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巩固复习-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含详细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H2SO4+Ca(OH)2═CaSO4+2H2O B.Na2SO4+BaCl2═BaSO4↓+2NaCl
C.CO2+Ca(OH)2═CaCO3↓+H2O D.2HCl+CaCO3═CaCl2+H2O+CO2↑
2.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鱼骨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用于补钙 B.明矾可使水中悬浮小颗粒快速沉降,也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杀菌
C.发酵粉中含有较多的NaHCO3、,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 D.纯碱也叫苏打,可用于清洗厨房用具的油污
3.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下列试剂或方法不可行的是()
A.紫色石蕊试液 B.澄清石灰水 C.燃着的木条 D.闻气体的味道
4.下列各组物质的水溶液,只用组内两两物质间的反应,不用其他试剂,不能将其一一区别的是()
A.NaCl、Na2CO3、Ca(NO3)2、HCl B.Na2SO4、BaCl2、K2CO3、KNO3
C.FeCl3、NaOH、H2SO4、Ba(OH)2 D.K2CO3、H2SO4、KNO3、BaCl2
5.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是氧化物 B.煮沸可降低自来水的硬度
C.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D.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6.小明将取来的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静置后,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改正图中的一处错误:过滤时滤纸的边缘要略低于漏斗的边缘
B.指出图中的另一处错误:倾倒液体的烧杯没有靠在玻璃棒上
C.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烧杯的内壁可导致滤液溅出
D.将该图改进后过滤得到的水是纯水,不含任何杂质
7.实验测得某化肥硝酸铵(NH4NO3)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37%,则该化肥中可能混入的一种氮肥是()
A.NH4HCO3 B.CO(NH2)2 C.(NH4)2SO4 D.NH4C1
8.植物在缺氮的情况下,生长迟缓、叶色发黄。这时需施用的化肥是()
A.KCl B.NH4HCO3 C.K2CO3
D.Ca(H2PO4)2
9.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该转化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丙是碳酸钠,乙是氢氧化钠,则甲是硝酸钠 B.若甲、乙、丁都是氧化物,则丙一定是碳酸钙
C.甲、乙、丙、丁之间的转化可以全部通过复分解反应实现 D.若甲、乙、丙、丁均含有同一种元素,且乙可用来灭火,则丙一定是单质碳
10.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钾肥能增强农作物的抗倒伏能力
B.可以从外观上区别磷矿粉和硫酸钾
C.在(NH4)2SO4、CO(NH2)2、NH4NO3三种化肥中,氮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是NH4NO3
D.磷酸二氢铵(NH4H2PO4)属于复合肥
11.小明将取来的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静置后,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改正图中的一处错误:过滤时滤纸的边缘要略低于漏斗的边缘
B.指出图中的另一处错误:倾倒液体的烧杯没有靠在玻璃棒上
C.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烧杯的内壁可导致滤液溅出
D.将该图改进后过滤得到的水是纯水,不含任何杂质
二、多选题
12.下列是关于“粗盐提纯”实验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为加快过滤速度,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过滤器内的液体
B.如果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应检查实验装置并分析原因
C.蒸发滤液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用酒精灯持续加热直到蒸干为止
D.倒入蒸发皿里的溶液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13.二氧化碳的捕捉与封存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科学家利用NaOH溶液喷淋“捕捉”空气中的CO2(如图).则关于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方法中包含三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 B.物质①是NaOH溶液
C.操作①是蒸发浓缩、降温结晶 D.该方法需要消耗一定的能源
14.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两种方案均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鉴别硬水和软水
鉴别硫酸铵和磷矿粉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水蒸气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
方案
观察颜色
观察颜色
通过浓硫酸
滴加适量稀盐酸
方案2
加肥皂水
加熟石灰粉末研磨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滴加适量氯化钙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15.“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A.硫酸铜、食盐、纯碱﹣盐 B.硫酸铵、硝酸钾、尿素﹣氮肥
C.空气、消石灰、碘酒﹣混合物 D.氨气、小苏打、苛性钠﹣碱
三、填空题
16.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石灰水,可以看到________,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农业上用此配成________液对农作物有很好的杀虫作用.17.除去水样中难溶性固体杂质的操作是________,如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名称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
18.CuSO4是一种常见的盐,已知CuSO4溶液显酸性,则其pH________7(填“>”“<”或“=”);CuSO4可以看成是中和反应的产物,则其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9.某粗盐样品中含有泥沙、CaCl2和Na2SO4等杂质,先加水溶解,为除去泥沙,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为除去CaCl2和Na2SO4,需一次加入过量的BaCl2和________,最后要向溶液中再加稀盐酸,稀盐酸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
20.以下属于钾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填补满);属于磷肥的是________。
A.K3PO4
B.K2SO4
C.KNO3
D.Ca(H2PO4)2
.
