,发展普惠金融,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过去我们不允许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银行,现在我们有的已经知道的是小额信贷公司、小额担保公司,还有由银行来 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发起设立的银行在村镇银行当中它还要占大股,允许民间资本参股,没有允许你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可以允许你发起参与,但是上一级银行要起决定占大头。现在这个就是民营资本可以发起设立了,完全跟什么金融机构没有关系。当然他要符合银监会发布的办银行的规定。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突破。我们的民营经济小微企业一直苦于融资难,如果没有这一条突破,永远解决不了,包括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普惠金融,就是小额信贷,农户,每一笔贷款很少,几千块钱,我们的银行根本都不愿意做的,只能用这种普惠金融,小的地方性的银行,让他们来做。这是非常大的一个突破,大家可不要小看这一条,这一条出台以后对我们经济生活的影响非常深远,这是第一个。
关于金融市场的价格机制,就是利率要进一步市场化,现在我们的贷款利率已经放开了,但是存款利率还没有放,必然也是要走向市场决定的,什么意思?慢慢的放给金融市场,让他们决定。那么这个怎么形成啊?存款利率怎么放?怎么形成?现在我们看到了《决定》当中说的是,形成一个稳定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实际上就是短期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短期利率,将来形成放开存款利率的基准线。可能将来就是上海同业拆借市场那个利率,将来就是我们存款利率放开的基准。
此外还说要扩大民间资本跨境的金融交易,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向下的可兑换,这个可能对我们开发区引资,还有我们完善投资环境都有很大的冲击。你想玩资本运作,想扩大跨境金融交易,上海自贸区,横琴岛,深圳的浅海,滨海新区都可以搞人民币资本向下的可兑换,他从你这跑那玩去了,把资本从这抽走了,有没有这种可能呢?所以对我们开发区来说,你怎么样完善我们这的金融服务环境,让他觉得在这资本配制效率是高的,这个带来新的挑战。这是金融市场当中 的,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进一步推进利率的市场化,汇率利率是金融市场的价格。这是金融市场体系的第二层次的建设。
第三个层次,金融市场要放开金融机构的发起设立和利率,你必须有制度的保障,设定安全底线防范金融风险的制度保障,这部分要建立小额存款,叫做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陌生的概念,同时这部分还提出来,要建立金融机构退出机制,这个跟我们老百姓和企业都有直接的关系。民营资本可以发起中小金融机构,而且我们还要建立金融机构退出机制,它破产了,如果我们有钱存在那怎么办?我们从来大家都不习惯于,金融机构还能破产?《决定》提出来这个给我们经济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的,当然这个不是贸然的放开,存款保险制度要建立起来,建立起来,我们老百姓在那存款,就有个制度上的保障,那么金融机构退出,是不是就是对老百姓存款不负责呢?这个退出机制实际上是对金融机构的一个压力,你别以为办金融机构这么容易。
因此这部分大家看,这个要是往前推,对于我们开发区的你的市场环境的完善,投资环境的完善,既带来很大的机遇,同时也带来很大的挑战。比如现在就是说,我们能不能考虑先在自贸区里面,上海浦东新区的自贸区里面,率先放开存款利率,那么有好处,他就吸存款啊。他那放开了,我这一看,那边存款利率高,金融机构的钱往那搬家了。这个不是没有可能,当然这也不是说马上就会引起大规模的搬家,比如说老百姓或者企业,它就习惯在工商银行开户,工商银行资产规模大,网点多,比较方便,我就信他,我不相信他能破产。
现在也是这样,实际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小银行非常愿意,因为实力比较薄弱,大银行没有什么积极性,大银行因为觉得,我这个网点多,规模大,信誉好,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我还得往里交费。我们每一部改革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 既得利益的怀疑,甚至是阻碍,当然这个改革是要往前推的,给我们带来的挑战、机遇,都是以前我们没有遇到过的,金融机构这一点。
大家我们说放开存款利率,对于中国的金融资源的配制效率提高,对于老百姓收益的提高,绝对是利好。因为现在我们的存款利率给的比较低,我们的金融资源配臵效率也很低,老百姓得不到足够的回报,因此现在许多人批评我们中国老百姓,是普通的存款户在支持银行,银行是愧对所有这些储户的,因为给人的回报太低。但是银行又不接受这个,银行说我们现在变成众矢之的了,但是我们存款利率不改革,它这种现状它确实老也改变不了。银行自己觉得委屈,社会不买你的帐,总体上我们的资本配制效率就是低的。因此我们说金融市场体系的改革,带来最大的好处就是提高金融资源的配制效率,对于我们的存款人,你有更合理的一个回报,这是积极的角度讲,但是这种改革也会带来一些新的风险,也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前不久我在上海碰见他们金融口讨论存款保险制度的征求意见,最后一道了,最快可能在今年年底就会推出。所以我们看,我们的改革这一次可确实不再是雷声大雨点小了,许多制度都在制定,就是要出来了,有的人问我,说这些东西你估算估算,什么时候能够出台?我说按照以往的经验,应该在一年内把方案都出来,具体推行不能在拖过一年。而这个存款保险制度看来比我的预估还要快。这是我们讲的市场体系这一部分。
