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 决胜全面小共襄复兴伟业

2020-10-20 10:00: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形势与政策 决胜全面小共襄复兴伟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形势与政策 决胜全面小共襄复兴伟业》。

第三讲

决胜全面小康

共襄复兴伟业

【教学目的】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历史性地得到解决,中国人民将书写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教学中,通过讲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让学生看到国家欣欣向荣,民族自信满怀,人民幸福安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征程迎来万丈曙光。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见证我们党的初心使命、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面临着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引导学生将个人梦与中国梦同频共振,书写人生华章。

【重点内容】

1.讲清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丰富内涵和要求。“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意味着覆盖的领域、人口和区域都要全面。我们的小康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惠及全体人民、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

2.讲清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进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美好生活的宏伟蓝图正在变为现实。

3.讲清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必经阶段和重要基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大意义。新征程上,我们要以坚如磐石的信念、坚韧不拔的毅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奋斗。

【教学难点】

1.充分阐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二字

2.正确阐释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顺利开启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承上启下的重大意义

【教学导入】

什么是小康?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在老人眼中,小康就是老有所养,“享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不给子女添负担,不给社会添麻烦”;在大学生眼中,小康是劳有所得,“毕业不用发愁找工作,每月能有稳定的收入”;在扶贫干部眼中,小康是弱有所扶,"不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不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小康一头连着中华民族的“大梦想”,一头连着每个家庭、每个中国人的“小日子”。

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彻底摆脱贫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咬定“小康”这个目标不放松,不断深化对小康社会的认识,不断丰富小康社会的内涵,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推动小康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小康梦在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中成为现实。

“今年,实现我们的脱贫目标,还是有把握的。因为我们提出这个目标,它不是高不可攀的。实际上我们这一代人也有这个情结,一定要把我们的老百姓,特别是我们的农民扶一把。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啊,共同富裕。”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政协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体现了我们党矢志不渝帮助贫困群众一道奔小康的为民情怀,坚定了全国人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心和信心。

2020年已经过半,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号角更加嘹亮高亢。到今年年底,所有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我们将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兑现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同学们,你们对我国将要建成的全面小康社会有着怎样的期待?

2020年,对14亿行进在民族复兴大道上的中国人民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见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中国乃至人类发展史上激动人心的重大时刻。2020年对一个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百年大党来说,是向人民、向历史兑现庄严承诺的一年,这个时跨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历程到了需要一鼓作气向终点线冲刺的历史时刻。经过党和人民接力奋斗,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期盼即将变成现实。我们的国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欣欣向荣,我们的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自信满怀,我们的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幸福安康。

一、千年梦想

庄严承诺

“三沟两岔山奇晃,红薯洋芋苞谷粗;要想吃顿大米饭,除非生病有娃娃

”这首苗歌唱出了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曾经的贫穷与落后。脱贫攻坚后,昔日的“穷音晃”变身“金窝窝”。十八洞村的巨变,见证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千年梦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正在我们手中实现。

1.实现“小康”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

“民亦劳止,吃可小康。”作为一种理想和梦想,中国人对“小康”一词有着割舍不断的情憬。从汉代《礼记·礼运》以来,丰衣足食的“小康”就是中国人对理想社会的描绘,是仅次于“大同”的美好社会。

然而,在绵延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上包括曾经出现过的“盛世”,历朝历代都没有在中国真正实现“小康社会”理想,中国的劳动人民一直无法过上“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的生活。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小康”才从人们的千年追求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立足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和人民群众的需要,首先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在20世纪末如期实现。在这个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个新要求,包括: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赋予了“小康”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30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那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从温饱到小康,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党对如何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小康的宏伟蓝图壮美似锦。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要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更重要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如果到2020年我们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任务,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严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实现了目标。

全面小康,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是一个整体性目标要求,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任何一个方面发展滞后,都会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不能长的很长、短的很短。

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小康才能真正造福全体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没有人掉队的小康。我们到时候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

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尽管我国已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一些领域仍面临不少短板。因此,要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全面小康,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和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力度,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把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不仅是缩小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和增长速度的差距,而且是缩小居民收入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差距,从而不断绘就从“贫困的中国”变为“小康的中国”和走向“富强的中国”的生动历史画卷。

诚然,全面小康意味着覆盖的领域、人口和区域都要全面。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差距较大,生产力发展水平多层次,全面小康不可能是“同一水平小康”,完全没有差距是不可能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针对全国讲的,不是每个地区、每个民族、每个人都达到同一个水平,不能把相关指标简单套用到各省区市,那样不科学,也不现实。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二、砥砺奋进