21.农作物生长需要含较多氮、磷、钾元素的化肥,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_)
A.NH4NO3
B.Ca(H2PO4)2
C.(NH4)2HPO4
D.________
四、计算题
22.氢氧化钠潮解后极易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为测定实验室里一瓶放置已久的烧碱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取5.3g烧碱样品放在小烧杯中,然后加入2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24.86g。计算该烧碱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23.工业制取的碳酸钠常会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欲测定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取该样品11
g放在烧杯中,向其中加入64.4
g水制成不饱和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
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请计算:
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加稀盐酸的质量。
五、解答题
24.某农民种植的小麦植株矮小,叶色发黄.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请你为他选择一种化肥(选氮肥、磷肥、钾肥),就使用化肥的利与弊分别谈谈你的观点(各答一点即可).
25.有两瓶体积相同的食盐水和蒸馏水,如何区别它们。(用三种方法,不得直接品尝味道)
六、实验探究题
26.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氯化钾、氢氧化钠、硝酸钠和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甲同学通过观察颜色,认为该粉末中不含硫酸铜,他是根据物质的________性质得出该结论的。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法不能确定该粉末中不含硫酸铜。
(2)他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Ag2SO4微溶于水)
①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通过以上实验,不能确定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________。
③加入过量Ba(NO3)2溶液和稀硝酸的目的是________。
七、综合题
27.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微型实验。
(1)在制气管中加入石灰石,推压加液器活塞加入适量稀盐酸,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
(2)当制气管中的反应停止后,试管中溶液倒吸进制气管中,产生白色沉淀,请解释产生上述现象可能的原因。
28.A、B、C、D、E、F、G都是由C、H、O中的一种或两种元素组成的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常温常压下,G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在4℃以上时,它的密度变化符合“热胀冷缩”规律,但在0℃和4℃之间却表现为“热缩冷胀”。“”表示一种物质在一种条件下能生成另一种物质;“”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1)C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A,B,C,D,E,F,G七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
(3)请写出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若E与F反应只生成G,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画出反应过程中各阶段的微观示意图________。
29.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间的反应及转化关系(“→”表示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物质A是一种有毒气体,物质B是一种红色固体粉末,物质E俗称纯碱,该图体现了物质F的四种不同化学性质,请依据此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的化学式:________,G的化学式:________.
(2)物质E的类别________(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3)物质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考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解析】【解答】解:A、H2SO4+Ca(OH)2═CaSO4+2H2O,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B、Na2SO4+BaCl2═BaSO4↓+2NaCl,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C、CO2+Ca(OH)2═CaCO3↓+H2O,该反应不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D、2HCl+CaCO3═CaCl2+H2O+CO2↑,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分析】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2.【答案】B
【考点】常用盐的用途
【解析】【解答】A、鱼骨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用于补钙,A不符合题意;
B、明矾中的铝离子水解得到的氢氧化铝能净水,但是不具有杀菌作用,B符合题意;
C、NaHCO3与面粉中产生的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C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钠俗称苏打或纯碱,纯碱溶液显碱性,油污在碱性条件下可水解,且水解为不可逆过程,则使用纯碱清洗厨房用具的油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补钙剂的主要成分时碳酸钙解答
B根据明矾使杂质沉降,但不能杀毒
C根据碳酸氢钠和面粉发酵产生的酸反应产生气体解答
D根据油污在碱性条件下能分解解答
3.【答案】D
【解析】A、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氧气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故A可行.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氧气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故B可行.