市场体系这一部分我觉得值得我们关注的这几点,这部分还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讲的不多,但是也有很多振聋发聩的地方,这个我觉得大家可能也都注意到了,特别是关于院士制度的改革。这个我也不再多说了,因为大家可能最近也看到了一些议论,院士本人也出来加以说明。点一句,这个制度的改革,遇到了 相关领域的比较强烈的反弹,但是我们中央改革的政治决心是非常坚定的,照样不是推出来了吗?所以我们说,我们对这次改革决定的设想,远远没有达到,我们的设想没有达到这个地步,他公布的超出了我们的预想,在理论突破和一些举措的力度上,确实超出了我们的预想。这表明了这次改革的政治决心,我个人是感到确实是应该给予非常积极的肯定。这是从市场体系的建设这一部分来讲的。
三、政府职能转变要落实到制度上
这一部分比较好的,我个人认为有突破性的亮点,有这样几个,三个。
(一)企业自主决策,减少政府审批
一个就是关于企业作为投资主体,这里讲了一个“除了”之外一律放给企业自主决策,政府不再审批。那么这个“除了”什么呢?关系国家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一般指国防军事安全、生态安全涉及全国的重大生产力布局,还有战略性资源开发,重大社会公共利益,这样一些项目之外一律放开,政府不再审批了。这个我觉得又跟前面的负面清单有点像,真正体现企业自主决策,那么政府就不管了吗?如果不管,确实也不对,比如说我们统统放给企业,污染怎么办?高能耗怎么办?质量标准怎么办?技术标准怎么办?卫生检验怎么办?安全生产怎么办?这都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不仅仅是企业个体的事情,政府在这方面要加强监管。这个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尽量减少事前审批,加大事中事后的监管,这可不一样,不是个事中事后事前的区别,而是政府监管对象性质的变化,过去审批什么玩意?成本、利润、规模经济。现在这些都不审批了,一律放给市场。审批什么?事中监管,事后监督,能耗,排放,技术,质量,安全,随时要去监管。违反了这些,限期整改,不限期整改,好,还没达标,退出,清出市场,你别再这做了。
我们过去政府长期在这方面是忽略的,没有严格的职能,所以我们又回到我们的雾霾上来,这不是政府该干的事吗?他不干,他更多的是鼓励企业上产能,优惠地价,优惠财税,优惠信贷,产能过剩了以后,限批,这就是我们传统的办法。所以我们说改革尽量的不要政府来批准这个那个的,政府就不要有作为了吗?过去远远没有做到的就是,对于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这些市场准入标准的制定和严格的实施,政府失职在这,过分的过渡的行政的是在审批上。
那么接下来就说了,要完善发展成果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快建立国家统一的经济核算制度,编制全国和地方的资产负债表,编制全国房产信用等基础数据统一平台,这就对干部和政府行为的端正进一步提出了制度上的规范。
接着还有一个就是顺理成章的,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物的管理,我们现在中央政府把农业小水利两到三万块钱的投资都要国家发改委审批,农村公共厕所的改造都是中央的实权,这就是政府越位太多了。最大限度的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物的干预,说这一段要不举具体的例子,大家也不知道这到底指的是什么?我个人以为可能减了不少了,没想到,说老实话,为什么大家批评这些年我们政府配制资源权力有所回潮,改革有所倒退。09年我们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可能带来这样一种负面的效果。为了引对全球金融危机,赶紧扩内需,促投资,本来是有投资的调整结构的效果在的,但是一下子把审批权集中了。
比如说农村小水利,农村小水利本身是改善生态的,支持农业改善生产条件的。但是是不是就一定要变成中央审批的权力,两三万块钱,完全没有必要,所以我们说你要细想起来这些事情确实是有回潮的,否定是否定不了的,因此我们 要往前改革,要敢于承认自己有不足,否则你要去改什么啊?一切都正确还往前改什么?因此我们说,我们考虑这样一些,它出台一些新的东西,也是想必须有一种勇气承认我们有一些做错了,你才能往前推改革,这是政府职能转变这部分。我觉得很大的亮点,减少事前的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同时建立新的考核评价体系,这样才能使政府的着眼点正确的转移,这是我们讲的政府职能转变。
这里我想强调一点,对政府而言我们要树立一个叫做法不许可即为禁止的理念,政府依法行政,党依法治国。刚才前面讲的对老百姓,对市场主体而言叫做法不禁止即为自由,对于政府对于公共权力而言,依法行政的理念叫做法不授权即为禁止,就是政府不要以为自己随便什么都可以做,没有经历法律授权的政府是不能做的。这个现实意义在哪里呢?比如说最现实的,我减少了这么多审批事项了,我随意再把它恢复了,谁来监督啊?一定是法律,法律不给你授权,你没有权利去重新恢复,或者设立审批是,政府没有这个权利。那么我改革,我得突破,与现行法律冲突了怎么办?全国人大授权,中央政府授权,现行法律修改,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些理念。我说讲到这里,我们现在减了300多项,本届政府又减了三百多项的行政审批权,要恢复了怎么办?谁来监督。
所以这里必须讲,法不授权即为禁止,我们《行政许可法》就是给政府立这规矩的。我们不是没有法律,这个理念非常重要,对老百姓我们要适应的就是法不禁止即为自由,对政府一定要牢牢树立法不授权即为禁止,我到处讲这两条,这不是我的发明,这是法学界的立法理念。非常之重要,否则我们这个改革有时候可能就又走歪了。