步履铿锵

前行的足迹,定格成永恒的记忆;奋斗的画笔,挥洒出梦想的华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始终紧紧围绕明确的奋斗目标,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1.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未来将会是什么样子?美国《福布斯》杂志一篇文章曾如此设问,并作出回答:中国将要从一个“大批量生产者”变成一个“高质量大师”。进入新时代,“高速度”不再时髦,“高质量”成为共识,中国经济成色更纯、底色更亮、根基更牢。

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我国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实现从产业链末端的“世界工厂”向自主创新的“中国智造”转变。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首次跻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创新指数”前20强,2019年又进一步提升至第14位。自主创新能力的显著提高为中国制造插上了腾飞翅膀,一些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铁动车组已成中国靓丽名片,走出国门;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轨道交通设备和通信设备产业方面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取得重要成果

我国开始加速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产业逐渐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近些年,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支撑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强度,比上市公司总体高出50%左右,重点领域实现突破,产业竞争实力显著增强。我国光伏产业成为比肩高铁的“国家名片”之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四年居世界首位

新材料产业规模正在快速扩张、多项新材料产能位居世界前列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绩亮眼,总体发展势头强劲。20082017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平均每年带动GDP增长超过1个百分点,增长贡献度接近20%,有力支撑了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稳中有进。

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成长。线上咨询、线上申报、线上审批,群众“足不出户”办“政事儿”;直播“带货”异常火热,中国数字经济迸发出充沛活力;“共享员工”降低了疫情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如今,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以蹄疾步稳的态势加快布局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数据显示,2019年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三新”经济增加值占我国GDP的比重为16.3%,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网络订餐、线上购物,共享经济、数字经济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幸福产业走入千家万户。我国服务业规模日益壮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数据显示,2012-2018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9%,高于GDP年均增速,也高于第二产业平均增速。我国服务业占据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对经济增长、外贸等领域的影响力日益凸显。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近六成,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

2.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唱和如一,宫商协调”这句话讲的是,唱声与和声必须统一,宫音和商音相互协调,才能演奏出美妙和谐的音乐。发展亦是如此。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创造了“中国奇迹”,同时也出现了“成长中的烦恼”,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凸显。奏响全面发展“协奏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城乡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城市这一头,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落户门槛降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提高。全国已有9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乡村这一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逐步建立,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日益提高,一幅城乡并肩前行的新画卷正在华夏大地徐徐展开。

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区和增长极,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经济圈成为引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中部地区崛起,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工业拉动作用明显,现代装备和高技术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西部地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东北地区加快发展步伐,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重要林业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机械工业和医药工业基地的功能和地位不断提升。各区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加强薄弱环节发展,呈现出结构优化、协调性增强的良好态势。

3.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每3秒钟,就有一人跨过贫困线;每1分钟,就有4000多位旅客乘高铁出行、9万多件快递被寄出签收;每1天,就有1.8万多户企业诞生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聆听全面小康路上奋进的足音,一张张民生清单、一项项民生实事,背后是普通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学有所教。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2019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1.6%,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一批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正在逐步形成。我国新增劳动力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超过48%,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6年以上。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我国吹响了建设世界教育强国的冲锋号。

劳有所得。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近些年,全国城镇每年新增就业都在1300万以上,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左右的较低水平。就业有了保障,老百姓“钱袋子”也就越来越鼓。我国人均GDP迈上1万美元台阶,已步人中高收入国家行列。我国中等收入群体人口已超过4亿人,全球规模最大。

病有所医。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目前,我国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

以上,超过84%的城乡居民15分钟内可到达距离最近的医院或卫生室。4000多家二级以上医院普遍提供预约诊疗等线上服务,为“专家难挂号、缴费排长队”等老大难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办法。我国居民健康水平总体处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从“看得上病”到“看得好病”,健康中国建设,步履稳健。

老有所养。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美满幸福的晚年,需要养老服务保障工作做细做实。从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到印发《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党和国家加强顶层设计,为养老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目前,我国已建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6.38万个、各类养老服务床位746.3万张;全国养老机构以内设医疗机构、签约服务等不同形式提供医疗服务的比例达到93%。从“兜底线”到“更完善”,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得到更好满足,养老服务得到更加切实保障。

住有所居。“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解决人民群众的住房问题,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如今,我国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8000多万套,近2200万困难群众领取了公租房租赁补贴。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9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47.3平方米。百姓的居住梦实现了从“居者忧其屋”到“居者有其屋”再到“居者优其屋”的转变。