C、二氧化碳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能使燃烧的木条燃烧更加剧烈.故C可行.
D、二氧化碳和氧气都是无味的气体.故D不可行.
故选D.
4.【答案】B
【解析】【分析】不加其他试剂进行物质鉴别时,要根据物质间的反应进行,同时需考虑物质自身的颜色.
【解答】A、碳酸钠与盐酸混合能产生气泡,剩余的两种物质为氯化钠和硝酸钙,将产生气泡的两种物质中任取一种,与另外两种溶液混合,若能产生白色沉淀,则取的是碳酸钠,剩余的是盐酸,与之产生沉淀的是硝酸钙,剩余的是氯化钠,故A正确;
B、氯化钡与硫酸钠和碳酸钾混合能产生白色沉淀,产生的白色沉淀与硝酸钾都不反应,无法鉴别,故B错误;
C、氯化铁为黄色溶液,能与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剩余的为硫酸,硫酸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与氢氧化钠混合无现象,可以鉴别,故C正确;
D、碳酸钾与硫酸混合能产生气泡,剩余的两种物质为硝酸和氯化钡,将产生气泡的两种物质编号为1和2,取编号1溶液,与另外两种溶液混合,若能产生白色沉淀,与之产生沉淀的是氯化钡,剩余的是硝酸钾,将编号为2的溶液加入有到产生的白色沉淀中,若沉淀溶解,则1是碳酸钾,2是硫酸,故D正确;
故选B.
5.【答案】D
【解析】【解答】A、水由氢、氧元素组成,是氧化物,A不符合题意;
B、将水煮沸时可以将碳酸氢钙转化为碳酸钙沉淀,将碳酸氢镁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故可以降低水的硬度,B不符合题意;
C、硬水中钙离子、镁离子浓度大,软水中钙离子镁离子浓度小,遇肥皂水时产生浑浊的为硬水,故可以用肥皂水来鉴别软水和硬水,C不符合题意;
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由H、O元素组成,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水的组成和构成来分析,并利用组成来分析物质的类别,利用硬水中钙离子和镁离子的浓度来分析鉴别的方法.
6.【答案】D
【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A、正确
若滤纸边缘高于漏斗边缘的话,滤纸容易破损.
B、正确
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
C、正确 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否则会造成液滴飞溅.
D、错误
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水中还含有许多可溶性杂质
故选D
7.【答案】B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可计算
硝酸铵(NH4NO3)中氮的质量分数=×100%=35%,小于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37%,所以在四个选项中找出大于37%的那种,A、,B、,C、,D、通过比较可知选项B质量分数最大,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与样品的纯度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解题的能力.
8.【答案】B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
氮肥能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还能提高产量.
【解答】植物在缺氮的情况下,生长迟缓、叶色发黄.这时需施用的化肥是氮肥.
A、氯化钾中不含有氮元素,不属于氮肥;
B、碳酸氢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C、碳酸钾中不含有氮元素,不属于氮肥;
D、磷酸二氢钙中不含有氮元素,不属于氮肥.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化肥的分类方法和各种化肥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9.【答案】C
【解析】【解答】A、甲不可能是硝酸钠,因为硝酸盐、钠盐都为可溶性盐,故硝酸钠不可能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钠,A不符合题意;
B、因为丙可能是碳酸钙、碳酸钠等,B不符合题意;
C、因为甲、乙、丙、丁分别为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水等,故甲、乙、丙、丁之间的转化可以全部通过复分解反应实现,C符合题意;
D、若甲、乙、丙、丁均含有同一种元素,且乙可用来灭火,为二氧化碳,则丙可能是单质碳和氧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结合图框,进行分析。
10.【答案】C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分析】A、钾肥能增强农作物抗病虫害和抗倒伏的能力;
B、白色晶体是硫酸钾,灰黑色的是过磷矿粉;
C、D、磷酸二铵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
【解答】A、钾肥能增强农作物抗病虫害和抗倒伏的能力,故A正确;
B、白色晶体是硫酸钾,灰黑色的是过磷矿粉,可以从外观上区别,故B正确;
C、可知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C错误;
D、磷酸二铵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了解化肥的种类、作用、能够计算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11.【答案】D
【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A、正确
若滤纸边缘高于漏斗边缘的话,滤纸容易破损.