(二)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去行政化 当然讲到政府职能转变这里还有一个去行政化,学校医院科研单位等逐步的去行政级别。这也是这次明确态度来的,当然现在的改革方向已经定了,比如说公益事业单位能够纳入公益类的分成三类,第一类公益一类,全额财政拨款;第二类,能够自收自支;第三类,可以企业化经营的,分成三类,这三类统统没有行政级别,脱行政化,去行政化。
这是防止公务员指标的扩编,行政膨胀,所以不能把它纳入行政,以后是不是再转,全部参公管理,那是后话。现在我们的改革,我们把它变成公益一类,这是我们讲的去行政化,这一条也非常重要。我们现在有一个不好的倾向,我们为了加强某一项领域的工作改进,或者说重视这项工作,马上套行政级别,比如说县里面鼓励他发展民营经济,给一个民营经济老板说你干好了给你个副县级待遇,过去这个很多很多的,现在是不是少点了?你给他人家花钱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那么这种行政化倾向在许多领域都存在,就是非行政领域我们太过善于用行政办法把他们管起来,管的到很见效,但是它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就是刚才我们讲的院士制度改革,行政化的一个弊端,非常突出的一个弊端。
其他的咱们就不说了,这个改革一定要按照本行业本专业的规律去管,什么都用行政化把它管起来,说的难听一点,我们是不是太没本事了,我们怎么就没有本事按照人家的专业行业的技术规律,专业化规律去管理呢?你非得用行政化办法把他管起来,这算我们的本事吗?我认为不是,因此我们这次政府职能转变当中,我觉得这也是很重要的改革,尽管这个改革可能遇到阻力也是非常大的,但是改革一定要往前推,这是政府职能转变。
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亮点 第四个改革,对我们地方政府来说可能影响更直接,行政体制改革之后,第四个改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有这样几个比较突出的亮点。
第一,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或者GDP挂钩的做法。一般不在于GDP和财政,不采取挂钩的做法了,比如现在教育支出占GDP的4%,国防开支占GDP的4%,科技占4%,其它要占4%,据说财政部清理一下,大概有20多项,20多项都占4%,不就超过一百了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是我们各个领域要强调自己领域的重要性,他就要与你挂钩,一挂钩就是这个结果,所以这次就清理,这叫建立科学的预算制度。在预算制度当中,提出来了清理整顿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并且逐步取消竞争性领域的专项和地方资金配套。大家知道过去只要中央一搞什么重要的建设,包括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中央发国债都要地方配套的。那么这次说,竞争性的,不要地方配套,这个很重要的改革,我们中央的,你该给地方的,比如说老少边穷地区,你该支持就给够了,你别在地方配套,中央请客地方拿钱,他本来就没钱,就是你中央的事权,你就该这么干。所以这个时候,财政预算制度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它对端正政府的行为,可能是没有这个制度保证,政府行为没法端正,这是一个重要的,一个取消挂钩。然后地方配套,尽量的也不再弄了,这是一个重要的预算制度改革。
增加对地方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一般性转移支付是不规定用途的,叫做专项转移支付,它是跟项目挂钩的,是指定具体用途的,这个太多。太多了导致地方政府跑步前进,以后就是尽量把这个都清理掉,减少,更多的是给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不规定具体用途,地方按照自己的事权,自主决策,该干嘛干嘛,现在我们就还是中央管的太多,要个公厕都得中央事权,农村公厕改造。所以说你不 理顺这些东西,你怎么去端正政府职能呢?那么这是从预算角度来说的,我觉得特别值得我们地方政府来跟进,这对我们影响是非常直接的。
再有就是税收制度的改革,将来要建立以直接税,并且重新划分中央和地方的税收分成比例,合理划分。现在地方税收主体税不够自己花的,什么车船使用税,一般城市建设税,小税,将来地方税主体税种是什么?财产税、消费税、所得税,这都是直接税,没法转移的,你转嫁给谁都不行,必须自己交。那么我们现在主体税种是什么啊?增值税,营业税不是改成增值税了吗?增值税是流转税,它可以由企业转嫁给消费者的,就是它提价,你来征企业的税,企业一提价,转嫁给消费者了。那么流转税的缺点就在于,政府一定要干预企业的,不干预企业他没有流转税,你怎么让政府减少干预企业啊?必须把这个税制给调整过来,所以将来我们把流转税比重调低,要增加直接税,直接税就是消费者企业个人直接付的,消费税、所得税、财产税,没法转移,这些税在地方都是稳定的,地方政府最清楚。比如不动产,不动产没法转移,地方最清楚了。所以这应该是地方政府主体税种,消费税主体税种,地方完善了地方的服务,交通基础设施等等,提高政府效率,人家老百姓愿意到这来旅游、就业、买楼、办企业,到你这花钱,你不就有消费税了吗?
所以这样就迫使我们政府职能,由干预工商业、企业,转投资,转到改善本地的市场环境、生活环境、基础设施条件、人文环境上来。大家知道财税体制不改,我们地方政府的行为很难去调整的,这是非常重要的改革方向。那么将来地方政府的正当的财政收入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第一,以直接税为主体的,大家知道,消费税、财产税、所得税,三大税为主体的地方税体系,不够的话中央一般性转移支付,再不够地方发债。这一部分,是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机制上,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多种方式筹集城市建设资金,允许地方发债,所以将来地方政府的正当的财政收入来源就是这三大块。现在这三大块都不够,一般性转移支付少,专项转移支付多,地方只有5个城市可以发债,其他都不可以发债,还有我们的税主要是增值税,这是个很重要的改革。所以我们说现在改到这一步,想停都停不下来了,我们的改革的逻辑就是你想半途而废会造成混乱,你只能往前推,这就是我们改革的逻辑,我说各位领导同志们,什么叫做改革的逻辑?就是内在的东西,你想停都停不下来,因为改到这一步了,我地方政府营业税没了,增值税还要75%分给中央,上交中央,25的规模。