弱有所扶。“兜”住最困难群体,“保”住最基本生活,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脱贫攻坚稳扎稳打,全国97%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全国4000多万最困难的群众纳入低保。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不断完善,每年惠及1000余万困难残疾人和1100余万重度残疾人。从“保基本”到“全覆盖”,奔往全面小康的路上,困难群众正一步一个脚印跟上。

4.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在新中国即将诞生之际,毛泽东同志充满自信地预见:“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如今,这个预见正逐渐变为现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经过这些年的精心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犹如高高飘扬的旗帜,成为当代中国坚定文化自信的价值引领。从评选时代楷模、道德模范到表彰最美人物、身边好人,从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到组织开展公益宣传活动……各地各部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

不断加大深化普及推广力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亿万人民以实际行动印证“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支撑,共同推动着我国文化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焕发活力,全国基本实现了“县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有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标;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重大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普惠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我国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4.3%。文化产业发展活力凸显,不仅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华文化影响力持续扩大。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京剧名家张火丁走进纽约林肯中心成功演出全本京剧《自蛇传》《锁麟囊》;《琅珊榜》《花千骨》等国内火热的影视剧、网络文学作品在海外收获了大量“粉丝”,让更多人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一年一度的深圳文博会,搭建了文化产品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随着中国与世界的融合不断加深,我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得到提升。2019年我国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1114.5亿美元,贸易顺差883.2亿美元。除中国(含港澳台)之外,全球学习使用汉语的人数已超过1亿。我们正以更坚定的文化自信,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演绎着新时代改革故事,向世界展现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5.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我们党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我国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力度之大、能力之强,令世界惊叹。让大地山川绿起来,让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美起来,美丽中国新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产生活。从“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再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座山”的认识变迁彰显着绿色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也见证了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新时尚。日常生活中,垃圾分类制度逐步推进,“光盘行动”备受推崇,新能源汽车、高能效家电发展蔚然成风。越来越多的人践行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共识度不断提升。生产领域,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正在成为各地共识。一些城市改变产业结构

主打文化创意、电子商务,不少工厂在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倒逼下,转向循环低碳的高效发展。通过技术创新、结构优化等于段,生态产业变身“摇钱树”,美好环境成为“聚宝盆”。

绿色发展底色日益亮丽。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我国推动生态治理的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人民群众环境满意度不断提升。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PM2.5年均浓度持续下降

“十三五”以来累计下降21.7%'重污染天数由平均10天下降到6天

京津冀及周边城市由36天下降到20天;水污染防治攻坚取得实效,全国地表水优良水体逐年增加、重度污染水体逐年减少,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累计上升8.9%,已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土壤污染防治稳步推进,全国关停涉重金属行业企业1300余家,实施重金属减排工程900多个,重金属等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如今,在这个蓝色星球上,有一个绿色的中国,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森林,厚植美丽中国的底色,也默默地守护着人类。多年来,我国坚持不懈开展造林绿化,实施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国土绿化加速推进。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已提高至22.96%,森林资源持续增长,人工林保存面积稳居全球首位,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布的资料显示,全世界在过去20年变得越来越绿了,其中仅我国的植被增加量就占过去17年中全球植被总增加量的25%以上,对全球植被增量的贡献比例居世界首位。放眼中国,塞罕坝沙地不再是“飞鸟无栖树”,库布其沙漠不再是“死亡之海”,九曲黄河也不再是“万里沙飞……这一系列“绿色奇迹”让世界刮目相看。

6.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趋成熟定型,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发挥了重大作用。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最根本的是因为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了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13个方面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

“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显著优势”

“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这些显著优势,全面反映了我们党在长期治理实践中取得的成功经验,深刻解释了中国发展奇迹背后的制度原因和制度优势,系统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个重大问题,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供了基本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制度文明成果,是我们走自己的路探索出来的科学制度体系,在实践中彰显出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深厚的历史底蕴、科学的理论指引、鲜明的价值取向、开放的精神特质、丰富的实践成果,使我们对自己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拥有坚定自信。

三、乘势而上

书写新章

“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就应该有雄心壮志。”经过长期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我们即将取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胜利。回望过去,辉煌中国的成就已载入史册;展望未来,更加宏伟的目标正在召唤我们。新征程上我们要以坚如磐石的信念、坚韧不拔的毅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奋斗。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

党的十九大高瞻远瞩地壁画了到21世纪中叶中国发展的战略安排,为中华民族百年航程谋划了新的篇章。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前了15年,到2035年实现这个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提出了更高的奋斗目标,即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今天,迈向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极大激发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奋斗热情。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顺利开启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承上启下的重大意义。作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经的发展阶段,只有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了,我们才会有更加坚实的基础、更加有利的条件,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才能顺利起步,顺利推进,并最终实现。全面小康与民族复兴紧密联系、相互交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必经阶段和重要基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具有重要历史地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随着这关键一步的迈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2.时与势总体于我有利