B、正确
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
C、正确
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否则会造成液滴飞溅.
D、错误
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水中还含有许多可溶性杂质
故选D
【分析】过滤要注意三点:一贴、二低、三靠.另外还要注意语言叙述的规范,改正错误和指出错误的说法不一样.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经过滤得到的水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
二、多选题
12.【答案】B,D
【考点】蒸发与蒸馏操作,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解析】【解答】A、过滤时搅拌容易捅破滤纸,从而导致过滤失败,故A错;
B、如果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应检查实验装置并分析原因,故B正确;
C、蒸发时,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应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滤液,以免晶体受热后飞溅出来,不仅造成损失,而且可能因此发生意外事故,故C错;
D、蒸发皿里的溶液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故D正确.
故选BD.
【分析】A、过滤时玻璃棒不能搅拌,会把滤纸捅破;
B、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就要检查原因;
C、蒸发时,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
D、蒸发皿里的溶液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
13.【答案】A,C
【考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涉及的化学反应有:Na2CO3
+
Ca(OH)2
=
CaCO3↓+
2NaOH、CaCO3
CaO+CO2↑、CaO+H2O=Ca(OH)2,分别是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化合反应三种化学反应类型,A符合题意;
B、Na2CO3可以转化为NaOH,故物质①是NaOH,B符合题意;
C、Na2CO3
+
Ca(OH)2
=
CaCO3↓+
2NaOH,然后经过过滤得到碳酸钙固体,所以操作①是过滤,C不符合题意;
D、CaCO3需要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所以该方法需要消耗一定的能源,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C.【分析】由题可知,要捕捉二氧化碳,可以使用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故①是氢氧化钠,碳酸钙高温能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14.【答案】B,D
【解析】【解答】A、硬水和软水都是无色液体;加肥皂水厚泡沫多的为软水,泡沫少的为硬水;
B硫酸铵是白色晶体,磷矿粉是灰色固体;加入熟石灰后,硫酸铵能有氨气的刺激性气味,磷矿粉没有;
C浓硫酸可以干燥二氧化碳,能除掉其中的水;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D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气体和水,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
故答案为:BD
【分析】对于物质鉴别题,首先要掌握各物质的性质,然后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所需物质,再利用反应的不同现象加以区分,鉴别题时各物质的现象必须不能相同,否则无法区分。根据物质的除杂原则分析,物质除杂时选择的药品要只与杂质发生反应,不与原物质反应,且在除杂时不能引入新杂质,掌握各物质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15.【答案】AC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解:A、硫酸铜、食盐、纯碱等物质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分类正确;
B、硫酸铵、尿素都是含有氮元素的化肥,属于氮肥,硝酸钾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分类错误;
C、空气、消石灰、碘酒等物质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都属于混合物,分类正确;
D、氨气不属于碱;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属于盐,分类错误.
故选:AC.
【分析】根据物质与元素的分类依据进行分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含有氮元素的化肥属于氮肥;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碱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三、填空题
16.【答案】蓝色沉淀生成;CuSO4+Ca(OH)2═Cu(OH)2↓+CaSO4;波尔多
【考点】常用盐的用途,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硫酸铜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溶液与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硫酸铜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所以经常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故答案为:蓝色沉淀生成;CuSO4+Ca(OH)2═Cu(OH)2↓+CaSO4;波尔多.
【分析】硫酸铜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同时硫酸铜也用来配制波尔多液,波尔多液常用于农作物做杀虫剂,具有很好的杀虫作用.17.【答案】过滤;玻璃棒;引流
【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除去水样中难溶性固体杂质的操作是过滤,图中还缺少用于引流的玻璃棒;
故答案为:过滤;玻璃棒;
引流.