所以地方政府就想办法开邪门歪道,土地财政,土地差不多没了,是不是?所以说你怎么能够解决地方政府未来的公共开支的来源,我们的改革还能停下去吗?它不能停了,带来的问题就是你怎么给我解决下面的问题,那么我说最简单的,你先把上交中央的75的那个分出比例减少,所以要合理调整中央地方的税收分成比例,这都是一步一步的就往下推了,我觉得这个对我们地方政府来说,这都是非常实际的直接的制度建设,影响非常深远。这是关于财政改革有这么几个比较重要的。
五、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
我得跟大家简单的说一说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这个里边我也主要给大家讲三个比较突出的亮点,带有突破性的举措。
第一,允许农民的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转让,并且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家注意,不是它的土地,承包土地,那都一直都可以的,承 包土地的租赁抵押,向大户集中流转,这里讲的承包经营权,这是个新的东西,我觉得是一个突破。过去我承包这块土地,我现在是承包经营权,这个权是什么东西?比如说我山林我承包了70年,平地林地我承包了25年,我把我的经营权抵押转让,而不是我这块地,这个很有意思,这是一个新的情况。
第二个突破,允许农民的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允许农村宅基地可以抵押担保转让。但是是不是意味着刚才所说的这两个权可以卖,所有权可以卖,没有这么说。现在社会上引起了误读,那么怎么样进行这种转让?实际上也是需要认真的研究的。
我曾经记得我前两年到澳大利亚介绍我们中国的改革,因为他西方老主张中国土地要私有化,后来我就跟他讲,我说我们中国在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改革,可以抵押转让。我说比如说山地,我们可以承包70年,子女可以继承,后来他们听说以后,他们说这样就很好,他说我们也不是主张土地所有权一定要私有化,他说我们主张的是土地财产权利的清晰化,山林承包70年,他70年农民就有一个长远的考虑,我的子女可以继承,我就不会祸害这个山林,我的财产收益就从我保护好这个山林上来的。这是权属清楚了,所有权没有发生转移,仍然是集体的,但是农民你有个长远的预期,稳定的预期,这样就可以得到用益物权,这是保障了农民的财产权利。西方他们也是,这个我们是很赞成的,我们并不是说中国一定要搞土地私有化,由此我也得到了一个启发,我们现在关注城乡一体化发展,怎么样能够让农民得到土地上他应当得到的财产权益,还是应该有我们自己的解决办法,就是着眼于用益物权抵押担保转让,给他带来的财产性收益,而且让他能够介入农村股份合作制的产业化经营,让他从产业化经营当中得到土地的长期收益回报,以工资的形式或者以股份入股的形式都可以。这一部分,我觉得还有一个很值得我们关注的,就是放开户口限制,主要是指建制镇和小城市,小城市是50万人口,落户限制全面放开,中等城市是叫做有序放开,大城市叫做合理确定落户条件,特大城市叫做严格控制人口规模。
就是我们中等城市有序放开户口限制,小城市和建制镇全面放开,这是我们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路线图,有些人说中国改革没有涉及户籍制度,他是没有好好看,我们的改革力度是很大的。这一部分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前面我们讲了财政的各种各样的开支跟GDP挂钩,跟这个那个挂钩,一般不挂,都清理掉了,唯独新增加一个,叫做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同财政转移支付挂钩的机制。
这就引导我们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民进城打工,真正变成市民了,农民市民化的程度与一般财政转移支付挂钩,就是你转移的越多,公共开支的需要越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给你的比重越高,这样就解决了我们城乡一体化发展当中的公共财政收入不足的难题,我觉得这又是我们这次改革当中的一个亮点,它真正解决你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是一个新的制度,过去是没有的。所以我们以前就产生了,土地城市化了,人口没有城市化,现在要通过这样一些机制,使人口能够城市化,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化。
第四篇:人大工作座谈会讲话
在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二0一一年九月九日)
常委会组成人员、同志们:
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会议开得很成功。刚才,联组发言讲了很好的审议意见,希望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借此机会,我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财政工作