只有观大势、明大势,才能应时而动、顺势而为。正是基于对中国未来发展光明前景的科学判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从国际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发生大规模战争的概率较小;虽然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但求合作、谋发展仍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速发展,给全球经济发展孕育出新的机遇和增长点。今天的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的地位难以撼动,具备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拥有14亿人口大市场的吸纳和消化能力,各国都想寻求与我们合作的机会,世界繁荣发展需要中国贡献。从国内看,经过长期发展,我们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储备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资源,科技创新能力突飞猛进,正在释放更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具备这些有利条件,我们完全有能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再上新台阶。

综合国内外因素可以看出,时和势总体于我有利。新征程上,我们要全面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将两个大局紧密结合,牢固树立国情意识和世界眼光,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中把握主动、赢得优势、占得先机。

3.凝心聚力再出发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不屈不挠、长期奋斗的果实,更是启航新征程、扬帆再出发的动员。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是恢弘壮丽的新征程

更是任重道远的新征程,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

伟大事业,奋斗以成。越是开启新的征程越要鼓足勇气,越是民族复兴在望越要奋力攀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全体中国人民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党的领导下始终保持“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启然不动”的政治定力和“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拼搏精神,始终保持毫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齐心协力将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进行到底,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力前行。

历史的长河,翻滚着昨日辉煌的浪涛;时代的琴弦,弹奏出今朝奋进的旋律。不论昨天我们经历过多少磨难,取得过多少成就,都是为了开启一个更美好的明天。只有饱受欺辱的人民,才知道富强的重要;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古老而年轻的中国,必将风雨无阻、勇往直前最终抵达民族复兴的梦想彼岸。

延伸阅读篇目推荐: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黄一兵,《人民日报》2020年5月12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深刻意蕴》,齐卫平,新华网2020年4月27日。

资料链接

链接一:权威声音

习近平总书记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完成“十三五”规划在时间节点上是一致的。可以说,完成了“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任务,也就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衡量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与否,既要看量化指标,也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态和现实获得感。

——2019年4月22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

——2020年1月19日至21日,在云南考察调研时的讲话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新的一年,我们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亦劳止,沱可小康”的憧憬将变为现实。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2020年1月23日,在2020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我们也进行了战略谋划,将分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终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奋进新时代、书写中华文明新的辉煌篇章的伟大时代!中国人民的每一分子,中华民族的每一分子,都应该为处在这样一个伟大时代感到骄傲、感到自豪!我们要坚持战略方向、保持战略定力,继续团结一心、艰苦奋斗,风雨无阻向前进!

——2020年1月23日,在2020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伟大民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各民族团结携手,共同迈进全面小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有党和政府持续努力,有各族群众不懈奋斗,今后的生活一定会更好更幸福。

——2020年6月8日至10日,在宁夏考察调研时的讲话

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既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又善于识变求变应变,紧紧扭住关键,积极鼓励探索,突出改革实效,推动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2020年6月30日,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时的讲话

(综合《人民日报》、新华网等信息)

链接二:观点

1.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全面小康已有目标提前实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完整、系统、综合性的目标体系,不仅包括经济指标,也包括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生态文明特别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水平提升,还有改革开放等内容,特别突出的目标就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些目标任务,具体量化到每个五年规划。“十三五”规划包括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一共有25项指标,其中12项是预期性的,包括GDP、人均收入等;13项是约束性的。到2020年年底,通过努力,有一部分可以超额完成,有一部分可以全面完成,极少数可以基本完成。至于GDP,2020年只要增长1%,就相当于2010年GDP总量的1.91倍,如果增长明,就是1.99倍,非常接近我们的目标。(摘自2020年5月23日新华网)

2.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南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肖汉平:全面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是返贫困的新起点

虽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近在眼前,但发展不平衡仍然是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贫困治理工作仍然不能忽视。2019年我国人均GDP跨过1万美元的关口,但我国仍然有6亿人口人均月收入1000元左右。这些数据反映了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反映了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广大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相当一部分居民收入水平依然偏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任务十分繁重。这需要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在更高的起点上将反贫困工作继续向前推进,在接下来的反贫困道路和实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方面仍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完成。(摘自2020年6月26日中国网)

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的主任张成刚:充分就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很多具体量化指标,比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等。这些标准和就业直接相关。一方面,我国大部分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劳动报酬,即通过就业获得的收入。从这个角度来说,就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另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除了收入上的量化,还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指标,其中,明确提到“就业更加充分”。所以,充分就业本身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可以通过是否实现了充分就业来判断这个社会是不是全面小康社会。(摘自2020年8月3日《经济日报》)

