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自评报告
**县人民政府
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的通知》(*政办秘【2012】96号)的要求,我县严格对照评估内容、指标要求和工作程序,对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行了全面认真的自查自评,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位于**省东北部,地处苏皖两省五县交界地带,地近沿海,背靠中原,是“中国山芋之乡”、计生工作国家先进县、国家返乡创业试点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省扶贫开发连片地区县。现辖15个乡镇、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787平方公里,人口95.4万。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252所,其中初中14所、完小109所、教学点126所、特教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民办学校8所,其中十二年一贯制学校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小学2所。现有在编教职工5450人,学生114254人。
近年来,**县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树立“教育优先、教育先行”的理念,全面实施教育强县战略,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实施教体工作“6421”工程,整合教育资源,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普高教育快速发展,职业教育活力增强、教育扶贫精准实施,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升,有力推动了**县教育健康、协调、全面、均衡、持续发展。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评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取得实效
1、县委政府把教育事业发展纳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县委县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育事业发展纳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中。制定了教育发展规划,把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等重要工作分别列入县委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政府工作报告或专门部署。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政府建立“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负责,教育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双线包保督查”的工作机制,建立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强化督查,严肃问责。多次组织培训、督查、通报,促进整改落实,成效显著,到目前为止,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基本达到均衡办学标准。
2、完善“以县为主”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印发**县县直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履行教育工作职责考核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单位自评、互查互评、包点考评、县级总评的办法,及时检查并对结果进行通报。县委县政府每年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和教育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有关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形成了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3、加强对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制定切合学校实际的教育教学管理措施,推动学校自主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出台了《**县学校目标管理考核方案》、《**县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方案》、《关于做好2016届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加强对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考核分常规考核、专项考核和综合性考核三种方式。通过查、听、看、评等办法,对学校的工作进行量化评分;召开质量监测分析会,对监测结果多层次分析、总结,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县教学质量监测与综合评价机制逐步形成,不把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育部门、学校的唯一依据。
4、加强督导机构和督学队伍建设。贯彻落实《教育法》、《教育督导条例》,依法成立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督问责机制,实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包保责任制,加强对义务教育实施情况进行监督、评估、检查、指导。制定督学工作目标考核及奖惩办法,履行“督政、督学、质量监测”职能,规范办学行为,提升管理水平,推动均衡发展。2015、2016、2017年县财政分别安排10万、10万、40万元督导工作经费,为责任督学开展经常性督导和学习培训提供保障。
(二)实现教育服务均等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5、切实加强对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的领导。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切实加强对义务教育招生工作的领导,下发规范招生文件,从严控制“择校”,基本消除择校现象。县政府出台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规范中小学招生行为
严肃招生纪律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县教体局相应出台了中小学招生系列文件,加强对义务教育招生工作的领导,落实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制度,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免试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择校生”比例严格控制在5%以内。制定《普高、中职招生工作意见》,明确各学校责任,严格按照“四统一”原则,实现了高中阶段招生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省示范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县域内初中的比例逐年得到提高,2014年为66%、2015年为80%、2016年为80%,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
6、高度重视特殊群体教育。根据《义务教育法》相关规定,为切实保障我县外来人口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制定了《**县完善农民工子女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县外来人口及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公办民办中小学不得拒收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入学,不得额外收取任何费用,应与学校的其他学生一视同仁。要求接收学校要建立流动人员子女就读档案,建立相关制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随迁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2015、2016年城区学校接受进城务工子女、农民购房子女1000多人,实现了在输入地入学“零障碍”的目标。建立健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机制,构建社会化帮扶网络,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7、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数得到有效控制。认真贯彻落实《**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县政府办印发了《关于规范中小学招生行为
严肃招生纪律的通知》等文件,县教体局出台了《关于严格控制中小学、幼儿园班额的通知》等文件,规范办学行为。统一推行中小学生学籍电子化管理,切实解决好中小学大班额的问题。2015年全县小学起始年级大班额48个、初中24个,2016年中小学起始年级大班额均为0。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无重点校、重点班。
8、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不断提升。我县高度重视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工作,认真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通知》,加强规范管理,加大投入力度,近年投入530万元为特教学校建设教学综合楼和添置教学设备,办学条件大大改善。全县形成以特教学校为骨干、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就读的办学格局,“三残”儿童入学率93.2%。
(三)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需求
9、严格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按照《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预算内教育经费达到“三个增长”。
2014年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拨款增长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16.07个百分点;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小学和初中比上年增长-6.55%、0.98%;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小学和初中比上年增长-10.98%、0.80%;教职工年人均工资比上年增长-12.56%。经测算,2014年应补拨经费7655万元。2017年3月份县财政补拨2014年度经费7784万元,其中5330万元用于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2454万元用于义务教育学校校舍维修改造。补拨后已达到法定增长要求。
