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民”灯
照亮一片
——xx镇“3+N+1”模式城市基层党建进行时
近年来,xx省xx河市xx河镇党委坚持问题导向,强化主体责任,以构建“3+N+1”城市基层党建模式为切入点(3是指组织融合、资源融合、力量融合,N是指打造N个党建品牌,1是指党建引领),发挥镇党委“轴心”作用,积极探索城市基层党建新路子,初步形成了同心凝聚、同轨运转、通脉相连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
一、固本强基
打造城市党建“示范点”
乡镇社区是社会治理重心,乡镇党委是城市基层党建的轴心。xx河镇党委坚持党建先行,党建引领原则,落实xx河市城市党建“1+9”系列制度,从实际需求出发,因地制宜建立了xx河镇党群服务中心,11个社区党支部升格为社区党委,与驻区单位、“两新”组织签订共建协议101份,签订率达100%,设置“轮值主席”11名,出台《社区大党委议事制度》《承诺办结制度》《党建联席会议制度》《轮值主席制度》等文件,规范区域化党建运行机制,打造凝心聚力的党建力量“最大公约数”。
区域化党建横向整合资源。以“大党委优势互补”模式为着手点,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组织动员、统筹协调、服务提供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挖掘、整合区域资源,推进社区、驻区及共建单位“双向联系、双向服务、双向认领”机制,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清单”。网格化党建纵向延伸路径。以“乡镇党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组织架构为载体,汇聚治理资源,协调治理行为,链条式地增进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推动乡镇社区由“单兵作战”向“兵团作战”转变。
二、多方融合夯实城市党建“原动力”
xx河镇坚持共建共享理念,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子,让居民生活充满幸福感、获得感。
网格里的幸福感。2014年,xx河镇推行网格化管理,将辖区划分为93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网格员、业主委员会、楼栋长、单元长等。网格员入户走访、填写信息采集卡、发放便民联系卡,了解居民需求,解决居民问题,形成了“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的服务管理体系,为民服务各项工作高效运行。2016年,投入180万元,建设了xx河镇社区服务管理平台,创立“综合受理、后台审批、一站办结”的工作模式,管理平台Pc终端与社区工作人员掌上App综合使用,形成上下级信息互通便捷、居民信息采集便利、党员管理变通的高效办公条件,成为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的有效载体,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大大提升了为民服务的水平。
网格里的获得感。2018年,xx河镇开展“走出300平,走进300户”活动,按照提房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提情知策的“四提四知”要求,根据实际情况,每名社区工作者熟悉服务居民情况,夯实为民服务基础信息保障,做居民“贴心人”。推动基层党建网络与社区治理网格“两网”深度融合,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党小组建到楼栋里,实行“一长三员”制,以开展党员“亮身份、树形象、当表率”活动为抓手,制定了《党员参与小区自治管理考核办法》,选取山城社区新利2号楼为试点,按照“基础积分、民主评议、贡献加分”三部分,对每名党员进行积分量化管理,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参与小区自治的积极性。
三、品牌示范
搭建城市党建“新路径”
xx河镇突出“准”字精髓,抓党建强服务,抓融合强治理,以“一委一特色、一委一亮点”为思路,积极打造社区党建品牌,不断提高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
“先锋·行”吹响联动集结号。前进社区以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为目标,不断优化社区治理体系,打造“先锋·行”社区党建品牌。推行“一核心”引领区域化党建、“双模式”优化服务载体、“四行阵地”提高服务水平的工作模式,统筹辖区资源,发挥破解弃管楼难题、汇聚公益力量、提高服务效率、开设“阳光少年爱心”课堂载体作用,实现社区服务科学化、专业化、有效化。“红色商圈”筑牢服务保障。三合林社区依托3+5志愿服务模式,组建“红色先锋”、“红色商家”、“红色马甲”三支志愿服务队,搭建党员形象式、菜单式、集中式、结对式、网络式服务平台,打通服务企业、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切实将社区党组织打造成暖心堡垒、贴心阵地和爱心港湾。“三化”党建品牌赢民心。北海社区以拓宽“三化”社区内涵,提升“三化”功能为重点,强调协同“网格化”、“数字化”、“特色化”发展特点,实行“党委引领
多元共治”的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依托党务信息平台、网格化管理平台,探索社区“党建+”工作模式,社区“红娘帮帮团”实现服务精细化,做实城市党建大文章。“阳光驿站”开启幸福门。新华社区突出阳光微服务、阳光向日葵家园、阳光创意之家、阳光共建载体作用,不断丰富阳光驿站内涵,通过开展红色代办、教育培训、志愿服务、走访慰问等活动,带动驻区单位党组织、两新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参与社区建设,服务辖区居民,共育党建品牌,拓宽城市党建工作路径。
城市再大,总有一盏“民”灯点亮,带动一群人奋斗。xx河镇将继续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通过共建共联发挥双方优势,推动区域内党组织主动顺应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新形势,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积极整合辖区资源,完善服务功能,做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点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