4.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张琦: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对缩小收入差距、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一些地区发展水平与这些目标存在着一定差距,其中以区域性整体贫困严重、贫困人口等群体发展不足最为突出。脱贫攻坚的目标便是通过持续扶贫,从根源上改变弱势群体的弱势地位,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只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实现“脱真贫、真脱贫”,有效解决好贫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彻底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最后一公里”,才能凸显全面小康社会成色,才能让人民群众满意,让全面小康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摘自2020年8月6日《经济日报》)

5.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赋:笠活殷实显示出小康社会“成色”足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角度看,老百姓财富越来越多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老百姓生活越来越殷实富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老百姓的财富越来越多,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制度优势,说明我国发展战略方向是有利于提高生产力和人民财富的,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台的一系列战略举措,很好地统筹了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工作,使得老百姓真真切切地从发展中得到了实惠。其二,不断增加老百姓财富,显示出小康社会的“含金量高”,小康社会“成色”足也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既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起点,也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这个基础越扎实,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就越有信心。(摘自2020年8月7日《经济日报》)

链接三:数据

1.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

在经济总量大幅提高的同时,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也不断提升。2000年,我国人均GNI只有940美元,属于世界银行根据人均GNI划分的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2010年,我国人均GNI达到4340美元,首次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标准;2019年,我国人均GNI进一步上升至10410美元,首次突破7万美元大关,高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9074美元的平均水平。世界排名位次明显提升。2000年,在世界银行公布人均GNI数据的207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排名仅为第141位;2019年,在公布数据的192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上升至第71位,较2000年提高70位。(摘自2020年8月9日新华网)

2.2019年我国GDP这到14.4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推动我国经济稳健前行。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4.4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276美元,稳居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与高收入国家差距进一步缩小。社会生产力水平进一步增强,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0年居世界首位。2013-2019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接近30%,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摘自2020年7月24日《人民日报》)

3.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占GDP比重超过三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显示,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名义增长15.6%,占GDP比重达到36.2%。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47.1%,制造企业数字化基础能力稳步提升,为满足人们对高质量产品服务需求提供了坚实保障。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突破,智能化新生产方式加快到来,平台化产业新生态迅速崛起,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正在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引擎,推动全面小康的脚步不断加快。(摘自2020年7月24曰《人民日报》)

4.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擅长近三成近年来,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市场主体的大量增加,为劳动年龄人口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2018年末,全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38323.6万人,比2013年末增加2721.3万人,增长7.6%。其中,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为17255.8万人,比2013年未减少2005.0万人。相比之下,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则为21067.7万人,比2013年末增加了4726.2万人,增长28.9%。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比第二产业多了3811.9万人,就业“蓄水池”的功能进一步增强。(摘自2019年11月28日央广网)

5.我国创新指数位居世界第十四位

近年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整体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知识产权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19年,全社会研发支出达2.17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19%,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世界首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评估显示,我国创新指数位居世界第十四位,已经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接续换挡的发展动能、迭代成长的科学技术、蓬勃兴旺的创新创造,源源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开辟经济增长的新天地。2020年上半年,国内申请专利的企业达22.9万家,较上年同期增加3.2万家;发明专利申请中,企业占比66.6%,较上年提升了3.2个百分点。企业专利申请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更多的企业开始把目光转向科技附加值,把创新作为自身发展的生命线,有力带动行业、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摘自2020年7月22日《人民日报》)

6.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28.2%,连续8年下降

2019年,中国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规模稳步扩大,结构得到持续优化,模式也不断创新,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巩固。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28.2%,连续8年下降。品质化、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活跃,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家用电器等商品快速增长。通信器材、化妆品类商品分别增长8.5%、12.6%,高于社会零售总额的整体增速。服务消费占比首次超过50%

达到了50.2%。餐饮收入增长9.4%,文化、旅游、康养等服务消费增长较快。网上零售保持快速增长。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速比社会零售快11.5个百分点,对社会零售增长贡献率超过45%,带动全国快递业务量635亿件,增长25%。市场主体活力增加。2019年国内贸易新设市场主体1588万户,平均每天有4.4万户。2019年末,国内贸易实有市场主体占比68%,居各行业首位。(摘自2020年1月21日中国新闻网)

7.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至77.3岁

《中国医改发展报告(2020)》指出,新医改实施10年来,我国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从2009年的74.8岁提高到2019年的77.3岁,孕产妇死亡率从31.9/10万下降到17.8/10万,婴儿死亡率从13.8%。下降到5.6%o,主要健康指标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逐步改善,居民就医负担有效减轻,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由2009年的37.5%降至2019年的28.4%。(摘自2020年7月20日《人民日报》)