刚才,我们听了县人民政府《关于2010年财政决算和2011年1-6月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对这个报告表示满意。今年以来,县政府及财税部门努力克服各种减收增支因素影响,在抓收入、促增长,重民生、保民利,强基础、惠三农,促改革、争创新,跑项目、抓融资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全县财政收入完成了37458万元,占年初预算的58.9%,超序时进度8.9个百分点,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为完成全年财政预算打下了坚实基础。成绩突出,应予肯定。但受资源整合以及环境治理整顿等因素影响,我县-1-
面临的财政形势仍然非常严峻,财政收入后劲相对不足,刚性支出不断增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的任务十分艰巨。为确保完成今年的预算目标任务,县政府及财政部门要严格执行人代会通过的财政预算,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要进一步注重财源建设。要花更大精力,把经济搞上去,把财政蛋糕做大。努力在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主体财源、发展第三产业、挖掘潜在财源上下功夫,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高纳税率的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增强财源后劲。二要进一步规范财政管理。坚持依法治税,健全征管机制,堵塞税收漏洞,做到应收尽收。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努力实现保值增值。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执行人代会批准的预算,维护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确保法定支出足额到位的同时,不断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支出力度,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的增长,努力降低行政成本。三要进一步推进财政改革。进一步推进预算编制改革,深化、细化部门预算,努力做到精细透明、科学合理,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健全财政资金的跟踪问效制度,加强对政府债务资金的管理,推进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探索完善乡镇财政的管理体制,稳步推进乡财县管工作。努力做好国库集中支付试点工作,完善财政资金的拨付程序,及时拨付财政资金。
二、关于上半年经济工作
上半年,面对较为复杂的发展环境,县政府根据县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围绕“产业强县、城建靓县、文化立县”战略,重点突出“三大基地”建设,不断加快转型、跨越、和谐发展的步伐,各项工作抓得早、抓的实,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经济运行呈现出一季度开局较好、二季度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县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面临着农业快速增长、农民增收的困难较多,工业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不强,融资、用地、环保、物价上升等要素制约仍然突出,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文明和谐县城创建任务艰巨,社会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需求差距较大等困难和问题。因此,我们要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忧患意识,形成促进发展的强大合力,坚持目标不动摇,狠抓落实不松劲,努力实现“十二五”的良好开局。一要继续抓好上级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的落实。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扩内需、保增长作为强县富民的重大机遇来对待,深入细致地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实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二要继续抓好项目建设。加快实施“工业突破行动计划”,认真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力推进项目建设。重点做好复产、华电煤电一体化项目和山西国际陆港保税园区在我县境内先行建设项目区的建设,切实以项目的有效拉动,促使全县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三要继续抓好三
农工作。继续推进设施蔬菜产业工程建设,大力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配合完成好禹门口引黄工程建设,实施好全省第二轮农网改造升级工作和浍河北岸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开发建设,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发展。四要继续抓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城东新区及配套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延伸城市框架;加快天然气入户、城市垃圾处理厂和供水加压站工程建设,整体提升城市品位和功能;以创建文明和谐县城为目标,坚持不懈地大力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积极推进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确保全县广大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五要继续抓好民生工程建设。重点做好中学生活区、新中学、新职业中学、保障性住房、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县乡公路联网改造等一批民生重点工程,加快发展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真正让发展成果惠及全县人民。
