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人类简史

2020-09-28 11:20: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读书笔记——人类简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书笔记——人类简史》。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书笔记

通海实验中学

雷金波

在大学读书期间就一直被人推荐《人类简史》这本书,一个以色列历史学家写的风靡全球的著作。种种原因,当时仅粗粗翻阅作罢,今借此良机拜读,方知前日之憾也。该书讲的是人类的故事,从历史及哲学的角度,讲述人从生物学的起源是什么样的,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故事,严谨的科学态度中又有深沉的人文关怀。这样的书,是要静下心来好好读完的一本好书。

我将自己感触最深以及作者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抽象出来,按照自己的理解的逻辑重新排序,在这里重塑成一个简化版的体系。在展开这个体系之前,我先说一下对于历史的看法,因为它会贯穿整个体系。

一: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首先我们要知道历史上的每一个时间节点都是一个十字路口,虽然从过去到现是单行道,但是未来却又无数岔路可以走。而历史这个学科最大的问题就是:明明人类曾经有无数的选择,但事后看起来一切都是那么理所当然。换句话说,对某个时代了解的越透彻,就越难解释为什么发生了这个事而不是其他事。然而,历史的铁则是,事后看起来无可避免的事,在当时看起来总是毫不明显。同样的,那些在当代看起来最不可能的事,往往就是最后成真的事。所以历史学家的研究结果往往是马后炮式的论断,而真正的现实走向也无法单单靠历史知识去预测。

无法预测未来的原因很简单:预测的结果会使原本的行为改变,因而预测永远不对。因为大部分的未来事件会受到预测的影响而改变。那么学习历史的意义不是预测未来,其意义又何在?答案是——学习历史将扩大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知道现在曾经发生的历史绝非必然,而未来的可能性也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简而言之:学历史让我们更自由。

二:看清历史的真面目:

《人类简史》上将人类历史大块分为: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学革命。认知革命和农业革命给人类留下最重要的印记就是想象的力量,也形成了当代复杂人类社会的雏形。在第一章的讨论中作者得出结论:认知革命使得人类拥有语言,而智人之所以能征服世界,是因为有独特的语言。我们语言的独特性在,他能传达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信息。这种“虚构”的能力,奠定了人类得以从大范围的合作到建立帝国最终形成我们现在社会。具体来说,想象可以构建秩序。正是因为每一个人几乎从出生到死亡都被环绕在一个由种种虚构故事编制的网内,我们才得以特定的方式思考,以特定的标准行事,想要特定的东西,也遵守特定的秩序,进而维持特定的秩序。这种网可以称之为文化。而历史的另一铁则就是,任何一种想象出来的秩序,都绝对不会承认自己出于想象和虚构,而会大谈特谈自己是自然、必然的结果。而古往今来,人们花费大量精力将这些虚构的网深深植入我们的现实世界,使我们无法分辨那些是事实那些使虚构。

1、想象构建的秩序深深与真实世界结合。(强调千真万确+教育贯彻=人人都信)

2、想象的秩序塑造我们的欲望。(例:资本主义与享乐主义,基督教与天堂)

3、想象的秩序在于人与人之间的链接。(事物划分除了“客观”,“主观”,还有多了“主体间”的事物。)

主体间事物即很多人意识之间链接起来的网络,只要人们相信,它的效力可以胜过坦克大炮,推动人类历史进程;只要人们不再相信,一切风云变色。以下提出书中几个关键的“主体间”事物,同样也是这些事物决定了历史发展的方向。

一是金钱。

一张纸本身不能有任何用处,然而因为所有人相信它有价值,它就有“能使鬼推磨”的能力。金钱正是有史以来最普遍也最有效的互信系统。它基于“万物可换”和“万众相信”的原则,让千百万陌生人能够合作,进行各种贸易和生产。并且它突破了几乎全部限制的原因或者说它和任何一个宗教或者意识形态不相同的是,宗教信仰的重点在于我相信,而金钱的力量在于别人相信。

二是宗教。

宗教有三个特点:1、认为世界有一套超人类的秩序,即不是人类发明的道德准则。

2、有个许诺:只要遵守就会有什么好处。3、目的是为了巩固社会秩序。同样信徒广大,这个宗教就有很强的生命力,而没有人相信,或者一个种族的灭绝,这个宗教也随之消失。

三是国家。

帝国的征服和统治虽然残酷,但客观上使得各个种族实现大融合,推动文化交流,使得世界从支离破碎的部分逐渐融合成一个整体。

四是公司。

同样的没有真正的实体,但因为人们相信,就有强大的效应。书中用“标志”公司举例,并说明它在法律中“法人”的作用,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依据之一。