8.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超过100万个

2019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1007545个。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880.7万张。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由2018年6.03张增加到2019年6.30张。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1292.8万人,比上年增加62.8万人,增长5.1%。2019年,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77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3.18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2.61人,每万人口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6.41人。同时,居民医疗卫生费用的个人负担相对减轻。根据初步推算结果,2019年卫生总费用中个人卫生支出占比较上年下降0.25个百分点,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较2018年增长0.15个百分点。(摘自2020年6月8日央广网)

9.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已超过9.6亿人

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9.68亿人,参保率超过89%,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比例从3%提高到3.5%。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全面推开,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稳步提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13.54亿人,基本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更趋完善,医疗保障扶贫扎实推进。强化重点群体和就业困难人员帮扶,使用失业保险基金向115万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552亿元,惠及职工7290万人;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逾1000亿元支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461.2万失业人员领取到不同期限的失业保险金。(摘自2020年6月1日求是网)

10.我国贫困发生率从10.2%降至0.6%

截至2019年年底,累计支持733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累计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3.5万个、住房260余万套,可安置947万建档立卡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提前一年基本完成“十三五”规划建设任务。“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2019年,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9808元,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人,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脱贫目标进度达97%,贫困县摘

帽344个,摘帽目标进度达94%,贫困发生率降至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摘自2020年6月1日求是网)

11.全国近100%的乡镇、建制村通了硬化路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电气化有序推进。农村用电量由1952年的0.5亿千瓦时增加到2018年的9359亿千瓦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乡村饮水状况大幅改善。农业普查结果显示,47.7%的农户饮用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公路和网络建设成效明显,据交通运输部统计,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由1978年的59.6万公里增加到2018年的404万公里。截至2018年年底,99.6%的乡镇、99.5%的建制村通了硬化路,99.1%的乡镇、96.5%的建制村通了客车,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四好”农村路长效机制正在形成。农业普查结果显示,61.锐的村内主要道路有路灯;99.5%的村通电话;82.8%的村安装了有线电视;89.9%的村通宽带互联网。(摘自2019年9月10日国家统计局网站)

12.“十三五”以来,12.5万个建制村完成环境整治

2020年,中央财政安排74亿元资金支持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30亿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县推进,中央财政拿出4亿元对整治成效显著的地方给予激励支持。“十三五”以来,全国新增完成12.5万个建制村环境整治,占总目标任务的96%。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农村环境整治资金258亿元,带动地方财政和村镇自筹资金近700亿元,建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50余万套。(摘自2020年7月27日《人民日报》)

13.我国PM2.5未达标地级应以上城市浓度比2015年累计下降超过两成2019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6%,地表水优良(|川|类)水体比例达74.9%,劣V类水体比例降至3.4%,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比2015年累计下降23.1%,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15年累计减少11.5%、11.9%、22.5%、16.3%,均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截至2019年年底,森林覆盖率达22.96%,森林蓄积量达到175.6亿立方米,贡献了全球绿化面积净增长的25%。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37.3%、41.1%,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1平方米,全国固体废物进口量减少40.4%,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消除近87%;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已覆盖84%以上的行政村。(摘自2020年6月1日求是网)

链接四:国际视野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联合国确立的千年发展目标,是世界共同描绘的一幅美丽图景。海外各界人士热切关注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他们表示,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有力促进全球发展事业。

1.中国奇迹对全球脱贫贡献巨大

世界银行前行长罗伯特·佐利克:中国作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是第一个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毫无疑问,这是消除贫困的历史上最大的飞跃。仅中国的努力,就极大促进了与世界减贫有关的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

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谢尔盖·卢贾宁: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让世人印象深刻。中国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力度开展扶贫工作,可以确信中国将顺利完成建设小康社会任务。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阿根廷一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圣地亚哥·布斯特罗:通过战略性的政策、稳健的经济增长模式、对国际环境巨大的适应能力和领导人卓著的政治才能,中国减贫事业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在脱贫攻坚方面做出的努力应该被视为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成功范例,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创造过解决如此规模人口贫困问题的先例。

2.中国道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

法国智库席勒研究所研究员克里斯蒂娜·比埃:中国道路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借鉴,使其看到了实现快速发展的可能性。

埃及贝尼苏韦夫大学政治学教授纳迪娅·希勒米:中国政府在减贫的同时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卫生事业发展,获得的经验和成绩都令人鼓舞。中国政府制定了平衡、细致、有效的政策,合理地将资金进行分配用于各类脱贫项目,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体现出其普惠大众的执政理念。