三、关于审计工作
听取和审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是常委会的法定职权,也是常委会每年都要例行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从2010年的审计工作看,县审计局能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的要求,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切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不断规范审计行为,做了大量认真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审计
报告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内容翔实,揭示了问题,提出了建议,为县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财政决算提供了重要依据。县审计局要进一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在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一要坚持严格依法审计。依法审计是审计工作的基石和灵魂,也是审计机关的立身之本。审计部门必须把依法审计作为审计工作的基本原则,坚持以法律法规来规范审计工作。要进一步加大审计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能,理直气壮地开展审计监督。二要加强预算执行审计。搞好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对于保证财政预算的合理性、财政开支的合法性,以及各部门、单位及其负责人严格执行财经纪律,都具有重要意义。对财政预算执行的审计监督,不仅审计部门要重视,县政府及各部门都应高度重视。审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力度,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完善和改进预算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依法理财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三要加强重点建设项目的审计。审计部门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进一步加大审计监督力度。从工程立项、资金拨付、管理和使用等环节进行严格把关,确保重点建设项目资金安全、合规、有效使用,促进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四要做好审计监督整改工作。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审计报告中提出的问题,认真做好审计问题整改纠正工作。整改纠正工作结束后,常委会要听取和审议关于审计查出
问题整改纠正情况的报告以及整改重点单位的整改报告。
四、关于工作评议
采取县人大常委会与乡(镇)人大主席团联动的方式,对县、乡(镇)两级上下对口的“一府两院”工作部门共同进行工作评议,这在我县还是首次,是县人大常委会为进一步增强评议监督实效而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对人大评议工作的创新和发展。这次对县、乡(镇)两级的工作评议,从9月中旬正式启动,到12月中旬结束,共3个月的时间。方案对这次工作评议的指导思想、对象和内容、方法步骤和时间安排、组织领导等都作出了明确的部署和要求。大家既要认真按照方案的要求开展工作,又要同当地工作实际结合起来。不论是县、乡(镇)两级评议工作组,还是接受评议的县、乡(镇)两级,都要加强上下之间的协调、沟通和联系,切实做好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工作配合与衔接,确保这次评议工作取得圆满成功,达到预期效果。
同志们,让我们在中共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县十三次党代会和县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的要求,团结一致,扎实工作,为实现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和谐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五篇:班主任工作座谈会讲话
班主任工作座谈会讲话
水沟镇九年制学校余李力
今天有幸和各位班主任一起探讨班主任工作,在座的各位有的是新班主任,也有老班主任,个人对班主任工作都有自己的不同见解,通过今天的交流,(希望)你们毫不保留的将班级的管理方法、采取的措施一并拿来分享,我很高兴,希望好的做法大家互相借鉴,不足之处加以改正。
