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3.7《液体压强》导学案(一)

2021-04-08 16:20: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七年级科学下3.7《液体压强》导学案(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年级科学下3.7《液体压强》导学案(一)》。

液体的压强

第1课时

液体压强特点

1.知道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2.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记住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3.了解连通器及其特点。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自主预习

完成下列填空:

1.液体能从容器侧壁的孔中喷出,说明液体对 侧面 有压强;

2.喷泉中的水柱能向上喷出,说明液体内部 向上 也有压强;

3.由于液体具有 流动性,液体内向 各个方向 都有压强。

●小组讨论

1.各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下图所示的实验:

取加入红墨水的水,加入到侧壁有孔的容器中,观察水柱流出的情景。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液体对容器壁 有(“有”或“无”)压强。

2.讨论:手托书本时会感到书本对手的压强,这是因为书本受重力的作用。同固体一样,液体也受到重力作用,那么支撑它的物体(容器底)受液体的压强吗?

结合实验,可以得出结论:液体对容器的底 有(“有”或“无”)压强.3.思考:和固体相比,液体为什么会对容器壁有压强呢?

通过观察扎孔的矿泉水瓶中的水会流出,我们知道液体对容器壁有压强的原因是液体具有 流动性。

结论: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受到 重力 且具有 流动性。

●教师点拨

因为液体要受到重力作用,所以会对支持它的容器底产生压强;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也会对阻碍它流动的容器壁产生压强.●跟踪训练

如图所示,甲图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下方扎上橡皮膜.乙图在侧边开口处扎上橡皮膜,出现如图的现象,则甲图说明了

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乙图说明了

液体对容器壁有压强。

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自主预习

1.压强计是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若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放在液体里的薄膜就会发生形变,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就会产生 高度差,高度差的大小反映了薄膜所受压强的大小。

2.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 相等 ;深度越深,压强越 大 ;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跟液体的 密度 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 密度 越大,压强越大。

●教师点拨

由于在同一深度处,液体朝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我们只要算出某一深度处竖直向下的压强就可以了。

●跟踪训练

1.1648年帕斯卡做了著名的“裂桶实验”,如图所示.他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木桶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在楼房的阳台上往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灌了几杯水,桶竟裂开了.该实验现象说明了决定水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是(B)

A.

水的密度

B.水的深度

C.水的体积

D.水的重力

2.如图,两管中盛有同种液体,这两个试管底部受到的压强相比较(A)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比较

3.如图所示,是用压强计探究内部压强的情境

(1)把探头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水的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水的压强 越大(填“越大”或“越小”);

(2)比较甲图、乙图和丙图,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相等 ;

(3)在乙图中把探头慢慢下移,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体的高度差增大,从而得到:在同一种液体里,液体的压强随 深度 的增加而增大;

(4)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体的 高度差变大 .

4.如图所示,一个烧杯底部标有a、b、c三点,并装有适量的水,如甲图平放时,三点的压强pa、pb、pc的关系是pa=pb=pc,若把杯子放置在斜面上时,三点压强pa、pb、pc的关系是pa>pb>pc。

连通器

●自主预习

1.连通器定义:上端 开口,下端 相连通 的容器叫连通器.2.连通器里的同种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 相同的。

3.列举常见的连通器: 水壶、锅炉的水位计、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长江三峡的船闸。

●小组讨论

1.推导连通器的原理(观看连通器课件):

设想连通器底部正中央有小液片AB,由于液体不流动,所以小液片AB 静止,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液片AB两边受到的压力 相等,因此液片AB两边受到的压强相等,连通器内装有同一种液体,左右两边的液柱的密度相等,根据液体的压强计算公式 p=ρgh 可以知道,只有两个液柱的高度相同时,两个液柱对AB的压强才相等,所以连通器内装有同种液体,在液体 不流动 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或者说各液面保持相平)。连通器原理:当连通器内装同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保持相平。

2.观看船闸视频,分析船闸工作过程:

船由下游通过船闸驶向上游的示意图,A、B是两个阀门,C、D是两座船闸,当打开B时,下游跟闸室构成连通器,闸室内的水流出,待闸室里的水面跟下游水面相平时,打开D,船驶入闸室,关闭D和B,再打开A时,闸室跟上游构成连通器,上游的水流进闸室,闸室水位逐渐上升,待闸室水面跟上游水面相平时,打开C,船就可以驶出闸室,开往上游.●教师点拨

1.只有连通器内装同种液体(或密度相同)且不流动时,液片静止:F左=F右,可得ρgh左=ρgh右,可得h左=h右.2.讲述船闸的简单结构和船只从下游经船闸航行到上游的过程(讲述时,请同学看清“闸门”和“阀门”的位置和它们的开闭顺序,明确船闸就是一个巨大的连通器).●跟踪训练

1.如图所示,容器E、F内各盛液面在同一水平面的水,其间用一带阀门的斜管将两容器相连,当将管中央的阀门打开时,将发生的现象是(C)

A.水由E流向F,因为斜管左端比右端高

B.水由F流向E,因为F中的水比E中多

C.水不流动,因为两容器水面一样高

D.缺少条件,无法判断

2.下列设备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C)

A.茶壶

B.船闸

C.活塞式抽水机

D.下水道存水管

下载七年级科学下3.7《液体压强》导学案(一)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年级科学下3.7《液体压强》导学案(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年级科学3.7液体压强导学案1

    液体压强导学案★液体压强的特点甲乙1.a.如图甲,液体由于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因此,液体对_____有压强。b.如图乙,液体又具有流动性,它对容器也有压强,结论:液体对____________......

    七年级科学下3.7压强导学案

    压强导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什么是压力和压强2.能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3.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4.会画压力的示意图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

    七年级科学3.7液体压强复习学案

    《液体压强》学案一、自主学习1.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液体内部向方向都有压强;(2)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4)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有关,在深......

    七年级科学3.7压强导学案

    《压强》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2、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

    七年级科学3.7《液体的压强》第二课时-导学案

    《液体的压强》第2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巩固液体压强的基本特点;了解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并会简单的相关计算;2.知道连通器原理并会识别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重、难点】......

    七年级科学3.7液体的压强学案(第1课时)

    学习内容液体压强(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2.记住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3.熟记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学习重点液体压强的特点及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学习难点液......

    七年级下导学案

    永州市陶铸中学初中部历史七年级下册导学案 课题:“开元盛世” 总课时:第3课时第一单元第3课时 主备人:张桂审核人:七年级历史备课组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类别:_________......

    9.2《液体的压强》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导学案学校科目物理课题课型预习展示教师班级初二小组学生时间编号8生:自学笔记一、学习目标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听方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