想象的世界和现实深深镶嵌,不仅让人无法辨别,更可怕的是人们用想象出的标准去定义现实。倘若一味忽视现实,就会有灾难性的后果。同样,中国某个时期,上级一味求产量,人们就只看到大字报上虚无的数字,没有看现实的饥荒。

至此说明,所有社会背后都是由想象构建出来的秩序。然而之所以现世有不同的秩序和多样的文化(比如印度用种姓,美国用种族,土耳其用宗教区分阶级)是因为某个意外的历史事件使得某些人对于另一些人有偏见,继而制定相关制度限制这群人,而这些制度只继续会加深偏见直到形成了特定的社会制度常规。从历史上看,很多社会秩序就是重复这种恶性循环,直到目前,某些国家阶级固化,性别歧视等问题仍然如此。

最后要说明的是,历史的真相不仅仅是它是基于它在不断编制一张又一张虚幻的网,还在于其目的性根本不是造福全人类。

农业革命就是历史上最大的骗局,农业革命使得粮食产量激增,人口爆炸式增长,但就个人而言,农民们一生辛劳照顾作物,最后在过度劳作带来的病痛折磨中死去。因此,农业革命不是人们驯服了小麦,而更像是小麦驯服了人类。其本质是:让更多的人却以更糟的状况活下去。人类在采集阶段的时候,能吃到小麦是很幸福的事,没想到为了追求这单方面的满足,却付出了如此的代价。同样,在现在,原有的奢侈品一定会变成必需品,人们舒服了还想更舒服,整个社会就变态式的不断运营下去,但没想到破坏了环境,人们最基本的健康反而不能受到保证,并且过快的社会节奏使得人们整天忙碌,焦躁不安,心理问题频出。相比农业时期的农民,我们现在的境遇又好在了那里?

实际上人类每一次重蹈覆辙的理由都相同:因为我们无法真正了解各种决定最后结果。

更可怕的是,历史没有回头路,当人们已经意识到问题时,实际已经深陷陷阱无法自拔。而现代的解决措施是:因为解决问题,可能就需要更多,为了拥有更多,就生产更多。比如:塑料生产起初是为了节约木材纸张等,但没想到造成白色污染,因此只能想更多方法去消灭白色污染,而不是停止使用塑料。

三:秩序与力量的融合谈到近代历史,大部分人认为是科学和宗教关于真理之争,而本书作者则是截然不同的观点。作者认为,理论上科学和宗教在都在追求真理,由于各自推崇不同的真理,所以势必会有所冲突。但实际上他们都并没有那么在乎真理,因为宗教在乎秩序,科学在乎力量,这二者之间并无矛盾,因此倘如二者能实现共赢,他们可以很轻易的妥协,共存甚至合作。近代史基本可以认定为是这个达成合作的过程。

首先真理往往存在于一些模糊的地带才能够引起争议,而由于每个人的网不同,对于这些问题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相信的就是真理,别人相信的就是“迷信”,实际上都是不同的网罢了。真正追寻真理的人是那些敢于挣脱自己网,抛弃世俗,看清事物面貌的人,然而这样的人又往往又是社会动荡的因素。

因而现在的社会,就是宗教和科学合力使得人们同意放弃意义,换取力量——这就是人类与现代的“契约”。

现代世界每个国家发展各不相同,但由于信息的流通,世界联系日益紧密,世界范围内人们的主体思想和追求都相当接近,因而我们这一代人,被笼罩在一个巨大的虚构的网之下,这个网是由经济发展(资本积累)和人文主义所编制而成。

经济发展的教条:资本的诞生并不是指金钱的诞生,而是基于我们对未来的信任。一位很有钱的国王,他把钱用来建造宫殿,这不是资本家。而一个工人用银行贷款的钱自己开工厂,并用所得利润再投资扩大工厂这就是资本家。二者区别是,国王觉得钱就这么多,饼就这么大,我不自己享受了,钱就会落到别人手里。而银行和工人都基于对工厂未来会盈利的信任,认为工厂带来的利益不仅能还贷款,再投资还能挣更多,饼自己会变大实现共赢。

现代经济之所以发展迅速,很大一方面就是科技和经济的捆绑。科技研发新产品,获得巨大利润,资本家将所获利润再投入研发以获得更尖端的科技产品。实际上,当代的帝国之间的对抗,远远不再是曾经的掠夺资源,而是本国所拥有的尖端科技。科学促进资本发展,资本反过来哺乳科研教育。