应该说,由于我校的高度重视,经过全体班主任老师的共同努力,我校班主任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是高的,整体形象是好的。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班主任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亟需改进的问题,如个别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疲于应付,对学校安排的工作消极怠工,试问一下是否所有的班主任每天都派卫生委员检查卫生区?你的卫生区脏了你是否看到了?个别班级只是在学校组织检查时匆匆打扫一下室内卫生,更有甚者,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爱查不查;其次就是班主任跟操的问题,是否每天都跟了,每天宿舍是否都亲自检查过等等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切实强化措施加以解决。
一、前期班主任工作总结
1、工作态度端正
各班主任能严格按照学校常规要求,积极完成学校分配的各项任务。在大型活动、集会、两操、午练、晚休等方面都能及时跟班,加强班级的管理。班主任老师的态度端正,分配的工作能落到实处,没有扯皮现象。
2、班务工作能扎实开展
班会都能按时召开,每周的班会召开对班级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质量的好坏决定着班级管理的好坏。因此各班都能按时召开班会,对工作总结,对工作安排,以及对学生各方面教育。总之,班主
任都抓住了班会这一主阵地。各班的班级日志点名册,都能按时准时记录。各班都能记录当天违纪情况,教师也作了批注。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项重要而光荣的工作,又是一项艰难而繁重的工作。应该清醒地看到,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学校班主任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是思想上重视不够。少数同志还没有真正站在时代的高度,从新的视角重新认识班主任工作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班级工作制度不健全、内容要求不具体、工作不细致、不到位等现象。如各班的违纪情况记录没有明确的记录本,第几周、星期几、第几节课由于什么原因扣多少分;每次卫生大检查仍然有班主任不到岗情况;平时班级学生违纪学校领导都知道了而班主任不知道等。
二是工作缺乏创新。对于班主任工作,有的同志仍然是旧观念、旧思维、老办法,工作方法和手段较为滞后,缺少时代感和创造性,形式单调、内容单一。没有学习班主任理论知识,缺少理论支持。学生违纪怎么办?扣分?除此之外呢?可以让他做有意义的事:如管理班级的花,管理蛋奶,让他办板报等等。
三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如单亲子女、父母经商打工等,也是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值得研究的新问题。这些因素和现象时刻警醒我们必须切实增强抓好学校班主任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切实增强我们班主任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后期的班主任工作建议
我认为做好一个班主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用个人实力吸引学生
首先,班主任要注重仪表,从个人外在形象上提升个人魅力。其次,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作为众人瞩目的班主任应追求高雅的情趣和爱好,如有运动爱好的老师可通过打篮球、乒乓球等陶冶自己的情操,如果条件允许,班主任还可以同学生一起参加体育活动,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这对班级管理工作大有裨益。再次,班主任是一名科任教师,且往往是重要学科的教师,教学能力绝对是学生最看重的。班主任要精心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清楚地把握学科的每一个知识点,传授知识时既能做到准确无误又条理清楚,课堂气氛既严谨有序又生动活泼。可以想象,一个学科教学能力较差的班主任很难得到学生的尊重和认可,自然就更谈不上树立威信,令人心悦诚服。
(二)、用良好心态对待学生
不能有的心态:
1、权威心态
2、急躁心态
3、敷衍心态
4、烦闷心态班主任的消极心态,一方面对班主任本人身心健康有影响,同时,我们更无法想象,一个与班级学生同呼吸共命运的班主任,一旦有上述几种不良心态,将会给班级、学生、家长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1、平常心。理解学校工作的特殊性,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首先要有一颗平常心,付出与报酬虽然不成比例,但总得有人干,把自己当作就是能胜任这项工作的人,不攀比,常常知足,把自己当阿Q,想想与学生共处的乐趣,想想他们从不会到会,有你的功劳,你或许会有少许的幸福。
2、耐心——理解学生成长的曲折性,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艰苦性。充分认识班主任工作的艰苦性、复杂性、琐碎性、直接性、情感性,摆正自己在这个班级工作中的位置。不可高高在上,耍威风、瞎指挥,不强迫学生做这做那;不可急功近利、投机取巧,误导学生,所有的事,都要集体协商,众人出力。班主任是为年幼、知识少、社会阅历浅、受社会影响而判决能力较差的学生工作的。逐步接触、了解、理解他们,带领和指导他们学习和工作。有了这样的心态,工作办法就突出一个字:教!教学生自己做事,教学生自我管理。凡是学
生自己能做的事,一律不去替代,以免压抑学生的才能,助长学生的依赖思想,做到有所收获,有所转变,这样就觉得自己尽力了,有一点成就感了。
3、信心——信任之心,一种深信群体的力量