【分析】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水的杂质除去;过滤时要使用玻璃棒,引导液体的流向.
18.【答案】<;Cu(OH)2+H2SO4=CuSO4+2H2O
【考点】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解:CuSO4溶液显酸性,其pH<7,CuSO4可以看成是中和反应的产物,则其对应的酸为硫酸,对应的碱为氢氧化铜,其化学式分别是H2SO4、Cu(OH)2
.
故答案为:<;Cu(OH)2+H2SO4=CuSO4+2H2O.
【分析】根据CuS04溶液显酸性,结合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及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进行分析解答.
19.【答案】过滤;碳酸钠溶液;除去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解:某粗盐样品中含有泥沙、CaCl2和Na2SO4等杂质,先加水溶解,为除去泥沙,应进行的操作是过滤.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碳酸钠溶液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溶液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完全反应后,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碳酸根离子.
故答案为:过滤;碳酸钠溶液;除去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分析】根据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进行分析解答.
20.【答案】A;B;C;AD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属于钾肥的是A.K3PO4
B.K2SO4
C.KNO3。属于磷肥的是A.K3PO4,D.Ca(H2PO4)2
.
【分析】根据化肥的分类分析,植物所需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含氮元素的化肥为氮肥,含磷元素的化肥为磷肥,含钾元素的化肥为钾肥,含两种或以上营养元素的为复合肥。
21.【答案】C;KNO3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A、NH4NO3 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A不符合题意;
B、Ca(H2PO4)2 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B不符合题意;
C、NH4H2PO4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C符合题意;
D、K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答案为:C;
KNO3.【分析】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四、计算题
22.【答案】解: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5.3g+20g—24.86g=
0.44g
设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x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x
0.44g
烧碱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
答:烧碱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是80%.
【解析】【分析】
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反应前后小烧杯内物质的质量差,可得完全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然后利用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
23.【答案】解: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钠质量分别为y
Na2CO3+
2HCl=
2NaCl+H2O+
CO2↑
117
x
y
4.4g
106:44=x:
4.4g
解得
x
=
10.6g
117:44=y:
4.4g
解得
y
=
11.7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考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解析】【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可知只要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利用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可得碳酸钠的质量和氯化钠的质量,纯净物的质量分数等于纯净物的质量除以纯净物所在混合物的质量,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可得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注意氯化钠由两部分组成。
五、解答题
24.【答案】
【考点】施用化肥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氮肥能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提高产量;某农民种植的小麦植株矮小,叶色发黄,说明土壤中缺乏氮元素,因此选氮肥;
使用化肥的利处:促进粮食的增产;
使用化肥的弊处:容易造成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农产品污染等.
【分析】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物质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25.【答案】解:①分别蒸发,有固体析出的为食盐水②分别测密度,密度小的为食盐水③分别放在电路中,灯泡亮的是食盐水。
【解析】【解答】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鉴别。
故答案为:①分别蒸发,有固体析出的为食盐水②分别测密度,密度小的为食盐水③分别放在电路中,灯泡亮的是食盐水。
【分析】物质的鉴别主要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鉴别,需要掌握常见物质的额性质。
六、实验探究题
26.【答案】(1)物理
(2)2NaOH+CuSO4=Cu(OH)2↓+Na2SO4;NaNO3或硝酸钠;排除SO42-的干扰
(合理答案即可)
【解析】【解答】