肯尼亚圣保罗大学经济学讲师爱德华·库塞瓦:中国在减贫方面的成功经验向世界表明,贫困是可以被消除的,这给了世界极大的信心和启示。

古巴国际政治研究中心研究员爱德华多·雷加拉多:中国是南南合作的坚定支持者、“一带一路”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中国的成功将为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带来发展机遇。

美国哈佛大学政府学高级讲师娜拉·狄龙:如果没有中国的成就,联合国不可能在2015年宣布成功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将全球极端贫困人口减半的目标。中国减贫计划对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摘自2020年5月21日国际在线)

链接五:案例

1.数字经济打开发展空间

今天,很多人的一天可能是这样度过的:在手机上一键下单点早餐外卖,扫二维码骑共享单车上班;工作时,打开在线办公App与同事远程会议,午休时在电商平台购置生活所需;回家后,语音呼叫打开电视,进行影视点

当一大批数字技术应用走进现实,无需刻意感受,数字经济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成为小康生活的生动注脚。

从需求侧看,数字经济正在拓展和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更高层次需求。有学者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也水涨船高。应该看到,当前,数字化在深刻改变人们衣食住行的同时,也使人们的其他需求得到不断延展和更好满足。

从供给侧看,数字技术正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加速拥抱传统产业。数字时代,数据是生产要素,更是发展机遇。制造业成为数字经济主战场,在智能制造方面,通过数字工厂仿真、智能物流无缝对接,帮助制造企业提升制造品质和生产效率;在智慧仓储方面,将智能叉车、电子围栏等数字技术应用于日常管理,实现了大宗货物的安全管控和精准查询。此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服务业加速融合,不断孕育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以远程办公、在线教育为代表的平台经济快速发展,不仅满足了上亿人的学习办公需求,广受公众青睐更开拓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

以数字驱动为特征、数据资源为要素的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在激发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同时,也为人民群众创造出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数字化生活。(摘自2020年7月24日《人民日报》)

2.出行之变见证活力涌流

北斗系统完成全球组网,将为全球用户提供更精准的导航;我国首条支持自动驾驶技术运用的“智慧高速”,杭绍南高速公路项目取得新进展;以网联化、协同化和智慧化为发展趋势的“智能交通”发展迅猛,带来定制化出行、共享出行和绿色出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这些好消息不仅标注着交通出行领域创新发展的速度,也意味着群众出行更便捷、出行方式更多元、出行体验更美好。

在交通出行领域,有一个常用的概念叫作“出行半径”,这也是衡量人们生活变化的一项指标。从“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小山村”

到跨越省份的求学、工作,再到今天日益普遍的跨国旅行,中国人的“出行半径”越拉越长,反映的是美好生活范围的延伸。以飞机、高铁等为代表的现代中国人的出行方

式,不仅成为小康生活、品质生活的代名词,也为交通出行在舒适、高效、便捷等维度上树立了新的标杆。

中国人出行方式的变化,不仅体现为交通工具的更加便捷,也反映着人与人的联系在加强,有着移动互联时代的鲜明特点,体现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当前,随着5G、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应用和发展,交通出行背后所体现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联系都在发生深刻变革。在新技术、新业态的支撑下,如今的交通出行不仅速度更快、效率更高,而且更加智慧、智能,也更能满足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出行需求。广袤大地上,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便捷高效的铁路网,密集交错的航线网,正在把千年来中华民族“人悦其行、物优其流”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摘自2020年7月16日《人民日报》)

3.消费升级增添经济发展动力

不久前,一家数据中心发布的“新消费”报告,绘出了一幅消费复苏的“热力图”:健康消费激活一池春水,文化消费提高生活品质,个性消费引领流行时尚,并正成为消费新趋势。这些消费热点和消费趋势,让小康生活的画卷更加缤纷多彩。

民以食为天,百姓餐桌反映小康成色。生活中,一句“吃了吗”,既是富有人情味的问候,也反映出吃饭问题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如今,以前围着餐桌转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正在变成“网购收快递”“移动扫一扫”“手机点外卖”等。拿“舌尖上的味道”来说,营养餐、健身餐、儿童餐各取所需,见证了从“缺吃”到“好吃”再到“会吃”的变化;团购、外卖、点评环环相扣,折射出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方便快捷。几十年中,中国的家庭餐桌告别了票证时代的单调和匮乏,美食的口感越来越有层次,生活的味道也越来越有滋味。