对班主任工作,有否信心,说到底,是对学生和班级向好的方向发展有否信心。信任学生,信任班、团干部,这是班主任十分可贵的心态。只有信任他们,工作才有了足够的信心。班级工作,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独揽、独自冥思苦想,关门设计方案,然后命令学生去做所能做好的。如果那样,就非累死自己不可。班级工作,必须群策群力这点,信任带来的力量是无形的、巨大的。各种形式的“作业”都能保证及时高质量的完成!
实际上,作为班主任,应该把更多的机会让给学生,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做,让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实践中增强自己的责任感,锻炼和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成绩是他们自己争来的,班主任只是指点,出个主意,教个方法,班级成绩就能做得出色。
4、热心——对学生寄托某种希望或期待
对好学生充满热情,热心地和他们交流思想,传授知识。这种热心,表露出该教师认为这些学生很有希望,寄托着更高期待的心态,对个别所谓“三差”生,则不要冷漠,不讨厌,作为教师,冷漠的心态是不可取的。
任何一个差生都有他的长处,要善于将他的现在和他的过去对比,发现他的一点一滴的进步,启发他正确认识自我,激发他的积极性。这种积极因素,不断激发,不断积累,这些学生也会逐步向好的方向发展。所以,教师要学会把更多的希望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实现,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三)、用严格制度要求学生
严格要求体现了以法治校,我们必须按《中学生守则》、《中学生
行为规范》,加强常规管理,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新学期伊始要开好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学习有关规章制度。让学生有序学习、生活。要加强常规管理,不是扼杀学生个性。“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师一定要承担起教书育人的使命,而从学生发展来看,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人格不断完善,品德逐渐提高的过程。“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所以,我们不能只看学生的成绩,不能漠视学生存在的问题。事实上只有加强思想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目前处于价值多元化时期,学生面临诱惑多,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挑战。而且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感恩之心和家庭责任感。我们要加强思想引领,而不是出了问题简单处罚,要明理在前,教育在前。
(四)用同志间的协作提高学生
要与所有科任教师建立广泛的联系和交流的平台,寻求合作和互相支持的方式。无论从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出发,还是从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出发,或从教师有效地完成学校下达的教学目标任务出发,都需要班主任协调好科任教师,能协调好科任教师的班主任是很有优势的。记得有这样一句话: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我想说:能让自己带的科目成绩好的班主任是一般班主任,能让本班学生成绩好的班主任是好班主任,能让自己成绩好科任教师成绩也好的班主任是优秀班主任。班级取得成绩的好坏,关键是同志之间协作的好坏。
(五)、用家校沟通管理学生
学生有一半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一个学生在家里学习情况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而老师很难知道学生在家里的学习情况,就是知道,也难以解决。因此,有必要密切联系
学生家长,和学生家长多谈谈,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让学生家长也了解一下学生在校的表现,共同督促学生认真学习。
现在的很多家长多数忙于挣钱,往往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就可以什么也不管了。他们对于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知道的很少。班主任就要加强与他们联系,使他们认识到家长的责任,从而关心自己的孩子的表现。经常通过电话与家长进行联系,向家长通报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每一次月考之后, 加强和学生家长的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和学生的情况。同时班主任也要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学生的家庭情况。
老师们,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育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和光荣。希望全校班主任同志们,再接再厉,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开创我校班主任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