(1)甲同学通过观察颜色,认为该粉末中不含硫酸铜,他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得出该结论的;(2)
①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②由白色粉末加足量水,过滤得到蓝色沉淀滤液A可知,原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向滤液A中加过量Ba(NO3)2溶液和稀硝酸得到白色沉淀和滤液B可知,将硫酸根离子反应完;再向滤液B中加AgNO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可知,原白色固体中含有氯化钾。故通过以上实验,不能确定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NaNO3(或硝酸钠);③加入过量Ba(NO3)2溶液和稀硝酸的目的是排除SO42-的干扰。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及转化进行分析;铜离子的溶液呈蓝色,且能与可溶性碱反应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本题为为给定物质的推断题,要根据每一步的现象进行推断,确定所含物质成分。
七、综合题
27.【答案】(1)CaCO3+
2HCl=
CaCl2
+H2O+CO2↑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装置内气压减小;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或2NaOH+CO2=Na2CO3+H2O;CaCl2+
Na2CO3
=CaCO3↓+
2NaCl)(或向下抽拉加液器活塞,装置内气压减小,使试管中液体进入制气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
【考点】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在制气管中加入石灰石,推压加液器活塞加入适量稀盐酸,其反应原理是CaCO3+
2HCl=
CaCl2
+H2O+CO2↑。(2)当制气管中的反应停止后,试管中溶液倒吸进制气管中,产生白色沉淀,产生上述现象可能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装置内气压减小;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或2NaOH+CO2=Na2CO3+H2O;CaCl2+
Na2CO3
=CaCO3↓+
2NaCl)(或向下抽拉加液器活塞,装置内气压减小,使试管中液体进入制气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分析】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当制气管中的反应停止后,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能被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导致装置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试管中溶液倒吸进制气管中,试管中由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钠能和制气管中的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因此产生白色沉淀;
28.【答案】(1)CO2
(2)BCDG
(3)2H2O2
=
2H2O
+
O2↑
(4)2H2+
O2
2H2O
【解析】【解答】常温常压下,G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在4℃以上时,它的密度变化符合“热胀冷缩”规律,但在0℃和4℃之间却表现为“热缩冷胀”所以G是水;A、B、C、D、E、F、G都是由C、H、O中的一种或两种元素组成的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结合图中转化关系可知,A为碳,碳和氧气发生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所以B为一氧化碳,C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碱的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D为过氧化氢,一定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E),氧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水;(2)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所以上述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过氧化氢;(4)氢气和氧气点燃条件下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
O2
2H2O,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1)CO2;(2)BCDG;(3)2H2O2
=
2H2O
+
O2↑;(4)【分析】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常温常压下,G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在4℃以上时,它的密度变化符合“热胀冷缩”规律,但在0℃和4℃之间却表现为“热缩冷胀”得出G是水,A能生成B,B能生成C,E也能生成B,如果D是过氧化氢,则能生成氧气和水,E是氧气,F可能是甲烷,A是碳,B是一氧化碳,C是二氧化碳
29.【答案】(1)CO2;NaOH
(2)盐
(3)Na2CO3+2HCl═2NaCl+H2O+CO2↑(合理即可)
【解析】【解答】解:A是一种有毒的无色气体,物质B是一种红色固体粉末,A与B反应又是高温,因此B是氧化铁,A是一种还原剂,因此是一氧化碳;C、D分别是二氧化碳和铁中的一种;C和E能够相互转化,物质E俗称纯碱,因此C可能是二氧化碳,E是碳酸钠;E和G可以相互转化,因此G是碱﹣NaOH;F能够和D、E、F反应,是一种酸,酸有五个化学性质,酸与指示剂、与比较活泼的金属、与金属氧化物、与碱、与盐都能反应,因此F是酸,因此:(1)C是二氧化碳,G是氢氧化钠;故化学式分别为:CO2;NaOH;(2)E是碳酸钠,属于盐;盐;(3)物质E与F反应可以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填:Na2CO3+2HCl═2NaCl+H2O+CO2↑(合理即可).
【分析】根据A是一种有毒的无色气体,物质B是一种红色固体粉末,A与B反应又是高温,因此B是氧化铁,A是一种还原剂,因此是一氧化碳;C、D分别是二氧化碳和铁中的一种;C和E能够相互转化,物质E俗称纯碱,因此C可能是二氧化碳,E是碳酸钠;E和G可以相互转化,因此G是碱﹣NaOH;F能够和D、E、F反应,是一种酸,酸有五个化学性质,酸与指示剂、与比较活泼的金属、与金属氧化物、与碱、与盐都能反应,因此F是酸,据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