生活需要烟火,也渴望色彩。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2%,连续8年下降,意味着人们有了更多的消费选择,生活有了更多可能。飞机票、高铁票一键下单,随时随地就能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国货潮牌“下单包邮”,满足年轻人的时尚需求;充会员追国产剧集,文娱付费变得稀松平常

可以说,消费范围拓宽延伸,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消费潮流澎湃不息,不仅点亮了生活色彩,而且增添着经济发展动力。

消费是民生改善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增长的强劲动能。当消费场景从线下向线上延伸,消费对象从实物向服务转变,消费体验从大众化向个性化探索,生活可以实现新的可能,经济足以打开新的蓝海。时至今日,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既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的优势,也是面向未来发展的潜力。(摘自2020年7月15日《人民日报》)

4.多元职业拓宽人生舞台

从牛肉分级员到公共营养师,从农作物种子加工员到农业经理人,从网络编辑员到数字化管理师近些年,新职业不断涌现的背后,是人们生活需求的升级,是互联网发展的提速,也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可以说,职业的多元多样反映着百姓生活的多姿多彩,小康生活的日新月异也在推动着就业领域不断拓宽。

新业态催生新职业,新职业呼唤新技能。疫情期间,对居家生活的群众来说,日常就医用药、身体护理、医疗咨询等是基本需求之一,掌握相关知识和互联网技能的社区健康助理员“供不应求”。针对这些新的职业需求,近年来高校增设了相关专业。今天有必要以此为契机,推动学校进行专业设置、课程内容的改革,更紧密地对接社会需求以及生产生活实际,提高人才培养培训的质量。尤其是受疫情影响,大学毕业生面临一定就业压力,新职业在促进就业、拓宽年轻人职业赛道方面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迫切需要规范发展。

今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新职业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新渠道。山东有一群农民“飞手”,用智能手机操控植保无人机,很快完成了农药喷洒。以前面朝黄土的农民成了仰望蓝天的“飞手”,提高了农业作业效率,也增加了不少收入。云南西双版纳一些农产品滞销,不少农户受损。一位主播为当地进行直播带货、公益助农,菠萝、芒果干、香蕉干等产品迅速销售一空,一场直播惠及西双版纳195个村庄的1750户村民。如今,有了互联网营销师的新职业,这位助农主播就有了职业身份。多元发展的新职业,正在改变农民的传统增收方式,让更多人在融入新职业发展潮流中实现致富梦、小康梦。(摘自2020年7月17日《人民日报》)

下载形势与政策 决胜全面小共襄复兴伟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形势与政策 决胜全面小共襄复兴伟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决胜全面小康共襄复兴伟业优秀论文(大全)

    2020年是我们实现小康的一年,我们要好好学习,中国正在奔向小康生活,社会正在奔向小康生活!那么你会写全面小康我们来了作文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决胜全面小康共襄复兴伟业......

    决胜全面小康共襄复兴伟业主题论文[合集五篇]

    “小康社会”是由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为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多少人付出了汗水,下面小编整理决胜全面小康共襄复兴伟业论文......

    决胜全面小康共襄复兴伟业征文800字高中5篇

    小康社会是一种美好的社会象征,千百年来,人们都心向往之。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决胜全面小康共襄复兴伟业征文800字高中”,欢迎阅读与借鉴!决胜全面小康共襄复兴伟业征文......

    决胜全面小康共襄复兴伟业优秀作文高中大全

    小康作为一种社会影响,始终散发着诱人的魅力。古时,小康宣扬的是以“礼义仁让”精神为主导、有吃穿的社会形态。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决胜全面小康共襄复兴伟业优秀作文......

    大学决胜全面小康共襄复兴伟业论文[五篇范例]

    2020年是实现全面小康的第一年,我们终于实现了千百年来的梦想,百年的奋斗,只为梦想的实现。下面小编整理决胜全面小康共襄复兴伟业论文,欢迎阅读。决胜全面小康共襄复兴伟业征文......

    决胜全面小康共襄复兴伟业作文800字优秀(共五则)

    小康社会其实并不是单纯的解决温饱而是要从政治 文化 社会生态等各方面满足城乡发展需要。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决胜全面小康共襄复兴伟业作文800字优秀”,欢迎阅读与......

    决胜全面小康共襄复兴伟业论文800字5篇范文

    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人民的生活也不断得到改善。可以说,现在的中国正走在腾飞的小康之路上。那么关于决胜全面小康共襄复兴伟业论文该怎样写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决胜......

    关于决胜全面小康共襄复兴伟业作文800字[范文模版]

    小康社会,每个人心中的向往。如今,每一个家庭,每一个村子,甚至每一座城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关于决胜全面小康共襄复兴伟业作文800字”,欢迎阅读与......