当今世界,那个国家将这个循环做的越是好,那个国家就越强大。这就是为什么所有国家都执着于经济增长,使得这GPA成了整个世界疯狂追寻的指标。

正如之前提到的,想象的事物能够塑造我们的欲望,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人类从之前以克制节俭为美德,到现在以贪婪和享乐为美德。没有贪婪就没有投资,没有享乐就没有消费,经济就不会增长,社会就会停滞。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因此人们眼中就只有利益,就会变得冷漠。那些贩卖黑人努里的农场主们,那些向中国兜售鸦片的英国人,他们不是和黑人和中国人有仇,他们只是贪婪又冷漠。这是人性,换做任何人是一样的,就像今天我们不是想杀死白鳍豚,我们只是眼中只有利益,没有其他罢了。

追求经济增长换来的不仅仅是重塑欲望和破坏自然,还有社会结构和传统价值观的变化。从前一个人如果脱离了家庭或者社群,就必死无疑。而现在资本的累积是的国家和市场的力量不断壮大,每一个社会机构都把人当作独立的“人”来看待,而不是以家庭为单位。因此一个人(无论男女),只要有经济独立性,完完全全可以脱离家庭,在社会上独自生活,国家市场就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也许现在大部分人都没有这么六亲不认,但真实情景可能由不得人选择。

例如你在一个阿里上班,一年50万,事业如日中天之时接到父亲病危的噩耗,这时你会愿意牺牲工作,每日陪他,和他共度人生最后时光,还是雇花钱雇一个经验十足的保姆,自己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偶尔去看看他。我相信大部分人会选择后者,这样有人专心开发出更多产品,有人专业的照顾老人,各司其职,这就是科学的市场,而代价不过是牺牲你们的亲情罢了。如果这时候有人质疑,经济增长真的比家人感情更重要么?这就从科学跨界到了宗教。

宗教的接力棒——人文主义:尼采说:上帝已死。然而当代社会并没有沦为毫无道德、同理心的人间炼狱,是因为新的宗教革命——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认为人性在于每个人的自我特质,个人自由亦或说人权神圣不可侵犯。正是每个人的内心让全世界有意义,如果遇到政治或者道德难题,就应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使其不受外在的侵扰或伤害。

中国人更倾向于人文主义的一个分支社会人文主义,不再强调个人的感受,而是重视整个集体的利益,达成社会和谐。对于社会人文主义而言,各种权威和意义仍然来源于人的体验,但是个人必须听从政党和工会的决定,而不是自己的感觉。

当社会重视经济发展从而鼓动大众消费,加上人文主义重视自己的感受,这就不奇怪为什么现代世界会出现一种新的伦理观“消费主义”。消费主义的美德就是消费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扑天盖地让人享受的广告标语诱导出人的从众心理,成功将大家变成了相互攀比的消费者。任何节日都可以成为购物节,每块住宅区必不可少的商超。

总之,如果经济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必需品,而稳定的秩序和消费欲望又是经济发展的保证,那么这时科学就可以和宗教联谊,世界就在经济发展和人文主义编制的大网下共舞。

下载读书笔记——人类简史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书笔记——人类简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1 花了两天时间拜读了最近超热的一本书《人类简史》。很久以前就听说过这本书,当时我是比较排斥的,用这么薄的一本书来描述人类的......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1 此书的部分以前上学时大致也熟悉了些,小时候懵懂好奇的关注点是自己的由来,我们的祖先长什么样,而如今考虑的确是我们如何与这个社会友好......

    人类简史读后感

    人类简史读后感范文1 本书简述了人类从动物通过不断的进化演变,变成至今食物链最顶端的高级动物(上帝)的过程。通过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演绎出人类一步步的变化。其......

    《人类简史》读后感

    《人类简史》读后感 《人类简史》读后感1 曾经一度痴迷与春秋战国和魏晋南北朝的磅礴历史和慷慨义士当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就这么去了,他所认知的世......

    《人类简史》读后感

    《人类简史》读后感《人类简史》读后感1我怀着种种的好奇与疑问,翻开了《人类简史》的封面。《人类简史》讲述了人类的由来,历史的疑问,人类的本性与现实的面纱。从各个方面,解......

    人类简史读后感

    人类简史读后感 人类简史读后感1 从动物到上帝,其实这个书名很有讽刺的意味。本书一步步的推倒,从几千年的时间来看,每个时间段我们都觉得自己是上帝,支配者,却支配的还是自己。......

    《人类简史》读后感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 重庆南开中学高2020级3班谢雅婧 由于这本书是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且最开始看书名以为是枯燥无味的普通历史类书籍,于是抱着完成作业的心态开始看了。结......

    《人类简史》读后感

    《人类简史》读后感 n150401310 刘治廷 木材科学与工程(装备加工)《人类简史》这本书讲的是整个人类的历史。在阅读这本书后,我发现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历史书籍有很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