2015年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16.9个百分点;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小学和初中比上年增长23.81%、22.87%;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小学和初中比上年增长1.63%、1.80%;教职工年人均工资比上年增长56.08%。2015年“三个增长”达到法定增长要求。
2016年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8.2个百分点;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小学和初中比上年增长13.98%、21.51%;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小学和初中比上年增长26.45%、25.27%;教职工年人均工资比上年增长18.69%。2016年“三个增长”达到法定增长要求。
2013--2016年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分别为19.73%、19.78%、21.12%、21.16%,达到逐年增长要求。
10、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认真实行。按全面改薄项目时序进度要求,2014-2016年投入改薄资金8044万元,建设面积为438140平方米,薄改计划完成率为100%。2014-2016年投入资金7369万元用于计算机、科学实验仪器、音体美及图书等设备购置,学校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完成了年度任务。
11、两费附加和土地出让计提资金全额纳入教育部门预算管理。2014-2016年两费征收分别为1808万元、1932万元、1536万元及土地计提资金896万元,全部纳入教育部门管理使用,并按规定用于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每年都下达不足100人教学点公用经费指标通知,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向薄弱学校建设倾斜。
12、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全额拨付并专款专用。按照继续教育经费占中小学教师工资总额1.5%的要求,2014-2016年安排继续教育经费分别为285.2万元、276.2万元、281.8万元,均全额拨付并专款专用。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5%安排教育培训经费,2014-2016年分别为251万元、285.9万元、296.3万元。
(四)优化师资配置,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13、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全面落实。制定了《**县中小学教职员工绩效考核实施方案》,以服务和推进义务教育科学发展为目标,以提升教职工教书育人为核心,坚持公平公正、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全面统一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每年由县人社部门给各单位下达绩效工资总量,各单位按量化考核,确定每位教职员工绩效工资数额,由财政部门打卡发放。发放工作平稳顺利,教师队伍稳定。
全县城乡学校教职工的工资发放、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等各项社保政策按同一标准落实到位。
14、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核定编制足额配备。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及《关于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编办及时核定全县中小学编制。目前,全县在编教职工5450人。小学、初中师生比分别为1︰23.2和1︰12.1,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任职资格合格率均为100%。2014-2016年,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新补充教师367人(其中体育40人、音乐44人、美术45人、英语60人、信息技术15人),建成了一支学科全面、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教师学科结构合理,小学、初中各学科教师配备达到规定要求,基本满足教学需求。
15、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工作扎实推进。为推进均衡发展,建设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制订了《**县教师动态管理方案》、《**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工作的实施意见》、《**县教师支教工作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等,逐步推进在全县范围内的校长、教师资源在校际、城乡间的合理调剂。2014年以来,26名校长实行任期交流,1637名教师轮岗交流,占教师总数的11.3%。实施九年一贯制学校试点工作,逐步推进教师无校籍管理,优化师资配置,实现学校在办学理念、教育资源、管理水平等方面的资源共享。
16、教师培训、评聘、待遇等向农村和薄弱学校倾斜。制定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和培训计划,健全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建立教师继续教育激励机制;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职务评聘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执行乡镇工作补贴制度和增发农村学校艰苦津贴等政策,发放农村艰苦学校津贴每月80元,乡镇工作补贴每月200元-410元;建设665套教师周转房,解决农村学校教师住房问题;近三年新招聘义务教育阶段教师367人全部补充到农村偏远学校任教,改善了农村教师队伍的年龄和学科结构,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
(五)加强学校管理,提升教育教学整体质量。
17、认真执行课程标准和课时计划开全开足课程。规范办学行为,执行国家课程和学科课程标准,每年都开展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开展教科研工作考核评估,强化过程管理,营造教科研氛围,构建高效课堂。按省定标准开足开齐课程,统一作息时间,全面落实课程计划,地方课程全面落实、校本课程多样开发、综合实践课程逐步深入、特色学校规模创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18、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年巩固率达到规定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把学校控辍保学工作纳入到学校目标管理考核之中,与教师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职务评聘、绩效考核挂钩,多措并举,提高巩固率。目前全县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8.65%,小学巩固率为99.50%,初中巩固率为97.65%。
19、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达到规定要求。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开展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小学生跳绳、校园足球等多项体育活动。每年都下发《关于做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的通知》,全县各校认真组织测试及数据上报工作。全县小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为95.2%,初中生体质健康及格率为95.1%,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达到省规定要求。
20、规范办学行为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制定下发《关于重申规范办学行为规定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的通知》等文件,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治理“三乱”,控制中小学生在校时间,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全县素质教育深入开展。
三、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经过多年努力和探索,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和较大进步,城乡教育日趋均衡,各类学校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通过自查,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依然面临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仍显不足,与周边县(区)相比差距较大,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二是城乡、校际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队伍老龄化现象依然存在,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农村中小学音体美专业教师缺乏,不能完全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学校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还需要不断努力;三是城区部分学校仍存在大校额、大班额现象。
我县将以本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为契机,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投入、更实的举措,挖掘教育潜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增量,积极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努力使所有孩子享受优质、均衡的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